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 厘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 厘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 厘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

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2、P5页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毫米1分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毫米得认识》说课稿 南教场小学刘娟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得第一课:毫米得认识。主要得内容有:毫米得认识,毫米与厘米得单位换算,毫米得估测与测量。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是按螺旋式课程编写得。测量这一单元就是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中得测量部分,而二年级上册教材得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也就是属于测量这一部分。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作为测量这一单元得第一课,它就是二年级长度单位得学习与三年级整个测量单元得学习得重要衔接点。基于此,在本次课得教学中,除了新知识得传授,更需要注意使学生回忆并加深二年级得学习内容,以便为本单元后期得学习奠定扎实得基础,而如何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到空间与图形得学习中来,并很好地将新知识建构到原有图式中,保证学习得积极性,将成为本次教学得关键所在。 测量得内容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进行学习,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就注意呈现场景,提出问题,用红色背景凸现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课本中得这些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二、说学情分析: 通过对二年级长度单位得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长度单位得重要性,认识厘米与米,初步建立长度观念与估测意识,认识线段并会用刻度尺画与量线段得长度,但这些都仅限于整厘米或整米。

三年级得学生得注意力集中能维持在30分钟左右,自制力与坚持性不强,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得过程中,我将注意将直观描述与学生操作感知相结合,保证教学顺利有效得进行。小学生得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想象得目得性强,在教师得引导启发下,学生能对以前学习得内容进行联想、回忆、加工等,这有助于对原有知识得理解与新知识得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得实际意义,使她们初步认识新得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得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得关系,进行简单得换算。 2、借助具体得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得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得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四、说教学教法学法: 结合本节课得特点,我将教学教法与学法采用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问答法、研究法,具体方法得应用将在教学实施中体现。本节课得教学只需要准备10到20厘米长度得直尺即可,当然有条件得学校也可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2、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得长度。 二、想一想:您会用直尺进行测量吗?用直尺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

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完整版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南教场小学刘娟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毫米的认识。主要的内容有:毫米的认识,毫米与厘米的单位换算,毫米的估测和测量。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按螺旋式课程编写的。测量这一单元是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中的测量部分,而二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也是属于测量这一部分。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作为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二年级长度单位的学习与三年级整个测量单元的学习的重要衔接点。基于此,在本次课的教学中,除了新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意使学生回忆并加深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以便为本单元后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而如何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到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来,并很好地将新知识建构到原有图式中,保证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本次教学的关键所在。 测量的内容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进行学习,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就注意呈现场景,提出问题,用红色背景凸现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说学情分析: 通过对二年级长度单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认识厘米和米,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估测意识,认识线段并会用刻度尺画和量线段的长度,但这些都仅限于整厘米或整米。

三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维持在30分钟左右,自制力和坚持性不强,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注意将直观描述与学生操作感知相结合,保证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小学生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想象的目的性强,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能对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联想、回忆、加工等,这有助于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四、说教学教法学法: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将教学教法和学法采用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问答法、研究法,具体方法的应用将在教学实施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只需要准备10到20厘米长度的直尺即可,当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数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练习题

西里镇中心小学作业纸班级:姓名: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2)蜜蜂身长约为2()。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是1()。 (4)教室的长度为9()。 (5)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 (6)我的身高是132()。 (7)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 (8)我家距离学校3()。 二、单位名称的换算。 (1)5千米=()米(2)9米=()分米 (3)50厘米=()分米(4)70毫米=()厘米 (5)3分米6厘米=()厘米 (6)9米7分米=()分米 (7)280厘米=()米()分米 (8)89厘米=()分米()厘米 三、计算。 1. 5厘米—7毫米=()厘米()毫米 2. 6米—8分米=()米()分米 3. 4分米+30厘米=()分米 4. 5米—8分米=()分米 5. 27厘米+13厘米=()分米 6. 7000米—5千米=()千米 7. 1400米+6600米=()千米 8. 300厘米+1700厘米=()厘米=()分米=()米 西里镇中心小学作业纸班级:姓名: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新益大厦高度约为100() 2.我每分钟可走80() 3.飞机每小时大约可飞行800() 4.我的笔记本厚度为3() 5.一根火腿肠的长度为15() 二、单位名称的换算。 1.50分米=()厘米2.82分米=()米()分米3.9000米=()千米4.9002米=()千米()米5.5830米=()千米()米 6.2千米500米=()米 7.4350米=()千米()米 三、在()里填上“>”“<”或“=”。 12千米()1178米 2. 47毫米()5厘米 3. 100分米()10米 4. 6分米()485毫米 5.6200米()6千米 6.60厘米()6分米 7.9分米()90毫米8.189厘米()18分米 9.100米()1千米10.1分米2毫米()102毫米

最新小学三级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专题练习讲课教案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专题练习 一、填空18分 8m=()dm 8km=()米 3分米=()cm 7cm=()毫米 50分米=() m 90mm=()厘米 60厘米=()cm 5000m=()km 2m=()厘米 1m=()分米 7km=()米 6dm=()厘米 9厘米=()mm 70dm=()m 70mm=()厘米 60cm=()分米 2000m=()千米 8米=()cm 2900m-1km =( )km( )m 320km560m-27980m=( )m 23km450m9dm7cm-1500m9dm=( )m( )dm 2800m-1km= ()m 二、换算20分 3米2分米=()分米 8米4分米=()分米 7分米8厘米=()厘米 6厘米8毫米=()毫米 42分米=()米()分米 43分米=()米()分米78厘米=()分米()厘米 3厘米=()分米()厘米85分米=()米()分米 97分米=()米()分米77厘米=()分米()厘米 16厘米=()分米()厘米10 米7 分米=()分米 17 米=()cm=( )分米 2 米=()分米()厘米 1 米-36 厘米=( )毫米 三、换算 5厘米=()毫米 9厘米=()毫米 30毫米=()厘米 40毫米=()厘米 30厘米=()分米 5分米=()厘米 40厘米=()分米 7分米=()厘米 3米=()分米 90分米=()米 5米=()分米 80分米=()米 69 毫米=( )厘米 32 米=( )dm 83 米=( )分米 0.66 米=()厘米= 150 分米=( )毫米 7 千米=( )米 400 厘米=( )米 6000 毫米=( )分米 5 米=()千米 9.4 千米=( )分米( )米 3300 米=()千米 520 毫米=( )厘米=( )分米 7800 毫米=( )厘米 4 米6 厘米=( )厘米 3200 厘米=( )米 504 厘米=()米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0毫米=()厘米 四、换算填空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0毫米=()厘米 4米=()厘米 100毫米=()分米

二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_人教

《分米、厘米、毫米的 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探索,学习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剪1米长的绳子,复习了米,另一方面为下面建立四个长度单位的具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整理复习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整理复习 主备人:张丽红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整理长度单位的知识,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巩固这部分知识,以期达到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2.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意识。提高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板书) 2.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够学会整理已学过的相关联知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会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能熟练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同学们,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吗?好,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能够积极发言,动脑思考,认真倾听。 二、相互交流形成网络 1.昨天,同学们回家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理,现在,请把整理的方法和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比比谁整理的最好,挑选出最好的一份。 2.请xx同学来汇报展示你对本单元的整理。 (以下是学生整理的知识树)

展示知识树后,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 问题设计: (1)你知道1mm有多长吗?你能用手势比划1mm有多长吗?同学们请用手比划一下,同桌互相看看,比划的对吗? (2)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表示吗? (3)我们知道1毫米有多长了,你知道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吗?生:1厘米=10毫米(师板书) (4)你知道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吗?厘米呢?(师板书) 小结:关于1毫米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补充或指正) 好,下面我们来看“1分米有多长” 3.1分米有多长呢? 问题设计: (1)哪位同学知道1分米有多长呢?(直尺上10个大格的长度那么长,也就是10厘米)那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几厘米?1分米=10厘米(师板书) (2)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吗?同学们请用手比划一下,同桌互相看看,比划的对吗?(适当进行表扬)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来呢?教师简单总结。 (4)我们知道1分米有多长了,那么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分米吗? 1米=10分米(板书) (5)分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呢?米呢?“dm”(板书) 关于“1分米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补充或指正) 好,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毫米、分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4.毫米、分米、米的换算(板书)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3篇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目标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1、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学具准备: 学生:直尺一把(带刻度的,并且刻度要清晰) 硬币一枚(一分的) 四、教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 师: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交流 师: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硬币,身份证,公交卡,十张纸)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 (5)练习 60毫米=()厘米 120毫米=()厘米 8厘米=()毫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习题_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一、填一填在_______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别针长3_____ 单人床长2_____ 橡皮长2___4____ 树高10______ 教室地面长9_____8____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_____ 数学书厚8_______ 二、数学诊所把长度单位用错的改正过来。 800毫米大于1米李平的身高146分米电视机长70米 40毫米与4分米同样长围操场跑一圈有400千米 飞鸽传书帮信鸽找到与它长度相等的信封。 三、你能把下列每组数按顺序排列吗? (1)从大到小排列: 3千米500厘米 3500厘米 3千米500米 3米500厘米 (2)从小到大排列: 9米3毫米 9米3米 9千米3米 9米3厘米 四、把正确答案前面的五角星涂上颜色。 1、2米和20厘米比较( )。A.2米长 B.20厘米长 C.同样长 2、下面的单位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 A.米 B.厘米 C.分米 D.千克 E.毫米 3、一块橡皮长20( )。 A.厘米 B.分米 C.毫米 4、沿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50米,要跑( )圈才是1千米。 A.10 B.4 C.40 5、下面数中,与2千米相等的是( )。 A.2000米 B.2米 C.200米 D.20米 五、填空: 1. ( )厘米=10毫米50毫米=( )厘米 2. ( )米=1000毫米7000毫米=( )米 3. ( )千米=1000米9000米=( )千米 4. ( )分米=100毫米7000毫米=( )分米 5. ( )米=100厘米600厘米=( )米 6. ( )米=10分米20分米=( )米 7. ( )分米=10厘米40厘米=( )分米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

苏教小学二年级下册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题精编版

苏教二年级下册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题 一、填空 8米=()分米 8米=()厘米 3分米=()厘米7厘米=()毫米 40分米=()米 90毫米=()厘米60厘米=()分米 500厘米=()米 2米=()厘米1米=()分米 7米=()厘米 6分米=()厘米9厘米=()毫米 70分米=()米 70毫米=()厘米60厘米=()分米 1米=()毫米 8米=()厘米 二、换算 1米=()分米=()厘米=()毫米 3米2分米=()分米 8米4分米=()分米7分米8厘米=()厘米 6厘米8毫米=()毫米4米=()分米=()厘米=()毫米 5分米=()毫米 78厘米=()分米()厘米 3分米=()厘米=()毫米 85分米=()米()分米 97分米=()米()分米 7米=()分米=()厘米 16厘米=()分米()厘米 10 米7 分米=()分米 17 米=()厘米=( )分米3米=()分米=()厘米 1 米-36 厘米=( )毫米 三、换算 5厘米=()毫米 9厘米=()毫米 30毫米=()厘米 40毫米=()厘米 30厘米=()分米 5分米=()厘米 40厘米=()分米 7分米=()厘米 3米=()分米 90分米=()米 5米=()分米 80分米=()米 90毫米=( )厘米30分米=( )米 83 米=( )分米 66 米=()分米 150 分米=( )米 7米=( )毫米 400 厘米=( )米6000 毫米=( )分米 5 米=()厘米 4米=( )分米 3000 米=()千米 520 毫米=( )厘米 7800 毫米=( )厘米 4 米6 厘米=( )厘米

3200 厘米=( )米 500厘米=()米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0毫米=()厘米 四、换算填空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0毫米=()厘米 4米=()厘米 100毫米=()分米 6千米=()米 400厘米=()米 2千米=()米 3000毫米=()米 4千米=()米 6000米=()千米 1米+2分米=()分米 37厘米—17厘米=()厘米=()分米 22毫米+38毫米=()毫米=()厘米 五、应用题。 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现在这支铅笔有多长? 六、判断对错,对的在后面打√号,错的打×号 铅笔长6毫米()跳绳长2厘米()课桌高7米()粉笔长75分米()小名身高134米。()一根绳长15分米。()一块橡皮厚1米。() 10分米=1厘米。() 七、估测。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 公路宽 10分米 一把钥匙 6米 一支圆珠笔 170厘米 课桌长 40毫米 邓老师高 13厘米 八、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跳绳长2() 桌子高7()粉笔长75() 钢笔长14()小明的身高是140() 一块橡皮厚12()旗杆高9() 笔袋长20()。电脑键盘长约5()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3页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下面我通过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板书等方面,来进行说课。说教材分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比较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所以,教学难点 是学生对物体的估测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情景导入的时候采用谈话方式,述说方式。 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 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金钥匙。 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分别是多长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0厘米) 这一复习导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米和厘米的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要学习的新单位。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 师: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交流 师: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硬币,身份证,公交卡,十张纸)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 (5)练习60毫米=()厘米120毫米=()厘米 8厘米=()毫米 (6)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有什么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 (1)、猜测。 师: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 (2)验证。 师: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 (3)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巩固 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小朋友的手长,粉笔盒的高度)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练习60厘米=()分米120分米=()厘米=()毫米 100毫米=()厘米=()分米 课本自主练习第十题 (6)小结 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思考一下分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有什么关系。 3、展示课件例2 认识1千米。 (1)猜测。 师: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 (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以及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能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悟到知识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 二、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新大纲也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

与者。因此为了全面、准确地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将注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一旦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课堂开始,就设计了猜一猜老师手中两本书哪本比较厚,哪本比较薄这一活动,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自然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2、给学生充分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老师包办过多,恨不得把许多知识瞬间都灌注给学生,留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过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受到1毫米有多长,通过观察找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需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是新课程精神的体现。在教学中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在练习中设计了改一改小马虎的日记,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建立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现几何的想法,把今天要学习的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二、说教法 本课我拟采用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准确些。为了达到估测相对准确,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三、说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养方面做到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学法 三、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该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分米和毫米,是日常生活中测量的需要,是对以前知识的补充。它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并为以后学习千米打下基础。教材十分注重联系以前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直尺,体会新知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通过画、估、数、比、量等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能力目标: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长度单

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课件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