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体育学院

目录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三)考核方式改革

(四)师资队伍建设

(五)教材建设

(六)教学大纲

四、实施计划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附件: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

附件: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

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办法,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

.身体健康:使大学生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合理选择时间、环境,提高自身科学健身锻炼的能力,学会测试和评价自身健康状况的方法和手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练就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使大学生能够根据个体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的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掌握运用适宜的锻炼方法调节自我情绪,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自我成功的感觉;能在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健康: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通过体育教育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发挥长处,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对公共体育课进行改革,并非是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的随心之举,背后不但有对现行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思索,还有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客观分析,甚至包含了对学校发展现状

及人才培养的现实考量。

山西大同大学成立于年,由于是四校合并,原有的每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合并之后产生了很多矛盾,让学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山西大同大学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和这所学校一样,也经历了四校合并后的磨合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一显露出来。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教学观念未能及时更新,学生热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体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而学校的现实状况却是,公共体育课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很多学生喜欢在业余时间打篮球、打羽毛球、踢毽球,学校凡有体育比赛报名都是异常火爆,但体育课却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老大难课,在学生中间,热爱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教师按部就班完成教学,学生按部就班上课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危机。

除体育课之外,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公共体育教学部对近三年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在体测的各项目测试中,多数学生的成绩刚刚达到国家的最低及格标准,成绩优秀的学生数量和比例在逐年下降。参考近三年来的田径运动会成绩,不难发现,甲组(除体育学院外其它院系组)的总体成绩在下降,甚至有些学院鲜有进入运动会单项前八名的成绩。这些都直接反映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

年是山西大同大学的教学质量年,学校也更加清晰了办学定位,其中提到要“面向社会,服务地方”,这给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人才的培养,身体是基础,是关键。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很难承担起具体的工作。尤其是劳动方式的巨大变化,脑力劳动在整个劳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更加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来保证工作的完成。

公共体育课没有实现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学生体质状况连年下降,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这些现实情况的存在,给公共体育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只有直面存在的问题,破旧立新,才能更好的实现既定目标。改革,成为了公共体育教学部最好的选择。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在前期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公共体育教学部对原有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体育课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体育课首先加入了课前慢跑环节,要求上课学生在课前进行分钟慢跑。其次,引入中国传统养生的内容,如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这些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适合于学生日常的健身锻炼。相比其他体育项目,学生在掌握这些内容之后,可以终生受益。这些内容的引入,一方面切合了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要求,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受益更深。

除此之外,结合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需要,公共体育教学部还创新性的将象限跳、字跑、平行移动、仰卧起坐(女),俯卧撑(男)等内容引入体育课中,供教师进行选择。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公共体育教研部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即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在围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自主进行教学,教师只需将自己的教学情况报公共体育教学部备案即可。

(三)考核方式改革

体育课程(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是我校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根据我校学生成绩考核办法规定,必修课和选修课应进行期终考试。通过全面的考试和评定,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

体育课程考试内容及评分比例

(四)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公共体育教研部于年月份对承担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充分了解公共体育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培训,广大教师充分的理解了《公共体育》这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

(五)教材建设

在《公共体育》教学中,除室外实践课外,公共体育教研部还为学生开设有体育理论课程,选取郝光安主编的《体育实践与学生健康》为专用教材,并选取冯青山、魏彪编写的《大学体育教程》为教学参考书。

(六)教学大纲

详见附件。

四、实施计划

. 学年第二学期

()公共体育课:将一年级的公共体育课授课内容进行改革,由任课教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体育成绩表现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情况,自行选择公共体育课的授课内容,适当增加一些趣味体育项目,吸引学生的参与,并将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贯穿其中,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仍以选项课方式进行。

()阳光体育:年月中旬到月中旬,选取周时间,抽取全校学生的进行米长跑测试。具体测试办法为:每周进行一个年级的测试,由体育学院按照各学院除病、残学生外总人数的进行随机抽取,被抽取同学原则上应配合测试。测试成绩由体育学院进行记录,供以后进行对比,并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一项指标。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从本学期开始,更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时间,在月份,完成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 学年

()公共体育课: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一年级的授课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但需在上学期课程结束后将本学教学计划上交公共体育部进行审核,并在开学初上报具体授课内容。

将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进行拆分,变原来的授课时间改为单双周授课制,减少本学年的授课时数,为下学年开始三年级增加公共体育课程做准备。

二年级的课程中,每次课之前,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钟慢跑,要求任课教师全程带跑。在完成慢跑之后再进行当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阳光体育:年月中旬到月中旬,选取周时间,对全校剩余的的学生进行米长跑测试。具体测试办法为:每周进行一个年级的测试,各学院除病、残学生以及参加月份测试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原则上必须参与测试。测试成绩由体育学院进行记录,供以后进行对比,并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一项指标。

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对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参与米测试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测试,对比两次的成绩,根据成绩对学生一年来的体育锻炼情况作出评价。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本学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间仍然安排在月份进行,具体实施由体育学院体测中心负责。

. 学年

()公共体育课: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内容不变,力争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后,将公共体育课的模式和内容予以固定。

在三年级增加公共体育课教学,分单双周进行授课,具体内容与二年级大致相同,以选项课的方式进行。

从本学年开始,对公共体育课的授课时间进行改革,变原有的小时分钟的大课为分钟的小课,公共体育课次数有原来周次为周次。

()阳光体育:年月中旬到月中旬,选取周时间,对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参与米测试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测试,对比两次的成绩,根据成绩对学生一年来的体育锻炼情况作出评价。

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对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参与第二次米测试的学生进行第三次测试,并将三次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根据成绩对学生一年来的体育锻炼情况作出评价。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本学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间仍然安排在月份进行,具体实施由体育学院体测中心负责。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详见附件。

附件:

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公共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使大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开设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根据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适合个人的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掌握健康体适能和中国传统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科学地体育锻炼,以发展各种体能和运动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有效的积极的学习目标,能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精神。

三、教材教参

教材:大学体育系列教程《体育实践与学生健康》,人民体育出版社,年,郝光安。

教参:《大学体育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冯青山,魏彪。

四、教学方式

理论部分主要以讲授为主,技术部分主要以讲授与教学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五、男、女生体育课程纲要

一年级男、女生基础课教材纲要

第一学期

、理论部分

体育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地位、作用、目的及任务;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健康体适能锻炼方法及评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技术部分

()健康体适能、基本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练习;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式太极拳或六字诀)。

()保健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学期

、理论部分

体育锻炼与健康;体育锻炼与营养、体育锻炼与保健;中国传统健身理论。

、技术部分

()健康体适能、基本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等)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练习;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易筋经或八段锦)

()保健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安排教学内容。

六、考核办法与标准

、式太极拳考核办法(分)

(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分)

()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符合规格要求。凡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分。

()每出现一次摇晃扣分,每出现一次附加支撑扣分,连续出现附加支撑扣分。

()凡考生因动作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考试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分。

()凡学生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不予评分。

()动作数量超出或不足,每多或少一个动作扣分。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分)

根据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习练要领进行评判,分为档个分数段,其中:优为—;良为—;差为—分。

、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考核办法

(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分)

完成整套功法质量的评判按照以下情况,每出现一次扣.分。

()移动类:每出现一次晃动、移动记录一次。

()遗忘类:动作遗忘或明显与整体提前或滞后者,每出现一次记录一次。

()错误类:动作与规定动作不符,每出现一次记录一次。

()呼吸类:出现明显气喘或憋气现象者,每出现一次记录一次。

()跑神类:出现不集中精力练功,东张西望者,每出现一次记录一次。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分)

根据各功法的特点及习练要领进行评判,分为档个分数段,其中:优为—;良为—;差为—分。

凡动作标准,呼吸顺畅,意念集中,演练神韵与项目特点融合,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视为优。凡动作较为标准,呼吸较为顺畅,意念较为集中,演练神韵与项目特点较为融合,动作与音乐配合较为一致者,视为良。

凡动作不规范,呼吸不顺畅,意念不集中,演练神韵与项目特点不融合,动作与音乐配合不一致者,视为差。

、健康体适能考核内容及办法

俯卧撑、仰卧起坐为必考项目,其他项目任选一项考核。

(一)“”字变向跑

()受试对象:男、女

()动作规格:测试开始前,受试者于点(起点)呈站立式起跑姿势,当听到开始信号后,立刻跑向点,再转向点→点→点→点→点→点,最后跑过点(图)。

()测试场地:在平坦地面上,画一条长米的直线,直线的起点为点终点为点,中点为点,在距直线米处的两侧,分别画左右两两对称的个点(,,,),两个左右对称点的连线分别经过直线距上、下端点的米处。

()测试方法:测试者跑完各点后回到起点时,测试员停表并记录成绩。

()测试单位:秒(精确到秒)。

()测试器材:秒表、发令哨、皮尺、粉笔。

()注意事项:跑动时脚要踩到各点。

“”

()受试对象:男、女

()动作规格:双足同时跳跃(图)。

()测试场地: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约米长)。将测试地面分为个象限,并标示数字,标示数字顺序见图。

()测试方法:受试者双脚并拢,微屈膝立于象限""中。听到开始信号后,双脚并拢按→→→→的顺序跳跃,计完成次循环动作所需时间。

()测试单位:秒(精确到秒)。

()测试器材:秒表、发令哨、直尺、粉笔。

()注意事项:双脚要同时起跳、落地;受试者每完成一次时,测试员应向受试者提示次数。

(三)左右横跨

()受试对象:男、女

()动作规格:测试开始前,受试者两脚分立于中线两侧,微屈膝,听到开始信号后向左或向右跨步,使两脚分跨在端线两边,然后再回到中线;再以同样动作,向另一端线跨步,再回到中线原来位置时为完成一次动作(图)。

()测试场地:在平坦的地面上画条平行直线每条间隔米。

()测试方法:测试者连续做次动作,第次动作结束双脚回到中线时,停表计时并记录成绩。

()测试单位:秒(精确到秒)。

()测试器材:秒表、发令哨、皮尺、直尺、粉笔。

()注意事项:受试者每完成一次时,测试员应向受试者提示次数;测试者跨步时脚不能踩线。

左右横跨(秒次)

()受试对象:男

()测试时,受试者双手撑地,手指向前,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至开始姿势为完成次(如图),记录次数。

()注意事项:

测试时,如果身体未保持平直或身体未降至肩与肘处于同一水平面,该次不计数。

(五)仰卧起坐

()适应对象:女

()动作规格:受试者仰卧于体操垫上,两腿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交叉抱于脑后,另一人压住受试者双脚。要求起坐时双肘触及两膝,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图)。

()测试场地:一块平坦空地。

()测试方法:受试者做好预备姿势后,测试员发出开始信号并计时,计受试者在分钟内所完成动作的个数。动作必须规范,动作不合要求时不计数。

()测试单位:个分钟。

()测试器材:秒表、发令哨、体操垫。

仰卧起坐(个分钟)

、第一学期凡非保健班学生考试前须具备完成分钟不间断慢跑(不计距离)的能力,方可参加体育课考试。第二学期凡非保健班学生考试前须具备完成分钟不间断慢跑(不计距离)的能力,方可参加体育课考试。

、传统健身方法、男生俯卧撑和女生仰卧起坐为必考内容;“”字变向跑、象限跳、左右横跨任选一项做为本学期考试项目。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其中传统健身方法占,健康体适能、基本素质占,体育理论与专项理论知识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占,平时成绩占。

附件: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

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给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的重任。体育教学是实施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不仅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方面起关键作用,更要教育学生学会预防养生的基本知识,培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公共体育课教学任务也在增加,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现有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更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实。为了加快我院体育教学改革步伐,适应我院体育教学发展要求,公共体育教学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现提出公共体育课改革方案。

一、改革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手段与功能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教育基本目标在执行过程中的缺失与错位。就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而言,一方面体育课项目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体质连年下降已是不争事实。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体质却逐年下降,这给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每周一次公共体育课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更难以实现学生体质增强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将阳光体育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现有公共体育课有机结合,探索未来公共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路子,在实现体育课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二、改革目标

山西大同大学学校体育以公共体育课为主体,以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依托,贯彻“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教学宗旨,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会预防养生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的水平,使学生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 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康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 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门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置办法,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

. 身体健康:使大学生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合理选择时间、环境,提高自身科学健身锻炼的能力,学会测试和评价自身健康状况的方法和手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练就强健的体魄。

. 心理健康:使大学生能够根据个体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的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掌握运用适宜的锻炼方法调节自我情绪,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自我成功的感觉,能在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 社会适应健康: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通过体育教育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发挥自身长处,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

三、课程结构

. 为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把“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公共体育课有效对接,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校内群体竞赛等纳入体育课程范畴,并创新性的引入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和现代预防医学的知识,形成课内外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大体育”课程。

. 根据我校体育教学的总体要求及体育教学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实际需要。

. 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学生开设的保健体育课程,是一门适应性体育教育课程,以人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以传统养生和体育疗法为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康复和保健。

四、课程设置

对现有公共体育课进行调整,仍然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分为两部分,并设想从学年开始,将现有的公

共体育课开设时间进行变更,由第一、二学年变更为第一、二、三学年进行开设。三个学年中,为普通学生开设基础体育课和选项体育课程,为病、残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程。同时,将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以及现代预防医学知识纳入到体育课中,为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 基础体育课程

第一学年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时,第二学期学时,共计学时。在具体教学内容上不做具体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授课内容,内容的选择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速度、柔韧、耐力、力量等相关素质。

. 选项体育课程

选项体育课程开设于第二、三学年,每学年两学期分别开设,每学期学时,每年学时。项目设置有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羽毛球、毽球、瑜伽、跆拳道、形体等项目为主,并根据我校的实际师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需要,开设一些新项目。

表公共体育课的学时分配

.

保健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正常的课程开设时间以及学时数相同,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以指导学生的康复保健为主,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

. 阳光体育的相关要求

根据国家政策及阳光体育的相关要求,将阳光体育落实到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以冬季长跑为主要形式,带动早操、课间操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活动的理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具体规定如下:

()活动原则: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活动形式:原则上每生每天长跑距离为米。

()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阶段设定每天的长跑距离或其他项目的运动量,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完成当天预定的锻炼里程(或锻炼量)目标。

()注意事项: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对身体患有疾病、不宜剧烈运动的学生在征求家长和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其他切实可行的锻炼方案;加强组织和引导,避免安全事故。

.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在每学年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拟定将测试安排于每

年月份,并将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与公共体育课的成绩挂钩,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具体规定如下:

()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参加一次测试。

()将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相挂钩,并作为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取相关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加以规定。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由测试站负责完成,所有成绩一律以计算机方式进行采集和处理,并按规定存档与上报。

. 体育理论课程

在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全过程中,要分配一定的教学时数用于理论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现代预防医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体育项目的简单知识。

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 体育课评价采用学习过程评价与体育知识、技能考核综合评定,包括平时表现、专项技能、身体素质、体育理论等。体育成绩以百分制记分,要求网上录入成绩,实行网上成绩管理。

.考核内容与比重见表。

六、进度安排

. 学年第二学期

()公共体育课:将一年级的公共体育课授课内容进行改革,由任课教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体育成绩表现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情况,自行选择公共体育课的授课内容,适当增加一些趣味体育项目,吸引学生的参与,并将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贯穿其中,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仍以选项课方式进行。

()阳光体育:年月中旬到月中旬,选取周时间,抽取全校学生的进行米长跑测试。具体测试办法为:每周进行一个年级的测试,由体育学院按照各学院除病、残学生外总人数的进行随机抽取,被抽取同学原则上应配合测试。测试成绩由体育学院进行记录,供以后进行对比,并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一项指标。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从本学期开始,更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时间,在月份,完成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 学年

()公共体育课: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一年级的授课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但需在上学期课程结束后将本学教学计划上交公共体育部进行审核,并在开学初上报具体授课内容。

将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进行拆分,变原来的授课时间改为单双周授课制,减少本学年的授课时数,为下学年开始三年级增加公共体育课程做准备。

二年级的课程中,每次课之前,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钟慢跑,要求任课教师全程带跑。在完成慢跑之后再进行当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阳光体育:年月中旬到月中旬,选取周时间,对全校剩余的的学生进行米长跑测试。具体测试办法为:每周进行一个年级的测试,各学院除病、残学生以及参加月份测试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原则上必须参与测试。测试成绩由体育学院进行记录,供以后进行对比,并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一项指标。

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对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参与米测试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测试,对比两次的成绩,根据成绩对学生一年来的体育锻炼情况作出评价。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本学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间仍然安排在月份进行,具体实施由体育学院体测中心负责。

. 学年

()公共体育课: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内容不变,力争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后,将公共体育课的模式和内容予以固定。

在三年级增加公共体育课教学,分单双周进行授课,具体内容与二年级大致相同,以选项课的方式进

行。

从本学年开始,对公共体育课的授课时间进行改革,变原有的小时分钟的大课为分钟的小课,公共体育课次数有原来周次为周次。

()阳光体育:年月中旬到月中旬,选取周时间,对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参与米测试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测试,对比两次的成绩,根据成绩对学生一年来的体育锻炼情况作出评价。

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对年月中旬到月中旬参与第二次米测试的学生进行第三次测试,并将三次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根据成绩对学生一年来的体育锻炼情况作出评价。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本学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间仍然安排在月份进行,具体实施由体育学院体测中心负责。

七、说明

未尽事宜,解释权归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体育课程改革

《大学体育》是基础教育学院开设的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设置 的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及发展的必备课程。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增进学生的健康 1.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由于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影响,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户外活动时间过少,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学生心肺功能的下降,意志力、忍耐力的减退,不能不令人忧虑。 2.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忽视 90后的少年儿童双休日、寒暑假都参加培训班、家教班,限制了少年儿童的自由,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导致他们的性格孤僻,自私、固执、抑郁,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下降,意志品质薄弱等心理障碍越来越突出。 3.健康第一要讲求实效 体育运动正是解放青少年身心压迫的最佳方式。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尤其高中对学生升学指标的实现,给学生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他们渴望运动,期盼自由。但是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占用学生体育课的时间,因此刚刚升入大学的学生大部分人高中基本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 二、课程改革依据 1、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把课改新理念融

入到教学中,贯彻教改方针,改变师生关系,加强趣味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主动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条件锻炼学生的体质。 2、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共识。 3、体育课程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教学内容多样化。体育教学不再单调,而是越来越多样化。 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快乐的学习。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就要关注学生是否愿学,是否学得愉快;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学习”;就要努力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和活动产生兴趣。所以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自觉、愉快的学习,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必然会产生更大的成效。让学生学习、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 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各种技巧。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强调要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重庆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常见问题解答

重庆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辅导材料 一、怎样查看体育课信息? 答:所有与体育课相关的通知信息以及课表、成绩等,请第一时间到“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688854124.html,)查询,而不是到学校“重大教学”查询,超级课表不能关联本系统课表数据。 二、怎样选排课? 答:体育课首先要获得全校其它课程(包括实验教学)的选课数据后才能安排选课,所以往往要比其它课程的选课时间晚十几天,但我们获得数据后会马上安排体育课选课,体育课选课结束的第三天一般可以查看课表,切记:一定要到“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查询。 三、选课后没选上怎么办? 答:先选后排必然存在由于某个时段选课人数太少不能开班的情况。我们已经最大限度为同学们考虑,例如达到十几个人我们就开班。 有两个解决途径:1. 补选。体育课课表上网的同时开通补选。所以请在补选开通时间及时补选;2. 机动学习。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自由时间,去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学班学习,但必须先征得任课老师同意,只要教学班人数不是太多,一般均会同意(我院已作要求)。 四、怎样上课? 答:按需预约上课是本次改革的特点,学生根据体育课目标管理的四个项目要求和自己的水平情况,决定如何预约学习(即决定是否需要学习,或者在哪个学期学习)。 预约学习以学期为单位,一旦预约成功后必须上课,否则按学校管理规定,3次无故旷课将取消本学期预约考试资格。但如果在学习期间预约考试合格后,允许不参加本学期后续学习,请务必告知任课教师。 五、本学期没有预约学习可以参加预约考试吗? 答:可以。但是如果已经预约学习成功了,则按上述第四点内容管理,目的是防止学生的随意性造成资源浪费。(这一条有修改:从下学期开始,必须预约学习(选课)才能考试,详细内容已在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发布。) 六、预约学习项目与预约考试项目可以不一致吗? 答:可以。 七、怎样考试? 答:本次改革实行教考分离,采取预约考试的方式进行。即在预约考试开放期间(通常为第2—17周每周四下午)学生根据各个项目的合格标准要求,可以参照老师的建议和自我评估,适时进行预约考试。

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体育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形式。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及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总结西华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和我院师资、场馆、地域、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公共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旨在使每位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既能锻炼身体,保持较好身体素质,又能愉悦身心、增长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掌握几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目标 1、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同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健身运动基本技、战术、理论、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基层单项比赛的指导方法和组织方法。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关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具备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 二、体育课类型 大学第一学期为身体素质提高期,第二、第三、第四学期采用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每一学期1个学分;三、四年级为体育选修课,修完一学期获得1个选修学分。 三、体育课基本内容 (一)学生分班原则 1 根据进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分为体育保健班和体育班;对于身体有残疾及有心脏病、哮喘或动过大型手术等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将之统一编入体育保健班学习和锻炼,并采取与体育班不同的考试办法进行考核。身体健康的学生则统一进行体育班。 2 对体育班学生根据其运动素质情况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进入基础班学习、锻炼和考核,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提高班学习、训练和考核。 (二)课程设置及结构 1、体育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79学时(含8课时体质测试)的体育课程。第一学期为13周,每周2学时,

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方案 进入新课程,我校作为江苏省新课程改革全样本实验学校,学校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课改实验中正确把握好三维健康教育观,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将课程改革看作师生共建的历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教师的潜能,创造性地实验。 “积健为雄”是着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我校体育工作的勉励,现在已经成为我校的教育理念,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构建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体育课程的特色和文化。因此,我们以“积健为雄”为指导,全面促进学生在身体与人格两方面共同发展,以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二、目标定位 学生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具体如下: 1.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4.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 学科建设目标 当然对传统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采用选项学习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来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对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体育论文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体育论文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型或策略,它既是体育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又是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载体。什么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河南教育学院李小莉将其界定为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转变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体育教学体育论文https://www.360docs.net/doc/688854124.html,、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把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2)是营造多元化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训练,如基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健身锻炼指导、裁判员培训等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高校经济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3)是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必然要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体育教学由关心体力发展或技能转变为关心体力、技能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过程。 三、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选择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出发点,注重体育文化含量,科学对待传统竞技体育,做到吸收精华,放弃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当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成果,吸收新知识、新内容,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社会、野外)、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外体育锻炼,因

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1 一、实施情况 本期我在实施新教材过程当中,努力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了过去体育教材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方式,力求把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和健康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放在首位,并且尽最大可能采用生动活泼的、能吸引学生的方式表现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和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经验和成果 本期我在教学过程当中,改变了一些过去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篮球双手头上投篮的教学中,过去的教学注重技术动作,强调运用过程,反复练习徒手的基本动作,学生投篮难以掌握,没有积极性,因此学习兴趣下降,达不到教学效果。通过教改,首先让学生以投出去为主,增加练习次数,教师用语言鼓励并做规范、准确的示范,当学生屡投不中时,他们就会去摸仿教师的动作,提出问题,这时再进行技术讲解,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多(70—80人); 2、运动场地少、小(上课班级多),运动器材少; 3、从“达标”情况看,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力量、吃苦耐劳精神、勇敢精神、集体主义等方面; 4、学生基本没有时间参加业余锻炼。 四、改进建议 1、增加体育器材、场地; 2、规范“二课、三操、一活动”,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更充足的精神来面对繁重的文化课,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 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2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

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同样学校教学也跟着时代步伐不断进步,体育课改革也势在必行,体育教学也要改革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建立能够充分体现我校:“和谐、扬长、互助、发展”个性特点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二、课程性质 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品德教学,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我们学校将要把体育教学定位在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发展性,从学生出发,充分体现我校所倡导的“追求科学、发展个性、创造卓越”建设具有实验特色的体育课程,我们将突破传统的思路,建立宏观大体育观,我们将体育教学实施健康教育,淡化竞技,注意健身,运用启发式、自主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将自选“套餐”式教学模

式代替传统式教学。 传统式与自选“套餐”式体育课的对比 传统体育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参差不齐,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2、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存在差异,不可能精通各个项目的教育 3、课的内容枯燥无味,学生都不感兴趣,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自选“套餐”式的体育课优点: 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出发点,一改传统式教学内容及方法,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兴趣爱好出发,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将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按项目分组上课,能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以便更好地发展,这种上课形式也能充分展示我们每位体育教师的专长,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教学目标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体育意识。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挖掘潜能,增强责任感。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8854124.html,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作者:赵慧彪原军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8期 摘要:文章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西工商学院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建 设和开展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表明: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健身为目标。在办学理念、师生体育观、体育活动质量、调动师生积极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山西工商学院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的建设对我校校园体育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 一、研究目的 山西工商学院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山西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各界对该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校在硬件不断发展的同时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2016年全校进行大规模教学改革, 使我校大学课程在原有固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生动,主要特点是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一门课程。怕累、没意思是学生在上体育课前经常提到的词语,随着全校课程大改革的趋势,体育课也进行了大胆改革,成立俱乐部课程。新学期学生所上体育课不再枯燥单调,而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喜欢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的课,这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积极性,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目前所拥有的俱乐部课程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柔力球。山西工商学院篮球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在中学已经掌握了如“三步上篮”等基础技术。进入大学后他们所需要的是运用这些技术以及在原有基本技术基础上学习更专业的技能,,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但是由于同一班级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技术难度较高的课堂中基础差的学生又跟不上进度,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使得教师只能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教学,部分技能强、喜欢篮球的同学,长期练习相对简易的技术,心理产生抑制作用,反而不在像以前喜欢篮球课。大学体育课堂中应该在学生已有的基本技术基础上,进行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仅仅得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让学生养成长期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体育的观念,让他们从热爱体育出发,拥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是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前提。[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要求,并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当前终身体育思想正在逐渐普及,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由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向注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健身体育改革素质教育 一、体育教学以终身健身为指导思想 终身健身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现代体育教学重要的发展方向,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克服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的历史局限和负面影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要重视以终身健身思想为指导,增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使之不光在学生时代,在进入社会后都具有健身意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视健身活动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体育教学改革还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 二、体育改革向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高校体育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了学习气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步确立,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有着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具有较高智力发展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实践表明,当前高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体育知识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得到了逐步增强,他们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他们需要用这些体育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健身的需要。社会各领域的竞争加剧,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心理承受的压力加大,出现了现代文明病、职业病等现象,这使大学生们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自己在学习期间的需要和毕业后择业的需要,而且是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健康第一”“终身健身”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也有所提高。 3.对健美的追求。随着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增强,健美锻炼,将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生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过去,学校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中心,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几乎不向学生传授任何有关健美的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大大提高,在校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健美锻炼在大学校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以及各种肌体练习,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4.对娱乐的渴望。娱乐性原本就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大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且也是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寻找乐趣,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5.对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追求。受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追求体育锻炼的健康效益时,也开始重视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学习和掌握一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生活和终身体育的需要。竞技体育则具有鲜明的娱乐性、竞争性和人文性,其表现出来的竞争意识、群体意识、协作精神、拼搏精神、自控能力、抗挫能力以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同大学体育学院

目录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 (4) (一)教学内容改革 (4) (二)教学方法改革 (4) (三)考核方式改革 (4) (四)师资队伍建设 (5) (五)教材建设 (5) (六)教学大纲 (5) 四、实施计划 (5)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8) 附件1: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 (9) 附件2: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 (19)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1.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2.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

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从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逐步从实验阶段进入推广阶段, 2007年秋季,辽宁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模块学习全面展开。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所完全学校,下面就我从事的体育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程改革对学校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内容、课程结构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整个学校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评价、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探索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学校反映:“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教学设施得到改进,多媒体得到更普遍的运用,丰富、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有领导反映:“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教师转变了角色,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学校越来越注意创设一个有文化品位、有教育意义、有生活情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干部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当作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课改的关注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体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发展: 1、教师更深刻地理解了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课的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的各个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2)改革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始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课改带来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课改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越发地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尊重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发表看法,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改实践使体育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对课改的适应性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对体育教材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更到位,能够准确地抓住课的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为体育课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类技能课,传统的体育课以教师的示范讲解为主。而体育课程的改革使老师在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提高,上课前,老师在传授某项技术时,可利用网络技术,采用挂图、音乐等教学用具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起来更直观。学生也可以小组协作,带着教师的设问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合。课改前,很多体育教师能说不善写,课改后,教师钻研的多了,体会的更深刻了,教科研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几年来的课改实践,培养了一批体育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课改带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现在,基础教育课改已实施近十年,高中的体育模块教学也开展近四年。模块教学涉及到我们要按照学段,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分层实施,依照学生认识发展水平进行课程开发。课改后,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必修部分的田径、体操、球类等传统项目,又加入了选修教材的羽毛球、游泳等项目,引入了新兴运动项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 (2010.9——2012.7) 《公共体育》课程是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也是四川省省级教学团队,曾经连续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至六届教学成果省级奖,拥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60%,是一支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教学团队。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的精神和要求,在认真总结研究过去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系的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巩固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建设目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在同类课程教师中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力争再次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率达到90%;使公共体育课在四川省高校和全国农业院校同类课程处于领先地位。 三、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

要紧紧围绕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以“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载体,切实推进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实施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计划 1、在全面实施“211工程”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研支持计划的同时,利用学校的相关政策,每年稳定资助2-3名骨干教师10000元的教学、科学研究经费,促进教师教学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增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促进教学骨干的迅速成长。首先加强对“计划”入选人员的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其次是有计划地对“计划”候选教师进行培养,争取每年有3-4位教师入选。 2、加大研究项目的组织力度,组织学术团队或课题组积极申报省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拓宽项目申报渠道,争取每年有2-3个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立项;团队成员在核心期刊上每年至少发表1-2篇学术或教研论文。 做好新一轮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工作,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国家级教改项目。拟申报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3项。团队成员每两年至少撰写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一篇。 3、实施科研支持和奖励制度。计划每年投入1万元,对教师申报科研教研课题、出版教材专著、发表教学论文给予大力支持和相应奖励。 4、计划每年投入3-4万元,邀请国内知名教授到学院给教师开设高层次的学术讲座或讲学1-2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交流,每年派10-12名教师参加国内大型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大团队成员到国内著名高校进行教学交流的力度,为团队建设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体育学院目录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4) (一)教学内容改革(4) (二)教学方法改革(4) (三)考核方式改革(4) (四)师资队伍建设(5) (五)教材建设(5) (六)教学大纲(5) 四、实施计划(5)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8) 附件1: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9) 附件2: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大同 (19)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 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1.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2.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办法,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郑州中学(2011——2014) 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实现突破性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保证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能得到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结合我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并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充满活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并付诸于实践,使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期间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养成终身自觉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社会主义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方案设计的达成目标和任务 1、全面实施《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为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2、立足我校的实际,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并通过实施,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探讨在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完成从传统的教育观念到现代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学生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 3、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项教学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4、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制定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又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实施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董震(副校长) 成员:宋振国(教务处主任)、马春广(政教处主任)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职责:承担《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把握课程实施工作的方向,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研究组 责任人:雷永刚 成员:雷永刚、陈志学、赵艳芬、张鹏 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具体研究和实施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指导和进行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及时提出调整意见并进行总结或推广。 四、我校师资及场地情况 (一)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表表一:

体育课改方案

朝阳外国语学校体育课改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遵循《国家课程方案》中关于体育课课时安排,落实《体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体质不断提高,使学生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及2-3项擅长的技能。学会合作、明确规则。知晓必要的锻炼身体的原理和知识,使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实现“体育课”与“身体好”在体育课中得到最大的统一。 二、体育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郝又明 副组长:张悦杨双 成员:体育教师 三、主要措施 (一)以组织管理为先导,稳步实施课程改革。 学校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重点针对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指导实验的实施。制定《体育课程健康制度》《教师评聘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方面作必要的修改,融进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 (二)以师资培训为动力,全面引领课程改革。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积极为教师搭建外出学习和展示交流的平台。狠抓校本培训,每期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一本学习笔记、一本教研记录、一篇教学案例、一个听课本、一节公开课、一篇教研论文。不定期举行“新理念·新教法”研讨课活动。 (三)、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整体推进课程改革。 搞好集体备课,认真剖析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新教材内容。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开设课改论坛。组织专题研究,使新课程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自主学习研究、分层教学研究、个别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研究、家校合作促进学生体质提升的研究等。 (四)、以资源整合为支撑,切实保障课程改革。 进行师资培训,改善教学条件。与家长、社会联合,建立新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开设体育类社团作为体育课的有益补充。 五、组织领导制度保障 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决策、管理和协调工作,以保障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定体育课时保障制度》《体育课质量监控制度》《体育锻炼一小时方案》《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等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体育学院目录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4) (一)教学内容改革(4) (二)教学方法改革(4) (三)考核方式改革(4) (四)师资队伍建设(5) (五)教材建设(5) (六)教学大纲(5) 四、实施计划(5) 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8) 附件1: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9) 附件2: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19)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 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 1.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2.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面对21世纪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以便在未来的世界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自2001 年7 月出版并在当年新学期开始实验的《课标》以来,7 年的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所以教育部已经组织专家对《课标》进行修改。《课标》是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参照的标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课标》的指引下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改革,与过去的体育课程改革相比具有历史性突破,尤其是体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念的转变决定行为的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他们的教学行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以此为起点探讨如何理解新课标理念、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新的教学观念下如何开展体育教学以及纠正课程改革与教学偏差的措施一、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一词在学校体育学中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都有明确解释,都有通过身体练习即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含义。关于健康一词,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众所周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体育锻炼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自信心,培养抗挫折能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在体育课上投入地去学、去练,在课外更不会去练。因为体育课既不会对学生的高考升学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他们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