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

10 松鼠和松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意思。

(2)创设情景,让孩子以不同形式的读把无声的语言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画面,理解课文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小松鼠时时不忘回报自然的美好心灵。

(2)萌生参加植树造林的愿望。

教学重点:写字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了,你能猜出这则谜语吗?

2、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课文录音朗读,边听边看画面。

2、出示课题并齐读。

3、生自由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认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5、做“摘松果”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与课文第一段相关的画面。问:“小松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1)指名读这一段,读出松鼠的高兴劲儿。

(2)重点指导读: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3)指名读这一句。

(4)全班齐读第一段,感受松鼠的快乐。

2、学习课文二、三段。

(1)松鼠一直这么快乐吗?它担心什么呢?请你读读课文告诉我。

(2)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

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读第三段,读出松鼠着急、担心的语气。

(4)指名读、表演读、齐读,反复练读这段。

3、学习四、五、六段

(1)松鼠想出办法来了吗?

(2)松鼠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3)老师挺喜欢这一段,谁愿意教我读?

(4)生范读,师学读。

(5)用动作演示五、六自然段,在实践中感悟文本,理解“挺拔、茂密”等词的意思。

四、美读课文,复述故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课文。

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理清课文顺序。

3、学生按吃松果——想松树——埋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课文,教师指导。

五、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出示多媒体课件,以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

2、你想对小松鼠、小小松鼠说点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让我们再次走近小松鼠与他们交流,学习好吗?

1、打开学生自制的卡片,小组内坐火车,竞赛读。

2、集体做猜字游戏。

(1)教师出字卡,学生读字、组词。

(2)打哑谜,学生读字动口不出声,老师猜字。

二、开设展示台学知识。

1、以小组竞赛,配乐朗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评出“小小播音员”。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生字读音,给生字组词找朋友。

(2)自学生字书写笔顺,逐个书写。

(3)交流学习心得,你记得了哪些字,把字法说给大家听,提醒大家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4)师指导写重点字。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课后延伸,动手实践。

(1)谈未来,续编故事。

同学们,这只可爱的小松鼠已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么等到将来小松鼠及这片树林会有哪些变化呢?谁愿意把故事接着讲下去?评出:“故事大王”

(2)画未来: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把自己想的景象画出来。评出:“小小书画家”

(3)想未来:你们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想怎样争做环保小卫士呢?

板书设计:

10 松鼠和松果

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

高兴担心很高兴欣喜

植树造林回报大自然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 学反思(教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教 案文本)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 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松鼠和松果》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我在教学本课时注重引领学生朗读感悟,情中悟理。尤其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抓住松鼠担心什么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引领学生反复读文,深入体会。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

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课始以复习引入,做摘松果的游戏,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摒弃常用的反复齐读等方法,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欢快的气氛,鲜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唤醒对松果的认知积累,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学习课文时以读促悟,以悟激qing,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评议的过程既是学生交流自己对语言的体验,又是在培养他们倾听、赞美、交流的好习惯。同时,语言的感悟到积累、运用,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但又不拘泥于课文中的句式,努力体现“实”而“活”。鼓励学生做松鼠的朋友,以角色活动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朗读为主旋律,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加深感悟,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小松鼠的聪明可爱。想象创造美。又通过贴图,在此想象让孩子们看到了懂得回报自然带来的美好未来,直接感悟文本的主旨。同时,想象的带领学生进入口语实践的情境。改变一味依赖教科书的倾向,积极利用、拓展一切课程资源,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广阔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实用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实用文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课堂教学实 录及反思(实用文本)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以”“更”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2、过程性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借助多读,感情性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3、情感目标: 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树。 2、学生课前搜集小松鼠的资料。 【教学实录】 师:猜谜是大家最喜欢的,今天我来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生:这是松鼠。 师板书:松鼠。 师:你对它了解吗? 生甲:松鼠生活在树林里。 生乙:松鼠喜欢吃松果。 生丙: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帮助它跳跃,它的尾巴又能当被子。 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刚才有小朋友说松鼠喜欢吃松果(板书:和松果)那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

课时 1①神州(zhōu) 谣(yáo) 2我神州①,称中华②, 山川③美,可入画。 段导读:写中华山川美如画。 黄河奔,长江涌(yǒnɡ), 长城长,珠峰(fēnɡ)耸(sǒnɡ)。 段导读:写黄河、长江、长城和珠穆朗玛峰的特点。 3台湾(wān)岛,隔(ɡé)海峡(xiá)④, 与(yǔ)大陆(lù),是一家。 段导读:写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⑤,情意(yì)浓(nónɡ), 齐(qí)奋发⑥,共繁(fán)荣(rónɡ)。 段导读:写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 1.会读“州、谣”等15个生字。 (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来用“神州”作为中国的代称。 ②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之中国。 ③山川:山和河流。 3④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 ⑤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⑥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高涨。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 师:出示祖国地形图,学生说地形图形状像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生:像雄鸡。 (图片展示美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本文。 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指名读。 齐读。 师点评。 (2)读课文,说说你从文字中想到了什么 ①当你读到“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时,请你说一说你对这些地方的了解。 生: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生:长城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生:珠穆朗玛简称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陆地。 生:台湾是祖国的领土,我们和台湾人民是同胞兄弟姐妹。 …… ②请读下面的内容:(课件出示)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请你说一说,你从加点的字中读出了什么? 生:奔,让我似乎看到了黄河的水,波涛汹涌,直奔天际。 生:涌,让我仿佛看到了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 生:长,让我好像看到了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生:耸,让我好像看到了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雄姿。 ③“各民族,情谊浓”,你知道我国有多少民族吗? 生:56个民族。 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师:有谁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民族的名称? 生:汉族。 生:苗族。 生:水族。

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Squirrels and pinecones

松鼠和松果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意、总”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 道理。 2、正确、端正地写字。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词语卡片、小松鼠和松树的图片。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松鼠和松果 2、读词语卡片:聪明活泼主意如果忽然以后总有眨眼睛

3、用“主意”、“眨眼睛”各说一句话,两个词连起来 说一句话。 朗读感悟1、(出示课件1)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松林) 可爱的小松鼠就生活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它们在松林 里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又怎样呢?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上面问题。 (1)回答问题。 (2)根据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松鼠的图片。 (3)想象: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 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写什么? (4)(出示课件2)“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指名朗读这句话齐读 (5)(出示课件3)说话训练:那么……那么…… 3、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松果。忽然,它眨眨眼睛,想起 来了——

(1)(出示课件4)“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自由朗读这句话。 (3)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我们人类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植树造林。只有这样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4)指导朗读:这句话的结尾用了感叹号,应该读出小松鼠担心和惊讶的语气。各小队赛读、齐读。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到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读出问话的语气。指名读,师生共同读。 5、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了好主意。 (1)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吃一个松果就埋一个松果)

松鼠和松果教案

10、松鼠和松果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设置童话情景,让学生理解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 3、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明白植树造林就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从而激发学生种树,保护我们身边的树木。 【教学难点】 松鼠种松树是为了有松果吃,而我们种树是为了什么?如何将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讨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松果和一颗松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进一步认识松果和松鼠,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孩子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围绕注意饮食营养随机点评) 2、你们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 (松果) 3、让学生拿好事先发的松果,尝尝松籽的味道,让学生说说自己喜不喜欢吃。然后指明松鼠喜欢吃松果上的松籽。 4、了解松鼠。 (展示课件)

刚才孩子们看了松鼠的图片,可以说()的松鼠。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松鼠和松果的亲密关系 1、刚才孩子们说了很多形容松鼠的词语,读读课文,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说啊? 2、抽学生回答,引导说出“聪明活泼”这个词语。 3、小松鼠喜欢吃松果吗,你从课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如果你是一只爱吃松果的小松鼠,面前就有许多松果,你会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拿起松果说一说,体会松鼠有松果吃的喜悦心情。) 5、松鼠喜欢吃松果,一个接一个的吃下去,结果会怎么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总有一天松果会吃完的)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 1、松鼠吃松果时,想起了什么: 读一读,勾一勾。 2、说一说: 为什么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原来的松树到哪儿去了? 3、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书上“光秃秃”一词) 4、出示课件: 教师配音解说一个有关树木被砍光而变得光秃秃的而使村庄发生变化的故事。 5、讨论(看着光秃秃的画讨论): 如果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小松鼠到哪儿去住呢?最后总结出,小松鼠离不开松树,所以要种松树。 四、学习五、六自然段,理解小松鼠的愿望实现了 1、小松鼠种了松树了吗,松树长大了吗?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二年级上册《识字8 . 教案目标:一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学会本课、通过学习,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培2 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教案重、难点:1二、、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 三、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我听说同学们都很喜欢画画,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幅画,(出示插图)你们看漂亮1 吗?你最喜欢画中的什么?请说一说。2、指名说。二)出示儿歌,读通儿歌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非常好,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好听的、与这幅画想页,自由地练读一下这首儿歌,记配的儿歌,想不想读?好,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第 住,不认识的字看清楚拼音,多读几遍,开始。1、自由练读儿歌,教师巡视指导。2、哪位同学愿意来读读这首儿歌?指名读。、齐读儿歌。3、大家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小池塘,池塘4里铺满了碧绿的荷叶,两朵粉红粉红的荷花苞从这些大荷叶之间冒出来,正咧这嘴开心地笑着,池塘里,两条可爱的小金鱼正在吐泡泡呢,多美的画面啊!其实,这首儿歌不仅写出了小池塘的美丽,读上去还很顺口呢,这是因为有两个字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 / 5 三)合作交流,自主识字、出示儿歌中的“苞”、“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再读一读,你发1 现了什么?、小结过渡:是啊,这两个字偏旁不同,但里面都有一个“包”字,读音也很相近,2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这样一组字。3、学习生字“苞”。(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这个“苞”字,你也可以伸出自己的小手跟老师)板书:苞(1 一起写)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齐读。2)想想看,这个“苞”字可以找些什么朋友呢?学生组词。()板书“花苞”,认读。3()什么叫“花苞”呢?除了荷花苞,你还见过什么花苞?(结合插图理解花苞)(4)归纳:大家说了这么多种类的花苞,发现花苞都跟什么有关?所以“花苞”的5(“苞”字是草字头。、学习生字“泡”4 (!)板书:泡(学生观察)请跟老师读(师领读,生齐读)2)谁能跟“泡”字做朋友呢?学生组词。()板书“水泡”,认读。3()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小金鱼在干什么?它离开了水还能吐泡泡吗?所4(以“水泡”的“泡”跟水有关,它的偏旁是三点水。5、学习生字“包”。)刚才同学们就发现了,花苞的“苞”和“水泡”的“泡”字里都有一个共同的(1 字,那就是“包”字。(板书:包)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字。2)给“包”字找朋友。(老师上班时喜欢背一个皮包,用来装一些日用品,你们还知道哪些种类的包呢?(生自由组词)2 / 5 同学们看,这个“包”字真有趣,它加上草字头就变成了花苞的“苞”,加上三点水6 就变成了“水泡”的“泡”,想想看,它还可以加其他的偏旁吗?7、学生自由说,师出示“炮、饱、抱、跑”等字,认读,组词。重点指导:1)学习“饱”字。(请哪一组的同学开小火车来读读这个字?开火车读,齐读。板书:饱“饱”字可以组什么词呢?学生组词。(板书:饱满)联系生活理解“饱满”。、老师今天从家里带来了一些黄豆,想请大家帮老师挑出其中比较饱满的来,谁愿A 意上来?(学生走上讲台挑选)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挑出来的吗?、其实,饱满不仅可以来形容果实,也可以用来指“精神”,瞧,我们很多同学上B课时腰板挺得直直的,眼镜瞪得大大的,精神特别饱满。谁来精神饱满地读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想想看,“饱”还可以组什么词?引导学生理解“饱”为什么是食字旁。2)学习“炮”字。(男女生分组认读。 A、板书:炮、谁能给“炮”找朋友?板书:火炮B 、老师在网上了解到一些关于“火炮”的知识,火炮必须点火以后才能C发射出去。还有鞭炮也是要点火后才能燃放,因为跟火有关所以所以“火炮”的“炮”是火字旁。、同学们瞧,“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不同的字,这么多的生字朋友,要把8 它们牢牢记住,最主要的是记住它们的什么?、对,大家说得真好,记住了偏旁,就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也能很快记住这个字9 了。、巩固生字:同学们今天认识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理解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确、读流利。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实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实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实行练读。 例:如总 (1)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实行练读。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能够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实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能够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松树、松果、松鼠) 四、复述课文 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 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 1.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看看在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栽上什么树木会让学校更加美丽?(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七、布置作业 1.把你刚才的想法在图上画出来。 2.除了松树和松鼠,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和动物?回家之后,使用各种方式调查了解。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吃 松鼠松果 生活成长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背景】 今天上午,我上了一节本校语文公开课。星期一我校教导主任李老师通知我,叫我星期四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我感觉压力很大。因为我在洋尾小学多年来任教中段数学,很多年没教过语文了,更不用说教一年级新课程语文。我也没有参加过一年级语文的新课程培训。所以,一年级语文到底怎么教,我一点头绪也没有。虽然开学到现在已有一个月了但对一年级语文的教学我还是没有自信。当李老师通知我上公开课后,我心事重重,真担心会难堪。不过,后来,我想想,上公开课对我来说也是好事。也许我的课会很不尽我意,但我可以借此机会向各位同行学习,得到朋友们对我的真诚帮助。下面,我把我今天上的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的课堂教案(有些地方已经适当的修改)献给大家,希望今天听过课的老师和其他所有看过教案的老师能给我提供宝贵的意见,谢谢!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更3个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松鼠不光爱摘松果、吃松果,而且还懂得通过栽树保护树林。 【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生字能读通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谜底:松鼠) 2、启发谈话: 你们喜欢小松鼠吗?谁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道吗?它最爱吃松果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松鼠和松果的故事。 (板书:松鼠和松果) 二、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1、《松鼠和松果》是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遇到生字生字怎么办?(学生回答:借助拼音、请教老师同学)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完同学评议。 3、刚才几个同学读得很认真,其他同学也听得很仔细,还帮助同学纠正了朗读中的错误。现在,我们能把课文连起来正确地朗读一遍吗?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地读课文。 4、串讲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二年级识字教学课教案

二年级识字教学课教案 【篇一:一二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一二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有明确的要求会认1800 个会写800──1200个这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巨的学习 任务。那么教师如何把这一艰巨的任务变成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活 动突破教学难点呢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识字教学方法 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 教学效果。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汉字“生动形象”些。 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对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 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 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汉字更加“生动形象”些充分调动起 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 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具体方法有动作识记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 示动作的字。如“蹲”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蹲下的动作 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图画 记忆法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 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鱼网、蜘蛛 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 经将这个“网”字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字形联想记忆法我们的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经过象形文字演 化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识记字形。 例如“帘”字让学生想象上面的穴宝盖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这个“巾” 就像挂在窗户上的布帘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让汉字“有趣”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 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 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方法 有加一加就是两个或几个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字。为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在教这类字时相邻的同学就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加法

《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复述这个童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交流,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小松鼠动态图,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打个招呼吧! 2、资料交流: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快和大家分享吧!(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 3、引言: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地,成了松树林。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话,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我看到两只松鼠。一只松鼠在埋松果,另一只松鼠在吃松果。)

3、激趣设疑:看着这幅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们吗? 4、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读一读《松鼠和松果》的故事,看看你能不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松鼠和松果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6、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铅笔圈画出生字,自己多读几遍,再读给同桌听。 三、结合情境,学习字词 1、出示挂满松果的松树。松果上带有本课词语。(标注拼音)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更茂密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要求读准字音。 (2)随机指读,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集体纠正。 (3)男女生赛读,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2、再次出示挂满松果的松树。松果上带有本课词语。(去掉拼音) (1)开火车读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错误字音。 (2)小组赛读,每一个字音都没有读错的小组胜利。 3、摘松果游戏。 (1)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如果能准确识记生字,松果就从树枝上落下来,落进筐子里。 (2)展开识字游戏活动,教师相机指导。 ①观察“聪”字,引导学生发现:左边耳字代表耳朵,右上两点代表眼睛,两点下面的口代表嘴巴,下面心字代表心。要想学习好就要用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嘴巴说着,心里想着,这样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②编儿歌识字。意、忽、总: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③动作识字。眨:做眨眼睛的动作。 ④熟字减偏旁识字。住——主。 ⑤数笔画方法识字。以。 ⑥熟字加偏旁识字。舌——活、发——泼、口——如。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 年级下册)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生字呢?这就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技巧与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结合我多年的识字教学,积累了点滴经验,下面我简要的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收获。 第一:比较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低年级学生由于经验不足,通常对形相近的字难以分辨、难以记忆。加之低年级学生要求写的生字比较少,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加上多。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境,对形近字进行比较,是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马”为例,在学生掌握了“马”字后,再教“妈、吗、码、骂”等字就容易多了。字形中有“马”这个部首,都读ma,再进一步解释字意。如讲“妈”字,因为妈妈是女人,所以有个“女”字旁,“吗”是说话时带出的尾音,所以要加个“口”等。再通过引导学生多组词,以强化记忆。 第二、儿歌识字,营造识字氛围。 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识字教学中把生字采用

儿歌的形式编辑出来,是儿童读起来能朗朗上口,这就是一种最好的识字方法了。例如教学生认识生字“亮”。可以这样编儿歌:一点一横长,口子坐平房,几字下面藏,。又如和“高”进行对比教学:一点一横长,小口坐平房,大口里面藏。这样通过自编儿歌的形式让让学生及区别了很快的记住生字,而且不容易忘记。 特别是在进行形近字的时候采用儿歌识记生字的方法很有效果。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中指导学生书写“烧”时,可以把和烧形相近的资金兴比较,编成儿歌: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拂晓,右边绞丝弯弯绕。换上提收是阻挠,插上羽毛尾巴翘,丰衣足食更富饶。又如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中认识“辨”字时,可以和其他的形近字这样进行区分:一点一撇好分辨,同桌发言爱争辩,妹妹用丝扎小辫,菜朵梅花五个瓣。 第三、游戏识字,培养识字兴趣。 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朋”字说:“我是‘朋’,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友”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朋”合在一起,说:“我是‘友’,我和‘朋’组成‘朋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翠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翠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培养同学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3、使同学们理解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就没吃的了。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5) 1、同学们,今天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尾巴象把伞,机灵又可爱。松鼠是他家,森林它最爱。 2、对。它就是松鼠,它最喜欢吃松果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来学习《松鼠和松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3、板题:读题。 (二)认定目标(1) (三)导学达标(28)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拼准字音。 3、检查自读效果: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不同形式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4、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小松鼠是个怎么样的动物? 5、标出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指名读课文。(分段读) 1、评议。 2、说说小松鼠是个怎么样的小动物?为什么? (1)有的会说它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因为它想到了光摘松果不种松树,会使松鼠灭绝。 (2)有的会说它是个勤奋的小松鼠,它总是吃一个松果就种一个松果。 (3)有的会说它是个能干的小松鼠,你看它种了多少树呀? 3、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评议。(通过这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边读边划出不懂的地方,读完后,和同桌、小组互相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协助学习,培养探究精神。)

[松鼠和松果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松鼠和松果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聪、话”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课件: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题:松鼠与松果齐读课题。 [欢快的音乐,鲜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唤醒对松鼠的认知积累,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 2、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导孩子们进入了文本,成了他们与文本第一次接触最强烈的催化剂,利于孩子在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在涵义,读后交流的空间,是开放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cōng míng huó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òu zhǔ yì 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 5、读句子: (出示)(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一教案

识字1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 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 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 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 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 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 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 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语文1年级下册教案:《松鼠和松果》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五1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课标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松鼠和松果》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五_一年级 语文教案 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在次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学习目标: 1、认识“聪、话”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与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课件: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题:松鼠与松果齐读课题。 [欢快的音乐,鲜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唤醒对松鼠的认知积累,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 2、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

大家听? 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引导孩子们进入了文本,成了他们与文本第一次接触最强烈的催化剂,利于孩子在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在涵义,读后交流的空间,是开放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cōng míng huópo hūrán zhǎyǒn jing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 rúguǒzǒng yǒu yǐhòu zhǔyì 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 5、读句子: (出示)(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松鼠和松果》教案示例

《松鼠和松果》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聪、话”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动画《松鼠和松果》,动画课件《松鼠和松果:综合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板书课题:松鼠与松果 生齐读课题。 播放动画《松鼠和松果》,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喜欢这只小松鼠吗?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 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 5、读句子: (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四、学习第一段。 1、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 2、谁来读这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这样评价他的朗读,好吗? 3、评议、朗读。 重点: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 指名朗读,感受。 在生活中,小朋友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开心的事情吧!能像小松鼠一样地说说吗? 交流。(可以用上“那么……那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句式:如“真”、“特别”、“很”……) 4、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后”、“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强调“以”的末笔是点;“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 3、仿写、比较。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同学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同学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11个生字。准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比较《鲸》的说明方法,明白异同点,并充分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实行说明。 【教学重点】 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实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松鼠的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关于松鼠形态、生活习性及文中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三、细读课文,自主感悟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三、四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⑴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个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但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