8.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8.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8.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一、单选题

1.选择屋外裸导体使用的最高环境温度应符合()。

A.极端最高温度;

B.年最高温度平均值;

C.最热月平均温度;

D.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

1.D

DL/T 5222 6.0.2

GB 500060 3.0.2

2.选择屋外配电装置导体时所用的最大风速应取()。

A.50年一遇离地高10m处最大风速;

B.30年一遇离地高10m处最大风速;

C.百年一遇离地高10m处10min的平均最大风速;

D.30年一遇离地高10m处10min的平均最大风速;

2.D

DL/T 5222 6.0.4

3.普通导体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

A.60℃;

B.70℃;

C.75℃;

D.80℃。

3.B

DL/T 5222 7.1.4

4.验算导体短路热稳定时,裸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对硬铝可取()。

A.175℃;

B.200℃;

C.250℃;

D.300℃。

4.B

DL/T 5222 7.1.8

5.验算导体短路动稳定时,铜导体最大允许力应为()。

A.70MPa;

B.90MPa;

C.120MPa;

D.140MPa。

5.D

此题D答案只在指导书P228 的表8-1-2中

找到,DL/T 5222 7..3.3中位170MPa

6.B

GB50054 2.2.2

7.设计所选用的导体,其长期允许电流()。

A.应计及故障时转移过来的负荷;

B.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C.1.3倍于正常工作电流;

D.2倍于正常工作电流。

7.B

DL/T 5222 5.0.2

8.验算导体动热稳定用的短路电流,应为()。

A.对称短路电流;

B.单相接地短路电流;

C.两相接地短路电流;

D.单相、两相接地短路及三相短路中最严重的短路电流。

8.D

DL/T 5222 5.0.4

9.验算导体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一般宜采用()。

A.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

B.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

C.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D.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9.A

DL/T 52225.0.13

10.导体采用多导体结构时,其长期允许载流量为()。

A.各分导体载流量的代数和;

B.各分导体载流量的加权和;

C.应计及邻近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

D.应计及集肤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

10.C

DL/T 5222 7.1.5

11.低压配电系统导体截面选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和启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B.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C.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D.软导线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11.D

GB50054 2.2.2

12.D

GB50054 2.2.3

13.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中性线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

A.线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

B.最大相电流;

C.线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

D.最大相电流,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

13.A

GB50054 2.2.6

14.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其中性线截面应()。

A.按线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计算,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

B.不小于相线截面;

C.按最大相电流计算,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

D.为相线截面的1/2。

14.B

GB50054 2.2.7

15.C

常识,在GB50052 单行本7.0.1中有说明

16.电缆型号由拼音及数字组成,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阻燃钢带铠装的电缆型号为

()。

A.YJLV22

B.ZR-YJLV22

C.ZR-YJV

D.ZR-YJLV32

16.B

钢铁(上)P981 表19-1,19-4

17.型号为KYJV代表()。

A.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B.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C.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D.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17.A

同16 题,电力一次P932表17-4也有涉及

18.一般不采用铜芯的电缆是()。

A.水下敷设工作电流较大的电力电缆;

B.一般用途的电力电缆;

C.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缆;

D.控制电缆。

18.B

GB50217 3.1

19.A

GB50217 3.3.2.1

20.低温环境下不宜用的电缆是()。

A.油浸纸绝缘;

B.交联聚乙烯绝缘;

C.耐寒橡皮电缆;

D.聚氯乙烯绝缘。

20.D

GB50217 3.4.6

21.选择硬导体形状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A.集肤效应;

B.热屏蔽效应;

C.电晕;

D.腐蚀性气体。

21.D

DL/T 5222 7.3.1

22.D

参看电力一次P339 8-14 公式

23.B

DL/T 5222 7.3.10

24A

电力一次P356 五( 一)

25.B

DL/T 5222 7.1.3 电力一次P332(一)

26.D

此题没弄太清楚,有些数据对不上,具体参看DL/T 5222 7.3.2 和电力一次P333

27.B

参看电力一次P337

28.D

只找到AB出处,钢铁(上)P1027 20.6

29.高压配电装置软导线截面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A.根据回路负荷电流选择;

B.根据电晕放电条件选择;

C.根据腐蚀气体影响选择;

D.A+B+C

29.D

电力一次P376

30.D

没找到

32.电缆与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最小平行距离是()。

A.25m;

B.10m;

C.15m;

D.20m。

32.B

GB50217 5.3.5

33.直埋电缆的接头与相邻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

A.0.1m;

B.0.25m;

C.0.5m;

D.1.0m。

33.B

GB50217 5.3..8

34.直埋电缆遇到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

A.在斜坡以上平坦处;

B.在斜坡以下平坦处;

C.在斜坡段接头坡度一致;

D.在斜坡段接头要水平。

34.D

GB50217 5.3.8

35.电缆敷设于保护管中时,正确的规定是()。

A.管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B.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

C.管顶距地面不小于0.8m;

D.并列管之间应保持0.5m的间距。

35.A

GB50217 5.4.4 5.4.6

36.A

GB50217 5.7.2

37.B

GB50217 5.1.4

39.电缆固定用部件的选择,不符合规定的是()。

A.三芯电力电缆可用扁钢制夹具;

B.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

C.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刚性固定可采用钢质夹具;

D.强腐蚀环境应采用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

39.C

GB50217 6.1.9

40.A

GB50217 6.2.2

41.D

GB50217 7.0.2.2

42.A

GB50217 7.0.3

43.D

GB50054 2.2.8

44.B

GB50217 3.7.2 之附录D.0..1 ( 校正系数为1.0)

45.B

GB50217 5.1.2

46.A

GB50217 5.3.5

47.D

GB50217 5.3.6

48.A

GB50217 5.4.5 中为3 个,习题答案为4个

49.B

GB50217 3.3.5.3

50.B

GB50217 3.4.5

51.D

GB50217 3.4.5

52.

GB50217 3.4.6 为-15度

53.高温场所不宜用()。

A.耐热聚氯乙烯电缆;

B.普通交联聚乙烯电缆;

C.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D.乙丙橡皮绝缘电缆。

53

GB50217 3.4.5 (规范中有“普通”二字)

54.

配电P496 表9-14 为60 ,钢铁(下)P807 表31-10 为65. 建议以配电为准,比较新

55.C

配电P496表9-14

56.B

配电P496表9-14

57.

配电P502 表9-21 为0.8,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58.D

GB50217 附录D.0.3

59.A

配电P490 八(1)1),难到630A 就算大电流了?

60.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6kV)线芯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为()。

A.65℃;

B.70℃;

C.90℃;

D.105℃。

60. B

配电P496表9-14

61.B

配电P491 1 )

62.C

配电P502表9-21

63.D

GB50217 附表D.0.3

64.C

GB50217 5.1.4.2

65.D

GB50217 5.1.7

66.C

GB50217 5.1.7 (承接65 题,条件应为明敷)

67.D

GB50217 5.1.4.3

68.B

GB50217 5.1.7 (承接65 题,条件应为明敷)

69.电缆支架除支持单相工作电流大于()的交流系统电缆情况外,宜用钢制。

A.1500A;

B.500A;

C.300A;

D.100A。

69.A

GB50217 6.2.2

70.在竖井中,宜每隔约()设置阻火隔层。

A.9m;

B.7m;

C.6m;

D.3m。

70.B

GB50217 7.0.2.3

71.D

GB50217 5.1.7 (承接65 题,条件应为明敷)

72.C

GB50054 5.4

配电P564 二(2)

73 A

GB50054 5.4

配电P564 二(2)

74.C

GB50054 5.2.1

配电P566三(1)

75.D

GB50054 5.2.13 5.2.14

76.A

配电P568(6)

77.B

配电P570七(3)

78.B

配电P580表10-18

79.D

配电P580表10-18

80.D

配电P580表10-18

81.3?IOkV高压架空线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A. 3. Om;

B. 3. 5m;

C. 4. 5m;

D. 5. Om.

正确答案:C,

81.C

GB50061 12.0.7

配电P581表10-19

82.跨越道路、街道的低压接户线,在通车街道处至路面中心距离不应小于()。

A. 3. 5m;

B. 4. 5m;

C. 6.0m;

D. 8. Om.

正确答案:C,

82.C

配电P581 (12)

83.1kV以下架空低压接户线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A. 2. 5m;

B. 3. 5m;

C. 4.5m;

D. 5. Om.

正确答案:A,

83.A

配电P581(11)

84.在离海岸()以内的沿海地区或工业区,视腐蚀性气体和尘埃产生腐蚀作用的严重程度,选用不同防腐性能的防腐型钢芯铝绞线。

A. 2km;

B. 3km;

C. 4km;

D. 5km.

正确答案:D,

84.D

配电P580(4)

85.电缆隧道、工作井的净高,不宜小于()。

A. 1800mm;

B. 1900mm;

C. 2000mm;

D. 2500mm。

正确答案:B,

85.B

GB50217 5.5.1 5.5.2

配电P576 (3)

86.耐火电缆用于明敷有多根电缆配置中,或位于油罐区、熔化金属溅落等可能波及场所时,其耐火性应符合GB/T 12666—1990《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的规定,并满足该标准第6部分()类的要求。

A. A;

B. B;

C. C;

D. D。

正确答案:A,

86.A

GB50217 7.0.9

87.用于耐火防护的材料产品,应按有效工程使用条件的燃烧试燃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要求,且耐火温度不宜低于()。

A. 800℃;

B. 1000℃;

C. 1500℃;

D. 2000℃。

正确答案:B,

87..B

GB50217 7.0.15.

88.电缆桥架水平敷设,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一般为()。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A. 1.0?2. 0m;

B. 1.5?2. 5m;

C. 1. 5?3. 0m;

D. 2. 0?3. 0m。

正确答案:C,

88.C

JGJ16 8.10.4

89.钢索上采用绝缘子吊装绝缘导线布线时,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1.5m。线间距离在屋外不应小于()。

A. 30mm;

B. 50mm;

C. 80mm;

D. 100mm。

正确答案:D,

89.D

GB500054 5.3.6

配电P570

90.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O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A.1m;

B. 1.5m;

C. 2m;

D.2.5m

正确答案:B,

90.B

JGJ46-4.1.4,此题貌似超纲了,不纠结

91.施工现场开挖非热管道沟槽的边缘与埋地外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A. 0.1m;

B. 0.3m;

C. 0.5m;

D. 1.0m。

正确答案:C,

91.

GB50217 5.3.5

92.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缆在最大弧垂时距地不得小于()。

A. 1. Om;

B. 1. 5m;

C. 2. Om;

D. 2. 5m。

正确答案:D,

92.D

GB50054 5.6.8 ?,实在是找不到,求出处

93.沿不同冷却的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截面,或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的绝缘导线和电缆。

A. 3m;

B. 5m;

C. 10m;

D. 15m。

正确答案:B,

93.B

GB50054 2.2.3

94.35kV与1OkV同杆塔共架的线路,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A. lm;

B. 1. 5m;

C. 2. Om;

D. 2. 5m。.

正确答案:C,

94.C

GB500061 7.0.7

95.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当因条件限制电缆管需要穿过其顶板时,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且其公称直径不得大于()。

A. 35mm;

B. 50mm; C 75mm; D. 100mm。

正确答案:C,

95

原话出自GB50038 3.1.6.3, 但是没找到数据

96.选择导体时,应按()条件校核。

A.温度、湿度;

B.风速;

C.环境;

D.污秽、海拔。

正确答案:C,

96.C

DL/T 5222 7.1.2

97.导体正常工作温度不应超过(),在计及日照影响时,钢芯铝线及管型导体可按不超过()。当导体接触面处有镀(搪)锡的可靠覆盖层时,可提高到()。

A. +70℃, +80℃, +85℃;

B. +45℃, +70℃, +80℃;

C. +70℃, +85℃, +90℃;

D. +85℃, +90℃;, +110℃。

正确答案:A,

97.A

DL/T 5222 7.1.4

GB50060 4.1.6

98.按回路正常工作电流选择导体截面时,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按()进行修正。

A.所在地区海拔及环境温度;

B.所在地区海拔及环境湿度;

C.所在地区污秽及环境湿度;

D.所在地区污秽及环境温度。

98.A

DL/T 5222 7.1.5

99.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时,如无合适规格导体时,导体面积可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截面的相邻()选取。

A.上一档;

B.下一档;

C.上二档;

D.下二档。

99.B

DL/T 5222 7.1.6(标注下,下一档应是小于,参见电力一次P336)

100.矩形导体的搭接长度不应()导体的宽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100.B

DL/T 5222 7.1.10

101.为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危险应力,矩形硬铝导体的直线段一般每隔()左右安装一个伸缩接头。

A. 15m;

B.30m;

C. 20m;

D. 25m。

正确答案:C,

101.C

DL/T 5222 7.3.10

102.封闭母线和电器的连接处,导体和外壳应设置()的伸缩接头。

A.可拆卸;

B.不可拆卸;

C.焊接;

D.铆接。

正确答案:A,

102.A

DL/T 5222 7.4.13

103.当封闭母线的直线段长度在()左右及有可能发生不同沉陷的场所,导体和外壳宜设置()伸缩接头。

A. 30m,可拆卸的;

B. 20m,不可拆卸的;

C. 20m,可拆卸的;

D. 30m,不可拆卸的。

正确答案:B,

103.B

DL/T 5222 7.4.13

104.控制电缆应采用()。

A.铝芯;

B.铜芯;

C.钢芯;

D.光纤。

104.B

GB50217 3.1.1

105.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不得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

A.线电压;

B.相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冲击电压。

正确答案:A,

105.A

GB50217 3.1.1

106.交流系统中电缆的()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

A. Imin工频;

B.冲击;

C.线电压;

D.相电压。

正确答案:B,

106.B

GB50217 3.1.3 无“冲击”二字,配电P282貌似有点相关内容,但没有明确说明

107.用于中、高压回路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应选用属于具备()特性的绝缘构造型式。

A.耐高温;

B.耐水树; C耐腐蚀; D.耐潮.

正确答案:B,

107.B

没有找到,求出处

108.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经常弯移或有较高柔软性要求回路的电缆,应选用的外护层为()。A聚氯乙烯; B.聚乙烯; C.橡皮; D.氯磺化聚乙烯。

正确答案:C,

108.C

GB50217 3.5.5 (外护套与绝缘有的很像,依据别搞混了)

109.弱电回路的每一对往返导线,宜属于()控制电缆。

A.同一根.;

B.不同的;

C.相同的。

正确答案:A,

109.A

GB50217 3..6.3

110.需降低干扰的控制电缆,可在工作芯外增加()个接地的备用芯。

A。多;B.l; C. 2;D. 3。

正确答案:B,

110.B

GB50217 3..6.8

111.在户内电缆沟、隧道敷设并无机械通风的情况下,确定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环境温度为()。

A.年平均最高温度;

B.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加5℃;

C.年平均最低温度; C.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

正确答案:B,

111.B

GB50217 3.7.5

112.交流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组成时,宜采用()截面。

A.不同;

B.相同;

C.任意组合;

D.多种。

正确答案:B,

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第3.7.11条,单行本第15页。

113.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一般为()倍电缆外径。

A.10;

B.15;

C.8;

D.12。

113.B

没有找到,一些相关GB50054 5.6.39, 配电P573 表10-13

114.绝缘铜芯导线穿管敷设时,最小芯线截面为()。

A. 0. 75mm2 ;

B. 1.0mm2;

C. 1.5mm2;

D. 2. 5mm2。

正确答案:B,

GB50054 2.2.2

115.绝缘铜芯导线在线槽内敷设时,最小芯线截面为()。

A. 0. 75mm2 ;

B. 1.0mm2;

C. 1.5mm2;

D. 2.5mm2。

正确答案:A,

115.A

GB50054 2.2.2

116.在单相二线制线路中,N 线(中性线)截面为相线截面的()。

A. 100%;

B. 150%;

C. 200%;

D.按谐波电流确定。

正确答案:A,

116.

配电P494 六(1)

117.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N 线截面选择为()。

A.不小于相线截面的30%;

B.不小于相线截面;

C.不小于相线截面的200%;

D. N 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小于最大不平衡电流,并计入谐波的影响。

正确答案:D,

117.D

GB50054 2.2.6

118.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对N 线电流影响最大的谐波是( )次谐波。

A. 2;

B. 3;

C. 5;

D. 7。

正确答案:B,

118.B

配电P494 六(3)

119.在TN-C 接地系统中,采用多芯铜电缆中的芯线作PEN 线干线时,其截面不应小于(

)。 (A )25.2mm ; (B )24mm ; (C )26mm ; (D )210m m 。

119 B

GB50054 2.2.8

120.在TN —C 接地系统中,采用多芯铝电缆中的芯线作PEN 线干线时,其截面不应

小于( )。

A. 2. 5mm2 ;

B. 4mm2 ;

C. 6mm2 ; D1Omm2.

正确答案:B,

120.B

GB50054 2.2.8

121.在TN—C接地系统中,采用单芯铜导线作PEN线干线时,其截面不应小于().

A. 2. 5mm2;

B.4mm2 ;

C. 6mm2 ;

D. 1Omm2 .

正确答案:D,

121.D

GB50054 2.2.8

122.相线截面为16mm2及以下时,相同材质的PE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的()。

A. 50%;

B. 100%;

C.按谐波电流确定;

D.按接地故障电流确定.

正确答案:B,

122.B

GB50054 2.1.9

123.相线截面大于35mm2时,相同材质的PE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的()。

A. 50%;

B. 100%;

C.按谐波电流确定;

D.按接地故障电流确定。

正确答案:A,

123.A

GB50054 2.2.8

124.有谐波电流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N线和相线等截面的4芯电缆(另加PE线芯),当3次谐波电流超过()时,应按N线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A. 15%;

B. 33%;

C. 45%;

D. 50%。

正确答案:B,

124.B

配电P495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光缆线路施工规范(通用版) 光缆线路施工是建设高质量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 与电缆相比较,光缆质量轻、直径小,给施工带来便利,但光纤直径小、韧性差,又对施工机具、仪表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中继光缆施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路由复测、光缆敷设、光缆接续、工程测量,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按以下规定、措施进行保障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 一、路由复测 路由复测是以施工图为依据进行复核。通过复测,确定光缆敷设的具体路由位置、丈量地面的准确距离,为光缆配盘、敷设和明确地段等提供必要的依据。保障措施如下: 1、按设计要求核定光缆路由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及中继站站址。

2、丈量、核定中继间的地面距离(管道路由要测出各人孔间距离) 3、核定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水渠以及其它障碍物的技术措施及地段,并核定设计中各具体措施实施的可能性。 4、核定“三防”(防机械损伤、防雷、防白蚁)地段的长度、措施及实施可能性。 5、核定青苗、园林等赔补地段、范围以及对施工困难地段“绕行”的可能性。 6、初步确定接头位置。 7、为光缆配盘、分囤及敷设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 8、核定、修改施工设计。 9、绘图 绘图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核定复测的路由、中断站(光放站)位置与施工图设计有无变动。对于变动不大的可利用施工图进行部分修改。 ②路由因路面变化等原因变动较大时,应重新绘图。

kv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清单计价实例

k v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清 单计价实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10kV××电缆线路工程实例 某110kV电缆工程,其设计见图7?5~图7?9。已知条件如下: (1)该电缆工程为起点是变电所A、终点是变电所B的110kV电缆工程; (2)电缆型号为YJSV—110kV—1×400; (3)电缆试验项目为配合电缆头直流耐压试验、正负阻抗电阻电容测定、波阻试验、电缆护层遥测试验、电缆护层耐压试验; (4)电缆终端选用SFCF110g—110kV—XLPE热缩户内型; (5)虚线为电缆排管段,实线为电缆沟段; (6)工作井分为ZGJ2530转角井和ZGJ2025直线井; (7)电缆沿排管敷设长度600m(已包括进变电所A的长度),电缆沿沟敷设长度250m (已包括进变电所B的长度); (8)进变电所以内部分的工作内容,除电缆敷设、试验和终端头制作安装属于本工程外,其余工作内容不属于本工程; (9)电缆排管选用PVC双壁波纹管; (10)电缆沟、电缆井盖板,均为现场预制; (11)运输距离:人力100m、汽车10km; (12)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6℃; (13)沿线地形:平地50%,丘陵50%; (14)沿线地质条件:普通土60%,坚土地40%。 图7-5 电缆沟路径示意图

图7-6 电缆沟详图

图7-7 ZGJ2530电缆转角工作井

图7-8 ZGJ2025电缆直线工作井图7-9 电缆排管详图

110kV长山站电缆线路工程 工程量清单 招标人:×××电力公司(单位盖章)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字盖章) 中介机构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字盖章) 编制人:(签字盖从业专用章) 编制时间: X年×月×日 总说明 工程名称:110kV长山站电缆线路

10kV 电缆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原则【最新版】

10kV 电缆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原则 1、主要设计规程、规范 本次阐述的10kV 电缆线路指交流额定电压10kV 电力电缆线路,包括电缆本体、附件与相关的建(构)筑物、排水、消防和火灾报警系统等。10kV 电缆线路敷设设计一般分直埋、排管、电缆沟、电缆隧道四种方式。10kV 电缆线路设计中常用的规程规范如下: GB 29415 耐火电缆槽盒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2952 电缆外护层 GB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12666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 18380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 11836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GJ 154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DL/T 125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Q/GDW 1738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JGJ 118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电缆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

配电电缆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规范书 批准: 审核: 拟制:

总则 1.本“规范书”明确了某城区供电公司10kV配电电缆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规范。 2.本“技术规范书”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 系统概述 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远,支线多、大部分是架空线和电缆线,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外破、设备故障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常常造成故障率较高。一旦出现故障停电,首先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次给供电公司造成较大损失;再者一条线路距离较长,分支又多,呈网状结构,查找故障,非常困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电缆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主要用于10kV电缆系统,可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可以实时监测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过程。该系统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实时了解电缆线路上各监测点的电流、电缆头温度、电缆头对地电压(局部放电)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过温等故障以后给出声光和短信报警,告知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隔离故障和转移供电,通知电力运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主站SCADA系统除了显示线路故障电流途径和位置,还能显示线路负荷电流、零序电流、首半波尖峰突变电流、线路对地电压(局部放电)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历史曲线图,用户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开关位置遥信采集、开关遥控、远程无线抄表和无功补偿柜电容投切等功能。 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还可以提供瞬时性短路故障、瞬时性和间歇性接地故障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功能,以及故障后事故分析和总结功能。 1.2 总体要求 1.2.1当电缆线路正常运行时: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线路运行情况,并将线 路负荷电流、零序电流、电缆头温度、线路对地电压(局部放电)等线 路运行信息和开口CT取电电压、后备电池电压等设备维护信息处理后发

第五篇10kv架空配电线路通用设计(终极版)

第五篇 10kV 架空配电线路通用设计 第13章 10kV 架空配电线路通用设计总说明 13.1 概述 10kV 架空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包括10kV 架空线路(同杆架设的380V/220V 线路)的气象条件、10kV 及380V/220V 导线型号的选取及导线应力弧垂表、多样化杆头布置、预应力直线杆、无拉线转角杆及带拉线转角杆的选用等。 13.2 气象条件 通用设计根据湖南省的气象条件,选取以下气象,见表13-1。 表13-1 10kV 架空配线线路通用设计气象条件 25、35、50、70、95、120、150、185、240mm 2等多种截面导线。 13.3.2 导线型号选取、导线使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 (1) 出线走廊拥挤、树线矛盾冲突、人口密集的城区、集镇推荐采用JKL YJ 系列交联架空绝缘铝绞线;出线走廊宽松、安全距离充足、空旷的乡村地区均可采用裸导线。 (2) 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适用到的最大档距,实际运用中要结合电杆的使用条件,最终确定导线的使用档距。

表13-3 同杆架设的380/220V导线型号选取、使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13.3.3 导线参数 (1) 目前我国导线采用的标准为GB/Tll79-2008《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该标准于2008 年颁布发行,用于替代1999 的同样标准,GB/Tll79-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于1999 年颁布发行用于替代1983 的同样标准,但是2008、1999 标准中的导线结构形式与原1983 标准相比减少很多,原设计常用的导线结构形式新标准中没有,考虑到目前各地10kV 线路的导线结构仍为原1983年标准中的形式,故本次标准设计裸导线仍沿用GB/Tll79-983标准中的导线结构形式。 (2)10kV绝缘导线及同杆架设的400/220V绝缘导线参数分别根据GB14049-2008 《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及GB 12527-2008《额定电压lkV 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标准中对绝缘导线的导体中最小单线根数、绝缘厚度、导线拉断力均有明确规定,但导线的外径、重量和计算截面在标准中尚无明确的规定。标准设计在对国内多家绝缘导线厂家调研的基础上,选取绝缘导线外径、重量、计算截面较大者作为标准设计推荐的计算参数,以确保设计的安全裕度。 (3)10kV绝缘导线的绝缘层采用普通绝缘厚度,为3.4mm。 (4)380V、220V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均采用普通绝缘厚度,不小于1.4mm。

10kV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运行与维护 李祖伟

10kV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运行与维护李祖伟 发表时间:2018-01-23T09:46:04.0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作者:李祖伟[导读] 摘要:电缆线路的供电性能更加可靠,使用的寿命也相对较长,并且电缆线路一般都是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当中,所以受到外界的干扰极小,这也就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 安徽省霍邱供电公司安徽霍邱 237400 摘要:电缆线路的供电性能更加可靠,使用的寿命也相对较长,并且电缆线路一般都是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当中,所以受到外界的干扰极小,这也就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其次就是电力电缆的运用对于城市更加方便管理,解决集中供电电网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10kV电力电缆;线路设计;运行管理;日常维护引言: 10kV 电力电缆是我国电力输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供电企业的发展,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前,已经有许多的城市着手或者完成了 10kV 电力电缆的建设工作,实现了从传统的架空线路到地下电缆线路的转变。由于供电的需要 10kV 电缆的铺设线路相对较长,供电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极有可能发生各种安全隐患。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电缆正常平稳的使用,就需要运维管理人员在进行电力电缆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的避免电力电缆故障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电力电缆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企业应该健全 10kV 电力电缆的设计方法、运行管理和后期维护工作,确保电力电缆的平稳运行。 1 10kv 电力电缆线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10kv电力电缆的机械性损伤问题:10kv 电力电缆与普通电缆相比具有较大的外径,因此在线路设计过程中,对线路转弯的半径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不仅如此,在10kv 电力电缆的敷设以及运输过程中,也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10kv电力电缆线路设计师一项较大的工作,在进行线路铺设时,线路的转弯角度过大会导致导体的内部出现机械性损伤问题,将大大缩减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由于电力电缆表面覆盖着较厚的绝缘层,因此即使是在绝缘或回路电阻测量的情况下,也无法轻易诊断出故障的发生,无法通过定期诊断、检修来预防事故的发生。10kv电力电缆在运行状态下,电缆的绝缘强度会由于电缆受损过热而大幅度降低,从而造成故障发生,并且由于此类故障无法轻易发现,设备继续运行会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综上所述,在电力电缆线路铺设时,如果出现承受外力应力歪曲或由于线路设计需要必须转弯等情况时,电力电缆必须要处于自然弯曲的状态,进而减少电缆内部机械性损伤问题的出现,最终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1.2 10kv 电力电缆的防潮保护 10kv 电力电缆运行情况下,可能出现外部环境中潮气和水分等通过覆盖于电缆表面保护层或电缆头进入到电缆绝缘层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水分则会逐步向电缆内部纵向渗透,造成整条电缆甚至整个供电网络的损坏,更有甚者会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因此,在进行101kv电力电缆的线路设计、试验、敷设等环节工作时,必须做好设备的防潮保护工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电缆端部在敷设时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水分、潮气通过电缆端部进入电缆内部;其次,在开展电缆敷设工作时,必须要减少电缆应力歪曲的情况出现,最后,当电缆敷设工作完成后,要对整条电缆进行严密的检查,如果出现受潮或密封不严等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1.3 10kv 电力电缆大电流锅流问题 当进行10kv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时,若电力电缆的四周形成了由钢或铁材质构成的闭合回路,就会造成涡流现象的出现,并且电力电缆系统越集中,产出的涡流也会越大,涡流现象的出现会造成配电网络运行不稳定,甚至会造成电力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电力电缆线路设计过程中,必须仔细检查电缆铺设四周所使用的材质,从而避免涡流现象发生。 2 10kV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的相关标准 2.1 加大电力电缆线路的巡视力度 一些企业部门常常在无证的情况下进行非法施工,这对于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具有极大威胁。所以对于一些施工现场范围比较大的,应该及时派遣相关的专业监测人员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提供相关的检测信息。其次是要对电力电缆的线路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要及时定期安排人员进行线路查巡工作,对电缆沟或是管道中存在的杂物及时进行清理。还要对老化的电缆线路加以注意,减少安全隐患。要对电缆的绝缘电阻进行监测,对电缆附近的设备及零件进行定期的加固和除锈处理,防止意外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检查机制和检查标准,提高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电力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 2.2 电力电缆备用物品的严格保管制度 对于电力电缆的备用物品要派专人进行归纳和整理,统一存放。而且要注意存放的地点必须干燥清洁,便于取用。对于设备的型号要登记在册,这样方便归类和查找。而对于 10kV电力电缆图纸资料则要进行妥善的保管,避免丢失。 2.3 加强对电力电缆线路温度的测定 电力电缆的温度变化对于电缆的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电缆及其它重要设备的温度进行定时、定期的记录。但是电力电缆一般都铺设在地下,给温度的监测带来了困难,因此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来对地下线路的电缆温度进行监测。要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电缆线分布比较密集,散热不是很好的地方,测量的数据主要包括周围的环境温度、空气温度、电缆温度及周围土壤的温度等。最后,将这些数据统计在一起,绘制出相应的温度曲线。尤其是在夏冬季节,用电处于高峰期,温度的变化会更为明显,安全隐患也就越大,所以要密切的进行监视,一旦发现温度出现异常情况,要尽快绘制出温度变化的取向,查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消除故障,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2.4 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运行 特殊的天气原因和自然因素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雷击等现象对于 10kV 电力电缆的运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止雷击,大都采用的是安装线路避雷器,这种避雷装置相对简单,而且也比较经济。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接地网的运行情况,确保接地良好。对于突发的天气变化,要做好相关的紧急预案。 2.5 电力电缆保护区域的检查工作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2: cable distribution lin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3) 4.1 应遵守的规定和程序 (3) 4.2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含的内容 (3) 4.3 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3) 5 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4) 5.1 图纸目录 (4) 5.2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4) 5.3 设计图纸 (5) 5.4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6) 6 计算书 (7) 7 施工图预算 (7) 7.1 预算内容及深度 (7) 7.2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2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鄂尔多斯电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何平。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前景 【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其基本特点,最后从电力电缆隧道的建设前景和电力电缆隧道的运行监控这两个角度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电力;电缆隧道;建设 1.城市电力电缆隧道的必要性 在国外的大型城市的发展中,以地下电缆方式取代传统的架空线路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统计表明,在世界上的一些现代化都市,如柏林、东京、大阪、哥本哈根等,地下输电线路的比例已经超过70%。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上部空间留给架空线路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城市架空线路已经对城市建设造成了局限和困扰。在普遍使用架空线路的时代,城区供电线路的输送容量还相对不大,建筑物布局可调整空间也比现在更为灵活。但如今城市规划对功能性和美观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架空下路在应用空间和输送容量方面都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社会需要。 因此从实际输送功率和美观的角度看,采用地下电缆的形式来替代架空线路已经显现出其必要性。从功能上看,采用电缆线路能够避免出现架空线路对绿化树木生长高度的制约,且不占据城市地面空间,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输送容量进行调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更小,不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运行维护的角度看,采用地下电缆更为方便,能够更方便的建立供电网络。 我国的很多城市在地下电缆隧道方面也已经做了尝试,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应用还未出现。上海在这个方面的尝试较多也较早,最早在1983年就建成了长度为100米的万体馆电缆隧道,用于支撑2回110KV充油电缆和35KV电缆。已经建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杨高中路隧道、新江湾隧道、西藏路隧道等,在2006年完工了总长度达到17000米的世博站电力电缆隧道,并尝试建立放射状的电力电缆隧道网络,这些电力电缆隧道在实用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从总体上看,上海所建成的各类电力电缆隧道长度和规模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虽然采用地下电缆线路具有诸多优势,但电缆线路的初期建设费用更高,很大程度上受到线路敷设方式的影响,对运行中的故障诊断的技术要求也更高等等相关问题,这些都是在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应用时值得研究的问题。 2.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基本特点 如前文所述,电力电缆隧道的敷设方式对工程的造价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合理的线路规划和最佳的电缆敷设方式对于节省工程土建费用,提高日后工程维护的便利性都有直接关系。由于电缆敷设属于地下工程,因此必然受到工程地质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 技术导则 (修订版)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 二○○六年九月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技术原则 第1章技术原则概述 1.1 技术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GB 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 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JB/T 10181.1~10181.5 电缆载流量计算

SD 117—1984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 理暂行规定 DL-0132 电缆运行规程 1.2 设计范围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的设计范围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城(农)网新建、扩建等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包括电缆设施与电气设施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排水、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等。 1.3 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分直埋、排管、电缆沟、电缆隧道、桥梁(桥架)等敷设方式。 1.4 设计深度 按DL/T 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国家电网公司66kV及以下输配电工程典型设计指导性意见》的有关要求达到扩大初步设计深度。 1.5 假定条件 按照城市(农村)道路规划要求,具有符合相关规程要求的电缆敷设通道。

电缆线路通用设计

第七篇 电缆线路通用设计第24章 电缆线路通用设计总说明 24.1 概述 本章规定了电缆线路的应用环境、应用区域、路径选择,以及适宜电缆建设供电区域、结线方式、供电半径的选择, 电缆的材质、截面、芯数选择、常用绝缘类型、常用型号、护层、终端、接头、防雷保护、接地、附件选择,电缆其它综合管线的安全距离。 根据湖南地区电缆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电缆敷设的环境条件,如表24-1 所示。 表24-1 电缆敷设标准设计环境条件 1)在县城地区繁华地段以及主干道、县城规划有特殊要求的区域。 2)在架空线路有严重腐蚀性的区域。 3)通道狭窄,架空线路走廊无法解决的区域。 4)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电缆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 5)电网运行安全提出特别需求的区域。 6)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观区域内可采用电缆。 24.3 电缆线路路径 电缆线路路径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根据城市道路网统一规划,与道路走向相结合,结合城市规划用电 需求,合理设置在道路两侧,并保证地下电缆线路与 城市其它市政公用工程管线间的安全距离。 2)满足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的经济合理。 3)应避开电缆易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化学腐蚀和白蚁等危害的场所。 4)应避开地下岩洞、水涌和规划挖掘施工的地方。 5)应便于敷设、安装和维护。 24.4 电缆材质选择 10kV 电缆应选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力电缆,0.4kV 电缆应选用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铜芯电力电缆。 24.5 电缆截面选择 1)电缆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系列化、标准化,并留有适当裕度,同一分区内主干线截面宜一致,根据不同的供电分区,电缆线路截面应满足表24-2 要求。 表24-2 电缆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值。持续工作回路的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应符合表14-3选择。 4)敷设于保护管中电缆,应纳入热阻影响,不同孔位电缆还应分别计入互热因素影响。

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gb50168-92)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运输与保管 第三章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第四章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 第五章电缆的敷设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电缆的敷设第三节管道内电缆的敷设 第四节直埋电缆的敷设 第五节水底电缆的敷设 第六节桥梁上电缆的敷设 第六章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

第一节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 第二节制作要求 第七章电缆的防火与阻燃 第八章工程交接验收 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 附录二侧压力和牵引力的常用计算公式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 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 条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第1.0.5 条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第1.0.6 条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第1.0.7 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 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 1.0.8 条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 下列要求: 一、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二、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 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2. 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 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 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试行)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 通用设计图集(试行) 云南电网公司 2012年12 月

前言 随着我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的深入,配电网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推进及完善,低压配电网络中已逐步推广使用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采用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的供电模式具有降损节能、提高电压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防触电、防窃电、施工简便、工艺美观、占用空间少等优点。跟以往使用的绝缘导线相比,在导线结构及施工等方面有特殊性。根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结合国内配网工程实践经验,公司组织编制了《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通用设计图集(试行)》,以规范其选用、设计和施工。 主编单位: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立恒电力设计院 审核:姚捷 校核:孟祖贤、刘超、王红生、李久程、郭建云、张瑞林、郭定、田浩 编写:陈志、许光兴、李学、吴兴鹏、革安朝 1 / 18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论 (4)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总则 (5) 4 气象条件 (6) 5 架空线路导线设计要求 (7) 6 导线金具、绝缘子的规定 (11) 7 架空线路导线连接要求 (11) 8 架空线路导线排列设计要求 (11) 9 电杆、拉线和基础的设计要求 (12) 10 接户线与进户线 (13) 2 / 18

11 380V/220V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3) 12 主要杆型及架设方式 (15) 13 防雷与接地 (15) 14 命名原则 (16) 第二章 380V/220V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线路设计图纸 (16) 第一部分杆型及设备安装图…………………………………………………………………………………………附第二部分电气金具组装图……………………………………………………………………………………………附第三部分铁附件加工图………………………………………………………………………………………………附 3 / 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oc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便于敷设、维护。 (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 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 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 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 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2)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3)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 5.1.1 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应符合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的规定(表5.1.7)。 表5.1.7 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mm)

南网V2.0 10kV电缆线路总论

广东电网公司标准建设方案 第六部分 10kV电缆线路标准设计 第一卷总论

1.1 设计依据 1.1.1 广东电网公司关于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的编制原则和指导意见 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GB12706.3-1991《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三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7-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DL/T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设计行业标准》 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Q/GDP 10002-2004《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 Q/GDP 10012-2005《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GDP 10703-2009《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以及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南方电网公司关于10kV配网标准设计的要求等。 1.2 术语 1.2.1 电缆沟 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盖板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1.2.2 排管 按规划电缆根数开挖壕沟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构筑物。 1.2.3 工作井 供作业人员安装接头或牵引电缆作业用的有盖坑式构筑物。 1.2.4 普通支架 具有悬臂形式用以支承电缆的刚性复合材料制支架。 1.2.5 电缆桥架 由托盘或梯架的直线段、弯通、组件及托臂(臂式支架)、吊架等构成具有密接支承电缆的刚性结构系统的全称。 1.2.6 电缆支架 电缆桥架、普通支架、吊架的总称。 1.3 模块划分范围及方法 1.3.1 划分范围 10kV电缆线路模块划分为排管模块、电缆沟模块和桥架模块共三个部分。由广东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院”)、广

110~220kV电缆及通道设计技术导则

附件 110~220kV电缆及通道设计技术导则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二○一九年二月长沙

目次 1 总则(省院)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省院) (1) 3 电缆保护管敷设(中心院) (2) 3.1明挖排管 (3) 3.2水平定向钻(拉管) (5) 3.3顶管 (9) 3.4电缆防火 (10) 4 电缆沟敷设(星电院) (10) 4.1一般规定 (10) 4.2技术要求 (11) 4.3电缆防火 (12) 5 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省院) (12) 5.1一般规定 (12) 5.2隧道结构设计 (14) 5.3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空间布置 (18) 5.4接地 (19) 5.5电缆支持与固定 (19) 5.6附属设施 (20) 5.7电缆防火 (26) 6 电缆及附件(星电院) (26) 6.1电缆本体的选择 (26) 6.2电缆截面的选择 (28) 6.3电缆附件的选择 (28) 6.4电缆线路雷电过电压保护 (30) 6.5电缆金属护层接地 (30) 7 电缆终端塔、杆(株洲院) (33) 7.1一般规定 (33) 7.2技术要求 (34) 附录A:电缆标准截面参考载流量

1 总则 1.1 为满足湖南省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助力经济高速发展,加快电力工程建设进度,规范城区新建、扩建、改造电缆线路工程设计、建设标准,特制定本基本原则。 1.2 本原则以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导则、规程和规范为基础,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1.3 本原则适用湖南110~220kV电力电缆设计、建设工作,35kV及以下电缆线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89-201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838-2015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DL/T 5221-2016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1279-201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DL/T 5484-2013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 1

电力电缆施工技术方案.doc

电力电缆施工技术方案 通达路为新建道路工程,本次设计电力线路全部采用电缆排管埋地敷设,本工程包含电力电缆排管及检查井;主管线预埋15孔电力电缆排管,过路采用2孔、8孔、12孔电力电缆排管;人行道下电力电缆排管的管材采用玻璃钢夹砂电缆导管(CGCT-150/5),车行道下电力电缆排管的管材采用玻璃钢夹砂电缆导管(CGCT-150/8)。 电力管道正常路段位于道路中东24米处,渠化路段电力位于道路中东27米处;电缆排管在人行道下埋深不小于0.5米,车行道下埋深不小于0.7米;当管道覆土不满足要求,或与其他管线交叉的间隔未满足最小净距时,采用C15素混凝土包封。 电缆井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S6,电缆井内的钢构件均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电缆井覆土0.2m。电力井中心位于道路中东24米处和27米处,电缆排管向工作井侧排水坡度不小于0.3%,道路交叉口之间、道路西侧工作井均位于距道路红线外3.7米处,现场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前期准备 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控制测量工作;原材料检验,砂浆、砼配合比设计;钢筋加工场地的建设;施工用水;电力供应;道路交通疏导;管线调查;施工材料等统筹安排;进场人员安全教育等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人员组织

根据合同要求和总体施工计划,为顺利完成道路管线工程,我处组织具有丰富施工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项目主管和技术主管,并组织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的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施工业。计划投入施工人员计划70人: 技术准备 2.3.1、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了解并掌握设计意图,并对施工现场作进一步的实地察看,然后根据管线所处的位置以及技术要求的不同来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3.2、及时办理相关报验报批手续; 2.3.3、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交底。 施工工艺流图:

广东电网公司10kV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电缆线路部分)培训稿

前言 本次修编工作是在广东电网公司 2005 年版 《广东省 10kV 配网工程典型设计》 的基础上进行修编的。 修编后的标准设计, 对提高全省 10kV 配网工程建设发展, 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本次修编的内容除了对电缆沟、电缆支架以及盖板进行全面修改以外,还对 电缆检查井、电缆工井、电缆中间头井、电缆标志桩、电缆标志牌等设置进行了 重新定义,并且还增加了跨马路埋 20 孔、24 孔管图纸,增加了三米电缆圆盘工 井,并且对电缆沟盖板、电缆支架以及电缆沟壁厚等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及使用强 度计算,并根据荷载及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重新配置钢筋,使之更加符合安全、 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本标准设计进一步细化和补充了标准设计内容,努力做 到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在选用时既省时省力又方便适用,它为今后设计人员在 设计任务时间紧、任务急等情况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提供一个良好 的平台。 一、总则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线路(土建部分)工程做到安全、先进、经济、合理、适 用以及便于施工和维护,特修编制定了这本《广东电网公司 10kV 配网工程标准 设计》第三卷电缆线路(土建部分)标准设计图集。 本标准设计适用广东省城乡、新建和扩建的电力工程中 10kV 及以下电力电 缆的选择与敷设。 本标准设计在设计时应贯彻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 要考虑到工程发展规划和 工程分期建设的可能性,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当地的使用 环境和条件,并应满足电力正常运行、检修、施工的要求,要考虑远景发展与整 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协调一致。本标准设计应执行国家以及行业的现有标准、规范 及规定。 二、规范性引用条文 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1、《广东电网规划技术导则》 12、《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三部份:交联聚乙烯 绝缘电力电缆》---- GB12706.3-91 13、《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 1 0002-2004 14、《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15、《广东电网公司关于10kV配网标准设计的指导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设计除应符合以上规范和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输变电工程设计专业调考-线路专业试题(带答案)

2013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智能输变电工程设计专业调考试题(线路卷)一选择题(单选6题,每题2分;多选6题,每题4分,总计36分) 1.(单选)35~66kV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保持在(C )及以上。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第12.0.11条P34) A. 3.0m B.3.5m C.4.0m D.4.5m 2.(单选)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内,电缆线路严禁或不应有(D )接头。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1992 第2.5.10条P27) A. 两个以上 B.三个以上 C.四个以上 D.中间 3.(单选)35~66kV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树木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在计算最大风偏情况下,应保持在(B )及以上。(《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第12.0.12条P34) A. 3.0m B.3.5m C.4.0m D.4.5m 4.(单选)35~66kV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灌木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在计算最大弧垂情况下,应保持在(B )及以上。(《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第12.0.13条P34) A. 3.0m B.3.5m C.4.0m D.4.5m 可编辑文档

5.(单选)实施阻火分隔的技术特性,除通向主控室、厂区围墙或长距离隧道中按通风区段分隔的阻火墙部位应设置防火门外,其他情况下,有防止窜燃措施时可不设防火门。防窜燃方式,可在阻火墙紧靠两侧不少于(C )m区段所有电缆上施加防火涂料、包带或设置挡火板等。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第7.0.3条P45) A.2 B.1.5 C.1 D.2.5 6.(单选)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A )以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第5.3.6条P31) A. 0.5m B.0.8m C.1.0m D.0.6m 7.(单选)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且位于有腐蚀性液体或经常有地面水溢流的场所,或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以及穿越公路、铁道等地段,宜采用( D )敷设方式。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第5.2.6条P29) A.穿管 B.电缆沟 C.浅槽 D.隧道 8.(单选)110kV架空输电线路,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保持在(B )及以上。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第13.0.4条P45) A. 4.0m B.5.0m C.6.0m D.7.0m 可编辑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