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试题A卷

二年级传统文化试题A卷

教学管理——地方校本课程测查

二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查试卷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姓名:等级:

一、选择题(40☆)

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

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4.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 必有我师焉(yān)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二、判断题(60☆)

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先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2、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数学家。()

3、故宫旧称“紫禁城”。()

4、苏州园林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5、颐和园前身叫清漪园。()

6、《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二年级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查试卷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姓名:等级:

一、选择题(40☆)

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

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4.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 必有我师焉(yān)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二、判断题(60☆)

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先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2、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数学家。()

3、故宫旧称“紫禁城”。()

4、苏州园林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5、颐和园前身叫清漪园。()

6、《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寺口镇寺口小学李黄华闫春慧张丽恒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 现在社会,多少年来,所有的学校都在大会小会的谈德育,但还不时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抽烟、喝酒、校园暴力、破坏公物、甚至侮辱教师等等。看来如何理解、实施道德教育,怎样使道德教育充满活力并富有成效,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道德 何为道?道即是法,是万物之奥,万事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先天地而存,是阴阳相合、遵自然法则运行不息的规律。何为德?德是物质场,万物存在的基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道与德连在一起就是尊道重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将道德阐释为“天道”、“天理”,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天道、天理体现的是宇宙、地球、人类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总和,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人顺从天道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无“德”便不能称之为人。由此可见,道德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 二、道德与幸福 做人有为人之道,成物有构物之理。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行事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遵循一定的规律。得道能明事理,同时拥有了一种本领。得自然之道可成学者专家,得社会之道可为官为君,得先天之道可返本归真。符合事物规律行事必然会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使事物繁荣昌盛。相反,逆道而行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人处世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具体表述就是道德规范。重德能不断积德,使人德高望重,众望所归,为处世理事打下良好基础,走遍天下人所敬仰。 没有道德的个人,必然丧尽天良,为社会所不容;没有道德的社会,必然混乱、腐朽、堕落。可见,传统道德与人类幸福又是息息相关的。 三、悠悠中华文化五千载,道德一线贯穿,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教育历来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问题。人有两面性,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普遍的人性中,善与恶共存。一个人要行善,则必须约束自己的恶念,要吃苦、付出,还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只要稍微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堕落。放纵当然比约束更容易,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笔者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正的因素,抑制人的负的因素;其根本途径在于从“心”做起,应回归到正心、诚意、提升道德修养的路上。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 “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人陷入那种无度的纵欲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四、用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是无所不在的,是活泼的、流动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呆滞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借助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中,如果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是能够把她准确、实在、生动的表现出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1、《弟子规》节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弟子规》的由来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3、体会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四、课前准备: 听相关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出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2、解字:弟子(学生)圣人(孔子)孝(孝顺父母)弟(友爱兄弟弟姐妹)谨(小心谨慎)信(讲信用) 3、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孔子和子路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故事

3、讲宴殊故事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古文 2、小组读古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 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六、教后反思: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正文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 “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答案: 1.诗经 2.屈原 3.司马迁史记 4.刘勰文心雕龙 5.王羲之兰亭序 6.山海关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答案: 7.司马相如8.陆机 9.王献之10.李白杜甫 11.程颐12.孔雀东南飞 13.凌濛初14.三国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答案:

鲁教版传统文化二年级期末试题

二年级传统文化 一、填空 1、孙武被人们尊称为(孙子),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 2、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4、(韩愈)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称。 5、(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 6、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读书的“四美”:多读、深思、虚心、实行。 9、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有“天下第一陵”的美称。 10、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 11、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12 汉武帝先后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13、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多次下令求贤,并要求“唯才是举”。 14、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15、苏州园林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16、春秋第一相是指(管仲)。 17、(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是忠诚的典范,被封为“忠武侯”。 18、( 故宫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 19、( 颐和园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20、(秦始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最后一任君王和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皇帝。 21、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第六位皇帝。他为了统一思想,专门尊奉儒家学说,而罢黜其他学说,他在都城长安创建了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填空题,附答案)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 “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一年级传统文化(上学期)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表中)。(20分) 1、小学生要做到自己的仪容端正,要注意些什么?() A、脸只要不脏,就不用洗了。 B、扣好衣服扣子,系好鞋带。 C、帽子斜着带,更显个性。 2、“容止格言”是哪个学校制定的?( ) A、汪洋中学 B、南开中学 C、腰关中学 3、下列哪些是文明行为?( ) A、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大声接打手机。 B、图书室里,乱扔垃圾,大声喧哗。 C、乘坐公交车时,有序排队上车。 4、上下楼梯()礼让。 A、靠右行 B、中间走 C、靠左行 5、和长辈谈话交流时,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A、态度恭敬 B、声音要大 C、注视对方 6、1989年,我国把农历的哪一天定为“老人节”,也就是“重阳节”。() A、五月五日 B、六月六日 C、九月九日 7、在路上遇见老师,你该怎么做?() A、赶紧跑开,不让老师看见。 B、快步向前,身体立正,并向老师行礼。

C、边走边向老师打招呼。 8、下列哪一项是现代文明礼仪?() A、跪拜 B、鞠躬 C、拱手作揖 9、观看演出时,哪些行为符合文明礼仪?() A、热情鼓掌 B、向演员吹口哨 C、大声喧哗 10、我们常说要尊师敬长,下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A、老年人爱唠叨,太烦了,我不听。 B、见到老师要有礼貌,主动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C、奶奶走路太慢了,我不等她,先走了。 二、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入表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1、尊敬老人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见到长辈可以直接叫他的名字。() 13、生活中有许多像老师一样交给我们知识、经验和道理的人,我们应该虚 心向他们学习。() 14、去展览馆,当看到喜欢的展品时,可以随意拿起来触摸。()

云南二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其中单选题共50道,多选题共30道,判断题20道,合计100道。 一.单选题 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答案】B 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 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答案】A 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A 4.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必有我师焉(yān)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答案】A 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 A.周成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 【答案】A 6.“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资治通鉴》 C.《道德经》 D.《朱子家训》 【答案】B

7.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A.农历四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C.农历六月初五 D.农历四月初四 【答案】B 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 B.麦日 C.岁首 D.迎新 【答案】B 9.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A.郑成功B.戚继光C.文天祥D.胡宗宪 【答案】B 10.“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天狼星 【答案】A 11.()百姓会在歌圩(xū)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 A.傣族 B.壮族 C.满族 D.苗族 【答案】B 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答案】B 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内容分别为、、三部分。 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 12、“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古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位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是青莲居士,苏轼是居士,白居易是居士,欧阳修是居士,李清照是居士,袁枚是居士。13、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珍惜时间。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 。 14、《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 15、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诗句:

“” 16、“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代诗人写的诗句。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1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下面的成语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手不释卷精忠报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1、唐代岑参、高适擅长写作何种类型的诗作?() A田园诗 B 送别诗 C 边塞诗 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 A 苏轼 B 欧阳修 C王安石 3、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 A 张飞 B黄忠 C 关羽 4、“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 A 温庭筠 B 柳永 C 李清照 5、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6、“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7、“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谁的诗?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 A 萧何 B 项羽 C 韩信 10、“诗佛”指的是谁?() A 杜牧 B 李贺 C 王维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谁? A 晏几道 B 柳宗元 C 晏殊 12、“诗狂”是指唐代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李贺 C 贺知章 13、“君子惠而不费”的下一句是什么?() A 恩而不忘 B 劳而不怨 C 知而不惑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9《幼女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幼女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施肩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乞巧》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乞巧节的相关资料。 10 《陶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陶者》,作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11 《题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题画》, 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测试题 (I)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测试题 (I) 姓名班级 一、填空 1、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性相近,习相远)。 2、我知道百家姓中有( 408 )个单姓、( 30 )个复姓,共(438)个姓氏。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白蛇传中的和尚叫(法海和尚)。 6、正月是指(一月),冬月是指(十一月),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 7、“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8、古代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是:孟(伯)、仲、叔、季。 9、孟姜女的姓氏是(姜),实际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 11、“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如果)。 1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3. “养不教,父之过。”选自《三字经》。 14. 子不学,(断机杼)。幼不学,(老何为)?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17. “融四岁”中“融”指的是(孔融)。 18. “昔仲尼,师项橐。”中“仲尼”指的是(孔子)。 19. 头悬(梁),锥刺(股)。家虽(贫),(学)不辍。 20.孟母三迁指的是(孟子)。凿壁偷光指的是汉代的(匡衡)。 21.《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江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因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宋朝的皇帝姓赵,赵自然成了天下第一姓。 22.《百家姓》中的复姓有(上官)、(东方)、(司马)。

23.“乞巧节”又叫(七夕节),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 24.(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XX)年5月20日,“梁祝”传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5.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6.“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二、我会选。 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B )。 A.唐朝 B. 秦朝 C. 汉朝 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B ) A. 苏州 B.杭州 C.南京 3.农历十一月被称为(C ) A.正月 B. 腊月 C. 冬月 4.《题菊花》的作者是( A ) A. 黄巢 B. 王维 C. 白居易 5.《夏日绝句》写的是( B )的事。 A. 刘邦 B. 项羽 C.李清照 6.《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B )。 A.百家姓 B.三字经 C. 千字文 7.《百家姓》的作者是(B )朝人。 A.秦 B.宋 C. 唐 四、问答题 1.请写出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强烈推荐】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学校:乐峰完小年级:二年级时间:2018年11月11日 一.单选题 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 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4.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 必有我师焉(yān)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 A.周成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 6.“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资治通鉴》 C.《道德经》 D.《朱子家训》 7.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A.农历四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C.农历六月初五 D.农历四月初四 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 B.麦日 C.岁首 D.迎新 9.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文天祥 D.胡宗宪 10.“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天狼星 11.()百姓会在歌圩(xū)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 A.傣族 B.壮族 C.满族 D.苗族

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A.园蔬愈珍馐(xiū) B.恒念物力维艰 C.器具质而洁 D.瓦缶(fǒu)胜金玉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身怀民族大义而写下的诗句。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岳飞 15.每年农历()的火把节是彝(yí)族、白族、拉祜(hù)族、纳西族、哈尼族、傈(lì)僳(sù)族等民族共同的节日。 A.四月 B.五月 C.六月 D.十一月 16.汉代时,匈奴最高首领被称为() A.酋长 B.皇帝 C.单于 D.将军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王维 B.卢纶 C.李白 D.杜甫 1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称为“一候”。 A.三天 B.五天 C.七天 D.九天 19.既是《资治通鉴》的撰写者,也曾经砸破水缸(gāng)救出玩伴的古代人物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懿 D.司马昭 2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指的是哪条河下游的吴越地区?() 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澜沧江 21.“欲将轻骑逐”中“将”的意思是() A.率领 B.将军 C.将要 D.将来 2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 A.《勉谕儿辈》 B.《朱子家训》 C.《颜氏家训》 D.《章氏家训》 23.“瓦缶胜金玉”中“缶”指的是()

一年级传统文化新上学期课

一知礼守规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知礼守规。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知礼守规,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1正衣冠重礼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衣着得体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学生准备:1自己搜集有关衣着的诗词、文章资料。 2水彩笔、小镜子、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观察图片,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喜欢衣着整齐的孩子。…… 板书课题:正衣冠重礼仪 二、诵读感悟。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 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 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 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 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三、绘本启智: 1读故事《刘琎束带》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因为他心中对哥哥敬重,所以很重视礼节。 2出示容止格言: 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并进行讨论:

面必净:不仅是说脸要洗干净,主要是讲究卫生的习惯。 发必理:指头发必须梳理整齐,长了要理,乱了要理。 衣必整:指一个人的着装要整齐,着装要得体。 钮必结:指一个人穿衣时要系扣子。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指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健康向上的体态形象是美的。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指人的气色表象。我们常看到人生气时,气色难看,表象也难看,如果人经常生气,气色表象不好看,人也容易变得丑陋,轻者伤身体,重者危及生命。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颜色:面容、脸色;宜:适宜、应该;和,和气、和善;静,安静,平静、文静;庄,庄重、端庄。 四、知行合一: 师生总结:面洁净,发梳齐。衣穿好,领整平。鞋穿对,带系紧。帽戴好,仪端正。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演练: 比一比,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理好衣裤。 六、星星点灯: 同学们,从今天学习开始,谁能做到:1早晚要洗脸。2扣好衣服扣子。3系紧鞋带。如果能做到,请把相应的灯涂亮。 七、板书设计:

一年级传统文化知识

一年级 共100题,单选50题,多选30题,判断20题 一、单选题(50题) 1.在我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骨头变成了大山,血液变成了(),毛发变成了草木。 A.江海 B.天空 C.空气 D.风 2.传说仓颉(jié)看到()身上的花纹受到启发,创造出线条组成的符号,成为最初的文字。 A.斑马 B.麋鹿 C.鱼 D.乌龟 3.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的() A.春节 B.七夕 C.重阳节 D.端午节 4.在过端午节时,我们通常要吃() A.汤圆 B.月饼 C.粽子 D.年糕 5.要成好人,()。引酵(jiào)若酸,哪得甜酒。 A.须寻好友 B.休要说谎 C.须有良师 6.传说太阳里面住着(),一位大神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太阳,发光发热,帮助万物生长。 A.红嘴飞鸟 B.巨足怪鸟 C.火神 D金色的乌鸦 7.夸父在追赶太阳的路上累倒了,变成了一座() A.巨塔 B.大山 C.寺庙 D.墓碑 8.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他的样子很奇特——脑袋上长着两只角,身子和五脏六腑都是透明的。 A.蚩尤 B.孙悟空 C.炎帝 D.伏羲 9.()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A.谷雨 B.白露 C.夏至 D.春分 10.()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11.禁火、吃冷食和扫墓是()的习俗。 A.重阳节 B.寒食节 C.腊八节 D.端午节

12.为人子,方少时。(),习礼仪。 A.人之初 B.亲师友 C.性相近 D.子不学 13.万爱千恩百苦,()。 A.烈火焚烧若等闲 B.疼我孰如父母 C.懂我自有师友 14.在我国古代,九岁就十分孝顺,能给父亲暖被窝的人是()。 A.黄香 B.孔融 C.郭巨 15.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A.12月 B.11月 C.1月 16.重阳节又被称为()。 A.老年节 B.青年节 C.登山节 17.唐代大诗人王维于傍晚时分在深山中写下了“空山不()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A.现 B.见 C.闻 D.遇 18.杜甫在《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诗中,没有描写以下哪种动物或景象() A.燕子 B.鸳鸯 C.白鹭 D.太阳 19.杜甫在《绝句》中描写了春天秀丽的景色。“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一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 A.七步诗 B.七子诗 C.七字诗 D.七言绝句 20.鸳(yuān)鸯(yang)是一种水鸟。雄鸟为“鸳”,雌鸟为() A.鸳鸯 B.鸯 C.白鹭 D.鹤 21.以下哪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A.《池上》 B.《静夜思》 C.《使至塞上》 D.《清明》 22.《弟子规》中有“闻过(),闻誉(yù)()。损友来,益友却。闻誉(),闻过()。直谅士,渐相亲”。下面选项与空缺处内容相对应的是( ) A.怒,乐,恐,欣 B.乐,怒,恐,欣 C.怒,欣,恐,乐 D.怒,恐,乐,欣 23.《池上》一诗中,“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中的“解”指的是() A.解释 B解题 C.懂得 D.解开

二年级传统文化练习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二年级出 阅读闯关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天地玄黄,。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2.凡是人,,天同覆,地同载。 3.劝君莫惜金缕衣,。 4. 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又叫土影戏、灯影戏。 5.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爱国诗人。 6.神话故事中,决心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亲尝百草。 7.鲍叔牙真诚对待自己的朋友管仲,他们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成语“”由此而来。 8.亲爱的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呀!唐代颜真卿在《劝学》一诗中写道: “,。” 你看,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发奋努力,等到头发白了,后悔也迟了。 9.从荷兰侵略者的手里收复了宝岛台湾,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10.是傣族的新年,时间一般在傣历六七月。 11.端午节的习俗有、等。 12.《盘古开天辟地》《鲧窃息壤治洪水》《燧人氏钻木取火》.....这些神话故事真有趣呀!我知 道、也是神话故事。 二、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4分) 1.“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 A口、眼、手 B.心、眼、手 C.心、眼、口 D.口、眼、脑 2.传说( )创造了文字。 A.神农 B.女娲 C.大禹 D.仓颉 3.“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横线上应填的节气是()。 A.谷雨 B.清明 C.春分 D.小满 4.《治家格言》中的( )一句教育我们做事要有个准备,不要事情到了急处,才想起要做准备。 A.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B.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C.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D.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5.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A.七夕节 B.重阳节 C.感恩节 D.端午节 6.( )把沿途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A.玄奘 B.班超 C.郑和 D.郑成功 7.下列名句与诗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贺知章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王安石 C.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谢灵运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刘邦进人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的原因是()。 A.秦国法律太严酷。 B.为了方便管理。 C.为了笼络人心。 D.以上说法都对。 9.为什么吴刚永远也砍不倒那棵桂树呢?() A.吴刚太笨了,找不到砍倒树的方法。 B.吴刚没耐心,总是砍一会儿歇一会儿。 C.桂树太粗太大,根本砍不倒。 D.神仙欺骗了昊刚。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卷(答案在后)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D)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 A、60岁 B、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C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8、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1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B )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题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1、(《三字经》)被誉为“蒙学之冠”。 2、(周处)和猛虎、恶龙并称为“三害”。 3、“昔孟母,择邻处”与(孟子)有关。 4、窦禹钧之所以叫窦燕山,因为他住在(燕山)。 5、孟母第一次搬到(墓地)附近。 6、孟母第二次搬到(集市)边上。 7、孟母第三次搬到(学堂)附近。 8、孟轲,人们尊称他为(孟子)。 9、(《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姓氏著作。 10、有个人负责掌管钱财,他的后代就以“(钱)”为姓了。 11、有人在逃亡途中靠采摘李子充饥,所以就改姓(李)了。 12、姓张,是因为那个人发明了(弓箭),又担任了(弓长)的职务。 13、司马、上官是根据(官职)来命名的 14、欧阳、诸葛是根据(住的地方)来命名的。 15、“弟子规,圣人训”中“圣人”是指(孔子) 16、孔融让梨,让的是(最大)的梨。 17、《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18、“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的意思是(显露)

19、《敕勒歌》原唱者是(斛律金) 20、宿建德江的停顿是(宿/建德江) 21、姜太公钓鱼说的是(姜子牙) 22、被刻在龟壳、牛肩胛骨上的字叫(甲骨文) 23、像图画一样的汉字叫(象形字) 24、“日”本义指(太阳) 25、历史书《春秋》是由(孔子)重新整理修编的。 26、“舟车”指船和车,也指(旅途) 27、“春秋”代指(历史) 28、猜字谜,一字十八口(杏) 29、猜字谜,一字口十八(呆) 30、猜字谜,十八中有口(束) 31、猜字谜,口中有十八(困) 32、由(两)种以上的字合成猜谜底的方法叫合成法。 33、猜字谜,给一半留一半(细) 34、猜字谜,高爷爷的头,丁奶奶的脚(亭) 35、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两个字。(必)(刀) 36、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37、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土)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习题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 1、()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是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2、“江南园林甲天下,()甲江南。” 3、苏州四大名园是()、()、()和()。 4、颐和园前身叫(),是()为了避暑和养老,以“颐养太和”之义改名为颐和园。 5、汉武帝名叫( ),是汉朝第()位皇帝。他建了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先后派遣()两次出使西域,不但开辟了(),更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6、故宫旧称(),是()()两朝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7、()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他(“”),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后追尊他为()。 8、战国七雄是指()()()()()()()。 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统一了()、()、()等。 10、()是战国时期秦国最后一任君王和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姓()名()。 11、()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全长(),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 12、()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 13、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有(“”)的美称。 14、()被后人封为“忠武侯”。刘备()请他出山,并在他的帮助下,与孙权联盟,在()之战中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5、管鲍之交比喻最亲密的朋友关系,指的是()和()的故事。 16、()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的相国(管仲)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17、孙武被人们尊称为(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 18、连线 泰山孔府 青岛苏禄王墓烟台南天门 德州栈桥 济南蓬莱 曲阜趵突泉

小学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第17课孙武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孙武的战法,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3.能够阅读并背诵《孙子兵法》中的名言,并大体上懂得意思。 4.通过学习,了解孙武其人其事,激发学生对孙武的敬佩之情。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活动 (一)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简单介绍了孙武“迂回奔袭”的战法和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课文内容短小精悍,学生基本上可以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孙子兵法》的重要历史意义,教师可借助参考资料给学生作出说明和讲解。 (二)教学活动 读一读

选取《孙子兵法》中的几句名言,让学生先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对于句子的意思,只做引导,学生理解即可。 这几句名言的解释是: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释义: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 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虑的。 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释义:出兵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在敌人料想不到 的时候采取行动。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释义:彼,对方。殆,危险。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 况都有透彻的了解,成百次打仗都会失败。 说一说 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战国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军事家——孙膑。这项活动的安排,在于让家长参与进来,这样既可以让家长与学校共同来教育学生,又可以在亲子活动中缩短与孩子的距离,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构建起学习型家庭。 第18课管仲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管仲,知道管仲是个什么样 的人,他作出了哪些贡献? 3.了解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习结交真正的朋 友。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 (一)教材分析 管仲出生在今安徽省的颍上。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为了供养老母亲,他与鲍叔牙合伙做买卖,后来当兵来到齐国,经鲍叔牙大力推荐,当上了齐国的相国。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也因此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称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鲍叔牙的宽容、体贴、关心、理解,使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留下“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