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特级教师李怀源

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题目,以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书名”,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章节”的一本“小书”。

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三部分,各部分既横向联系,又有一个纵向的序列。

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年段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精读指导重点也不同。一、二年级宜以“识字”为整合点,指导重点在比较词句中理解与朗读。单元整体识字,有益于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级的学生不但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而且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构字规律,对汉字的特点有更深的体会。三、四年级,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预习,指导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效果。五、六年级,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整合课内外内容,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指导重点在于通过句段和篇章的对比,体会情感,领悟表达。

我们把单元整体教学分为7个模块,每个模块大概为2课时。预习模块;理解内容模块;领悟表达模块;口语与习作模块;整本书阅读讨论模块;语文实践活动模块;检测模块。大概用14个课时完成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

对每个模块的目标和操作进行简要的说明。

预习模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课文,能够划出不懂的地方。在不同的年段要求不同:一二年级,就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划划生字词;三四年级不但要读课文、划字词,还能够提出问题;五六年级,读课文、划字词、提问题时要注意多个角度,比如主题的角度、体裁的角度、表达的角度、个人的观点等。

之所以安排预习,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预习主要是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承认学生具备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入

学前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时,就要重视培养学生以后的能力和经验。预习还在于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出问题之所以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多个角度的思考,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促使更深入的思考。预习让学习变得不再神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独立占有者。预习以后,师生可以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交流。

理解内容模块:理解内容模块有两个任务:一是理解内容,二是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就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解决提出的问题,能够复述、解释、重整文本,获得自己的体会。在理解了文章说了什么以后,还要能够体会到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同年段,对理解的要求不同。一二年级能够知道文章讲了什么就可以了。三四中年级,不但要知道讲了什么事,而且对某些细节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五六年级,不但要知道讲了什么,而且能够对文字中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推理论证得到问题的答案。

不同年段,对价值观的理解也应该不同。一二年级明白文章告诉什么就可以了。三四年级不但要知道文章告诉了什么,而且要知道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五六年级不但要知道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还要知道自己在学习文章以后获得什么启示。

领悟表达模块:领悟表达模块也有两个任务:一是领悟表达,二是欣赏评价。领悟表达,就是在教师带领下对文章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从体裁、表述方式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探讨。欣赏评价,就是在领悟和接受的基础上,从读者的角度,对文章好的地方进行欣赏,对文章某些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够进行修改。本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伸展、评鉴和创意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接受的基础上又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不同年段,对领悟表达的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领悟表达重在词语和句子,理解重点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可以通过替换词语等方式进行体会。中年级重在领悟句子和段落的表达效果,能够对一些表达方法进行辨析,能够通过具体的语言点,感受到作者表达的独特性。高年级除了领悟词句段的表达效果外,重在对文章篇章结构的领悟。

不同年段,对欣赏评价的要求也有不同。低年级的欣赏评价,只要能够用朗读的形式把自己觉得好的地方读出来即可。中年级,要能够对具体的词句说出自己的看法,还要能够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高年级,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的看法,还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教学中对人教版“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进行整合。先从教材的设计来看,结合“口语交际”的要求和“交流平台”的内容,设计口语交际的话题。从口语交际向习作进行自然过渡。口语交际的内容往往与习作的内容紧密相连。口语交际的过程往往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

如果说前面三个模块是吸收的话,那么,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倾吐。在口语交际模块中,让学生结合话题进行准备,并且充分表达。表达的过程就是调整思路,不断修改的过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动笔写作。

整本书阅读讨论模块:整本书的选择要和教科书中的单元有密切的联系,有的是主题的相似,有的是体裁的相似,有的是内容的相似,从这些相似点入手寻求结合点,然后确定应该读哪本书。选好书以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

一二年级阅读整本书,可以由教师讲给学生听。三四年级,教师可以先进行导读,激起读书兴趣,学生在阅读期待中阅读。五六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自由阅读以后,进行读书交流。读书交流大概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二是领悟表达,欣赏评价。大体的操作方法与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模块相类似。不同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更大,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更多,学生进行细节挖掘的时间更长,培养学生伸展、评鉴、创意阅读能力的机会更多。

整本书阅读讨论,重要的是提出讨论的话题。话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来,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来。学生提出的多是内容方面的问题,重在理解和解释文本。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指向性,指向于阅读的方向和规律。在内容方面可以提示学生忽略的细节问题,让学生通过细节的整合推出问题的结论。师生还可以在共同的情景中对整本书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表达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表达上了解一本书,了解一本书的结构与一篇文章的异同。

语文实践活动模块:“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实践”有区别。“语文实践”是指学生听说读写等一切与语文能力有关的实践,在前面任何一个模块中,学生都是在进行“语文实践”,并且是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发展、提高。“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某种语文实践为主所组织的活动,活动因素多,参与程度高,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课内的语文实践活动和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内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和单元联系。比如,在上完人教版四年级童话单元,整本

书阅读讨论了《木偶奇遇记》,安排了“编写剧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童话或者《木偶奇遇记》中的某个段落编写成剧本。编写剧本,一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剧本与文章的不同,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把自己的文章进行精细化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丰满,目的是锻炼学生文字的表现力。编写以后,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表演,学生再通过表演加深对剧本的理解,边排练边修改。最后,在全班进行表演。同样是“编写剧本”,每个年级都可以进行,只是要求不同,四年级能够按照剧本的基本样式对人物语言动作进行细化就可以了。五、六年级可以在语言刻画和表演上再提高要求。

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就是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在课内进行展示的活动。比如,低年级识字的实践活动。一年级的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字,让学生搜集各种食品包装袋,自己认识包装袋上的汉字。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把食品包装袋带到班级,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共同识字。二年级的老师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识字课本或者识字卡片,让学生搜集各种材料(广告、包装纸等)上的字,把自己认识了的字剪下来,贴在一张白纸上,在认识的字上面注上拼音。把多张这样的纸钉在一起,就是一个识字课本,把做好的识字课本在班内交流。学生在剪剪贴贴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字,还锻炼了搜集、整理、构图等方面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识字意识增强了,见到有字的纸就要看看。这样的识字,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跳出课本,同时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一二年级由教师带领检测,三至六年级先由学生自己复习检测。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重新回答一些问题,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我检测完毕,教师再用适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检测。这个检测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不同的年级使用的方法不同,三年级开始的时候,即使是自测的部分,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让学生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慢慢地,教师的作用就要淡化,到六年级的时候,就以学生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和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学生的问题。

每个年段,在7个模块中的操作重点不同。有的在于教给方法,有的在于启发引导,有的在于给予时间和空间。无论这7个模块怎样设置都服从于单元的总体要求,要求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主题、体裁、语文能力。整个过程都试图把学生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做了一个设想,我们学校的学生从一年级带起来的话,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基本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这是整体教学的一个优势。

以上所说,只是一个大体流程。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另外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变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习情境的营造,始终让语文学习有情趣。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有感

老井小学江凌燕

“单元整体教学”非常符合目前课本的编排。以目前我们新安县通用的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以“童话寓言之旅”为主题,第二单元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第三单元以“温暖的记忆”为主题、第四单元为“民族之魂”为主题、第五单元以“科学与发现”为主题、第六单元以“名著之旅”为主题。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设计5篇文章,其中3篇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因此,“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一)“单元整体教学”从整体出发,可以有机的结合教学的方方面面。

“单元整体教学”将教学中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的最大优化的组合,提高教学效率,避免知识讲解的无效重复。最主要的是,节省了时间,让学生去读老师推荐的书,比如四大名著之类的有益书籍,然后让学生分别进行交流,然后去找寻更多的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早就指出:“当代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所选的教学教育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语文教学中,主题单元教学法就是其中方法之一

(二)“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单元整体教学”中比较法是其基本原则,在比较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单元整体教学”一般采取以精读课文为主线,把读、写、听、说、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所说,以读带知的良好效果,有效避免教学的孤立性和思维的单一性,这种思维发散训练不仅活跃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其更好地认知了阅读对象,使学生由过去的“学好一篇”过渡到“学会这一类”。

(三)“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单元整体教学”,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也使教师从繁重的填灌式讲解中解脱出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了“学法”的指导,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主题单元教学采用“启发法、讨论法、探讨法、综合实践法等”的教学法,有效地克服了旧的传统教学的偏颇。使学生能从教师示范的“举一”中去较好的“反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的教学至少要精读课文作为“举一”的示范,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

面。

但是“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设计与课时教案设计有重复之嫌,使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我们可以把主题单元教案设计可以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同时又让大家受益;而个案设计是教师在教研组里完成了主题单元教案设计之后,根据教师、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的教案。

总之,相对于传统的“单课式备课法”,“单元整体教学”不仅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理念、符合新教材编写意图,而且省时高效,真正发挥备课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改革语文教学结构、提高全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值得老师们在实践中去尝试实践、进一步探索完善。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五月中旬我们学校语文教师在校领导吕主任的带领下去了阳平二中,认真观摩了市教研室张建超老师的一节习作课和赵飞燕老师的一节课内增量阅读课,最后张建超老师又为我们做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的专题讲座,两位老师方法新颖,独具特色,使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受益匪浅,更使我们眼前一亮,顿感豁然开朗,为我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指引了方向。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以前我的教学总会把课文当作重点,单元主题曾经受到过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是以前没有认识到单元主题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对学生的指引作用。看了单元整体教学的介绍,才知道我们在教学新的单元时,不能将每篇课文单独来备课,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习我还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这种“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自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单元教学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每篇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由于交流阶段一般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内容一般为:学懂学会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以求得到解决。全班同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由于单元教学的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有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一次考验。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学习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自己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总之,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明白了整组教学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并且通过两节观摩课,我看到新的教学理念真正的呈现在课堂上,提高课堂实效,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通过更广泛的途径让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体现到自我价值,虽然我们还在摸索,但是我们愿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我们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即使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我们也会满怀对教育的热情去迎接那属于我们的明天的太阳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doc资料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 学设计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以每个单元组中的训练重点和习作要求为主线,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破口,以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为落脚点,以整体备课、综合训练、及时评价、反馈矫正为保证措施,以有导向的阅读积累活动和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而进行的阶段性、系列性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教学研究的理论精华和我省单元达标教学的优秀成果,以每个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而构建的整体教学模式,即把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相互联系、递进循环的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学习研讨—综合实践—反馈评价和为完成每个单元组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十种基本课型:整体预讲课、研读训练课、自读训练课、读写结合课、基础训练课、综合复习课、习作指导课、达标测试课、习作评讲课、矫正补偿课以及贯穿整组教学过程始终的两项辅助活动:有导向的阅读实践活动、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 一、四个阶段的任务 1、做好教学准备。它包括教师的整体备课和学生的整体预习两个方面。“整体备课”是优化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它要求教师从整体出发,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读写例话),遵循一条训练主线(习作要求),来全面系统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统筹安排教学任务(每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每一课时教什么,怎样教),设计读写训练序列,安排综合训练和两个活动计划等。整体备课可采用表格式,先由教师个人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按要求认真填写,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互相取长补短,以求得教师对全组教学的整体把握。 “整体预习”就是在单元教学之前,指导学生以全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导读”提示为线索,来感知教材内容、训练重点、习作要求和基础知识,确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正在推行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广大一线教师需要重新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快角色转变,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全面改善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标签: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为更好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我认为广大一线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改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当学生的良师,更要当好学生的益友,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让学生轻松学语文。 一、创环境,造氛围,课堂不再是一塘死水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创造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以往传统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理解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师都是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直接告诉学生,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你从哪个角度感悟到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这个问题有效地引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分析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这样既帮助学生寻找到了思考的角度,避免了盲目思考,又给了学生一个自己思考寻找正确答案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能自然而然地发挥想象力。因此,采用引导的教学方法,还能增加课堂乐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读学生,品教材,教学有的放矢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成绩总是不那么平衡的,有的学生,老师点一点,他就能理解,有的学生,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也不会,这就要求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不足,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第二步是学会倾听,给学生表达自己的空间,从中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三、多鼓励,重启发,点燃兴趣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和质疑往往是紧密相连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例如,在讲解《两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案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小学语文 教科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以 每个单元组中的训练重点和习作要求为主线,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 破口,以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为落脚点,以整体备课、综合训练、及 时评价、反馈矫正为保证措施,以有导向的阅读积累活动和有指向 的生活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而进行的阶段性、系列性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高耗 低效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教学研 究的理论精华和我省单元达标教学的优秀成果,以每个单元为基本 教学单位,而构建的整体教学模式,即把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 相互联系、递进循环的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学习研讨—综合实践—反馈评价和为完成每个单元组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十种基本课型:整体预讲课、研读训练课、自读训练课、读写结合课、基础训练课、综合复习课、习作指导课、达标测试课、习作评讲课、矫正补偿课 以及贯穿整组教学过程始终的两项辅助活动:有导向的阅读实践活动、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 一、四个阶段的任务 1、做好教学准备。它包括教师的整体备课和学生的整体预习两个方面。“整体备课”是优化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它要求教师 从整体出发,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读写例话),遵循一条训练主线(习作要求),来全面系统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 定教学目标,统筹安排教学任务(每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每一 课时教什么,怎样教),设计读写训练序列,安排综合训练和两个 活动计划等。整体备课可采用表格式,先由教师个人在钻研教材的 基础上按要求认真填写,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互相取长 补短,以求得教师对全组教学的整体把握。 “整体预习”就是在单元教学之前,指导学生以全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导读”提示为线索,来感知教材内容、训练重点、习作要求和基 础知识,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主要目的是运用目标定向,激发学 习动机。预习的方法可采用分组 讨论式、提纲导学式、逆向通读式、列表分析式等。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探索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探索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界定及基本流程 1、“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 教材的编排都围绕本组专题合理安排,从导语---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和习作),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有机整体。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总指导思想。这种编排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基于这样的教学思想,我们就进行了单元整组教学的研究。 “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我们尝试通过单元整组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我们可以把单元教学分为“单元整体感知”“单元部分感悟”“单元整体回顾”三个模块的课型及实施策略。 2、“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

整体感知(整体观照,确定目标)→部分感悟(关照整体目标,发挥整体效应)→整体回顾(把握规律,整体提升) 单元整组教学课型一览: 整体感知——————依单元提示,上好单元导读课 部分感悟——————依单元课文,上好精讲课、略读课(单元课文教学) 整体回顾——————回顾单元内容,上好单元总结课 单元巩固运用——上好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课、综合性学习课 二、单元导读课的教学(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 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单元导读课的基本原则是: 1、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什么。 第六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描写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的《乡下人家》;展现异国田园风光的《牧场之国》;生动再现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古诗词三首》;描写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的《麦哨》。通过学习了解了本单元的基本内容,体会出本组教材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是师生的共同追求的目标。这里分析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从深入研究课本,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练习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了一阵阵欣喜与激动,理性地思考这几年我们的课改之路,在热闹与自由的背后,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因此,自然会把目光投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抓好学生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老师们都知道,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当而且必须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后上课。当然,我们平时都布置让学生预习课文,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发现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认识生字,读不通句子……遇上这种情况我就很生气,往往把学生批评一通,横加指责,说他们态度不端正,预习不到位。但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要求到位吗?明确吗?是啊,我们并没有对学生预习什么,如何预习,做出明确的要求,也并没对学生的预习做充分的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做才算预习到位了。所以老师们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要基本做到:1、课文要多读,读通读顺读准确,2、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查资料或作记号,以便课堂中提出来解决;3、想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什么地方不明白,并作个记号等。学生们若能按要求做好课前的预习,那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能更好地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如果长期坚持预习,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教学目标也定会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甚至司空见惯,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往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对课文内容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语文情境教学就是把生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语文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采用自制的教具、实物、挂图、简笔画、音乐、语言、表演等手段创设多种类型的情境来教学,使学生从形象上感知,进入情境中,在情境中感悟、想象、创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从而达到智力和能力的积累,使语文教学方式新异,课堂效率高。在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多样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自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 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 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

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 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 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 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流程经典模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式”操作流程解读 一、“基本式”流程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

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 第一、第(1)环节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第二、第(2)环节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 第三、第(3)环节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蓓菲发表时间:2007-4-17 阅读次数:2101 摘要:在三年“单元整组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本研究提炼总结出”单元整组教学“的五种实施策略,旨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其中同类对比、主题升华、诵读训练、整组练说、课堂练笔等策略均体现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单元整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1964 年,Taba 等学者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 ,以激励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自此,教学策略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迅速发展。研究者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设计相对单一的策略难以圆满应对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一些研究者又试图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寻求系统性教学策略。本研究在三年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单元整组教学”五种实施策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探索的。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本文分别从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和策略优势两方面重点介绍笔者在实践研究中概括提炼的“单元整组教学”五条策略。 一、同类对比策略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教师取得的教学效果的差别反映着他们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埃默等人的一些研究也证明,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成绩提高成正比[3 ]67 。本研究的“单元整组教学”五种实施策略,均体现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设计思想,旨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同类对比策略简单讲就是同题阅读,一一对比。具体而言是指要求学生同时阅读描写同一对象(如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 的若干篇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到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同类对比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依次为:典型课例、初读感知;深入感悟、体验写法;同组类比、领悟异同;实践体会、学以致用。如在“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写作风格”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就四年级上第四单元写同一动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一起进行教学。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一文中这只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大概教学过程如下:初读课文,概括这只鹅的特点;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细读课文,感悟用词的生动形象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感情朗读,读出趣味;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文的特色。接着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与《白鹅》这篇文章一一对比学习《白公鹅》,并总结出它们的异同,直至学习本单元的后面几课写动物的文章,最后迁移到“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种比较学习强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有助于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有效教学也成为课改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探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小,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地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并不断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呢?我们教师必须先从思想上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小看预习,如果课前预习充分的话,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出色的表现。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初次尝试的过程,对知识有着极大的新鲜感,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自主性。要知道,预习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实施预习的主人。平时,我在班上经常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可以让我们提前学到更多的知识,为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提供更丰富的资源;通过预习,

可以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要有所侧重。低年级的预习应以生字为主,课文为辅。预习包括:读、标、查三项。 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做到字字入目,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次,直到达标为止。为了保证质量,我要求学生每项至少读五遍,多者不限,还可以变换形式读,给爸爸妈妈读、哥哥姐姐读、对着镜子读等等,不仅达到了读的目标,而且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标:就是先交给符号,标出文章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文中的生字;标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标出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自己并尝试解答。 查:预习生字时,利用教材和各种工具书预习生字的相关知识,比如说结构、部首、笔顺、字义、组词等等。 提高预习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激励。通常,我总会在孩子们预习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交流。每到这个时候,你可以听到五彩缤纷、个性飞扬的对话,有的说:老师,我想来当回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老师,我想给大家说说某个词的意思;老师,我会用这个字组词;老师,我要提醒大家哪个字容易读错;也有的说:老师,我很喜欢哪一段课文,想读给大家听听……孩子们在这种轻松自由的交流中,不仅收获了学习方法,而且体验到了预习带来的成功的愉悦,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研 究一、研究的原因、背景 <一)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如果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花时多收效低”,新课程带来的变革也将是浮光掠影。 <二)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案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案设计,实现最优化的教案效 果?……”我们尝试通过整体教案,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案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 二、课题的界定 单元教案,一般说来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案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案,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案整体。

单元整体教案”是指在小学语文教案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案。 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案的操作流程及策略。 ⑵学生单元整体自主学习教案模式的探究。 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目的和要求 总目标: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单元整体教案”,进一步开展方式、策略、基本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体系,整体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细化为: ⑴通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⑵提高课堂教案效果,发展学生潜能,实现单元整体教案的最优化。 ⑶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案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小学语文各类文体基本教学流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可以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优势,指导教师用好教材,杭州市上城区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倡导“单元整组教学”,并根据“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重点研究了三种课型的操作策略:单元导读课、部分感悟课、单示总结课。在11月举行的省级六(下)册学科培训活动中,以杭州市上城区天长小学为窗口,进行了“单元整 组教学”三种课型的初步尝试。 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每册八个单元,每组文章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课文、语文园地都围绕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教材编写角度的改变呼唤教学方式的改变,单元整组教学由此应运而生,试图构建起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意义 1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特点。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围绕专题组织每组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教材往往是围绕单元“主题”,前有布置、中间有提醒、后有检查。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 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成语和四字词语,四篇课文(《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两首》)中,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教师以整组审视的视角,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接性,做到瞻前顾后,整体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优势。教师可以对本组教材进行合理调整、重组,有效整合课外资源进行教学,避免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 2 能有效改变语文教学中“繁、碎、少、慢”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虽然新课程改革即将完成一轮的实验,但是老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不好教,教不完,课时不够。课时确实减少了,可阅读量增加了——一至六年级的课文现每学期均为30篇以上,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增长,低段还不包括识字课。 当我们冷静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也经常会发现一线教师教的是新教材,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采用“分析法”“问答式”,将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缺乏整体意识,很难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高度加以审视。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组块,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要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 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量地加大后,产生新的语言合金,发生质的变化,才“奔涌而出”。

浅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4619550.html, 浅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周爱英张守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7期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教学;妙趣横生;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084-02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指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质疑、再从随堂练习到课后巩固每一个环节都影响到语文教学是否产生了实效。彻首彻尾地将四个环节完善起来,才能凸显语文教学的张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分准备,吃透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教了33年历史的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此,每一节教学结构严谨、教学方法新颖、教学语言妙趣横生、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自于教师一丝不苟的课前准备。 二、针对提问,深入浅出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课堂提问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广外外校小学部杨洁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背景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教学内容为依托,在整合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为什么能得到广大老师的青睐?第一,“单元整体教学”破解了语文“耗时低效”的顽症。我们在使用教材是,可以把一组教材整合起来教学,也可以把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起来教学,不仅节省了课时,而且提高了效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单元整体教学”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以“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活动为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单元整体教学”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文本解读、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模块和策略 (一)单元整体感知──“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对于课堂,目标导向是重要的。对于整个单元,目标导向就更显得举足轻重了。因为,它将在一个单元的范畴里发生影响。我以人教社教材第七册为载体,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深深感觉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非凡: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我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 1.导趣──唤起体验,贯穿始终。 单元整体感知,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教学第一组课文“自然奇观”,聊谈的话题是“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游玩,最神奇的是什么地方?”第四组课文“作家笔下的小动物”,聊谈的话题是“在你的童年时光里,有哪些小动物与你朝夕相处过,给你留下美好回忆?”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阅读每一篇课文时,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联系,一边倾听作者的聊谈,一边为作者能够形象地表达经历而折服,自己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积累,想要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谓“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而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有效课堂。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 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最新文档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那么“单元整体教学”怎么才能取得实效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策略: 一、类比策略 类比策略是指要求学生同时阅读描写同一对象(如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的若干篇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到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类比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依次为:典型课例、初读感知;深入感悟、体验写法;同组类比、领悟异同;实践体会、学以致用。如在“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写作风格”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就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同一动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一起进行教学。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一文中这只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接着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与《白鹅》这篇文章一一对比学习《白公鹅》,并总结出它们的异同,直至学习本单元的后面几课写动物的文章,最后迁移到“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

动物的喜爱之情。这种比较学习强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有助于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深化主题策略 深化主题策略简单讲就是同一主题,层层感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思想和主题虽相同,但写作的角度不同。其基本教学流程可依次归纳为:课前准备、搜集资料;读文悟情、各有侧重;交流展示、深化主题。如以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一组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的课文教学为例对此展开说明。 该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儿童诗,有记叙文,有新闻报道,。整单元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在逐课阅读的同时层层感悟整单元蕴含的情感内涵,从小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和友好的意识。具体如下:(1)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为学文做情感铺垫。(2)读文悟情、各有侧重―― 《太阳是大家的》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3)交流展示、深化主题―― 组织学生召开一个“世界是大家的”为主题的交流会,学生或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图片,或介绍世界各地人们的风土人情,讲述世界人们团结友爱的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