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棱长和C关系

长方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棱长面

C长=(长+宽+高)×4

C长 =(a+b+h)×4

逆运算:设长X

(X +宽+高)×4 = C长

X +宽+高 =棱长和÷4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相等的特殊长方体。6

12

8

通常6个面都是

长方形。

特殊时,最多有

2个相对的面是

正方形,其余4

个面是长方形)

有3组棱(长

宽高)每组

4条。最多8

条棱长度相

等,通常4条

棱相等。

相对的2个面

大小完全相同,

即面积相等。

(上下)

(前后)

(左右)

正方体6

12

8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12条棱长

度都相等。

6个面

完全相同,

面积相等。

C正= 棱长×12

C正=a×12= 12a

逆运算:

棱长和÷12 = 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其棱长和也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其棱长和也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扩大27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2倍,其棱长和也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扩大27倍。

S表面积(6面)V体积(容积)

计算公式单位定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定义

长方体S长=(长×宽+ 长×高+ 宽×高)×

2

S长=(ab + ah + bh)×2

S长=长×宽×2 + 长×高×2 +宽×高×2

(上下)(前后)(左右)

S长= 2ab+ 2ah +2bh

逆运算:设长X

x×宽×2 + x×高×2 +宽×高×2 =表面积

面积进率

100

平方米

m2

平方分米

dm2

平方厘米

cm2

长方

体或

正方

体6

个面

的总

面积,

叫做

它的

表面

积。

V长= 长×宽×高=abh

V长= 底面积×高 =Sh

=左面积×长=Sa

=前面积×宽=Sb

逆运算:①设长X

X ×宽×高 =长方体体积

②长方体体积÷(宽×高)

③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进率1000

立方米m3

立方分米(升)

dm3 L

立方厘米(毫升)

cm3 mL

体积容积

物体所

占空间

的大小

叫做物

体的体

积。

(从外

面量

长、宽、

高。)

箱子、油

桶、仓库、

水池等所

能容纳物

体的体

积,通常

叫做他们

的容积。

(从里面

量长、宽、

高。)

正方体S正=棱长×棱长×6

S正=6a2 = 6×a×a

=任意一个面的面积×6

逆运算:

a×a=表面积÷ 6

V正 = 棱长×棱长×棱长

V正 =a×a×

a=a3

m2 100 dm2 100cm2 m3 1000 dm3 1000 cm3

进率:大变小×进率(+0或向右移动小数点);小变大÷进率(-0或向左移动小数点)L 1000 mL 所有公式解决思路题型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100 叫 做它的表面积。 长 方体或正方体 个面的总 面 积 , 100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棱长和 C 关系 长 方 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棱长 面 C 长方体 =(长+宽+高)×4 C 长方体 =4(a+b+h ) 逆运算:(方程法)设长X (X+宽+高)×4 = C 长 X+宽+高 =棱长和÷4 (算术法) 长=棱长和÷4-长-高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6个 12 条 8 个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最多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有3组棱(长、宽、高)每组4条。相对的4条棱相等。最多8条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2个面 完全相同。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正 方 体 6个 12条 8 个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12条棱长 度都相等。 6个面完全 相同。 C 正 = 棱长×12 C 正 = a ×12= 12a 逆运算: 棱长和÷ 12 = 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 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 倍;表面积扩大n 2倍;体积扩大n 3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 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 倍;表面积扩大n 2倍;体积扩大n 3倍。 形 体 S 表面积(6个面) V 体积(容积) 计算公式 单位 定义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定义 长 方 体 S 表=(长×宽+ 长×高+ 宽×高)×2 S 表 =(ab + ah + bh )×2 S 表=长×宽×2 + 长×高×2 +宽×高×2 (上和下)(前和后) (左和右) S 表 = 2ab + 2ah +2bh 逆运算: (长×宽+长×高+宽×高)×2=表面 积x ×宽+x ×高+宽×高 =表面积 ÷2 每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 进率为 100 平方米 m 2 平方分米 dm 2 平方厘米 cm 2 V 长 = 长×宽×高 =abh V 长= 底面积×高 =Sh 或V 长=横截面积×长=Sa 逆运算:① 设长X X ×宽×高 =长方体体积 ②长方体体积÷宽÷高=长 ③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 进率为1000 立方米m 3 立方分米 (升) 1dm 3 =1L 立方厘米(毫 升) 1cm 3 =1mL 体积 容积 (箱子、油桶、仓库、水池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 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从里面量长、宽、高。) 正 方 体 S 正= 棱长×棱长×6 S 正=任意一个面的面积×6 = a ×a ×6 =6a 2 逆运算: 一个面的面积= 表面积 ÷ 6 V 正 = 棱长×棱长×棱长 V 正 =a ×a ×a =a 3 m 2 100 dm 2 100 cm 2 m 3 1000 dm 3 cm 3 进率: L 1000 mL 解决思路 题型 物 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 积。 (从外面量长、宽、高。) 6

高等数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会)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1

1、掌握(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二、内容提要 1、函数(1)函数的概念: y=f(x),重点:要求会建立函数关系、(2)复合函数: y=f(u), u=,重点:确定复合关系并会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3)分段函数: 注意,为分段函数、(4)初等函数:通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复合运算且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的函数。(5)函数的特性:单调性、有界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注: 1、可导奇(偶)函数的导函数为偶(奇)函数。特别:若为偶函数且存在,则 2、若为偶函数,则为奇函数;若为奇函数,则为偶函数; 3、可导周期函数的导函数为周期函数。特别:设以为周期且存在,则。 4、若f(x+T)=f(x), 且,则仍为以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5、设是以为周期的连续函数,则, 6、若为奇函数,则;若为偶函数,则 7、设在内连续且存在,则在内有界。 2、极限 (1) 数列的极限: (2) 函数在一点的极限的定义: (3)

考研 高等数学 思维导图

1. 函数、极限与连续 重点考查极限的计算、已知极限确定原式中的未知参数、函数连续性的讨论、间断点类型的判断、无穷小阶的比较、讨论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零点的个数、确定方程在给定区间上有无实根。 2. 一元函数微分学 重点考查导数与微分的定义、函数导数与微分的计算(包括隐函数求导)、利用洛比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函数极值与最值、方程根的个数、函数不等式的证明、与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在物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曲线渐近线的求法。 3. 一元函数积分学 重点考查不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计算、广义积分的计算及判敛、变上限函数的求导和极限、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和积分性质的证明、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 4.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数一)

主要考查向量的运算、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等。该部分一般不单独考查,主要作为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基础。 5. 多元函数微分学 重点考查多元函数极限存在、连续性、偏导数存在、可微分及偏导连续等问题、多元函数和隐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求法、有条件极值和无条件极值。另外,数一还要求掌握方向导数、梯度、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6. 多元函数积分学 重点考查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下的计算、累次积分、积分换序。此外,数一还要求掌握三重积分的计算、两类曲线积分和两种曲面积分的计算、格林公式、高斯公式及斯托克斯公式。 7. 无穷级数(数一、数三) 重点考查正项级数的基本性质和敛散性判别、一般项级数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判别、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求法以及幂级数在特定点的展开问题。 8. 常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 重点考查一阶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和非齐次方程的特解或通解、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此外,数三考查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一介常系数线形方程求解方法。数一还要求会伯努利方程、欧拉公式等。

考研高等数学145分高手整理完整经典笔记(考研必备免费下载)

最新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659886465.html,)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学习资料下载站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数学重点、难点归纳辅导 第一部分 第一章集合与映射 §1.集合 §2.映射与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与映射的概念,掌握实数集合的表示法,函数的表示法与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第二章数列极限 §1.实数系的连续性 §2.数列极限 §3.无穷大量 §4.收敛准则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与定义,掌握并会应用数列的收敛准则,理解实数系具有连续性的分析意义,并掌握实数系的一系列基本定理。 第三章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1.函数极限 §2.连续函数 §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阶 §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阶的估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章微分 §1.微分和导数 §2.导数的意义和性质 §3.导数四则运算和反函数求导法则 §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及其应用 §5.高阶导数和高阶微分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微分,导数,高阶微分与高阶导数的概念,性质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求导与求微分的方法。 第五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1.微分中值定理 §2.L'Hospital法则 §3.插值多项式和Taylor公式 §4.函数的Taylor公式及其应用 §5.应用举例

§6.函数方程的近似求解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微分中值定理与函数的Taylor公式,并应用于函数性质的研究,熟练运用L'Hospital法则计算极限,熟练应用微分于求解函数的极值问题与函数作图问题。 第六章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3.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及其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与运算法则,熟练应用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求解不定积分,掌握求有理函数与部分无理函数不定积分的方法。 第七章定积分(§1 —§3) §1.定积分的概念和可积条件 §2.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七章定积分(§4 —§6) §4.定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 §5.微积分实际应用举例 §6.定积分的数值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定积分的概念,牢固掌握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熟练定积分的计算,熟练运用微元法解决几何,物理与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初步掌握定积分的数值计算。 第八章反常积分 §1.反常积分的概念和计算 §2.反常积分的收敛判别法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反常积分的概念,熟练掌握反常积分的收敛判别法与反常积分的计算。 第九章数项级数 §1.数项级数的收敛性 §2.上级限与下极限 §3.正项级数 §4.任意项级数 §5.无穷乘积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数项级数敛散性的概念,理解数列上级限与下极限的概念,熟练运用各种判别法判别正项级数,任意项级数与无穷乘积的敛散性。 第十章函数项级数 §1.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 §2.一致收敛级数的判别与性质 §3.幂级数

一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 一,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还小,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构成了图形教学中的障碍。作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教具等直观模型,让孩子自己动手摸一摸,画一画,充分感知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个识别这些图形。 (3)过程与方法: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化形象为抽象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教学难点】体会“体”与“面”的关系,知道面来自于体。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积木教具,牙膏盒一个,魔方一个,装三角形三明治的盒子(三棱柱形状)一个,水彩笔笔筒一个(圆柱形的),长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圆形卡片各一张学具,钉子板等 学生:一盒积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呈现主题图 老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认识过的图形吗?我们认识过一些图形,在图形王国里各式各样的图形多着呢!想到图形王国去玩一玩吗?

高一数学思维导图

高一数学思维导图 (0)=01、函数在某个区间递增(或减)与单调区间是某个区间的含义不同; 2、证明单调性:作差(商);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双钩(耐克)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数形结合、导数、幂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基本初等函数抽象函数复合函数赋值法、典型的函数函数与方程二分法、图象法、二次及三次方程根的分布零点函数的应用建立函数模型使解析式有意义函数表示方法换元法求解析式分段函数注意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周期为T的奇函数→f (T)=f ()=f (0)=0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图象、性质和应用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图象及其变换必修二 立体几何点与线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点与面点在面内点在面外线与线共面直线异面直线相交平行没有公共点只有一个公共点线与面平行相交有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在平面内面与面平行相交平行关系的相互转化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空间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范围:(0,90]范围:[0,90]范围:[0,180]点到面的距离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相互之间的转化空间的距

离空间几何体柱体棱柱圆柱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台体棱台圆台锥体棱锥圆锥球三棱锥、四面体、正四面体直观图侧面积、表面积三视图体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必修二 解析几何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位置关系直线方程的形式倾斜角的变化与斜率的变化重合平行相交垂直A1B2-A2B1=0A1B2-A2B1≠0A1A2+B1B2=0点斜式:y-y0=k(x-x0)斜截式:y=kx+b两点式:=截距式:+=1一般式:Ax+By+C=0注意各种形式的转化和运用范围、两直线的交点距离点到线的距离:d=,平行线间距离:d=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D<0,或d>rD=0,或d=rD>0,或d<r截距注意:截距可正、可负,也可为0、必修三 统计、概率、算法统计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共同特点: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概率)相等用样本估计总体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总体密度曲线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散点图回归直线概率概率的基本性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P(A+B)=P(A)+P(B)P(`A)=1-P(A)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唯一性、普遍性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算法语言算法的特征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言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进位制必修四

高等数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第八讲 多元函数微分学 一、考试要求 1. 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 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 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 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 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 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7. 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数一)。 8. 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 内容提要 1、 多元函数的概念:z=f(x,y), (x,y) D 2、 二元函数的极限定义、连续 3、 偏导数的定义、高阶偏导、全微分 z=f(x,y) = , = 若)(),(),(),(),(000000000ρ+?'+?'=-?+?+=?y y x f x y x f y x f y y x x f z y x 则 4、偏导连续?可微? 可导(偏导) 连续 极限存在 5、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1)多元与一元复合:设)(),(),(t z z t y y t x x ===在t 可微,),,(z y x f u = 在与t 对应的点(),,(=z y x ))(),(),(t z t y t x 可微,则))(),(),((t z t y t x f u =在t 处可微,且 dt dz z f dt dy y f dt dx x f dt du ??+??+??= (2)多元与多元复合:设),(),,(y x v y x u ?φ==在点),(y x 存在偏导数,),(v u f w =在与),(y x 对应的点),(v u 可微,则)),(),,((y x y x f w ?φ=在点),(y x 存在偏导数,且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00 叫做它的 表面积 。 长 方 体或 正方体 个面的总面积 ,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棱长和 C 关系 长 方 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棱长 面 C 长方体 =(长+宽+高)× 4 C 长方体 =4(a+b+h ) 逆运算:(方程法)设长X (X+宽+高)×4 = C 长 X+宽+高 =棱长和÷4 (算术法) 长=棱长和÷4-长-高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6个 12 条 8 个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最多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 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有3组棱(长、宽、高)每组4条。相对的4条棱相等。最多8条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2个面完全相同。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正 方 体 6个 12条 8 个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12条棱长 度都相等。 6个面完全相同。 C 正 = 棱长×12 C 正 = a ×12= 12a 逆运算: 棱长和÷ 12 = 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 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 倍;表面积扩大n 2倍;体积扩大n 3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 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 倍;表面积扩大n 2倍;体积扩大n 3倍。 形体 S 表面积(6个面) V 体积(容积) 计算公式 单位 定义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定义 长 方 体 S 表=(长×宽+ 长×高+ 宽×高)×2 S 表=(ab + ah + bh )×2 S 表 =长×宽×2 + 长×高×2 +宽×高×2 (上和下)(前和后) (左和右) S 表 = 2ab + 2ah +2bh 逆运算: (长×宽+长×高+宽×高)×2=表面 每相邻两 个常用面 积单位间进率为 100 平方米 m 2 V 长 = 长×宽×高 =abh V 长= 底面积×高 =Sh 或V 长=横截面积×长=Sa 逆运算:① 设长X X ×宽×高 =长方体体积 ②长方体体积÷宽÷高=长 体积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为1000 立方米m 3 立方分米 (升) 体积 容积 (箱子、油桶、仓库、水池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 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从里面量长、宽、高。)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从外面量长、宽、高。) 6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棱长和C关系 长方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棱长面 C长=(长+宽+高)×4 C长 =(a+b+h)×4 逆运算:设长X (X +宽+高)×4 = C长 X +宽+高 =棱长和÷4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相等的特殊长方体。6 个 12 条 8 个 通常6个面都是 长方形。 特殊时,最多有 2个相对的面是 正方形,其余4 个面是长方形) 有3组棱(长 宽高)每组 4条。最多8 条棱长度相 等,通常4条 棱相等。 相对的2个面 大小完全相同, 即面积相等。 (上下) (前后) (左右) 正方体6 个 12 条 8 个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12条棱长 度都相等。 6个面 完全相同, 面积相等。 C正= 棱长×12 C正=a×12= 12a 逆运算: 棱长和÷12 = 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其棱长和也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其棱长和也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扩大27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2倍,其棱长和也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扩大27倍。 形 体 S表面积(6面)V体积(容积) 计算公式单位定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定义 长方体S长=(长×宽+ 长×高+ 宽×高)× 2 S长=(ab + ah + bh)×2 S长=长×宽×2 + 长×高×2 +宽×高×2 (上下)(前后)(左右) S长= 2ab+ 2ah +2bh 逆运算:设长X x×宽×2 + x×高×2 +宽×高×2 =表面积 面积进率 100 平方米 m2 平方分米 dm2 平方厘米 cm2 长方 体或 正方 体6 个面 的总 面积, 叫做 它的 表面 积。 V长= 长×宽×高=abh V长= 底面积×高 =Sh =左面积×长=Sa =前面积×宽=Sb 逆运算:①设长X X ×宽×高 =长方体体积 ②长方体体积÷(宽×高) ③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进率1000 立方米m3 立方分米(升) dm3 L 立方厘米(毫升) cm3 mL 体积容积 物体所 占空间 的大小 叫做物 体的体 积。 (从外 面量 长、宽、 高。) 箱子、油 桶、仓库、 水池等所 能容纳物 体的体 积,通常 叫做他们 的容积。 (从里面 量长、宽、 高。) 正方体S正=棱长×棱长×6 S正=6a2 = 6×a×a =任意一个面的面积×6 逆运算: a×a=表面积÷ 6 V正 = 棱长×棱长×棱长 V正 =a×a× a=a3 m2 100 dm2 100cm2 m3 1000 dm3 1000 cm3 进率:大变小×进率(+0或向右移动小数点);小变大÷进率(-0或向左移动小数点)L 1000 mL 所有公式解决思路题型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第一章 习题1-1:2,5,6,13; 习题1-2:2,3,6,7,8; 习题1-3:1,2,3,4,7,12; 习题1-4:1,5,6; 习题1-5:1,2,3,4,5; 习题1-6:1:(5),(6),2,4; 习题1-7:1,2,3,4,5:(2),(3),(4); 习题1-8:2,3,4,5,6; 习题1-9:1,2,3,4,5; 总复习题一:1,2,3,5,9,10,11,12,13。 第二章 习题2-1:5,6,7,8,9,11,13,16,17,18,19,20; 习题2-2:2,3,6,7,8,9,10,11,13,14; 习题2-3:1,2,3,4,10,12; 习题2-4:1,2,3,4,5(数一、二),6(数一、二),7(数一、二),8(数一、二); 习题2-5:3,4; 总复习题二:1,2,3,6,7,8,9,10,11,12(数一、二),13(数一、二),14。

第三章 习题3-1:5,6,7,8,9,10,11,12,15; 习题3-2:1,2,3,4; 习题3-3:6,10; 习题3-4:1,3:(3),(4),(6),(8),4,5,7,8,9,10,11; 习题3-5:1,3,4,5,6,9; 习题3-6:2,3,5; 习题3-7(数一,二):1,2,3,4,5; 总复习题三:1-15,16(数一,二),18,19,20。 第四章 习题4-1:1,2,3; 习题4-2:1,2; 习题4-3:1-24; 习题4-4:1-24; 习题4-5:1-25; 总复习题四:1,2,3,4。 第五章 习题5-1:2,3,4,7,11,12,13; 习题5-2:1,2(数一、二),3,4,5,6,7,8,9,10,11,12,13,14;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100 叫 做 它 的 表 面 积 。长 方 体 或 正 方 体 个 面 的 总 面 积 ,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棱长和C关系 长方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棱长面 C长方体=(长+宽+高)×4 C长方体 =4(a+b+h) 逆运算:(方程法)设长X (X+宽+高)×4 = C长 X+宽+高 =棱长和÷4 (算术法) 长=棱长和÷4-长-高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6 个 12 条 8 个 有6个面,都是 长方形。(有时, 最多有2个相对 的面是正方形, 其余4个面是完 全相同的长方 形) 有3组棱 (长、宽、高) 每组4条。相 对的4条棱 相等。最多8 条棱长度相 等。 相对的2个面 完全相同。 (上下) (前后) (左右) 正方体6 个 12 条 8 个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12条棱长 度都相等。 6个面完全 相同。 C正= 棱长×12 C正=a×12= 12a 逆运算: 棱长和÷12 = 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2倍;体积扩大n3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2倍;体积扩大n3倍。 形 体 S表面积(6个面)V体积(容积) 计算公式单位定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定义 长方体S表=(长×宽+ 长×高+ 宽×高)×2 S表=(ab + ah + bh)×2 S表=长×宽×2 + 长×高×2 +宽×高×2 (上和下)(前和后)(左和右) S表= 2ab+ 2ah +2bh 逆运算: (长×宽+长×高+宽×高)×2=表面 积x×宽+x×高+宽×高 =表面积 ÷2 每相邻两 个常用面 积单位间 进率为 100 平方米 m2 V长= 长×宽×高=abh V长= 底面积×高 =Sh 或V长=横截面积×长=Sa 逆运算:①设长X X×宽×高 =长方体体积 ②长方体体积÷宽÷高=长 ③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单位,每相 邻两个单位间 进率为1000 立方米m3 立方分米 (升) 1dm3 =1L 体积容积 (箱子、油桶、仓 库、水池等)容器 所能容纳物体的体 积,通常叫做他们 的容积。(从里面量 长、宽、高。) 物 体 所 占 空 间 的 大 小 叫 做 物 体 的 体 积 。 ( 从 外 面 量 长 、 宽 、 高 。) 6

考研数学一二三大纲考查知识点比较(高数部分)

考研数学一二三大纲考查知识点比较(高数部分) 来源:文都教育 由于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二三,很多考生虽然知道自己考的是数学几,但对于考试考查的知识点还是模糊不清,对于有些知识点不知道到底考不考,这样就导致有可能考的知识点会漏掉,不考的某些知识点又浪费时间去学习,这对于复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下面就为大家罗列分析下数学一二三考查知识点的异同,以提高复习效率。 高等数学部分 第一部分:函数、极限、连续,这部分数学一二三没有任何差别,考查的知识点为: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1lim 1x x e x →∞??+=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二部分:一元函数微分学,这部分数一和数二是相同的,考查的知识点为: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弧微分 曲率的概念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数三是在以上的基础上不考这些: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弧微分 曲率的概念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第三部分:一元函数积分学,这部分同样数一数二是相同的,数三少某些点。数一数二考查的知识点为: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的整理》教学设计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整理》教学设计 ————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的整理 东川二小王佳 设计思路: 思维导图是一套符合大脑语言的终极思维工具,被称为“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让你也能像天才一样思考。因其简单、高效、有趣、便于记忆等特点,很快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全球推广,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我们同样可以将它用于我们的数学知识的整理,本节课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的整理”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将零碎、散乱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和整理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的整理。 教学目标: 1.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2.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的整理”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抓住数学知识之

间的联系性,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和整理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数学思考的周密性和系统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系统性的掌握 学具: 彩铅、练习卡、直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情导入 为学校即将举行的儿童节庆祝活动做准备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住繁杂的“准备工作表”,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 1.展示思维导图,边出示边讲解其含义,让学生初步感受“思 维导图”系统安排工作及帮助记忆的优势。 2.介绍“思维导图”的来历和绘制方法 A、顺时针方向绘制 B、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C、注意色彩的应用 3.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

高一数学思维导图

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集合映射 概念元素、集合之间的关系 运算:交、并、补数轴、Venn图、函数图象 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定义表示 解析法 列表法 三要素 图象法 定义域 对应关系 值域 性质 奇偶性 周期性 对称性 单调性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在x=0处有定义的奇函数→f (0)=0 1、函数在某个区间递增(或减)与单调区间是某个区间的含义不同; 2、证明单调性:作差(商);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最值 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双钩(耐克)函 数、三角函数有界性、数形结合、导数. 幂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 抽象函数 复合函数 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函数与方程二分法、图象法、二次及三次方程根的分布 零点 函数的应用建立函数模型 使解析式有意义 函数 表示方法 换元法求解析式 分段函数 注意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周期为T的奇函数→f (T)=f (T 2 )=f (0)=0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指数函数 图象、性质 和应用 平移变换 对称变换 翻折变换 伸缩变换 图象及其变换

点与线 空间点、 线、面的 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 点在直线外 点与面 点在面内 点在面外 线与线 共面直线 异面直线 相交 平行 没有公共点 只有一个公共点 线与面 平行 相交 有公共点 没有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外 直线在平面内 面与面 平行 相交 平行关系的相互转化 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 线线 平行 线面 平行 面面 平行 线线 垂直 线面 垂直 面面 垂直 空间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 范围:(0?,90?] 范围:[0?,90?] 范围:[0?,180?] 点到面的距离 直线与平面的距离 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相互之间的转化 空间的距离 空间几何体 柱体 棱柱 圆柱 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 台体 棱台 圆台 锥体 棱锥 圆锥 球 三棱锥、四面体、正四面体 直观图 侧面积、表面积 三视图 体积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2017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棱长和C关系 长方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棱长面 C长=(长+宽+高)×4 C长 =(a+b+h)×4 逆运算:设长X (X +宽+高)×4 = C长 X +宽+高 =棱长和÷4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相等的特殊长方 体。 6 个 12 条 8 个 通常6个面都是 长方形。 特殊时,最多有 2个相对的面是 正方形,其余4 个面是长方形) 有3组棱 (长宽高) 每组4条。 最多8条棱 长度相等, 通常4条棱 相等。 相对的2个面 大小完全相 同,即面积相 等。 (上下) (前后) (左右) 正方体6 个 12 条 8 个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12条棱长 度都相 等。 6个面 完全相同, 面积相等。 C正= 棱长×12 C正=a×12= 12a 逆运算: 棱长和÷12 = 棱长 形体 S表面积(6面)V体积(容积) 计算公式单位定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定义 长方体S长=(长×宽+ 长×高+ 宽×高) ×2 S长=(ab + ah + bh)×2 S长= S长= 2ab+ 2ah +2bh 逆运算:设长X 表面积 面积进率 100 平方米 m2 平方分米 dm2 平方厘米 cm2 长方 体或 正方 体6 个面 的总 面 积, 叫做 它的 表面 积。 V长= 长×宽×高=abh V长= 底面积×高 =Sh =左面积×长=Sa =前面积×宽=Sb 逆运算:①设长X ×宽×高 =长方体体积 ②长方体体积÷(宽×高) ③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进率1000 立方米m3 立方分米 (升) dm3 L 立方厘米(毫 升) cm3 mL 体积容积 ) 正方体 S正=棱长×棱长×6 S正=6a2 = 6×a×a =任意一个面的面积×6 逆运算: a×a=表面积÷ 6 V正 = 棱长×棱长×棱长 V正 =a×a× a=a3 m2 100 dm2 100cm2 m3 1000 dm3 1000 cm3 进率:大变小×进率(+0或向右移动小数点);小变大÷进率(-0或向左移动小数点)L 1000 mL 所有公式解决思路题型 三维立体C长方体 =(长+宽+高)×4 C正方体 = 棱长×12 S长方体=长×宽×2 + 长×高×2 (上下)(前后) +宽×高×2 (左右) S正方体= 棱长×棱长×6 V长方体 = 长×宽×高 V长方体或正方体 = 底面积×高 V正方体 = 棱长×棱长×棱长 1. 读题找关键词 2. 找什么形状的物(长方、正方) 3. 找数据的单位名称是否统一 4. 看问题是让求什么(棱长和、表 面积、体积、容积、长、价钱、 瓷砖块等) 5. 确定公式并计算(顺逆) 6. 换算单位(体积变容积;大变 小) 7. 价钱(单价×数量=总价; 每份数×份数=总数) 8. 瓷砖块(大面积÷小面 =块数, 1.规则物体,用公式 2.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①V总-V水=V物 ②底面积×高 或:长×宽×(升高-原高) 3.游泳池、鱼缸等:表面积减1上面 4.包装问题:商标、衣柜、喷漆等。 5.抽纸盒类型:六个面面积减去缺口面积。 6.占地面积问题:只求底面面积。 7.立体图形的切割:切割会使表面积增加, 将长方体的最大面组合,表面积减少的最多, 将长方体的最小面组合,表面积减少的最少。 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与总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教案设计 秦皇岛市昌黎县昌黎镇第三完全小学徐莲荣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牛奶(4盒)、多媒体课件、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复习 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盒子画面) 2、师:观察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出示牛奶盒等图片)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3、师:“的确,它们能让我们想到最近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关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复习)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由生活中的物体引起学生的联想,引入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认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展示,交流体会 1、学生展示: 师:“课前老师曾要求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你们完成了吗?谁能来给大家展示讲解一下?”(学生边展示边叙述。)预设: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内容很多,我用的是树形图,从三方面给大家总结一下… 师:她是概括的总结了本单元的知识,树形图画得真漂亮!谁还有不同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梳理思维导图76828

叫做它的 表面 积。 长 方 体 或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棱长和 C 关系 长 方 体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棱长 面 C 长方体 =(长+宽+高)×4 C 长方体 =(a+b+h )×4 逆运算:(方程法)设长X (X +宽+高)×4 = C 长 X +宽+高 =棱长和÷4 (算术法) 长=棱长和÷4-长-宽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6 个 12 条 8 个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时,最多有2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有3组棱(长宽高)每组4条。相对的4条棱相等。最多8条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2个面完全相同。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正 方 体 6个 12条 8 个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12条棱长 度都相等。 6个面 完全相同, 面积相等。 C 正 = 棱长×12 C 正 = a ×12= 12a 逆运算: 棱长和÷ 12 = 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 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 倍;表面积扩大n 2倍;体积扩大n 3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n 倍,其棱长和也扩大n 倍;表面积扩大n 2倍;体积扩大n 3倍。 形 体 S 表面积(6面) V 体积(容积) 计算公式 单位 定义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定义 长 方 体 S 表=(长×宽+ 长×高+ 宽×高)×2 S 表 =(ab + ah + bh )×2 S 表=长×宽×2 + 长×高×2 +宽×高×2 (上和下)(前和后) (左和右) S 表 = 2ab + 2ah +2bh 逆运算:设长X (x ×宽+x ×高+宽×高)×2=表面积x ×宽+x ×高+宽×高 =表面积÷2 面积每相邻单位间 进率为 100 平方米 m 2 平方分米 dm 2 V 长 = 长×宽×高 =abh V 长= 底面积×高 =Sh (=左面积×长=Sa =前面积×宽=Sb ) 逆运算:① 设长X X ×宽×高 =长方体体积 ②长方体体积÷(宽×高) ③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进率1000 立方米m 3 立方分米(升) 1dm 3 =1L 体积 容积 箱子、油桶、仓库、 水池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从里面量长、宽、高。) 物 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从外面量长、宽、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