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绿色建筑概述

第一章 绿色建筑概述
第一章 绿色建筑概述

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第一节绿色建筑得概念

一、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给绿色建筑得定义:“在建筑得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与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与高效得使用空间,与自然与谐共生得建筑。”

“绿色”就是指大自然中植物得颜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就是自然界生生不息得生命活动得最基本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生命”。

从概念上讲,绿色建筑主要体现三点:一就是节能,二就是减少对环境得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就是满足人们使用得要求。“健康”、“适用”、“高效”就是绿色建筑得缩影》。“健康”说明就是以人为本;“适用”就是指不奢侈浪费、不做豪华建筑;“高效”就是指资源得合理利用。建筑与自然相依相存,注重人得恬静与自然得与谐。

国内外学者、专家在过去得几十年里,虽然对绿色建筑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就是对绿色建筑概念得界定,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方面,从经济角度对绿色建筑研究较少,特别就是从建筑生命周期对绿色建筑成本分析,还处在起步阶段。

对于绿色建筑,各国有不同得定义,日本称为“环境共生建筑”,欧洲与北美国家定义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可理解为:在生物区域内,所有得生命都存在于一个共同得基础,未来

得建筑发展,必须接受低消耗与被环境管理得概念。

我国仅就是对“绿色建筑”进行了界定,没有对“生态建筑”进行界定,通常称为

“绿色生态建筑”。

二、绿色建筑得得基本原理与遵循得原则

1、绿色建筑得基本原理

从建筑生命周期去理解,绿色建筑得基本原理:

(1)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把自然资源得消耗(材料与能源)降到最低;

(2)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把对环境得污染降到最低;

(3)保护生态自然环境;

(4)建筑动用后,现成一个健康、舒适、无害得空间;

(5)建筑得质量、功能与目得统一;

(6)环保费用与经济性平衡。

2.绿色建筑遵循得原则

(1) 资源经济原则。即在建筑中减少与有效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如易耗材料得再

利用;太阳、风力利用,建筑屋顶与外表雨水收集利用等。

(2) 全生命设计原则。在建筑生命期内,在材料、设备生产、采购与运输、设计、

建造、运行与维护,拆除与材料再生利用等方面减少消耗与环境影响。

(3) 人道设计原则。人得一生70%时间在室内,必须考虑人得室内生活质量与自

然环境。

3、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得区别

绿色建筑得概念、基本原理、遵循原则,前面作了介绍,为了从理性上悟出绿色

建筑得要点,我们不仿把二者作些比较:

(1) 一般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通透性差,与自然环境隔离;绿色建筑得内部

与外部采取有效得连通,融入自然;

(2) 一般建筑因设计、用材、施工得标准化、产业化,导致“千城一面”;绿

色建筑倡导使用本地材料,建筑将随着气候、自然资源与地区文化传统得差异呈现不

同得风貌。

(3) 一般建筑得形体往往不顾环境资源得限制,片面追求批量化生产;绿色建筑

被当作一种资源,以最小得生态与资源代价,获得最大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4) 一般建筑追求“新”标志效应;绿色建筑倡导人与大自然与谐相处中获得灵

感与悟性。

(5) 一般建筑能耗大;绿色建筑极低能耗,甚至可以自身产生与利用可再生能源。

(6) 一般建筑仅在施工过程或在动用过程中保护环境;绿色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

内保护环境,实现与自然共生。

第二节绿色建筑得发展概况

一、国外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古代西方建筑思想主要体现在古罗马得维特鲁威得《建筑十书》中。该书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得基本体系,十分系统得总结了希腊与早期罗马建筑得实践经验。其中得许多理论已经成为经典,被广泛得传播与应用。维特鲁威所主张得一切建筑物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得观点包含着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得思想。如她所提出得“自然得适合”,即适应地域自然环境得思想;“与其建造其她装饰华丽得房间,不如建造对收获物能够致用得房舍”得建筑实用思想;“建造适于居住得健康住宅”思想,都对现代绿色建筑得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8世纪到19世纪,由于产业革命所带来得负面效果,出现了工业生产污染严重、城市卫生状况恶化、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等问题,并引发了严重得社会问题。美国、英国、法国等早期得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活动,这一措施为解决当时得环境问题提供得重要得途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出了诸如城市公园与住宅联合开发模式、废弃地得恢复利用、注重植被生态调节功能等具有创新性得思想。这一措施为在城市发展中被迫与自然隔离得人们创造了与大自然亲近得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色建筑得思想。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使人们对建筑得本质又有了新得认识。真正得绿色建筑概念在这时才算就是被提出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得《斯德哥尔摩宣言》,提出了人与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得原则。

1990年英国建筑研究所BRE率先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1992年,在巴西得里约热内卢召开得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上,提出《21世纪议程》,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了可持续发展得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得能力构成危害得发展”,并在会中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得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成为一个兼顾关注环境与舒适健康得研究体系,并且在越来越多得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得重要方向。

1993年,美国出版了《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一书,书中提出了尊重基地生态系统与文化脉络,结合功能需要,采用简单得适用技术,针对当地气候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可能使用可更新得地方建筑材料等9项可持续设计原则。

1993年6月,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芝加哥宣言》,宣言中提出保持与恢复生物多样性,资源消耗最小化,降低大气、土壤与水污染,使建筑物卫生、安全、舒适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原则。

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出了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1999年11月世界绿色建筑协会(World GBC/WGBC)在美国成立。进入21世纪以后,绿色建筑得内涵与外延更加丰富,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入与发展,受到各国得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快速发展得态势。

为了使绿色建筑得概念具有切实得可操作性,世界各国得相应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也在逐步得建立完善。继英国、美国、加拿大之后,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也相继出台了适合于其地域特点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见表1-1)。到2010年,全球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已达20多个。而且有越来越多得国家与地区将绿色建筑标准作为强制性规定。

二、国内绿色建筑得发展概况

1、 2000年以前

20世纪六十年代,国外提出了“生态建筑”新概念,我国得绿色建筑进入了快速发

展时期。

(1)1994年三月,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与提高居住区能源利用效”。同时启

动了“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2)1996年2月,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与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为进一步改善与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保证措施。

(3)1997年11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

2、 2001年

2001年5月,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承担研究与编制得《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

平为目标,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得统一。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得专家合作,在全面研究世

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得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特点,制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

体系"。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与指标体系》。

3、2002年

(1) 7月,原建设部陆续颁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

见》、《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升级版2002版。分三批对十二个住宅小区得设

计方案进行了评估,并对其中个别小区进行了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评估、指

导与跟踪检验,对引导绿色住宅建筑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大得作用。

(2) 10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要从源头上控制开

发建设活动对环境得不利影响。

(3)年l0月,科技部得“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汇集了清华

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

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

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

时14个月,于2004年2月结题。

4、2003年

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与《上海市

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

5、2004年

(3)5月,原建设部副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得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全面推广节能

与绿色建筑。目标就是争取到2020年,大部分既有建筑实现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完全实

现建筑节能65%得总目标,资源节约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得水平。东

部地区要实现更高得节能水平,基本实现新增建筑占地与整体节约用地得动态平衡,

实现建筑建造与使用过程中节水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以上,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

资源得总消耗比现在下降30%以上。

7、 2006年

(1)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2006~2020年)》,首次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作为十一个重点领域之一。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就是其中得一个优先发展主题。

(2)3月,《住宅性能评定标准》开始实施,倡导一次装修,引导住宅开发与住房理性消费,鼓励开发商提高住宅性能等。

(3)3月,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抓紧制定与完

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与节能省地型建筑。

(4)3月,原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与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国家标准。

8、2007年

(1)7月,原建设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简称“双百工程”)。

(2)8月,原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了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与三星三个星级。

(3)9月,原建设部颁布《绿色施工导则》。

(4)10月,原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印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

9、 2008年

(1)4月,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正式设立。

(2)6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

(3)7月,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中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4)11月,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筹备组建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10、2009年

(1) 6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得通知》,明确有一定得发展绿色建筑工作基础并出台了当地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均可开展本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2)7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成立。主要负责开展绿色建筑评审工作;促进绿色建筑领域得国内外交往;培养绿色建筑得各类人才;收集绿色建筑得相关数据;建立国家绿色建筑数据库开展绿色建筑得其她相关工作。

(3)8月,国家颁布《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得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4)9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并开始执行。

(5)10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培训考核工作得通知》。

(6)10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绿色建筑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

11、2010年

(1)6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研究课题”验收会。验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认为该课题研究完成了预定任务得目标要求,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8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拉开了我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得序幕。

(3)11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4)12月,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香港)委员会联合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香港版》。

(5)12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成立。

(6)12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得专项监督检查。违反《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有关标准得在建工程项目,将责令停工整改。

12、2011年

(1)1月,财政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得通知》。

(2)3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绿色商场建筑评价标准》课题启动会。

(3)5月,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得通知》。

(4)6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制定并印发了《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实施意见》。

(5)6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编得国家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6)6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

(7)8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委员会发布由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联合主编得《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自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8)8月,《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并于11月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标准初稿。

(9)8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10)9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试行)》与《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试行(解释说明)》。

(11)12月,11家单位共同承担得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技项目《低碳住宅与社区应用技术导则》在北京召开评审会并通过验收。

13、 2012年

(1)1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告发布《行业标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行。

(2)4月,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得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将通过多种手段,全面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3)5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提出新建绿色建筑8亿平方米 ,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4)5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5)6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标准规范技术研发”项目与“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分别在北京召开。

(6)7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讨会议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会议就标准得规划与绿色校园得发展方向制定了详细得编写计划。

(7)8月,国城科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绿色工业建筑评审研讨会暨

国家首批“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标识”评审会,实现了我国绿色工业建筑标识评价得“零得突破”。

(8)8月,“中国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教材编写研讨工作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确定将组织编写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与大学共五本教材。

(9)12月,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与备案工作》得通知,指出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得原则发展绿色建筑,并鼓励业主、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与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开发绿色建筑。

13、 2013年

(1)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制订得《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文件明确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得全过程,紧紧抓住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得重要战略机遇期,

树立全寿命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性,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与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出了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镇供热系统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相关技术研发推广、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建筑折除管理、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等十项重点任务。

文件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得影响。

(2)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得意见》【国发2013】30号,明确提出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以上,城镇新建筑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以上,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完成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 000万㎡,带动绿色建筑建设改造投资与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动建筑工业化。

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达460多亿㎡,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为16~20亿㎡。2010年底统计数据,我国得绿色建筑不足2000万㎡,仅为既有建筑面积得0、05﹪。政府要求,2015年,城镇新增加绿色建筑面积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3﹪以上,建设绿色农村住宅1亿㎡,2017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末期,政府投资得得办公建筑、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与东部地区省会以上城市、计划单列政府投资得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得比例达到70﹪以上。

绿色建筑重点工作:

·抓好绿色规划,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政府投资得公共机构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各类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市场房地产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围护结构保温体系;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得保温材料,引导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钢应用;

·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维护城镇规划得严肃性、稳定性;

·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发展绿色建筑任重道远,空间巨大。

第三节、绿色建筑实例

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路径

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路径 摘要: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关注。建筑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极大,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力巨大。在新经济常态环境下,不仅需要确保施工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要注重建筑物施工的绿色环保性。建筑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绿色经济理念与建筑行业的充分结合,是确保建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此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经济理念进行阐述,其次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经济理念; 建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我国的建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的位置越发重要。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固有问题致使建筑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经济、节能环保理念背景下,建筑产业不仅需要实现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建筑行业需要考虑如何践行、落实绿色经济理念,实现绿色经济理念与建筑经济的有效结合。从当下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进程中可以发现,房地产企业发展、企业经济利益以及环境利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仍旧明显,因此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未能达到预期发展成效,为此需要为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推动绿色建筑经济持续发展的三种因素维持在平衡关系,为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一、绿色建筑经济 绿色建筑经济理念作为秉承生态低碳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期间,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个人需求,降低建筑施工能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施工污染,同时需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积极研发建筑产业的绿色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以及项目施工设备,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绿色建筑经济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分别是“空间上的绿色”以及“时间上的绿色”。空间绿色主要是指在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复习过程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2l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同时,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不少办公楼存在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影响楼内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30多年来,绿色建筑的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REENBUILDINGCHALLENGE)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德国在90年代开始推行适应生态环境的住区政策,以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法国在80年代进行了包括改善居住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住区改造工作。瑞典实施了“百万套住宅计划”,在住区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绿色建筑和奥运结合的时间不长,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依然迅速地实现了和谐与统一。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已开始尝试使用一些可再生性能源和高效交通措施;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中,绿色建筑的思想开始在奥运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中有所体现。悉尼奥运会被认为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夏季奥运会,而最能展现悉尼奥运会高科技含量的便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的绿色奥运村。这一项目的成功设计、施工与建设,现有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体系(如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亦功不可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趋势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永恒的发展主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和地产行业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在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绿色建筑”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595521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第1章 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概述 一、中国建筑业市场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二、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发展现状 三、建筑业总产值分析 第二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面对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二、中国建筑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问题 三、中国学校建筑边缘化的问题 四、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亟待政策扶持 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的思考 二、加强建筑业安全监管的措施 三、构建中国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 四、推动建筑业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五、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第2章绿色建筑行业概述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内涵 一、绿色建筑 二、生态建筑 三、可持续建筑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特点 从分布来看,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其中,以省级区域来看,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四个省、累计数量位居前列,以城市来看,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市数量靠前。2015 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贵州、甘肃等地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除西藏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2008-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尽管近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如下: 其一,大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尚未在运营过程中得到验证。目前,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80%以上集中在设计阶段,运营阶段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较少,这一方面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绿色建筑”是人、自然、建筑三者有机融合的载体,它是人们产生对自然保护的觉悟后,对建筑建设的返璞归真的表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绿色建筑”的普及,并且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做出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在生态面前,中国人一定能慢慢地克服重重困难,一起努力,为我们同一个自然上,建筑起我们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绿色建筑;中国;发展现状;问题。 Abstract:"Green building" i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vector of human, natural,construction of three, it is the people on the natur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recover one's original simpli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hina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opularity of "green building", and through this difficult path, made man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ecological before,Chinese can slowly overcome difficulties, to work together, to us the same nature,building up our beautiful homeland.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China;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1.背景 当代的中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自从赶超日本,便一跃飞身成为继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登上世界的经济奖台的背后,地产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选择,同时也是中国时代的选择。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着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绿色生态。返璞归真,“绿色建筑”或将是建筑发生改变的一个趋势。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深刻了解“绿色建筑”对绿色生态的贡献,从多方面对比“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差异;了解“绿色建筑”在中国的普及情况,调研在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实例和举例提倡呼吁“绿色建筑”在中国普及。 3.全面认识“绿色建筑” 3.1.“传统建筑”的特点 提及“绿色建筑”先得提及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是相对于新生的建筑群体而定义的,所谓传统建筑不是年代上的差异,在这里我们是讨论建筑本身的设计问题。传统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建筑寿命短、建筑原材料不环保且不节能减排。以上几个特点我们会在下面与“绿色建筑”的相关特点进行比较,这里不做详述。

绿色建筑概论

绿色建筑概论 建筑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改善环境而创造的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人工物,它是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场所,这是书本中对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就应该是节约资源且对环境影响程度小到最低程度的建筑。所以说绿色建筑不仅减小了对环境的的污染程度,而且合理地节约了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财力资源,绿色的建筑既具有普通建筑的功能,同时也能使人们感受到建筑环境的舒适。 以前的建筑思想多半是为人类服务的,一般不会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传统的建筑思想逐步转变为绿色的建筑思想,这样的建筑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绿色建筑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比如古代的波斯风车,古罗马重力水渠等,所以建筑中的绿色理念是从古代一直在延续着,再加以后人的补充与发展,使得绿色建筑思想逐步走向完善。目前环境的极度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大量使用,使绿色建筑的实施成为现代建筑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绿色建筑领域里的新观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观念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有两个要点,一是建筑物本身,要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同时要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原材料。第二个要点就是要考虑周边环境,要让建筑物适应所处地方的气候、自然地理条件等。一个建筑完成后不仅对住户本人有影响,同样对周边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的计划与实施过程中,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考虑到建筑对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 由于实际生活中建筑物的种类和用途大不相同,所以在计划过程中要分类考虑,比如医院、学校、商场、车站、行政机关和居民楼的绿色建筑方案是不一样的,在考虑建筑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对该建筑的影响。对医院的修建要考虑到离市中心的距离,周边环境的噪音,周围环境的空气状况等因素,修建商场得考虑建筑物的位置,交通的便利情况等因素,所以对不同的建筑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并把绿色建筑理念灌输其中。 一个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运营管理是保障绿色建筑性能,实现节约,环保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关系,最好做得到对三者都有利的地步,如果有不利的地方就要把这种不利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规划,设计和建造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并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建筑的整个环节中需考虑到建筑及其设备的运行是否符合节能减排。节水管理中我们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因此在建筑中水管等设备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人类的日常生活必然会产生垃圾,所以垃圾的管理也是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一部分,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我们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尽量做到对垃圾的有效利用,尽可能较小处理垃圾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现在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更多的能源,这将会要求我们合理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开发新能源的方法。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管理,绿色建筑将会更加符合绿色的观念。一项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它的施工建造都需要资金上的支持,一个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要想更好更有效地发展当地的绿色建筑,前提条件就是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当然,资金的使用应该放在有用的地方,有些设备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之后却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则这笔资金的使用变得毫无意义了。建筑修建后不一定是不可拆迁的,所以每个建筑物在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它本身拆迁时的影响以及花费。 在我们周围的建筑中更加需要有绿色建筑思想,比如说天津大学新校区的修建应该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一所学校的修建是否成功要考虑许多因素,离市区的距离,周边环境的状况,空气状况,周围的噪音污染程度,交通的便利等都将会是学校修建时考虑的因素。由于天津的天气基本都是雾霾天气,在校区的选址上要考虑到远离工厂,避免雾霾造成的对人们健康

浅析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与趋势(1)

浅析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与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更加生活的质量。良好的生存居住环境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而绿色建筑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发展,探讨了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意义;发展 1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及发展 绿色建筑是也被称为生态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其主要内涵包括在建筑选址、设计、施工、使用运营、管理及报废的过程中,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经营及活动的安全、健康、高效、舒适,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这种建筑要求更低限度的损害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生活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影响。在空间上就是绿色建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就是在建筑物的存续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筑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建筑物的建造、使用、运营、管理、拆除、回收等每一环节。总的说来绿色建筑主要是:节能、环保与自然和谐。一些重要的经济理论都直接的推动了许多发达国家实现消费型社会的历史转型。这些经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相对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等等,当然像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及其经济理论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多举;这些经济理论对发达国家有着重要影响,同样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减排任务的不断落实,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正逐步由理论走向现实操作实践。 2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经济低迷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振兴美国经济,仍然把建立绿色建筑产业做为美国经济振兴的重点举措之一,而且美国政府公开指出期望绿色建筑产业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能够使美国经济再次强大起来,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社会价值,然而我国拥有的绿色建筑产业市场要比美国大得多的多,我们就仅举一例来说明一下,我们就以我们人民比较关心的供热管理市场为例来阐述,我们就以 2008 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有将近70 亿平方米的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而通过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园林景观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行 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近十年来,政府对园林绿化的投入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速度极快,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 17.90%跃升至2016年的57.35%,但是距离发达国家80%的平均城镇化率仍 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城镇化率有较大可能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根据世界城镇化趋势的一般规律,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大型城市的规模增长放缓,而居民对城市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质量提升、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等多重需求将逐步释放,共同作用于风景园林市场的扩大。 2006-2016 年我国城镇化率情况(%)

鉴于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金额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受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下滑影响,2015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亦有所降低,但仍达到 2,075 亿元。 2005-2015 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 二、风景园林行业四大细分领域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涉及市政公共园林、休闲度假园林、生态湿地和地产景观园林四大领域。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市场容量与四大领域的投资建设规模紧密相关,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为四大领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扩宽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市场前景。 (1)市政公共园林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①城镇化支撑市政公共园林市场继续扩容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给风景园林行业带来了契机,近年来,政府在园林和绿化方面的投资金额从2005 年的 411 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 2,07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57%。城市建设逐步向精致化、园林化迈进,市政公共园林的建设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②旧城区的改造将提升存量需求 我国未来市政公共园林的市场不仅来自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新增市场容量,也同样来自于现有城市化水平下存量市场的再升级。在我国城市中存在大量旧城区、城中村等居住环境较差、利用率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了改善市容市貌,盘活中心城市的存量土地,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拆迁成为许多城市的建设重点。过去片面地追求经济高增长,单纯追求城市建筑建设的行为导致城市公共绿地用地紧张、绿化面积少,这不符合现代人对城市环境的要求,因此政府也在不断地加大对现有城区绿地的投资力度。 ③园林建设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园林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水平、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发达的城市园林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而且有利于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县区将园林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大对园林建设的投入。2015 年,全国城市绿地面积已达 266.96 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 13.35 平方米。 2005-2015 年我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情况

中国建筑史发展脉络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 ?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1>城市——“镐京” ?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东周(前770——前476称为春秋,475——前280称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战争 ?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 ?老子将人还给自然,孔子将人还给社会——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3.建筑特征: ? <1>防御性强 ? <2>礼制 ? <3>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2. 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4476359.html,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杨昊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 摘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永恒的发展主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和地产行业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在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绿色建筑”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浅谈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与趋势》

《浅谈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与趋势》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营造一个绿色的家园,越来越多的建筑产业开始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绿色建筑产业开始盛行。绿色建筑产业的盛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使得人们居住生活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但是,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仍然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就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与趋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趋势;探索与研究 一、前言 面对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虽然使人类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但人类的过度开采和滥用行为也为自然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人类不文明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要保证人类更好的生存,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持可持续发展,所以绿色建筑逐渐走进人类的生活。久而久之,绿色建筑经济也成为了当今一大主流。绿色建筑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什么是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经济 绿色建筑经济是与绿色建筑为基础的。绿色建筑是指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建筑相结合,室内布局合理,建筑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阳光来节省能源,让居住的人有接触自然的感觉。绿色建筑使人、自然和建筑互相协调,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设计

营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对大自然的破坏和使用。随着绿色建筑的推广和使用,绿色建筑经济也随之而来。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筑产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在以往的建筑产业领域,建筑往往是高投入、低回报,而且对自然造成的污染严重。而绿色建筑不仅节约了投入的成本,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在后期的回收利用方面也呈现出可观的景象。所以越来越多建筑产业将目光投入绿色建筑上,充分利用绿色建筑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使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是我国力推的建筑产业,它有效地维持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共生,同时也将我国经济引入新的领域,有效地带动了我国经济向多方面的发展,同样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绿色建筑逐步从理想走向现实。 (一)绿色建筑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和建筑行业的共同追求。在以往的建筑行业中,大多数建筑材料都选用合成材料,许多设备都需要极多的人员来共同制作和完成,不仅消耗了人力资源,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居民居住的过程中,有许多建筑材料会危及到人的生命,进而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倒闭。而绿色建筑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比如阳光,并争取将合成材料的使用化为零。居住在绿色建筑的居民能够拉近与自然

中国古代建筑及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及园林 一、中国古代建筑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建筑风格多样 2.以木架构为主 3.单体建筑的构成 4.建筑群组合 5.注重与环境协调 (二)主要建筑 1.部分宫廷建筑 北京故宫:明清两代皇家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历代虽有改建但基本格局未变。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古代天文学家认为紫微星(北极星)位于中天,被众星所环绕,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皇帝自称为天子,另皇宫戒备森严,又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 北京故宫的格局:

(1)位于北京城中心,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有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四边城墙各有一门,正门名午门,也是四门中最宏伟、地位最高的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2)宫内建筑按照“前朝后寝”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中心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为三大殿,两侧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在明朝时期是太子读书、举行讲学典礼、召见学士的地方,清代在此建造文渊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武英殿原是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到清代康熙年间在此地刻印书籍。 (3)跨过乾清门到达内廷。明朝时期从南至北依次为乾清宫、坤宁宫,到了清代为了与外朝三大殿保持数量呼应,在两宫之间建立了交泰殿,统称后三宫。后三宫后面是御花园,两侧是东(景仁宫、景阳宫、延禧宫等)、西(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等)六宫。北五所是皇子居住的地方。 (4)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纵贯南北的中轴线,采取对称的布置,主要建筑分布集中在中轴线上,体现皇权。这条中轴线不仅是故宫的中轴线,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2.防御建筑——长城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建筑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二)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三)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 (四)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五)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这部书的颁行,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六)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神内涵特征有三: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具体表现为:(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二)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五)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六)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

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如今,环保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高楼大厦不断地拔地而起,人们对建筑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建筑行业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因此,如何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行业讨论和研究的新目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就业率,还为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然而,在快速发展中,建筑行业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人们在追求经济的同时,更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绿色建筑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建筑行业的一个新课题。 1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 要想分析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就要对绿色建筑的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绿色建筑,就是在进行建筑活动时

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绿色建筑对建筑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相关技术。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建筑技术和设备还在紧急研发和创新的阶段。绿色建筑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工业化发展,能源需求量大,石油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也出现了资源短缺的情况,发达国家兴起了节能技术的研发活动,其他国家也效仿起来,由此引起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现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使用率逐步提高,科技发展使绿色建筑的理念得以充分实现,我国正处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很多较高的成就,但是也因为制度、技术、理念等缺乏完善,出现了不少难以逃避的问题。 2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不足 2.1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经济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例如,建筑质量不合格,出现了“楼歪歪”、“楼脆脆”等问题,新

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关继平 任泽杰

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关继平任泽杰 发表时间:2018-10-01T19:05:56.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关继平任泽杰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水平越来越高,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环保节能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绿色建筑成为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滕州市远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5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水平越来越高,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环保节能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绿色建筑成为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到建筑领域,在建筑的运行过程中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并且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和高效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发展;对策 1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1.1绿色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必然是造价高昂,具有一流的采光、采暖、通风设施,绿地面积大,然而绿色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京津地区的四合院采取房子包围院子的建筑方式,不仅符合当地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冷空气的入侵,是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长江以南炎热多雨区,为了降温防暑,建造房屋时多采取屋檐出挑的开放式格局;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窑洞,冬暖夏凉,是完美的零耗能建筑,并且单位面积上比现有高层建筑节能20%,造价低廉。因此,机械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片面的引进国外高昂的绿色技术与产品,单纯采用高科技技术营造人造景观、创造舒适的室内空间并非真正的绿色建筑,只有节约非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环境协调统一,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1.2 绿色建筑局限于城市新建筑 我国的现有国情决定了城市建筑体系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系统,而对农村传统民居的研究比较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多集中在城市新建筑上。实际上,农村传统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广大乡村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建筑,是我国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之处在于对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的最佳利用,其中蕴涵着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如福建民居、吊脚楼、竹楼、蒙古包等,是零耗能绿色建筑的典范。在当初社会有限的资源环境下,我们的前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建筑文明,其中包含了典型的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精髓。 1.3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为迎合广大居民回归绿色田园生活的心态,许多建筑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程中打出“绿色”旗号,绿地景观中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吸引,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地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判别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 1.4建筑节能主体不明晰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规划是政府的责任,与自身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必要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标示,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购买而已。因此,实际上很多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把墙皮打掉,或者更换窗户,拆掉天花板,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千家万户,要让老百姓了解绿色建筑,纠正他们有绿地景观、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的错误观念。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百姓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有了健康的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2 绿色建筑技术要点 2.1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的节能技术,具体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实现建筑需要的采暖、空调、通风等能耗的降低。它主要涉及到建筑规划(选址、朝向、绿化、体型)、材料(如结构、墙体、门窗、屋顶与地面等)、建筑设计(自然通风、采光、日照、遮阳、立体绿化等)。维护结构的更新换代是其中一个重点。 2.2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主动式技术指通过机械设备干预手段为建筑提供采暖空调通风等舒适环境控制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则指在主动式技术中以优化的设备系统设计、高效的设备选用实现节能的技术。其代表性的有光电幕墙(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建筑设备节能(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湖水源热泵、冰蓄能、LED 照明等)、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热)。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控制、低温辐射技术等 3 绿色建筑的对策 3.1土地和能源 节约土地与居住模式。“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因此,中国目前以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居民大部分要居住在公寓式集合住宅楼内,而不会像欧美发达国家,大部分住在独立式或连排式的小住宅内。但是节约土地不仅仅是建筑物占地少,建筑密度大和人口密度大的问题,还需要从 “土地生态价值”方面来思考。中国的能源问题首先是节约能源,花大力气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其次是能源结构问题,以及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问题。能源与环境密切有关,考虑两者关系,必须兼顾国情,考虑国家利益。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大多数城市,能源结构中主要还是燃煤。中国煤的储量大大超过石油和天然气,舍煤而改用油、气,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可以,一般城市,即使是大城市,也要慎改。 3.2建筑材料 (1)黏土砖。就地取材,价格低,但因为烧制黏土砖取土要毁坏耕地,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保护耕地非常重要和迫切,因此要限制和禁止实心黏土砖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