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 急腹症和肝胆胰脾 中大

医学影像学重点 急腹症和肝胆胰脾 中大
医学影像学重点 急腹症和肝胆胰脾 中大

急腹症&肝胆胰脾

腹部是指膈肌以下、盆腔以上的解剖范围。包括腹内脏器(以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为主)、腹膜腔、腹膜后间隙及腹壁。

检查技术

国内仍以腹部X 线和B 超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再做CT 检查。

一. X 线检查

最好在临床处理前进行,以反映腹部的自然状态。腹部组织、器官发生病理改变时可改变腹部的自然对比,因而X 线平片常用于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一)X 线平片及透视

1.X 线平片

至少要求站立正、仰卧前后位,其它如侧位、仰卧水平侧位、侧卧水平正位、倒立正、侧位。

2.透视 除可观察病变外,还可动态观察膈肌运动和胃肠蠕动。

(二)造影检查

1.钡剂、空气灌肠:肠套叠、乙状结肠扭转、结肠癌。

2.钡餐:先天性幽门肥厚、十二指肠梗阻。

3.泛影葡胺: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肠梗阻。

4.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二. CT 检查 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

第一节 与急腹症有关的正常影像解剖

X 线平片正常表现:

腹壁与盆壁:腹膜后、肾周脂肪呈灰黑影,胁腹线

腰大肌、腰方肌、闭孔内肌、提肛肌

骨性结构。

实质器官:肝、脾、胰、肾、子宫。

空腔器官:胃肠道、胆囊、膀胱。

第二节 急腹症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异常气体

(一)胃肠道内异常气体

空腔器官积气、积液并管腔扩大(可判断肠管位置、活动度变化)。

不同肠段胀气表现

空肠:肠腔内环状皱襞密集;

回肠起始段:肠腔内较多环状皱襞;

回肠末段:肠腔内不见环状皱襞;

结肠:可见结肠袋的间隔。

扩大肠腔的鉴别要点

(二) 腹壁气体 :沿肠壁走行的线状或串珠样小囊状透光影。

继发于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肠坏死,也可见于中毒性巨结肠、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肠壁少、不贯肠腔

无 多环状、贯肠腔 黏膜皱襞 >5-7cm 略小 >3cm 大小 腹周 右下腹及盆腔 左上腹 部位 结肠 回肠 空肠

气囊肿。

(三)腹腔内积气:游离、局限性。

立位:膈下半月形透光区

左侧卧位水平投照:肝与侧腹壁间线状透光带

二、腹腔积液(并积气):膀胱上方的水样密度影,“狗耳征”

三、腹内高密度影:钙化、结石、粪石

四、腹腔内肿块影:软组织密度块影,周围的肠襻和器官受压移位

五、腹腔或腹膜后脓肿:境界不清的肿块影,多伴有麻痹性肠梗阻的征象。

六、下胸部异常

七、骨骼异常

第三节常见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一.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分型机械性:单纯性、绞窄性

动力性:麻痹性、痉挛性

血运性:血栓形成或栓塞

X线检查要回答:

a.有无梗阻

b.梗阻部位

c.梗阻性质

d.梗阻病因

(一)肠梗阻定性诊断

1.单纯性小肠梗阻

梗阻后3~6小时可出现X线异常表现。

a.积液平面超过三个;

b.胀气肠曲呈弓形,肠腔气柱渐高征;

c.立卧位肠管变化大,短拱形长管形;

d.肠壁、黏膜皱襞一般无明显增厚;

e.梗阻点以远肠管萎陷。

2.绞窄性小肠梗阻(strangulated obstruction)

原因:扭转、内疝、套叠(intussusception) 、粘连。

X线表现:

a.无肠腔气柱渐高征(但偶有),空回肠换位;

b.立卧位肠管变化不大,固定;

c.假肿瘤征,咖啡豆征,长液面征,空回肠换位;

d.肠壁增厚、黏膜皱襞增粗;

e.直肠、结肠可积粪、充气。

3.结肠梗阻

原因: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

X线表现:

1.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

梗阻近段结肠高度扩张、积液;

结肠造影检查示不规则充盈缺损。

2.乙状结肠扭转:

马蹄状扩张的肠袢,直径达10cm,内含大量气体与液体;

肠曲壁呈三条纵行致密线,向左下方集中;

结肠造影检查示削尖状、鸟嘴状狭窄。

4.麻痹性肠梗阻X线表现

原因:急性腹膜炎、脓毒败血症、腹部术后、低钾血症、

严重外伤、外伤性休克及腹膜后间隙感染或血肿等。

X线表现:

普遍性胀气,大小肠均受累;

气多液少呈蜂窝状,液面低;

肠运动减低;

短期内复查胀气肠曲多无变化。

(二)肠梗阻定位诊断

根据扩张与萎陷移行区

(三)肠梗阻病因诊断

较为复杂,综合诊断,CT检查。

二、肠套叠

?分类:回盲部套叠、小肠套叠、结肠套叠。

?套叠部分组成:外层(鞘部)、中间层(折入部)、最内层(折返部)。

?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

三、胃肠道穿孔

一般情况下,发病4~5小时后,腹部平片才可见到腹腔内游离气体,随时间推移气体量逐渐增多。约有10%~25%的胃肠穿孔病例不出现气腹,因此,X线所见阴性不能否

定穿孔的可能。

第二节肝脏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透视、平片价值有限;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二)CT检查

平扫: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800ml充盈胃和小肠。

增强扫描:肝动脉期(20s-25s)、门脉期(60s)、肝实质期(2min-4min)、延迟期。

目的:

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

帮助鉴别病变的性质;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显示平扫不能发现的病灶。

一、肝脏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形态异常

?实质异常

局灶性(形态、大小、数目、质地、强化周围结构)

弥漫性

?肝内血管异常

?肝内胆管异常

二、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实质局灶性疾病

1. 原发性肝癌

90%以上为肝细胞癌,大体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

影像学表现

1) 肝血管造影:可发现直径小至2cm的肝癌,并可确定部位、数目、范围、血供类型和门脉受累情况。

①供血动脉增粗;②出现肿瘤血管;

③占位征象;④血管浸润征象;

⑤肿瘤染色、充盈缺损;⑥静脉早显;

⑦门静脉血管改变。

2) CT表现:

①肿瘤病灶

平扫:边缘不规则低密度区,单发或多发,瘤内常出现坏死而呈密度更低区。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有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低于同层腹主动脉,门脉期病灶强化密度迅速降至至低于正常肝,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瘤内有时可见粗细不均、迂曲的肿瘤血管。

②伴发改变

肝脏轮廓、肝门形态、门脉瘤栓、邻近器官浸润、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大、腹水等。

2. 肝海绵状血管瘤

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瘤体由血窦组成。

影像学表现

1)肝动脉造影

实质期瘤体内出现“血湖”,呈爆玉米花状染色,出现早、消失。

无肿瘤血管和动静脉短路。

2) CT表现

①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密度不均。

②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逐渐减低,直至全瘤充填,密度与正常肝相同;

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

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

瘤体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

(二)囊性局灶性疾病

肝囊肿可单发、多发。多发者常与肾、胰、脾等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CT表现: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CT与水接近,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

第三节胆道系统

一、胆道系统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管(囊)腔大小改变

(二)管(囊)壁改变

(三)管(囊)腔内容物异常

胆石症(gall stones)

影像学表现:

(1)普通X线:阳性结石(10% ~20%)为葡萄或石榴子样,中间密度较低,侧位片结石位于脊柱的前方。阴性结石(80% -90%)不能显示。

(2)造影检查:圆形或多面形充盈缺损。

(3)CT:单个或多个高密度影,环状、分层状,位置随体位改变。

1. 胆囊结石

2. 胆管结石

(1)普通X线:可显示阳性结石及气体。

(2)造影检查:胆管内圆形充盈缺损,单发或多发。

(3)CT:直接显示胆管内高密度结石影,了解胆管的扩张程度及管壁的厚度,显示胆管内少量气影。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三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一、特点(characteristic) (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1 器官,具有蠕动功能。 2.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胆系、胰腺等。(二)缺乏自然对比 二、检查方法(check methods) 消化道检查主要依靠: 1.X线检查:包括平片和造影检查; 2.CT、MRI 3.胃镜 肝胆胰脾的诊断主要依靠:CT、MRI、ERCP (一)普通检查 1.透视:异物、急腹症的诊断。 2.普通摄片(立位和卧位) (二)造影检查 造影剂包括:钡剂(医用硫酸钡)、 1.食管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影); 2.胃肠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影+低张)GI;3.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儿童可用空气); 4.碘剂一般用于胆道造影(如“T形”管造影)者; 5.血管造影(肠系膜上、下A):消化道出血。造影检查注意事项 观察: 1.消化道的轮廓、管腔的改变; 2.粘膜改变; 3.功能变化:张力、蠕动、分泌及运动力; 4.与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 5.多方位透视、摄片(点片)。 (三)CT检查: 等。 (四)MRI检查: 平扫和增强:主要应用于肝胆胰脾。 MRCP:应用于胆系和胰管。 (五)ERCP检查: 应用于胆系和胰管。 三、正常表现 食管(esophagus) (一)解剖特点: 1 2.位于颈、胸、腹部,上接咽部下接胃(贲门)3.有三个生理压迹:主A (二)钡餐造影正常表现: 1.食管上起自咽,下穿膈肌至胃贲门;2.轮廓光滑、伸缩自如,宽约2~3cm 膜纹; 3.右前斜位食管前缘见三个生理性压迹。 ◎胃(stomach) 1.三部分:胃底、胃体和胃窦; 2.胃小弯与胃大弯; 3.贲门和幽门(长约0.5cm 4 5.胃轮廓及胃蠕动 6.胃粘膜 多与小弯平行,胃体粘膜皱襞的宽度不超过 胃双重造影:显示微皱襞即胃小区1-3mm 的细线状。 ◎十二指肠(duodenum) 呈C 平行的条纹影。 于3cm。内缘与胰头、胆道相邻。 ◎小肠(small intestine) ?小肠:长5~7m 2~3cm,2~6小时钡柱头达盲肠。 ?平片: 空肠呈弹簧状粘膜皱襞,密集; 回肠呈稀少的环状皱襞或管状。 ?吞钡: ) X线特征,呈大致对称的袋状凸出,似串珠) CT值为55~75HU。 A和门V。 T2WI信号低于脾,并随T2权重加大(gallbladder and bile duct) 2~3mm。肝内+胆囊管→胆总管,向下进入十二指肠降部。。 “T”管造影;PTC;ERCP。 ) 位于腹膜后,与十二指肠、胆总管、门V、关系密切。CT呈均匀软组织密度;MRI信号与 及MRI。 5个肋单 T2WI高于肝。 ) )

医学影像学(肝胆胰脾泌尿系)

《医学影像学》讲稿 肝、胆、胰、脾 第一节肝 一、肝脏影像学检查的目的:①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出定性、定位诊断。②鉴别右上腹肿块的来源,以及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③了解肝的结构和其他病变的原因及程度,如门静脉高压,肝静脉淤血等。 二、采用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5.0MHz。检查肝血管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正常肝实质为均匀分布的细小光点,中等回声。肝内管道结构呈树状分布,肝内胆管与门静脉伴行,肝内动脉一般难以显示。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以检查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流。 三、疾病诊断 (一)肝脓肿(hepatic abscess): 1.临床与病理:肝脓肿有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可单发或多发,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肝肿大和肝区疼痛。 2.声像图表现: ①早期肝脓肿:肝内局部出现低回声区,其内回声不均匀,或呈等回声光团,边 界欠清晰,边缘不规则,或有由周边开始液化所致的无回声环。 ②液化不全肝脓肿:脓肿呈无回声区,或称液性暗区,边缘不光滑。无回声区见 较多粗回声光点,分布不均匀,伴有后方回声增强。 ③典型肝脓肿:脓肿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切面常呈圆形或类圆形、伴后方回声增 强效应,内有细小光点回声。 (二)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1.临床与病理:本病是一种血管的先天性畸形,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多无症状, 瘤体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病理上,瘤体由血窦组成。 2.声像图表现: ①肝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或分叶状、结节状回声。 ②以高回声多见,其内部回声呈筛孔状。 ③病灶后方常可出丙回声增强效应。 ④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及周边血流不丰富,有时频谱多普勒可探及静脉频谱。(三)原发性肝癌 1.组织学上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还有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共三类。多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大体病理分为巨块型、结节 型和弥漫型。 2.声像图表现: ①肝内出现肿块图像,边界清或不清,外周可见声晕。 ②内部回声可分为:低回声型、等回声型、高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和弥漫型。 ③肿块继发征象,肿瘤边缘血管受压、变窄、闭塞或移位,门静脉、肝静脉及下 腔静脉内可有癌栓形成。 ④彩色多普勒检查肿瘤边缘和内部常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为高流 速高阻力型。 ⑤常合并肝硬化声像图表现。 (四)转移性肝癌 1.临床与病理:转移性肝癌(secondary tumor of the liver)以消化道和胰腺肿瘤来源多

肝胆胰脾肾

肝胆胰脾肾 肝包膜规整,切面大小正常,光点分布均匀,未见异常团块回声。肝内血管走行清,门脉内径正常,内透声好,门脉血流未见异常。 胆囊切面大小正常,囊壁光洁,囊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胆总管内径正常,显示部分内透声佳。 胰腺切面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内部光点分布均匀,主胰管不扩张。 脾脏切面大小正常,实质光点分布均匀,脾静脉不扩张。 双肾切面大小正常,肾实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集合系统未见分离。 1. 肝、胆、胰、脾、肾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一、肝脏 肝脏切面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增高,光点细密,分布均匀,肝实质后方回声衰减,肝内血管走向正常,肝内胆管不扩张,门脉内径正常,显示部分内部透声好,CDFI 显示血流正常,血流方向为向肝性。肝静脉正常,血流的主流方向为离肝性。 1.肝区脂质沉积 2.脂肪肝 3.不均匀脂肪肝 肝脏切面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光点增粗,分布均匀,回声正常,肝内血管走向正常,肝内胆管不扩张,门脉内径正常,显示部分内部透声好。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肝区回声改变 肝脏切面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均质,分布均匀,肝内血管走向正常,肝内胆管不扩张,门脉内径正常,显示部分内部透声好,CDFI显示血流正常,血流方向为向肝性。肝静脉正常,血流的主流方向为离肝性。左肝内可见一个圆形囊性暗区,切面大小约mm*mm,边界清,内部透声好,后方可见增强效应。 4.肝囊肿 5.肝多发囊肿 肝脏切面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均质,分布均匀,肝内可见一个实质性肿块,呈低回声,边界清楚,可见声晕,瘤体内部无液化,CDFI显示瘤体的边缘未见血流,肿块未压迫胆管,门脉内未见血栓,门脉血流如常。 1. 肝占位 左,右肝包膜下显示正常,边界清,内透声好,肝包膜左肝不连续,右肝实质内可见规则的高回声团,边界清,范围约mm*mm。 6.肝包膜下血肿,左肝挫伤 7.肝破裂 肝包膜规整,切面大小正常,内部光点稍增粗,回声正常,分布均匀,肝内血管走行清,门脉内径正常,内透声好,门脉血流未见异常。肝内胆管扩张,呈囊状无回声区,最宽约mm,内透声好,内无血流显示。肝内血管走行正常,门脉内径正常,内透声好,门脉血流未见异常。 1.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提示:Caroli氏病

肝胆胰脾肾上腺

肝胆胰脾肾上腺 肝脏: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有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由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份,但并非左、右两叶的分界标志。肝上面称膈面,肝的下面为脏面。此面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呈“H”状,左纵沟内有肝圆韧带和静脉韧带,右纵沟的前部为胆囊,后部为下腔静脉。横沟即肝门,其内有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等结构出入肝脏。斜裂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纵裂即肝圆韧带裂隙,也呈矢状位,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左叶外侧段间裂,基本上呈冠状位,将左叶外侧段分为上、下两段。在裂的上部有左肝静脉干通过。右叶间裂也基本上呈冠状位,把右叶分成前段和后段。该裂在肝脏表面较难确定,内有右肝静脉经过。背裂呈冠状位,偏于肝脏的后份,背裂内含有左、中、右肝静脉的根部。背裂的后方为尾状叶。斜裂把尾叶分隔成内侧段和外侧段。胆囊及胆道:胆囊呈梨形,分为四个部分:胆囊底、体、颈、管。胆囊长约7~10cm,宽约3~4cm,壁厚2~3mm。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胆道系统由一系列管道组成,与胃肠道一样,同周围组织缺乏自然对比,常规X线检查不能显示,只有通过造影才能观察其形态。左右肝管在肝门下3 4cm处合成肝总管,右肝管垂直下行,左肝管斜向左上方行走,两者呈“V”字形于肝门处相连合。左、右肝管长约

2.5~3.5cm,直径0.3cm,肝总管长3~4em,直径0.5~0.6cm,肝总管延续于胆总管处发出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0.2~0.3cm,与肝总管夹角多为锐角。胆总管长约7~8cm,直径0.5~0.8cm。胆总管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后段、胰后段、十二指肠壁内段。十二指肠壁内段即胆总管末段,长度很短,仅数毫米,管径变细,和主胰管汇合成瓦特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口,此口部有Oddi括约肌。胰腺:胰腺是腹部实质性器官,因同周围组织器官缺乏天然对比,所以主要应用间接检查的方法或胰腺造影的方法来了解胰腺的解剖及功能状况。胰腺位于上腹部,横跨于第l~2腰椎前方,有时低至第3腰椎水平,除胰尾外,胰腺属于腹膜后器官,位于肾前间隙内。分为头、颈、体和尾四个部分。胰腺中央有主胰管。主胰管和胆总管末端,有65%的人先连合成共同管道,即瓦特壶腹部,再开口到十二指肠乳头口。胰腺偶有副胰管,较短细,多位于胰头部。副胰管可通过主胰管,也可以不通过。副胰管总是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副乳头,它较小,位于乳头上方l~2cm处。脾脏:腹平片上显示的脾脏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位于左上腹第9~11后肋处,长轴与左第10后肋一致,呈新月形,边缘锐利,尤以下缘最为清晰。脾下缘邻接结肠脾曲。脾上缘偏内,离脊柱左缘约2cm。脾和左肾上]/3前缘相连接。一般人脾下极平第2腰椎。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的上方,两者之

医学影像学重点 急腹症和肝胆胰脾 中大

急腹症&肝胆胰脾 腹部是指膈肌以下、盆腔以上的解剖范围。包括腹内脏器(以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为主)、腹膜腔、腹膜后间隙及腹壁。 检查技术 国内仍以腹部X 线和B 超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再做CT 检查。 一. X 线检查 最好在临床处理前进行,以反映腹部的自然状态。腹部组织、器官发生病理改变时可改变腹部的自然对比,因而X 线平片常用于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一)X 线平片及透视 1.X 线平片 至少要求站立正、仰卧前后位,其它如侧位、仰卧水平侧位、侧卧水平正位、倒立正、侧位。 2.透视 除可观察病变外,还可动态观察膈肌运动和胃肠蠕动。 (二)造影检查 1.钡剂、空气灌肠:肠套叠、乙状结肠扭转、结肠癌。 2.钡餐:先天性幽门肥厚、十二指肠梗阻。 3.泛影葡胺: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肠梗阻。 4.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二. CT 检查 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 第一节 与急腹症有关的正常影像解剖 X 线平片正常表现: 腹壁与盆壁:腹膜后、肾周脂肪呈灰黑影,胁腹线 腰大肌、腰方肌、闭孔内肌、提肛肌 骨性结构。 实质器官:肝、脾、胰、肾、子宫。 空腔器官:胃肠道、胆囊、膀胱。 第二节 急腹症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异常气体 (一)胃肠道内异常气体 空腔器官积气、积液并管腔扩大(可判断肠管位置、活动度变化)。 不同肠段胀气表现 空肠:肠腔内环状皱襞密集; 回肠起始段:肠腔内较多环状皱襞; 回肠末段:肠腔内不见环状皱襞; 结肠:可见结肠袋的间隔。 扩大肠腔的鉴别要点 (二) 腹壁气体 :沿肠壁走行的线状或串珠样小囊状透光影。 继发于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肠坏死,也可见于中毒性巨结肠、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肠壁少、不贯肠腔 无 多环状、贯肠腔 黏膜皱襞 >5-7cm 略小 >3cm 大小 腹周 右下腹及盆腔 左上腹 部位 结肠 回肠 空肠

肝胆胰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三章肝胆胰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一节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实时超声诊断法是肝脏疾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其目的的主要在于:①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示定性、定位诊断;②对某些弥漫性肝脏疾病或肝弥 漫性疾病的某种阶段作出明确诊断;③ 鉴别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正常肝脏 一.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的外形在肝脏横切面上近似楔形,右侧厚而大,为楔底,左侧小而薄,为楔尖。在纵切面声像图上,肝的形态略呈三角形,右半肝的截面积较左半肝为大,底位于图像左侧,为肝左叶或右叶膈顶部,为肝左叶或右叶下缘。正常肝脏轮廓光滑、整齐,轮廓线是由含纤维结缔组织的肝包膜形成,呈一条线状纤细、光滑强回声围绕整个肝脏。在肝膈面肝轮廓线与腹膜线状回声之间有微小的间隙。二者易分辨,而肝顶部的肝轮廓线与顶部膈肌粗带状强回声间的间隙常不明显,二者不易分辨。正常肝实质呈灰阶中等细小光点回声,分布均匀。肝内管道结构呈树状分布,肝内门静脉管壁回声较强,壁较厚,可显示至三级分支。肝静脉管壁回声弱,壁薄,可显示一至二级分支,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平行伴行,管径较细,均为伴行门静脉内径的1/3,位于肝门处的肝动脉常显示,穿行于门静脉和胆管之间。正常肝脏在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彩色多普勒检查,肝内门静脉血流为朝肝流向,而肝静脉为离肝蓝色血流,肝动脉为花色高速血流。脉冲多普勒检查,肝内门静脉呈持续性平稳频谱,随呼吸略有波动,肝静脉呈三相波型频谱。动脉呈高阻动脉频谱。

图3-1-1正常肝脏声像图:左图为肝右叶肋间切;右图为肝左叶剑下纵切 图3-1-2正常肝脏声像图:肝右肋缘下斜切 图3-1-3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 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 二?肝脏的正常值 正常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分别不超过60mm和90mm,右叶横径不超过 100m mm,右叶最大斜径为100 ~ 140mm。 肝脏弥漫性疾病 肝脏实质内的弥漫性病理改变称弥漫性肝疾病,常见的有肝炎、慢性血吸虫肝病、脂肪肝、淤血性肝病、肝硬化

医学影像诊断学4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影像诊断学1 医学影像诊断学 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64 学时适用)医学影像教研室 2019. 08 目录课程介绍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头颈部影像呼吸系统影像循环系统影像肝胆胰脾影像胃肠道影像泌尿及生殖系统影像骨肌系统影像介入放射 2 医学影像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英文名: Rad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 64(大课讲授 32,习 32)学分: ?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 余建群,主任医师, 85423155, cjr. yujianqun@vip. 163 课程负责人: 余建群课程秘书: 黄子星, 85423360, zixinghuang@hotmail 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学会观察各种影像,熟悉观察内容与分析步骤,了解 1 / 20

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和诊断原则。 3、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各系统 常见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 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 人文关爱意识;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四、教学计划表六、教材 1、《医学影像学》(八年制),金征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年第二版(8 年制使用) 2、《医学影像学》,周翔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8 年第一版(非 8 年制专业使用)七、主要参考资料 《实用放射学(第 3 版)》,郭启勇,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影像解剖学》,(丹麦)彼得弗莱肯斯坦(丹麦)特雷纳詹 森,福建科技出版社, 2003 《人体断层解剖学》(研究生教学 用书),刘树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八、成绩评定成 绩构成成绩比例 60% 考核方式笔试图片考试基础理论 知识阅片能力 20% 平时见习测验 10% 机考(见习)学习态 度、纪律 10% 观察(带习教师) 4 一、总论一、知 识点与教学要求 1、了解内容: Know: the general statu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了解: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2、熟悉内容: Be familiar with: th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医学影像诊断学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医学影像诊断学 教学大纲 (64学时适用) 医学影像教研室 2011.08

目录 课程介绍…………………… 总论…………………………………………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 头颈部影像………………………………………… 呼吸系统影像………………………………………… 循环系统影像………………………………………… 肝胆胰脾影像………………………………………… 胃肠道影像………………………………………………………… 泌尿及生殖系统影像…………………………………………………………骨肌系统影像………………………………………………………… 介入放射……………………………………………………

医学影像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 英文名:Rad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必修课 学时:64(大课讲授32,习32) 学分:? 二、教学团队 教学单位负责人:余建群,主任医师,85423155,cjr.yujianqun@https://www.360docs.net/doc/652639759.html, 课程负责人:余建群 课程秘书:黄子星,85423360,zixingh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52639759.html, 三、课程教学目的 认知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学会观察各种影像,熟悉观察内容与分析步骤,了解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和诊断原则。 3、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各系统常见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医学影像学肝胆胰脾试题选编附答案

医学影像学肝胆胰脾试题选编附答案 练习题 【选择题】 (一)A型题 1、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时,将导管插入以下哪条血管后注入对比剂 A、腹腔动脉 B、腹主动脉 C、肝固有动脉 D、肝段动脉 E、腹腔动脉的分支 2、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时,将导管插入以下哪条血管后注入对比剂 A、腹腔动脉 B、腹主动脉 C、肝固有动脉或肝段动脉 D、肠系膜上动 脉 E、腹腔动脉的分支 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时,对比剂经脾静脉回流可使门静脉显影,称为 A、间接门静脉造影 B、直接门静脉造 影 C、脾静脉—门静脉造影

D、腹腔静脉—门静脉造 影 E、脾腔动脉—脾静脉造影 4、肝CT扫描前,口服对比剂主要目的是 A、充盈胃和小肠,增加肝脏、胰腺、胆囊及腹膜后淋巴结与胃肠道的对比 B、同时观察肝脏与胃肠的病变 C、更好地显示胃肠的形态 D、便于分析胃肠的大小 E、发现胃肠内的异常结构 5、肝脏CT双期扫描是进行以下哪种扫描 A、肝动脉期和肝实质期 B、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 C、门静脉期和肝实质期 D、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 E、肝动脉期和肝静脉期 6、CT双期扫描肝动脉期通常为 A、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5~20s B、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0~25s C、对比剂开始注射后35~40s D、对比剂开始注射后45~50s E、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5~30s

7、哪种图像对肝的解剖结构显示较好 A、T1WI B、T2WI C、PD D、压脂像 E、压水像 8、哪种图像能较好的反映肝脏的病理变化 A、T1WI B、T2WI C、PD D、压脂像 E、压水像 9、按肝内血管显影次序,肝动脉造影可分为哪三期 A、动脉期、门静脉期、实质期 B、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 C、动脉期、门静脉期、静脉期 D、动脉期、门静脉期、毛细血管期 E、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实质期 10、肝动脉造影提示为恶性病变的重要征象是 A、血管被推移、拉直、分离或呈弧形包绕移位 B、粗细不均、走行紊乱的血管,部分呈“血湖” C、充盈缺损 D、血管壁僵硬、不规则狭窄、闭塞 E、局限密度增高影 11、肝USG检查时可以分辨出 A、门静脉及其三级分支 B、门静脉及其二级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