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A.辩证法的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3.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洽理黄河B.修筑都江堰C.奖励耕战D.发明水排

5.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B.

C.D.

6.下图为北京人复原头像,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会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7.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商汤B.刘邦C.项羽D.陈胜吴广

8.“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9.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最可信的当属

A.神话传说——“女娲补天”B.电视连续剧——《大舜》

C.出土文物——利簋及其铭文D.长篇小说一一《封神演义》

10.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千秋万代世袭帝位,但秦朝最后却短命而亡。下列不属于秦朝灭亡原因的是

A.赋税沉重

B.刑法残酷

C.二世昏庸无道

D.统一文字与货币

11.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12.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

13.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佳方式应该通过()

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断

14.为了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而导致灭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政策B.焚书坑儒政策

C.独尊儒术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15.(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6.通过比较能更好地理解问题,请你指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利用磨光和钻孔技术制作骨针

②开始建造房屋

③能够人工取火

④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调查问卷

18.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A B.B C.C D.D

19.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注重道德教育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20.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边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半坡人博物馆D.河姆波遗址博物馆

2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A.周王室衰微

B.经济得到发展

C.发生政治改革

D.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22.“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23.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应该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24.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元谋人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其主要原因是

A.元谋人遗址是我国唯一的一处古人类遗址

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5.西周的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严格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度

B.这一规定的意图是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C.西周的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

26.有人认为,汉初政治制度在继承秦制的同时,又“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文中的“退一步”是指

A.开始重视儒家学说

B.完全抛弃法家学说

C.部分推行了分封制

D.大杀汉朝开国功臣

27.二十世纪末,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修建于

A.春秋时期的秦国

B.战国时期的秦国

C.春秋时期的楚国

D.秦朝

28.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A.韩国

B.宋国

C.赵国

D.魏国

29.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也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30.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这一年处于

A.公元前7世纪前期

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

D.公元前8世纪后期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故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故A符合题意;商朝、周朝、秦朝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是解题的关键,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映了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看,此话出自《道德经》。春

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以“仁”释“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故“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修筑都江堰。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所以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是司母戊鼎。图片B是司母戊鼎,符合题意;人面鱼纹盆不是青铜器,A不符合题意;毛公鼎是西周时期的,C不符合题意;兵马俑不是青铜器,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确,会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故B符合题意;A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7.D

解析: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符合题意。商汤与题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不符,A不符合题意。刘邦、项羽反秦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B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8.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干的“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表明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故①③符合题意;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故②说法错误,不符和题意;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土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属于第一手资料,可信度高,C符合题意。神话传说、电视连续剧、长篇小说都不是第一手资料,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上缴国家;徭役繁重,男子被征发去修长城、陵墓等;刑法残酷,有由于邻居犯罪而受到牵连的连坐、族诛等;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终于引起农民起义,二世而亡;统一文字与货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向人们展现了商朝的社会风貌,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咋知,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舜又用同样的方法传位于禹,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制”,所以D符合题意;选举制是指关于选区划分以及相应的代表方式与投票方式的制度,又称为代表制,所以A不符合题意;投票制度规定了选民表达民意的方式,以及把这些民意转化成结果的方法,所以B不符合题意;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考古发掘,C符合题意;神话传说、历史记载和学者推断都不属于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ABD排除。故选择C。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而导致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故D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政策,焚书坑儒政策摧残了文化,独尊儒术政策是为了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山顶洞人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使用打制石器,还学会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所以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得多,所以①③④选项都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和北京人都不会建造房屋,②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比较。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A符合题意;文献记载、神话传说、调查问卷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目的关键信息是秦朝的一位商人,秦朝的货币是方孔圆形半两钱,故答案选B。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C符合题意。“因材施教”,是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注重道德教育方面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仁者爱人,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下边文物图片“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可知,小明参观的是半坡人博物馆,C正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他们不会建造房屋,排除A;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都是周口店,但他们过群居生活,不会建造房屋,排除B;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是黑陶,居住的是干栏式建筑,排除D。故选C。

2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在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作为诸侯,用了本属于天子才可以用的九鼎,说明了春秋时期礼制的破坏,即分封制遭到破坏,是王室衰微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发生政治改革使诸侯国势力增强,这是出现题干局面的原因,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青铜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与诸侯用鼎多少没有直接关系;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

分析题干现象的出现原因,首先诸侯用天子的礼制,说明天子地位下降;在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社会发展与改革导致的,与鼎是青铜所铸造,青铜工艺进步无关,即可排除。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所以C项正确;老子主张人们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荀子主张礼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法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B符合题意;打制石器不如磨制石器锋利,A不符合题意;青铜剑当时没有出现,C不符合题意;铁斧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B

解析: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谋人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因此,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元谋人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答案选B。

25.A

解析: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这是由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决定的。在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从天子到奴隶,层层分级,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2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在郡县制与封建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他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制,封建了大批异姓诸侯王、同姓诸侯王。因此文中的“退一步”是指汉初部分推行了分封制。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2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8.B

解析: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三家分晋的史实。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分别是韩国、赵国和魏国,没有宋国,故选B。

2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也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的遗址。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一百年是一个世纪,每十年为一个年代,世纪就是百位上的数加一,公元

前771年属于公元前8世纪前期,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 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3.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某人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 A.1m/s B.0.5m/s C.0 D.2m/s 5.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6.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 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8.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没有数字的挂钟,读到的时间是3点零5分,则实际时间应是() A.2:55 B.3:05 C.8:55 D.9:05 9.在四个墙角安放几个平面镜,可以让手电筒的光柱在教室里环绕一周,至少安放平面镜的个数 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1.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13.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 ) 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 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14.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C. 不变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15.如图1所示,一支铅笔与水平面成30°角斜放,A端接触一平面镜,要使铅笔在镜里的像与铅笔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15° B、30 C、60° D、75 1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7.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 A.30°; B.45°;C.60°; D.90° 19.一束入射光照到平面镜上,如图4所示。当入射光和平面镜同时绕入射 点O沿相同方向转过10°时,反射光线将 A保持原方向不变; (B)转过10°; (C)转过20°; (D)转过40°。 20.甲站在没过腰的水中,乙在水面上和水面下观察甲时,分别感到() A.水下部分变长,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B.水下部分变短,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C.水下部分长度不变,水上部分变长 D.水上、水下部分的长度都不变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向量单元检测题 学校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ABCD是正方形,E是CD的中点,且AB a =,AD b =,则BE =() A. 1 2 b a +B.1 2 b a - C. 1 2 a b +D.1 2 a b - 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为() A.若0 a b -=,则a b = B.若0 a b ?=,则0 a =或0 b = C.若k∈R,k0 a =,则0 k=或0 a = D.若a,b都是单位向量,则a b ?≤1恒成立 3.设i,j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向量13 () a m i j =+-,1 () b i m j =+-,()() a b a b +⊥-,则实数m为() A.2 -B.2 C. 1 2 -D.不存在 4.已知非零向量a b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 b a b +=-B.a b a b +=+ ... . .

... . . C .a b a b -=- D .a b +=a b - 5. 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设BC a =,CA b =,AB c =,则a b b c c a ?+?+?的值为 ( ) A . 32 B .32 - C .0 D .3 6. 在△OAB 中,OA =(2cos α,2sin α), OB =(5cos β,5sin β),若5OA OB ?=-,则S △OAB ( ) A B . 2 C .5 D . 52 7. 在四边形ABCD 中,2AB a b =+,4BC a b =--,53CD a b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 ) A .长方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梯形 8. 把函数23cos y x =+的图象沿向量a 平移后得到函数 的图象,则向量 是 ( ) A .( 33 ,π-) B .( 36 ,π) C .( 312 ,π-) D .(312 ,π- ) 9. 若点1F 、2F 为椭圆 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的点,当△12 F PF 的面积为1时, 的值为 ( ) A .0 B .1 C .3 D .6 2sin()y x π =-6 a 2214 x y +=1 2 PF PF ?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doc

一、多选题 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记AB a =,BC b =,AC 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0a b c -?= B .() 0a b c a +-?= C .()0a c b a --?= D .2a b c ++= 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2sin c A =,且 02 C << π ,4b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3 C π = B .若72 c = ,则1cos 7B = C .若sin 2cos sin A B C =,则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若ABC 的面积是3,则该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4 3.已知向量a =(2,1),b =(1,﹣1),c =(m ﹣2,﹣n ),其中m ,n 均为正数,且(a b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 B .向量a 在b C .2m +n =4 D .mn 的最大值为2 4.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两点,且 AE EB =,2AD DC =,BD 与CE 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A B CE ?=- B .0OE O C += C .32 OA OB OC ++= D .ED 在BC 方向上的投影为 76 5.ABC 中,2AB =,30ACB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 B .若4A C =,则满足条件的ABC 有且只有1个 C .若满足条件的ABC 有且只有1个,则4AC = D .若满足条件的ABC 有两个,则24AC << 6.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 .10,45,70b A C ==?=? B .45,48,60b c B ===?

(完整版)平面向量经典测试题

平面向量测试题 新泰一中 闫辉 一.选择题(5分×10=50分)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单位向量都相等 B.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C.若a ,b 满足|a |>|b |且a 与b 同向,则a >b D.对于任意向量a 、b ,必有|a +b |≤|a |+|b | 2.下列向量给中,能作为表示它们所在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 A .e 1=(0,0), e 2 =(1,-2) ; B .e 1=(-1,2),e 2 =(5,7); C .e 1=(3,5),e 2 =(6,10); D .e 1=(2,-3) ,e 2 =)4 3,21 ( 3.如果e 1、 e 2是平面α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在下列各说法中错误的有 ( ) ①λe 1+μe 2(λ, μ∈R)可以表示平面α内的所有向量; ②对于平面α中的任一向量a ,使a =λe 1+μe 2的λ, μ有无数多对; ③若向量λ1e 1+μ1e 2与λ2e 1+μ2e 2共线,则有且只有一个实数k ,使λ2e 1+μ2e 2=k (λ1e 1+μ1e 2); ④若实数λ, μ使λe 1+μe 2=0,则λ=μ=0.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仅②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 (3,1),B (-1,3) 若点C (x , y )满足OC u u u r =αOA u u u r +βOB u u u r ,其中α,β∈R 且α+β=1, 则x , y 所满足的关系式为 ( ) A .3x +2y -11=0 B .(x -1)2+(y -2)2=5 C .2x -y =0 D .x +2y -5=0 5.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 2OA OB OC ++=0u u u r u u u r u u u r ,那么( ) A.AO OD =u u u r u u u r B.2AO OD =u u u r u u u r C.3AO OD =u u u r u u u r D.2AO OD =u u u r u u u r 6.若三点P (1,1),A (2,-4),B (x,-9)共线,则( ) A.x=-1 B.x=3 C.x=2 9 D.x=51 7.设四边形ABCD 中,有=21 ,且||=||,则这个 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8.已知平行四边形的3个顶点为A(a,b),B(-b,a),C(0,0), 则它的第4个顶点D 的坐标是( ) A .(2a,b) B.(a-b,a+b) C.(a+b,b-a) D.(a-b,b-a) 9.三角形ABC ,已知AB →=a ,AC →=b ,BD →=3DC →,用a ,b 表示AD →,则AD →等于( )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B 卷及答案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太阳 B.月亮 C.织女星 D.烛火 2.光在下列介质中将不沿直线传播 ( ) A.水 B.玻璃 C.整个大气层 D.酒精 3.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 4.如图7-2所示为一挂钟在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中 的像,则此时挂钟指示的实际时刻为 ( ) A.3:30 B.3:00 C.9:00 D.9:30 5.有一个平静的湖面,其上空有一架直升飞机,若飞机以 40m/s 的速度平行于湖面飞行,则直升飞机的像相对于飞 机的速度为 ( ) A.0m/s B.20m/s C.40m/s D.80m/s 6.在沙漠中有时也可看到海市蜃楼,以下关于此时海市蜃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 C.是由于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弯曲 D.是由于光的漫反射 7.当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 ( ) 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D.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减小 8.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部有一支红光笔发出一束光投 射到到MN 板上,在A 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斑,在向容器 中加水的过程中,红色光斑将会 (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 B.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后从云层缝隙洒出来的光束 C.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 D.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 10.下列成语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的是 ( ) A.镜花水月 B.立竿见影 C.坐井观天 D.凿壁借光 M N A

平面向量测试题,高考经典试题,附详细答案

平面向量高考经典试题 一、选择题 1.(全国1文理)已知向量(5,6)a =-,(6,5)b =,则a 与b A .垂直 B .不垂直也不平行 C .平行且同向 D .平行且反向 2、(山东文5)已知向量(1)(1)n n ==-,,,a b ,若2-a b 与b 垂直,则=a ( ) A .1 B .2 C .2 D .4 3、(广东文4理10)若向量,a b 满足||||1a b ==,,a b 的夹角为60°,则a a a b ?+?=______; 答案:3 2 ; 4、(天津理10) 设两个向量22(2,cos )a λλα=+-和(, sin ),2 m b m α=+其中,,m λα为实数.若2,a b =则m λ 的取值范围是 ( A.[6,1]- B.[4,8] C.(,1]-∞ D.[1,6]- 5、(山东理11)在直角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 )2 AC AC AB =? (B ) 2 BC BA BC =? (C )2AB AC CD =? (D ) 2 2 ()() AC AB BA BC CD AB ???= 6、(全国2 理5)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AD =2DB , CD =CB CA λ+3 1 ,则= (A) 3 2 (B) 3 1 (C) - 3 1 (D) - 3 2 7、(全国2理12)设F 为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A 、B 、C 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 ++=0,则|FA|+|FB|+|FC|= (A)9 (B) 6 (C) 4 (D) 3 8、(全国2文6)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

2018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光现象》练习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色的太阳光是最简单的光 B .人们把红、黄、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C .照相机镜头前加滤镜是为了使像成的更清晰 D .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通过绿色的光 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紫 D .黄、绿、紫 3.下列与紫外线无关的是 ( ) A .电焊工人在焊接时带防护罩 B .臭氧层空洞 C .利用B 超检查病人身体 D .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大自然中,有些动物能靠红外线来捕食; B .红外线照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发热; C .大气层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D .紫外线具有杀菌本领,所以人应该接受大量的紫外线照射。 5.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和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 ( ) A .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 B .由短逐渐变长,到逐渐消失 C .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 D .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6.在一张硬纸上挖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正对太阳,那么在地面上看到的光斑是 ( ) A .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B .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C .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D .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7.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1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如图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 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中的 ( 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 .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C .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 .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A B C D 图2 图1 图1

(完整版)《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向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若三点P (1,1),A (2,-4),B (x,-9)共线,则( ) A.x=-1 B.x=3 C.x= 2 9 D.x=51 2.与向量a=(-5,4)平行的向量是( ) A.(-5k,4k ) B.(-k 5,-k 4) C.(-10,2) D.(5k,4k) 3.若点P 分所成的比为4 3 ,则A 分所成的比是( ) A.73 B. 37 C.- 37 D.-7 3 4.已知向量a 、b ,a ·b=-40,|a|=10,|b|=8,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A.60° B.-60° C.120° D.-120° 5.若|a-b|=32041-,|a|=4,|b|=5,则向量a ·b=( ) A.103 B.-103 C.102 D.10 6.(浙江)已知向量a =(1,2),b =(2,-3).若向量c 满足(c +a )∥b ,c ⊥(a +b ),则c =( ) A.? ????79,73 B.? ????-73,-79 C.? ????73,79 D.? ????-7 9 ,-73 7.已知向量a=(3,4),b=(2,-1),如果向量(a+x )·b 与b 垂直,则x 的值为( ) A. 3 23 B. 23 3 C.2 D.- 5 2 8.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的比是λ,且点P 在有向线段21P P 的延长线上,则λ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0) C.(-∞,0) D.(-∞,- 2 1 ) 9.设四边形ABCD 中,有DC = 2 1 ,且||=|BC |,则这个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10.将y=x+2的图像C 按a=(6,-2)平移后得C ′的解析式为( ) A.y=x+10 B.y=x-6 C.y=x+6 D.y=x-10 11.将函数y=x 2+4x+5的图像按向量a 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y=x 2 的图像,则a 等于( ) A.(2,-1) B.(-2,1) C.(-2,-1) D.(2,1) 1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3个顶点为A(a,b),B(-b,a),C(0,0),则它的第4个顶点D 的坐标是( ) A.(2a,b) B.(a-b,a+b) C.(a+b,b-a) D.(a-b,b-a) 二、填空题 13.设向量a=(2,-1),向量b 与a 共线且b 与a 同向,b 的模为25,则b= 。 14.已知:|a|=2,|b|=2,a 与b 的夹角为45°,要使λb-a 垂直,则λ= 。 15.已知|a|=3,|b|=5,如果a ∥b ,则a ·b= 。 16.在菱形ABCD 中,(AB +AD )·(AB -AD )= 。

(完整版)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 第四章:光现象姓名: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1、(09平原会考)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C )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 2、(09浙江雅戈尔)如图所示,一女孩面向墙壁站立,她的眼睛与地面相距1.5 米。现有一面小镜,应把小镜挂在墙上哪个位置,女孩才可看到天花板上灯的像? ( D ) A.地面上方1.50 m的位置B.地面上方1.63 m的位置 C.地面上方1.75 m的位置D.地面上方1.83 m的位置 3、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直线传播传播理论。如图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全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偏食。 4、(09蚌埠二中)有一根高度为1m的竖直放置的标杆,在太阳光照下,它的影长为1.1m。同时有一根竖直放置的电线杆,它的高度是6m,影长为__6.6______m。 5、(11牡丹江)28.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太阳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6、(11·枣庄)28.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重点中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向量a =(1,-2),向量a 与b 共线,且|b |=4|a |.则b =( ) A .(-4,8) B .(-4,8)或(4,-8) C .(4,-8) D .(8,4)或(4,8) 2.已知a=(2,1),b =(x ,1),且a +b 与2a -b 平行,则x 等于( ) A .10 B .-10 C .2 D .-2 3.已知向量a 和b 满足|a |=1,|b |=2,a ⊥(a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30o B .45o C .75o D .135o 4.设e 1、e 2是两个不共线向量,若向量 a =3e 1+5e 2与向量b =m e 1-3e 2共线, 则m 的值等于( ) A .- 53 B .- 95 C .- 35 D .- 59 5.设□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AD → =(3,7),AB → =(-2,1),OB → =( ) A .( -52 ,-3) B .(52 ,3) C .(1,8) D .(1 2 ,4) 6.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且a ·b =0,那么下列四个等式①|a |=|b |;②|a +b |=|a -b |; ③a ·(b +a )=0;④(a +b )2=a 2+b 2.其中正确等式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a ∥→ b ,且→ b ∥→ c ,则→ a ∥→ c B .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可能不同 C .向量AB 的长度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 D .若非零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共线 8.a =),(21-,b =),(1-1,c =),(2-3用a 、b 作基底可将c 表示为c =p a +q b ,则实数p 、q 的值为( ) A .p =4 q =1 B . p =1 q =4 C . p =0 q =4 D . p =1 q =0 9.设平面上四个互异的点A 、B 、C 、D ,已知(DB → +DC → -2DA → )·(AB → -AC → )=0.则Δ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0.设()()2211,,,y x b y x a ==定义一种向量积()()().,,,21212211y y x x y x y x b a =?=?已知 ,0,3,21,2?? ? ??=??? ??=πn m 点()y x P ,在x y sin =的图象上运动,点Q 在()x f y =的图象上运动,且满足 (),为坐标原点 其中O n OP m OQ +?=则()x f y =的最大值A 及最小正周期T 分别为( ) A .π,2 B ., 2π4 C .,21π4 D .π,2 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2,1,10==b a ,且b a //,则a 的坐标为_______ 12.已知向量a 、b 满足 a =b =1,b a 23-=3,则 b a +3 = 13.已知向量a =( 2 ,- 2 ),b =( 3 ,1)那么(a +b )·(a -b )的值是 . 14.若a =(2,3),b =(-4,7),a +c =0,则c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 . 15.若对n 个向量 a 1,a 2,a 3,…,a n ,存在n 个不全为零的实数k 1,k 2,…,k n ,使得k 1 a 1+k 2a 2 +…+k n a n =0成立,则称a 1,a 2,…,a n 为“线性相关”.依此规定,能使a 1=(1,0),a 2=(1, -1),a 3=(2,2)“线性相关”的实数k 1,k 2,k 3 依次可以取 . 三、解答题 16.(本题满分13分)已知向量a =(sin 2x ,cos 2x),b =(sin 2x ,1), )(x f )=8a ·b . (1)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2)函数y=)(x f 的图象能否经过平移后,得到函数y=sin4x 的图象,若能,求出平移向量m ;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2016-2017第二学期第七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座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零向量与任一非零向量平行 B. 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模不相等 C.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 D. 平行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2.下列四式不能化简为 的是( ) A.( )+ B.( )+( ) C. + - D. - + 3.已知 =(3,4), =(5,12), 与 则夹角的余弦为( ) A. 65 63 B.65 C. 513 D. 13 4.已知 、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 +3 ∣=( ) A. 7 B. 10 C. 13 D.4 5.点P (-2,6)关于点M(1,2)的对称点C 的坐标为( ) A.(0,-2 ) B.(0,10) C.(4,-2) D.(-4,2) 6.设 , 为不共线向量, = , =-4 - , =-5 -3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与向量a=(-5,4)平行的向量是( ) A.(-5K,4K) B.( k 5-,k 4 -) C.(-10,2) D.(5K,4K) 8. 线段AB 的中点为C ,若AB =BC l ,则l =( ) A 2、 B -2、 C 2或-2、 D -2或 1 2 、 9.与向量(2,3)垂直的向量是( ) A.(-2,3 ) B.(-2,-3) C.(-3,2 ) D.(2,-3) 10.已知点M (3.-3),N (8,y ),且∣ ∣=13,则y 的值为( )

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 【编著】黄勇权 一、填空题 1、向量a=(2,4),b=(-1,-3),则向量3a-2b的坐标是。 2、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a=(3,4),|b | =1,则|a+5b | = 。 3、已知点A(1,2),B(2,1),若→ AP=(3,4),则 → BP= 。 4、已知A(-1,2),B(1,3),C(2,0),D(x,1),若AB与CD共线,则|BD|的值等于________。 5、向量a、b满足|a|=1,|b|= 2 ,(a+b)⊥(2a-b),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________。 6、设向量a,b满足|a+b|= 10,|a-b|= 6 ,则a·b=。 7、已知a、b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2b)⊥a,(b-2a)⊥b,则a与b的夹角是。 8、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 AD = 1 2 → DB, → CD = 2 3 → CA + m → CB,则 m= 。 9、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b|=4|a|,a⊥(2a+b),则a与b的夹角是。 10、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3,1),B(4,-2),点P(1,-1)在中线AD 上,且→ AP= 2 → PD,则点C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 1、设向量→ OA=(6,2),→ OB=(-2,4),向量→ OC垂直于向量→ OB,向量 → BC平行于 →OA,若→ OD + → OA= → OC,则 → OD坐标=()。 A、(11,6) B、(22,12) C、(28,14) D、(14,7) 2、把A(3,4)按向量a(1,-2)平移到A',则点A'的坐标() A、(4 , 2) B、(3,1) C、(2,1) D、(1,0) 3、已知向量a,b,若a为单位向量, 且 | a| = | 2b| ,则(2a+ b)⊥(a-2b),则向量a与b的夹角是()。 A、90° B、60° C、30° D、0° 4、已知向量ab的夹角60°,| a|= 2,b=(-1,0),则| 2a-3b|=()

沪科版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平面镜成像特点 D .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 .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 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 图3

平面向量测试题_高考经典试题_附详细答案

平面向量高考经典试题 海口一中高中部黄兴吉同学辅导内部资料 一、选择题 1.(全国1文理)已知向量(5,6)a =-r ,(6,5)b =r ,则a r 与b r A .垂直 B .不垂直也不平行 C .平行且同向 D .平行且反向 解.已知向量(5,6)a =-r ,(6,5)b =r ,30300a b ?=-+=r r ,则a r 与b r 垂直,选A 。 2、(山东文5)已知向量(1)(1)n n ==-,,,a b ,若2-a b 与b 垂直,则=a ( ) A .1 B .2 C .2 D .4 【答案】:C 【分析】:2(3,)n -a b =,由2-a b 与b 垂直可得: 2(3,)(1,)303n n n n ?-=-+=?=±, 2=a 。 3、(广东文4理10)若向量,a b r r 满足||||1a b ==r r ,,a b r r 的夹角为60°,则a a a b ?+?r r r r =______; 答案:3 2 ; 解析:1311122 a a a b ?+?=+??=r r r r , 4、(天津理10) 设两个向量22 (2,cos )a λλα=+-r 和(,sin ),2 m b m α=+r 其中,,m λα为 实数.若2,a b =r r 则m λ 的取值范围是 ( A.[6,1]- B.[4,8] C.(,1]-∞ D.[1,6]- 【答案】A 【分析】由22 (2,cos )a λλα=+-r ,(,sin ),2 m b m α=+r 2,a b =r r 可得 2222cos 2sin m m λλαα+=??-=+?,设k m λ =代入方程组可得222 22cos 2sin km m k m m αα+=??-=+?消去m 化简得2 2 22cos 2sin 22k k k αα??-=+ ? --?? ,再化简得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docx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 姓名 : 班级 : 一、 选择题 (共 8 小题 ,每题 5 分 )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单位向量都相等 B . 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C .平行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D .模为 0 的向量与任意向量共线 2.已知向量 a =( 3,4), b =( sin α, cos α),且 a ∥ b ,则 tan α等于( ) A . 3 B . 3 C . 4 D . 4 4 4 3 3 3.在以下关于向量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向量 a=(x , y),向量 b=(- y , x)(x 、 y ≠ 0),则 a ⊥ b B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的充要条件是 AB = DC ,且 | AB |=| AD | C .点 G 是△ ABC 的重心,则 GA + GB + CG =0 D .△ ABC 中, AB 和 CA 的夹角等于 180°- A 4.设 P ( 3, 6), Q ( 5, 2), R 的纵坐标为 9,且 P 、 Q 、 R 三点共线,则 R 点的横坐标为 ( ) A . 9 B . 6 C . 9 D . 6 r r r r r r r r r ) 5.若 | a | 1,| b | 2, c a b ,且 c a ,则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 ( A . 30° B .60° C .120° D . 150° 6.在△ ABC 中, A >B 是 sinA > sinB 成立的什么条件( )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7.若将函数 y sin 2x 的图象按向量 a 平移后得到函数 y sin( 2x ) -1 的图象 ,则向量 a 可以是: 4 ( ) A . ( , 1) B . ( ,1) C . ( ,1) D . ( , 1) 8 8 4 4 8.在△ ABC 中,已知 | AB | 4,| AC | 1, S ABC 3,则 AB AC 的值为( ) A .- 2 B . 2 C .± 4 D .± 2 二、 填空题 (共 4 小题 ,每题 5 分 ) 9.已知向量 a 、 b 的模分别为 3,4,则| a - b |的取值范围为 . r r r r r 10.已知 e 为一单位向量, a 与 e 之间的夹角 是 120O ,而 a 在 e 方向上的投影为- 2,则 r a . 11.设 e 1、e 2 是两个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是 60 ,则 (2e 1 e 2 ) ( 3e 1 2e 2 ) 12.在 ?ABC 中, a =5, b= 3,C= 1200 ,则 sin A 三、 解答题 (共 40 分 ) 13.设 e 1 ,e 2 是两个垂直的单位向量,且 a ( 2e 1 e 2 ) ,b e 1 e 2 (1)若 a ∥ b ,求 的值; (2) 若 a b ,求 的值 .( 12 分)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时间:45分钟) 一、填空题 1、小明在斜阳下会有影子是由于造成的 2、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这种现象叫做,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光线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这两个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3、当光线垂直于反射面的方向入射时,反射角为,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但方向 4、当入射角为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90o;若入射光线和镜面夹角由40o增大到90o,则反射角将从变化到 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108km,月球在池中水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6、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桌上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的缘故. 7、小明身高为1.5m的立于平面镜前2m前,则小明像高为________m.如果小明向前走了1m,则像高变 为 m. 8、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 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将会看 到 _____,这是由于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 9、光线垂直射向镜面,若镜面旋转20o,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二、判断题 1、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o,则入射角等于30o() 2、小红早晨起床照镜子,她在镜子中看到的像是虚像() 3、影子的成因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4、小红早晨起来照镜子,她离镜子多远,镜子中的像就离她多远() 5、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 6、光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三、选择题 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55o,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o,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A、70o B、75o C、80o D、60o 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房间太小而在对面墙上挂一平面镜,且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那么检查视力() A、人应面向镜子,且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向镜子,且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面向视力表,且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D、人面向视力表,且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5m 3、把一只墨水瓶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大后不变 4、小明利用平面镜看到了小张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张也一定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有平明镜的大小决定 小张一定不能从同一平面镜中看到小明的眼睛 小张能否看到小明的眼睛要由两人所站的位置决定

高中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向量a =(1,1),b =(2,x ),若a +b 与4b -2a 平行,则实数x 的值为( ) A .-2 B .0 C .1 D .2 2.已知点A (-1,0),B (1,3),向量a =(2k -1,2),若AB → ⊥a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3.如果向量a =(k,1)与b =(6,k +1)共线且方向相反,那么k 的值为( ) A .-3 B .2 C .-1 7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DE 交AF 于H ,记AB →、BC → 分别为a 、b ,则AH → =( ) a -45b a +45b C .-25a +45b D .-25a -45b 5.已知向量a =(1,1),b =(2,n ),若|a +b |=a ·b ,则n =( ) A .-3 B .-1 C .1 D .3 6.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ABC 边BC 上的动点,则AP →·(AB →+AC →)( ) A .最大值为8 B .是定值6 C .最小值为2 D .与P 的位置有关 7.设a ,b 都是非零向量,那么命题“a 与b 共线”是命题“|a +b |=|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8.已知向量a =(1,2),b =(-2,-4),|c |=5,若(a +b )·c =52,则a 与c 的夹角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9.设O 为坐标原点,点A (1,1),若点B (x ,y )满足????? x 2+y 2-2x -2y +1≥0,1≤x ≤2,1≤y ≤2,则OA →·OB →取得最 大值时,点B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无数 10.a ,b 是不共线的向量,若AB →=λ1a +b ,AC → =a +λ2b (λ1,λ2∈R ),则A 、B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为( ) A .λ1=λ2=-1 B .λ1=λ2=1 C .λ1·λ2+1=0 D .λ1λ2-1=0 11.如图,在矩形OACB 中, E 和 F 分别是边AC 和BC 的点,满足AC =3AE ,BC =3BF ,若OC →=λOE →+μOF → 其中λ,μ∈R ,则λ+μ是( )

最新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4.(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B.倒影C.海市蜃楼D.手影 6.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 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8.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看到的鱼的前方 B.看到的鱼的方向 C.看到的鱼的上方 D.看到的鱼的下方 9.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线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