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功能检查

核素功能检查

核素功能检查

核医学检查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

核医学检查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 核素显像不同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它是将放射性核素引入患者体内,体外探测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由于核素引入体内,由此引发了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对“核”的恐惧,那么核素检查到底对患者和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大呢? 核医学检查使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核医学最常用的核素99m Tc为例,其半衰期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最多为2至3个小时。而PET显像显像中常规使用的18F物理半衰期仅为110分钟。常规核素显像总的辐射剂量在较低的水平,范围大概在1~7mSv左右。以使用核素量较大的骨显像为例,常规注射量25mci,辐射剂量约为4.2mSv,明显低于常规胸部CT平扫的剂量(表1)。同时由于放射性药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探测灵敏度,与CT或MR造影剂相比,所需化学量很少,不干扰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通常没有过敏反应。注射核素显像剂以后,不会干扰其他影像检查(如超声、CT、MR等)

那么显像后患者对于周围人群的辐射剂量又如何呢?这也是患者及医护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来自各种射线的辐射无处不在:空气、土壤、电视、电脑、手机、空中旅行等都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原引美国https://www.360docs.net/doc/6815198466.html,数据,美国公众平均每年受到的自然照射本底为3mSv/年。目前国内采取的对于公众的最小年剂量限值为1mSv/年。那么同样以目前用药量相对较大的全身骨显像为例。患者注射25mci骨显像剂后2-5小时进行显像,检查结束后以不同的距离、固定时间测定其对周围的辐射剂量(见下图),可以看出在距患者10cm的距离,接触患者10分钟,需要同时接触600个患者,才能达到1mSv的公众剂量剂量限值。即使护士对于患者取血等近距离操作,一般也不超过10分钟。由此可见尽管我们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当要日尽量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的密切接触,但实际上当患者检查结束之后体内的放射性水平已在相当低的水平,一般不会对与之密切接触的周围人员造成影响。 总 之核医学显像放射性药物的用量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对受检者及周围人员造成辐射损害。正确的认识核医学,避免不必要的恐惧,有利于核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医用电气设备 放射性核素校准仪 描述性能的专用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1.040.50 C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 Y/T0840 2011 医用电气设备放射性核素校准仪 描述性能的专用方法 M e d i c a l e l e c t r i c a l e q u i p m e n t R a d i o n u c l i d e c a l i b r a t o r s P a r t i c u l a rm e t h o d s f o r d e s c r i b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 (I E C61303:1994,MO D) 2011-12-31发布2013-06-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修改采用I E C61303:1994‘医用电气设备放射性核素校准仪描述性能的专用方法“三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按G B/T1.1 2009的要求增加了导语; 对于标准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若已转化为我国标准,本标准用国家标准号替换相应的国际标准号; 根据G B/T1.1的要求,对标准中的公式进行编号三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合成不确定度o v e r a l l u n c e r t a i n t y; 修改了术语放射性核素校准仪(放射性活度计)r a d i o n u c l i d e c a l i b r a t o r; 修改了公式(4); 删除了随机不确定度r a n d o mu n c e r t a i n t y; 将I E C61303:1994的11.1~11.16修改编号为a)~p); 删除了I E C61303:1994附录A;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重新组织,与I E C61303:1994的章条号对照情况见附录A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电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放射治疗二核医学和放射剂量学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 A C/T C10/S C3)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健二李悦菱三

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

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 作为加拿大的集体防御的国际承诺的一部分盟国,从核潜艇停泊在三盟国同时批准了加拿大东部和西部海岸的位置。在发生过某些不愉快事件的情况下,核应急响应(NER)组织已经成立。此外,海岸环境是进行经常性抽样的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ERMP)的开始。这种持续的努力由一个长期的计划和访问分项计划组成的。前者,样品包括海洋沉积物,海水,水生植物和海洋生物;而在后者,样品是每次访问前、中、后各个时期的海水。样品采集是根据一项既定时间表,并按照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认可的实验室SLOWPOKE- 2设备里进行。计数和分析是通过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的分析服务组织(ASG)提供的伽玛射线光谱处理的。低于检出限,结果最安全访问的净现值是有保证的。 简介 加拿大的国际协议的集体国防提供相互探访舰艇。为此,政府已批准了核动力和核能力的船只(NPVs和NCVs)访问由盟军各国在Halifax,Nova Scotia以及英国哥伦比亚的Esquimalt和Nanoose批准泊位。在国防部(DND),有责任主办这些访问,例如,不构成健康隐患,人身安全的人员,公众或环境。海事参谋长(CMS)是负责协调并确保这些访问安全按照部门,国家和国际标准。 海事参谋长权衡提供了可靠科学证据的完美安全记录的访问。一项1998年的进行了广泛的空气、水和食物链的放射性核素分析的本底调查报告,把开发的数据软件存档并推荐到不断进行的监测活动中。因此,海事参谋长已经把它继续完善成为一项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ERMP)。此计划对在三个批准加拿大军队(CF)泊位的裂变和活化产物提供放射性核素监测。无所不在的环境放射性核素以及公认的裂变和活化产物在海水里被量化,海洋沉积物,水生植物和海洋生物提供环境基准。取样是由核应急响应队(NERT)和海军潜水员在特定的训练用规定的地点和日程实施的。各个核应急响应队还负责对探访期间各核动力船和核能力船的泊位直接附近海水的取样。高分辨率伽玛射线光谱SLOWPOKE - 2所收集的样本在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RMC)已被运用数年。在过去两年中,服务集团(ASG)在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已担任主要的分析和管理资源的项目,分析所有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样本。2002年4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间的数据是这个文件的重点。更多的分析是在特定的两个卫星实验室做出的,他们分别是在哈利法克斯的加拿大大西洋国防海水样品研究与发展(DRDC - A)和在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疾病中心控制(BCCDC)。 试验 采样和分析样品的要求 附表订明访问抽样策略(VSS)和连续抽样策略(CSS)的方案。访问抽样策略针对某个准予加拿大核动力或核能力船只探访前、中、后泊位的海水监测取样做准备。访问抽样策略的样本是探访前后的两次采样和探访期间每天平潮时期

肿瘤核素诊断方法

肿瘤核素诊断方法 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同位素)发射出的射线来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肿瘤核医学是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肿瘤核医学包括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实现脏器和病变显像的方法称作放射性核素显像,这种显像是一种独特的功能依赖性显像,可早期发现及诊断疾病,可同时显示多个脏器与组织的影像。因各个脏器和病变聚集各种放射性显像剂机理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显像剂。 肿瘤核医学根据显像原理不同可分为:1、非特异性肿瘤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又可分为:1)、非特异性阳性对比显像:利用放射性核素和核素标记物对肿瘤有亲和力而缺少特异性的一类药物显影,如99mTc-MDP骨显像、67Ga肿瘤显像、18F-FDG PET肿瘤显像等;2)、非特异性阴性对比显像:利用放射性核素药物对正常组织和肿瘤周围组织器官有亲和力,肿瘤部位出现相对无放射性药物的聚集而观察肿瘤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如99mTc-胶体肝脾显像、99mTcO4甲状腺显像等。2、特异性肿瘤显像:某些放射性药物能选择性的浓聚在特定的肿瘤中,如131I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及转移灶、131I-MIBG嗜铬细胞瘤显像、放免显像、受体显像等。 核素显像的基本条件是:1.能够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或病变的各种放射性显像剂;能够探测脏器和病变中聚集的放射性并将之显示成像的核医学显像仪器。现在最常用的仪器为γ相机及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及PET/CT是核医学目前最先进的仪器,它是利用构成人体元素的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能非创伤性检测人体脏器的生理病理功能、受体分布及变化、生化代谢状态及局部血流分布。 近年来,随着分子核医学的兴起,PET、PET-CT、多肽受体显像的迅速发展,前哨淋巴结等新技术的出现,使肿瘤核医学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认可。 肿瘤核素诊断 1、非特异性肿瘤显像 (1)、氟代脱氧匍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及PET/CT肿瘤显像:用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药物即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行显像。最常用的显像剂是反应匍萄糖代谢的氟代脱氧匍萄糖(18F-FDG)。PET及PET/CT肿瘤显像还可用其他很多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行显像,如氨基酸代谢显像剂;磷脂代谢显像剂;核酸代谢显像剂;乏氧显像剂;受体显像剂;抗体显像剂;细胞凋亡显像剂;肿瘤血管显像剂;血流灌注显像;基因显像等18F-FDG PET及PET/CT肿瘤显像主要用于下列几个方面:体内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评估;寻找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灶;对治疗的反应,疗效监测;寻找肿瘤原发灶;观察肿瘤疗后有无残存活的肿瘤细胞等。 18F-FDG PET对各种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各异,有人对一万多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FDG-PET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84%-87%,特异性为88%-93%,准确性87%-90%。 PET/CT是将PET和CT装在同一机架上,有机的融合于一体。病人一次扫描可获得全身的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及融合图像,CT能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缩短了采集时间;CT 能提供解剖结构信息、定位诊断,与PET结合,提高了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2)、骨显像的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骨局部放射性增高: 放射性较对侧和邻近骨组织增高的区域称"热区",可见于各种骨骼疾病。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815198466.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骨局部放射性减低: 减低区称"冷区",较为少见,可见于骨转移、骨囊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超级影像: 肾脏不显影,骨显像剂聚集在骨组织明显增加,对恶性肿瘤患者,这种影像提示广泛转移的可能,也是骨代谢病表现之一。代谢性骨病骨显像特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高纯锗γ能谱分析方法编制说明

《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高纯锗γ能谱分析方法》 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以下简称“辐射安全所”)2008年向卫生计生委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制定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的建议书。2008年9月12日《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强2008年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落实工作的通知》(卫办政法发函〔2008〕612号)将其列入2008年卫生标准制(修)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04-07。2008年9月签订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正式启动起草工作。 参与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本标准修订送审稿由辐射安全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修订送审稿主要起草人包括辐射安全所徐翠华研究员、拓飞副研究员、赵力助理研究员、李文红副研究员、张京副主任医师、任天山研究员。 简要起草过程:2008年9月制订本标准的任务正式下达后,起草人收集整理并全面阅读了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内外技术资料(详见参考文献[1-20])和现行有效的我国放射性核素分析标准,逐渐形成了起草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由徐翠华执笔完成标准草案,编制组各位成员对草案提出修改完善意见,2011年4月20日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1年4月30日征求意见稿发出征求意见,共发函29份,征求意见对象包括卫生计生委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相关单位、职业病防治院所、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疾控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截至2011年5月20日,共收到反馈回函23件,其中:非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组成成员专家回函17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成员6件。 编制组对征集到的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汇总,吸收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汇总处理,2011年5月30日形成本标准的送审稿。2011年6月18日经放射卫生防护标委会预审,编制组对标委会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修改,2011年7月18日形成本标准的修订送审稿。2011年7月21日经放射卫生防护标委会终审,根据各位专家和主审人赵兰才研究员的意见,编制组进行了认真修改,2011年8月22日形成本标准的报批稿。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1 总体结构 结构、格式对照新版《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的要求,应用标准编写模板(TCS 2009)编写全文。其中第1~3章为通用标题,即“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和定义”。第4~9章为本标准的主题内容,第4章为“γ能谱仪”,第5章为“γ能谱仪的刻度”,第6章为“样品采集”,第7章为“样品制备”,第8章为“测量”,第9章为“γ能谱分析”,第10章为“结果表述”。附录A为“各种食物样品灰样比”,附录B为“样品自吸收校正方法”,均作为资料性文件。附录之后列出规范性

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全身计数测量方法

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全身计数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身计数器测量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身计数器对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713 高纯锗γ能谱分析通用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身计数器 whole body counter 从人体外直接测量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发射出的X射线或γ射线,进行放射性核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的装置。 3.2 A 探测下限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DL 在给定的置信度下,谱仪可以探测的最低活度。 3.3 模体 phantom 对电离辐射的吸收或散射作用与人体组织基本相同的物体。 注:可在各种测量中用于模拟实际测量条件。 4 仪器装置 4.1 全身计数器。由探测器、屏蔽铅室、电子元器件、数据处理系统等构成。其中电子元器件又包括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模数转化器 (ADC)、高压电源 (HPS)和多道分析仪。

4.2 全身计数器种类。常用的有两种:高纯锗(HPGe)的能量分辨率高、探测效率相对低;碘化钠(铊)(NaI(Tl))的探测效率高、能量分辨率相对低。根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体外探测器的种类和组合。 4.3 高压电源。探测器有稳定工作的高压电源,其稳波电压不大于 0.01%,对半导体探测器高压应连续可调,不能有间断点。 4.4 谱放大器。应具有波形调节并与前置放大器及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匹配。 4.5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应根据能谱的复杂程度、射线能量分布范围及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等选择多道分析器的道宽和道数。 4.6 数据处理系统。接受多道分析器的谱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数据处理系统由计算机硬软件设备构成。 4.7 数据处理系统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其配套的读出读入装置。 4.8 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应包括解析γ谱的各种常规程序,诸如能量刻度、效率刻度、谱光滑、寻峰、峰面积计算和重峰分析等基本程序。 5 刻度源和系统刻度 5.1 刻度源及其要求 5.1.1 刻度源 刻度源是全身计数器能够正常进行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的必备条件。适于能量刻度的单能和多能核素及其主要参数见附录A。 5.1.2 刻度源的溯源性 刻度源应具备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具有检验证书,证书上除给定活度(或比活度)和不确定度外,还应标明定值日期、标准源纯度、质量或体积、化学成分、核素半衰期、γ射线分支比和标准源的定值方法。此外,放射性核素标准源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5%。 5.2 能量刻度 5.2.1 刻度范围 刻度源γ射线的能量应均匀分布在所需刻度的能区(通常40keV~2000keV),且最少需要4个能量点。刻度源应是发射多种能量γ射线的混合源。 5.2.2 刻度曲线 用解谱软件做γ射线能量与全吸收峰峰位的直线拟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高分辨γ能谱系统的能量刻度曲线应是一条直线,其非线性应小于0.5%。如果偏离线性,就应该重新做能量刻度。具体要求按GB/T 11713的规定执行。 5.2.3 刻度曲线的核查 在测量期间,每天应至少用两个能量点的γ射线对全身计数器进行检查。所用γ射线的能量应分别靠近刻度能区的低能端和高能端。如果峰位基本保持不变,则刻度数据保持适用。对于HPGe探测器大于1keV,对于NaI探测器大于0.5FWHM时,应重做能量刻度。 5.3 效率刻度

环境样品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量与分析(γ谱仪)剖析

实验十四环境样品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量与分析(γ谱仪)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射性活度测量原理 2、了解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3、掌握本底扣除方法 4、掌握NaI效率刻度方法 5、掌握γ放射性活度分析 6、了解国内的法规和标准 二、实验原理: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产生三种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利用这三种效应的特性可以实现对γ射线的测量,从而实现放射性核素的测量与分析。 NaI (Tl)闪烁体探测器是常用的γ射线测量仪,闪烁体探测器由闪烁体、光电倍增管、 电子放大线路组成。 闪烁体将射线的能量转换成光能,是含有Tl的NaI晶体。 光电倍增管由光阴极、打那极、阳极组成。光照射光阴极产生光电子,光电子在各打那极上倍增,最后在阳极上收集并产生电压脉冲。 由于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幅度比较小、内阻较高,一般在探头内部安置一级射极跟随 器以减少外界干扰,同时实现现行放大器的输入端阻抗匹配。 线性放大器能将电信号放大10~1000倍,以便可以实现分析仪分析。 多道分析仪是将线性放大器的输出脉冲按高度分级,形成谱形。 对闪烁体探测器进行能量标定后,即可知道所测谱形上峰位对应γ射线的能量。对闪烁体探测器进行效率标定后可知道某一能量射线的探测效率。 不同核素衰变放出的γ的能量是不同的,可以根据探测器探测到的γ射线的能量推断出该核素的种类,再根据探测器探测到该核素的总量和该核素的效率可知该核素的活度。 实验仪器: 三、实验仪器: NaIγ分析谱仪一套; 铅室一个; 标准物质样品一盒; 样品盒一个; 被分析的矿石若干; 四、实验内容: 定高压: 原则:<612v,137Cs在200道左右。 实际高压:619v 能量校准: 是在谱仪确定的条件下,建立γ或χ射线能量与其全能峰位在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中的道址 的关系。如果能量刻度曲线获知,则对于一能量未知的全能峰的峰位,就可以确定该峰位的γ或χ射线能量,并根据其他参数(如半衰期、发射率)确定其来源于哪种核素。通常能量 刻度曲线的近似表示为: E(X p)=CX p+E0 式中:X p——峰位道址,E0——直线截距,C——直线斜率(KeV/道) 将含有60Co,137Cs的标准源进行能量校准,对标准源测量10min后用多道数据采集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

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粒子物理研究领域。二是“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管,闪烁计数器,半导体计数器和契伦科夫计数器等,这些信号型检测器在低能核物理、辐射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地应用。放射性运输从业人员所使用的检测器基本上属于“信号型”检测器。 “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和闪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

放射性核素管理 在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用药安全、医务人员的防护以及对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因而,加强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是涉及到医德医风、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门诊治疗的管理 【治疗原则】 (1)一次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允许使用的内照射放射性活度为≤1.11GBq(30mCi)的131I 或相当辐射剂量的其他放射性药物。 (2)病情及全身状况允许进行门诊治疗。 (3)接受内照射治疗的患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具备有单独病室和与婴幼儿隔离的条件。 (4)接受内照射治疗的患者大小便能经排废系统流入下水道。 【要求】 (1)应建立完整的病历,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各种检查结果、使用放射性药物种类、放射性活度、给药方式和随访记录等。病历应专人负责管理。 (2)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核医学科应成立由具有5年以上核医学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医师负责的核素治疗小组或设专职医师(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负责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工作。 (3)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应建立初诊、复诊、随访、会诊和重复治疗等制度。 (4)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实用的放射性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方法和重复治

疗,必须经负责治疗工作的具有5年以上核医学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或其上级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审定。 (5)负责门诊核素治疗的医务人员应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应实事求是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特殊性、优点、缺点、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等,由病员或期委托人签署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6)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医院应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性核素工作许可证,应在医院内符合放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的固定场所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 【注意事项】 (1)掌握患者家庭地址、联系方式、居住条件和周围环境情况。 (2)按医嘱积极配合治疗,遵守核素治疗的规章制度。 (3)服用放射性药物后尽快返家休息,尽量减少交叉照射和对核医学诊断工作的影响。 (4)用药后1周内不应和婴幼儿密切接触。 (5)排泄物必须经排废系统流入下水道排出,或者单独处理。 (6)服用放射性药物后反应重,或者症状明显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处理。 (7)应按规定时间到医院复诊、随访和进行各种检查。 住院治疗的管理 【治疗原则】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 法和仪器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

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radionuclide applications 放射性核素(见放射性、核素)的辐射、能量和作为示踪物的应用,为原子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效果好、收益大、投资少等优点。 简史M.居里和P.居里从沥青铀矿中发现镭之后,瑞典科学家于1907年研究证明,镭辐射对于发育迅速的细胞有特别强的抑制作用,于是镭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后来镭发光粉的制成和它在夜明仪表中的应用,则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辐射能的先例。1912年,G.C.de赫维西在化学反应中首次成功地用镭D(即210Pb)作为示踪原子,从此人们认识到放射性核素示踪应用的广泛可能性。但是,从矿石中提炼这些天然放射性核素很困难,价格又非常贵,使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30年代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获得和40年代以后人工放射性核素生产的不断发展,才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方法通常分为示踪应用、辐射应用和衰变能的应用三大类。辐射应用,按其应用的方式和目的,还可分为放射性核素仪表(又称同位素仪表)、辐射加工、辐射育种、辐射刺激生长、辐射防治虫害、食品辐照保藏、辐射治疗(又称放射治疗)和医疗用品的辐射消毒等。(见彩图钴60辐照装置。正在进行蔬菜的辐照保鲜试验,蓝光为切伦科夫辐射、钴圃──利用钴60的γ射线对农作物进行辐射育种的装置、月季花的辐射育种──使发生白色突变。、月季花的辐射育种──使发生白色突变对照物、冬小麦的辐射育种──赋予早熟、抗条锈等性能、用于食品保藏的钴60辐照装置、马铃薯的辐照保鲜──抑制发芽。左为对照物) 示踪应用是在被研究的体系中引入适当形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利用其特有的信号──放射性,追踪探测其运动和变化,揭示该体系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类方法。这类方法既包括非同位素示踪应用,也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同位素示踪原子的应用。后一种应用由于放射性核素能和其稳定同位素一样参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反应、变化或代谢,故易于获得其他方法难于或不可能获得的有关生产过程、反应机理、物质结构以至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信息。 辐射应用是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β、γ、中子等粒子或射线与物质作用产生的电离、激发、活化等效应和物质对射线所起的散射、减弱、吸收、慢化等效应的应用。例如广泛应用的放射性核素仪表就是根据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种种效应制成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辐射加工、辐射育种、辐射消毒等新型工艺也是利用辐射(尤其是γ射线)能穿透物质和所引起的电离效应能使物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以至生理学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放射性核素(又称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分析则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辐射(γ射线)激发被测样品的组成元素、发出特征X射线而发展起来的。该方法适应性很广,而且灵敏度较高。能量应用主要指放射性核素衰变能(或射线的能量)的应用。核电池(又称同位素电池)就是以放射性核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特殊能源(见放射性废物利用)。 概况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具有很多优点,在工业、农业、医学、基础科学、环境保护及人民生活等领域的应用已相当广泛。 放射性核素仪表料位计、厚度计、密度计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由于这类仪表在应用中不需直接接触被测对象,除可在一般条件下使用外,还可用于其他仪表难于或不能使用的高温、高压、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对象的测量控制。中子水分计已成为测定和控制土壤水分、混凝土提坝以及公路路基施工中含水量的重要手段。 泥沙量计已用于江河湖泊、海湾、港口泥沙含量变化的直接而准确的测量。硫黄或铅含量计已有效地用于石油含硫、含铅量的测定。可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已用于选矿中测定矿石品位的现场快速分析。煤炭含炭量计已用于若干洗煤厂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控。γ照相和中子照相装置也已广泛用于金属材料和某些复合材料,以及由这些材料做成的容器、部件、

龙泉青瓷瓷土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析

· 17 ·第 26 卷第 2 期 第 26 卷第 2 期2019 年 4 月Vol.26, No.2 Apr. 2019 中 国 陶 瓷 工 业 CHINA CERAMIC INDUSTRY DOI:10.13958/https://www.360docs.net/doc/6815198466.html,ki.ztcg.2019.02.004 Received date:2018-12-25. Revised date: 2018-12-28.Correspondent author:YE Yinpeng, male, Master, Engineer.E-mail:yeyp0309@https://www.360docs.net/doc/6815198466.html, 收稿日期:2018-12-25。 修订日期:2018-12-28。基金项目:龙泉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KJ五水三边安全-020)。通信联系人:叶银鹏,男,硕士,工程师。 龙泉青瓷瓷土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析 叶银鹏,叶伟平,周 虎 (浙江省青瓷及日用陶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龙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 龙泉 323700) 摘 要:龙泉青瓷闻名于世,对其原料天然放射性核素进行分析有助于系统评估龙泉青瓷瓷土原料放射性核素的水平。根据 龙泉市瓷土矿的分类与分布,采集7个不同矿点的瓷土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道γ能谱仪对龙泉市不同区域7份瓷土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检测与数据分析,发现其226Ra的比活度较低,而232Th的比活度较高。40K的比活度与浙江省平均监测值处于同一水平,高于全国平均监测值。其内外照射指数在相关标准范围之内。 关键词:瓷土;放射性核素;龙泉青瓷 中图分类号:TQ17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874(2019)02-0017-04 Analysis of Radionuclides Content in Longquan Celadon Clay YE Yinpeng, YE Weiping, Zhou Hu (Longquan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Testing Institute, Zhejiang Province Celadon and Ceramic Products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Longquan 323700,Zhejing, China) Abstract: Longquan celadon ware is famous in the world. The research on its clay is helpful to evaluate the radionuclide levels of the clay for Longquan celadon war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eladon clays in Longquan City, samples from 7 different mineral spots were col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n, the radionuclide content and ratioactivity of thes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γ E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ir specific activity of 226Ra was low and their specific activity of 232Th was high. Their specific activity of 40K was at the same level as the average tested in Zhejiang Province but wa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Moreover, their internal & external exposure indexes were within the scope of relevant standards. Key words: clay; radionuclide; Longquan celadon ware 0 引 言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环境中的各种辐射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 。天然本底辐射是环境辐 射水平的主要贡献者,也是人类所受年有效剂量的主要来源[2]。瓷土作为各种建筑材料以及陶瓷制品的主要原料,其放射性元素的分布及含量直接影响陶瓷制品的放射性水平。 瓷土又名高岭土,是以高岭石或多水高岭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土状或泥状的岩石,其化学成分以富钾、高硅、贫铝、低铁为特征。瓷土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主要包括232Th、226Ra、和40K三个天然衰变系及其他放射性核素,这些核素在不同地域、不同岩石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水域中的含量差别 很大。龙泉有中国青瓷之都的美誉,是全国的主要 青瓷生产基地。然而,目前对于龙泉青瓷瓷土的放射性核素水平分析的研究非常少。为此,本文通过对龙泉市瓷土矿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研究反映该区域的瓷土矿辐射水平,进而评估青瓷制品的放射性含量水平。 1 概 况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地理坐标北纬27° 42'-28° 20',东经118° 42'-119° 25'。由于受到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抬升影响,龙泉是浙江省内海拔最高的山地地貌区域之一,东南和西北部山脉绵亘,龙泉溪从西南向东北贯穿中部,群山平行于河谷对称分布,西北部为仙霞岭山脉,东南部为洞宫山脉,中部为龙泉溪大小不一的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操作及护理注意事项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操作及护理注意事项 【摘要】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是在患者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显像剂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后,心肌处于静息状态时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扫描,能准确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Abstract】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s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the radionuclide imaging agent 99mTC-methoxy isobutyl iso Ching (MIBI), the heart is at res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scan, can accurately assess myocardial perfus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Keywords】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check; Care 我科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PECT/PET/CT为患者进行此项检查,护理总结如下。 1原理 静脉注射心肌灌注显像剂后,显像剂被心肌组织所摄取,其摄取的量与所支配部位血管的血流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核医学仪器探测心肌的放射性分布来反映整个心肌的血流情况。有两个因素影响心肌对显像剂的摄取:心肌灌注血流量和心肌活性。心肌血流量正常同时心肌细胞存活时,心肌才能摄取显像剂。 2心肌灌注显像的适应证 2.1冠心病的诊断; 2.2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的评估; 2.3心肌活力的估测; 2.4冠状动脉血管重建适应证的筛选及术后疗效的评估; 2.5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和溶栓治疗的疗效评价; 2.6预后的评估或危险性分级; 2.7心肌炎及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成像

第五章放射性核素成像 第6题第10题 5-1 RNI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答:RNI基本上是功能性显像,可以进行功能性的量化测量,安全性好。 5-2 放射性制剂中放射性核素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答:可显示被研究物质在机体内的输送、集聚和代谢,获得定位、定性、定量及动态变化结果。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同位素之间的化学性质相同。当被研究物质被同类同位素标记时,被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它会与未被标记的物质一样参加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5-3 原子核的稳定性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答:比结合能的大小,原子核最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大小,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与稳定原子核中的电子数与质子数之比的偏差大小。 5-4 表示放射性核素衰变快慢的三个物理常数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5-5 为什么临床上愿意用短寿命的核素? 答:从A=λN=1/τ可得出:当N一定时,τ越小,A越大;当A一定时,τ小者所需核素的数量N越小。 5-6求MO-TC发生器提取子核的最佳时间。

5-7 核衰变的随机性具有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随机性表现在核衰变的方式、衰变的时刻、辐射粒子出现在空间某位置上。上述随机性又造成测量对象、环境固定情况下,探测器一次性计数的随机性。 5-8 两计数的相对偏差为50%,平均计数为1600,求该计数测量的信噪比及m大小。 答: 5-9 什么是准直器的焦点长度?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焦点近限与焦点无限的距离之差称为焦点长度。其临床意义是在焦点长度的厚度层内的组织与器官可成较清晰的像,其分辨距离可控制2倍的最小分辨距离之内。 5-10什么是核素的辐射能谱?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辐射能谱就是光子能量与对应计数大小的关系曲线。辐射能谱与闪烁晶体的发射光谱及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有关。 5-11 γ照相机探头给出的位置信号和Z信号在γ照相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位置信号确定了光电管与像点在二维空间上的位置对应,Z信号控制像点的灰阶。 5-12 如何提高γ照相机中的测量灵敏度? 答:γ照相机中的计数是对γ光子中最高能量的计数,所以幅度分析器的窗位要准确与辐射能谱中的全能峰对应。为此常采用多道幅度分析器作出辐射能谱,找

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

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锗(HPGe)γ能谱仪测定空气中γ放射性核素组成及其活度浓度的方法,Ge(Li)探测器和碘化钠探测器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713—2015 高纯锗γ能谱分析通用方法 GB/T 11743—2013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溶胶 aerosol 固体或液体微粒物质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气体分散体系。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气溶胶称为放射性气溶胶。 3.2 空气取样器 air sampler 利用抽吸的方法把气溶胶微粒或气态碘等收集或阻留在过滤介质上的装置。 3.3 呼吸带 breathing zone 操作人员的口腔和鼻孔附近的区域。操作人员在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中,该处的空气经口和鼻吸入人体。 3.4 个人空气取样器 personal air sampler 工作人员个人佩带的空气取样器,用以得到有代表性的呼吸带的空气样品。

4 材料与设备 4.1 空气采样系统 空气采样系统主要包括空气取样器、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和抽气动力。 4.2 过滤介质 应根据取样目的和采集对象,选用合适的过滤介质。过滤介质的有效采样面积应与空气取样器采样窗面积相符。本文件推荐常用的三种用途的过滤介质: a)超细玻璃纤维滤纸:用于采集气溶胶微粒; b)活性炭滤纸:用于采集气态元素态碘和气溶胶微粒; c)活性炭滤筒:用于采集气态有机碘化物。 4.3 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 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宜具有即时流量显示、流量调节和采集体积累积等功能,流量测量装置应经法定计量单位标定,精度应好于5%。 4.4 抽气动力 抽气动力应与流量控制装置联动实现流量调节和维持流量恒定功能。 4.5 样品盒 它用于装过滤介质样品供γ能谱仪直接测量,样品盒材质宜选用聚乙烯。 4.6 γ能谱仪 HPGeγ能谱仪是测定放射性物质γ射线能量的仪器,它由屏蔽室、探测器、电子学系统、计算机和输出打印等设备组成,其相关性能指标要求参见GB/T 11713-2015的第3章。γ能谱仪应按规定周期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 5 采样 5.1 采样原则 根据监测类型分为环境空气采样、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个人空气采样。空气样品的采样位置、时间和采样数量要有代表性。 5.2 环境空气采样 环境空气采样指在核设施、辐射源或非密封源放射工作场所等边界外的环境中进行的空气采样,主要用于环境空气辐射水平的监测和控制。环境空气采样应按具体的辐射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进行。空气的采样点应选择在周围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物影响的开阔地,或在没有高大建筑物影响的建筑物的无遮盖平台上。在事故空气污染监测时,要特别注意采样的时效性和地理分布情况。 5.3 工作场所空气采样 工作场所空气采样指在核设施、辐射源或非密封源放射工作场所等边界内进行的空气采样,主要用于工作场所空气辐射水平的监测。在没有个人空气取样器的情况下,可用于吸入空气的内照射个人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