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10课 第2框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2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其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2017 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4.9205 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占我国GDP的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D )

①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②其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利用闲置资源参与价值创造

④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②错误;分享经济是需求侧改革,不是供给侧改革,④不合题意。故选D。

2.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园林绿地,不时会看见一座漂亮的两层小木屋,上面写着“青城驿站”,这就是呼和特市的“青城驿站”城市服务综合体。其核心功能是免费公厕,此外,还设有手机充电桩、ATM自动柜员机、免费Wifi、母婴专区等便民设施。此举( B )

①坚持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②保障民生,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是坚持群众路线,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表现

④有助于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此举是坚持群众路线,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表现,有助于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和谐,③④正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①错误;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②;故选B。

3.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将环境评估纳入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 D )

①使得绿色交通项目可享受税收优惠,共享单车迎来发展机遇

②可实施差别信贷,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融资成本将高于节能环保企业

③要求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依据环境评估结果发放贷款

④可以引导经济资源流向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绿色金融主要是指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非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①与题意无关;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将环境评估纳入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金融可实施差别信贷,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融资成本将高于节能环保企业,可以引导经济资源流向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故②④正确;并非所有贷款都需要环境评估,③表述错误。故选D。

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更加有效结合的最佳途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做法未体现产业融合发展的是( A )

①文明村采用新技术使西瓜在春节期间上市,价格为平时的四倍

②富强村着力推进蘑菇种植规模化,打造H省蘑菇种植繁育第一村

③和谐村大力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3 000元

④健康村引进机器设备对红薯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采用新技术使西瓜在春节期间上市”、“推进蘑菇种植规模化”的做法都未做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故①②符合题意;“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了融合、“引进机器设备对红薯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业与产品加工工业融合,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5.将垃圾转化为可用资源,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环境代价。也正是看到垃圾资源化过程的环境成本和风险,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资源渴求的心理,不断寻求垃圾出口渠道,期望甩掉这个“烫手的山芋”。这警示我们( B )

①谨慎对待全球化的影响,转嫁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危机

②转变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推动经济与环境相协调

③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资源利用率,减轻资源不足压力

④提高对国外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水平,提高引进来效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各国应该用科学方式自己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危机,而不是转嫁给他国,①错误;鉴于将垃圾转化为资源要付出环境和投入的代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

步,我们应该逐步减少垃圾进口,最终不进口垃圾,而不是提高引进来效率,④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答案]①生态文明建设符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与其他建设相协调,有利于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④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解析]本题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考查考生对新发展理念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创新拓展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相对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虚拟经济而言的,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下列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影响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A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增加

②大力发展股权融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③大力推进消费征税改革→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负担减轻→企业活力增强

④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会提高而不是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②传导错误;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而企业的产品结构不一定优化,④传导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2.全域旅游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优化提升,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的发展有利于( B )

①形成旅游发展合力,增强居民获得感②解决社会就业,快速增加居民的收入

③优化资源配置,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突出旅游业基础地位,发挥龙头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全域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旅游发展合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居民获得感,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快速增加居民的收入”说法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④错误;故B。

3.2018年2月22日,为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贵州将全面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重点围绕最急需、融合发展最迫切的各主导产业,以应用为核心,深化云计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融合。推进大数据建设( B )

①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②发挥其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③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为实体企业带来重大机遇

④主导世界科技市场,左右经济发展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推进大数据建设,既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为实体企业带来重大机遇,又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决定作用”夸大了大数据建设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错误,排除;④中“主导”“左右”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4.湾区经济是指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以发达的港口物流运输为依托,整合周边城市优势异质资源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滨海型区域经济形态。由此可见,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有助于( A )

①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真正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

②优化经济空间组织关系,促进经济深度融合与发展

③以“港澳”为中心,形成联合“走出去”的新优势

④发挥大湾区自然地理优势,共同打造生态发展特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有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优化经济空间组织关系,真正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促进经济深度融合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湾区经济并不是以“港澳”为中心,③错误;湾区经济主要是整合周边城市优势异质资源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滨海型区域经济形态,不是共同打造生态发展特色,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5.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苏宁金融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三农”合作模式,通过对目标客户群的不断细分,推出多款核心服务。譬如,针对个体农户,基于“金融+电商+农业生产”的闭环农产品供应链,打造了个人信贷产品“惠农贷”等,率先抢占农村金融市场。这种经营模式( B )

①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赢得市场先机②通过产品创新提高了融资效率

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拓宽了服务范围④通过细分市场拓宽了营销领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这种经营模式“通过对目标客户群的不断细分,推出多款核心服务”,这说明它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赢得市场先机,也说明它通过细分市场拓宽了营销领域,①④正确;材料中只是推出了新的信贷产品,并没有体现出融资效率的提高,②不选;这种经营模式本身并没有优化产业结构,③不选,故选B。

6.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动旅游业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A )

①旨在提升旅游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

②有利于规范旅游治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③是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

④意在提高各景点门票收入,增加旅游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着力推动旅游业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这说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旨在提升旅游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①正确;“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这说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有利于规范旅游治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②正确;促

进全域旅游发展并不是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③不选;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景点门票收入,增加旅游效益,④不选,故选A。

7.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一政策( D )

①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

②旨在加快消除城乡差异,加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③通过创新城乡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

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能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解放城乡生产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③④符合题意;①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材料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②中“消除城乡差异”说法错误,城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

8.近年来,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去产能等大背景下,某市煤企为了摆脱煤炭依赖,主动去产能,挖掘新动能。统计显示,近五年来,该市43%的煤企彻底转型,累计投入资金120亿元,54个新转型项目涉及现代种植养殖业、文化旅游、教育、医疗、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十多个行业。15%的煤企成功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家落户。25%的煤企先后与中科院和部分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主动减产量,通过创新,推动煤企向高端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剩余的僵尸企业正在寻求合适的转型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该市煤企成功转型给其它产能过剩的企业哪些借鉴。

[答案]①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主动去产能,挖掘新动能。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投资新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③实施“走出去”战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转移。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向高端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

[解析]回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然后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煤企为了摆脱煤炭依赖,主动去产能”体现了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涉及现代种植养殖业、文化旅游、教育、医疗、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十多个行业”体现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5%的煤企成功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家落户”体现了其实施“走出去”战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转移;“25%的煤企先后与中科院和部分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体现了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向高端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