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普定县东光煤矿瓦斯抽放专项设计 精品

推荐-普定县东光煤矿瓦斯抽放专项设计 精品
推荐-普定县东光煤矿瓦斯抽放专项设计 精品

普定县东光煤矿

瓦斯抽采专项设计

资料目录

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

普定县东光煤矿

瓦斯抽采专项设计说明书

建设规模: 30万吨/年

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

普定县东光煤矿

瓦斯抽采专项设计说明书

建设规模:30万t/a

院长: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

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

目录

附件目录

1、设计委托书;

2、普定县东光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830409;

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XX]157号):“关于《贵州省普定县东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及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XX]159:“《贵州省普定县东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4、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XX]70号):“对安顺市煤矿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5、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XX年12月30日提交的光明煤矿13#、15#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及15#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据业主调查核实,当时的13#、15#煤层,即本报告的14、16号煤层;

6、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规字[20XX]660号):“关于对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及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文件:“关于《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专家评审意见”;

7、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林东监察分局文件(黔煤安监林字[20XX]316号):“关于安顺市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

附图目录

前言

普定县东光煤矿属整合矿井,由原东风煤矿(3万t/a)和光明煤矿(6万t/a)整合而成。矿区位于贵州省普定县北西部补郎乡等锥村,行政区划属普定县补郎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05°49′51″~105°51′12″,北纬:26°26′25″~26°27′51″,矿区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安(顺)织(金)县道从矿区内经过,至安顺约40公里、普定县城29km、安顺电厂约40 km,交通便利。

该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5200000830409)划定的矿界,采矿权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3.3306km2,开采深度+1600~+1000m标高。

该矿于20XX年6月委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作了《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同年7月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核准登记,同年10月提交了《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安全专篇》,同年12月取得了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林东监察分局批复,同意该方案实施。该矿至今尚未建成投产。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XX]70号):“对安顺市煤矿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光明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2.1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56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30m3/min,相对涌出量为1.20m3/t,鉴定当年,属低瓦斯矿井。据该矿提供的资料,原东风煤矿1997年6月在6号煤层中掘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约90m3。据贵州省黔安监管办字[20XX]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该矿所在地区为国家划定突出矿区,矿区位于普定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并且原东风煤矿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因此该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的“以风定产,先抽后采(掘)、监测监控”的方针政策,消除和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建设,该矿特委托我单位进行编制瓦斯抽采专项设计。

一、设计依据

(一)设计委托书

普定县东光煤矿瓦斯抽采专项设计委托书。

(二)设计依据的文件

1、普定县东光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830409;

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XX]157号):“关于《贵州省普定县东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及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XX]159:“《贵州省普定县东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3、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XX]70号):“对安顺市煤矿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

4、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XX年12月30日提交的光明煤矿13#、15#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及15#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据业主调查核实,当时的13#、15#煤层,即本报告的14、16号煤层;

5、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规字[20XX]660号):“关于对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及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文件:“关于《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专家评审意见”;

6、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林东监察分局文件(黔煤安监林字[20XX]316号):“关于安顺市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

(三)设计依据的法律、条例、规程、规范、细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XX.6.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1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10.11);

5、《煤矿安全规程》(20XX年版);

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7、《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XX);

8、《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XX);

9、《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XX);

10、《矿井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XX);

11、《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XX);

12、《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XX)。

二、设计指导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2、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

3、合理安排掘进、抽放、回采三者的超前和接替关系,保证瓦斯抽采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抽采效果;

4、尽可能利用开拓、准备、回采巷道抽采瓦斯,必要时布置专用瓦斯抽采巷道。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瓦斯储量:46525.14万m3;

2、矿井瓦斯可抽量:30241.34万m3;

3、矿井瓦斯抽采率:65%;

4、抽采年限:12.7a;

5、劳动定员:32人;

6、总投资:425.318万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该矿现有煤层瓦斯资料数据较少,因此,建议矿井在今后的抽采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瓦斯地质工作,探明各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和地质构造情况,加强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的收集整理,以进一步优化矿井瓦斯抽采参数,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和建设。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矿井交通位置

普定县东光煤矿属整合矿井,由原东风煤矿(3万t/a)和光明煤矿(6万t/a)整合而成。矿区位于贵州省普定县北西部补郎乡等锥村,行政区划属普定县补郎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05°49′51″~105°51′12″,北纬:26°26′25″~26°27′51″,矿区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安(顺)织(金)县道从矿区内经过,至安顺约40公里、普定县城29km、安顺电厂约40 km,交通便利。见矿区交通位置图1-1-1。

图1-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二、矿井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该矿属低中山,以溶蚀-侵蚀、剥蚀地貌为主。含煤地层(碎屑岩)与上覆三叠系地层(碳酸盐岩)多形成陡崖:碎屑岩地层地势较缓,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沟谷较发育,分布于矿区东部;碳酸盐岩地层形成峰丛—洼地地貌,其落水洞、溶洞、溶斗等岩溶微地貌较发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等堆,标高为+1706.5m,最低处为矿井东部溪沟,标高+1400m,该区地形标高一般为+1400~+1600m,相对高差一般200~250m。沟谷的切割深度(高差)一般为100~200m。距该矿约4公里的三岔河河谷标高+1075m,为区域内最低侵蚀基准面。

2、气象及地震

矿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根据普定县气象局有关资料记载:最高气温34.3℃,最低气温-11.1℃,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378.2mm,日最大降水量174.3mm,冬季有冰冻和降雪天气,夏季雨水丰富,有暴雨。每年5~8月为降雨季节,其中6~8月时有暴雨和大暴雨出现。最长凝冻时间为20XX年1月14日至20XX年2月14日。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XX),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3、地表水系及河流

区内无较大的河流及地表水体,地表水以小溪沟形式存在,小溪沟多发育在含煤地层(碎屑岩)附近,枯季多干涸。区域水系属乌江水系三岔河流域。

三、矿井境界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5200000830409)划定的矿界,采矿权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3.3306km2,开采深度+1600~+1000m标高。矿区走向长约1.9~3km,倾斜宽约0.8~1.4km,受F5断层自然分割为南北两块段,北块段走向长约1.5km,倾斜宽约0.8~1.4km,南块段走向长0.4~1.5km,倾斜最大宽约0.8km。拐点坐标见表1-1-2。

表1-1-2矿区拐点坐标表

四、矿井资源/储量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XX]157号):“关于《贵州省普定县东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及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XX]159:“《贵州省普定县东光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截至20XX年12月31日,该矿准采标高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331+332+333+334?)1352万吨,其中(331)116万吨;(332)649万吨,(333)227万吨,(334?)360万吨。见表1-1-3。

表1-1-3 各煤层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万t

五、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根据《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安全专篇》,计算服务年限为12.7a。

第二节地质及煤层特征

一、地层及地质构造特征

1、地层

井田及邻近出露的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m)

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

2

出露于矿井东部区外。主要为浅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厚层状灰岩,含白云质团块或白云岩,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

β)

2)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

3

出露于矿井东部边缘,主要岩性为暗绿、灰绿色玄武质熔岩及玄武质火山角砾岩,间夹少量凝灰岩。产腕足类及海百合化石。钻探揭露厚度65.94米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

l)

3)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

3

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回沉积,旋回结构明显。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灰岩14~26层、厚35.99~74.86M平均57.12M、灰岩占11.09~23.11%。含煤11~23层,一般16层左右,可采煤层5层。厚度6.3~9.54m,平均7.39m。龙潭组厚度301.00~374.91m,平均323.98m,厚度在倾向上向深部增厚,在龙潭组上段增厚。

l1):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多产植物化石;夹7~9层灰岩,中上部为下段(P

3

27号局部可采煤层。厚度104.33~124.79m,平均115.69m,厚度变化不大。

l2):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灰岩。夹8~14上段(P

3

层灰岩,上部为6煤层全区可采煤层,底部有14、16、21号全区可采煤层,厚174.78~270.37m,平均208.29m,厚度在倾向上向深部增厚由174.18-187.65M增至227.71~240.70M。

4)长兴组(P

c)

3

出露于矿井中部,岩性以深灰色硅质灰岩、燧石灰岩为主、夹钙质泥岩及粉砂质泥岩。本组地层在地表上常呈一小陡坎,顶部呈一小平台。厚度32.16~48.30m,平均37.73m,厚度变化不大。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5)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

d)

1

出露于勘查区中西部及外围。岩性主要为灰色灰岩、灰色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等,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产瓣鳃类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组内连续沉积,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根据岩性分为二段:

d1 ):主要为灰色石灰岩、灰色灰绿色粉砂岩,产瓣鳃类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第一段(T

1

等动物化石。具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厚度135.79~150.12 m,平均为141.77m。

d2 ):岩性主要为灰色灰岩。在本区出露不全,钻探厚度85.43~166.92m。

第二段(T

1

6)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零星分布于河谷阶地、岩溶谷地、岩溶洼地等,主要由松散的崩塌物、坡积物、沟谷冲积物、粘土等组成,厚度0~1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位于补郎(普定)向斜南东翼东北段,补郎向斜呈北北东-南西走向,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构造。有一长度约2000m、南东-北西走向的逆断层F5,落差30~75m,倾角60°~70°。F5断层将井田分为南西和北东两块段,北块段走线长约1.5km,倾向宽约1.5km,地层倾角一般在15~25°,深度变缓为10~15;南块段走向约0.4~1.5km,倾向宽约0.8km,地层倾角一般在30~36°。

该断层对煤层开拓有一定影响,设计将该断层作为划分采区的天然边界。

矿区发现一隐伏正断层F6,落差40~70m左右,北东~南西向大致沿走向延伸,该断层使下部煤层倾角变缓,致使27号煤层下部地层部分缺失。该断层大致沿走向破坏了所有可采煤层。主要影响二采区深部开采。井田地层产状沿走向和倾向均有一定变化,构造类型为中等。

二、煤层及煤质特征

1、煤层特征

矿区可采煤层(按厚度)为6、14、16、21和27号煤层,其中全区可采煤层为14、16号煤层,大部可采三层(6、21、27号煤层),可采煤层和大部可采煤层总厚6.30~9.54m,平均6.46m。

1)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上部,距长兴组底界56.06m,厚0.54~1.25m m,平均0.88m。大部可采(可采率94%)煤层稳定,单一。顶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含动物化石,局部含植物化石碎片。底板岩性为泥岩。

2)14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中下部,厚0.59~3.03m,平均1.94m,上距6号煤层平均98.57m。全区可采,厚度变化较大,由南西往北东煤厚增大。一般含夹矸1~2层,夹矸单层厚度0.05~0.28m,主要为炭质泥岩。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

3)1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下部。厚0.82~2.16m,平均1.52m,上距14号煤层平均24.19m。全区可采,厚度变化不大,厚度变化趋势不明显。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0~1层。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粉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泥岩、碳质泥岩。

4)2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底部。厚0.39~2.15m,平均1.31m,大部可采(可采率90%)上距16号煤层平均30.57m。煤层变化较大。含0~1层夹矸。顶板岩性为粉砂岩、炭质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炭质泥岩、细砂岩、泥岩,岩性复杂。

5)27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底部。厚0~1.33m,平均0.81m。不稳定,大部可采(可采率75%)。上距21号煤层平均64.08m。含0~1层夹矸,夹矸为炭质泥岩。顶板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其次为炭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岩性复杂。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2-1。

表1-2-1 可采煤层特征表

2、煤质特征

(1)物理性质及煤岩类型

煤为黑色和灰黑色,块状及破碎状贝壳状断口,高硫份煤见透镜状黄铁矿,低硫份煤中含散晶壮黄铁矿。煤岩成分以亮煤为主,镜煤及暗煤次之,少有丝炭。煤岩类型有半亮型和半暗型,以亮型为主。有机显微煤岩组分井田内以微镜惰煤。可采煤层变质阶段为Ⅶ阶段。

(2)化学性质

根据原煤分析结果,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5224,1.2.3-20XX)发布的《煤炭质量分级》标准,该矿煤层原煤属低中灰、中灰、中高硫、高硫、高热值无烟煤,按其工艺性质及用途分类,属动力用煤。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见表

1-2-2。

表1-2-2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第三节开拓与开采

一、开拓方式

该矿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工业场地布置在矿区东南面的小格道秋南小溪沟两侧,全矿划分为一个水平(+1230m)、四个采区,采区以断层(F5断层)为界,断层以北水平以上为一采区,以下为二采区,断层以南为三、四采区。主平硐(胶带)井口标高为+1288.0m,方位角为128°22′,长度为130m;副平硐(轨道)井口标高为+1228.0m,方位角为128°22′,长度为120m;主平硐(胶带)与副平硐(轨道)贯通后,采用机轨合一的方

式布置,掘至21号煤层的底板约12.4m标

下灰岩中,与布置在该层位的一采区轨道斜井、

7

一采区回风斜井和一采区运输上山相连,并布置下车场及绕道、井下消防材料库、采区变电所等硐室。后期在主平硐作运输大巷穿断层至南部同层灰岩,与南回风斜井和轨道上(下)山相联开拓南块段。

二、采区巷道布置

设计首采一采区,利用一采区内井筒作上山,一采区轨道斜井、一采区运输上山倾角均为16°,一采区回风斜井倾角为8~17°,一采区轨道斜井、一采区回风斜井和一采区运输上山均沿21号煤层底板掘进与平硐贯通并布置下车场及绕道、变电所、井下消防材料库等硐室;一采区轨道斜井、一采区回风斜井掘进至+1377.3m标高后掘进11上车场、11轨道石门和11专用回风石门,11轨道石门和11专用回风石门揭14号煤层后沿煤层走向向东北方向掘进11401回风顺槽至一采区边界;一采区运输上山在+1330.6m标高掘进11运输石门。一采区轨道斜井在+1325.6m标高分别掘进11中车场、12轨道石门、12专用回风石门掘至14号煤层后沿煤层走向向东北方向掘进11401运输顺槽至采区边界布置11401工作面与11401回风顺槽连通,同时布置114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和13轨道石门掘进工作面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

三、采区及煤层开采顺序、采区接替关系

1、采区及煤层开采顺序

采区开采顺序:一采区→二区→三采区→四采区。

煤层开采顺序:14号煤层→16号煤层→21号煤层→27号煤层。

2、采区接替关系

采区接替关系:一采区→二区→三采区→四采区。

五、采煤方法、顶板管理

根据该矿开拓及采区巷道布置、煤层赋存情况,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采煤工艺为高档普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六、掘进方法

掘进工作面设计配备ZMS—12型煤电钻和ZY-24型气腿式凿岩机打眼,采用远距离放炮掘进。

第四节通风及瓦斯

一、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方式前期(一采区)为中央并列式(对全矿而言,后期设南风井,也可称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根据《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普定县东光煤矿(整合)安全专篇》,矿井通风容易时期总配风量为46m3/s,困难时期总配风量为53m3/s。设计采用FBCDZ18-8型防爆抽出轴流式通风机二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型号YBF280M—8,转速n=740rpm,功率55×2kw,风量:25~85m3/s;静压:506~1913Pa。

掘进工作面设计选用FDB-2-NO6/30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其吸风量为3.33~5.16/m3/s,电机功率为30kw,电压660v。

二、瓦斯情况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XX]70号):“对安顺市煤矿20XX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光明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2.1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56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30m3/min,相对涌出量为1.20m3/t,鉴定当年,属低瓦斯矿井。据该矿提供的资料,原东风煤矿1997年6月在6号煤层中掘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约90m3。据贵州省黔安监管办字[20XX]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该矿所在地区为国家划定突出矿区,矿区位于普定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并且原东风煤矿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因此该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第二章矿井瓦斯基础资料

第一节瓦斯基础参数

煤层瓦斯赋存基本参数是矿井瓦斯防治和瓦斯抽采设计的依据,本次设计采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20XX年6月编制的《贵州省普定县东光煤矿煤炭勘探地质报告》提供的各种基本参数。

表2-1-1 煤层瓦斯赋存基本参数测定结果表1

表2-1-2 煤层瓦斯赋存基本参数测定结果表2

第二节瓦斯涌出量来源分析

该矿瓦斯涌出量来源主要是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空区及邻近煤层。

1、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构成一是来自开采煤层瓦斯涌出,二是来自开采层影响范围之内邻近煤层瓦斯涌出,包括上邻近层和下邻近层及围岩瓦斯。

2、掘进工作面涌出瓦斯构成一是来自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二是来自掘进落煤的瓦斯涌出。

3、瓦斯涌出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涌出量之和。

4、瓦斯涌出量为全矿井内全部生产采区和已采采区(包括其它辅助巷道)瓦斯涌出量之和。

该矿可采煤层采区巷道布置采用单层布置方式。在开采过程中,邻近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将通过采动产生的裂隙涌出到采掘空间,即矿井瓦斯不但来源于开采煤层,还来源于其它邻近不可采或可采煤层,本设计从安全稳妥考虑,将其作为瓦斯涌出的重要来源。同时考虑了随着开采延深和产量增大瓦斯涌出量将增加这一因素。

第三节 瓦斯涌出量预测及变化规律

一、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该矿瓦斯涌出量预测采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XX )中的分源预测法进行预测。

1、煤层瓦斯含量 (1)煤层瓦斯压力计算

根据该矿开拓方式平、剖面图,该矿一、二采区6、14、16、21、27号煤层最低开采深度标高分别为+1165m 、+1050m 、+1025m 、+1000m 、+1071m ,对应地面标高最大分别为+1575m 、+1575m 、+1575m 、+1587m 、+1557m 、。

P = mH/1000=7H/1000Mpa

式中:P----距地表垂深H 处煤层瓦斯压力,Mpa ;

m----瓦斯压力系数,m=2.03~10.13,设计取7.0; H----距地表垂深,m ;

1)P 6= mH/1000=7×(1575-1165)/1000=2.87Mpa 2)P 14= mH/1000=7×(1575-1050)/1000=3.68Mpa 3)P 16= mH/1000=7×(1575-1025)/1000=3.85Mpa 4)P 21= mH/1000=7×(1587-1000)/1000=4.11Mpa 5)P 27= mH/1000=7×(1557-1071)/1000=3.41Mpa (2)矿井煤层瓦斯含量计算 W 0=W X +W Y

γΓKy p f W e V b p a W A n f

n f f 8.9100)31.01()(098.0)

100(5.65146.0+?+?????? ??+--? 式中:W x ——煤的吸附瓦斯量,m 3/t;

W f

、A f

、V Γ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 P ——瓦斯压力,Mpa ; e ——自然对数底;

n ——p

t

007.00993.002.0+;

煤矿瓦斯抽放防突工考试卷

通风系统从业人员摸底考试题(抽放防突工)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为保证入井人员安全,〈〈煤矿安全规程〉〉总则里强制性规定了入井人员必须戴、随身携带和,严禁携带和,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2.煤矿生产中的五大灾害是瓦斯、、、、。 3.瓦斯抽放设备是指能够造成一定,将瓦斯从煤层中抽出来并安全输送到地面上的专用机械设备,它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4.矿井瓦斯抽放方法有、和。 5.用来衡量煤层瓦斯抽放难易程度的指标参数,通常有和等。 6.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是指、、、四个方面。 7.瓦斯防治的“十二字”方针为先抽后采、、。 8.抽放瓦斯利用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 9.瓦斯在煤体或岩体中存在的状态分为和两种。 10.矿井瓦斯涌出形式有和两种。 11.一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且通风方法解决不合理时,必须采取瓦斯抽放措施。 12.瓦斯泵站管路上安装的隔爆防回火装置主要形式有和两种。 13.抽放钻孔封孔按要求岩孔不小于 ,煤孔不小于。 14.瓦斯积聚是指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以上的现象。 15.沿煤层的倾斜方向,由上部的回风巷至下部的运输巷,并沿煤层走向方向到井田边界的全部范围称之为。 16.防突反向风门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事故,数量不少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山西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矿井每月必须经过瓦斯等级鉴定,矿井各煤层应有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的鉴定结果。() 2.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3.AZL-60B过滤式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为45min。( ) 4.抽放管路采用固定式支架时,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00mm。( ) 5.抽出式通风使井下风流处于负压状态。( ) 6.适当加密钻孔可以提高瓦斯抽放率。( ) 7.瓦斯管路的漏气量规定每千米不大于5m3/min。( ) 8.移动抽放泵站应安设在抽放瓦斯地点附近的新鲜风流中,抽出的瓦斯必须排到地面、总回风道或分区回风道。() 9.地面瓦斯泵站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的直拔电话。() 10.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每班检查2次二氧化碳浓度。()11.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10m/s。() 12. 利用主要通风机风压通风的局部通风方法包括风障导风、风筒导风两种。( ) 13.矿井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中煤的坚固性系数指标为0.6。() 14.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在近水平煤层应向前方煤体施工3个孔深8-10米的钻孔。() 15.抽采管路应采取防冻、放腐和放砸坏等措施。()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______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A.0.5% B.1% C.1.5% D.2% 2.煤层厚度是决定煤层开采价值和选择不同开采方法的因素,下列厚度属于中厚煤层的是______。A.≤1.3m B.1.3~3.5m C.≥3.5m D.>6m 3.抽放采空区瓦斯时,采取控制抽放负压措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防止大量瓦斯涌出B.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 C.防止采空区大面积冒顶D.防止采空区大量积水 4.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在火区密闭区等严重缺氧地点进行瓦斯浓度测定时,测定结果比实际浓度______。 A.偏少很多 B.偏大很多 C.基本相等 D.完全一样 5.在突出煤层中,掘进通风不得采用______。 A.压入式 B.抽出式 C.混合式 D.风筒导风 6.瓦斯涌出量梯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A.开采深度每10m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平均增值 B.开采深度每1m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平均增值C.开采深每增加10m绝对瓦斯涌出量的平均值 D.开采深度增加1m瓦斯涌出量的值 7.上邻近层瓦斯抽放最好的区带是裂隙带,抽放量大、浓度高。一般裂带高度为采厚的______倍。A.3 B.5-6 C.8-30 D.40以上 8.按要求测风使用的风表多长时间校正一次______。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2个月 9.引起瓦斯爆炸的临界温度为______。 A.150℃~350℃ B.350℃~550℃ C.650℃~750℃ D.850℃~1200℃ 10.当______发生火灾时应进行区域性反风。 A.进风井口 B.井底车场 C.进风大巷 D.工作面进风顺槽 11.巷道产生摩擦阻力的原因是______。 A.巷道断面突然扩大 B.巷道断面突然减少 C.巷道拐弯 D.空气流动进与巷道周壁的摩擦以及克服空气本身的粘性 12. 风阻特征曲线是表示矿井或井巷______关系的特征曲线 A.通风阻力和风速 B.通风阻力和风量 C.风阻压力和风速 D.风阻压力和风量 13.巷道坡度大于______时,严禁人力推车。 14.区域验证,工作面每推进______米至少进行两次区域验证。 A.5-10 B.10-60 C.10-50 D.20-60 15.对石门和其他揭煤工作面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检验孔数均不得少于_____个。 A.3 B.4 C.2 D.5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设置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亭南煤矿瓦斯抽放设计02

前言 一、任务来源 亭南井田位于陕西省彬(县)长(武)矿区中部,长武县亭口乡西南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亭南矿按高瓦斯矿井进行初步设计,目前首采面已贯通,即将进行试生产。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亭南煤矿矿井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瓦斯抽放可行性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研究报告,亭南投产初期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进行瓦斯抽放。由于瓦斯抽放系统的建立及正常运转需要一个过程,为此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立即着手在亭南煤矿开展瓦斯抽放工作,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进行瓦斯抽放设计,抚顺分院的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和分析了亭南煤矿的煤层赋存、开拓开采及瓦斯涌出等情况后认为:由于亭南煤矿缺乏瓦斯抽放的经验,建立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的时机尚不成熟,应尽快着手在亭南煤矿建立井下局部瓦斯抽放系统,由试验确定最佳抽放方法和抽放参数,为建立永久性地面泵站抽放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浪费。经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亭南煤矿同意,双方签定了技术合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承担了亭南煤矿井下局部瓦斯抽放设计任务。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1、《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5018-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年1月; 2、《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1997年4月; 3、《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局2005年1月1日; 4、《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亭南煤矿矿井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瓦斯抽放可行性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以下简称《抽放可行性》报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2OO5年9月; 5、亭南煤矿提供的通风、生产和地质方面的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1、在符合规范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 2、设备、管材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3、采用的工艺技术具有先进性,且符合实际。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筠连县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xxx煤矿)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〇一六年三月

会审表 单位签字时间 矿长 技术负责人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通风科 安全管理科 生产技术科 机电科 生产调度室 编制 会审意见: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写依据 (1)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 四、瓦斯抽采钻孔设计 (2) 五、瓦斯抽采钻孔施工 (3) 六、瓦斯抽采 (4) 七、抽放量及抽放效果预期 (6) 八、组织管理 (6) 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 十、附图 (11)

1271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一、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相关内容,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编制了1271采回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 二、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6、其它相关规定及标准 三、工作面煤层、瓦斯、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 1、工作面布置情况 该工作面位于二区段东翼,上至+525m标高,下至+500m标高,东至矿区边界保安煤柱,西至井筒保护煤柱。 工作面北为未采动区域,开切眼东为矿区边界保安煤柱,南为1171采空区隔离煤柱,西为回风暗斜井保护煤柱。本面与上覆为已开采的1221工作面采空区。 2、工作面地质构造概况 矿区位于落木柔复式背斜北翼官田湾向斜南东翼倾没端,其构造特征是北东方向的构造大量发育,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走向N10°~40°E的宽缓褶曲和规模不等的断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构造相对较

12601本煤层抽放钻孔设计说明书

12601工作面本煤层抽放钻孔 设计说明书 编制单位:通防部 编制人: 编制时间:二〇一三年四月

12601工作面本煤层抽放钻孔 设计说明书 一、编制依据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糯东煤矿2012年26煤层采掘计划图》 二、12601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基本情况 12601工作面总储量44.59万吨,其中运输顺槽设计长度504m (平距),回风顺槽设计长度503m(平距),巷道沿26#煤顶板掘进。 2、煤(岩)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26煤层:26煤平均厚度4.0米,夹矸0-3层泥岩或炭质泥岩,老顶为平均厚度41.56米的泥质粉砂岩,含菱铁质结核或黄铁矿结核,中部时常变相为细砂岩或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及石灰岩。26煤上距25煤13~21m,平均15m左右。 3、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瓦斯、煤尘情况 1)瓦斯: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区域瓦斯绝对涌出量2.25m3/min。 2)CO2:本矿井该区域CO2涌出量0.08m3/min。 3)煤尘:经国家安全生产重庆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鉴定该煤层无煤尘爆炸性。 4)煤尘自燃发火的倾向性:依据GB/T217-1996《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C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所检样品煤层无自然倾向性。

三、抽放瓦斯的必要性 26号煤层从未进行过突出危险性鉴定,在煤层采掘过程中,存在动力现象,主要表现为:打钻喷孔、效检指标超标、炮后瓦斯偏高等情况,根据井下实测瓦斯含量数据,该煤层最大瓦斯含量为 12.5m3/t,已经达到突出煤层的指标范围,所以在26号煤层生产作业中一直按突出煤层进行管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规定,“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系统”,因此12601采面必须执行瓦斯抽放。 四、抽采钻孔设计 1、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期间,由防突队同时向回采区域施工本煤层抽放钻孔,钻孔抽放半径1.5m,孔深80m,上下巷相对施工,钻孔搭接10m,采用平行钻孔方式布置。12601运输顺槽共布置钻孔176个,工程量14080m;12601回风顺槽布置钻孔176个,工程量14080m;切眼内布置钻孔46个,工程量2760m;总工程量为30920m。

煤矿瓦斯抽放奖罚管理办法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888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矿瓦斯抽放奖罚管理 办法正式样本

煤矿瓦斯抽放奖罚管理办法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 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开展瓦斯抽放工作,从源头 上治理瓦斯,提高抽放效果,消除采煤工作面回采过 程中瓦斯超限问题,防止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 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根据第145条之规定,参照《国 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 条》、《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并结合我矿 250101工作面瓦斯抽放实际制定,矿属有关单位均

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瓦斯抽放系统的建立 第3条、当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 5m3/min,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 第4条不具备建立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条件时,建立移动式抽放系统,由通风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设计及其安全技术措施,报股份公司审批后实施。 第5条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内容: 1、概况:煤层赋存条件、煤炭储量、生产能力、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及通风状况; 2、瓦斯基础数据:瓦斯鉴定参数,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瓦斯压力、含量,矿井瓦斯储量及可抽量,煤层透气性系数与钻孔瓦斯流量及其衰减系数;

(附件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要点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 (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7-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11月2日发布,2006年12月1日实施)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条件及工程设计要求、瓦斯抽放方法、瓦斯抽放管理及职责、瓦斯利用、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程序,以及瓦斯抽放基础参数的测算方法、各类瓦斯抽放方法的抽放率、瓦斯抽放监控系统监测参数的指标要求和瓦斯抽放工程设计有关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MT5018—96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 ——《煤矿瓦斯抽放管理规范》(1997年版)。 ——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三、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一)瓦斯抽放:采用专用设备和管路把煤层、岩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出或排出的措施。

(二)未卸压抽放瓦斯:抽放未受采动影响和未经人为松动卸压煤(岩)层的瓦斯,亦称为预抽。 (三)卸压抽放瓦斯:抽放受采动影响和经人为松动卸压煤(岩)层的瓦斯。 (四)本煤层抽放瓦斯:抽放开采煤层的瓦斯。 (五)邻近层抽放瓦斯:抽放受开采层采动影响的上、下邻近煤层(可采煤层、不可采煤层、煤线、岩层)的瓦斯。 (六)采空区抽放瓦斯:抽放现采工作面采空区和老采空区的瓦斯。前者称现采空区(半封闭式)抽放,后者称老采空区(全封闭式)抽放。 (七)围岩瓦斯抽放:抽放开采层围岩内的瓦斯。 (八)地面瓦斯抽放:在地面向井下煤(岩)层打钻孔抽放瓦斯。 (九)综合抽放瓦斯:在一个抽放瓦斯工作面同时采用2种或者2种以上方法进行抽放瓦斯。 (十)强化抽放:针对一些透气性低、采用常规的预抽方法难以奏效的煤层而采取的特殊抽放方式。 (十一)预抽:在煤层未受采动以前进行的瓦斯抽放。 (十二)瓦斯储量:煤田开采过程中,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瓦斯的煤层和岩层中赋存瓦斯的总量。 (十三)矿井瓦斯抽放量(纯瓦斯抽放量):矿井抽出瓦斯气体中的甲烷含量。

煤矿瓦斯抽放系统维护手册(KJ73N)

瓦斯抽放系统 维 护 手 册 贵州博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一、系统结构图;

图1-1 二、系统工作原理; 在测量管中垂直插入一个柱状物时,流体通过柱状物时就会产生有规律的旋涡列这种旋涡列被称为卡门涡街。卡门涡街的释放频率与流体的流动速度及柱状物的宽度有关,可用公式表示为f=st*v/d,其中,f-卡门涡街的释放频率,st-系数(称为斯特劳哈数)v-流速,d-柱状物的宽度。卡门涡街的释放频率

f与流速v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卡门涡街的释放频即可算出瞬时流量,进而通过积算得出累计流量。 三、系统故障排查流程 A、软件部分 a、软件打不开 1、首先先看一下安装的操作系统是不是windows2003的操作系统,如过不是重新安装就可以解决。 2、检查安装数据库没有,如果安装了看它是否是SQL server2005的,如果不是重新安装即可。 3、软件的安装的设置是否正确,设置的顺序为“sa ” 密码就是用户名,设置登陆的用户名统一用“admin”密码和用户名一致即可。 4、选择的传输方式是否正确,正确的传输方式为(如图所示) 选择COM1波特率为2400. B、软件打开时提示登录错误

1、提示如图所示 这是操作系统的问题可以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就可以。 2、如果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还是不能,那就要重新安装软件了(重新安装系统的时候记得把数据备份到D盘才能重新安装) 3、登陆时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高级用户密码进不去那就可以问一下监控员,监控员不知道的话那就进入软件安装包重新安装即可。 C、安装中心站时提示CAB文件损坏 是系统安装服务太旧引起的,安装微软MSI 3.1以上补丁包解决 D、安装并初始化数据库时提示“初始化报表文件失败” 一般是因为计算机没安装网卡或网卡没插入网线,请安装网卡并插入网线,否则数据库不能访问;如果确实无网卡,也可以在提示数据库连接失败时的弹出窗口中更改数据库连接设置,即把数据库服务器项修改为计算机名即可(一般默认为:127.0.0.1)。 E、终端软件、联网上传软件数据无数据或无刷新

何家冲煤矿瓦斯抽放设计

前言 何家冲煤矿位于赫章县妈姑镇境内。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等六厅局单位联合下发文件《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黔煤办字〔2006〕97号),原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光明煤矿、顺达煤矿整合为一个矿井。由于顺达煤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经省、地两级主管部门的论证、审核,同意对赫章县妈姑镇煤矿的整合重新进行调整。2007年7月4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办字〔2007〕105号文),原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光明煤矿整合为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t/a。 之后该矿进行扩界申请,并于2009年3月4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领取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扩能、扩界)的通知》(黔国土资矿证字〔2009〕163号)。2009年3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采矿许可证》(编号为:5200000920144);矿区范围0.833km2,开采深度:+2120m~+1700m。生产规模15万t/a。 变更规模后,受业主委托,贵州硕翊矿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11月编制完成了《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经评审后,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专家咨询意见,文号:贵煤设咨[2010]91号;尚未进行批复。根据政策要求及最新提供的《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煤矿生产地质报告》,2010年12月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变更至30万吨/年《开采设计方案》,于2011年1月24日批复,文号:黔能源煤炭[2011]52号。 根据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规,也对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抽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该矿现状及以上精神,我设计院受业主委托,特编制何家冲煤矿矿井瓦斯抽放设计。 本次设计主要立足于解决安全问题。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说明

矿井瓦斯抽采设计 一、矿井概况 1、矿井位置及资源储量 地方永安煤业位于禹州市文殊镇南村,由原文殊镇顺利煤矿和兴发煤矿两个煤矿整合而成。系股份制企业,隶属于省煤层气开发利用。为“四证”齐全矿井。 矿井开采二1煤层,资源储量526.61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74.2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52.39万吨,可采储量206.4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 2、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煤层气公司所属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0〕200号),永安煤业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6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12m3/min,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3、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于2009年10月26日所做的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永安煤业有煤尘爆炸性。二1煤层为Ⅲ类,即不易自燃煤层。

4、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其中主立井承担提升煤炭,辅助进风任务;副井承担提升人员、升降物料及主进风等任务;回风立井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矿井开拓水平为-134m,全矿划分为11采区和12采区,其中11采区为上山采区,12采区为下山采区(因瓦斯高,治理难度大,予以密闭)。11采区为矿井首采区,老副井煤柱工作面目前为隐患整改工作面。 5、瓦斯参数测定情况 为合理开采11采区,地方永安煤业首先于2015年8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100m标高已浅二1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测定报告》,结果如下:二1煤层瓦斯含量为3.67~4.35m3/t,平均值为4.02 m3/t;瓦斯压力为0.075~0.090MPa,平均值为0.083 MPa。两个指标均小于“双六”,符合《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 其次,于2017年9月地方永安煤业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进行测定,编制了《地方永安煤业11采区二1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半径测定报告》,结果如下: 1、当抽采40天,顺层钻孔抽采半径为1.0m,钻孔间距2m;

规范1997瓦斯抽放标准

首页>>政策法规>>法律法规>>国家法律>>煤矿 关于发布《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通知 【标题】关于发布《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通知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煤炭工业部 【颁布日期】19970417 【实施日期】19970701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安全 【文号】煤安字(1997)第189号 【名称】关于发布《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通知 【题注】 【章名】通知 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各直管矿务局(公司),北京矿务局,神华集团公司、华晋焦煤公司、伊敏煤电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局,各直属矿务局(公司): 为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瓦斯的各项规定,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在1989年制定和发布了《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该规范在生产实践中对瓦斯抽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瓦斯抽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已不适应需要。为此,部组织有关专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本《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从1997年7月1日起施行。原《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同时废止。 【名称】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 【题注】 【章名】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切实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瓦斯抽放的各项规定,加强瓦斯抽放技术管理,提高抽放瓦斯效果,防止瓦斯事故,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力、保护环境和开发资源,特制定《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 第3条矿井瓦斯抽放工作由各级总工程师负全面技术责任。应定期检查、平衡抽放瓦斯工作、解决所需设备、器材和资金;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抽放瓦斯工作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抽放瓦斯工作面的衔接,做到“掘、抽、采”平衡;局、矿行政正、副职负责落实和检查所分管的有关抽放瓦斯工作;局、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抽放瓦斯工作负责;抽放瓦斯所需要的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局、矿财务、供应计划和生产环节计划。 第4条应进行瓦斯抽放的矿井必须把矿井瓦斯抽放纳入到采掘工作面、采区、矿井设计中,投产验收时必须同时对瓦斯抽放工程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 第5条抽放瓦斯的局、矿必须将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抽放瓦斯指标列入经济承包指标进行考核。 第6条为促进矿井瓦斯抽放和利用工作,各局、矿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对抽放瓦斯工作做出成绩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必要的表彰奖励。 第7条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对本《规范》的贯彻实施负责监督、检查。 第8条要加强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装备。

2019年煤矿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现场抽考试卷(B带答案)

2019年煤矿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现场抽考试卷(B 卷) 答案 (2019年2月)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20题,3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矿井采掘接续紧张时,可以采用“剃头下山”开采。(×)2.矿井月产量不能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10%。(√)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 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可以使用架线式电机车。(×) 5.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6.矿井实际供风量不得小于矿井需风量。(√) 7.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现分区通风。(√) 8.根据井下通风需要,采区皮带下山的末段可用作回风。(×) 9.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形成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 10.在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时,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不进行探放水。(×) 11.井下有透水征兆必须撤出井下作业人员。(√) 12.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属于超层越界开采。(√) 13.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须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并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 14.采煤工作面必须有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 15.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严重的建设矿井进入二期工程的,应当形成双回路供电。 (√) 16.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可按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17.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承包方应按按规定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生产。(√) 18.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的不得进行生产建设。(√) 19.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了突出,煤矿应立即按照突出煤层管理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 20.矿井首次发生过冲击地压动力现象,应在一年内完成冲击地压危险性鉴定。(×) 二、单选题(每题1.5分,共20题,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炮采工作面的单班作业人数超过(C)人时,可认定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人数超过最高限额 A、20 B、23 C、25 D、28 2.某矿井初步设计生产能力45万t/年,后经核定批准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t/年,该矿井全年原煤产量中,(D)为矿井存在超能力生产。 A.30.5万t/年 B.32万t/年 C.33万t/年 D.34万t/年 3.某突出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其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于邻近煤层和围岩,则以下(C)不是采煤工作面抽采达标的判定参数。 A.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或其他突出敏感性参数 B.采煤工作面极限风速(≤4m/s)的瓦斯浓度(≤1.0%) C.可解吸瓦斯量 D.工作面瓦斯抽采率 4.(C)可不纳入井下瓦斯检查范围。 A.未作业的采掘工作面 B.临时井巷检修地点 C.闲置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 D.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 5.某高瓦斯矿井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若发现(B)情形,可认定矿井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A.未按规定安设、调校风速传感器 B.未按规定安设、调校甲烷传感器 C.未按规定安设、调校CO传感器 D.未按规定安设、调校温度传感器 6.按四川省瓦斯综合治理现行规定,(C)可不增设甲烷传感器。 A.开钻的钻场 B.采掘工作面过老空区 C.生产作业区域的封闭墙内甲烷达2.5%时,在封闭墙外 D.距突出煤层法距<15m的岩巷掘进面 7.井下除(B)外,其他认定矿井存在“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重大事故隐患。

某某矿井瓦斯抽采设计说明

瓦斯抽放设计 编制 审核 科长 总工程师 xxxxx通风科

目录 1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的指导思想 (3) 1.3 抽采效果预计 (3) 2 井田概况 (3) 2.1 交通位置 (3) 2.2 地形地貌 (3) 2.3 地表水 (4) 3 矿井瓦斯赋存 (4) 3.1 煤层瓦斯基本参数 (4) 3.2 采区瓦斯储量 (5) 4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8) 4.1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8) 4.2 瓦斯抽放的可行性 (14) 5 抽放方法 (15) 5.选择瓦斯抽采方法的依据 (15) 5.2 采区瓦斯来源分析 (15) 5.3 抽放方法选择 (16) 5.4 钻孔及钻场布置及封孔方法 (16) 6 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及设备选型 (19) 6.1 抽放管路选型及阻力计算 (19) 6.2 瓦斯抽放泵选型 (25) 6.3 辅助设备 (25) 7 瓦斯抽采参数检测与监测 (26) 7.1 瓦斯抽采参数检测 (26) 7.2 地面抽采泵房监测监控 (26) 7.3 抽采泵断电控制 (28)

1 绪论 1.1 概述 地理位置:xxxxx公司xxxxx为xxx煤炭产业集团下属xx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具有独立采矿权人的国有煤炭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xxxxx矿井以生产原煤为主,矿井于1988年12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并于2005年经x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xxx函[2005]734号文《x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xxx(集团)xxx煤矿和xxxxx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之中审批,xxxxx矿井综合生产能力核定为50万吨/年。 井田地处xxx煤田北部,北与xxx田相联,南与xxx井田相接,南北走向长7.8km,东西宽3.5km。井田所处构造部位属新华夏系xxx沉降带川东褶皱带的背斜北段,井田断层裂隙发育,采区主要开采煤层受F35、F38等大断层和背斜轴的影响和破坏。上以+400m标高为界,下以-200m标高为界。 煤系地层属三迭系须家河组(T3xj),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有9层,其中连、外连为井田主采煤层。煤层均为低硫、特低磷的1/3焦煤。 井田煤系地层为陆相沉积,岩性变化大,含煤层数多,加上古河流冲蚀,稳定性差;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冲积旋回征,旋回下部为河道滞留及边滩沉积,与下伏岩石冲刷接触,旋回上部为泛滥平原沉积。至2005年末,矿井煤层地质储量(A+B+C+D)为1265.7万吨,工业储量(A+B+C)为1181.8万吨,其中高级储量(A+B)为569.9万吨,可采储量为844.2万吨。服务年限20年。 xxxxx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类型。矿区基本以背斜所形成的山脊为地表分水岭,分水岭东、西两侧横向溪沟发育。东侧溪沟分布稀少,汇集了分水岭以东泉水及井水和斯耳子沟、夏家沟、家湾等地表溪沟水,并汇入明月江。西侧溪沟分布较密集,汇集了分水岭以西泉水及井水和王家沟、龙沟、汪家沟、代家湾、黑子沟、廖家沟等地表溪沟,并汇入铜堡河,最后均汇入洲河。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技术设计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技术设计 专业:通风与安全系 班级:09通风(2)班 姓名:张学伟 指导老师:姚向荣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通风与安全系 2011年6月

1地质概况: 本工作面走向长度1500m 、倾向长度120m ,停采线至回风上山距离150m ,采区回风上山长度1800m 。局部弯头长度100m ,工作面日产量3000t 。本煤采区开采某煤层(2号),煤层厚度为5m ;赋存稳定,倾角为15°顶板为砂质泥岩,岩层不能致密,上覆1号煤层50m ,煤厚2m 。本区域本区有小断层,对开采影响不大。 2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瓦斯参数: 2.1煤层瓦斯参数: 1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2m3/t.r ,煤的密度为1.45t/m3,水分0.2%、灰分21%、挥发份15%;2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5m3/t.r ,煤的密度为1.32t/m3,水分1.2%、灰分18%、挥发份17%。 2.2抽放瓦斯参数: 2号煤层透气性系数λ=0.0276(m2/MPa2.d),如用未卸压长钻孔预测抽煤层瓦斯,百米钻孔瓦斯抽和量为0.01m3/min·hm。 3瓦斯储量计算: 3.1煤层瓦斯储量计算: 根据已知条件:2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5m3/t.r ,煤的密度为1.32t/m3,水分1.2%、灰分18%、挥发份17%; 1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2m3/t.r ,煤的密度为1.45t/m3,水分0.2%、灰分21%、挥发份15%。可以得到原始瓦斯含量,公式如下: 100/100A M Q Q d ad )(可燃基原--?= 式中:Q 原——矿井原始瓦斯含量,m 3/t;

Q 可燃基——可燃基瓦斯含量,m 3/t.r; Mad ——水分; Ad ——灰分。 可得: 292.9100/182.11005.11Q 2=--?=)(原 可采层瓦斯储量:ρ????=D H L Q W 22原 式中:Q 原2——2号煤原始瓦斯含量,m 3/t ; L ——2号煤工作面走向长度,m ; H ——煤层厚度,m ; D ——2号煤倾向长度,m ; ρ——2号煤的密度,t/m 3。 可得: ρ????=D H L Q W 2 2原 =9.292×1500×5×120×1.32 =1104(万t ) 3.2工作面可抽量计算: 相对瓦斯涌出量q 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100/100A M Q d ad )(原---=W c q 式中:W C ——可燃基残存量,m 3/t 可燃基残存量可根据表2-1查取 表2-1 q=9.292-3.2× (100-1.2-18)/100=6.7064 可采抽瓦斯总含量W 可: W 可=q ×L ×H ×D ×ρ =6.7064×1500×5×120×1.32 =7967203.2(m 3) 预抽纯量Q 纯: Q 纯=W 可/(24×60×330)= 16.766(m 3/min)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各定义 (1) 4 建立抽放瓦斯系统 (3) 5 地面永久瓦斯站瓦斯抽放系统 (4) 6 井下移动泵站瓦斯抽放系统 (6) 7 瓦斯抽放方法 (7) 8 瓦斯抽放管理 (8) 9 瓦斯利用 (10) 10 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 (10) 附录 A(规划性附录)瓦斯抽放基础参数测算 (44) 附录 B(规划性附录)瓦斯投放方法类别及抽放率 (14) 附录 C(规划性附录)瓦斯抽放参数监控系统 (16) 附录 D(规划性附录)瓦斯抽放工程设计 (17) 附录 E(规划性附录)主要单位换算 (19) AQ 1027—2006

前言 为切实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的方针,加强瓦斯抽放技术管理,保证瓦斯抽放工程的安全,提高瓦斯抽放效果,防止瓦斯事故.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4 年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原煤炭工业部 1997 年制定的《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 5018——96)为依据、在充分考虑煤矿瓦斯抽政工艺技术特点和目前我国煤矿瓦斯抽故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代替 MT T 692—1997《煤矿瓦斯抽放技术觇范》。 奉标准与 t 煤矿乩斯抽放技术规范》 (MT/T 692 一 1997)相比内容上有了较大增加: ——增加了矿井瓦斯抽放工程设计的内容: ——增加了移动泵站瓦斯抽敞系统; ——增加了瓦斯抽放方法; ——增加了瓦斯抽放管理; ——增由 B 了瓦斯刺用: ——增加了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 ——对一些词句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忙: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永山、王魁军.邱宝杓、张兴华、高坤、曹垚林、富向。

煤矿瓦斯抽放设计说明

XX县XX镇XX煤矿瓦斯抽放设计 说明书

目录 概述 (3) 1 矿井概况 (4) 1.1交通位置 (4) 1.2 井田地形与气候 (5) 1.3 井田地质构造情况 (6) 1.4煤层赋存情况 (6) 1.5矿井开拓方式 (7) 1.6矿井通风方式及邻近矿井瓦斯涌出 (7) 2 矿井瓦斯抽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8) 2.1XX煤矿瓦斯治理现状 (9) 2.2矿井通风及瓦斯管理情况 (9) 2.3瓦斯最大涌出来源与构成 (11) 2.4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11) 2.4.1 相关法规的要求 (11) 2.4.2 采掘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需要 (12) 2.5瓦斯抽放的可行性 (12) 2.6矿井瓦斯储量与可抽量 (13) 3 矿井瓦斯抽放方案初步设计 (14) 3.1 抽放方法选择的原则 (14) 3.2 抽放瓦斯方法选择 (15) 3.3 矿井瓦斯抽放量预计 (15) 3.4 抽放服务年限 (15) 3.5 抽放参数的确定 (15) 3.6 瓦斯抽放参数监测 (15) 4 瓦斯管网系统选择与管网阻力计算及设备选型 (16) 4.1 矿井瓦斯抽放设计参数 (16) 4.2 瓦斯管网系统选择与管网阻力计算 (16) 4.2.1 瓦斯抽放管网系统 (16) 4.2.2 瓦斯抽放管管径计算及管材选择 (16) 4.2.3 管网阻力计算 (17) 4.2.4 瓦斯抽放管路敷设 (18) 4.2.5瓦斯抽放管道的附属装置 (19) 4.3 瓦斯抽放泵选型计算 (21) 4.3.1 瓦斯抽放泵流量计算方法 (21) 4.3.2 瓦斯泵压力计算方法 (21) 4.3.3 瓦斯抽放泵选型计算 (22) 4.3.4 瓦斯抽放泵选型 (22)

矿井瓦斯抽放设计要点

第九章矿井瓦斯抽放设计 抽放瓦斯系统的建设必须有抽放瓦斯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前者供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之用,后者是工程施工的依据。 编制矿井抽放瓦斯设计要以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经审批的《矿井抽放瓦斯可行性论证报告》提供的瓦斯基础参数为依据。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抽放目的、抽放规模、抽放量预计、工程量和投资估算以及经济效益等。设计任务书一般由生产单位(局、矿)与承担设计单位共同编制,按隶属关系报上级批准后下达。 第一节设计必须的基础资料 一、矿井概况 1.矿井地质 包括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煤炭储量等。 2.开拓开采 包括矿井生产能力、矿井开拓方式与巷道布量、采煤方法等。 3.通风、瓦斯 包括通风设备与能力,矿井、采区和工作面(采煤与掘进)的瓦斯涌出量,瓦斯来源与平衡分析,瓦斯特殊涌出情况,瓦斯对安全生产的威胁程度,煤尘爆炸指数,煤的自燃倾向性等。 瓦斯基础参数主要包括:煤层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矿井瓦斯储量、可抽瓦斯显、瓦斯抽放率、煤层透气性系数、钻孔瓦斯流量及其衰减系数等。 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和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与计算可参见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有关内容。 1.矿井瓦斯储量 矿井瓦斯储量是指矿田开采过程中能够向矿井内排放瓦斯的煤层(包括可采、不可采煤层)与岩层储存的瓦斯总量。其计算公式为:

123 11112221K n i i i n i i i W W W W W A X W A X ===++= ?=?∑∑ (9-1) 式中:W k——矿井瓦斯储量,万m 3; W 1——可采煤层(包括局部可采煤层的可采部分)瓦斯储量总和,万m 3; A 1i ——矿井每一个可采煤层的煤炭储量,万t; X 1i ——每一个可采煤层的瓦斯含量,m 3/t n ——矿井可采煤层数, W2——可采煤层采动影响范围内不可采邻近煤层的瓦斯储量总和,万m 3; A 2i——可采煤层采动影响范围内每一个不可采煤层的煤炭储量,万t ; X 2i——可采煤层采动影响范围内每一个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含量,m 3/t; m ——矿井可采煤层采动影响范围内的不可采煤层数; W 3——围岩瓦斯储量,万m 3。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附录中对开采层采动影响范围的确定做了说明:“上邻近层取50—60m下邻近层取20~30m 。”根据矿井地质与开采煤层厚度的具体条件可将此计算范围适当扩大。对于围岩瓦斯储量,当围岩瓦斯很小时可以忽略不计;若瓦斯含量多时,可据经验选取或实测而定,当无实测数据时,可按煤层瓦斯储量的10%~15%概算。 2.矿井可抽瓦斯量 可抽瓦斯量系指矿井瓦斯储量中在目前的开采条件和技术水平下能被抽出来的瓦斯量。常用下式概算: 100C K W W η=? (9-2) 式中 W c ——矿井可抽瓦斯量,万m 3; Wk ——矿井瓦斯储量,万m 3; η——矿井瓦斯抽放率,%。 3.抽放率 抽放率是衡量瓦斯抽放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方法有以下2种: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100c y y c q q q η= + (9-3) 式中 ηy ——抽放率,%; q c ——矿井、采区或工作面的抽放瓦斯量,m 3/min ; qy——在枕放条件下的矿井、采区或工作面的风排瓦斯量,m 3/min 。

煤矿抽放瓦斯利用孔板流量计

煤矿抽放瓦斯利用孔板流量计 计算抽放方法及参考系数 孔板流量计由抽采瓦斯管路中增加的一个中心开孔的节流板、孔板两侧的垂直管段和取压管等组成,如下图。当气体流经管路内的孔板时,流束将形成局部收缩,在全压不变的条件下,收缩使流速增加、静压下降,在节流板前后便会产生静压差。在同一管路截面条件下,气体的流量越大,产生的压差也越大,因而可以通过测量压差来确定气体流量。 瓦斯混合气体流量由下式计算: Q=Kb△h1/2δ P δ T (1) 该公式系数计算如下: K=189.76a mD2(2) b=(1/(1-0.00446x))1/2(3) δ P =(P T /760)1/2(4) δ T =(293/(273+t))1/2(5) 式中: Q—瓦斯混合流量,米3/秒; K—孔板流量计系数,由实验室确定见表-4实际孔板流量特性系数K b—瓦斯浓度校正系数,由有关手册查表-3瓦斯浓度校正系数b值表 △h—孔板两侧的静压差,mmH 2 O,由现场实际测定获取; δ P— 压力校正系数; δ T— 温度校正系数;

x--混合气体中瓦斯浓度,%; t--同点温度,℃; a --标准孔板流量系数;(在相关手册中查出) m--孔板截面与管道截面比; D--管道直径,米; P T --孔板上风端测得的绝对压力,毫米水银柱; P T =测定当地气压(毫米水银柱)+该点管内正压(正)或负压(负)(毫米水柱)÷13.6 为了计算方便,将δ T 、δ P 、b、K 值分别列入表1、表2、表3、表4中。 抽采的纯瓦斯流量,采用下式计算: Qw=x·Q (6) 式中x—抽采瓦斯管路中的实际瓦斯浓度,%。 孔板流量计在安装时要注意孔板与瓦斯管的同心度,不能装偏。在钻场内安装流量计时,应保证孔板前后各1m段应平直,不要有阀门和变径管。在抽采巷瓦斯管末端安装流量计应保证孔板前后各5m段应平直,不要有阀门和变径管。 各矿井应根据不同的管路条件和具体位置安设相应的流量计,准确推敲计算公式,按规定定期维护校正,以便为瓦斯抽采提供可靠数据。 例:某矿井瓦斯抽采支管直径为D=100毫米,拟定安设开口直径d=50毫米的孔板,试建立其流量方程式? 解:m=(d/D)2=(0.05/0.1)2=0.25 计算瓦斯流量特性系数值,应用公式(2)得 K=189.76a mD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