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就被骗进传销了,发人深省!!

差一点就被骗进传销了,发人深省!!
差一点就被骗进传销了,发人深省!!

我差一点就被骗进【传销】了,发人深省!! 前言:这是我今天的亲身体验,因为不想让身边更多的人被骗入传销,所以深夜花了几个小时的功夫来写这篇日志,希望走过路过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现在已经很晚了,但我仍然毫无睡意,只因为今天我差一点就被骗进传销了呀!!回想起自己的经历,确实挺吓人的。

记得昨天和同学一起去湖北大学玩,一不小心看到了湖大的一个宣传栏上的招聘广告,当时是又惊又喜,心想“又是一个兼职的机会,不容错过”。不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等我打电话过去问了之后,那边的主管就说让我明天去汉飞青年城和她面谈。打完电话后我真的很兴奋,可是等我回家和爸妈一说这事,她们就怀疑是骗人的,不过在我的再三坚持下,她们还是同意我去面试了。

终于,面试的时间快到了,我来到了汉飞青年城。带着期待与压力我走了进去。进到主管的工作室,我便坐下来和她聊了起来。她问了我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今年多大”“在哪儿读大学”“为什么要做这个兼职” 等,问的问题和一般的正规招聘差不多,一般的这个环节很容易过。接下来,主管就开始向我介绍他们的产品“安利”,相信“安利(Amway)”这个品牌很多人都听说过,安利的产品也有很多,如安利纽崔莱,雅姿等(主要是日用品方面的)。同时,主管还亲自将“安利”的产品和别的产品比较使用,让你相信“安利”的产品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质量好。比如主管亲自演示用“安利”的洗洁精和“白猫”的洗洁精去油污,结果安利洗洁精的效果确实好。经这一番亲自演示,让我对这份兼职更加相信。接下来主管给我讲了一些安利公司的业绩,比如去年的总营业额是几百亿,他们的一些领导人都是年薪过百万的身价,还有她自己的团队月薪是几万啊,又进一步让我被吸引进去。最后,她还向我展出一些他们出去旅游的照片以及那些大老板的照片之类的,让我再次深信不疑。此时的我已有一份强烈的欲望想从事这份兼职了。

接下来主管要讲的,既是很关键的部分也是我所最关心的,那就是薪金制度,分为10大项8大类,我就介绍其中的两项。第一项制度是佣金制度,是按你的业绩中取多少个点给提成。比如你的业绩是2500元,则得提成为2500*9%=225元,业绩越好,提成越高(2500对应提成9%,7500对应提成12%,15000对应提成15%……)。你看多么的诱人啊,心动了吧!!你可能在想这么高的业绩,我怎么能创造呢?不用着急,主管都给你打好坑了,就等着你往下跳了。她会说,首先你自己可以先使用一下我们的产品,觉得好的话,你可以自己买着用,之后还可以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购买了,同时可以介绍亲戚朋友加盟团队,在你自己的旗下做销售。这样一环套一环,你的亲戚朋友再往下推广,那么你的团队不久慢慢的壮大了,业绩自然就上去了。第二项制度是4%的领导奖制度,即团队总收入中取4%的提成作为你的工资。意思是即使你将来不做这个行业了,但你的团队和市场还在,那么你在家照样拿工资。嘿嘿,你看这多么的诱人啊!!

经过主管说这么多,即使开始你有很多疑惑,现在估计也大多数相信了吧。接下来,所有的新人和旧人一起开了个小会,小会上那些所谓“资深”的身价过百万的老板们会为你传授她们的“致富经”,要知道他们的演讲能力可不比那些演讲家差啊,这就是所谓的“初步洗脑”,让你欲罢不能,无法自拔。等他们说完,估计你已是深信不疑了。自此大概80%就会在未来不久加盟他们的团队,接受更近一步的“洗脑”。就这样,你的未来都是梦了哦。

其实,钱有这么好赚吗?回答是否定的。上面所说的那些赚钱手段看似很简单,其实很

难得做。据我了解,安利的产品(主要是日用品)很贵,一小瓶估计得40-50元,虽然它的效果很好,一瓶估计可以用1年。但是,一般人习惯于几个月买一次日用品,所以安利的产品不好卖。同时,安利(中国)只做直销(上面所说的主管是与安利是合作关系,并非是安利内部的人员),即它的产品不在超市卖,它只在自己特有的店铺有售。这就更进一步的缩小了它的市场,也就更难得卖出去了。所以呢,主管在上面所说的经营模式实际上就是让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消费。即让你赚亲戚朋友的钱,但亲戚朋友的钱有这么好赚吗?如果你真的向你的亲戚朋友推荐这些很贵的产品,你认为她们会买这些看似不正规的产品吗?她们会以为你是传销的,甚至会因此影响你们的关系。这样就很显然,你的产品被卖出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你自己进产品是要交底金的,这样产品卖不出去,亏损的还是自家啊。为了不让自己亏损,你就可能去骗你的亲戚朋友卖你的产品,甚至骗她们也进入传销,害人害己哦!!

开始我还是半信半疑的吧态度,不相信这些是传销,也因此等我回家后,我老爸还把我骂了一顿,不仅是因为我不相信老爸的话,还因为我听小会听的很晚,一直没和我爸联系,导致最终他去汉飞青年城找我,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找着,都担心死了,连打了11个电话我手机都关机(听小会时他们不允许开手机)最后还是小会开完了我给他打的电话。可是回来后我的念头还是没打消,可见这传销的魅力有多大。直到我的大学同学军哥给我打了个电话,我才幡然醒悟。他和我说,他以前也在汉飞青年城做过“安利”产品的推销,也被骗过,这才打电话来警示我别被骗了。在此,我真心的感谢军哥的提醒,虽然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危难时刻你帮了我一次,非常之感谢。要不是因为你的提醒,说不定我就进传销了,一旦被“洗脑”,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算是体验到了什么叫“天上不会掉馅饼”了。找兼职还得找一些靠谱的机构,这个经营机构说是与安利合作的,可是当我问他们是什么公司时,他们却说不上来,太值得人怀疑了。以后找兼职要当心了。另外,我在此再介绍一些有关传销的常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是传销组织结构严密,行动诡秘。随着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对非法传销打击力度的增加,非法传销组织的组织形式更为严密,活动方式更加隐藏。传销组织往往将传销参加者带往异地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实行集中居住和管理,并对其实行24小时监控,隔绝与外界的联系。为防止暴露目标,上下线之间往往秘密联系、单线联系,以各种绰号代替姓名,交易方式也以付现金为主,虽然偶尔也会通过银行账号汇款等方式交易,但是一般不留任何手续和凭证。

二是参与人员成分复杂,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随着传销活动的泛滥和人民群众对“一夜暴富”的渴望,传销活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和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下岗工人、无业人员、大学生等特殊群体逐渐成为非法传销活动的主体,占涉案总人数的90%;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25岁以下的占70%,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

三是违法犯罪手段更加隐蔽,欺骗行为理论化。随着国家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持续打压,传销的形式与手段逐步衍生、变异,更加隐蔽,更具欺骗性。传销组织除“拉人头”以外,还以“传商品”、“加盟店”等形式进行活动,很容易使一些致富心切的群众上当受骗。传销头目对传销人员的培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诈骗理论,受骗者一旦加入团队,进行“洗脑”,就会对其谎言深信不疑。

四是违法犯罪后果严重,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传销者往往利用亲朋好友的信任,把受害人骗离居住地,再以销售某种商品为幌子,以快速致富、高额回报为诱饵,欺骗他们加入传销组织。加入传销组织后,很多人发现传销是一种骗局,但由于自己已被欺骗,为“捞本”,他们会千方百计欺骗亲朋好友参与传销。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一人参与了传销,那么他的亲朋好友往往难以幸免,如此恶性循环,

导致传销组织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在查处的传销案件中,所发展的传销下线几乎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

以上为我的亲身经历,在此与朋友同学们分享,希望大家不要被骗。觉得写得不错的别忘了为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分享转载哦!!

10个传销和变相传销典型案例

10个传销和变相传销典型案例 1、重庆查处诱骗学生参与传销和变相传销案件 2004年3月,重庆市工商、公安等部门发觉在查处的传销案件中,在校和毕业学生占有相当比例。据了解,去年10月以来,传销组织打着所谓“欧丽曼(香港)亚太有限公司”的幌子,在重庆市渝北区传销“欧丽曼”化妆品。通过调查,发觉他们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邀人入伙,再通过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亲属之间进展下线,形成多层次传销网络。要紧集合在双龙湖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和双凤桥街道等地的民房内,生活条件十分窘迫。传销人员中,80%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分不来自湖北、河南、江西、山东、云南、四川、河北等地院校。在传销组织的操纵下,有的明知上当受骗,却不得不按照“上线”的要求进展人员;有的明知违法,为挽回缺失,仍去骗自己的亲朋好友;有的为了生存,甚至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重庆市工商、公安等部门与渝北区委、区政府共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的工作力度,并成立了渝北区集中整治传销和变相传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工商、公安、教委、街道办事处、民政等部门联手开展行动。 按照举报,工商、公安执法人员一举捣毁了位于渝北区龙昌街的一个传销窝点,挽救出53名参与传销的湖北院校学生,并联系在渝的湖北省公安厅、教育厅工作组,将受骗学生护送返鄂。随后,渝北区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全面展开。重庆市工商机关与市、区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通过“发动群众、摸清情形;公布电话、扩大线索;集中力量、分头行动;发觉一

起、查处一起”等方式和开展拉网式清查。共捣毁传销窝点143个,审查涉嫌传销人员456人,抓获传销组织者5人,暂扣传销款38万余元。 2、山东泰安查处青青年被骗参与传销和变相传销案 2004年6月,山东省工商行政治理局接到国家工商行政治理总局批转的举报信后,迅速行动,一举查获了山东泰安的一个传销日本“爱博美娜”化妆品的非法组织。该组织以诱骗青青年为主,对其进行精神和暴力双重操纵,每骗到一个新成员,团伙头目就收掉其身上的手机、财物和身份证件,派人跟踪和监视,限制人身自由,反复“洗脑”灌输“成功”理念,然后扇动其加入或向家里骗钞票加入,逼迫其进展下线,连续诱骗朋友、同学加入。 具体做法是:每人须缴纳2900元购买一套所谓的“化妆品”,取得加入资格并可进展他人加入,每进展一个下线可得300元的“奖励”,除从直截了当进展的下线人员获得“奖励”外,还可从下线进展的人员获得间接“奖励”。在整个运作中,全然没有产品,实际上确实是“拉人头”诈骗,违反了国家《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10号),属于传销和变相传销。 山东省工商行政治理机关与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对该组织进行了严格打击,并主动挽救被骗的青青年。现已捣毁传销窝点2个,挽救被骗人员1 0余名,查获用于传销和变相传销的存折等一批物品,将5名传销骨干分子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山东省工商、公安机关进一步深挖线索,抓捕头目,扩大战果,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努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

一个求职大学生悲剧遭遇 大学生坠入传销组织的招聘陷阱,不是简单的防范意识弱的问题,而是对传销组织犯罪打击力度弱的问题。传销组织越来越严重的暴力化倾向,涉及的犯罪不仅仅限于非法经营,而且可能涉及抢劫、伤害、诈骗、非法拘禁等诸多罪名。人们熟悉的传销组织犯罪手段是以欺诈手段将受害人骗到传销组织控制地,现在发展到以暴力拘禁受害人、洗劫受害人的财物,逼迫受害人编造谎言向家人要钱,或者设置工作陷阱,诱使亲友坠入等等。 警惕传销 山东工商警示:大学生暑期求职谨防传销陷阱毕业生应尽量把所在学校提供的需求信息、校内或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会作为求职主渠道,对网上求职等其他途径获取的招聘信息要注意甄别,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才服务机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工商部门咨询、核实。 湖北工商提醒:大学生暑期打工警惕传销陷阱近期,一些传销组织打着“天津天狮”“美亚国际”“武汉新田”“月月爱”的名称,应对此类招聘信息保持警惕。此外,广东茂名、韶关,广西北海、玉林及湖北荆州、襄樊等地有传销组织诱骗在校学生参与传销,对来自上述地方的招聘信息要保持警惕。如遇到疑似传销的招聘或工作介绍,请及时向工商机关12315、公安机关110咨询或举报。石家庄工商部门提醒暑期求职谨防传销陷阱一些传销组织往往针对大学生的求职信息设置圈套。对此,学生们要有分辨意识,找准自我定位,别被对方的“高薪”所迷惑;要注意查询招聘单位的合法性,最好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确认招聘单位的资质。第二招,精神“洗脑”。看中一些大学生存有“一夜暴富、急于成名”心理,传销集团会鼓吹所谓的团队精神、家庭温暖以及几何倍增、高额回报来诱骗和控制大学生。 陷入传销 受骗大学生:我是如何落入传销陷阱的

大学生消费受骗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消费被骗案例 典型案例一:蔡某某高校土木系06级学生 某个下午,一名30多岁的陌生男子闯进宿舍,拿着一本很精致的笔记本说:“同学,这本笔记本我两块钱卖给你,你四块钱能把它推销出去吗?”我接过笔记本看了看,质量还不错,那个人看我对他的“诱饵”感兴趣,就边说边打开他那装的鼓鼓的书包,“你们看,我这里还有水笔、钢笔、笔芯、雨伞——全是名牌,一律三块钱!”见我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他趁热打铁:“想你们大学生在学校也不容易,我以低价格卖给你们,你们在学校卖的时候价格可以高一点,我这一包东西可以让你们最少挣到三四百块钱!”面对眼前利润的诱惑,加上很早就羡慕那些靠自己赚钱上大学的人,所以整个宿舍成员达成一致,共同出资,用400块钱买下了这些东西。可当推销员走后不久,就发现:一盒200支的笔芯只有七八十支,还都是那些被用胶带粘在盒壁上的;水笔,也只有外面的一层,里面夹的全是硬纸,打他留的电话号码却是空号。 典型案例二:张某某高校软件学院06级学生 最近在淘宝上选中一双安踏鞋,准备买下来,后来无意

间又在另一个网站上看到了同样的一双鞋,但价钱却便宜一半,不禁心动,就从这个网站上买了下来,可过两天寄来的一双鞋居然是个冒牌货,穿了两次就扔了。 典型案例三:大连理工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张洋无意中在淘宝网上看见一则广告,“联想品牌机超低价仅售2000元。”这让早就想买一台电脑的他高兴极了,同样配置的电脑市场价是1.4万元。惊喜之余他立刻拨打了网站的电话。卖主刘健称,公司总部设在南京,如果诚心购买,可送货上门,但前提是先预交1000元订金。张洋说,他原以为交些订金是很正常的事,就立即把钱汇了过去。次日,一位自称是送货的杨经理给张洋打来电话,称他已经从公司总部送货到了大连,要求张洋到指定银行交完另一半货款后拿着存单直接到长江路某地点拿货。此时,张洋要求先见面看看电脑再当面付款拿货,但杨经理称,这是公司的规矩,他没有权利直接让买家见货。张洋到建设银行支付了另外1000元钱的货款。 典型案例四:大学毕业生小刘在郑州北环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面试通过后,被要求交360元服装费,然后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她同该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上面还特别注明:如因个人原因辞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不予

面试时隐瞒了工作经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面试时隐瞒了工作经历 篇一:面试时95%会问到的问题,不看后悔! 不管是首次面试还是跳槽求职,每次面试前都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精力来对待。看起来除了自我介绍外,面试官的所有问题似乎不尽相同,但不管问题多么千奇百怪,其主要目的都是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最多的个人信息。万变不离其宗,面试时95%的问题与下文有关。推荐添加微信eLizhi,从此你的人生便多了一位免费的成功教练。 一、基本情况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您从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成果。 考察要点:测试应聘者是否能够用几句话概要地介绍其主要的工作信息和重点业绩,而不是以流水帐的形式重复履历表有已经注明的内容。在介绍工作成果时,注意应聘者能否正确表述其在原单位所发挥的作用。尽管有关基本能力的提问大多可以通过简历或应聘表格反映出来,但通过回答可以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仪表神态、目光注视程度、

肢体语言等方面。 2、您为什么重新求职? 考察要点:测试应聘者的求职动机是否合理。重新求职的原因可能因为应聘者原单位的问题,但通过回答可以考察应聘者是否既能客观、委婉地说明原由。 3、什么样的单位是您求职的第一选择? 考察要点:测试在应聘者心目中是否对自己和单位的定位清晰明确,而不是盲目应聘。 二、专业背景 4、您认为此工作岗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考察要点:测试应聘者认为的岗位素质与招聘需要的岗位素质的吻合程度。 5、请谈谈你对您所从事专业的理解,在专业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成果? 考察要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功底。 6、您认为自己应聘的职位在公司里所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您个人有哪些方面的优点? 考察要点:势能够胜任这一职位?还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准备如何来弥补?考察应聘者个人对工作的理解以及是如何考虑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匹配性的。 7、您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考察要点:通过回答找到此应聘者与其他应聘人员的优

传销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

传销的资料 一、什么是传销? 根据第444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禁止传销条例》中定义了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通俗的理解,传销就是用劣质的货以次充好或干脆是无虚有的什么货让你购买,当你购买后就上当了,甚至会让你血本无归乃至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为了摆脱这种生活状况你必须想法设法用你手里的所谓的“货”去引诱另外一个人购买,就这样,这件劣质的或跟本不存在的货就以一个很高的价位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一个传一个,所以才叫传销。同时由于你很难取得一个陌生人的信任并让他去购买你的东西,你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你的亲戚朋友,这样做的时候你就极大地伤害你的亲戚和朋友,可谓害人至深了,传销之令人痛恨可想而知。 二、实质 传销作为危害个体和社会的一种有组织带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活动,传销的实质就是: 通过欺骗等手段有组织地获得非法利益,它的核心环节是下线,因此也有人把传销界定为多层次的直销,但与当下的直销、代销、转销等有明显的区别,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什么是传销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四、传销的组织形式 传销组织一般都以“介绍生意”、“介绍工作”或“招聘”的名义,谎称可以获得高额回报,进行拉人头发展下线,利用亲属、朋友、同学、战友等各种关系,通过打电话、写信或者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等手段,将人员骗往异地。他们许诺发展人员数量越多,获得的报酬越多,采取利诱甚至威逼、暴力等手段,对参与人员进行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传销组织者、策划者和骨干分子在短时间内可以非法获取大量财物,大多数参加者常常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参与传销引发的夫妻反目、父子失和甚至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传销方式在世界各地都较为流行,传销企业因此获取大量货物的差额利润,但并非佣金。正因为传销的巨大商业利润,趋使有些不法商人利用传销的方式开展非法传销,将正当传销演变为“网络连锁”等非法形式,变相聚敛财富、欺诈群众,从而连 锁引发非法传销人追求财产为核心的各类型犯罪。“拉人头”式传销活动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欺骗、威胁手段滚动式发展人员,骗取“入门费”。传销组织者对传销人员实施“家长式”管理,进行人身控制,并对其宣扬、灌输“暴富”理论,进而达到精神控制目的,使参与者痴迷其中、不能自拔。传销团伙组织严密,活动隐蔽。上线与下线一般实行单线联系。参与传销的绝大多数为外地人,几乎涵盖全国所有省份,年龄大多在16—25岁之间;人员多为农民、外来打工者,还有学生、工人、退伍军人等。传销人员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差,一旦发现赚钱无望,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整个传销网络完全依靠下线人员交纳的入门费维系运作,传销人员的报酬取决于发展人员的多少,因此,“拉人头”传销极易滚雪球般迅速膨胀。传销活动的隐蔽性、欺骗性、流动性和群体性,以及它独有的营销方式和组织形式,使之极易演变为有组织的社会犯罪,产生更为可怕的杀伤力。

大学生求职陷阱有些

大学生求职陷阱有些 大学生求职陷阱有哪些 大学生有哪些,你了解过有什么样的求职陷阱容易让我们陷入其中吗?下面为大家介绍大学生求职陷阱,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在网上以高薪招聘为名引诱毕业生上当,一些求职者因不了解情况而受骗。“只要你加入我们的团队,3个月后就拿到月薪3000元左右,随着你业绩的增加,你的工资将逐月增加。”两位上当的学生称:他们与这家公司洽谈时,公司不看毕业证书,只填一张表格,随后便通知他们说被录用了,并准备带他们去广西、云南等地。在去广西的途中,他们意识到是传销后,便在南下途中下车,逃了出来。目前,传销骗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新的形式,值得大学生求职者注意和警惕:一是“跨省招聘”.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知道,网上诈骗在当地很难实施,因为当地人都熟悉情况,编造的谎言很容易被戳穿,而外省的求职者往往不了解当地情况,容易得逞。二是“高薪引诱”.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时,提供所谓的好职位和高薪,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当。三是“共同创业”.一些传销人员为了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当受骗,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时,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表达共同创业的愿望,一些大学生求职者信以为真,结

果受骗上当。四是“网上恋人”.一些传销人员以在网上寻找恋人为名,诱骗大学生,一旦上当,便以各种理由拉其入伙。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毕业生小薛同学向记者述说了自己求职受骗的经历。一天,小薛接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取为“储备经理人”.小薛在兴奋之余不免纳闷,自己从未向该公司投送过呀?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电话?但小薛还是兴冲冲地来到该公司,可去过方知,原来是该公司从某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预先被录取的职位“储备经理人”则被换成了“理财专员”.经过一番培训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有多名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广告上说是招聘“经理”,月薪1800元。当他们交了50元的中介费,办完手续后,被安排在离中介所不远处的一家公司工作。结果上班第一天,公司负责人就叫他们“先从基层干起”,让他们先在1个月内,每人推销价值1万元的保健品。1个月下来,他们6人中,没有哪一个完成了任务,自然被辞退了,不但连基本工资没拿到,还出了中介费。后来他们通过明查暗访,发现这家所谓的公司就是职介所的人开的,专门用来骗人的。 据了解,目前很多公司招聘业务员都是到各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

在校大学生被骗加入传销组织的案例分析

在校大学生被骗加入传销组织的案例分析 近几年,一度沉寂的传销向学校渗透发展。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是欠缺社会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被非法传销组织宣传和煽动,这就绐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以下为我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学生参与传销工作案例。 一、案例介绍 张某某,男,21岁,为计算机控制技术06级的学生。张某某性格外向,和同学关系处理的不错。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给身为2009届应届毕业生的张某某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由于张某某家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在校3年学习期间有2年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因此该生急于寻找理想的工作,在2009年4月份即将毕业前被其高中同学以介绍高薪工作为名拉入传销组织,骗至三门峡一传销窝点洗脑,在被传销组织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后,开始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二、解决方案 我作为毕业班的辅导员,在学生请假离校找工作前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联系体制,通过定期的电话联系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工作动态。而在与张某某的联系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反常现象,其手机经常无法接通,好不容易联系上后询问该生当前的工作状况,该生支支吾吾,不能说明其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随后我便与其家长联系,了解该生的情况发现该生已经长时间不与家长联系,而且在春节过后返校前谎

称要偿还贷款,跟家长索要了8800元。但是该生并未向我提出还款申请,且之前的种种反常迹象让我觉得不对劲。经过与张某某同班同学的联系,以及与该生家长的沟通,通过电话、QQ等方式最终确定该生被其高中同学骗至三门峡参与传销组织。随后我陪同该生家长到三门峡市报案,与公安机关一起几经辗转找到张某某所在的传销窝点将其解救出来,并带回学校。返校后,经过我与该生的多次沟通和耐心开导,张某某清楚的认识到传销的危害,以及自己所范的错误,并作出深刻的检讨,从而端正了心态,在毕业前顺利找到工作,并与2011年考上家乡所在地的公务员。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案例分析 通过与张某某的深入谈话,该生也知道传销是骗人的,但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身为2009届毕业生的张某某深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急于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以实现所谓的人生抱负,并偿还在校期间申请的助学贷款。该生之所以被骗,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在起作用:首先,该生接触社会面较狭窄,涉世未深,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缺乏社会经验、识别陷阱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传销组织的欺骗性、隐秘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够,这次受骗就是因为经不起同学的蛊惑而上当受骗;其次,由于该生家庭比较困难,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致富,尽快使家庭脱贫。这种急功近利心理导致他对传销鼓吹的一夜暴富的神话具有浓厚的兴趣,把传销当成了实现理想的阶梯,难以抵御所谓的高薪引诱和一些不切实际的“糖衣炮弹”

2021年找工作被骗钱办

找工作被骗钱办 找工作被骗钱怎么办 找工作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不少应聘者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看到一条非常满意的招聘信息,精心准备后赶往面试现场,而招聘方只随意询问几句,填张表格,再告知一句“回家等通知吧”,从此就杳无音信。其实,这种类型的企业,多数都不缺人,也不急于招聘,他们只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广收信息,积累所谓的“人力资源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传销在我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有的企业却总想耍把戏、钻空子。如有的求职者看到这样的一条招聘信息:招聘 ___接线员20名,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学历不限,月薪800元。求职者前去面试后都大呼上当。原来,公司要求他们 ___一定数量的产品,然后通过 ___销售给其他客户。用单位的话来说, ___接线员工作就是通过 ___ ___客户,进行产品销售和 ___。但明白了 ___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传销。

由于网络的传播面广、传播速度迅速,不少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招聘,来为企业进行另一种形式的 ___宣传。通过 ___发布招聘信息,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见光率”,另一方面利用可观的招聘数量,制造一种公司发展迅速、求才若渴的假象。其实,这都是企业假借招聘之名,进行的一些 ___炒作。 如果说有家公司连员工工资也付不起,被起诉后败诉了,但还在进行招聘,你能相信么?这可不是笑话!这种企业一般拖欠每个员工2~3个月的工资,在试用期内又辞退这些员工。他们往往都承认赊欠工资,并且保证一旦公司正常运转,立刻偿还所欠薪资。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仅仅是为了分散企业的内部矛盾,使企业暂时逃避破产的危机。 利用招聘敛财可以说是老伎俩了。直截了当地收费早就被广大求职者所识破,所以现在的敛财手段就更加隐晦了。比如应聘者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轻松通过面试后,公司要求在上班当天交纳300元(其中包括制服费用及各类工本费、押金等)。如若员工离职,这些制服及用品公司不负责回收,理所当然的,那些所谓的押金和工本费用也就回不来了。 在铺天盖地的招聘 ___中,高薪的职位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除去高层次的技术类、管理类岗位,那些岗位要求低、薪资待遇优

大学生中上当受骗的个案研究

大学生中上当受骗的个案研究 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但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世界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花样翻新的诈骗等侵害人身财产安全的不法行为,以期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这一情况,在大学生周围尤其明显,大学生成了这些危险因素集中侵害的对象,上当受骗的案例屡见不鲜,面对无数“血”一般的教训,我们小组在思修老师的指导下调查研究了“大学生上当受骗现象的原因及应对办法”以期提高大学生个人安全意识,能够“火眼金睛”辨别在身边潜伏的侵害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因素,安全顺利的度过这段人生过渡期。 个案举例 经过多方收集材料考证,我们可以将侵害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分类为: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人身安全、危害财产安全三类。其中危害国家安全主要涉及传教,间谍等,利用大学生大多刚刚成年,尚未踏入社会,世界观人生观体系尚未建立完整,错误诱导大学生的思维处事方式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危害人身安全的常见案件为传销组织,黑社会等胁迫大学生从事不法行为。而在我们周围最常见的要数危害大学生财产安全的诈骗案件,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大学生财物,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个人利益及合法权益,并对大学生自身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不良影响,而此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大学生树立不完整,不可取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发恶性循环。 针对这类案件,骗子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诈骗,加

之大学生通常防范意识较差,极易羊入虎口,个人财产成为骗子的囊中物。面对许多大学生诈骗案件,我们要郑重严肃的问问:是什么让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屡屡折戟沉沙在骗子花言巧语甚至是并不高明的欺骗手段上,大学生又该怎样去保护自己,免受上当受骗之危害呢? 2003年11月15日下午6时50分,某校法律与行政学院一男学生在校区农行门口被两名女子骗取了400元现金和一部手机。该男生在农行遇到两名年轻女子(学生模样),其中一人自称姓谭,是上海某重点大学学生,来北师大找朋友,一直联系不上。自己的三星手机(假货,能开机)没电了,当时急需联系在深圳出差的父亲,所以要借该名男生的手机一用,并交出手上的三星手机作为抵押。三人交谈了约一个小时,在取得该名男学生初步信任后,两名女子又提出了借400元旅费的要求,承诺与朋友取得联系之后即便归还。该名男学生信以为真,把钱交给她们还亲自送她们上公交车。 原因分析 1、阅历不足,辨人不清。 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经验欠缺,识人辨人能力不强,思想单纯天真,往往感情用事。在诈骗者或可怜,或可爱,或急需帮助的伪装下,大学生由于心地善良,富有关爱心、同情心,乐于助人,往往以诚相待,恨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给人家,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生遇知音的感觉,殊不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结果中了诈骗者的圈套。从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受骗人与对方交谈约一小时,便信任对方,当做朋友看待,受骗人秉着“助人为乐”的原则,将自己的手机借与陌生人,而对诈骗者所捏造的理由未有任何异议,也没有做出询问及试探,并在对方“真诚”的拿手机抵押时,彻底为其“真诚”所打动,凭着对方也有“贵

求职陷阱案例汇编

求职陷阱案例汇编 (招生就业指导处二○一二年十二月汇编)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非常迫切。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的求职陷阱,给大学生再次求职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据公安部门统计,这种案件在近两年内呈急剧上升趋势。面对这些问题,除了学校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外,大学生自身在求职过程中更要注意提高警惕,增强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一、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受骗案例 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案例:小王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想通过网络求职,于是将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开,并将手机、寝室电话同时公布。一段时间后,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电话,称为了核实其大学生身份和家庭情况,要求小王告知其家庭电话号码。小王觉得用人单位想核实她的真实情况也是正常的,于是将家庭电话告诉了对方。就在这段时间里,远在郑州家中的王父接到了一自称是武汉市某医院急救中心主任的电话,称胡女因交通事故在医院抢救,需汇款30000元到院方指定的账户,否则将影响抢救。胡父在与校方、女儿同室同学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救女心切,当日先后分三次共汇款25000元到指定账号。几个小时后,王父通过电话联系上女儿,才得知这一切竟是个骗局。 现在这种骗术十分流行,有的人无意间被骗子探听到家中的电话号码,就出现了类似的骗局。有的人在手机丢失后,没来得急挂失,骗子就利用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一一打过去。由于亲友众多,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提醒大家都要对这种骗术提高警惕 2、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案例一:大学毕业后,小吴在一家职业中介交了10元注册费,成为会员又交了150元的信息费后,中介将为他联系5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没想到,小吴5次面试均碰壁,对方要么称“已招到人”,要么称“不合适”。小吴发现,其他在该中介注册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他明白自己碰上了“黑职介”。 “黑职介”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信息费后提供虚假信息,找几家用人单位来回“忽悠”学生。甚至有些中介在收费后便人间蒸发,让学生投诉无门。

大学生就业骗局案例(转)

大学生就业骗局案例 寒假即将开始,2008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暂告一段落,在前一段的招聘高潮中,有不少人找到了工作,也有不少同学受过骗。骗子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下面是几位受骗毕业生的经历,希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借前车之鉴,谨防受骗。 押金陷阱 案例一: 长春市某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张某从10月中旬起已投出了60多份简历,均石沉大海。 11月20日,张同学打开自己的邮箱,发现了一封来自广东省粤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回信,信的大概意思是:企业看到她的个人简历之后十分满意,已决定录用她,并为她建立了个人档案,2006年毕业之后,即可到该公司上班,工资待遇每月3000元。为了避免张同学进行多项选择,公司决定先向她收取200元的抵押金,并附上了公司的账号。 “当时我真的太高兴了,就像看到了曙光,我一直就想到南方发展。看到要求交抵押金时,我确实犹豫了,但是转念又一想,不能因为200元钱而失去这么好的机会啊,所以第二天我就把钱汇过去了。当我在23日打那个公司的电话询问钱是否到账时,发现所有的电话不是关机就是占线,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联系到这家公司。”张同学说。 案例二: 江西省南昌市某高校学生小刘在日前看到一则招聘兼职办事员的广告,便按照广告上的信息来到了人才交流中介广场,并缴纳了30元的报名费。在经过了一家科技公司所谓的“面试”后,又向中介缴纳了200元的中介费。与该科技公司签订合同时,对方称必须要交300 元的押金,否则就不签合同。接下来的3天“锻炼期”内,招聘单位让他每天走访30家化妆品店,统计近10类资料,并提交工作报表、不少于1000字的工作记录。小刘觉得自己无法完成,提出要中止合同,用人单位即以违约为由,扣下了300元押金。 类似的问题不止出现在小刘一个人身上,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不少大学生都有在应聘时遭遇陷阱的经历。一些单位利用大学应届毕业生把个人资料公开于各大招聘网站上的做法,主动致电求职人称其已被选中,待大学生上门面试时才发现该公司承诺的“理财专员”、“营销助理”,其实只是一些无任何权益保障收入、全靠推销提成的“保险推销员”、“服装售货员”。一些大学生在用人单位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后才被告知,虽干得不错,但专业知

我在合肥那两天请警惕高级传销(合肥传销经历)

亲历传销洗脑——请警惕高级传销 做梦也没想到,传销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差点陷入。这是个任何人都羞于开口的事情,我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我遇到又一个朋友可能真的身陷其中了。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沦陷,我就通过我前段时间的亲身经历提醒每一个路人——警惕高级传销(名约连锁经营或连锁销售)并将这个思想传播开去。 这个朋友是我在这个市民中心,因为笛子而认识的一个年长的大哥,姓卢,我还收过他的卡片,偶有联系。他四十岁左右,习得一手好书法,是书法家协会会员,而且口琴吹得很好,做过装修工程,策划设计等,很豪情奔放的一个人。昨天突然给我发短信:“五笛兄弟,最近还好吗?我到安徽芜湖出差了,帮工厂企业做咨询培训,有时间请你喝酒呀。”我晕,这台词太让我有直觉了,也不禁笑了下,这个世界真小。和他认识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说请我喝酒的。因为有前段时间的经历,我回了句:“老卢你不会在做连锁经营吧?千万别搞传销啊,那里很严重。”之后我就特意在传销行业的工作时间打电话给他,想告诉他一些东西。可打了好几次,不是挂掉,就是不接。这在以往的交往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我又不是在夜里打的电话,而且他回给我的信息也是期间短暂的休息时间。只是他不知道,我刚从安徽回来。直觉告诉我,老卢很可能已经陷入其中了。为避免这样的事情更多的发生,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 在我一贯的印象中,传销是很可怕的,都是一些低素质的人在从事,里面涉及产品的购买,甚至限制人身自由,扣押手机身份证等,也可能有暴力威胁的手段,所以一直都觉得传销离我是很遥远的事情。但这次的经历,让我接触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传销,有很多高素质的人在从事,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有绝对的保证,而且不限制人身自由。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才让我接受了他们洗脑的过程,并且被洗得很彻底。只不过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和一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沟通之后,才恍然醒悟,没有加入。 对于传销,每个人都是深恶痛绝的,也断然不会去从事,也不相信会有很多精明能干的人去做这个。但这次前往合肥的传销考察之旅,真让我感觉里面是卧虎藏龙。他们当然不会打传销的招牌,称之为连锁经营业,我见过的有腾讯公司白领、华为中层管理、修正药业广东省老总、杭州的公务员、连云港的警察、开广告公司的老板、三家化工厂的老板、南车集团采购、陕西的在校大学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硕士生、高中教师、普通农民、个体户以及很多普通上班族(听说有个经济学家,不过我没见到)很多都几乎是全家亲人参与,多的达二十个人的家族,都在从事这个。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我也曾经怀疑过,但通过正面的言谈举止,以及侧面的了解,和后面查资料的结果,都是真实的,只是这个行业模糊了他们真诚的心灵。叫我过去的是三年没见的同事,暨南大学新闻学毕业的才女,后来她去了信义玻璃集团,现在她全家有十四个人在合肥从事,除了可惜之外,就是对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感到可叹。 本来打算把整个洗脑过程详细的描述出来,大概五六万字,但朋友们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看,何况自己的文笔也不好,而且没有完全经历过传销。在网上我找到很全面的过程,写得比我好,后面我会告诉朋友们怎么去找,有兴趣的朋友或者有亲人朋友真的在从事的,可以去有个全面的了解。接下来我就通过简单的叙述,来讲述我亲身经历高级传销的洗脑过程,希望朋友们在遇到的时候,能够真正警惕。 1.应约:(2012年10月底——同年11月24日)三年不见的同事李小琳(化名),后面她去了信义玻璃集团,之后基本没有联系,这段时间QQ聊问我工作的事情,刚好我工作不顺心。她说和亲人一起合伙开了个咨询管理公司,业务忙不过来,亲戚们没读过多少书,世面也不广,招人也没有合适的,叫我过去看看,合适的话可以在那里做,薪水方面大可放

一个有两年“传销”经历的人让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传销”,“传销”的内幕

一个有两年“传销”经历的人让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传销” ————“传销”的内幕前言:看了论坛里有位兄弟发表类似的帖子,顿时感慨万千,曾经两年的传销经历历历在目,我用两年的时间从一名新人做到第四级别,住进宾馆,我培训过的人都有一千多人到最后主动退出,可以说传销里面的什么事情都看的很清楚。恰好最近看到很多大学生失联的新闻,凭我的经验,很多都跟传销有关。下面我就用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传销,怎么运作的,人被骗进去之后怎么安全回来。也欢迎有疑问的朋友提问。第一次发帖,如有违反规定,还请版主指正,谢谢! 先讲讲我的经历:我2005年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了中部某省的一所三类大学,高中给我的感觉大学是无限美好的,人生最美的时刻,可到了大学后才发觉大学给我更多的感觉是空虚和无聊。每天都不知如何打发时间,在昏昏沉沉度过了大一之后,大二我决定做点什么事情,所以我就想找个地方做下兼职,赚点零花钱,又可以打发时间。就在大二快放寒假的时候,这时我高中暗恋的对象跟我联系了。在这里我称她H。(在这说明一下,我高中很喜欢H,这她是知道的,也给她写过情书表白过,她当时也没说什么,我们的关系就这么琢磨不透,忽近忽远,忽冷忽热。在刚到大学的时候我又跟她表白了一次,她果断的拒绝了我,这使我很伤心很绝望,恢复了将近半年才平息心中的郁闷之情。这中间我把她的任何联系方式全都删掉了,一点联系没有,可以说毫无瓜葛。)在这个时候她跟我联系我很诧异,跟我打

电话说话的语气我也很惊讶,首先打了一个电话就是问我过的好不好,在学校怎么样,简单的聊了一会之后就说有点事就挂掉了。(后来我过去了才知道这就是邀约,待会我会跟大家重点讲)过了一周左右时间她的第二个电话又来了,她说她现在没上学了,在SD帮她姨做生意,我就问她做什么生意连学都不上了,她说海鲜生意(之前听说过她姨搞房地产蛮有钱的),还说上学很空虚很无聊,想休一年学来跟她姨学点东西,体验一下社会。这番话引起了我的共鸣。后来连续打了几个电话,每次都是消极我的大学生活,说我上大学行尸走肉,还不如休学进入社会学习一年。后来重点来了,她说她蛮想我的,想跟我好,还说在SD那边没什么朋友,叫我过去陪陪她。这时恰好快放寒假了,当时我嫌远,毕竟从小到大没出过省。后来她又来了个电话,说她在那边考察了个项目,很想叫我帮她出出主意,对她很关键,还说现在能帮她的人只有我了,还说她信的过的人只有我了。说完这些话,我确实心软了,英雄难过美人关啊。在她的盛情邀约之下,我答应过去陪她一个星期然后就回家过年。就这样我就踏上了去往SD 的路,这一去就是两年时间,去之前我一哥们送我还开玩笑说:不会是搞传销的吧。我当时很相信很相信H,所以我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SD的路。 特别提示:每一个进入传销的朋友都会是被人邀约去的,邀约你的人可能是亲人、朋友、同学、恋人、网友、炮友等等,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何分辨别人邀请你是不是约你干传销? 这就是传销的第一步:邀约。

让大学生远离传销的陷阱

让大学生远离传销的陷阱 烟台南山学院(265713) 刘云飞 摘要:从近几年披露的传销案例来看,当前参与传销组织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高学历、高智商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非法传销的俘虏,进而成为非法传销的参与者?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为什么会被骗入传销组织,揭示了传销组织定义,以及它和合法直销的区别及其骗人的方法和手段,让大学生远离传销这个经济邪教。 关键词:大学生传销 2004年6月重庆破获了一起非法传销案,参与这起案件的有来自全国十几所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2006年9月山东聊城警方破获了自1998年以来全国最大“蝶贝蕾”传销案,涉及传销人员50多万,其中有20%的头目是大学生,更令人吃惊的是该传销组织的核心管理软件是一位具有博士后学历的从某为传销组织设计。现代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传销组织重点拉拢的对象。高学历、高智商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非法传销的俘虏,进而成为非法传销的参与者?这个问题令人费解。 一、非法传销的定义及它与直销的区别 多层次传销起源于美国(英文名称multi-level marketing或者direct marketing),它是一种由生产商经过销售员直接把产品介绍销售给消费者的无店铺商业零售模式。传销自80年代末进入中国,发展迅速且混乱。十年间,金字塔式销售,老鼠会诈骗泛滥成灾,成千上万人受害上当。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颁布法令,全面禁止传销业。7月份批准10家规模大实力强的正规传销公司转型如:安丽,雅芳,完美等等。为了与传统的非法传销相区别把合法的传销改名为直销。2005年9月1日公布的《禁止传销条例》对传销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变相缴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我们怎样把它与合法的直销区别开来呢?因为传销和直销出自同一家族,血缘相近,结构相似,采用同一方法扩大销售组织,比较相似,因而一般人难以区别。如果要简单来判断非法传销与直销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传销这个模式里头,在这个渠道里头,没有一个可以实质的作为消费的产品在流通。第二条非法传销以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而不是以销售产品的价值来计酬。第三条传销一般收取高额的入会费(直销的入门费用较低一般也就几百元,传销的入门费一般几千元)。第四条如果你想退出,直销一般都可以轻松地退货,而传销对于退货设置了极其苛刻的条件,不允许退货。第五条传销组织往往采取异地拉人,集中居住在比较偏僻封闭地方,授课开会,大都限制人身自由。 二、传销的危害性 1. 在经济学层面上,传销以欺骗为直接手段,出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参与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解脱的方式就是发展下线,骗别人。一个庞大的骗子网络建立起来。假如传销无限制发展下去,社会上人与人的信任资源将无限流失,终究会动摇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 2. 在社会学意义上,瓦解社会基本单元———家庭,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传销活动参与者多有相同的经历,就是被亲戚朋友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到外省市。参与人员中,多是弱势群体。最后结果往往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的因“洗脑”过分投入,精神接近崩溃边缘。

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心理分析

案例1: 9名从事传销大学生打死不听话新人后抛尸珠江行凶的9人都是大学生,他们被师兄师姐骗进传销窝,从不情愿到“成长”为骨干,还将一名“不听话”的新人殴打致死……昨天, 9人在牛山法庭过堂25岁的计算机系大学生吴某亮本应有个大好前程,然而一切都随着他被骗进传销组织“杏花村”而改变了——他最终认同了传销的歪曲的价值观,成为传销骨干。和他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其他8名大学生。24岁的大学生刘某智被骗进“杏花村”,由于“不听话”,吴某亮等上述9人商议后决定“送人”——他们殴打刘某智,威逼其交纳3800元的“加盟费”,直到将其殴打致死,然后将其尸体抛入珠江。 去年1月-6月,吴某亮等9人先后归案,吴某亮是因为忍受不了良心的折磨而选择了自首。 昨天,吴某亮等9名大学生嫌犯涉嫌故意伤害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在(东莞)牛山法庭开庭审理,他们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案件将择日宣判。 庭审 9名被告都是大专以上学历 昨日上午,吴某亮、刘某星等9人涉嫌故意伤害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一案在牛山法庭开庭审理。根据检察院起诉书,吴某亮等人都是一个名叫“杏花村”的传销组织的领导级人物,其中刘某星职务最高,是“片长”,负责管理几个不同的“家庭”,他有调动人员和动用钱物的权利。汪某周职务最低,是“家长”,负责管理“杏花村”这个家庭。

根据庭审情况,吴某亮等9人都是80后,都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他们大多是刚走上社会的毕业生,成员之间多为同学、校友和师兄、师妹的关系。9名被告中,何某芬和牟某鑫是同学关系,何某芬以网络营销为由,将牟某鑫骗到传销窝点,吴某亮也是被同班同学骗来传销的。 吴某亮等人思路非常清晰,说话很有文采,吴某亮在接受采访时出口成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很难面对自己的错误”。 引子: 大塘头东街6号704房 “杏花村”是一个传销窝点的名字,位于东城区大塘头东街6号704房。为了防止被骗来的新人逃脱,同时也为了规避警方的侦查,“杏花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家庭”,吃住在一起,手机统一上交,定时发放向家里人“报平安”。 “杏花村”名义上经营的产品是“瑞士金表”,其中很多成员都是以找工作为名被骗来的大学生,大学生吴某亮和牟某鑫就是这样被自己的师兄、师姐骗来的。原本他们也是百般不情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成了传销骨干。 据警方查明,自2006年起,吴某亮、杨某坤、刘某星、曲某江、牟某鑫、于某山、焦某波、何某芬、汪某周9人先后来到“杏花村”。截至案发时,刘某星、于某山、何某芬、牟某鑫都已经达到了B级经理,吴某亮、杨某坤、曲某江、焦某波均已达C级大主任。其中,刘某星职务最高是“片长”,汪某武是杏花村的“家长”。 第一幕:新人“不听话”

2010年6月亲身经历传销之路

2010年6月,亲身经历传销之路 河北“直销”,所谓的直销,顾名思义就是传销。时间: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地点: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事件:做软件项目这是我永远记得日子。当时我的高中告诉我,他在河北保定的。他有客户需要做一个定制ERP软件的,我和他客户通过电话,告诉我说:过去和我谈ERP软件的项目事宜的。当我需要去的时候,我同学告诉我,买到河北石家庄的火车票,等我到达石家庄的时候,他随即告诉,他在定州,在一个大学同学那玩的。要我去定州。当时也没怀疑的,因为随即就是周末,他出去玩,也很正常的。当我达到定州时,他来到火车站接我,身边还有一个女的(下文代称“H”)。他介绍给我说:是他大学同学的,她男朋友也在这的。那女的给我第一感觉,不像一个大学生的,怎么会是一个大学生。我简直不相信的。他介绍说是他大学同学的。我也就没怎么去怀疑的。我一天没吃东西了,只想吃点东西的。垫下肚子。和他们吃完东西,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就去了他们的住处。到了他们的住处,房间里出了一个女孩子(下文代称“K”),她说她是学财务的。跟我聊起了考职称的事。晚上6点多的时候,房间一下来了许多人,我同学就告诉我,他们是做铝材业务的。是业务员的。看着他们的穿着,我简直不相信他们是做业务的。穿齐不整的。没过多久,他们寝

室的领导来了,那女孩说这男的是他男朋友。我没做声的,但是晚上吃饭的,那女孩跟他们寝室领导嘴上叫男、女朋友,但是之间还保持一段的距离的。根本不是什么男女朋友那种恋爱的关系的。只是一般的朋友相处而已。但是,没什么证据让我值得去怀疑的,毕竟是人家的事。晚上睡觉的时候睡的地铺,这天晚上我根本睡不着的。很怕的,从来没这么怕过的。我很害怕是传销的。6月19日,星期六,早上,他帮剂好牙膏,打好洗脸水的。我没有怀疑的,因为他关心我,很正常的。吃完早饭,他说带我出去玩的,跑去定州的中山公园去转的。在公园一旁坐的时候,我同学陪着,H那女的也陪着的,当我拿手机上网时,那女的说她电话没钱了,说借我的电话打电话给他父母的。当时,我想,你自己电话都有钱的,为什么拿我的。我没好意思说的,只有给她了。然后我同学就跟我在一起的,就扯高中时代的事,然后说后天早上回保定。我说可以的,只要你上班不迟到就可以的。中午回去的时候,没饭吃的,很多人在等着的,坐那就打升级、斗地主的。我以为是打钱的,他们只说娱乐,输了做俯卧撑的。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就等他们住处的领导出来,开口叫吃饭才吃饭的。我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夹菜的。我都不习惯的。没办法就接受的。下午出去玩的时候,又是中山公园的。我就告诉他们我不喜欢别人夹菜的,那样很不卫生的。万一谁有病的话,吃了又往碗里夹菜,这饭根本就没法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