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高校传统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高校传统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高校传统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无论是在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还是中小学音乐课堂里,怎样教欣赏《十面埋伏》这首我国著名的传统琵琶名曲,常是令音乐教师头痛的课题,许多老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课上讲的有声有色,费好大力气,学生也可能听的津津有味。可当一放音乐,下面就跟开了锅似的热闹起来,根本听不进音乐;或表面安静,却听的目瞪口呆,不知所以。这是因为这种大型古曲篇幅较长,同时这又是一首以气势概括为主,旋律性不强的武曲。因此学生容易在聆听是出现疲倦与茫然感。

一、课时

2课时

二、教材分析

此曲艺术地再现了公元前202年的楚汉相争,坟下之战的威武壮烈的场面。作品分为三个部分,10小段:

第一部分“大战前的准备”,用了象征、概括性的音乐手法描写出了威武的汉军列队出营,气势宏伟.(1-5段)

第二部分“大战的过程”,全曲的重要部分,其中运用了琵琶的多种技法来模拟各种音效,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表现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给人一种亲临战场的感觉。极具欣赏价值。

第三部分“战争结局”,低沉的音乐与前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项王悲惨的结局。整个作品形象生动,气氛强烈,富有中国特色的写实性。

三、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塑造的音乐形象和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领略古代艺术作品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感受音乐情绪的主要变化;通过模仿、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与理解琵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作品

的精神内涵。

(三)让学生能基本掌握琵琶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音乐中去了解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并初步了解琵琶是怎样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十面埋伏》的戏剧和写实性。

四、教学重点

(一)重点欣赏第一段“列营”第七段“鸡鸣山小战”第八段“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聆听本曲中最具特色的音效和音乐表现手法。

(二)学习琵琶的相关知识——对琵琶这一乐器有更深的了解。

(三)音乐与历史故事的完美结合——在音乐中去想象战争的画面。

五、教学难点

(一)了解本曲中是如何运用多种琵琶技法来模拟各种音响的。

(二)对概括、象征性音乐手法的理解------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写意性。

(三)因为本曲篇幅过大,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完整聆听是一教学难点。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创作教学法;律动法;演示法;问答法;情境法;图示法

七、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琵琶;板书

八、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

九、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

2.拿出并展示琵琶这一乐器,并设问1:同学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乐器么?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同学们想听一听这个音乐的声音

是什么样的么?然后老师现场演奏一段《十面埋伏》的开头。(1min--第1次出现)

3.设问2:有同学听出来我弹奏的是什么曲子了麽?

师:这个曲子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琵琶古曲《十面埋伏》。

(二)第二阶段:前提测评

师:既然刚刚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琵琶这种乐器,同时大家以前都有学过许多不同种类的民族乐器,分别有弹拨、拉弦、打击、吹管这四种类型。

设问1:琵琶是属于民乐当中的哪一种类型呢?

设问2:下面哪些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多媒体出示乐器图片)设问3:听辨哪段音乐是琵琶演奏的?(多媒体播放3个音乐片段-各10s)

(三)第三阶段:新课学习

1.

◆(1)形制介绍:

老师手持琵琶展示,并讲解琵琶的基本的形制、名称、历史、演奏方式。

①设问1:同学们觉得琵琶长得像什么呢?

(学生答:各抒己见)

②师:琵琶是否长得很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古代女子?大家看,这里(琴头)就像她精心盘好的发髻,而这四根琴轴就像她精美的发钗,这里(相)就像她修长的脖颈,而这整个琴体就像她曼妙的身姿。

只是可惜她差了一双腿,所以我们便把琵琶放在自己的腿上弹,这样就是一个标致的古代美女了。

◆(2)历史介绍:

①名称的由来---东汉刘熙的一段文献《释名·卷七》“枇杷,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②横抱---竖抱(中正典雅的偏爱)

2.

◆(l)文化背景介紹

①播放《见龙卸甲》中由十面埋伏配乐的视频片段(古代战争现场的画面)。(乐曲开头音乐的第2次出现)

②设问1:同学们在片段中看见了什么画面?(答:古代战争之类的)

③设问2: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大家发现了这个画面的配乐是不是跟刚刚老师弹奏的音乐片段很相似呢?(答:是)没错,这个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十面埋伏》,他所讲述的故事也是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样,是关于古代一场著名战争的故事。现在让我通过一个视频去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吧。

④播放历史讲解视频。

⑤师:现在大家应该有所了解这一场著名的战役--核下之战了吧,就是刘邦的汉军以十面埋伏阵法,消灭了项羽的楚军。而本乐曲就是以刘邦的胜者姿态,来讲述这场威武壮烈的战争场面。本曲还有一个姐妹篇,叫《霸王卸甲》也是琵琶演奏的,但是此曲是站在项羽这个战败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中凄凉悲壮的一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了解一下。

◆(2)乐曲结构介绍:

①师:既然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这个历史故事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乐曲又是怎样用音乐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展示乐曲结构图)

②师:大家可以从结构图中看出,整个曲子是不是分成了三个部分呢?(分别是“战争前夕”“战争过程”“战争结局”)

③设问1:乐曲的每个部分下面又有着几个不同的标题,标志着每一小段音乐所要描述的画面。现在我就请几个同学来回答一下,当你们看见某个标题的时候,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呢?

学生答:(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

④师:每一个标题都代表这一段剧情的发展,不过这个曲子的最后三段音乐一般是不演奏的。虽然这场战争刘邦是胜利者,这曲子也

是以刘邦胜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但我们大多还是认为项羽才是真英雄,所以此曲最后歌颂刘邦胜利的音乐一般不奏。

⑤师:这个曲子是在用音乐来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让你们能听着音乐便能回到楚汉之争那个动荡的时期,走到那战争的现场,去亲眼见证当时是怎样的激烈与悲壮。现在就让我们先来挑取其中最精彩的片段,让大家先感受一下一个小小的琵琶是如何模拟了一个乐队的音响来述说了一部史诗。

3.

◆(1)欣赏“列营”(第一段)

[重点讲解“列营”中的概括、象征手法]

播放第一段(1min)(乐曲开头第3次出现)

①设问1: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让学生体会大战前夕,剑拔弩张的气氛。(带着问题听音乐)

②设问2:大家再来听听这段音乐是在模仿什么呢?(现场演奏乐曲的开头片段)

师:乐曲一开始是用慢起渐快的轮拂的技法来表现战鼓的擂响,形象鲜明的揭示了事情发生的典型环境。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看什么是轮拂技法?(现场展示什么是轮拂技法)

③再让学生照着节奏图来模仿乐曲开头先间隔后渐快的同音反复段落,用笔以擂鼓的动作敲击桌子。亲身体会其节奏特点。(展示节奏图)

④最后是播放一段戏曲中的骑马动作,并设问:大家觉得视频中的骑马动作与刚刚我们听得音乐有什么相似之处?(播放视频)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再告知学生,戏曲中想要表现骑马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在舞台上骑马,而是用模仿骑马的动作来表现。同理,在本音乐片段中,也是用琵琶的轮拂技法来演奏慢起渐快的同音反复段落以此模仿擂鼓声。

◆(2)对比欣赏“小战”“大战”(7-8段)。

①播放一遍演奏视频(2min),并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问题一:哪一段是表现“小战?哪一段是表现“大战”?

问题二:哪一段的力度更强,节奏更紧凑?

② 听后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再教师小结:

第一段是鸡鸣山小战:形象的表现了双方短兵相接的小规模战斗。第二段是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高潮,力度更强,节奏更为紧凑。为达到情绪发展最高点而运用了多种琵琶技巧手法,来描写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决战。

◆(3)“小战”片段:

①先单独示范“煞”音,(将一弦推入二弦下方,并用指甲触碰到二弦下面)让学生有所印象。

②设问1:这个声音出现几次呢?,再演奏小战片段。

③设问2:这个声音表现了什么画面?然后讲解“小战”中的“煞”这一技法,是表现兵器相接,模拟刀剑交错的声音,并放慢速度再演示一遍,加深印象。

◆(4)“大战”片段:

①先设问1:“大战”是全曲的高潮,而这段音乐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分了3个层次,那么它的情绪到底是怎样波动的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一遍,然后回答我的问题。(播放演奏视频1min)

②学生回答之后,展示图形谱,来展现音乐情绪由两军交战的激烈到四面楚歌的凄楚再到全曲的高潮,情绪的最高点。如此形成了一个情绪的弧形波动。

③再现场单独展示“大战”中所用的左手推拉、绞弦,右手夹扫这三种主要的琵琶技法,并配合讲解,来让学生体会琵琶是如何模拟出金戈铁马的战斗场面。

[绞弦--左手将一弦推入二弦下方,并压在一起,形成一种金属色彩的音效。

推拉--左手手指横向推拉琴弦,使弦的张力改变而产生变音效果;

夹扫--等于快速的扫拂弦。]

④音乐活动:以组为单位,用拍手、跺脚、拍桌子等各种手段,表现“小战”“大战”的场景。再进行分组展示,并进行互评。

4.

◆(1)师:刚才我们已经仔细欣赏了《十面埋伏》中最精彩的片段,但是这个流传千古的曲子所蕴含的美可不止我们刚才所体会的那些,现在我们就要静下心来去仔细观看演奏视频。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和你们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我会在播放的过程中,会告诉你们现在演奏的是哪个段落。需要注意哪些音乐特点,并且板书上会一直有着乐曲结构图。不过你们也要边看边带着2个问题去聆听:

①以乐曲的三大部分为主线,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大体上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②最后一段琵琶模仿了什么音色来表现项王溃逃的情形?

◆(2)待同学回答完问题后,总结第一个问题,得出音乐情绪主线:

庄严----激烈----悲壮。

◆(3)现场演奏最后一部分,來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一乐段用同音反复的方式来模仿马蹄声,表现项王溃逃的结果。

以及再单独演奏一遍结尾“四弦一划”加“急伏”的技法,来表现项王在乌江自刎的悲壮画面。加深学生的音乐与画面相联系的感受。

5.

(1)《十面》的乐曲结构图

1.列营

2.吹打

3.点将

4.排阵

5.走队

6.埋伏

7.鳮嗚山小战

8.九里山大战

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11.众軍奏凱12.众将争功13.众軍归营(2)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纸箱(代替中国鼓)和一对鼓槌,并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组选一个领鼓(指挥)。给20分钟时间,让学生听着音乐,并根据之前学习的《十面埋伏》中的主要段落为故事剧情,以纸箱以及其他手边上能用到的所有物品为乐器,创编一段十面埋伏的音乐剧。

(四)第四阶段:课堂小结

音乐虽然是抽象语言,但欣赏古曲《十面埋伏》后,我们无不被它所感染。那一个个血淋淋尘土飞扬的战争场面已经输入到每位听者的脑海中。让我们能摸到历史的脉搏与事态变迁的交叉点。让我们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的旅行,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今天的课到此就结束了,但我要求大家在下课后要去寻找《十面埋伏》的姊妹篇《霸王卸甲》,也是一首琵琶曲,不过是站在项羽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下节课会请同学上台做简要的赏析。

(五)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

本课关注学生的“学”,突出学生主体。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模仿演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累、热而不乱。课堂活泼紧凑,学生参与充分,没有人愿意放过这种“玩儿”的机会。活动设计有点有面,有分有合,有动有静。

2.教材体系

高校的公共课是没有规定教材的,都是以老师个人意愿进行选择。这一点即有利于老师的自由发挥,也容易让老师整学期的教学设计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因此我们在各自素材中选取教材时,除了要引经据典,还要注意课与课之前的前后衔接。比如在我设计的课例体系中,就分为了西洋乐、中国民族乐、非洲音乐这三大板块。其中民族乐这一板块又由弹拨乐、吹管乐、拉弦乐、打击乐、民族管弦乐这5个单元构成。这堂《十面埋伏》就是处于民族音乐欣赏板块内的弹拨单元。

3.编创活动

让学生带着编创这一任务去聆听全曲,调动了学生对完整乐曲的赏析积极性,并以分组创编这一合作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非器乐的音色探索行为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探索能力,并可以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心里建立起音乐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 学校莱西市成人中专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师姓名刘奎华

莱西市成人中专刘奎华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刘奎华,是成人中专的一名音乐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职业学校《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欣赏曲目《重整河山待后生》。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这根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从课的外部模式还是内容结构都力求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由吴宇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内容,是大纲规定的重点欣赏曲目;曲艺音乐——京韵大鼓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该曲运用京韵大鼓的基本唱腔创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韵味。歌曲旋律跌宕起伏、情绪激昂,表现了旧中国劳苦大众在日寇铁蹄下不屈不挠、不甘沦落的民族精神,欣赏该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生动鲜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技能。 本课应训练的基本能力: 1、通过学唱名句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识谱试唱能力。 2、让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力度和情绪的表现,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又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民歌、歌剧、戏曲的学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曲艺音乐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2、知识目标 3、能力目标

《我和我的祖国》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精心整理音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凉山中心校:白宏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节第三课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能准确表现歌曲的节奏及旋律特点,能通过自己的声音 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材简析: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满怀爱国深情的歌曲,歌词真挚、亲切、感人,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流畅的旋律, 比喻的手法,诉说我和祖国的亲密关系;第二乐段激情迸发,表达了对祖国热烈的 挚爱感情,最后在重复、扩充的高潮中结束。 教学准备:教材、电子琴、课件、教学光碟。 教学重点:能准确并有感情地歌唱,能完美地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在歌唱过程中准确的体现出各种音乐符号的作用,能用自己的声音准确表现 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方法:情景诱导式、体验感受式、试唱法与听唱法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入课题。

精心整理 a.播放我国自然风光、名盛古迹、历史文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b.歌名联想; c.朗颂歌词; d.找出比喻句; e.说说是什么调几拍子。 (2)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感受歌曲,体验情绪,请生说听后感。 (3)简介歌曲(作者及背景介绍) 二、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出示课件)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并说唱后感。 (2)引导学生随琴学唱歌曲,纠正学唱过程中易出错的节奏和特殊旋律 的演唱。 三、巩固检测,创新性地表现歌曲。 分组展示歌曲,评出演唱最好的小组,鼓励表扬。 四、课后延伸 (课件出示)思考:你要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祖国的爱?请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高中音乐鉴赏多彩的民歌专题教案 (1)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研究性学习的标题】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飘逸的南国风专题 【研究任务名称】影响民歌风格特征的因素 【小组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分六个讨论小组,每组十人。 【任务完成期限】1课次 【情境】 1.问题情境导入——认识民歌 2. 对比欣赏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任务】 探究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分别是什么?影响其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和过程】 活动一:你认识的民歌 1、提出问题导入:如果有一天你站到世界的舞台上,你将展示一首什么歌? 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请同学说出自己选择的歌曲,并谈谈为什么选择这首歌。从而引出民歌。 2、你是怎样理解民歌的? 分组讨论和交流: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什么是民歌,民歌的常见体裁。 3、分组听辨比赛:你能分辨出不同地区的民歌并说出理由吗? 采用抢答比赛的方式,请同学们判断所播放歌曲分别是哪个地区的民歌?为什么? 活动二:南腔北调大比拼 1、听歌: (1)对比欣赏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南方歌曲《弥渡山歌》,感受其不同音乐风格。 (2)对比欣赏西北民歌《脚夫调》和南方歌曲《对鸟》,进一步体验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之处。 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南北方音乐不同风格的感受。 2、唱歌:学唱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南方歌曲《弥渡山歌》,亲自参与感受、体验南北民歌的不 同韵律、风格。 3、多媒体课件展示《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弥渡山歌》的曲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性学习,分别从节奏、旋律走向运行、语言特点、调式等方面对两地歌曲的不同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填写分析表格,最后展示比较结果。 活动三:赛歌会 “你还会哪些西北民歌和南方歌曲?” 分南北方两大组以“赛歌会”的形式比赛演唱本地区的歌曲,进一步体验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风格。 活动四:刨根问底 探究: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分别是什么?影响其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老师巡视,引导学生将成果做成演示文稿并展示) 【资源列表】 1.提供数字化多媒体系统。 2. 3.提供多首具有代表性的西北民歌及南方民歌,供学生使用。

音乐欣赏选修课

1. 音乐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一种能够适应它的感知心理。音乐欣赏的心理要素包括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认识理解。 音响感知是对音乐音响及其艺术组合----音乐形式因素的总体知觉; 感情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想象联想是把由描绘性的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称作“联想”,而把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称作“想象”; 理解认识是音乐乃至整个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心理要素。 1、背景介绍 2、大体曲式结构 3、曲式图 4、分段分细进行分析 5、总结 2. 交响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由交响乐团演奏的乐曲,同时也涉及相关的一些其他音乐体裁。可以说交响乐是对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交响诗、组曲等音乐的统称。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曲。是由海顿确定下来的一种固定音乐体裁,通常为四个乐章,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当然近现代的作曲家已经突破这种形式,写了一些形式更新的交响曲。 交响乐(SYMPHONY)和交响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响乐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而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套曲。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序曲是歌剧、舞剧等大型作品的目前曲,最早只是为等待观众入 场而演奏的简短音乐段落。属于交响曲 3. 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弦乐组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 鸽子:长笛 鸭子:双簧管 猫:单簧管(黑管)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 赏课教学设计 潘桥中心学校潘正容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准备: 古筝、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识古筝: 师:这是什么乐器?(教师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古筝曲。 三、初听音乐 1、教师弹奏全曲: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2、板书课题,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 3、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 师:音乐和我们的文章一样,是有乐段的,请大家用心地听一遍,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来为乐曲分段。 四、分段欣赏 师:这首乐曲分为三大段。为了更好的理解欣赏乐曲,下面我们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教师演奏古筝的花指---“吟、揉、按、滑”技巧,并提问: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主讲: 丁强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 (导入语:在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 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哪些,请唱唱,试试,想想。 (樱花是一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渔舟唱晚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课《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潘桥中心学校潘正容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准备: 古筝、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识古筝: 师:这是什么乐器?(教师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古筝曲。

三、初听音乐 1、教师弹奏全曲: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2、板书课题,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 3、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 师:音乐和我们的文章一样,是有乐段的,请大家用心地听一遍,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来为乐曲分段。 四、分段欣赏 师:这首乐曲分为三大段。为了更好的理解欣赏乐曲,下面我们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教师演奏古筝的花指---“吟、揉、按、滑”技巧,并提问: 1、乐曲中的花指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这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第一段,抒情的慢板。以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同时配合左手“吟、揉、按、滑”等装饰技巧,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1教学 目标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 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其音色判断能力,了解形成这种风格的 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在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剧烈冲击下,学生极少有机 会也不远主动去接触这类意境深远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导致学生对于 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逐渐缺失。本堂课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听、说、演等手段,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通过参与演奏、 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例在设计上着重让学生认识 两个乐种的音乐风格,了解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重点难点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知识和判断主奏 乐器音色的能力。2、探究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以丝竹 之悦耳,祛案牍之劳形师生探讨“”丝竹“”一词来源,引出“丝竹乐”。 活动2【讲授】一、江南丝竹1、浏览教材52页文字部分,了解 江南丝竹音乐知识。 2、思:聆听《中花六板》,分析其风格。 3、议、评:探究:《老六板》与《中花六板》旋律对比,探究其联系与变化? 4、展、练:师生合作完成乐曲《紫竹调》。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探究、合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江南丝竹乐的认识。】活动3【讲授】二、广东音乐1、检:教师高胡演 奏《步步高》,学生判断是否区别于江南丝竹。 2、展:学生展示搜集的广东音乐基本知识,教师总结。 3、思:简介主奏乐器——高胡 4、思:欣赏《娱乐升平》,分析其 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胆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在比 较中感受、体验、提高并加深认识。】活动4【活动】三、拓展与 探究【检】归纳总结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对比项目流行地区主奏乐器音色特征音乐风格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地区二胡近似人声清新、典雅、柔和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及珠三 角一带高胡明亮高亢华丽、轻快、活泼活动5【测试】四、小组探 讨与总结1.【议】分组探讨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形成原因?【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音乐,我很感兴趣,所以我选了这门选修课。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音乐,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在这短暂的几节课我对音乐的兴趣更浓,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对于我这样的非音乐专业学生这几节课学到的对我以后简单的品味音乐有着很大作用,我热爱这种感觉,这种和以前不同的感觉。了解了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平时我也只是听听音乐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乐,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更多的去了解音乐。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和《义勇军进行 曲》赏析。 《梁祝》用琴声还能告诉现世的世界,爱情是存在的。老师给我们播放《梁祝》的时候,只感觉心随弦在拨动,爱与誓言在交汇。《梁祝》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曲子讲述

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曲中音调婉转,悲凉。使听者动容. 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分别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最后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睛之笔并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 爱情主题:在轻澈的竖琴伴奏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它由越剧唱腔的典型音调演化而来,纯朴、优美、动情,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甜蜜而美好的爱情。 草桥结拜: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情意融融,比拟主人公漫步于草桥亭畔,结拜手足的情景。 主题再现:乐队全奏的爱情主题,进一步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真挚友谊和深厚情意 连接部:这是在钢琴衬托下小提琴演奏的华彩段,表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基本课型教学行为操作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基本课型教学行为操作 设计说明 中小学音乐基本课型教学行为操作设计的研究与实施课题组 二○○七年第二稿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基本课型教学行为操作设计明 中小学音乐基本课型教学行为操作设计的研究与实施课题组 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音乐欣赏课型教学行为设计的研究》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设计的。 一、教学流程与设计理念 ㈠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教学结构或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学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和如何组织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⒈情景体验,明确任务→⒉聆听欣赏,感受体验→ 3 积极探讨,深化理解→ 4 深入感悟,拓展延伸 ——设计原则: ⑴整体化原则 四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学生感受体验,领悟掌握音乐欣赏技巧的完整过程。 ⑵科学性原则 教学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必须符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认知过程(明确任务——感受体验—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⑶主体性原则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说问题。两句话: 第一句——我做什么事情(情景体验、聆听欣赏、积极探讨、深入感悟)? 第二句——我完成什么任务(明确任务、、感受体验、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具体说明: 首先由教师充满激情地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渴望。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聆听音乐,在学生充分聆听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音乐的表现要素、作曲家的创作背景等方面,深入体会理解,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获得音乐知识,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为进一步运用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验证结论,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风格不同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对比、感受中,调动已有审美经验、生活经验、知识存贮、表现手段等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并做出自己的主观评价。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设计多种参与活动,让学生们在相互的合作中共同创造、尽情表现对乐曲的理解。最后将本课的知识点加以延伸拓展,深化巩固。 ——设计原理: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课教案详案《森林之王》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课教案详案《森林之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 音乐欣赏活动 森林之王

第一章:设计思路 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单纯地学习唱歌,记住歌词,已经是没有难度的学习。因此在设计之初,我就萌发了设计一堂通过节奏感受音乐的音乐欣赏课程。 本课由故事引入,再引导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了解到森林之王——狮子在森林中漫步的节奏感。第二步由教师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打出音乐中的不同节奏。第三步分小组分发不同的乐器,让各小组通过乐器,跟着音乐,来表现教师刚才所画出的图形节奏。最后再合着音乐,所有幼儿跟着音乐节拍一起来演奏。 本节音乐欣赏课适合年龄为幼儿园大班幼儿。所选奥尔夫音乐一共分为四段。第一段为缓慢旋律中夹杂着有节奏的沙沙声,音效似串铃,表示森林中树叶被风摆动。第二段是一段类似进行曲的有节奏的旋律,音效是手鼓,表示大狮子稳重的进场脚步。第三段是与第二段相似,节奏稍快的旋律,音效是小木鱼,表示紧跟大狮子身后的小狮子进场。最后三段一起地合奏。由于现代的音乐教育已经多样化。所以单纯的节拍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一节好的音乐课必须是复合型的。因此我设计了故事——聆听——幼儿自由想象——图形引导——节拍掌握——分组表演节奏——乐器表演节奏——合奏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通过对这样一段奥尔夫音乐的欣赏,将音乐与故事结合,与乐器演奏结合。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对音乐的敏感,拓展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幼儿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在分辨不同的声音时,还能感受节奏的不同、节拍的长短,从而作出应变,表现出音乐中所呈现的节拍。 第二章:音乐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奥尔夫音乐中不同乐段的旋律长短快慢,能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不同。 2、能够使用乐器串铃、手鼓、小木鱼,来表现不同乐段的节奏。 3、使幼儿能通过图形初步了解音乐旋律 4、培养幼儿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5、让幼儿能感受到合声之美,培养其稳定的节奏感。 二、活动准备: 1、奥尔夫音乐《森林之王》 2、黑板一块,红黄蓝粉笔各一支,白粉笔一支 3、串铃、鼓、小木鱼若干 4、音乐《小火车》 三、活动过程: 1、入场-导入 听着音乐《小火车》,带领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跳着进场,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座位事先已围成半圆形状,黑板在圆心。)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着跳的音乐好听吗?听到那‘呜呜呜’的声音,小朋友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幼儿:“是火车。” 教师:“对啦。现在,我们正跟着小火车,一起开进了一座大森林。”稍停顿。继续说:“热闹的大森林里,平时都会有许多小动物,它们一起玩游戏,可开心了。只不过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树叶在沙沙作响。小动物们全都躲起来了。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吗?” 幼儿开动脑筋回答。 教师:“嗯,大家的回答都很有道理。可是让小动物躲起来的真正原因啊,是因为今天,我们的森林之王——狮子,带着他们的孩子,小狮子们,来森林里巡视啦!所以我们的小动物们,全都害怕得躲了起来。”教师作大狮子要吃人的姿态扑幼儿。 幼儿笑。 教师:“瞧瞧我像什么?” 幼儿:“大狮子。”

新课标人音乐版高中音乐鉴赏学堂乐歌教案 (2)

新课标人音乐版《高中音乐鉴赏》《学堂乐歌》教案 课题那些留在校园的记忆—学堂乐歌 教学目标一、聆听《送别》、《祖国歌》、《黄河》,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并了解这些歌曲的创作方法和反映的时代思想。 二、初步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并认识 其重要意义。 三、认识、了解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教学重点了解、体验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设备 教材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版《高中音乐鉴赏》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1、学堂乐歌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 其中包括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程。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 迫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对乐歌课的开设予以认可。 2、《送别》是美国音乐家奥特威在1913年来中国学习东方音乐时与李叔 同合作写成的歌曲。歌曲表达了送别亲友时凄凉、哀伤的景与情。70年代 拍摄电影《城南旧事》中,此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歌,至今仍久唱不衰。 3、《黄河》是我国近代学堂乐歌中自己谱曲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约作于 1905年。首载于1937年出版的《心工唱歌集》。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 一乐段着重描绘了长城外河套边壮伟旷然的景色。第二乐段音调高亢激越, 节奏现紧后宽,最后结束在昂扬豪放的长啸主音上,全曲一字一音,铿锵

有力,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 4、《祖国歌》作于1905年。是作者根据民间曲调《老六板》填词而成, 也是我国学堂乐歌中为数较少的以民族民间音乐来填词的歌曲之一。歌词 以精炼的笔墨歌颂中华神州地大物博及深厚的人文积淀,唤醒广大民众的 爱国情怀,号召国民传承民族精神、同仇敌忾,为和平而战,为胜利而庆。 由于曲调是采用民间的音调,因此琅琅上口,唱起来更觉亲切、动听,这 首歌在当时曾受到广泛的欢迎。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导入教学过程(课前出示显示执教者信息的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为《送别》伴奏) 组织学生就做。 课前礼仪: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对现在播放的这段旋律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送别》)(引导学生回答) 师:96年对于历史只是沧海一粟,而一首歌曲如果能够历经96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够打动你我,我想这足以能够书写一段音乐传奇。《送别》就是这样一首跨越96年的历史依然能够打动你我,书写音乐传奇的作品。我们今天的课就从歌曲《送别》开始 (伴奏音乐持续,音量稍弱) 师:播放视频(课件出示歌曲《送别》视频资料) 师: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生:…… 师:《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堪称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形象的表达了送别亲友时凄凉、哀伤的景与情。由于它反应校园生活,在校园中

音乐鉴赏选修课

目录 摘要 (1) 一、浅谈我对古典音乐的初步认识 (1) 二、接触古典音乐后我的内心感受 (2) (一)一些古典音乐给我的感触 (2) (二)音乐给我的影响 (2) 三、古典音乐的“美”无处不在 (2) 参考文献 (3)

音乐之声动我心 摘要:在音乐中,有唯美的浪漫,有悲戚的感动,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三维空间,音乐中有一切。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我们需要渐渐地了解它的“美”。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 关键字:钢琴、古典音乐、音乐美 前言: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 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因为它时尚、动感、充满着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提到钢琴乐我们会想起浪漫、唯美,容易让人禁不住遐想,是人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比起钢琴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因为流行乐更符合这个时代青年的特点,而钢琴乐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一、浅谈我对古典音乐的初步认识 一直以来我都是喜欢听钢琴曲跟小提琴曲,不过关注流行音乐的较多,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钢琴音乐,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对钢琴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可是这学期我上了音乐赏析的选修课后,我更多的接触到钢琴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 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钢琴音乐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我发现钢琴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主要在古典乐中体现其完美。要真正听懂钢琴乐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它,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通过钢琴音乐赏析的课程使我有了巨大的收获。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从钢琴乐中感受心灵的洗涤。在音乐赏析的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歌曲之王”——舒伯特,“钢琴诗人”——肖邦,“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等等。对于著名的古典音乐更是欣赏至极,如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瓦尔蒂——《四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比才——《卡门》、莫扎特——《g小调四十号交响曲》、巴赫——《小步舞曲》、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肖邦——《E大调练习曲

人音版音乐鉴赏《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音乐与人生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 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相互认识1、教师告诉自己姓名 2、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要带书、带笔。 3、进教室后不要高声喧哗。不能在课桌上写画。 4、鼓励学生多参与。培养上课习惯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导入 谈话导入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 引起注意和思考 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 知识(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1、集体读导言 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音乐欣赏课《xx》教案

音乐欣赏课《xx》教案 《赛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赛马》,用打击乐器伴奏,了解二胡这一民族乐器。过程与方法:采用导入法,提问法,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听、唱、演等课堂活动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蒙古族的音乐特色,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强感。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节奏乐器或人声模仿赛马时马的声态和动作,进一步感 受蒙古族的民俗习惯与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感受律动性强的节奏型。 教具:多媒体,二胡,打击乐器 课型:欣赏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建起来的大家庭,那谁来告诉老师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呢? 学生:族、藏族、回族、傣族 打开幻灯片……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听听以下的歌曲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学生:《掀起你的盖头来》族 《北京的金山上》藏族 《草原赞歌》蒙古族 老师:在这三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最擅长骑马的民族呢? 学生:蒙古族。 老师:同学们对于蒙古族的了解有多少呢? 学生:…… 老师:大家都说的很好,那下面随着老师来一起了解一下吧。(打开幻灯片) 幻灯片……蒙古族民族服饰,饮食喜好,娱乐文化——那达慕大会。 老师: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那达慕是蒙语“娱乐”“游戏”之意。于每年草长羊肥的八月举行。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打开幻灯片,模仿游艺动作)。用时10分钟左右 二,欣赏赛马 1.提问:同学们听出来了这个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回答:二胡。

高中音乐优质课教案

高中音乐优质课教案 【篇一:高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高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篇二: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主讲: 丁强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 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 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导入语:在 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 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 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 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哪些,请唱唱,试试,想想。(樱花是一 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 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 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 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三)《mongdong》欣赏 1、录音机播放乐曲abc三段初步感受问题:(1)你能听出哪些声音(乐器、人声) (2)该曲与前两首电影音乐的区别:(旋律、节奏、结构等音乐要素) (3)该曲给你的感受 2、投影仪显示:该曲相关知识介绍 (1)该曲作者瞿小松及创作风格,代表作 (2)该曲创作背景,音乐素材来源 (3)混合室内乐及其特点 3、结合以上知识欣赏乐曲d-g段 问题:如让你为该曲配置画面,你会配之以什么样的电影画面。 4、音画结合完整欣赏 六、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影视音乐欣赏,我们发现,恰当的音乐放在哪里,哪里的画面就会生辉,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也各有不同,音乐 是美妙的,学会欣赏它是其乐无穷。 作业:观看电视vcd《大宅门》欣赏其中的片头音乐及片中主题音乐,思考:这些音乐的风格特点,在片中起到什么作用,省去这些 好不好,为什么。 【篇三:(市优质课一等奖)2015年高一音乐高中音乐与 戏剧表演教案】 灵动的生活

网络选修课音乐鉴赏答案

2016年网络选修课音乐鉴赏答案 (注:本文档仅供参考,要想获取更多资料请访问要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715326197.html,)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 A、视觉性 B、语义性 C、表达性 D、标准性 正确答案:B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 A、语义性 B、视觉性 C、非视觉性 D、美学性 正确答案:C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 A、音乐解说 B、音乐感知 C、音乐内化 D、音乐创作 正确答案:A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 正确答案:√ 音乐的艺术本质 1 《音乐通论》是下列哪一位音乐大家的著作:() A、廖辅叔

C、廖尚果 D、萨利埃里 正确答案:C 2 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 A、《乐话》 B、《大江东去》 C、《我住长江头》 D、《清歌集》 正确答案:A 3 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A、视觉 B、语言 C、听觉 D、情绪 正确答案:D 4 音乐仅仅是听觉的艺术。() 正确答案:× 5 音乐可以细腻、微妙、直接、及时地表达人类情感。()正确答案:√ 音乐审美的基本观念 1 体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是:() A、认真聆听音乐 B、参照解说体会音乐 C、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 D、学好理论知识 正确答案:C 2 哪一种方式可以描摹人类情绪的变化:() A、文学 B、语言 C、音乐 D、美术 正确答案:C 3 《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

初中音乐鉴赏课教案

初中音乐鉴赏课教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初中音乐鉴赏课《青春舞曲》教案 一、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二、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要使课堂的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各种打击乐器或学生自制打击乐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 (一)情景引入 1.播放熟悉的新疆舞曲音乐。(a.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心聆听音乐,体验 b.学生聆听音乐,对新疆的音乐有初步的感知) ⑴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民族的音乐? 答:维吾尔族 ⑵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新疆。同学们,你们对新疆有那些了解? 答:在我们中国的西部。服装有头饰。特产新疆葡萄干。让学生直观感知,对新疆充满好奇之感。 2.播放新疆风光幻灯片。(学生观看大屏幕。欣赏新疆的美丽风光。) 3.我们欣赏了新疆的风景、服装、特产、接下来我们要来聆听新疆的音乐看看新疆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感受与体验,感知新疆音乐的共同点。) 4.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认为是新疆的音乐。培养他们自主性,探究性。(1)你了解到那些有新疆特色的音乐( 课前收集) 答:《我们新疆好地方》《达坂城的姑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你觉得他们那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共同点? 答:它们都是通过音乐来描写新疆的人,物事。 (3)今天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疆的音乐特色。 首先我们来欣赏新疆音乐,聆听的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学生聆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深入体验新疆的音乐。 a.这首歌是新疆哪个民族的歌曲? 答:维吾尔族的。(给学生设置一些引导性的或启发性的问题,以便学生做到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在启发学生积极的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 b.它使用了那种乐器? 答:热瓦甫。 c.描写了新疆人民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描写了新疆人民热爱生活,赞美家乡,赞扬社会主义。 5.问题答疑小结。 6.介绍乐器热瓦甫和手鼓: ⑴播放热瓦甫演奏的音乐。(学生聆听) ⑵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答:音量较小,声音较柔和细腻。 ⑶音乐中还用到了哪些伴奏乐器? 答:手鼓 ⑷播放手鼓伴奏的音乐。(学生聆听,可以模仿手鼓节奏) 四、感知新疆维吾尔族典型节奏(让学生在练习后进行运用,并直接感受在新疆音乐中的新疆典型的节奏的编配) 1.表演手鼓节奏 学生聆听教师的手鼓节奏,并进行模仿。(x·x x x x x x x x) 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 学生双手拍腿练习。(x·x x x x x x x x) 3.老师给你们配上点音乐,你们来打打看。 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邀请同学表演。

选修音乐鉴赏答案

音乐鉴赏 第一章 1、新石器时代,在劳动过程中的部分劳动工具成为了最原始的()乐器。 A、吹奏 B、打击 C、拉奏 答案:B 2、据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支陶埙不过()多岁。 A、9000 B、3000 C、5000 D、6000 答案:D 3、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以往认定的()6000多年前的笛子是世界上最早管乐器的结论。 A、希腊 B、开罗 C、意大利 D、雅典 答案:A 4、有确切的文物记载,中国音乐的历史要比西欧音乐的历史至少早()年以上。 A、6000 B、2000 C、2900 D、3000

答案:C 5、公元前1057年,周天子设立了(),就是中华民族第一个国家级的以礼乐教育等职能为主的音乐管理机构。 A、太乐 B、教坊 C、大司乐 D、少府 答案:C 6、1978年在西安半坡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墓的编钟、编磬及其他乐器,是迄今所见最庞大的钟鼓之乐的乐队编制。 A、错 B、对 答案:A 7、自魏晋至隋时期,古代文人首先发明并确立了管色古琴文字谱。 A、对 B、错 答案:A 8、《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500对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400篇,依照民间歌曲、宫廷歌曲和祭祀乐曲三类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A、错 B、对 答案:A 9、以下哪些是演奏新疆十二木卡姆的乐器? A、卡龙 B、热瓦普 C、冬不拉 D、考姆兹答案:ABCD 10、萨塔尔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乐器。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 1、以下哪个不是民族五声调式中中的声音: A、宫 B、闰 C、角 D、羽 答案:B 2、“学堂乐歌”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位? A、华彦钧 B、刘天华 C、聂耳 D、李叔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