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首先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易引起穿刺部位渗血的原因较多:

(1)内瘘穿刺针头管径斜面较粗大,局部创面大,长期反复频繁穿刺,使血管壁受损,弹性减弱,形成硬结瘢痕

(2)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使用对尿毒症患者血小板产生影响,对凝血机制产生干扰,使血液不易凝固。

(3)穿刺时进针角度不当。

(4)穿刺后血流量不足,反复调整穿刺针位置,致使穿刺处皮肤破损扩大。

(5)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差,皮肤松弛。

(6)因胶布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挠抓溃烂等等。

(7)长时间使用区域穿刺法。

(8)穿刺技术不强。

(9)固定方法不妥。动静脉内瘘穿刺后,胶布未能牢牢固定,导致针柄松动、滑脱、穿刺针未能与皮肤贴合。当患者出现体位改变后,针头滑脱。造成渗血或大出血。

对上述原因我们采取相应措施:

(1)透析结束24 小时后,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并在穿刺针眼周围涂抹喜辽妥软膏,促进针眼愈合,保护血管。

(2)对透析过程反复发生穿刺部位渗血的患者适当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剂量。或将肝素改为低分子量肝素

(3)对皮肤弹性好肌紧张度高的年轻患者,在血管上方,针头

与皮肤成30°?40快速进针,减少对皮肤及血管壁的损伤,经常更换穿刺部位.

(4)指导患者使用握力球进行锻炼,增加内瘘血管流量,保证充足的血流量。

(5)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易滑动采用斜穿法

(6)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予以局部涂抹皮质激素类药膏,缓解皮肤瘙痒。

(7)建议使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纽扣式穿刺。

(8)增强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避免反复穿刺。

穿刺针一般选用16G不锈钢硅化穿刺针,管径较粗,同一针眼反复穿刺可使穿刺部位皮肤损坏扩大,造成透析时血液自穿剩针周围渗出,因此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9)加压回定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时,将针头两侧的皮肤向内侧拉紧,以减少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空隙,使穿刺针与皮肤紧密的合, 并用创可帖覆盖。

(10)加强巡视,上机后护30分钟或 1 小时巡视一次,巡视时发

现有出血点,应及时处理,使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失血,确保血液透析顺

利进行

知道了渗血后的预防,当然也要知道渗血该如何处理?以下几种方法和大家分享。

1,加压法。先将渗血的穿刺部位清理干净,用一支无菌棉球

(或棉棒)覆盖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然后用胶布2~3 条加压固定。固定时将两侧皮肤向穿刺部位收紧,以减少针栓与皮肤间的空隙。而棉球由纤维组成,棉球盖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可使纤维堵塞针与皮肤间的空隙

使血液不能渗出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2,纱线缠绕法。方法:消毒纱布 1 块。胶布 2 条,拆开原先

固定穿刺针的胶布、创口贴,用酒精纱布擦净局部渗血及血痂,然后从消毒纱布中抽出纱丝6-8 根,用手捻成一股。将捻成的纱绳从穿刺针后方(与皮肤的接合处)绕过,在穿刺针前方交叉,再将两股绳捻在一起、拉紧,在绳的上三分之一处用1-2 条胶布固定即可。注意:用手捻纱绳时手勿接触纱丝中间部分以防污染,纱绳一定要拉紧,勿使纱绳下滑且一定要压迫在穿刺针与皮肤的吻合处,否则不能起到止血效果。

3,将一棉签的棉头(带木芯)塞入针栓下,将针栓垫起,使暴露在皮肤外的针栓与皮肤不接触。因穿刺部位渗血,血液从针眼处顺着针栓与皮肤接触部流出,将针栓垫起使血液不能流出。

4,推进针栓止血法。对于条件好的内痿将出血部位的穿刺针平行向前

送,送到针栓的根部,加压固定让针栓根部堵塞出血的部位,使血液不能渗出。

5,药物止血法。将云南白药或凝血酶均匀撒于血穿刺点的周围,然后在穿点上方放一块纱布,加压固定。

6,冷疗止血法。用冰块敷干血处,使皮肤和血管收缩,减少穿刺与皮肤之间的空。

7,明胶海绵止血法.去除针眼的血迹,并消毒,剪一块2x2 的吸收性的明胶海绵覆盖针眼,然后用医用创可贴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适度加压避免影响血流量。-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的透析质量的保证。精心护理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等于延长了您的寿命。 精心的护理应从内瘘术前开始: 1.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备用作内瘘。 2.保护该侧血管避免动、静脉穿刺。 3.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 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 1.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保护AV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Scr>3mg/dl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 3.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 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 1.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胀。 2.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

※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 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准。 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5.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5.※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 6.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好内瘘,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 1.穿刺前的准备:护士洗手,带口罩、手套;患者用中性洗手液清洁内瘘侧手臂;选择合适的穿刺针;摆好体位(穿刺侧手臂与机器同一侧) 2.对瘘管进行评估: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

血液透析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 【摘要】对7例需长期实施血液透析的病人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的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根据内瘘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结果7例病人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无一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堵塞、皮下血肿,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而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常用部位为桡动脉头静脉途径。我院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7例因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堵塞造成内瘘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病人,选择上臂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高位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使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6月我院以高位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病人7例,其中男4例,女3 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5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一般每周透析2次或3次,每次4.0 h~4.5 h。本组病人均选择上臂肘部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双上肢血管条件相似时,选择非惯用侧,以左手为主,减少术后对病人生活的干扰。手术后2 d~25 d,密切观察内瘘搏动情况,用手触摸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1.2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 1.2.1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相对较直而又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一般选择血管穿刺时先穿血管的近心端(静脉端),再穿动脉端(远心端),最初使用时,可以另选一处穿刺做动脉血管,静脉回路用普通静脉,直到内瘘完全成熟。国内也有一些经验表明,对血管条件好、动脉直径2 mm以上、吻合口0.6 mm以上的内瘘,提前使用并未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 1.2.2穿刺点的选择 动脉穿刺点应离内瘘吻合口至少5 cm以上,以免损伤吻合口。静脉针尖指向近心端,动脉针指向吻合口方向,也可指近心方向。两穿刺点之间相距8 cm以上(最少应>5 cm),切记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根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透析时的穿刺方法有3种。①绳梯式穿刺:穿刺点均匀分布在造瘘的血管上,每次穿刺均匀破坏某一局部血管弹力纤维的连续性,使血管均匀轻度扩张,适用于血管较细的病人。②纽扣眼式穿刺:每次穿刺的部位方向,角度一致,而成一通道的穿刺部位,但不会引起血管扩张,适用于内瘘好、血管粗而直的病人。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6-04-19T14:28:20.5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孔华萍 [导读] 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室 225300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有效透析的基础,也是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长期使用的稳定的血管通路[1]。 孔华萍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室 2253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56例,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穿刺技巧和护理要点。结果:56例患者经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54例血流量充足,能顺利完成透析,2例发生内瘘闭塞,其发生率为3.6%(2/56)。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和临床护理要点,并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护理和监测方法,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出现率,并延长内瘘使用的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血液透析穿刺技巧动静脉内瘘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有效透析的基础,也是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长期使用的稳定的血管通路[1]。而在建立动静脉内瘘时,如果穿刺技术不成熟,那么将可能造成血管狭窄、内瘘血流量不足、出血或渗血、形成血栓、出现动脉瘤、穿刺困难等并发症,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痛苦[2]。动静脉内瘘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3]。在本次研究中,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穿刺技巧和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18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10.5)岁;内瘘使用时间为4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4±0.7)年。原发疾病包括: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例梗阻性肾病患者。患者每周进行2次-3次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8小时-12小时。 1.2 方法 1.2.1 穿刺技巧。在穿刺前,应对内瘘进行检查和评估,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存在感染或破损,瘘管是否存在狭窄,吻合口是否存在震颤,从而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在确定瘘管通畅后,再对穿刺点进行选择,通常动脉穿刺点应与内瘘吻合口距离大约5cm以上,而静脉穿刺点应与动脉穿刺点距离8cm以上,以提高透析质量。在整个穿刺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年纪、血管条件对穿刺方法和进针角度进行确定。由于部分老年患者的血管较脆、皮肤的弹性较差,因此应使用斜穿法进行穿刺;而针对年轻患者,由于皮肤的弹性较好,肌肉的紧张度较高,因此针头应与皮肤呈30°-40°角,并快速进针,从而降低对患者血管壁和皮肤的损伤。为了避免穿刺点出现渗血、假性动脉瘤或血肿,应经常对穿刺点进行更换,可使用绳梯式穿刺法,将进针点从上到下逐渐移动,并反复循环,从而帮助血管壁的均匀扩张和修复。在穿刺后压迫止血时应注意压迫的时间、力度和位置,以能够扪及震颤、不渗血和听到血管杂音为标准,压迫的时间通常应在30分钟以内。 也可对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钝针扣眼穿刺法:同样要对患者的内瘘通畅情况先进行评估,。护理人员每次穿刺时都用相同的进针角度、进针点和进针深度,在重复8次-10次后,形成皮下隧道,然后改用钝针,将血痂作为穿刺进针的标识,在穿刺前剔除血痂后将钝针的针尖朝上缓慢进针,并顺着皮下隧道将针头轻轻捻转并进入血管,使用无菌敷贴将其固定牢固。这种方法既能有效地防止内瘘血管瘤形成,又能减少穿刺点出血, 还能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 穿刺失败的处理:一旦动脉穿刺失败,患者的血管将出现血肿。这时护理人员应确认内瘘针是否在血管内,如果血肿较小,可略微加压保护穿刺处,并将血液迅速引入血路管当中,从而降低血管中的压力。在此基础上,严密观察血肿,若血肿不再增大,那么可继续治疗;如果血肿增大,那么应立即拔针,并在穿刺点的远心端进行重新穿刺,同时对原穿刺点进行严密观察,查看是否还存在渗血。针对较大的血肿,护理人员应立即按压,并使用胶布进行固定,冰袋冷敷8小时,在24小时后再使用50%硫酸镁进行热敷和芦荟外敷,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或者使用喜辽妥软膏对血肿处进行外敷,每日3次。 1.2.2 临床护理要点如下。 1.2.2.1 术前护理。在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患者术侧肢体进行动脉或静脉穿刺。此外,应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尽量不要造成皮肤破损,以防术后感染的出现。 1.2.2.2 术后护理。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24小时可做手指运动,3天即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每天进行握拳运动,一次15分钟,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术后5-7天开始进行强化护理,以促进内瘘早日成熟[4]。在包扎伤口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瘘口受到压迫,禁止在患侧进行输液或血压测量。护理人员应对内瘘的血管震颤、杂音、伤口是否渗血、是否存在分泌物、是否红肿等进行严密观察,并定时换药。 1.2.2.3 并发症护理。值得注意的是,内瘘闭塞是动静脉内瘘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除手术原因外,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高凝、低血压、休克、使用促红素、反复定点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压迫止血不当等原因有关。我们科室内瘘闭塞的是两位女患者,一位在家劳动出汗后未补充水分,另一位是冬天套袖套压迫了内瘘,都没有重视导致内瘘闭塞,所以,患者的健康宣教很重要,我们科安排了专门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要求每位患者都能自述内瘘功能的判断方法,以及如何维护内瘘功能等日常注意事项。一旦出现内瘘摸其无震颤,听其无猫喘,并有疼痛感,应立即就医,通过早期溶栓或能避免内瘘闭塞.。两位患者因超过24小时采取内瘘修补术后重建血管通路。 2 结果 56例患者经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54例血流量充足,能顺利完成透析,2例发生内瘘闭塞,其发生率为3.6%(2/56). 3 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其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是患者进行顺利治疗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如果在建立瘘管时出现护理不当、操作失误等情况,就可能造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或者损伤血管壁[5]。因此在穿刺时,应注意穿刺的技巧,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嘱咐患者一旦发现瘘管出血、疼痛、感染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禁止患者在造瘘的侧肢体上进行血压测量、抽血、输液、静脉注射等。此外,应要求患者穿着宽松衣物,穿刺手臂不能受压和负重,在透析前对瘘侧的皮肤

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首先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易引起穿刺部位渗血的原因较多: (1)内瘘穿刺针头管径斜面较粗大,局部创面大,长期反复频繁穿刺,使血管壁受损,弹性减弱,形成硬结瘢痕 (2)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使用对尿毒症患者血小板产生影响,对凝血机制产生干扰,使血液不易凝固。 (3)穿刺时进针角度不当。 (4)穿刺后血流量不足,反复调整穿刺针位置,致使穿刺处皮肤破损扩大。 (5)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差,皮肤松弛。 (6)因胶布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挠抓溃烂等等。 (7)长时间使用区域穿刺法。 (8)穿刺技术不强。 (9)固定方法不妥。动静脉内瘘穿刺后,胶布未能牢牢固定,导致针柄松动、滑脱、穿刺针未能与皮肤贴合。当患者出现体位改变后,针头滑脱。造成渗血或大出血。 对上述原因我们采取相应措施: (1)透析结束24 小时后,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并在穿刺针眼周围涂抹喜辽妥软膏,促进针眼愈合,保护血管。

(2)对透析过程反复发生穿刺部位渗血的患者适当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剂量。或将肝素改为低分子量肝素 (3)对皮肤弹性好肌紧张度高的年轻患者,在血管上方,针头 与皮肤成30°?40快速进针,减少对皮肤及血管壁的损伤,经常更换穿刺部位. (4)指导患者使用握力球进行锻炼,增加内瘘血管流量,保证充足的血流量。 (5)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易滑动采用斜穿法 (6)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予以局部涂抹皮质激素类药膏,缓解皮肤瘙痒。 (7)建议使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纽扣式穿刺。 (8)增强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避免反复穿刺。 穿刺针一般选用16G不锈钢硅化穿刺针,管径较粗,同一针眼反复穿刺可使穿刺部位皮肤损坏扩大,造成透析时血液自穿剩针周围渗出,因此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9)加压回定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时,将针头两侧的皮肤向内侧拉紧,以减少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空隙,使穿刺针与皮肤紧密的合, 并用创可帖覆盖。 (10)加强巡视,上机后护30分钟或 1 小时巡视一次,巡视时发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护理常规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 1.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 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保护A V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 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Sc r>3mg/dl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 3.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 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 1.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 胀。 2.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 ※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 ※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 震颤为准。 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5.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 ※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 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 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 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 6.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 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及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及护理 时间:2014.10.29 地点:护理办公室 主讲人:鞠文静 参加人员: 一、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永久性血管通路,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建立和维护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如何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计划的实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一直是血液透析工作者倍受关注的问题。 二、血管穿刺前的准备 首先应检查内瘘血管成熟情况,了解内瘘方式、吻合的位置及血管的走向。观察内瘘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现象,严禁在炎症部位穿刺。 三、穿刺的技巧 1、血管选择 选择相对较直而又富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太小的血管不宜穿刺。 (1) 穿刺点选择 动脉穿刺点应至少离开吻合口2cm以上,并且要求该段血管有较强的震颤感,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一般8cm以上,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一般可采用绳梯法进行穿刺,忌用定点穿刺。定点穿刺虽然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但易引起针眼渗血,血管内膜损伤和假性血管瘤。 (2) 进针方法 内瘘血管壁较厚,进针角度应在30-40°。穿刺前先探明血管走向、深浅及管壁厚度。消毒皮肤,扎止血带,左手拇指压住内瘘血管,并向后绷皮肤,使其固定,皮肤松弛者,同时用左手食指和右手中指分别绷紧血管两侧皮肤,使血管不易滚动,一般从血管右侧进入;血管壁硬者,从血管上方进针,且角度宜大。穿刺失败时,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3) 固定 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皮肤松弛者要用胶布做“Y”字固定,以防针头滑脱,再用另一条胶布将穿刺针针管固定,防针头摆动,注意两条胶布要平衡,这样既起固定作用又美观,用无菌输液贴覆盖穿刺点并固定。 (4) 拔针止血方法 血透用的穿刺针管径大,针刃锋利,若用力按压穿刺点快速拔针,对较薄的血管壁会造成切割性损伤,病人也感觉疼痛。因此拔针时,针头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体外时,左手压

动静脉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及效果评价

动静脉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6-12-28T16:27:44.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蔺小霞 [导读] 建立和维护一个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和护理尤其重要[2]。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对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护理分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人患者,根据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风险不同而进行分级穿刺护理,评价使用分级穿刺护理前后,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结果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前,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 12.5%、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6.67%、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5%、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75%,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5.9%、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血管狭窄发生率为3.81%、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97.15%。结论使用动静脉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对降低穿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有效。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最重要的长期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功能对血液透析效果具有直接影响[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长期和反复进行内瘘穿刺,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分级不清将直接引起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发生,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下降等。如何明确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的分级,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成为血透室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人根据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及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风险进行分级穿刺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分级穿刺护理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使用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其中男50例,女55例,年龄27-87()岁。慢性肾炎52例,高血压肾病26例,糖尿病肾病26例,多囊肾1例。患者内瘘血管穿刺风险不同。 1.2 方法根据本中心制定的《内瘘穿刺风险分级表》和《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分级表》,将患者的内瘘穿刺分为高、中、低三级,将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由好到差分为一、二、三级。高风险内瘘的穿刺由一级穿刺技术的护理人员进行,中风险内瘘的穿刺由一、二级穿刺技术的护理人员进行,低风险内瘘的穿刺由一、二、三级穿刺技术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技术级别低的护理人员不能越级穿刺风险级别高的内瘘。每次血液透析前采用视、触、听的方法观察内瘘,评估内瘘侧皮肤有无皮疹、淤血、红肿,有无新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内瘘血管有无硬结、皮温异常,内瘘血管搏动、震颤、血管杂音有无异常;透析过程穿刺点有无渗血,透析结束后穿刺点止血情况及绷带放松时间。每月对内瘘穿刺并发症新发生例数进行统计、“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 1.3 观察指标 通过CT血管造影检测分级穿刺护理实施前后假性动脉瘤、血栓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对分级穿刺护理实施前后内瘘并发症的例数进行x2检验。 2 结果 分级穿刺护理实施前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表1)及患者对穿刺技术满意度结果(表2)。 实施分级穿刺护理后内瘘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 表1 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建立和维护一个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和护理尤其重要[2]。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可以直接影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本文的研究显示,对105位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进行分级护理干预,将患者的内瘘情

缓解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方法与技巧

缓解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方法与技巧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在长期的使用穿刺中,给患者带来 的疼痛体验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因此如何减轻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给患 者带来的痛苦,并使其操作更加完善,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总结和反复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 内容。减轻疼痛技术不仅客观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取得病人的信任,而且能提高工作人员的 穿刺技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增加透析效果。缓解疼痛情感上能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透析治疗的依从性。 本文就我院减轻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的经验及方法介绍如下: 1穿刺前准备 透析工作者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加上与患者的良性沟通能很大程度上取得病人的信任,对减 轻穿刺带来的疼痛有不可乎视的作用。 1.1分散注意力疼痛感觉的严重程度与注意力的集中方向和程度有关,如果你把注意力集 中在疼痛部位,疼痛会更加剧烈。如果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疼痛就会减轻。目前我 们已经应用许多方法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近期的身体状况、饮食等,可以针对个体性格特点聊感兴趣的话题、开玩笑、看电视等等。这种交流同时也能放松情绪,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1.2心理支持人的情绪状态能明显影响痛觉,负性情绪常常和疼痛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存 在的患者对疾病的潜在恐惧,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对疼痛体验的预期焦虑等情绪是疼痛的 强化剂,能使疼痛的感觉明显增强。而凡是能够减轻以上情绪反应的心理措施都能有效的减 轻疼痛。为此我们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如同情、尊重、理解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 心倾听病人的倾述,对病人一视同仁,护理操作过程中贯穿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能 取得病人的信任,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调动积极的情绪,增加病人面对恐惧的勇气。以及工 作人员自信、沉着、冷静的神情也能反馈给患者,使病人身心放松,最大程度地减轻动静脉 穿刺带来的疼痛乃至无痛。 2动静脉穿刺技术的方法 2.1血管准备由于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和功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年老体弱、糖尿病 病人、明显肥胖的、自身静脉细而深的等造成血管通路条件不好,因此不管如何,血管准备 的中心目的是使血管暴露充分,选择粗而直,弹性好的静脉回路,尽量避开关节及受活动影响 的位置,有利于穿刺操作的进行和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穿刺不便导致的血管 破裂、渗出和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由于个体血管条件差,较难暴露的病人可嘱咐用温热的 小毛巾敷于血管通路处10-15分钟,除透析当日,每日2-3次,使血管扩张,血管的直径和 充盈度也相应增加。同时在临床操作中可以通过采用扎止血带或者用操作者的左手手指(依 个人习惯)压迫穿刺血管的近心端,并在穿刺时用左手拇指绷紧穿刺处皮肤,可以有效地提 高血管的充盈程度,易于血管的暴露和固定。 2.2穿刺方法持针穿刺前用食指指腹探明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管壁厚度。穿刺点避开硬结、疤痕,防止穿刺针针头与组织摩擦切割阻力加大造成的疼痛。采用绳梯式或纽扣式穿刺 方法,使整条内瘘血管充分扩张,避免定点穿刺,定点穿刺虽然能减轻穿刺带来的疼痛,但 从长远看定点穿刺容易造成该处血管扩张、血管壁变薄、弹性减弱、管壁硬结瘢痕形成、穿 刺点容易渗血、止血困难等,这些不利于血管修复和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因素均能给患者带 来痛苦。对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角度,因为内瘘相对较粗,管壁较厚且韧,我们经验认为穿 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使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形成30-40度角,根据个人经验 进针速度宜快,针头进入皮肤后再行将针沿血管走向推进。这不仅易进针,疼痛也明显减轻。而传统式进针针尖与皮肤呈15-20度角,使针尖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大,还有皮肤外针口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