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风采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风采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风采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风采

————————————————————————————————作者: ————————————————————————————————日期:

外国语学院

张维友黄小群廖美珍池水涌刘东虹罗良功?辛凌张豫鄂李俄宪秦晓晴熊兵杨虹

王文惠游巧荣陈红华先发高晓芳

(2011年11月10日更新)

张维友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admin 浏览次数:5581

1952. 8.18 出于湖北省广水市?1972.2-1974.7 华中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1979-1978.2?.2广州外国语学院首届教师进修班?1982.10-1984.1美国宾夕法尼亚爱丁堡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1991.12-1994.4英国伦敦大学研修19?92.12伦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83 华中师范学院讲师

19921.12 华中师范学院副教授

1996.9-1997.2英国鲁顿大学合作研究1?997.7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199?7.7 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

2001.3-2011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

1. 英语词汇学2?. 英语文体学3?. 语义学

4. 英汉语语言对比

5. 外语教学研究

主要著作:1?. 《英汉语词汇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 《高级综合英语教程》(总主编:学生用书4册,教师用书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010.

3. 《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教程》(国家首批精品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3?. 《英语词汇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英语词汇学教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小群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2508

湖北省松滋县(市)人,1953年11月出生

1975年7月华中师范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98?年12月获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1986年4月-1990年8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外语系副主任1990?年4月-1990年8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外语系主任

I990年8月-1991年12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8月-1999年8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2月-2001年6月,英国萨南大学访问学者?1975年8月-1993年8月,华中师范学院英语助教、讲师

1993年8月-1999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副教授199?9年12月-现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

2009年8月-现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讲授课程:?大学英语、研究生(非英语专业)英语

研究领域和兴趣:?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教学、英美语言与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

《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美国语言与文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美国语言的特色》,湖北电大学刊,

1996年9期;?《同等学力英语考试指南》,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美国高等教育现状》,研究生与学位教育,1999年6期;《美国文化的起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1期;?《现代高级英汉汉英类义联想词典》, 副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英国的教育体制》, 高等函授学报(社科版), 2005年6期;?《基础英语口语极段句》,主编,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年;?《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下册,主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指南》下册,主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廖美珍

1956年出生于湖北黄梅。

1978年7月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英语系。

1985年9月-1988年7月在四川大学外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9月-2002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78年9月-1987年9月在湖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任助教。

1987年9月-2002年7月先后任湖北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外语系副主任和主任职务。.

2002年8月-现在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语言研究所所长、副院长职务。

1997年8月-1998年8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海涅大学英语系当访问学者。

2001年8-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和双语学系访问。

2006年8月-2007年7月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法学院作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2009年10-11月在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作访问教授。

2010年入选美国马奎斯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 (2011版)。

2010年10月被美国传记研究会授予中国年度人物称号(Manof the Year representing China)?2008年成为国际法律与语言协会创始会员(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d Law Association)。2?008年12月当选为中国法律语言学协会副会长。

2010年12月当选为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

教授课程:1?. 研究生“普通语言学”(2002 到现在);2?. 研究生“语用学”(2002到现在);?3.博士生“话语分析”(2004到现在);4?.博士生“语言哲学”(2008 到现在);

5.博士生“语用学”(2004到现在);

6. 本科生“高级翻译”(2005);

7.博士生“法律语言学”(2004 到2008);?8.博士生“语言哲学和法哲学”(2005-2008)。

研究领域和兴趣:语用学、话语分析、法律语言学、语篇隐喻

代表性著述:

国际1?. Metaphor as aTextual Strategy in English, Text, 1999(19-2)

2. Courtroom Discourse in China (Forthcoming), Handbook ofLanguage and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2011.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and American Courtroom Sentencing.ESP AcrossCultures, 2010. 4.“A Study of Interruption in Chinese Criminal Courtroom Discourse”,Text & Talk,29-2,2009.

国内5?. “隐喻篇章功能研究”。《外国语文》, 2010年第2期。6?.“隐喻语篇粘合作用”。《现代外语》, 1992年第2期。7?.“隐喻语篇功能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8?. “目的原则与语境研究”。《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9?. “目的原则与交际研究”。《外语学刊》,2009 年第4期和第6期。?10. “目的原则和语篇连贯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11. “目的原则和目的分析:语用学新途径探索”。《修辞学习》,2005年第4期。

12. “目的原则和目的分析:语用学新途径探索”。《修辞学习》,2005年第5期。

13. “目的原则和法庭审判话语交际合作研究”。《外语学刊》,2004年第5期。

14. “法庭话语Formulation现象研究”。《外语研究》,2006年第2期。15?. “法庭答话研究”。《修辞学习》,2004年第5期。

16. “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2期。

17. “中国法庭话语实证报告”。《法律与生活》,2003年第6期。18?.“法庭互动话语对应结构研究”。《语言科学》,2003年第5期。

19. “从问答看中国法庭审判现状”。《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5期。

22. 《法庭语言技巧》,法律出版社,2005年。2?3. 《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

国际学术演讲和会议201. 1?0年6月应邀参加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召开的首届语言与法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言。?2.2010年5月应邀访问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和语言学系并作学术报告。

3.2007年3月应邀访问圣地亚哥大学法学院并作学术报告。2. 4?007年3月应邀访问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5?.2007年3月应邀访问加利福尼亚大学桑塔巴巴拉分校并在交叉人文研究中心作演讲。

6.2007年3月应邀访问洛杉矶Loyola法学院并作演讲。2007. 7?年3月应邀在纽约布鲁克林法学院作学术演讲。?8. 2003年7月应邀参加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法律语言学研讨会并作发言。

9.2007年7月应邀参加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法律语言学研讨会并作发言。

10.2004年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法律语言学研讨会并作发言。

11.2009年9月应邀参加北京第十二届世界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大会并作发言。?池水涌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5-20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1765

1963.02 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

1985.07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91.07?毕业于延边大学朝文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4.07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85.07-1996.06 延边大学成教院、朝文系,助教、讲师;

1996.07-1998.06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讲师;

1998.07-2010.12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03-2000.08 韩国成均馆大学/庆熙大学国语国文系,访问学者;201?1.01-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教授/主任;韩国文化研究所所长?E-mail:

·所授课程(本科/研究生):

综合韩国语

韩国文学史?韩汉语言对比?韩中?中韩翻译理论与实践

·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

1. 韩国文学(包括中韩比较文学)2?. 韩汉语言对比及翻译

3. 韩国语教学法

·主要论文与著述:

1. 文化导向型韩国语教学法研究,《韩国语教育》11卷2号,韩国文化社,2000.12;?2. 浅谈汉语助词‘的’的翻译,《中国朝鲜语文》,2000年第一期,2000.01;3?.《朝鲜文学通史》(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9;?4.《韩国语疑难解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08;?5.《韩国语敬语形式的研究》(合著),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05

东虹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5-20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1718

生于1968年9月湖北省襄樊市

1989.7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并留校任教

1994.12 晋升为讲师19?96.6 在华中师范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2003.6晋升为副教授?2007. 7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获博士学位2009?.1- 2010.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语言习得中心”访问学者(受邀于James P. Lantolf教授).?2010. 7 晋升为教授

Courses:

第二语言习得(博士生课程)

第二语言习得(硕士生课程)

语言类型学 (硕士生课程) ?英语写作(本科生课程) ?英语论文写作(本科生课程)

综合英语 (本科生课程)

Research Fields and Interests:

1.第二语言习得2?. 语篇分析

3. 语用学

Selected Publications:1?. Retrospective labels inChinese argumentativediscourses. In Minghui Dong et al. (eds.)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Los Alamitos: IEEE Computer Society.

2. Demonstrative NPs and Pronoun it in Chinese L2 Learners’ Writing.The Journal of Asia TEFL vol 7 (1), 2010:87-106. 3?. Discourse Structureand Anaphora Resolution from SDRTPerspective. In Donghong Ji,Minghui Dong,Darunee Smavatkul and Kim-Teng Lua (ed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IALP)2008. Singapore: COLIPS PUBLICATIONS: 71-77. ISBN 978-981-08-1609-4.(ISTP收录)

4. Person deixis in ESL Argumentative Writi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Hong Kong: Hong Kong PolytechnicUniversity. 2007.5?.Teacher and Peer Comments andL2 Writing Anxiety.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Cedar Falls: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200

5. 6?.Identification ofL1strategies.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3 vol. 26 (3):11-14.

7. A survey of freshmen’s L1 strategiesand L1transfer in their written work.Proceedings of the 2001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Cedar Falls: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2002. ?8. “语段表征理论的是与非”.《外语教学》,2009,3.9?. “抽象实体回指中所指歧义的处理策略”.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4:19-25.

10. “英汉抽象实体回指语的语用功能比较”.《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8年第一期:16-21.11?. “论证文体中的抽象实体回指研究”,《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75-79. (获第八届重庆市好作品三等奖)

12. “ESL写作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认知语用特征”,《外语教学》,2007年第6期。13?. “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人称指示”,《语用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409-418。14?. “第一人称复数与有定描述语的语义和语用研究”,熊学亮,曲卫国主编,《语用学采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68-176。

15. “否定语序的类型学分析”,《外语学刊》,2006年第4期。16?. “抽象实体回指——一种特殊类别的回指”,《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5期:51-56。

17.“探讨习作评阅方式”,《21世纪报——英语教育周刊》,2006年第47期。1?8.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批判性思维意识调查”,《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5年秋季号:155-161。?19. “英语学习中语法隐喻的迁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100-105。?20.“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ISSN 1000-5544, 21?. “写作策略、词汇量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现代外语》,2004年第3期:。ISSN 1003-6105 ?22. "多维模式的多维分析",《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23?. “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因素”,《现代外语》,2003年第2期。

(该文于2005年获“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由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收入《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4?. “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与翻译中的逻辑连接”,《江汉论坛》,2003年第8 期。

25.“大一学生写作中的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该文被收入文秋芳主编的《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26. “英汉通知写作中的文体差异”,《应用写作》,2002年第2期。?(该文获“全国第八届公文学术研讨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全国公文学术研究会主办。)27?. “试论概括性语言在英汉公文中的应用”,《应用写作》,2002年第6期。

罗良功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5-20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2107

文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英语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美诗歌诗学协会执行理事、美国学术期刊《索妮亚?桑切斯文学评论》顾问、《外国文学研究》(AHCI源刊)编委、学术集刊《世界文学评论》编委。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分配至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任教;1998年调任武汉理工大学任副教授,2006年评聘为教授;2009年调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

曾于1989-1990年赴武汉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2003-2004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访学。2011年,被遴选为美国富布赖特研究学者。

曾任“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2007)和“兰斯顿?休斯国际研讨会”(武汉,2007)秘书长;富布赖特资助“美国非裔文学国际研讨会”(武汉,2009)秘书长;“跨文化视阈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大会学术委员会成员。

?课程:?英语诗歌理论、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美国非裔文学、英语文学经典、20世纪美国文学、20世纪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读、英国文学选读、英语诗歌选读、英汉翻译、英语写作等。

研究领域与兴趣:

主要从事英语诗歌、美国族裔文学、现当代英美文学、文学翻译等领域的研究。

近年主要论著:1?. 《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2?.《美国文学选读新编(20世纪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主编。

3. 《英诗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005。

4. 《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合作编辑(第二)。(CPCI-SSH收录)。

5. 《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合作编译。(荣获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和2010年上海市第十届银鸽奖二等奖等荣誉)。6?.“翻译诗学观念”:论美国语言诗的诗学观及其翻译。《外国文学研究》6(2010)。

7.“The Studies of RichardWright in China: AnAnnotated Bibliography.”(With Shi Liling). (美国)Valley Voice: A Li terary Review2 (December 2010)。

8. 论兰斯顿?休斯在麦卡锡时期之后的诗学观。《华中学术》2(2010)。

9. 从独语走向对话:中国的兰斯顿?休斯研究三十年。《世界文学评论》1(May 2010)。10?.论兰斯顿?休斯早期的美学思想。《三峡论坛》3(2010)。11?.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诗歌中的历史书写——以《赞美这一天》为例。《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010)。12?.道德作为民主之途:兰斯顿?休斯早期诗歌解读。Forumfor World LiteratureStudies 1.1(December 2009)。13?.种族发现与艺术视角: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兰斯顿?休斯的诗歌成长。《世界文学评论》2(2009)。14?.黑人女性问题作为视角:解读兰斯顿?休斯的组诗“你的女士”。《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 诗歌形式作为政治表达:索妮亚?桑切斯诗歌的一个维度。《当代外国文学》2 (2009)。?16. 简论瓦尔德曼及其诗歌(附瓦尔德曼诗歌选译一组)。《诗歌月刊》3(2009)。

17. 论安?瓦尔德曼的表演诗歌。《外国文学研究》1(2009).

18.艺术与政治的互动:兰斯顿?休斯诗歌研究综述。世界文学评论,2(2008)。?19.惠特曼诗歌传统与兰斯顿?休斯早期诗歌艺术。外语论坛,1(2008)。20.论兰斯顿?休斯的人民阵线诗歌。外国文学研究2(2008)。

21.Poetics, Poetry, Language Poetry: An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Marjorie Perloff. 外国文学研究3(2007)。22.《杨柳风》:一个关于家园的乌托邦。外国文学研究4(2006)。

23.论兰斯顿?休斯诗歌的伦理道德之维,《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新方法——全国文学伦理学批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The dawning of my lifeon the finalpage of my diary’: Themes of Henrik Ibsen’s Early Poems.”Construction of Freedomin Ibsen’s Dramas: Papers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Ibsen Conference inChin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5.真善美:从诗的主题到诗的创造――论莎士比亚的诗歌美学观。《世界文学评论》2(2006)。?26.PoeticCraftsmanship and Spiritual Freedo m: An Interviewwith Professor Sonia Sanchez。外国文学研究6(2005)。27?.论兰斯顿?休斯的幽默。外国文学研究4(2005)。28?.Sonia Sanchez: from Haiku toHarmony. (美国) BMa: the Sonia Sanchez Literary Review 10:2(2005)。

辛凌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admin 浏览次数:2405

1979.10 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

1983.7 华中师范大学高校教师英语进修班毕业19?85.2 华中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1990.1?美国孟菲斯州立大学(现孟菲斯大学)英语系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毕业

1979.10-1988 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公外教研室,助教

1988-1993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外系,讲师

1993-2002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外系,副教授200?2—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外系,教授?1987.9-1990.1 美国孟菲斯州立大学英语系、外语系研究生 (导师,Dr. Marvin K. Chin)及助教20?05.2-2006.2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访问学者(导师,Dr. Yong Zhao)

所教课程:

非专业英语本科:大学英语视听说,大学英语读写译?专业英语硕士: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研究领域及研究兴趣:1?.英语教学法.2?.计算机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研究

主要成果:

1.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自主学习实证调研,《电化教育研究》, 2007年6期.

2.《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综合训练》(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3?.《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大学英语进阶听力教程——应用自如》(6),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参编/编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震撼宇宙的七大思想》(英译汉),科学出版社,1992.

7.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1997.8?.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5.

9.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路径”项目,2009

10.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2004.11?.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2008.?12.湖北省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论文类)(排名1),2009年.

13.湖北省大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1),2007.?14.多次获华中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

张豫鄂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1987

张豫鄂女 1955.11—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精品课《基础俄语》主讲教师,高级俄语教研室主任。197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俄语系,曾留学于莫斯科师范大学,主修语言与文化。

讲授文化语言学、词汇学,从事文化语言学、成语学、语义学研究。主讲本科生主干课: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俄语报刊新闻;研究生课程:文化语言学、词汇学等课程。从事文化语言学、成语学、语义学、俄语教学法研究。

出版著作8部,译著2部。主要著作有《俄语语言文化学》、《俄汉成语的文化分析》等;担任商务印书馆九五计划《俄汉成语双解词典》副主编。近年来在“中国俄语教学”、“外语学刊”、各类学报等国内外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以上。主要有《俄罗斯人名形态结构的文化语义分析》、《俄语专业基础阶段情景法教学之我见》、《基督教语言哲学简析》、《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ыйанализрусскойикитайскойантропонимическойлексики》、《КультурноезначениеталисманапекинскойОлимпиады 2008-гогода》等。

李俄宪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2513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教授、博士生导师、日语系主任、副院长。19?62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成武县。1983?—1993年10年间在曲阜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从事日本文学和东方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3—2003年10年间在日本继续专业学习与研究。

1998年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硕士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1年日本国立新泻大学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做完博士后研究回国。

在日本学习与研究期间兼任新潟大学外国人研究员、青岛大学教授、长期在NHK文化中心和水产省文化机构兼职工作。现任日语专业硕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日本文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中国外国文学东方文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日本全国解释文学学会;日本全国大学国语国文学学会;日本比较文学学会等学会会员;武汉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秦晓晴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5-20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2625

1961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员入选者、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2005至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2005-2010)、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2004至2008年)。《外语教育》年刊主编(2005-2010)、《现代外语》匿名审稿人、《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审专家、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期刊匿名审稿人、《中国外语教育》审稿人、《中国英语教育》期刊编委、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英语写作原版影印系列丛书”专家委员会委员、“西方应用语言学视野第二语言习得前沿书系”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和研究背景

1. 2007年3月至9月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做高级研究员2?. 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3?. 1998年12月30日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

4.1992年6月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

5. 1986年6月武汉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大学毕业

6. 2002年1月27日至2月18日赴英国伦敦国际培训学院进修1999. 7?年11月至2000年5月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8. 1999年5月至1999年10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

9. 1999年春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进行学术访问

10. 1996年夏应邀赴香港大学教育系进行学术访问

11.1980年1月湖北省浠水师范学校毕业

主讲课程?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级研究方法与统计?硕士研究生课程:语言研究方法、第二语言习得?本科生课程:高级英语、英语语法、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佳作赏析、英语泛读、英语精读

工作经历

1. 2010年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 2002年-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3. 2000年-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4. 1992年-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5?. 1980年-1989年:湖北省浠水县竹瓦高中教师

研究兴趣

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写作、研究方法

获奖情况

2006年1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2年12月获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2001?年12月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1995年10月获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质量二等奖

1997年4月获华中理工大学青年学术论文交流一等奖1996?年12月获南京大学世川良一奖学金一等奖

1997年10月获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一等奖

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部分研究课题2010. 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写作教学研究”(10BYY035)

2.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第五批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个体影响因素研究”(ZGWYJYJJ2010A30)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规律及特征(NCET-05-0654)”4?. 国家985项目创新基地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研究(985HUST-12)”

5.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文本特征和写作方式的系统研究”?6.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高校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模式及效果研究”(X020)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英语写作特征及写作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2003d010)

8. 教育部全国教育考试“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外语听力考试标准及评分误差控制研究(40.1)”

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模式及其外在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 (01JA740019)10?. 国家留学基金委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策略培训模式的实验研究”

发表的著作和主要论文

1.《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2.《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第1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 《计算机辅助第二语言研究方法与应用》(参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5.《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6?.《考研特别快车:英语》(副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7. 《考研英语全面突破—语法?词汇?完形填空》(副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8.《考研英语全面突破—英译汉》(副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9?.《语言?文学?外语教学》(主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7年)?10.Application of Topic Knowledge in Graduate EFL Academic Writing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forthcom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1.内容知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运用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1期12?. A Contrastive Stud yof Knowledge Application in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EFL Academic Writing,第七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究会,2010年9月25至26日吉林大学

13. 学术写作中的外在知识资源使用研究,第四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4月23-25日苏州大学

14.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写作焦虑测试报告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第2作者),《外语界》2010年第2期15?. 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6.二语写作准确性结构效度研究(第2作者),《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2期

17. Development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Ma n Li, Xiaoqing Qin. AAAL 2010 Annual Conference

18.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外自主英语学习(第2作者)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9年第4期?19. An EmpiricalStudy of Success and Failure Attributions of EFL Learners at the Tertiary Level in China(第2作者). Asian EFL Journal, 2009, Volume 11. Issue 3

20. 外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选题特点,《外语教育》2008年第8卷

21. 第二语言写作过程研究现状。2008年9月26-27日“第六届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研讨会”

22. Motivation for Writing and Writing Strategy in EFL Writing Process。2008年3月22-23日“第六届亚太地区二语习得研究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术研讨会”

23.跨文化语用交际策略(第3作者),《外语电化教学》2008年第3期?24. Language learning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tertiary English learners. (Co-author. pp. 146-170). 中国英语教学(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5月)

25. Use of cohesive devices inESL writing of English majors in China: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Co-author. pp 790-804). 中国英语教学(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5月)26?. 国外二语学习者作文书面反馈研究(第2作者),《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59-632?7. 第二语言习得中认知方式研究的现状,收入戴炜栋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二语习得研究》(2006年)?28.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收入戴炜栋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二语习得研究》(2006年)

29. Language Learn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Tertiary-Level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 (co-author). 2006. RELC Journal (Vol. 37, 1) 3?0. 成功英语学习者特征分析(第2作者),《外语教育》2005年第5卷?31.英语专业大学生句法复杂性的发展特征研究。2005年11月12-13日第二届全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32?.非英语专业生英语写作策略意识调查(第2作者),《外语教育》2004年第4卷

33.浅析英语学习策略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差异(第2作者),《外语教育》2004年第4卷

34.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收入文秋芳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35. Language Learning Sty 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Non-English MajorStudents(co-author).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 on ELT inChina,Beijing (May 21-25,2004)

36. Use of Cohesive Devices in ESLWriting of English Majors in China:A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co-author). The Fo ur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ELT in China,Beijing3?7.The relation of learning styles to language learnin

g outcomes: An empirical study (co-author). 2003. 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8, 1:17-32

38. Internal structure of EFLmotivation at thetertiarylevelin China. 2003. In Hu Wenzhong (ed.) ELT in Chi na, pp. 593-624.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39.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使用情况(第2作者),《外语教育》2003年第3卷?41. 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特点,收入文秋芳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42.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之探讨,收入马登阁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4月有《探索与创新》

43.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第1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4?4. 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现代外语》2002年第1期

45. 动机理论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46?.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特色探讨《外语教育》2002年第2卷4?7.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的分析(第2作者),《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48?. 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特点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1998年第1期

49. 第二语言习得中认知方式的研究现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50?. 通过互动发展研究生创造性运用英语的能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第2期

51. 英译汉教学中还原法的灵活运用,《中国翻译》1996年第4期5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外语教学》,1996年第4期53?. 论研究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熊兵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博士,华中师大外语学院翻译系主任。美国Bingham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湖北省翻译协会理事。?

所授课程?研究生课程: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应用文体翻译?本科生课程:综合英语,汉英翻译理论与技巧,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英汉语言对比

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1?. 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究2?. 英汉语言对比3?.词典学

主要论文1?. 中美翻译教学比较研究,载《外语界》2011年第1期;2?. 探寻西方翻译史的发展轨迹,载《中国翻译》2008年第5期;

3. 试论汉语语法研究中结构分析方法的萌芽,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4. 追寻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翻译研究转向:新的范式或观念变革?》评介,载《中国科技翻译》2008年第4期;

5. 透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扇窗户——《翻译研究指南》评介,载《上海翻译》2009年第1期;6?. PK及其翻译,载《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第1期;?7.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再认识,载《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1期;8?.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回顾与反思,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8期;

9. 文化交流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载《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第3期; 1?0.《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主要著述1?.《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汉英词典》(第三版)(编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新编综合英语》(III)(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2011)

4.《新编大学英译汉实践》,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普通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文集》(译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8.《英译汉名篇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应用文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104;2010.11;9万元)。2?. 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中美翻译教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70143;2007.11;5000.00元。已结项)3?. 主持华中师大横向科研项目“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商贸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32875;2008.6;150,000元)

4. 主持华中师大教学研究项目“研究型教学试点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翻译理论与技巧B)”(华师行字[2008]646号,2008.12;3,000元)

5.主持华中师大校级科研项目“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2005.6;20,000元)

获奖1?. 获得2008-2009年度华中师大教学优秀工作一等奖。

2. 作为主要参与人所制作的课件《英语词汇学》在“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高教文科组三等奖(2010.11)。

3.本人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英译汉语篇连贯重构的功能分析——徐迟<瓦尔登湖>研究》(作者洪娜)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12);4?.本人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归化:进入和反抗强势文化的另一种策略——后殖民翻译视阈下的辜鸿铭〈论语〉译本研究》(作者赵蓓)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0.12)2. 5?008, 12年获华中师大“传神翻译贡献奖”;6?.论文《中美翻译教学比较研究》获第三届中南六省区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2010, 9; 广州)“特别奖”。7?.论文《从“反分裂法”的翻译看翻译中的等值问题》荣获中南六省翻译理论教学研讨会(2005. 6)优秀论文评审二等奖。?8. 论文“《汉英词典》(修订版1995)评析”获华东地区第五次翻译研讨会(2000.4)一等奖。,

9.1999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杨虹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5-24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1702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硕士学位。1987-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2007-2008年美国乔治亚南方大学写作与语言学系访问学者。1997年获湖北省大学外语研究会优秀论文奖,2001年获湖北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获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书著、译作十余部。发表文章二十余篇。主持和承担省部级、校级项目十余项。

王文惠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5-20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1655

1968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1?991年7月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英语系,获学士学位.

2000年11月毕业于湖北大学外语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被聘为湖北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文化交流,派遣自昆士兰教育部和湖北教育厅交换教师项目。

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被聘为湖北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外聘硕士生导师.

2010年7月至今,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担任课程:

大学英语;英国文学选读;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史;英美文学鉴赏

研究领域和方向:1?.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2.生态文学批评

4.生态伦理

主要论文:(2006年至今)?1).生态女权主义批评论对《简?爱》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1期(AHCI及CSSCI)独撰?2).《简?爱》的双层文本读解,《外语研究》2006年1期(外语类核心:CSSCI) 独撰3?).《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延安大学学报》2008年2期(CSSCI) 独撰4?).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小学各科教与学》2006年10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第一作者?游巧荣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5-26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1504

1963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00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2009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修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课程。?1985年7月至今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11月—2005年7月在美国奥古斯坦纳大学做访问学者。

所授课程: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非英语专业学生课程);?高级英语、口译(英语专业学生课程)

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

1. 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2.英美现代主义文学3?. 认知语言学

主要论文与著述:1?. 试论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迷宫艺术,载《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5期。2?.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象征手法,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10期。3?. 试论J?乔伊斯小说中的显现手法,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 主编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导游英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主编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材《饭店英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陈红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06-21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2044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后入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攻读文学研究专业,2003年获博士学位。2004年6月至9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人文科学高级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2008年2月至7月在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英文系进行访学,与美著名生态批评学者司各特?斯洛维克教授开展多项合作研究。曾赴英国剑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多所境外大学讲学或参会。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德?休斯诗歌研究”。

研究方向:

英国诗歌和英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传统、英国诗歌的生态批评研究、当代生态文学研究(包括中国文学和英语文学)、以及生态批评的现实关怀。

科研成果及其他:

迄今已发表专著1部,教材3部,论文10多篇。近期主要学术成果包括: “Hughes and His Animals”(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e d Hugh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11); “Species conflictas Cultural and Moral Conflict: Ref lections on Chinese Readers’Responses to Wolf Totem”(Environmental Argumen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Locations, Fractures and Deliberations. Oxford: Peter Lang, 2008); “论劳伦斯的诗歌‘蛇’与蛇形象”(《外国文学研究》6/2007); “To Set the Wild Free: Changing Imagesof Animals in English Poetry of the Pre-Romantic andRomantic Periods”(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 andEnvironment 3/2006);“人与兽,孰暴力? —再议特德?休斯的动物诗” (《外国文学评论》3/2006); Bestiality, Animality, and Humanity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教学方面,目前在英语系主讲的课程有:英国文学选读(大四必修)、莎剧选读(大四选修)、文学文体学(研二选修)、20世纪英美诗歌及诗歌理论(研二选修)、20世纪英国文学选读(研究生学位课程)等。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2610

1953年1月15日生于湖北省新洲县

1972年9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1986年1月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修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全部硕士研究生课程1972?年9月至今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英语系主任?1989年8月至1990年9月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2001年8月至2001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访问学者?2009年11月当选中国译协理事?2010年11月连续当选为武汉译协副会长

2011年11月当选为国际生态翻译学会常务理事

Courses:

翻译学(研究生必修课). ?文化与翻译 (研究生选修课).

社会语言学(研究生选修课).

中西翻译史(研究生选修课).

翻译理论与技巧(本科生必修课).

ResearchFields and Interests:

1.翻译学

2. 社会语言学3?. 认知语言学4?. 语言哲学

Selected Publications:?1.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 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第一副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新实用大学英汉翻译教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英语语法300问(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5?. 英语习语精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英语的否定(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7. 英语语篇中的主位衔接, 山东外语教学 1988年第3-4期

8.现代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现代英语研究, 1988; 9?. 交际中的语言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7 第6期,

10.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第3期,

11.英语仿词及其修辞特色, 外国语, 2000年第2期。

高晓芳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1-11-10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1379

1965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

1982.9-1986.7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学士;19?86.9-1988.7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硕士;

1988.10-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1995.9?.10 英国纽卡素尔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硕士;

2002.9-2005.7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系,博士.

讲授课程:?综合英语;语用与交际(本科)

语用学;语篇分析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生)

研究领域与兴趣: 1?. 语用学理论与实证研究

2. 中国外语教育史

3. 语篇分析学

4. 跨文化交际5?. 社会语言学

主要科研成果:

1.高晓芳.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Hedges ina Sampl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olecular Biology Papers, Psychological Re ports (SSCI来源期刊), 2004 (5).

2.高晓芳. 元代外语教育说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2).3?.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4.张琴、高晓芳等. Teacher Immediacy Scales: Testing for Validity across Culture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美国), 2007 (2).5?.张琴、高晓芳等. A Further Test of Immediacy-LearningModels: A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美国), 2007 (1).?6.高晓芳.《英语语用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高晓芳、宋志明. “外语”及其相关术语的演变考,《学术研究》,2009 (3).

8.高晓芳(第一主编)《新编综合英语》(第5册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高等院校英语课程“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湖北警官学院乘车线路图仅供参考

湖北警官学院乘车线路图(仅供参考) 面试地址:湖北警官学院北校区(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三路南泥湾大道99号) 一、在武昌火车站下车的考生:(三种乘车方案) 1.乘坐地铁4号线,在洪山广场转地铁2号线,到循礼门转乘轻轨至古田三路站下车,在红绿灯处右拐步行至南泥湾大道99号(700米), 到达湖北警官学院北校区。 2.出站口乘坐10路公汽,到在武胜路泰合广场站下车(6站),步行至轻轨利济北路站(530米),乘坐1号轻轨到达古田三路站下车,余下路线同前。 3.打的费用40元左右。 二、在汉口火车站下车的考生:(三种乘车方案) 1.乘坐地铁2号线,到循礼门转乘轻轨至古田三路站下车,余下路线同前。 2.步行至发展大道复兴二村站(700米), 乘坐741路公汽,在解放大道古田三路站下车,余下路线同前。 3.的士费用17元左右。

三、从武汉火车站下车的考生:(两种乘车方案) 1.乘坐地铁4号线,在洪山广场转地铁2号线,到循礼门转乘轻轨至古田三路站下车,余下路线同前。 2.出站乘坐610路或551路公汽至汉口解放大道劳动街站下车,换乘615路或508路公汽至古田三路站下车,余下路线同前。 四、市内公汽车站下车考生: 乘车至汉口航空路,在解放大道航空路同济医院站乘坐806路(或546路, 548路, 512路, 508路, 615路, 621路, 505路, 523路, 46路, 2路),在解放大道古田三路站下车,余下路线同前。 五、从机场到的考生:(两种乘车方案) 1.乘坐地铁2号线,到循礼门转乘轻轨至古田三路站下车,余下路线同前。 2.选择乘坐的士,出机场高速上三环线,至古田二路下三环线,沿古田二路行至南泥湾大道左拐1000米即可到达湖北警官学院北校区。

入职培训思想总结

入职培训思想总结 参加了入职培训肯定收获了很多吧,有苦有甜,新生活要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的入职培训思想总结,请阅读,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这次长达近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三位室友,寝室内务相关,我基本是没做什么,可是,我每天都有热水洗,每天都有整洁的房间住,病了帮我打饭,当然这从侧面似乎反映出了我娇气,不爱劳动,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本来准备订个执勤表,大家按照表上的时间,轮流执勤,可我一直忘了,于是也没理内务,就这样厚着脸皮一直享受着大家的劳动果实,恶性循环下去,实在实在是愧疚,实在实在是感谢。 另外说说这次培训。 我们是幸运的一批新警,因为历年都不招录非公安专业的大学生,这是第一次招录非公安专业的大学,而且,我们这批是公务员招录改革前最后一批,以后都是定向培养,考上后还要上两年学,再通过一次考试,所以实在幸运。 我们非公安专业的新警,在省公安厅的组织下在湖北警官学院开始了长达近3个月的岗前培训,起初,是挺不满的,因为以前培训

都只1个月,而且是住宾馆,而这次完全是把我们当学生,并且长达3个月。 前一个月是军训,刚好遇到下雪,冷的叻,真是,我还大病了一场,还不让请假,一直病了一个多星期才好,那叫一个无助,得,坚持吧,不能让人笑话,是吧。最后坚持下来,还是中国电信哪句话,我能!总之,学会了坚持,忍耐,克己吧,虽然可能程度还远远不够,但我嗅到味道了,我知道,呵呵。 然后是警务实战,学习作为人民警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应变以及处理事故的方法,中途,公安部的总教头还来给我们上了一天非常非常生动的教学课,着实的受益匪浅,学会手语,暗号,等技能,以及面对打架斗殴,抢劫,枪战的处理,然后是搜查,询问等应用能力,最后,我们综合考试便是解救人质和从暴民的保护中抓走犯罪嫌疑。虽然,可能,现在有特警了,比较危险的事,可以CALL他们上,不过,有时候情势突然,等不及,必须上时,有必要具备常识,应对策略的。 再然后是警务技能的学习,包括有格斗,比如小擒拿,背摔,还有最刺激的射击,嘿嘿,我射击还不错的哟,小擒拿嘛,这种需要经常练,而背摔嘛,好累,我小考时,1分钟摔7个,累的我噢,所幸及格,幸甚至哉,最好成绩也才9个。

《窗口服务用真情 平凡岗位显风采》

《窗口服务用真情平凡岗位显风采》 窗口服务用真情平凡岗位显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邗江管理部,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窗口服务用真情平凡岗位显风采”。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闪光耀眼的名字,却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虽然没有华丽动人的外表,却有着一颗颗真诚火热的心;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优秀事迹,却以不懈的努力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她们就是住房公积金邗江管理部业务大厅“市级巾帼文明岗”的全体姐妹,她们正满怀热情,为邗江区的住房公积金事业而努力奋斗。 “优质服务我先行,能力作风上水平”这十几大字醒目地张贴在邗江管理部业务大厅的墙上,这就是“巾帼文明岗”全体姐妹的执着追求。由4名女同志组成的服务团队是一支基本素质过硬、富有朝气的团队。团队担负着5万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账户和4200个住房公积金贷款账户的日常管理工作,窗口每年受理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变更、转移以及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发放、收回、还贷业务近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40人次。虽然窗口工作繁琐,但姐妹们用微笑和优质服务架起管理部与缴存单位、职工的桥梁。每天来 这里办事的,都是你来我往,穿梭不息;还有电话铃声,更是此起彼起,络绎不绝。面对这些繁琐的事务,姐妹们借着自己的一份责任心,依靠着娴熟的业务技术,紧张而又秩序的忙碌着。在这里我经

常看到点点滴滴的感人场景。我看到,为了节约客户的时间,不让客户多跑一趟,我们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甚至利用午休时间;我看到,当客户准备的材料不齐全时,我们的同志不是简单地退回,而是为客户详细讲解,列出应注意的事项,或者为他们草拟有关材料;我看到,当事情没有办妥,客户感到为难时,我们的同志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积极沟通,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我看到,当有些客户因不理解公积金相关贷款、支取政策,而冲我们发脾气、辱骂时,我们的同志讲解法律法规,耐心解释……在业务大厅,还发生过许许多多非常感人的事,有的同志为了不耽误工作,感冒了,利用中午时间到诊所打两瓶“点滴”;孩子生病时,只能委托自己的爱人,说一声“你辛苦了”…… 也许她们做的每件事看来都是那样的微小,可是,需要多少不厌其烦的耐心、多少无微不至的细心、多少奉献精神的恒心,才能自始自终地把这些看来不起眼的小事做到尽善尽美。一日的真情是容易的,而几年如一日在服务中做到周全、耐心、谦和,在生活中顾大家、舍小家,却实在是不平凡的。这是一种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我们的同志把尊重别人、亲和办事、挥洒汗水和青春变成了完全自觉的行为。 在我看来,真情服务,并不仅仅停留在面带微笑、一声问候中,它体现在不计得失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体现在忘我工作,尽心尽力为构建幸福扬州保驾护航上。在管理部,我经常被感动着,被激励着,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我们的同志能够做到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到宁可自已麻烦百次,不让群众多跑一趟,做到无论自己多忙多累,始终谦和办事,百问不烦、百帮不厌。为了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

道德的勇气 罗家伦 要建立新人观,第一必须要养成道德的勇气(Moral Courage)。道德的勇气是和通常所谓勇(Bravery),有区别的。通常所谓勇,不免偏重体力的勇,或是血气的勇;而道德的勇气,乃是人生精神最高的表现。“匹夫之勇”与“好勇斗狠”的勇,哪能相提并论? 什么是道德的勇气?要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勇气,就要先知道什么不是道德的勇气。第一、冲动不属于道德的勇气。冲动的行为是感情的,不是理智的,是一时的,不是持久的。他不曾经过周密的考虑,审慎的计划,所以不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它的表现是暴烈(Violence),暴烈是与坚毅(Tenacity)成反比例的。暴烈愈甚,坚毅愈差。细察社会运动的现象,历历不爽。第二、虚矫也不属于道德的勇气。虚矫的人,决不能成大事。所谓“举趾高,心不固矣”。我们所要的不是这一套,我们所要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对事非经实在考虑以后,决不轻易接受;而一经接受,就要咬紧牙根,以全力干到底。 他所有的勇气,都是经内心锻炼过的力量,以有程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举一例来说明:我有一次在美国费勒得菲亚(Philadelphia)城,看一出英国文学家君格瓦特尔(John Dinkwater)的历史名剧,叫做《林肯》(“Abraham Lincoln”),当林肯被共和党推为候选大总统的时候,该党代表团来见他,并且说明因为民主党内部的分裂,共和党的候选人是一定当选的。他听到这个消息,沉默半晌,方才答应。等代表团走了以后,他又一声不响的凝视壁上挂的一幅美国地图,看了许久,他严肃地独自跪在地图前面祈祷。我看完以后,非常感动,回到寄住的人家来,半夜不能睡觉。心里想假如一般中国人听到自己当选为大总统的消息,岂不要眉飞色舞,立刻去请客开跳舞会吗?中国名剧《牡丹亭》中,写一位教书先生陈最良科举中了,口里念到“先师孔夫子,犹未见周王,老夫陈最良,得见圣天子,岂偶然哉!岂偶然哉!”于是高兴得满地打滚。但是林肯知道可以当选为大总统的时候,就感觉到国家重大的责任落在他双肩上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一件可快乐的事。凝视国家的地图,继之以跪下来祈祷,这是何等相反的写照! 道德的勇气是要经过长期锻炼才会养成的。但是要养成道德的勇气,必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天性的敦厚,第二是体魄的雄健。就第一个条件说,一个人有无作为,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不要说看人能否担当国家大事,就是我们结交朋友,也要先认定他天性是敦厚还是凉薄,才可以判断他能不能共患难。凡对自己的亲属都刻薄寡恩的人,是决不会对于朋友笃厚忠诚的。自然这样的人,也决不会对于国家特别维护,特别爱戴的。所以古来许多大政治家用人的标准,是宁取笨重,而不取小巧。倒是乡间的农夫,看来虽似愚笨,却很淳朴诚恳,到患难的时候讲朋友。只有那戴尖顶小帽,口齿伶俐,举动漂亮的人,虽然一时讨人欢喜,却除了做小官僚,做“洋行小鬼”而外,别无可靠之处。就第二个条件说,则体力与胆量关系,实在密切极了。二者之间,系数极大。体力好的人不一定胆子大;体力差的人却常常易于胆子小。一遇危难,仓皇失措,往往是体力虚弱,不能支持的结果。《左传》形容郑国的小驷上阵,是“张脉奋兴,阴血周作,进退不可,周旋不能”。所以把战事弄糟了,用他们驾战车上阵的国王,也就误在这些马的身上。马犹如此,人岂不然。我相信胆子是可以练得大的,但是体魄是胆子的基本。担当大事的人可以少得了吗? 具备这两个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谈到如何修养道德的勇气。修养就是把原来的质素加以有意识的锻炼。《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对于修养工作最好的说明。从这种修养锻炼之中,才可以养成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沮,黄河决于侧而神不惊”的从容态度。修养到了这个地步,道德的勇气才可以说是完成。但是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来从事于这种修养? (一)知识的陶熔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期末英语考试对话

1. What factors can lead to happiness? Do you think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bases underlie happiness? D:Hi Xiao ming ,Can you talk about what factors can lead to happiness to most people? F:Happiness means different th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f they have lots of money, they will be happy.They believe that if they are wealthy, they will be able to do anything they want, which means happiness。 D:Yes you are right .and there are some other people believe that holding a high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is happiness. In this way, you have not only money, but also many other things which can't be bought by money. F:I think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people who want to get money and high position if they get them through their hard work . D:Yes you are right.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some people get money and position through illegal channels.For example ,some businessmen even sell drainage oil.What can make you happy ? F:I believe that having lots of money is not happiness nor is holding a high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For me, happiness is closely tied to my studies, my work and my family. D:Yes ,When I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y studies, when I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through my work, when all the members in my family live in harmony, sharing good and sad times, I am happy. F:Although the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depends on each individual We should have our own standards of happiness.

张桂光教授简介 - 华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张桂光教授简介 张桂光,广东南海人,1948年生于广州,198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古文字学专业,师从容庚、商承祚,获硕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常委。主要从事古文字学研究,亦涉足古代汉语和书法教学。 张桂光教授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前期的研究领域主要侧重在甲骨、金文方面,近十年来,亦涉足战国文字的研究。张桂光教授对古文字形体讹变的研究,深获容庚、商承祚、张政烺、胡厚宣等专家的好评,被誉为“古文字研究中的一项新成就”(张政烺先生评语),陈炜湛、唐钰明的《古文字学纲要》及董琨、陈初生的《商周古文字读本》等论著亦吸收了有关成果而新立了“讹变”一节;他对“”、“”、“”、“”、“”等甲骨文字的考释和对“、 、”、“、”、“、”、“、”等甲骨文字的辩证,已为于省吾先生 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及日本东京大学松丸道雄、高岛谦一所编《甲骨文字字 释综览》等大型工具书所征引。包括对“”、“”、“”、“”、“”、“”、 “”、“”、“”、“”、“”、“”、“”、“”等甲骨文字考释的五篇论文被《甲骨文献集成》所收录。对金文“”、“”两字的释定,亦为容庚《金文编》及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所采用。此外,对楚简“、”的辩证已为越

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对“”、“”、“”、“”、“”、“”、“”等字的考 释,以及《采葛》、《葛覃》、《芣苢》等《诗经》篇名的释定,亦与同时发表的通人之说不谋而和,且多被《孔子诗论述学》及《郭店竹书别释》等书所征引。近年出版的《汉字学简论》及《古文字论集》亦颇受同行的好评。 张桂光教授现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周铜器铭文通论》,为完成容庚先生当年的托付而努力,并应中华书局约请,指导研究生进行《商周金文摹释总集》和《商周金文辞类纂》两部大型工具书的编写。 电子邮箱:zhanggg@https://www.360docs.net/doc/682917367.html,

平凡岗位奉献,尽显党员风采

平凡岗位奉献,尽显党员风采 ——记******同志 一株小苗的成长需要水的呵护,一苞花蕾的绽放又需要阳光的温暖,每个党员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呵护与关怀。***党支部像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时时刻刻处处指引每位党员前进的方向。它教我们不论身处任何岗位,不论是不是党员,都应该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和深水人“专业、卓越、高效”的企业品牌严格要求自己,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踏实工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它让我们拥有善若水的情怀,水滴石穿的精神,让我们时刻以水为师,学习水遍布天下,给予万物的公平,学习水所到之处,万物生长的仁爱,学习水水性向下,随物赋形的智慧,学习水渗入曲细,无微不达的缜密;学习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的处事有度;学习水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的执着。正是拥有了这份水的特性,水的情怀,盐田厂才有上下一心,其利断金的勇气,也正是有了党支部的指引,盐田厂才有如今团结互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 办公室副主任-***同志就是***党员的代表。一提办公室主任立马就让人想到“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可就是面对这些日常的琐事,***同志从不懈怠,兢兢业业,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大家:成功的事业,未必一定灿烂,平凡的岗位,也能尽显风采。 做为一名党员,同时身为盐田厂党支部二组组长的他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同志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关注时事政治、国际形势,关心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理论是领导干部的灵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水平、工作能力的首要条件。做为一位老党员,他不忘以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提高自我的人格魅力,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自己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职工感受党的温暖,

华中师范大学833学科英语复试经验贴

华师833学科英语复试经验贴 ——来自曹利红学姐复试分为三项:听力,笔试,英语口语对话 【听力】 我才考了59分,实在是低得有点尴尬。华师的听力试题,你可能会觉得都听懂了,但是题还是做错,那是因为题目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并非我们常见的听到什么就是什么。有个题本来是应该填outside,但是录音里面只说了一个inside,并且这空前面加了否定词,所以我忽略了否定词就直接跟着录音填了inside(苦笑)。 所以,听得过程中思考也是很重要的。听力练习,我最推荐的方式就是听写,这样才能有个本质的提高。每天找个将近一分钟的听力材料,然后把它们全都写出来,先听一两遍,熟悉一下内容,然后开始写,遇到实在听不到就继续听,但是写完后一定要对照原文跟自己写的作对比,思考为什么没写出来,是因为单词不认识吗?那就把它积累下来背过。是因为连读、省音吗?对比完成之后,再听几遍录音,尤其关注你没写出来的部分,这样每天练习就会有效果。 我记得我在大二的时候坚持听写了将近150天,感觉听力有明显的提升。虽然我这次听力考的很差,但是我自身的听力水平还是不错的,四级听力满分(249分),六级听力230+。所以这次复试听力没及格,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笔试】 考了两篇大作文,每篇大概500字要求。两篇都是以教师为主题。写作对我们的要求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专业课(833)的应用。所以,为了提高单纯的写作能力,平时要积累高级表达和词汇,背诵一些非常好的文章,为写作提供高级的语言。 再者,平时多阅读英文外刊文章,让自己多接触英文,这样自己的语感会慢慢提高,只要你每天坚持读一篇英文文章,我相信你的英语水平不会差到哪里去。另一方面,能够写出来不够,你还要能够把教学法里面的理论用到文章中去,单纯的大白话老师看到是不会给高分的(以往学姐这么说)。所以,舒白梅的理论还是要熟悉,能够用理论分析教学中的现象。 【口语】 复试口语试题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华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对时事的看法,你不仅要关注,而且还要对它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今年的口语话题我抽到了中欧合作、习近平访欧。口语我觉得只要你单词阅读正确,能够比较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单词能够读准确,然后掌握一些连读省音的技巧,差不多就可以了。然后就是能不能说的出来的问题了,这个关键在于你的输入,还是要多阅读英文文章,积累表达,背诵高级段落,我相信,有足够的积累,你定能够自如地用英文表达你自己的想法。 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一句话: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林中泽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之家

林中泽教授简介 林中泽,男,1956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会理事。曾作为国家公派的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哥廷根马克斯—普兰克历史研究所(1995-1996)和美国波士顿大学(2006-2007)进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外关系史及基督教会史。 主要论著有:《早期西方文明史札记》,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宗教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华夏文明与西方世界》,博士苑出版社2003年;《早期基督教及其东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骑士制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 010年。 发表的论文主要有:“西欧中世纪教会法中的婚姻与性”,《历史研究》1 997年4期;“古代希腊人的死亡哲学及其历史演变”,《世界宗教研究》199 7年2期;“晚明耶稣会士的经济伦理及其对于儒学的调适”,《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1期;“早期基督教习俗中的异教因素”,《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6期;“十六世纪新教婚姻与性爱观评析”,《世界历史》1997年4期;“新颖的立论,开阔的眼界——读《欧洲与中国》”,《世界历史》1999年5期;“圣

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4期;“新约圣经中的神迹及其历史影响”,《世界历史》2006年6期;“论古代中世纪的圣徒崇拜及其社会功能”,《世界历史》2012年6期;“近代反犹主义的缘起:1-3世纪基督教与犹太人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7期;“论中世纪西欧宗教禁欲主义及其历史影响”,《史学月刊》1997年5期;“利玛窦与庞迪我的关系辨析”,《史学月刊》2003年1期;“基督教的“戒谎”与儒学的‘慎言’”,《学术研究》2000年4期;“利玛窦的“大西三父说”与儒学的忠孝论”,《学术研究》2002年4期;“中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西欧寡妇状况探析”,《学术研究》2004年9期;“历史中心与历史联系——全球史观的冷分析”,《学术研究》2005年1期;“《旧约》中的神迹:基本特色及历史联系”,《学术研究》2007年6期;“试论罗马帝国的葬式及其变化”,《学术研究》2012年2期;“罗马时代的信仰危机”,《史学集刊》2012年1期。 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与西欧社会道德更新”,广东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1997年);“清代前期广州地区天主教寻踪”,广东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02年);“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通俗信仰研究”,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项目(2007年);“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通俗信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07年);“尤西比乌斯《教会史》翻译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9);“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通俗信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2)。

湖北省各高等院校历任校(院)长详细情况

刘道玉:(1981.7至1988.4,任武汉大学校长);齐民友:(1988.4至1992.10,任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1992.10至1996.10,任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1996.10至2003.9,任 (2008.11至2010.12,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2003.9至2008.11,任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 任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2010.12至至今,任武汉大学校长)。 黄振:1978年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校长兼党委书记; 闫恒凯:1985年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校长; 熊文波:1990年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校长; 罗佩华:1992年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校长; 冯实侃:2000年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周一鸣:现任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骆家宽:2008年至今担任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陈建勋:2000年3月至今担任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院长。 涂宏斌:2002年至今担任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院长。 王进思:2013年至今被任命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院长。 朱九思:2000年至今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校长。 刘献君:2003年5月至今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 覃有土:2003年至今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院长。 吴永桥:2004年至今担任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院长。 刘刚:2007年至今担任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院长。 孟庆义:2004年至今担任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院长。 陈建勋:2002年至今担任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院长。 曹刚:2002年至今担任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长。 金勇:2009年至今担任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院长。 涂方剑:2002年至今担任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杨崇才:现任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院长。

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名单

附件2: 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名单 马克昌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吴志达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兴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彭斐章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余长安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 宁津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 武军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 侯建国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蒋昌忠武汉大学教授、科学技术部部长 闸继红(女)武汉大学珞珈山庄副经理 邓红兵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何斌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02级八班学生 张金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院长 张勇传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院士杨一平(女)华中科技大学政治教育系教授 邹雪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主任 陈建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科技部长 焦洪涛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李爱珍(女)华中科技大学工会主席 冯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研工部长、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田德英(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传染科主任 杨辰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 劳立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2001级七年制学生 王志伟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004级本科生 汪海燕(女)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王玉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院长 万坚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朱庆海华中师范大学人事处八级职员 覃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处处长 杜成聚华中师范大学后勤集团校园管理中心主任 叶端午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余区服务公司经理 华林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吴卫国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院长 杨先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教授、主任 郑化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徐长生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教授 袁佑新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系主任 金振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祁士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 诸克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吴东华(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教授 汪李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 胡福荣(女)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许雪芬(女)华中农业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蔡波华中农业大学后勤集团接待中心工人 许家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高利红(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系教授、主任 徐中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勤集团绿化环卫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赵铮(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时小雪(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0403班本科生钟孺乾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一级美术师、院长 张贤平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陈建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 周桃生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雷体南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平凡的岗位优秀演讲稿最新5篇大全

平凡的岗位优秀演讲稿最新5篇大全 奔跑,是我们不负重托、为国督察的责任感;奔跑,是我们雷厉风行、永不懈怠的执行力;奔跑,是我们召之即来、敢于攻坚的铁军精神。奔跑,也是我们执着的态度、奋进的品格、向上的追求。一起来看看 平凡的岗位优秀演讲稿最新5篇大全,欢迎查阅! 平凡的岗位优秀演讲稿1 各位的领导、来宾、评委: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的岗位,奉献的歌》。 我曾听过这样的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 会扬名天下;我也听到类似的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一个好岗位, 否则咱也能露露脸。 是啊!和平时代,普通工作,我们平平凡凡。但孰不知,伟大正寓 于平凡之中!小草虽小,一样能铺成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我们虽然平凡,一样能迎风轻扬灿烂的笑脸! 我身边正有几位象小草一样平凡的女性。她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 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没有振聋发聩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但是,她们 把自己勤劳的双手当作画笔,描绘出一片青春绚丽的色彩。这就是荆 州电力系统的女职工文明窗口——文印室的姐妹们。 机构改革以后,局机关各个岗位人员都作了适当调整,文印室由 原来的6人精减为3人,人员的精减并不意味着工作任务的减轻。她 们除了担负日常文件的排版、印刷以外,还协助其他科室准备各类会 议材料。人少任务重,为了不影响工作的质量和进度,无论是炎冬还 是酷暑,都可以看到她们加班加点的身影。加班加点虽能解决一时之急,可是却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唯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缓解繁重的 工作任务。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 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发奋图强,你得改善自己,只有自我尊敬,你才 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为此,她们利用休息时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分别都自修了行政管理、计算机等大专的课程,为提高业务水平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她们坚信现代女性不仅只会相夫教子,不仅只会安闲 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进取的人生才会美丽而有意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2、学习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概括人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在重要内容上加旁注,把握人、事、情三个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写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深入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与能力1、2,引导学生掌握写人的方法,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在重要内容上加合理的旁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常规教具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 【课前预习】 1、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2、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作些旁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屏幕显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片段,让学生齐读来导入新课教学。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二、基础知识积累。(屏幕显示,学生个别阅读) ①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然而幻想能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自己深卷其中二十余年的政坛中抽身而出,转入学界。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②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③生字、多音字及形近字辨析。(学生齐读) 莅校(lì)迥乎(jiǒng)精悍(hàn)步履(lǚ)谦逊(xùn)激亢(kàng)

21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解析

21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解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就业而选择考研。但是,考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很多选择考研的同学对于考研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谨慎。考研,首先面临的一个选择就是择校。很多人都说“选择努力更重要”,的确,选择一所适合自己报考的院校会让2021考研人上岸更加容易。对于准备2021学科英语考研的学子们来说也一样。下面,优加考研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希望对大家择校有所帮助。 一、院校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1903年建校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已有110余年的办学历史。 总之,华中师范大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师范院校,而且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类高校之一。而且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是可以跨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来报考华中师大。 二、历年招生情况 大家应该会比较关注招生的情况,那这里我给大家详细列一下! 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招生单位是外国语学院,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只招全日制,招生人数为47人,其中接收免试生人数为5人,具体的招生目录如下: 2、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

三、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初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33】专业英语。 3、专业课参考书单 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 1、学制及学费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学制为2年,学费为10000元/年。

2020年湖北警官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2020年湖北警官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献资源宝库。 A、计算机 B、图书馆 C、Internet D、光盘数据库 【答案】C 2、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答案】D 3、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答案】B 4、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有()。 A、突出道德争端 B、询问“为什么”问题 C、澄清与总结 D、使情境复杂化 【答案】C 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攻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答案】C 6、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建立于()。 A、1903年 B、1904年 C、1919年 D、1949年 【答案】A 7、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权,其中不包括()。 A、国家的权利机构 B、国家的经济力量 C、国家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D、科学技术 【答案】D 8、“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答案】A 9、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不平衡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停顿现象 D、起伏现象 【答案】D 1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平凡的岗位演讲稿(精选3篇)

平凡的岗位演讲稿(精选3篇) 平凡的岗位演讲稿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平凡的岗位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平凡的岗位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一提“白衣卫士”,人们心里立刻就会想到“性命所系,生死相托”的医生。 一说“白衣天使”,大家脑海马上就会浮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护士。 而药师,却没有给人留下太多太深刻的印象,大多数人都认为药师只是一个按处方发药的职业,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工作人员罢了!其实, 药师在救死扶伤的环节中,担当着重要且可能不为人知的角色,他们从不张扬,默默无闻,在点点滴滴的琐碎中,体会的是平凡,而体现的却是奉献! 我是一名药师,工作在门诊的西药窗口,十六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和谐的医患关系,依赖于良好的、畅顺的医患沟通。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所以对待每一位患者,我都会“请”字当头,“您”字当先,对待每一位病人,我都会主动讲解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面对年龄比较大的患者,我

会再三叮嘱,并且会把声音提高一些,可是又担心病人误解我的态度不好,所以我总是面带微笑先称呼一声“大爷”或者“大妈”,再耐心告知。记得有一位年纪大,耳朵背的老大爷,牙龈肿痛,外用药是碘甘油,当我告知他需要把碘甘油抹到肿痛的牙龈上时,他却连连摇头,坚持要抹到脸蛋上,并说大夫说了,让外用,抹到牙龈上不就成内用了。我有点瞠目结舌了,原来老大爷是这样理解内用外用的,我只好再耐心解释什么是外用,什么是内服,费了好大劲儿,老大爷终于听懂了,满意的走了。 就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模式的话语,药品的使用方法,用药的注意事项,药品如何保存,“四查十对”着每一张处方。作为一个药师,我深深地知道自己万分之一的差错,对于病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事故。作为一名药师,一定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把好最后一关。行胜于言,虽然我们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我们却立足平凡的岗位,用自己无言的行动,展现着骨科医院药剂人员的风采。虽然平凡,却有着平凡的感动。 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同事们,请拿出我们的真诚、执着和自信,在平凡中,让我们一起奉献,医院会因我们的奉献而更加美好。 最后,祝愿我们的医院就像李白的诗所写的那样: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9湖北警官学院怎么样

2019湖北警官学院怎么样 1、湖北警官学院基本情况 湖北警官学院(HubeiUniversityofPolice)位于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是全国首批建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之一,湖北省的一所省属公安政法类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7月成立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干部训练班”,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湖北警官学院,开展公安本科学历教育。2006年9月,被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和省教育厅批准为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7月,获批开展双学士学位培养工作。 湖北警官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总面积147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5425万元,设有法庭科学、电子取证、交通管理等27个专业实验室、29个校内实战训练点和22个校外实习基地。 湖北警官学院还是公安部指定的“全国县(市)公安局长、政委岗位培训基地”和“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干部英语培训基地”;湖北省政法委确定的“湖北省政法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湖北省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湖北省派出所长培训基地”和“湖北公安民警培训中心”。 2、湖北警官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湖北警官学院有教职工493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119人,具有

博士、硕士学历或学位教师162人,其中“湖北名师(高等学校)”1人,首届“湖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学院“升本”以来,先后聘请知名专家学者26人为兼职教授,高、中级警官60余人为实战教官。“学院教师荣立二等功4人次、三等功16人次、嘉奖63人次,5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人民警察”、2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 3、湖北警官学院优势专业 国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侦查学专业 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个):“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 4、网友对湖北警官学院评价 1.北院的吗?我09级法学的,个人觉得法学还行,学校非公安就3个专业,法学算稍微好点的 2.二本一,省属高校,由湖北省教育厅与教育部共建,主要还是由省教育厅管理。进5年在湖北的的分数线高出二本一的批次线5分左右,考生高出二本一批次线10分左右基本没问题。湖北警官学院主要培养警察为主,以侦查学专业最为出名。 3.该校主要培养是培养高级公安专门人才,全湖北省一所警官学校。毕业后最常见就是在交通、公安部门工作。毕业后以从交警做起居多,站在马路执勤是少不了的,工作一两年后有突出贡献会被升职。 4.2本的专业类学校!还好吧!全国的警官学院好像都差不多吧!主要职能(为本省培养警察及部分政法类人才)决定了他们

2019高考作文终极预测题及范文: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凡人生(3)

2019高考作文终极预测题及范文: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 凡人生 作文题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当主持人宣读完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后,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以下是其中六位,请以其中两三位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1.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于漪 2.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马云 3.我国首位奥运冠军——许海峰 4.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 ——杨善洲5.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孙家栋6.塑造传承“女排精神”的优秀代表 ——郎平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60分)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信息意识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基础限制。这是一则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材料,核心内容是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六位人物及其先进事迹。考生在构思时,需要把其中有内在联系的两位或三位人物及事迹组合起来,抓住其共性和联系,并将之置于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大会这一特定语境和社会背景中进行思考。 2.思维方向限制。“请以其中两三位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将思维限定在所提供的范围内,立足于人物与事迹,开发出其精神与品质,并思考这种精神与品质和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之间的深层联系,从而确定有深度的写作立意。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中隐含着命题人的感情倾向,意在提醒考生思考如下问题:改革开放需要什么样的先锋?如何做人做事才堪称改革先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每一个人要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才能助推社会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引导考生思考人物的精神和价值,并深入探究这些内容在当前改革再出发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中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