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知识点资料

海洋学知识点资料
海洋学知识点资料

1、海洋学研究内容

既有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有关海洋军事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

1、地球自转偏向力—科氏力的特点?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北半球偏向力向右,南半球偏向力向左

除赤道外的运动物体受到该力作用。

2、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3、海洋固有的形态特性?

广漠而有垠,连通又阻隔,深又浅

4、海和洋的划分及特征?

洋: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面积大,水深(2-3km),有独立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黏土。

海(54):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浅,无独立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

5、构造学说的三个阶段?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12)构造

6、现代海岸带包含几部分——潮上下间带?

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海岸,海滩,水下岸坡】

7、海底地形包括哪些部分——架坡基?

大陆边缘,大洋中脊,洋盆,稳定型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

1、海水组成:热胀冷缩性质

水,无机盐,有机物,悬浮物

【纯水】4℃以上满足热胀冷缩性质,4℃以下不满足。低于4℃有利于水分子缔合

2、海水盐度(35‰)定义:发展历程

(1)1000g水中所包含的溶质总质量

(2)测定海水的氯度(电导率)与标准海水的比值

(3)样品与KCI的电导率之比

3、海水的热力性质:比热,位温,位密等

(1)海水比热>空气

(2)位温:某一温度海水绝热上升到海面时的温度

(3)位密:位温下的密度

4、海水状态方程

描述海水密度与温、盐、压等理化特征参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5、海冰的分类

新冰,尼罗冰,初期冰,一年冰,多年冰。

6、海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在结冰的过程中,气温越低,结冰速度越快,冰层厚度发展越厚,被包围在其中的卤水越多,海冰的盐分越高;冻结前海水的盐度越高,海冰的盐度可能也高。在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测得的海冰盐度高达22~23。

冰的盐度随冰龄增大而减小。当海冰经过夏季时,冰面融化会使冰中卤汁流出,导致盐度降低,在极地的多年老冰中,盐度几乎为零。

融化时:死水现象;结冰时:对流,析出盐晶;海冰:影响海洋与大气热力交换

1、海面热収支:Qw=Qs-Qb±Qe±Qh

Qs:大气透明度和天空中的云量、云状以及太阳高度有关【太阳辐射】

Qb:海面水温、空气中的湿度、云量和云状【海面有效回辐射】

Qe:水汽温差、大气中水汽垂直分布和风速【蒸发,凝结潜热】

Qh:海面风速和海气温差【感热交换】

2、海面热收支余项Qt=Qs-Qb±Qe±Qh±Qz±Qa

Qz:铅直方向上热量运输【通过海面上的风流浪引起的湍流混合】

Qa:水平方向上热量运输【海流完成】

3、世界大洋水平衡

(1)世界大洋整体水量平衡方程q=E(蒸发)-P(陆地径流)-R(降水)对整个世界大洋、全年或多年平均而言,q=0

世界大洋平均而言,R=12cm/a, P=114cm/a, E=126cm/a

(2)各大洋不均匀

太平洋的降水和径流之和大于蒸发,水量有盈余,

大西洋的降水和径流之和小于蒸发,水量有损失

北冰洋的蒸发少、径流多,水量有盈余

(3)蒸发在副热带海区存在两个极大值,赤道地区相对小,高纬度海区迅速减小

1、温度

(1)水平分布:

a等温线成条带状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c东、西边界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反d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

e深层水平分布:径向梯度减小、南北温差减小、水温趋向均布

(2)垂直分布

a低纬:表层温高的均匀层(100m),下面主温跃层b中纬:上为均匀混合层,其下季节性温跃层。c高纬:不存在永久性跃层;有时出现逆温现象;夏季冷中间层

(3)日变化:很小

(4)年变化

赤道和极地海域年变幅小于1oC,最大值出现副热带海域8~9oC,寒暖流交汇处可达14、15oC。北半球变幅大2、盐度

(1)表层水平分布特征:

a东西方向基本呈带状,南北方向双峰一谷马鞍状b寒暖流交汇区和径流冲淡海区等盐线密集c盐度的最高与最低值多出现在大洋边缘的海盆中d冬季盐度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

(2)深层水平分布特征

a盐度南北差异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深处几乎均匀

(3)盐度铅直分布

a中低纬海区:存在明显的盐度跃层

b极地海区:冬季无明显盐度跃层,夏季出现盐跃层

(4)影响盐度的要素:

蒸发降水/结冰融冰/河流的淡水输入/海流的介入

3、大洋表层以下的海水都是从不同海区表层辐聚下沉而来的

4、世界大洋盐度空间分布不均匀,平均值大西洋最高,34.90印度洋次之,34.76太平洋最低,34.62

5、密度

凡能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变化的因子都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变化

大洋密度的日变化可以忽略,其年变化规律则非常复杂

1、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地球圈层】

2、气象要素?

气温【1.5m百叶窗】,气压,湿度,风

3、自由大气的地转平衡?

(1)自由大气:摩擦力可以忽略(2)地转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

4、主要气压带和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

东南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5、季风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海陆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地球上行星风系的季节性南北移动

6、全球三个主要季风区?

印度季风区,东亚季风区,西非季风区

7、何为锋,锋面和锋线?

(1)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的狭窄、倾斜过渡地带。

(2)锋面:当性质不同的两个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

8、温带气旋的发展阶段?

波动阶段,发展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

9、何为爆发性气旋?

24H内加深率至少每小时1hPa,主要发生于大陆东岸【黑潮流域和湾流流域】中纬地区,冬半年

10、何为寒潮?

寒潮天气过程是指与强大的冷高压相伴随的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

1、海流的定义和分类【密度流,风海流,补偿流】

2、产生和影响海水运动的力

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科氏力,摩擦力

3、流体静力学方程的表示方法

重力=等于压强梯度力

4、正压场和斜压场;

(1)正压场:静态海洋中,等压面与等势面平行

(2)斜压场:海水密度不为常数,等压面与等势面倾斜

5、地转流的力学平衡及特点;

(1)压强梯度力的水平分量与科氏力达到平衡的稳定流动

(2)f平面近似于β平面近似

(3)流速大小:与等压面和等势面夹角的正切成正比,与科氏参量成反比

(4)流向:沿两面交线流动,北半球流向偏在压强梯度力的水平分力右方90°

(5)等压面倾斜的方向:北半球面向流去的方向,右面等压面高,左面等压面低

6、风海流的力学平衡及特点

(1)摩擦力与科氏力流动达到平衡

7、风海流体积输运的特征-无限深海风海流

垂直风向输送,北半球风向右边,南半球风向左边

8、副热带海区东西边界流的特征对比【特征对比略】

西边界流:北半球强,南半球弱【黑潮,东澳流,湾流,巴西流,莫桑比克流】

东边界流:利于海雾形成【加利福尼亚流,秘鲁流,加纳利流,本格拉流】

9、世界大洋包括几种主要的水团,他们的来源主要在哪里

表层水:局地,高溶解氧

深层水:大西洋格陵兰南端表层下,贫氧

底层水:南极大陆边缘海,高密

次表层水:副热带辐聚带,高盐

中层水:西北辐聚带,南极辐聚带地中海,红海【高盐】

1、海浪要素包括哪些

波峰,周期,波长,波高,波陡(H/L)

2、何为小振幅重力波,其波面方程和频散关系如何表示,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如何?

(1)振幅相对于波长无限小,波陡等于零,重力为其唯一外力

(2)波面方程:正弦曲线

(3)频散关系:波数和频率,K=2π/λ,Ω=2π/T,C=λ/T=Ω/k【相速度】

(4)深水波相速度:√(gλ/2π),水质点运动:圆形;浅水波相速度:√gd,水质点运动,椭圆形

(5)深水波群速度:1/2C;浅水波:c

3、何为驻波,其特点如何?

(1)振幅,周期,波长相等,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正弦波的叠加【波形不传播;波腹,有巨大升降;波节,无升降】(2)水质点运动速度:波面最大时流速为零,波面为零时流速最大,波节处只有水平运动分量,波腹处只有铅直分量(3)波群:周期,振幅,波长相近,传播方向相同的正弦波的叠加

4、何为海浪波高和有效波高?

有效波高:将得到的波高从小到大排列前1/3的大波的平均波高

海浪波高:通常所说的海浪波高是指有效波高

5、有限振幅波

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不闭合

6、何为风浪和涌浪,各自特点如何?

(1)处于风的作用之下海面波动的状态【有白浪,波面不规则,波峰斗,波谷光滑】

(2)风力减小平息后,或风向改变时海面遗留的波动【波面光滑,波峰长,传播距离长】

7、最小风时,最小风区

(1)风时,指状态相同的风持续作用在海面上的时间;波浪达到定态时所需要的时间

(2)风区,状态相同的风作用的海面范围;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

8、弥散,角散

(1)不同波长、周期、振幅的分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长大的速度快,短的速度慢,原来叠加在一起的波分开

(2)各分波传播方向不同,向各个方向分散开

9、海浪的破碎类型包括哪些?

波峰角大于120°,溢波,卷波,崩波

10、何为海浪谱?

海浪波的能量相对于组成波的频率的分布

11、何为内波,恢复力是,Brunt-Vaisala频率(dρ/dz)

(1)发生在海水密度层结稳定的海洋中的一种波动,最大振幅出现在海面以下

(2)科氏力与弱化重力

(3)在密度层结稳定的海洋中海水微团受到某种力的干扰之后,在铅直方向上自由震荡的频率。

12、内波传播方向,能量输送特点

海洋内波的恢复力:约化重力(重力与浮力之差)

(1)传播方向:沿着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传播,当内波频率较高时,角度变小,方向接近于水平方向,反之,方向较陡(2)能量以群速度输送,群速度量值不等于相速度,方向与相速度垂直,波形向斜上方传播时,能量向斜下方输送13、界面波的定义波速振幅特征?

(1)定义:发生在两层密度不同的海水界面处的波动。

(2)波速:具有相同波长的界面波与表面波波速比约小几十倍。

(3)振幅:相同能量激发界面内波比表面波振幅大几十倍。

14、内波能量源,激发源,载体

(1)潮汐(2)海底地形(3)稳定层化的海水

15、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的特点是什么?

(1)开尔文波【赤道开尔文波,边界开尔文波】

沿X轴方向,单一方向传播,北半球开尔文波边界在右侧,波峰处,右高左低

(2)罗斯贝波,恢复力,科氏力随纬度变化率,传播方向始终偏向西方

12、何为海啸,其特点如何?

速度快,地震发生处海水深

1,潮汐要素。

(1)潮位:海面相对某一基准面的铅直高度(2)平潮与停潮【潮位不长不退】

(3)高潮时与低潮时【平潮,停潮的中间时刻】(4)涨潮时与落潮时【低(高)潮到高(低)潮所需时间】(5)潮差:相邻高低潮间铅直距离

(6)高潮高与低潮高

2,潮汐类型。

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半日潮,正规日潮,不正规日潮

3,引潮力的定义。

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受月球引力和地球绕公共质心运动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合力。4,平衡潮理论:

4,平衡潮理论

(1)理论假定和基本思想;

a地球为一个圆球,其表面完全被等深的海水覆盖。

b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

c海水不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2)月赤纬和潮汐类型的关系;

a当月赤纬等于0,地球上全为正规半日潮

b两极高纬度地区出现正规日潮;

c其他纬度上出现日不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成分越大,越靠近两极,日潮成分越大。

d赤道上永远出现正规半日潮

(3)潮汐日不等现象的含义;

a月赤纬不为零,除高纬,地球上各点潮汐都为半日潮与全日潮叠加,出现日不等现象。

b月赤纬增大,日不等现象显著,最大时称为回归潮;

c月赤纬为零时,日周期部分为零,半日周期部分最大,成为分点潮。

d潮汐日不等现象:高高潮、低高潮;高低潮、低低潮

(4)平衡潮最大可能潮差;78cm

(5)分潮和假想天体的含义以及主要分潮;

a把复杂周期的潮汐看作许多周期长短各异的潮汐叠加而成,而且假设与每一个这样周期的潮汐都对应一个天体:

b假想天体:实际天体运动轨道是椭圆,用多个圆逼近,每个圆对应有一个天体,即“假想天体”.许多“假想天体”共同作用逼近实际天体作用。

c每个假想天体所产生简单波动称之为分潮。因此海洋潮汐认为是许多简单波动的叠加。

d分潮:每个假想天体对海水作用引起的潮汐.

e4个半日分潮:M2, S2, N2, K2

4个全日分潮:K1, O1, P1, Q1

3个浅水分潮

(6)理论的贡献和缺点;

贡献:

(1)可以简单明了解释潮汐现象和潮汐基本特征

(2)给出的潮差与实际大洋的潮差相近

(3)进一步引申出的分潮概念,可进行潮汐预报,潮位预报误差在10cm左右(气象潮很小的情况下)

缺点:

(1)地球完全被海水包围,与实际不符;

(2)未考虑海水的运动和惯性,无法解释潮流现象;

(3)浅海和近岸潮差与理论差异较大;

(4)无法解释半封闭海湾中的无潮点以及两岸潮差不等现象;

(5)实际上赤道和低纬度会有日潮出现;

(6)理论上朔望日必大潮,实际延后两天左右;

5、潮汐动力理论:

(1)基本思想;从动力学观点研究海水在引潮力作用下产生潮汐运动

(2)三种特殊海区中潮汐和潮流特征:长海峡、窄长半封闭海湾和宽半封闭海湾;

a长海峡:

波峰/波谷处潮流方向和科氏力的作用。在北半球的长海峡中,沿潮波传播方向看,右岸的潮差大于左岸,南半球则相反。b窄长半封闭海湾

涨潮时,潮流向里,半潮面时,流速最大;高潮时,流速为零;落潮时,潮流向外,半潮面时,流速最大;低潮时,流速为零。波节处潮流最大,波腹处潮流为零。高低潮时,潮流为零,半潮面时,潮流最大。

c宽半封闭海湾

由湾顶反射和科氏力作用各自形成驻波。

6、谐振潮和独立潮。

(1)从大洋或外海向海湾传来的潮波,迫使海湾水体胁同一致地振动,这种振动叫胁振潮

(2)大洋或海区由天体引潮力直接的振动叫独立潮。

(3)海湾的容积和大洋或外海相比为小量,胁振潮占主要地位。

7、中国近海的主要潮汐类型。

渤黄东海:主要是正规半日潮;

渤海中,只有秦皇岛和黄河口附近为正规全日潮

南海:主要是不正规全日潮。

8、中国近海的潮差和潮流特征。

(1)渤海2-3m,黄海2-4m,东海4-5m,南海2m

(2)勃黄东:半日潮流,南海潮流较弱

9、风暴潮的定义。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1、海水混合的三种形式?

分子混合,涡动混合,对流混合

2、流体运动的两种形式?

层流,湍流

3、湍流的基本特征?

扩散性,随机性,耗散性

4、分子双扩散对流的两种形式?

1)冷而淡的海水置于暖而咸的海水之上-亦即上层低温低盐水,下层高温高盐水。

上层低温低盐水,下层高温高盐水,初始上下层海水是静力稳定状态。由于分子运动扩散,上层海水增温增盐,下层降温降盐由于分子热盐扩散差异,上层增温快,导致密度减小,引起上层水体从边界向内部对流混合;下层降温而使密度增大,同样从界面开始引起下层水体向内部对流混合。此种分子双扩散导致对流,从界面开始分别向各自内部混合。2)暖而咸的海水置于冷而淡的海水之上-亦即高温高盐水置于低温低盐水之上

高温高盐水置于低温低盐水之上,与前面相似,上层海水降温降盐,下层增温增盐,上层降温快,导致密度增大,当密度大于下层水密度时,上层水将带着高盐进入下层低盐水体中,出现盐指现象。此种双扩散导致对流在界面处引起上下层水体混合。海洋中观测到“盐指”双扩散对流效应大大促进了海洋内部的混合。

1,气候系统的两个主要外强迫:太阳辐射和重力。

2,海洋的性质及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1)大气运动的重要能源(2)有极大热容,运动稳定,变化缓慢(3)大气系统中CO2最大汇

(1)热力系统平衡(2)水汽循环(3)大气运动的协调(4)温室效应的减缓

3,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的异常变暖。

4,拉尼娜:厄尔尼诺之后的赤道东太平洋的异常变冷。

5,南方涛动: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气压的反相变化。

6,南方涛动指数:塔希提岛(东)和达尔文岛(西)的气压差。

7,厄尔尼诺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东向西的洋流减少,底部冷海水上泛减少,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增暖,大气环流被破坏,大量异常气候现象发生

8,PDO, IOD, AMO, NAO, ACW的周期和特征。

PDO:太平洋中低纬度,几十年AMO:大西洋中低纬度,几十年ENSO:热带海洋,3-5年IOD:热带海洋,3-5年NAO:北大西洋,北欧海10年ACW:南大洋,4年

1. 海洋声学的研究内容。

深海声道的传播特性,波导传导以及非波导传导,海水的超吸收,海底沉积层的声学特性,海底地形以及海洋生物的反射和散射,湍流涡旋的影响,海洋动力噪声

2. 海水中的声速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具体关系如何。

与温度关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变化1℃,声速变化约5m/s。

与盐度关系:随盐度增加而增大,盐度增加1,声速值增加约1m/s。

与压力关系:静压力增加,声速值增加。海水深度增加100m,声速增量约为2m/s。

温度对海水中声速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压力,通常盐度的变化多忽略。

3. 何为声线和声道。

(1)声线:自声源发出,代表声能传播方向的曲线。声线总是向声速小的方向弯曲。

(2)声的超远距离传播

4. 声波在海洋中传播时引起衰减的原因有哪些。

(1)扩展损失(几何衰减)

(2)吸收损失

(3)散射损失:介质的不均匀性引起声波散射和声强衰减。

5. 海洋水色和透明度的含义和特征。

透明度:在船舷背光处,将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沉入海水中直到刚看不见为止的深度。

水色:将透明度盘提升至透明度一半深度处,俯视透明度盘之上的水柱颜色,并对照水色计,标记其水色值。

6. 海洋光学中辐照度、辐亮度、体积衰减系数和体积散射函数的含义。

(1)辐照度:海中单位面积接收到的辐射通量(W/m^2),表示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各个方向辐亮度之和

(2)辐亮度:在俯仰角θ,以及方位角φ方向,单位立体角内,通过垂直于此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辐射通量

(3)体积衰减系数:是波长的函数

(4)体积散射【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函数:在θ方向,单位散射体积,单位立体角内散射辐射强度与入社在散射体积上辐照度之比

7. 海洋辐射传输理论的基本思想。

研究光辐射通过海洋水体受到多次散射和光谱吸收所导致的海洋中辐射场的变化

8. 海水表观光学性质和固有光学性质的含义。

海水的光学特性【表观光学特性+固有光学特性】

(1)表观光学特性由光场和水中成分决定

(2)固有光学特性与光场无关,只与水中成分分布及其光学特性有关

固有光学性质与边界条件无关,仅决定于海水本身物理性质及光学特性

1,大洋平均pH值是多少?8.1【7.5~8.2】

2,海水吸收总CO2量的控制因素有哪些?

海水的静态容量【热力学平衡问题】,大气海洋间CO2的交换速率有多快【动力学问题】,海水铅直混合速率

3,海水中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气体性质,气体分压,海水温度盐度

4,影响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两者分压,气体交换系数,海面状况

(1)气体交换速率,取决于气体在两个扩散层之间的扩散速度,气体在汽相的交换系数比在液相中大;海面风速影响气体交换速率,风速达扩散层厚度减小;与温度有关。

5,世界大洋溶解氧的垂向分布特征有哪些?

海洋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在光合层中进行(0-80m),80-200m光合作用减弱,>200m消耗占主要地位,

(1)浮游植物密集:表层海水氧气含量呈周期性变化【最大值下午2~3点,最小值夜间2~3点】

(2)溶解氧补偿深度,近岸小,大洋中大

6,海洋中氮磷硅酸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如何?

(1)氮【溶解N2,无机氮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

(2)磷【无机(溶解态、颗粒态),有机(生物有机体内,有机碎屑中含的磷)】

(3)硅酸盐【溶解硅酸盐,悬浮SiO2】

(4)微量营养盐:河口水域含量高于大洋

(5)DIP:大洋表层海水远低于沿岸区,热带表层海水DIP低,北大西洋和印度洋表层海水较高;大洋深层海水中,由北大西洋向南,经过非洲海域,印度洋东部到太平洋DIP含量平稳增加,富集于北太平洋深层海水

(6)铅直:随深度增大而不断增大,在某一深度达到最大值不变硝酸盐: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磷酸盐: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硅酸盐:太平洋,印度洋深层海水中中含量比大西洋深层水高得多7,海洋中氮磷硅酸盐的循环过程如何?

1、海洋生物生态群落包含哪些?

(1)近海生物群落【潮间带之大陆架边缘内侧】(2)大洋生物群落【大陆架边缘外侧指整个海域】(3)热泉生物群落(4)河口生物群落(5)红树林生物群落(6)珊瑚礁生物群落

2、何为生态系统?(ECO-ecosystem)

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3、何为海洋初级生产力?

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一般以每日(或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克碳/米2·日或千卡/米2·小时),其大小首先受光照强度的制约,其次同海水中氮和磷的含量、使富含营养盐的深层水与表层水起混合作用的上升流的特征和季节有关。

4、何为赤潮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2020浙江选调生备考:资料分析频考知识点.doc

2020浙江选调生备考:资料分析频考知识点 在行测笔试当中,资料分析的考察知识点有很多,其中有些题目我们不能丢分,因为这些题目在考试的时候很容易拿分。混合增速就是一个非常容易拿分的知识点。混合增速的考察一共有十二个字:介于之间、偏向钱多、十字交叉。这十二个字具体的含义就是整体的增长率介于部分之间,并且偏向于基数大的一边,如果通过这八个字不能判断出答案,我们将使用十字交叉去解决,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广东2013年分地区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情况表单位:亿元 【答案】B【解析】此题为增长率的求解,根据混合增速的前面四个字,介于之间,也就是说整体的增长率介于部分之间,不可能比最大的大,也不可能比最小的小,也就是说介于6.5和18.5之间,因此选择B。 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不难看出,混合增速问题的求解主要就是找到部分和整体,才能进行快速的求解。整体和部分是资料分析的核心,继续看个例子: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6140亿元,同比增长42.4%。

【例2】2013年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约为( ) A.14.4% B.12.3% C.19.3% D.21.4% 【答案】A【解析】此题为增长率的求解,根据混合增速的前面四个字,介于之间,此题也就是介于12.3和21.4之间,排除B和D,然后根据偏向钱多,此题中,房产开发贷款余额为3.2,万亿元,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04万亿元,房产开发贷款余额钱更多,因此偏向于3.2万亿元,也就是偏向于12.3%,选择A。 例2的考察就是前面八个字,公务员的考试中,对于混合增速的考察,前面八个字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考试中混合增速可能没有容易发现,考察的比较隐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四川省考察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还有少部分的问题不能得以解决,还是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如: 2013年1 7月份,全市完成销售产值6258.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完成国内销售产值499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出口交货值1262.9亿元。 【例3】2013年1 7月份该市完成出口交货值比上年约增长了( )

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

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 储备 2019年吉林公务员招录工作暂未开始。本文为广大考生提供2019省考行测备考资料。更多2019年省考行测备考资料请关注:延边公务员考试网。 上一期主要介绍了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中的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和特征数字法,以上五种方法属于行测考试资料分析计算过程中常用并较为简单的化简方法。此次我们将学习八种计算技巧中的属于重难点的乘除法转化法、分数比较法和运算拆分法。 一、乘除法转化法 1.乘除法转化法公式 2.乘除法转化法适用情形 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那么可以使用乘除法转化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 )。 A.少1.62平方米 B.少1.17平方米 C.多0.23平方米 D.多0.85平方米

二、分数比较法 分数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分数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者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若分母相同,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分数小。 (2)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1.化成分子相同比较 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两个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大的分数小于分母小的分数。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习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习题及答案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 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 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增速 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 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 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 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 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 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 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 增长24.7%。 1.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A.76384.5亿元 B.89217.1亿元 C.92883.6亿元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详细全面

第五讲、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代表 (一)、(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 x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注:如果有n 个数n x x x ,,,21 的平均数为x ,则①n ax ax ax ,,,21 的平均数为a x ; ②b x b x b x n +++,,,21 的平均数为x +b ; ③b ax b ax b ax n +++,,,21 的平均数为a x b +。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 f x f x f x x k 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①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 x +++= ②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 f x f x f x x k 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③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 a x x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 …,a x x n n '=。)'''(1'21n x x x n x +++=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4)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①联系:都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均为1)。 ②区别:算术平均数就是简单的把所有数加起来然后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是指各个数所占的比重不同,按照相应的比例把所有数乘以权值再相加,最后除以总权值。 (二)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注:不是唯一的,可存在多个) (三)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①在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②如果n 是奇数,则中位数是第21+n 个;若n 是偶数,则中位数处于第2n 和第2 n 1+个的平均数;③中位数一般都是唯一的) 二、数据的波动 (一)极差: (1)概念: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意义: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极差越大,波动越大。 (二)方差: (1)概念:在一组数据,,,,21n x x x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 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

最新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主要解决的就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在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资料分析部分解题经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它应用起来快速、准确、方便,为我们考试中秒杀题目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那么接下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十字交叉法。 一、十字交叉法概述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比值混合问题的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这里需要大家理解“比值”“混合”这两个概念。比值:满足C/D的形式都可以看成是比值;混合:分子分母具有可加和性。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比重等混合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二、十字交叉法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大家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1、a和b为部分比值、r为整体比值、A和B为实际量 2、交叉作差时一定要用大数减去小数,保证差值是一个正数,避免出现错误。这里假定a>b 3、实际量与部分比值的关系 实际量对应的是部分比值实际意义的分母。如:平均分=总分/人数,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人数;浓度=溶质/溶液,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溶液质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基期值。 4、在这里边有三组计算关系 (1)第一列和第二列交叉作差等于第三列 (2)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的比值相等 (3)第1列的差等于第三列的和 三组计算关系是我们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的关键,一定要记住并且灵活应用。 三、四种考查题型 1、求a,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一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女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2、求b,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一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二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女生的平均分为80。求全班男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3、求r,即已知第一部分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整体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女生的平均分为80,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4、求实际量之比,即已知第一部分比值、第二部分比值、整体比值,求实际量之比。 例某班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平均分为76,女生的平均分为80,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班级中女生与男生的人数之比?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复工在即,那么省考备考更不能放松。行测资料分析部分,题量和难度相对稳定:考点比较全面,增长相关概念是重中之重,今天给大家介绍隔年增长。 例1.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 个百分点。 问题: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A.1.8% B.4.2% C.6.3% D.9.6%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二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二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行测的有关资料分析技巧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数学运算考点 行测资料分析近几年的考查越来越灵活,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经常会在资料分析中看到数学运算的考点,例如:数学运算中的十字交叉法和容斥问题,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资料分析如何与数学运算的这些考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材料1:某研究机构从全国随机抽取10个市的儿童家长,对其进行“我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00份。调查结果显示: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85%以上,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60%;上学日,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43.2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用时13.9分钟,看动画等娱乐用时16.6分钟;周末,乡镇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108.2分钟,市区儿童88.4分钟。 问题: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家长中,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比可能是: A.53% B.58% C.63% D.78% 材料2: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

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 问题:环保部门定下了5年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50%以下的目标。如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大力投入改善本市空气质量。问平均每个城市至少需要将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减少多少天,才能在另外8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与2015年7月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A.6 B.5 C.4 D.3 解析: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是有5个大力投入改善空气质量的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和另外8个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混合而成的,因此可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具体过程如下: 这就是资料分析中经常会考查到的数学运算中的知识点,小编希望各位考生可以掌握! “有效”应对行测资料分析计算 在公务员笔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一直都是得分的重中之重。资料分析看起来有篇幅很大的文字型材料和各种各样的图表,其中还有繁多、复杂的数据。表象吓人,但内里并非那么的可怕。只要好好去了解资料分析的概念和公式,再经过适当地练习,列出解决题目的式子并不难。但对于新接触资料分析的同学,又一难关摆在眼前——计算。数字这么大,列式可能还特别复杂,

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专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 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A.5332万 B. 1439万C、6451万D.3794万 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 A.3237.4万B.2157.2万C.1360.4万D.784.8万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 A.9.2%B.9.6%C.9.3%D.9.8% 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A、5.6 B、7.2 C、6.4 D、5.8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A.1080.2万627.8万B.897.6万627.8万 C.1080.2万553万D.897.6万553万 【答案】1、A 2、C 3、B 4、D 5、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24日),根据下列文字和图表回答6—10题。 ―九五‖期间(1996—2000年),我国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1996—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67884.6亿元,74462.6亿元,78345.1亿元,81910.9亿元和894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22913.5亿元,24941.1亿元,28406.2亿元,29854.7亿元和32619亿元。 附:―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图: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概念,指数表述的是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简单的来说就是以上一期值为100,本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上年为B,则本年的指数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0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000万元,200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200万元,那么根据公式2001年的指数为。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常见考点。 (1)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增长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增长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下降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9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减少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不变。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0,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与2019年相同。 (2)利用指数求倍数 倍数=指数÷100 例1、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是2008年的1.05倍。2019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6224.6亿元,则2018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 (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 增长率=(指数-100)%,表示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例2、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5%。 (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 例3、2019年北京房价指数为118,上海房价指数为105,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多少?

【解析】2019年北京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18%,上海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5%,则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18%-5%=13%,即13个百分点,而118-105=13,可以理解为指数作差读作百分点,本质是在问增长速度的比较。 (5)用指数求隔年倍数及隔年增长率 隔年倍数=后几年指数/100之积 隔年增长率=后几年指数/100之积-1 例4 2012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北京) ①、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多少倍? ②、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18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析】①、1.061×1.066 ②、1.061×1.066-1 行测类比推理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如果给你两个词,让你分析这两个词的关系,我相信,在不同人的眼里,答案肯定不完全相同的。然而现在,在这些不同的答案里面,正确的思路却往往只有一种——出题人想的那种。所以我们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思考的方向必须契合出题人命题方向,必须尽量往常考考点上靠。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做好题目的关键。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类比推理中的一个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职业关系是类比推理中的经验常识类考点。考查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用具、工作内容、工作产出、服务对象等。 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1】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含答案)

针对下列文字、图或表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A.5332万 B. 1439万 C、6451 万D.3794万 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 A.3237.4万B.2157.2万 C.1360.4万 D.784.8万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 A.9.2% B.9.6% C.9.3% D.9.8% 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 A、5.6 B、7.2 C、 6.4 D、5.8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A.1080.2万 627.8 万 B.897.6万 627.8万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与知识点汇总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与知识点汇总 解题技巧 1、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资料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表中的统计单位。 知识点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第一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产业 第二 52.248.748.046.144.142.340.839.138.9 产业 第三 39.744.445.847.050.152.554.556.657.1 产业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行测的有关资料分析技巧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主要解决的就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在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资料分析部分解题经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它应用起来快速、准确、方便,为我们考试中秒杀题目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那么接下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十字交叉法。 一、十字交叉法概述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比值混合问题的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这里需要大家理解“比值”“混合”这两个概念。比值:满足C/D的形式都可以看成是比值;混合:分子分母具有可加和性。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比重等混合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二、十字交叉法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大家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1、a和b为部分比值、r为整体比值、A和B为实际量 2、交叉作差时一定要用大数减去小数,保证差值是一个正数,避免出现错误。这里假定a>b 3、实际量与部分比值的关系 实际量对应的是部分比值实际意义的分母。如:平均分=总分/人数,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人数;浓度=溶质/溶液,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溶液质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基期值。 4、在这里边有三组计算关系 (1)第一列和第二列交叉作差等于第三列 (2)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的比值相等 (3)第1列的差等于第三列的和 三组计算关系是我们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的关键,一定要记住并且灵活应用。 三、四种考查题型

1、求a,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一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女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2、求b,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一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二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女生的平均分为80。求全班男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26)

资料分析 14四川 一、根据所给材料,回答86~90题。 2012年,某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51.52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由上年的85.4%上升到90.9%。该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9.80万人,比上年增长9.6%,其中女性30.59万人,比上年增长7.5%,占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的44.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2.12万人,比上年增长6.8%,其中女性28.38万人,比上年增长29.6%,占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的27.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4万人,比上年增加1.4%,其中女性33.3万人,比上年增长1.4%,占到参加失业保险总人数的45.0%,且女性参加失业保险增加人数占到了参加失业保险增加总人数的45%;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6.43万人,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女性15.3万人,比上年增长58.7%,占到参加工伤保险总人数的32.91%,且女性参加工伤保险增加人数占到了参加工伤保险增加总人数的84.1%。 86.2012年该市应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约为多少万人? A.51.5 B.56.7 C.60.3 D.65.4 87.在除生育保险之外的4类保险中,2012年该市女性参保人数占总体比重明显高于上年的有几个?

A.1 B.2 C.3 D.4 88.2012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男性人数是参加工伤保险的男性人数的多少倍? A.2.4 B.2.1 C.1.9 D.1.6 89.将各种社会保险按该市2012年参保人数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C.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养老保险 D.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90.以下关于该市2012年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的描述,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A.女性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比上年增加了7万多人 B.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比上年增加了9万多人 C.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中女性的比重低于工伤保险 D.参加失业保险的男性人数与上年持平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手册—职测(全国通版)-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知识点汇编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比较方法。基本概念包括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等,其中增长、比重考查占比大,是考试重点。常用计算比较方法有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观察比较法等,这些方法应用范围较广,需重点把握。 知识点一、资料分析之增长 (一)常见概念 基期值: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基期指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 现期值: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现期是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 增长率是现期值与基期值相比较的增长幅度,常表述为增幅、增速、增长速度。 增长量指现期值较基期值变化的数值。 (二)常用公式 增长率基期值增长率 增长率 现期值基期值现期值增长量?=+?==1- %100%100-?=?= 基期值 基期值 -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 增长率 增长量 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 =1- 增长率) (1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 【例】2017年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7334个。其中,医院2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个,村卫生室4003个,乡镇卫生院222个。 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6892个。其中,医院20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3个,村卫生室3973个。

①2017年年末石家庄市的医疗卫生机构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 )张床位。 A.4064 B.4285 C.8230 D.16860 【答案】B 。解析: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3357张,2017年年末为57642张,同比增加57642-53357=XXX5张。故本题选B 。 ②截止到2017年年末石家庄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同比增长了: A.15% B.8.7% C.6.4% D.6.0% 【答案】C 。解析:2016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6892个,2017年为7334个,同比增长了(7334-6892)÷6892=442÷6892≈442÷6890=6.4X%,故本题选C 。 知识点二、资料分析之比重 (一)含义 比重指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二)常用公式 整体值部分值比重= ×100%;比重 部分值 整体值=;比重整体值部分值?= 部分增长率 整体增长率 现期比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整体值部分值基期比重++?=++?= 1111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大,即比重上升。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小,即比重下降。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等,即比重不变。 比重变化=现期比重-基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增长率 整体增长率 部分增长率+1-,用百分点 描述。 【例】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6892个。其中,医院20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3个,村卫生室3973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3357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44197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0593人。其中,执业医师31781人,注册护士27749人。 2016年年末石家庄市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人数约占卫生技术人员人数的: A.69% B.75% C.78% D.84%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讲解—增长率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讲解——增长率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验的考题中包含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部分组成,资料分析的题量在15-20题,掌握好做题方法,能帮助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增长率相关知识又是资料分析考题中的重点,现将考试中频繁考查的知识点:增长率、增长率比较、平均增长率、间隔增长率,各内容汇总如下: 【例1】2010年,该省广电收入中,省级收入为65.32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亿元;地市级收入为4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3.39亿元;县级收入为38.90亿元,比上年增加6.52亿元。 2010年,该省地市级广电收入的同比增速约为()。 A. 15% B. 20% C. 32% D. 47% 已知增长量和现期量,求解增长率。13.39/(41.61-13.39)=13.39/28.22等于0.4+,选D。 【例2】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单位:万人 年份指标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11月1日 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1日 大陆地区总人口126583 133973 男女65355 61228 68685 65287 城镇乡村45594 80739 66558 67415 汉族 少数民族115940 10643 122593 11379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15岁及以上文盲4571 14109 42989 45191 8507 11964 18799 51966 35876 5466

2010年大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 A. 10% B. 9% C. 8% D. 7% 已知基期量和末期量求解增长率。(11379-10643)/10643=736/10643=0.06+,故选D。 【例3】以下是某市2003至2004年2-9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单位(亿元)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42.7 155.5 168.3 182.3 223.2 198.1 213.8 241.2 2004 年 2003 97.2 121.3 133.1 156.9 205.9 178.9 176.1 245.1 年 从上表可知,两年中投资规模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2004年2月 B.2004年3月 C.2004年6月 D.2004年8月 增长率比较。四个选项列式整理为45.5/97.2;34.2/121.3;17.3/205.9;37.7/176.1,估算A最接近50%,其他三个选项均小于50%,故选A。 【例4】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个百分点。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A. 1.8% B. 4.2% C. 6.3% D. 9.6% 间隔增长率。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的增长率中间间隔一年,故考查间隔增长率知识,结果约为5.3%-1%=4.3%,选B。 资料分析中增长率的相关知识是现行考试中的重点且难点,需要考生备考期间要全面的掌握好解题的要点,自然能够顺利且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希望通过关于增长率相关知识的介绍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22017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2-2017国考真题之资料分析 2017省级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某市2015年全年粮食总产量4.16万吨,同比下降2.3%;甘蔗产量0.57万吨,下降23.6%;油料产量0.12万吨,增长32.4%;蔬菜产量15.79万吨,下降3.4%;水果产量7.84万吨,增长7.4%。 全年水产品产量29.16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海洋捕捞1.09万吨,与上年持平;海水养殖6.07万吨,增长89.5%;淡水捕捞0.18万吨,增长1.1%;淡水养殖21.81万吨,下降7.9%。 2010~2015年某市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116.2014年该市蔬菜产量比水果产量约高多少万吨() A.9 B.8 C.7 D.6 117.“十二五”期间,该市粮食总产量在以下哪个范围() A.23~24万吨之间 B.22~23万吨之间 C.21~22万吨之间 D.20~21万吨之间 118.按照2015年水产品产量从多到少,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A.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淡水养殖 B.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淡水捕捞 C.淡水捕捞、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 D.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 119.以下哪项折线图能准确反映2011~2015年间该市粮食生产同比增量的变化趋势()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4年油料产量超过1000吨 B.除淡水养殖之外,其余类型的水产品2015年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均高于上年 C.2014~2015年甘蔗累计产量不到1万吨 D.2010~2015年,粮食产量同比上升的年份多于同比下降的年份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3658个,占文物机构总数的43.5%。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063.58万件,比上年末增加222.77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2929.97万件,文物商店文物藏品770.00万件。文物藏品中,一级文物9.82万件,二级文物68.82万件,三级文物340.51万件。 2014年全国文物机构共安排基本陈列9996个,比上年增长19.1%;举办临时展览11174个,增长15.8%;接待观众84256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博物馆接待观众71774万人次,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人次的85.2%。 年份从业人员人数(人)文物机构数(个)参观人数(万人次)未成年人参观人数(万人次) 2 7 35436 9075 2 42 43248 12203 2 1 2 1 2 6 2 7 74706 20237 2 3 121.2014年,我国文物机构相关指标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从业人员数 B.参观人数 C.文物机构数 D.未成年人参观人数 122.2014年末,我国一、二、三级文物总量占全部文物藏品的比重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A.8% B.10% C.14% D.54% 123.2014年,平均每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数约是其他文物机构的多少倍() A.2 B.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