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方案(最新)

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方案(最新)
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方案(最新)

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x届x中全会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我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充分发挥“多规合一”统筹功能,实现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精简和优化,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按照《关于印发x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党办综〔x〕49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原则

(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行政。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率,提升审批质量,提升监管水平。

(三)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统一平台、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四)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相衔接,优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时限、优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形式、优化审批要件。

二、试点目标

积极开展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试点,突出“两个坚持”,推动“三项提升”,实现“四个统一”,开展“五项优化”。根据建设项

目行政审批改革要求,结合建设领域项目生成、项目审批、竣工验收三大基本阶段的工作实际,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批条件,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要件,压缩审批时限,实现建设项目审批方式新转变。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并联审批、注重监管”的“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新机制,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我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适用范围

市级范围内的政府投资或非政府投资新建、扩建、改建的城乡基础设施、工业设施、房屋建筑工程等项目。x市范围内其他县(市、区)参照执行。

四、内容和措施

(一)优化审批流程

1.事项提前受理和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在预审决策环节前提前核发,项目建议书批复、项目可研批复、节能评估批复、规划方案审查、消防设计审核备案等事项在具体项目审批环节前,审批部门提前提出项目策划指导意见,建设单位提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相关文本或图纸编制,由审批部门进行办理。

2.调整事项办理前后关系。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等4项可研批复前置审批条件,改为初审意见告知函,审批部门主动开展前期项目策划与审批前置指导,提前

提出项目策划指导意见。正式审批在施工许可前全部完成,以施工许可证核发作为项目开工前最终审查把关环节。

3.简化开工放线环节。建设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即可对建设项目开工放线,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后即可开工建设。

4.简化非工业类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程序。非工业类建设项目建成后环境污染较小,环保验收直接进行现场踏勘,发放非工业类建设工程环保验收登记卡。

5.精简申报材料。全面梳理每一个审批环节的各种申报材料,审批过程中申请人为各部门重复提供的申报材料实行共享。按照并联审批流程,分阶段制定报审申请表。

6.压缩审批时限。科学划分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阶段,将审批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步骤,各步骤并行推进,开展项目提前介入完成项目策划,明确限定市政府会议时限与中介审查时限等,总审批时限由原来的近250天缩短为政府投资类105个工作日,非工业社会投资类42个工作日,工业社会投资类32个工作日,以上均含政府上会及公示时限(政府投资类审批时限从预审决策计起至验收办结;非工业社会投资类和工业类审批时限从规划用地许可计起至验收办结)。

(二)联合评审

各部门多头专审改为联合评审,评审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各相关

审批部门出具审批意见。在项目策划环节,由牵头部门(发展改革委或规划和城市管理局)组织国土、规划、环保、住建、消防、园林、气象、水务、社保、文保等部门共同参加,对项目选址、规模等方面进行联合评审(踏勘),会商后形成意见。在用地许可环节,由规划部门牵头对规划方案进行技术联合审查。

(三)联合审批

项目立项后,各相关审批部门并行交叉作业,前置审批单位出具初审意见,告知后置审批单位,后置审批单位的审查工作最迟应在前置审批单位提出初审意见时与前置审批事项同步交叉进行。

(四)联合验收

市住建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联办部门在规定期限内联合验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无故未参加者视为同意。联合踏勘后,各部门形成部门意见。市住建部门负责统一反馈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并形成统一验收意见。建设项目可一次性全面完成验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具备验收条件的事项先行验收。

(五)落实企业投资自主决策政策

市管权限内不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管理;除列入国家限制和淘汰产业目录的企业投资项目外,按照“能放则放,非禁即入”的原则,只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企业都可以自主决策投资建设,不再进行核准,实行备案制管理。对需要上报国家、自治区核准的项目,仍按国家、自治区规定程序上报。

五、工作机制

实施“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表收费、一窗发证、跟踪监督”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机制。

(一)一门受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并联审批综合受理窗口,安排固定工作人员负责并联审批收件,对具体项目实行一门受理,为项目进行编号赋码,为申请人提供咨询、导办服务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服务。项目申请单位可分审批阶段提交申报材料,填报阶段报审申请表。对部门间互为前置的申请材料或其他非必要性材料,可先受理后补齐。其他参与并联审批的服务窗口原则上不再自行受理项目申请。

(二)抄告相关:并联审批综合窗口接件后,及时分送相关并联审批窗口部门,各审批服务窗口部门及时做好资料交接工作。对需要补正材料的项目应在材料交接后3个工作日内向并联审批综合窗口书面提出,否则视为不需补正。各阶段审批部门受理后审批信息,实时抄送至各阶段联办部门。待网上审批平台运行后,抄告相关部门及时变更为“一表张审批”,即各部门接受申请材料,一张表形成审批意见,同步上传审批结果。

(三)并联审批:实行容缺预审制,即同阶段某一审批事项的审批结果作为另一审批事项的申报材料时,申请人可暂不提交,审批部门应先行受理,同步审查,部门内缺省材料自行补正,跨部门缺省材料由并联审批综合窗口负责督办补正。对需现场勘查的项目,由各阶段分步骤牵头部门组织联合踏勘,其他部门不在分头进行;项目规划

方案具备审图条件后,由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组织集中联合图审;审批事项需转移上报审批的,由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限内转报,并抄告并联审批综合窗口。

(四)限时办结:办件时限指审批部门接到抄告之日起(或确认材料不需补正)到将审批结果送达并联审批综合窗口的时间。有容缺预审的,待材料补齐后再出具审批结果;在承诺时限内补齐材料的,部门应在不超过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内办结;承诺时限外补齐材料的,在补齐后3个工作日内办结;申请材料有需补正的,办理时限可做暂停处理,补正材料合格后重新计时。各相关审批部门应从抄告之日(或确认材料不需补正)起,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或转移上报工作,并及时将审批结果送达并联审批综合窗口。对决定不予批准的,应书面说明理由。对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要遵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优先办理。个别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办结的,应由审批部门负责人签字书面说明情况,并由并联审批综合窗口告知项目申请人延期办理。

(五)一表制收费:实行一表制告知项目行政审批费用,涉及费用减免的项目,由审批部门依据相关减免政策给予办理减免手续。

(六)一窗发证:审批部门办结事项后及时将审批结果送达并联审批综合窗口,由并联审批综合窗口及时通知申请人领取审批结果。对进行容缺预审的项目,审批部门及时将材料补交给其他相关部门。

(七)跟踪监督:监督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效能监督,按

审批流程对项目全程进行跟踪监督。对一般项目进行抽查回访;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建立全程跟踪档案,实时了解项目进度。

六、主要流程

将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整合划分为项目生成、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项目生成分为项目策划与预审决策两个步骤;项目审批分为规划用地和施工许可两个步骤。每个阶段各步骤限定办事时限,在分步流程中,各并联审批事项互不为前置,按步骤在限定办事时限内完成。

(一)项目生成阶段

1.项目策划

(1)承诺时限:15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类、非工业社会投资类);10个工作日(工业类)。

(2)办理事项:政府会议纪要或建设批准文件,危险化学品(含化工、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

(3)牵头单位:发改委(政府投资类项目)

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非工业社会投资类项目)

工业园区(工业类项目)

(4)联办单位:市发改委、国土局、住建局、环保局、水务局、园林局、安监局、消防支队、气象局、人社局、文体局与x区发改局、林业局等部门。

(5)操作流程:

政府投资类项目:发改委牵头,根据年度计划或拟建单位申请,组织国土、规划、住建、消防、环保、园林、气象、水务、人社等相关部门联合踏勘,会商后形成意见(5个工作日完成)。会商初步同意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提请市政府专题会议审定,同意项目选址建设(10个工作日)。会议审定后,发改部门督促建设单位开展项目报建、设计招标、规划建设初步方案、可研编制等工作;重大项目同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等;单独选址项目开展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及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查工作;涉及集体农用地转用征收的,人社部门应在国土部门建设用地上报审批时出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意见。涉及文物保护区范围项目,文保部门开展文物探测工作并出具意见。

非工业社会投资类项目: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牵头,根据国土部门年度计划或拟建单位申请,组织国土、规划、住建、环保、园林、水务、消防、社保、气象等相关部门联合踏勘会商后形成意见(5个工作日完成)。会商初步同意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提请市政府专题会议审定(10个工作日)。会议审定后,市规划部门进行地形图测绘,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和用地红线图;拟建单位可先行编制项目规划建设方案,提交市规划部门进行初步审查;市国土部门及时组织报批项目用地;涉及集体农用地转用征收的,人社部门应在国土部门建设用地上报审批时出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意见;涉及文物保护区的建设项目,文保部门进行文物探测工作并出具

意见;属危险化学品经营、存储项目(加油加气站等),拟建单位委托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市安监部门对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组织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安监部门7个工作日内完成)。

工业类项目:工业园区牵头,根据年度计划或招商引资情况等,组织国土、规划、住建、环保、水务、消防、社保、气象等相关部门联合踏勘会商后形成意见(5个工作日完成)。会商初步同意的建设项目,由工业园区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共同会商会签选址建设文件,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签发(5个工作日完成)。工业园区与拟建单位签订入园协议并进行项目备案(2个工作日完成)。涉及集体农用地转用征收的,人社部门应在国土部门建设用地上报审批时出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意见。(2个工作日完成)市规划部门进行地形图测绘,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和用地红线图;(8个工作日完成)市国土部门及时组织报批项目用地;涉及文物保护区的建设项目,文保部门进行文物探测工作并出具意见;拟建单位可先行编制规划建设方案、可研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等;土地使用权未取得前,市发改、规划、环保、安监、水务可对拟建单位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审查。属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项目和化工、油气长输管道、冶金、非煤矿山项目,拟建单位委托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市安监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项目和化工、油气长输管道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组织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由拟建单位组织审查(安监部门7

个工作日内完成)。

2.预审决策

(1)承诺时限:10个工作日(政府投融资类项目)。

(2)办理事项: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批复、项目核准、节能报告批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批复、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勘测定界报告、用地预审意见、环评文件初审告知函、水土保持方案初审意见告知函、占用林地初审意见告知函、土地招拍挂、签订成交确认书。

(3)牵头单位:市国土局

(4)联办单位:市发改委、规划和城市管理局、环保局、水务局,x区发改局、林业局。

(5)操作流程:本阶段实行容缺受理,对部门间互为前置的审批要件或其他非必要性材料,实行先受理后补齐。

政府投资类:市发改委项目建议书或科研批复,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办理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条件,市国土局勘测定界报告和用地预审意见在申请要件齐全的情况下同步办理,要件不齐全实行容缺受理。市环保局、水务局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环评与水土保持方案初审意见告知函。占用林地项目由x区林业局7个工作日内提出占用林地初审意见告知函。

社会投资类项目:市国土局对拟出让地块进行招拍挂,签订成交确认书。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地块设计条件与土地挂牌同时公示,一方有异议同时撤回。

(二)项目审批阶段

1.规划用地

(1)承诺时限:政府投资类项目共53个工作日,其中行政审批33个工作日,政府会议15个工作日,公示5个工作日;非工业社会投资类20个工作日,其中行政审批10个工作日,政府会议10个工作日;工业类项目10个工作日。

(2)办理事项:初步设计批复、划拨决定书、土地出让合同、出让用地建设用地批准书、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方案审查、绿化方案审查、环评文件批复、水保方案批复、林地占用批复、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审查意见书、施工图审查。

(3)牵头单位: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

(4)联办单位: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园林局、环保局、水务局、园林局、安监局、图纸审查中心,x区发改局、林业局。

(5)操作流程:本阶段实行容缺受理。

政府投资类项目:发改委初步设计批复与国土局土地划拨决定书、规划和城市管理局规划方案审查、园林局绿化方案审查同步办理。规划和城市管理局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土地划拨决定书签订2个工作日内办理。环评文件批复、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占用林地批复在签订土地划拨决定书前办理完成。施工图审查7个工作日内完成。

非工业社会投资类项目:发改委项目备案、核准与国土局签订土

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批准书、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规划方案审查、市园林局绿化方案审查、市安监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存储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审查同步办理。规划和城市管理局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土地划拨决定书签订2个工作日内办理。环保局、水务局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环评与水土保持方案初审意见告知函。占用林地项目由x 区林业局7个工作日内提出占用林地初审意见告知函。施工图审查7个工作日内完成。

工业类项目:工业园区项目备案与发改委项目核准、国土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批准书、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规划方案审查、市安监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项目和化工、油气长输管道、冶金、非煤矿山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同步办理。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土地划拨决定书签订2个工作日内办理。环保局、水务局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环评与水土保持方案初审意见告知函。占用林地项目由x区林业局7个工作日内提出占用林地初审意见告知函。施工图审查7个工作日内完成。

2.施工许可

1)承诺时限:政府投资类项目共30个工作日,其中行政审批10个工作日,公示2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10个工作日。

2)办理事项:划拨用地建设用地决定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定位放线、造价合同备案、政府投资类项目招投标、社会投资类项目招标备案、施工合同备案、节能备案、质量报监、安全报监、

施工许可证、人防许可、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易燃易爆等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林地采伐证。

3)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4)联办单位: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和城市管理局、住建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安监局,x区林业部门。

5)操作流程:本阶段实行容缺受理。

国土局建设用地批准书、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住建局项目招投标(或招标备案)、施工许可证、人防许可、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易燃易爆等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林地采伐证同步办理,消防设计审核备案在施工许可证办理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拟建单位向市安监部门提交试生产方案专家审查意见。住建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办理房屋预售许可。市国土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办理土地使用证。

(三)竣工验收阶段

(1)承诺时限:12个工作日。

(2)办理事项:土地使用验收合格证、规划验收合格证、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消防验收意见书、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凭证、易燃易爆等建设工程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证、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意见书、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

(3)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4)联办单位:市国土、规划、消防、气象、x区林业部门。

(5)操作流程:本阶段实行容缺受理。

国土、规划、住建、消防、气象、环保等部门实行联合验收,可一次性全面完成验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具备验收条件的事项先行验收,分两批验收完毕。

七、配套制度

为保障“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顺利实施,建立各阶段具体的工作制度。

(一)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制度。市编办牵头整合梳理职能,在各相关审批部门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涉及建设项目审批的各相关部门,部门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办公室集中,行政审批办公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授权到位,窗口工作人员到位。

(二)并联审批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与审批人员必须全部进入“多规合一”并联审批大厅,杜绝体外循环,规范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办理机制,规范部门并联审批行为。

(三)项目生成管理办法。利用“多规合一”工作成果,强化项目启动时生成策划前期协调的作用,有效缩减项目前期筹备时限,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生成策划过程中的职能,科学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四)牵头部门管理制度。牵头部门负责优化审批环节,对本阶段的审批时间进行总体控制和把握,负责项目联审联办,协调处理审

批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五)联合踏勘制度。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各联办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联合踏勘,无故未参加者视为同意。联合踏勘后,牵头单位负责形成踏勘会商意见。各部门踏勘人员负责向本部门汇报,形成部门意见。需提请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的,由责任部门负责提出。

(六)容缺受理制度。对具备审批基本条件、申报主要要件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和手续有欠缺的项目,允许先缺件预审或受理。项目相关单位应在规定或承诺时限内补正所缺材料,补正材料时间不计算在总审批时间内。

(七)业务联动制度。可研报告、初设方案、规划方案等由承办部门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召开联合审查会议;对需要征求多个部门意见的事项,可采用召开联席会议方式集中办理;相关部门逾期不提供意见,或无故缺席联合审查会议的,视作无意见。

(八)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限定中介机构办理时限,委托合同时限必须与限定时限一致,建立合同报备制,通过报备合同中介查询事项办理时限等,并对其进行监督。一般情况下,可研编制不超过40天,初步设计不超过30天,规划方案设计不超过30天,施工图设计不超过40天,环评报告编制不超过20天,专家评审不超过7天,建设单位修改设计时限不超过10天,重大项目因特殊原因可适当延长。

(九)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审批部门优化审批条件,加快审批速度,加强批后监管,实行“零容忍”制度,发现一次违规行为必须严格处罚,处罚意见抄告各审批部门。各部门分别制定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审批许可和“一管到底”协调统一。

(十)联合验收制度。牵头单位统一组织集中验收,统一反馈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可一次性全面完成验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具备验收条件的事项先行验收,分两批验收完毕,原则上第二批验收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一个月。

八、实施步骤和责任分工

(一)推进部署阶段(x年8月—x年2月)

1.清理和调整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行政审批事项梳理,清理调整市本级部门(单位)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和调整的具体意见、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结构清晰、责任明确、时限合理、科学高效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根据审批流程再造的工作要求,精简申报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重复的证照材料。

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中心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规划和城市管理局、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文广局、安监局、园林局、公安消防支队等相关部门完成时限:x年12月10日前

2.制定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积极与自治区编办对接,开

展调研,探索建立规划管理委员会,明确办事机构及职责,明确多规合一效能监督职能;制定《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牵头部门:市编办

配合部门: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x年2月28日前

3.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相关配套制度。对接市级建设项目审批现行运行规则,结合工作实际,草拟制定并联审批、业务联动、容缺受理等相关配套制度;制定统一收发件工作流程。

牵头部门:市政务服务中心

配合部门: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x年2月28日前

4.规范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明确界定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禁止将部门的行政职能转移到中介组织;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机构的业务流程、收费标准和服务时限,要求审批前置中介机构实行限时服务,明确编制、评审、修改、出具正式评审意见等各个办理环节的承诺时限、办理环节。

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部门:市民政局、住建局、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文广局、安监局、园林局、公安消防支队等相关部门完成时限:x年2月28日前

(二)试运行阶段(x年3月—x年5月)

1.审批流程试运行。组织各牵头部门和相关协办部门,按照审定印发后的多规合一并联审批流程,实行纸介质流转,开展试运行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试行动过程中的新问题。

牵头部门: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文广局、安监局、园林局、公安消防支队等相关部门

完成时限:x年3月10日前

2.实现审批部门网络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督促各部门(单位)加强与对口部委、厅局联系,完成与信息平台外网联通,与本部门(单位)业务系统实现接口开发和数据连接;对涉及数据交换的市本级各部门(单位)在接口开发、网络对接中不主动、不配合、不按时,影响实施进度等问题及时督办。

牵头部门:市信建办、规划和城市管理局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文广局、安监局、园林局、公安消防支队等相关部门

完成时限:x年5月30日前

3.安装部署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系统。依托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多规合一信息系统为规划业务承载,实现审批业务办理的联动协同。完成市规划、发改、国土、园林、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安装部署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审批业务办理的联动协同;协调解决建设项目实施中涉及信息平台等方面的问题。

牵头部门:市信建办

配合部门: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x年5月30日前

4.审批操作人员培训。确定本部门(单位)涉及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核、决定及送达各环节的审批人员;根据自治区规委办统一安排,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规划信息平台应用培训。

牵头部门: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

配合部门: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x年5月30日前

5.信息平台系统试运行。相关部门(单位)办理审批业务运用信息平台推行网上审核、决定等环节部门(单位)之间信息流转;协调解决信息平台应用过程中涉及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等方面的问题;对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解决、修改完善。

牵头部门:市信建办、政务服务中心

配合部门: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x年5月15日前

(三)总结提升阶段(x年5月—x年6月)

按照自治区总体要求,向自治区汇报我市改革试点成果,迎接整体验收。对我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进行深入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牵头部门:政务服务中心、编办、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

配合部门:各成员单位

完成时限:x年6月20日前

九、工作要求

(一)部门高度重视。为确保各部门(单位)及时高效完成试点改革工作任务,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密切关注改革实施进展情况,分管领导要主动深入,随时掌握改革实施动态,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据《x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分工表》,牵头部门(单位)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逐项落实工作任务,做好应用推广工作。

(二)应用信息平台。按照自治区信息平台顶层设计建设进度,待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安装部署完成后,各部门(单位)涉及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及审批过程应全部使用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进行,不允许再建立新的审批平台,所有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多规合一审批服务大厅进行办理,不得体外循环。

(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多规合一行政审批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明确监管职责,市规委办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常设“多规合一”审批效能督查办公室,对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全程实时监督。市政府督查室要根据《x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分工表》,对各部门(单位)试点工作任务实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近年来,作为规制改革的一部分,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效果明显,但在轰轰烈烈削减审批项目的背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地 方削减的审批项目开始反弹、官方公布的数据也有水分、取消后的事 项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审批改革缺乏长期规划、审批责任制尚未 完全建立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衔接工作不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续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早在制定《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时,国务院就预 见到了后续监管的重要性。①但关于如何公正、公开、有效地对行政 审批改革实行监管,在实践中和理论界上一直缺乏充足的重视。在改 革已经进入到第二轮、第三轮的很多地方,已经日益发现后续监管的 必要性和迫切性,很多部委和地方已开始着手探索建立公正、公开、 有效的后续监管措施②,研究如何构建审批制度改革后续监管体系已 经成为审批改革的新课题。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续监管体系的研究现状 正如其他改革领域一样,在行政审批后续监管领域的理论研究远落后 于改革实践的需要。当前关于行政审批的研究成果大多围绕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途径、建立行政审批服务 中心③以及《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行政许可的分类等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如何构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续监管体系的很少。并且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审批的概念 在谈到行政审批的后续监管时,很多学者首先提到我国对行政审批这 个概念界定不清,无法指导改革实行。北京市将政府的行政审批划分 为四个类型:审批、核准、审核、备案,并分别确定了明确的定义。 但有的地方仅包括审批、核准、审核,差别十分明显。 (二)行政审批后续监管体系内容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结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结 篇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行政审批事项汇报 20XX年以来,我窗口在行政服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公开、高效、便民、廉洁”为中心,按照“再下放、再精简、再提速”的总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推进简政放权,切实服务群众,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全体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沁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优化发展环境、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总体要求,提高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制定了行政审批服务措施、行政审批流程图,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并且按照要求,进行了行政审批上网公示。三是认真自查,边整边改。对照《沁阳市行政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逐条逐款认真检查对窗口值班人员有无脱岗缺岗、业务不熟悉、服务不热情、审批超时等行为。针对自查出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无条件保证审批窗口在法定工作时间有人值守,杜绝缺岗脱岗现象发生;严禁有吃拿卡要等不廉行为;服务周到,举止得体,程序简洁,办事高效;公布投诉电话,充分接受行政效能服务中心和服务对象、社会各界等的监督

评议,促进作风转变,提高服务能力,树立人社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目前我局保留行政许可6项,行政处罚55项,行政奖 励1项,行政强制2项,行政征收7项,行政给付8项,行政检查12项,行政确认1项,其他职权48项。针对每项业务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办件流程图,对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经过这次专项治理,我局合并减少事项1项,取消2项。简化了办事流程,压缩办件时间30%以上,提高审批效率。 20XX年1月8日 篇二: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总结 市发改委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梳理自查情况汇报为正确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发展环 境,有效提高行政审批办理质量和效率,根据《关于对行政审批清理整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我委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现 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迅速成立工作小组,由黄光主任总负责,分管副主任具体拟落实,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下一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下一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 篇一:《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试卷90分 考试标题《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试卷 所属课程《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 倒计时56:1 一、判断题(15道) 1.一个部门应当实行多个“窗口”对外。 正确错误本试卷共有判断题15道,单选题15道,多选题10道,总分100分,60分及格。您的得分:90.0!恭喜,您通过了《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的考试! 2.截至20xx年,国务院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2183项。 正确错误 3.坚持集中行政审批权力的“刚性要求”,是可谈判和可妥协的。 正确错误 4.行政审批权的编码管理,是规范和限制行政审批权的有效工具。 正确错误

5.政务中心是职能部门审批权运行的统一平台。 正确错误 6.经严格审核论证,国务院决定第六批取消和调整314 项行政审批项目。 正确错误 7.行政审批改革,国务院十年来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正确错误 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阶段主要在一些发达地区 探索进行。 正确 错误 9.空间场所上的集中或机械式集中,即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或“行政服务中心”。 正确错误 10.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不予撤销。 正确错误 11.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正确错误 12.行政审批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方面事务的一种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 正确错误 13.行政审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正确错误 14.政务中心集“保姆”与“管家”角色于一体。 正确错误 15.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 正确错误 二、单选题(15道) 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由()责令退还非法收取的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上级行政机关 b.监察机关 c.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d.复议机关 2.实施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事项的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通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 a.协商 b.招标 c.拍卖 d.招标、拍卖 3.以下不属于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的目的的是()。 a.在于减少行使行政审批权的机构数量 b.在于通过科学合理配置行政审批权力,最大限度地消

行政审批工作计划3篇.doc

行政审批工作计划3篇 本文目录 行政审批工作计划 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下半年党务公开工作计划范文 行政审批科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和相关党内法规要求,进一步推进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党务公开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中心党委结合年度党建工作实际,制定XX年下半年党务公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XX年上半年的工作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公开党内事务,发挥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全县行政审批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结合实际的原则。围绕行政审批工作实际抓党务公开,以抓党务公开促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办事效力,规范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 二是坚持务实高效的原则。以党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原则上都应公开,便于群众监督。坚持实事求是,着眼于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强化党内监督,做到内容客观真实,形式与效果相统一。 三是坚持保证发展的原则。必须紧紧围绕加快行政审批事业发展抓党务公开,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务公开和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坚持依法依纪原则。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认真组织实施。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公开水平。 三、公开内容和形式 (一)公开内容 凡是本单位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和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应公开,公开的内容主要是指中心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六个方面。 (二)公开形式 党务公开要本着“规范、实用、明了、方便、节俭”和便于党员群众监督的原则,针对不

“放管服”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经验

“放管服”改革的宁波经验 ——宁波市推进“4+1”行政审批服务集成改革 “放管服”改革是推动政府自身革命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宁波市把统筹推进服务窗口、政务平台、审批标准、网络数据和监管力量的“4+1”行政审批服务集成改革,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抓手,是“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路径,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初步实现从“部门窗口”到“政府窗口”的界面转变,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办事转变,从“行政权力”到“行政责任”的定位转变。目前,市本级及所有区县(市)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设置基本到位并对外运行,不动产登记已全面实现全程“最多跑一次”;40家市级部门已公布审批类“最多跑一次”事项1198项,占相关部门在用审批类事项的81.6%;各区县(市)公布行政权力类“最多跑一次”事项平均约 493项,所占比例提高到74.1%。 一、坚持全程化服务,推进服务窗口集成,实现“一窗受理” 1、分类重构服务窗口,增强办事集中度。将市行政服务中心40个部门原来分设的 158个窗口,整合为基本建设项目、商事登记、商贸服务、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交通运输、涉外事务、社会民生事务等 8类综合办理功能区和87个“一窗受理”的窗口,改变过去审批一环套一环、互为前置的做法,实行“前台

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以不动产登记为例,将原来的房产交易、登记和契税三部门分设的窗口统一调整为“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群众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就可办理综合业务,每套房产平均25分钟即能办结。 2、设立投资创业专窗,提供精细化服务。专门设立投资项目服务专窗,建立专业化的审批代办队伍,对涉及多个同级部门办理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联审联办,为投资项目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已累计为1078个重点项目协调解决2000多项疑难杂症,代办463个重点项目,比平均法定办理时限提速 70%以上。设立行业准入服务专窗,提供“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内部流转、联合审查(踏勘)”的行业准入标准化审批服务,即群众和企业只要提交一次申请、报送一套资料,即可完成同一行业经营所涉及到的多个许可事项审批,目前已有28个行业纳入服务专窗。原来开一家歌舞厅,需要跑文广、环保、消防、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等6个部门,现在只需跑文广一个部门即可,审批时间从100天提速到30天。 3、设置中介服务专区,防止审批中梗阻。将市建设工程造价、土地勘测、环保工程技术评估、节能监察等垄断性中介服务机构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中介服务时限与对应的审批效率“捆绑计算”,督促专业技术主管部门来约束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效率,防止中介对审批的梗阻。设置中介服务专区后,中介服务效率平均提速了 30%, 4类366家中介机构还纳入了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1

摘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今天,在中国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1世纪,如何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要由适应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来,无论在制度的内容或运行方式方面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率先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并通过改革,提高了公共管理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论述了行政审批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与计划经济的联系,指出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弊端导致“强审批、弱监管”的行政模式,认为只有调整行政审批行为,重新配置政府行政职能,确立“弱审批、强监管”的行政模式,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加入WTO的要求,建设精干、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政府行政职能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行政审批的涵义和特征 关于行政审批,虽然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关于它的确切涵义,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所谓行政审批,就是行政机关在其管理权限范围内,根据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行政相对人提出的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申请人的申请的过程。如果批准其申请,就意味着授予申请人从事申请名下的活动的资格或权利。行政审批既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又是一种行政管理方式。它一般包括受理、审核、核准和备案四种形式。在立法上,行政审批常被称为行政许可。从行政法的角度看,行政审批有这样几个主要特征:第一,行政审批的主体是依据法定授权、有相关管理权限的政府行政机关。第二,行政审批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就是说,相对人申请是启动行政审批程序的前提。第三,行政审批一般以法律的禁止为前提,法律如果对相对人所从事的活动没有禁止性的规定,行政审批即无存在的余地。第四,行政审批具有解除法律禁止的效力,行政主体一旦批准了相对人的申请,相对人便获得了从事批准领域活动的资格和权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结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结 篇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篇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承德无线电管理分局以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加强无线电管理的制度建设入手,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为目的,为保证承德市无线电管理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结合无线电管理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行政许可有关配套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流程办理设台审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下面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许可事项、设定条件及依据 我局主要共有十项行政许可,取消两项。主要有:无线电台(站)设置审批;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频段和有关技术指标的核准;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时,进行实效发射实验时的批准;驻华代表机构、来华团体客商等外籍用户设置、使用无线电(站),携带或者运载无线电

设备入境的审批;无线电(站)呼号审批;无线电频率指配;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无线电发射设备进关核准;广播电视专用频段频率指配;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卫星地球站审批。停止两项(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注册登记费)。 (二)行政许可事项许可时限 我局窗口接到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5个工作日完成初审。经审定合格的,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书面答复。 (三)行政许可事项统计 今年以来我局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35起。经核实没有一起超范围、超时限的行政许可;没有擅自增加许可环节、许可程序。行政许可制度完善,审批规范。 二、主要特点 (一)领导重视,注重转变观念完善体制 在进一步学习行政许可法的基础上,注重相关法规的贯彻落实,局领导始终围绕这一重点做工作,各科、站形成合力抓落实,做到了“一个强化”、“二个坚持”、“三个倾斜”。“一个强化”:强化依法行政观念,改进机关工作方式和作风。“二个坚持”:一是坚持检查督促。结 合阶段性、综合性工作任务,定期做好行政许可的检查

2020年行政审批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行政审批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XX年,中心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深化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工作体系,努力改善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做到六个“着力”。 1、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研投资项目审批有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对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分类规范,加强诚信监管,规范职业行为;展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调研,制定相关信息共享标准和制度,尝试建设共用共享、互置互换的信息平台;对投资、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审批事项要构建服务项目“绿色通道”,在中心窗口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定向挂钩服务,通过预约办理、跟踪督办、限时快办、承诺预审等形式提供全过程服务。 2、着力推进两个中心发展,构筑科学规范的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管办分离,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职能,完善进场准入机制和诚信机制,以信息化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平台。群众信息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平台自身建设,着力完善96333呼叫中心、调处中心硬件;探索建立规范、高效、便捷的办事机制;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重点抓好96333民情热线、网站及干部管理系统等的日常运行、维护,充分发挥平台功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3、着力创新便民服务方式,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服务与创新并重,推动和鼓励窗口进一步创新便民服务举措,不断优化窗口服务。继续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成果和简单审批事项的“一单清”制,进一步拓展审批项目联合办理的范围,积极推行网上审批,扩大实施范围,重点对现场踏勘类和一审一核类承诺办件实施网上审批。抓好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采取“连锁”模式,同一标准统一设置办事服务窗口,规范各级发展服务中心的运作。 4、着力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推动网上审批及整合提升发展向乡镇延伸和联动;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和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建设并形成网上审批、网上行政处罚、网上行政征收、网上绩效评估、网上政务公开及其电子监察

行政审批局创新服务工作经验特色亮点汇报

行政审批局创新服务工作经验特色亮点汇报 一、深化流程再造,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深化“一门”改革,群众办事更方便。牵头对x展示交易中心进行整体租赁、改造,在全市率先建成位居全国区县一级政务大厅(市民中心)前列的现代化市民中心,整合进驻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税务、不动产、社保、医保、婚姻登记等X处办事场所,共设置服务窗口X 个,进驻各类事项X项,进驻部门X个,进驻工作人员X人,真正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一次就办好”。 (二)深化“一章”改革,审批效率更高效。创新推出“独任审核制”,改变过去“窗口受理、科长审查、局长核准、会议研究”的审批惯例,实行“窗口受理、科长核准”的“独任审核”模式(即取消领导核准、会议研究等环节,使审批不出科室即可完成)。目前,X.X%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独任审核制”,审批效率提高X%以上。 (三)深化“一窗”改革,事项办理更便捷。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无差别“一窗受理”,设置“一窗受理”窗口X个,统一制发证窗口X个,档案查询窗口X个,将X项事项全部纳入,实现“一窗通办”,企业、群众抽一个号,到一个窗口,即可办理所有审批事项,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四)深化“一网”改革,网上办事更快捷。实现全省首个政务大厅(市民中心)XG移动网络全覆盖,建立“秒批”和“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设立X小时自助服务区,终端可自助申报事项X 项,为群众提供X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截止目前,审批局共办件X件,其中网上办理X件次,占比X.X%。 二、加快机制创新,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一)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一事全办”改革。对于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关联事项按链条进行梳理整合,将“多事多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选取群众、企业关注的高频事项,首批确定事项目录X项,逐一编制服务指南,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事全办”主题式服务。以开设小型日用百货店为例,“一事全办”改革前,最长需X个工作日办结,推行“一事全办”改革后,当天即可办结,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二)在全市首推告知承诺制改革。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确定了X大项X小项纳入第一批实行范围,将“批前审查”改为“批后监管”,申请人书面承诺其符合条件,即可当场取证,审批效率大幅提高。今年以来,通过告知承诺制取得相关许可证共计X个,其中办理食品经营许可X个,公共卫生许可X个,特殊工时X个,普通货运X个,网络货运X个。 (三)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完善工程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的回顾与展望 ○ 徐增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经过四个阶段的改革,在削减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审批方式、建设审批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更新行政理念,为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思想基础;二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为行政审批框定范围;三是整合精简政府机构,为审批制度改革提供财政保障;四是放弃运动式、指标式改革,着手于全面制度建设;五是实行审批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抑制审批冲动。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2X (2008)—03—0012(04)[作者]徐增辉,法学博士,讲师,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8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的一场重大改革,是政府行政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一场自我变革。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客观总结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梳理改革历程、总结改革成绩、反思改革问题、提出下一步改革思路,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以万能管理者的身份出现,成为指挥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唯一主体,因此,调控社会经济与生活的行政审批制度就应和了政府角色。同时,法律的缺失又导致许多领域内缺乏管理的统一标准和依据,于是,行政审批作为法律的替代物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适用。行政审批制度是这一时期保持社会秩序稳定、保障指令性计划顺利实施和保证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日显端倪,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 瓶颈”。鉴于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梳理归纳一下,改革大体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的中心有两个,一方面是搞活企业。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政企不分,企业利润全部上缴,投资由政府统一安排,员工收入由政府制定统一的工资标准。这样一种管制式行政管理制度,使企业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和发展的动力,整个国 民经济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急需政府改革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以提高企业活力,加速经济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的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政府向企业放权让利为内容而展开,其特点是逐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把分配权和生产经营管理权放给企业。另一方面是调动地方积极性。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开始向地方放权,将审批权在上下级政府机关之间进行转移调整,由中央集中审批逐步变为各级政府分散审批,将中央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权部分下放给地方,赋予地方政府比较大的自主权。同时,也把文教卫生、投资决策、外汇管理等方面的一些管理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7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篇一: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提案 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提案 审查意见:中央编办 提案人:民盟中央 主题词:依法行政,政府职能,改革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两年多来,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将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幅度削减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了市场和企业活力,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存

在一些问题,行政审批项目仍然过多,相应监管和服务不到位,行政审批体制仍不完善,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不规范、不完善。 建议: 1.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应全面取消各级政府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个别确需继续实施的,应经严格论证后通过立法调整为许可事项;定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法定程序及时取消、调整行政管理权限,并向社会发布。 2.完善审批权取消和下放后的监管和服务。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明确不同类别监管的责任主体、职责,分类制定监管工作标准和规范,防止监督缺位、管理真空;应运用电子监察、视频监控、服务对象评价、民意调查等多种手段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审批权力监督管理体系;应重视和加强基层审批能力建设,审批项目改革中事权的下放要与财权、要素配置权同步推进,并在推进中加强指导和协调。 3.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体制。根据《行政许可法》提出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推进部门行政审批向同一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应逐步将多部门行政审批权尽量归并至一个行政机关,形成一体化业务运作;应大力推进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现省、市、县、乡纵向、同级部门间横向互联互通,实现网上办理各项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三篇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三篇20xx年,承德无线电管理分局以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加强无线电管理的制度建设入手,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为目的,为保证承德市无线电管理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结合无线电管理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行政许可有关配套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流程办理设台审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下面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行政许可事项、设定条件及依据 我局主要共有十项行政许可,取消两项。主要有:无线电台设置审批;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频段和有关技术指标的核准;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时,进行实效发射实验时的批准;驻华代表机构、来华团体客商等外籍用户设置、使用无线电,携带或者运载无线电设备入境的审批;无线电呼号审批;无线电频率指配;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无线电发射设备进关核准;广播电视专用频段频率指配;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卫星地球站审批。停止两项。 行政许可事项许可时限 我局窗口接到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5个工作日完成初审。经审定合格的,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书面答复。

行政许可事项统计 今年以来我局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35起。经核实没有一起超范围、超时限的行政许可;没有擅自增加许可环节、许可程序。行政许可制度完善,审批规范。 领导重视,注重转变观念完善体制 在进一步学习行政许可法的基础上,注重相关法规的贯彻落实,局领导始终围绕这一重点做工作,各科、站形成合力抓落实,做到了“一个强化”、“二个坚持”、“三个倾斜”。“一个强化”:强化依法行政观念,改进机关工作方式和作风。“二个坚持”:一是坚持检查督促。结合阶段性、综合性工作任务,定期做好行政许可的检查讲评,对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收费、办照、检测等方面坚持原则,不吃请,不索要收受财物。“三个倾斜”:一是领导力量倾斜。成立了局长挂帅、监督检查科专职负责,各科、监测站参加的行政许可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行政许可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执法力度倾斜。监督检查科和业务科加大对非法设置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查处力度,对部分非法用户进行了查处,维护了空中无线电电波秩序。三是宣传倾斜。为提高无线电管理的知名度,我局在重大节日及条例纪念日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无线电管理条例;在新办公区树立夜景照明广告牌,提高了市民对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2018年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2018年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年,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坚持依法行政,推行规范服务,提升工作效能,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工程。为推进我县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全面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大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继续完善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配套措施,进一步完成内设机构的职能职责归并调整,切实做到“部门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群众转”,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新机制。 按照前台受理接件、后台负责审批的要求,所有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彻底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 授予首席代表审批决定权、审批上报权、组织协调权,达到规划和建设局窗口能独立办件,“既能受理,也能办理”,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同时要强化内部监管,做到即充分授权又严格限制窗口的自由裁量空间。 进一步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确保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实行“领导驻厅制度”,分管领导定期到中心窗口现场办公,全面提高窗口现场办结率。 二、严格执行“四项制度”,积极延伸服务领域

建设窗口设立的挂牌首问责任岗,要明确首问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如实登记首问事项并跟踪办理。全力打造“依法办事示范窗口”的形象。 建设窗口所有面向社会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比法定时限、承诺办理时限,实际办理时限再全面提速的要求,努力实现政务审批环节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 对建设系统行政许可的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法定依据、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职责、收费依据和标准、联系方式等“八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承担违诺责任。 不断完善管理、考核、评议等各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明确岗位,明确责任,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对违反行政效能建设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实行严格问责。 以实现一流的政务服务水平,一流的对外形象为目标,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岗位职责意识。 三、优化整合公共资源,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确定专人负责开展并联审批,对涉及多个部门、互为前置条件的事项,采取并联审批的方式,将部门之间审批流程科学排序,实行“许可预告、服务前移、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监控测评的办理模式”,巩固前期企业准入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的成绩,进一步理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和监督管理办法,提高审批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达到协调运转、顺畅有效、效率提高的目的,推动项目进度,切实为灾后重建服务。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研究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国正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在行政审批机制改革、部门职能调整方面缺乏规范和设计,改革仍然局限在行政审批项目的精简和调整上,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对策建议几方面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提出一点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行政审批改革 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臵审批事项改为后臵审批。本次取消的职业资格涉及领域多、受益面大,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创业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2001年9月起至今,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共取消和调整了数以千项的行政审批项目,全国各地市也相继

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跨出了积极的一步。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事关服务型、效率型、廉洁型政府建设的综合性改革,是事关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的民心工程,也是涉及体制机制调整、权力利益再分配的高难度改革。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以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审批权和审批行为,有助于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助于促使各级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在维护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有效预防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有力措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考试答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具体选项! 1(单选题).(4分) 行政主体行使审批权的同时也要承担职责,体现了行政审批权的(C)原则。 A. 独立自主 B. 预防为主 C. 权责一致 D. 合法行政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2(单选题).(4分) 为破除部门利益的“一亩三分地”,增强工作主动性,国务院将加大(B)推动力度,更多借用社会力量促进改革。 A. 从到外 B. 自上而下 C. 从外到 D. 自下而上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3(单选题).(4分) 法无授权不可为,我国应编制并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并在此基础上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B)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A. 权利清单 B. 权力清单 C. 负面清单 D. 财力清单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4(单选题).(4分)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上(D)经济社会的发展。 A. 平行于 B. 领先于 C. 紧随 D. 滞后于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5(单选题).(4分) 我国政府要妥善处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依法行政的关系,要发挥(A)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引领和规作用。

A. 法治 B. 法制 C. 督查 D. 创新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6(单选题).(4分) 按照国务院要求,能取消的职能就要尽量取消而不放下,因为(B)的最终目标是要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 A. 简政集权 B. 简政放权 C. 冗政集权 D. 冗政放权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7(单选题).(4分) 行政审批主要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社会的(C)控制方式。 A. 事中 B. 整个过程 C. 事前 D. 事后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8(单选题).(4分)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是在(B),标志着行政审批走上法治化、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A. 1998年 B. 2004年 C. 2000年 D. 2014年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9(单选题).(4分) 根据宪法,(A)是实施审批制度改革的主体。 A. 国务院 B. 企业 C. 地方政府 D. 社会组织 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 10(单选题).(4分)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B)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A. 经济事务

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减少审批环节,推进流程再造,建设效能政府,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政许可法》为依据,以精简、统一、高效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两集中、两到位”为主题,实行“首席代表制”,构建“审管分离、权责一致”和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工作新机制,努力做到“行政审批快一点、项目落地快一点、为百姓办事快一点”,实现服务整合、信息集成、效能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实施原则 (一)依法调整原则。以《行政许可法》、《太原市行政审批管理办法》作为职能调整和行政审批改革的主要依据,使机构的设置与行政审批职能相适应。 (二)职能与人员归并、审批与监管分离原则。按照整合内部机构,归并行政审批职能的原则,将我局具有行政许可、审批、服务职能的耕保规划科、地籍管理科、建设用地科、矿政管理、资源环境科、测绘管理科等6个科室负责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项目集中归并到行政审批科统一办理,行政审批与监管工作分离。上述6个科室担负有行政审批职

责的部分人员列入行政审批科人员编制;其他工作人员仍在原科室履行业务指导和批后监管职责,承办来文来函,制定相关政策,解决遗留问题,并按照领导要求特事特办。 (三)相对稳定原则。实施过程中,机构数、职数、人员编制数保持稳定,可根据工作量临时抽借工作人员到行政审批科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耕保规划科、地籍管理科、建设用地科、矿政管理、资源环境科、测绘管理科等6个科室机构不变、服务和监管职责不丢。 (四)充分授权原则。局法人代表充分授权委托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行使行政审批权,代表本部门组织联合审批或参与其他部门组织的联合审批,并签署联合审批事项的会签意见。 (五)集体决策原则。所有涉及行政许可类、审批(初审)类、登记类、备案类、服务类的项目实行集体讨论、会议决策制度。 (六)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原则。规范程序、简化环节,把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精减掉。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提供更加便捷、透明、高效的审批服务。 三、深入改革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事项 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精神,将我局全部审批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由原先5项调整为11项,由首席代表负责审批。

2020年行政审批工作计划3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和相关党内法规要求,进一步推进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党务公开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中心党委结合年度党建工作实际,制定__年下半年党务公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__年上半年的工作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公开党内事务,发挥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全县行政审批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结合实际的原则.围绕行政审批工作实际抓党务公开,以抓党务公开促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办事效力,规范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 二是坚持务实高效的原则.以党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原则上都应公开,便于群众监督.坚持实事求是,着眼于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强化党内监督,做到内容客观真实,形式与效果相统一. 三是坚持保证发展的原则.必须紧紧围绕加快行政审批事业发展抓党务公开,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务公开和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坚持依法依纪原则.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认真组织实施.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公开水平. 三、公开内容和形式 (一)公开内容 凡是本单位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和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应公开,公开的内容主要是指中心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六个方面. (二)公开形式 党务公开要本着“规范、实用、明了、方便、节俭”和便于党员群众监督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内容,利用党务公开栏、报纸、媒体、会议等多种形式,按照公开目录的内容,做到逐项公开. 四、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健全党务公开工作阵地,探索党务公开形式.完善党员活动室的设施和内容,在中心网站党务公开栏增设意见建议版块,积极探索其他党务公开形式. 二是进一步规范推进党务公开工作.要全面探索,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逐步做到规范内容、规范形式、规范时限、规范范围、规范程序. 三是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和窗口负责人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各窗口行政审批具体工作指导,切实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工作水平,适时召开交流推进会和交心通气会,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改革研究 2014畅1219  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 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李 路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与政治学教研部,西安710061) 摘 要:从现实实践看,加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研究势在必行,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运行体制机制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应致力于结合各地改革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完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准入退出评价机制;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实施方式;下放审批改革权限并给予基层政府更多的权力;深化审批与转变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多措“并举”,务求实效。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和对策;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2-0019-03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3XZZ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路(1971-),男,山东龙口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与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 一、加强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瞻性、系统性、 科学性研究势在必行 1.行政审批制度面临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21世纪以来,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了七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据统计,2001年至2011年,国务院分五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畅6%,各地区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总数的一半以上,改革取得实 质性明显成效。[1]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根据这一要求,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大幅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真正向市场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方针。李克强总理代表新一届政府作出承诺,要把国务院各部门现有的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1/3以上。与之相应,各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必然要加大力度和深度,以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深层次延伸的要求。 2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研究成果。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性、结构性、复杂性和配套性,决定了必须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任务对行政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深刻分析现行行政体制的优势、不足以及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 划。[2] 作为行政体制改革核心环节和基本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整体性、机构性、复杂性和配套性等方面尤显突出。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加强了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热点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何建立科学的行政审批项目“设”“留”“改”“废”评价制度;如何加强行政审批项目实施中的动态监管;如何定位政务中心审批职能与运行合理模式;如何再造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如何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提 升审批效率;如何规范审批行为并减少审批腐败等等。但这些研究成果普遍存在研究视角、方法单一等问题,特别是缺乏对各个问题之间的结构性、关联性研究。即国内对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现实指导意义不强。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前已基本完成行政规制改革,目前的一些相关改革主要涉及技术操作层面。加之我国又与发达国家在行政管理的体制和发展阶段上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国外成熟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也比较有限。 因此,无论从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育还是从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客观需求来看,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乃大势所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改革决心之大前所未有。为此,我们应正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论研究的不足,加强行政审批制度体制机制中改革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研究,全面梳理并找出体制机制主要障碍及其原因,拿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性建议。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应高度关注的体制、机制问题 通过对十余年来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带有全局性、系统性和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现行审批制度运行体制和机制等诸多方面,系统梳理至关重要。 1.改革依然缺乏顶层设计体制和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形式。经过21世纪以来自上而下的多次改革,各级政府在精简、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管理方式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究其原因,各级政府将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作为工作重点,改革运动式、命令式、指标式色彩依然明显。实际上此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改革至少包括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科学配置行政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