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

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
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

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

摘要:通过建立两个之间竞争的博弈模型,得出在完全信息条件的假设前提下,两者之间的博弈属于“囚徒困境”博弈,并且证明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两间的博弈可以走出“囚徒困境”。最后提出要想摆脱“囚徒困境”,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就需要某种组织的约束,如建立产业集群或是由某种共同的利益联结在一起的联盟。

关键词: 竞争;“囚徒困境”;博弈

1 引言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主体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理论。博弈可能选择的策略决定于博弈规则,而最终的实际结果依赖于决策策略的选择。目前,之间的合作竞争越来越受到博弈参与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建立两个之间竞争的博弈模型,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三个角度分析论证了博弈的结果,并在此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合作竞争的相关政策建议。

2 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2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假设存在甲、乙两个,双方生产的产品、规模和所处环境等因素相似,并且均希望通过竞争使本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现在市场有一笔大的订单,但必须给出优惠的条件才能吸引对方,双方想联合得到这笔订单,每个都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选择。现构建一个博弈模型。在联合获取这笔订单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均选择合作,即双方共同出资联合竞争这笔订单,制定并执行统一的价格,则甲、乙双方均可获得10个单位的收益。如果一个选择不合作,则该需为其优惠条件付出3个单位的收益。那么,如果两个政府都选择不合作,则双方获得的收益均为7。如果一个选择合作,而另一个选择不合作,则选择不合作的能够提供更为优惠的条件,从而将对方50%的收益吸引过来,因此,不合作方可获得7+10*50%=12个单位的收益,合作方的收益为10-10*50%=5个单位。根据上面所说博弈条件,可列出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见表1。

假设甲、乙两个均为理性人,那么它们都会按照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选择。在博弈的过程中,如果让乙先进行选择,无论甲选择合作或不合作,乙都是选择不合作带来的收益最大。同样当甲进行选择时也会选择不合作。那么对甲乙两个来说,不管对方的选择是什么,自己的占优策略就是选择不合作,最终的

纳什均衡是(不合作,不合作),收益组合是(7,7)。在这种状态下,双方都没有动力做进一步改变。然而对整体而言,(合作,合作)这个博弈选择才是对双方来说都最有利的均衡解。但是,在理性的假设下,博弈的一方不能控制另一方的决策,双方都会有选择不合作的动力,因此它们都从各自短期利益出发,走进了“囚徒困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整体利益考虑问题,在缺少有效的外部约束的情况下,博弈最后形成的结果只能是“囚徒困境”。这种结果不仅损害了整体的利益,使得市场秩序被破坏,社会效用被降低;而且这样不合作的后果可能导致一种毁灭性的恶性竞争局面。

2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下面我们从动态的角度来对竞争行为进行分析。假设甲、乙仍符合理性人的条件,在第一轮博弈结束后,双方都选择不合作,则意味着双方都将会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来竞争这笔订单,此时,如果双方给出的优惠条件相同或者接近,使得对方无法抉择,那么甲、乙两为了竞争这笔订单势必将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先行动,最后出现的结果还是(不合作,不合作)。

在第一轮博弈的基础上,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表示双方都接受第一轮最后对方提供的优惠条件,都不改变,则都可获得7个单位的收益。如果都选择不合作,则由于他们均提供了更为优惠的条件吸引订单,因此他们的收益均为4个单位。如果一方选择合作,一方选择不合作,那么选择不合作的必定先给出更为优惠的条件与另一方竞争,假定可以吸收对方50%的收益,则不合作的将会获得4+7*50%=75个单位的收益,选择合作的获得的收益为7-7*50%=35个单位。在第一博弈的基础上,第二轮的博弈中甲、乙的均衡情况如表2: 第二轮博弈最后形成的均衡结果还是(不合作,不合作),这又出现了新的“囚徒困境”。新一轮的博弈结束,双方所获得的收益将更少,从而使得双方本该收益最大化的合作行为变为同时降低收益的竞争行为,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这就是竞争的结果。如果如此继续进行下去,双方的收益还会进一步减少。

但是,无限次的重复博弈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因为多次选择不合作的反悔行为会对声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双方在博弈中的收益一再减少,也必定会通过协议商谈等方式改变这种状况。然而,在完全信息情况下,实现合作需要双方具有无限次博弈机会以及足够的耐心,而且博弈机会从来都是有限资源,不可能博弈无限多次。

3 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各不可能完全理性,间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是常态,因此,间的竞争更符合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动态选择。下面证明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只要博弈重复次数足够多,在有限次博弈中可以走出“囚徒困境”,合作行为会出现。

在上面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模型下,假设双方均为理性人,那么它们最后的占优策略为(不合作,不合作)。假设一个是理性的,另一个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对自己的声誉看得非常重,在第一阶段它必然会选择合作,在以后的阶段,它将会参考对方第一阶段的选择,如果对方合作他将选择合作,如果对方不合作它也将选择不合作;而理性的通过博弈分析,不管对方如何选择,它都会选择不合作。因此在此假设下,博弈的均衡为(不合作,合作)。假设双方均为非理性人,那么它们不管对方怎么选择都将会选择合作,所以这次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合作,合作)。

以上分析的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一次性博弈,接下来分析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重复博弈。假设甲、乙分别有理性和不理性两种类型,双方都只知道自己的类型,且知道对方属于非理性的概率是p,属于理性的概率是1-p。非理性不能原谅对方任何反悔的行为,因此如果对方在阶段选择不合作,它将会从阶段开始选择不合作直到整个博弈结束;而理性可以采取任何认为对自己有利的策略。假定双方是在一轮博弈结束,观察到这轮博弈的结果后进行下一论博弈的,而且博弈重复的次数t足够多;博弈双方的收益是每一轮博弈的收益贴现值之和,设贴现因子为θ(010p(1-θ-θ)+(1-p)[7(1-θ-θ)-2],即t>ln[1-(7+2p)(1-θ)/(3p)]/lnθ,则表示甲的第二种战略肯定优于第一种战略。也就是说,只要t足够大,甲从一开始就选择不合作就不是最优战略。由此说明,只要双方重复博弈的次数足够多,当博弈次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在第一阶段选择不合作对理性而言不是最优战略,即此时双方选择合作才是最优战略。4 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各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疯狂竞争,促使“囚徒困境”产生,造成市场秩序破坏,社会效用降低。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需要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才能走出“囚徒困境”。因为在无限次的重复博弈中,各博弈参与人考虑到今天做出的选择不仅决定当前博弈的结果,而且影响以后的选择。若以后的利益对影响足够大的话,就会从长远利益出发选择合作,从而达到一种更有效率的均衡。但事实上,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往往难以实现。而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只要重复博弈的次数有限但足够多,未来合作收益足够大,即便合作意愿较低,为了获得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也会建立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保证博弈重复次数足够长,往往需要一个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组织,发挥多方面的整合作用,使得间的合作得以维持,最终形成“皆赢”的理想局面。首先,可以建立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内,如果出现上述完全信

息静态博弈中的不合作行为,会很快通过信息沟通机制在产业内部和交易伙伴之间传播开。因此,不愿意违背信誉,付出高额的代价,那么就有足够的动力维持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其次,还可以建立由某种共同的利益联结在一起的联盟,比如卡特尔。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两家或几家组成一个由某种共同利益的联盟,在短期内,他们就会共同合作,一起争夺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新生产者、新产品的进入和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互不信任,导致联盟不可能长期存在。

此外,要想在竞争的博弈中摆脱囚徒困境,并从中胜出,还需要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为博弈战略的选择提供强有力服务。由于各在市场上处于一种无组织的状态,博弈双方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维护自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具有完全信息,了解对方的合作倾向,那么对它做出是否合作的判断是非常有利的。参考文献

刘平兵不完全信息下囚徒困境重复博弈[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罗伯特?吉

本斯博弈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夏天,叶民强双头模型战略联盟决策的稳定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XX,(6)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7讲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第七讲博弈论和企业竞争策略第讲博弈论和企竞争策略 非合作博弈理论 ? ?寡头竞争模型 ?企业竞争策略 ?拍卖

回顾:市场结构 ?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p y ?垄断monopoly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这几种市场结构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企业在进?这几种市场结构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企业在进 行最优决策时,不需要考虑其他企业的行为?给定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选择最优产量(或价格)?寡头垄断(Oligopoly):有限数量的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企业的行为会相互影响 会

寡头垄断论概述 寡头垄断理论:概述 ?数量竞争 ?Cournot 模型,Stackelberg 模型 ?价格竞争 ?Bertrand 模型,差异产品竞争 ?更复杂的竞争策略 ?串谋、威胁、承诺、阻止进入 ?分析的关键在于,一个企业决策时需要考虑其他企业对其行动的反应 ?博弈论

Game theory 博弈论y 合作博弈p g y ?合作博弈理论Cooperative game theory ?可以签订有约束力的合约 ?联盟形式博弈,合作讨价还价博弈 ?非合作博弈理论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 ?不能签订有约束力的合约 () ?静态博弈同时博弈 ?参与者同时行动,策略形式 ?动态博弈(序贯博弈) ?参与者依次行动,扩展形式

策略形式博弈Game in strategic form g 策略形式博弈 ?: ?参与人集合 ?纯策略集合S i,其中每个元素是一个纯策略?一个混合策略是纯策略集合上的一个概率组合,即 ?vN-M 期望效用函数: ?关键在于如何求解博弈,即选择解(solution) 来预测参与人会选择什么策略

博弈论和企业竞争情报

博弈论和企业竞争情报 时间:2003/08/07 出自:毛军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lassical proposit ion in Game Theory——“the prisoner's dilemma”,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 lication of Game Theory in obtaining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y different enter prises.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oo 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enterprises.With the help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t he enterprises may increase their competitive power. Keyword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rvice\ Competitive inte lligence/Game Theory 1 博弈论概述 1.1 博弈论简史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起源于本世纪初,199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着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50年代以来,纳什、泽尔腾、海萨尼等人使博弈论最终成熟并进入实用。近20年来,博弈论作为分析和解决冲突和合作的工具,在管理科学、国际政治、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Player),又可以译为参与人或局中人;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可以理解为参与人可选择的策略和行动空间,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Utility),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也是所有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参与人,策略集和效用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博弈。 1.2 博弈论的主要思想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倘若不能,则称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非合作博弈是现代博弈论的研究重点。比如两家企业A、B合作建设一条VCD的生产线,协议由A方提供生产VCD的技术,B方则提供厂房和设备。在对技术和设备进行资产评估时就形成非合作博弈,因为每一方都试图最大化己方的评估值,这时B方如果能够获得A方关于技术的真实估价或参考报价这类竞争情报,则可以使自己在评估中获得优势;同理,A方也是一样。至于自己的资产评估是否会影响合作企业的总体运行效率这样的“集体利益”,则不会非常重视。这就是非合作博弈,参与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是效率、公平、公正;而非合作博弈则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是有时有效率,有时则不然。 博弈论非常强调时间和信息的重要性,认为时间和信息是影响博弈均衡的主要因素。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问题(Sequence,Order),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知道,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对手的背景、技术秘密、发展策略等一切影响竞争结果的信息。在博弈的参与人之间传递的信息有时就是竞争情报,在没有获得竞争情报以前,参与人还只能用概率来估计对方的行为,如果获得竞争情报,则可以大大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同时竞争情报还可以作为一种“武器”,来迷惑对方,所谓“攻心为上”。时序和信息是博弈论强有力的研究工具。目前人们对信息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对个人选择和制度安排的影响,在信息经济学中产生了委托—代理制和激励理论。 博弈的划分可以从参与人行动的次序和参与人对其它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和支付的知识(信息)是否了解两个角度进行。把两个角度结合就得到了4种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

博弈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 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2.1完全和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dynamic game):参与人在不同的时间选择行动。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的是各博弈方先后行动,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博弈 静态博弈习惯用战略式(Strategic form representation)表述,动态博弈习惯用扩展式(Extensive form representation)表述。战略式表述的三要素:参与人集合、每个参与人的战略集合、由战略组合决定的每个参与人的支付。扩展式表述的要素包括:参与人集合、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参与人的行动空间、参与人的信息集、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外生事件(自然的选择)的概率分布。 n人有限战略博弈的扩展式表述用博弈树来表示 1 (1,2) (0,3)

①结:包括决策结和终点结。决策结是参与人采取行动的时点,终点结是博弈行动路径的终点。第一个行动选择对应的决策结为“初始结”,用空心圆表示,其它决策结用实心圆表示。X表示结的集合,x X表示某个特定的结。z表示终点结,Z表示终点结集合。 表示结之间的顺序关系,x x′表示x在x′之前。x之前所有结的集合称为x的前列集,x之后所有结的集合称为x的后续集。以下两种情况不允许: 前者违背了传递性和反对称性;后者违背了前列节必须是全排序的。在以上两个假设之下,每个终点结都完全决定了博弈树的某个路径。 ②枝:博弈树上,枝是从一个决策结到其直接后续结的连线,每一个枝代表参与人的一个行动选择。在每一个枝旁标注该具体行动的代号。一般地,每个决策结下有多个枝,给出每次行动时参与人的行动空间,即此时有哪些行动可供选择。 ③信息集(information sets):博弈树中某一决策者在某一行动阶段具有相同信息的所有决策结集合称为一个信息集。博弈树上的所有决策结分割成不同的信息集。每一个信息集是决策结集合的一个子集(信息集是由决策结构成的集合),该子集包括所有满足下列条件的决策结:(1)每一个决策结都是同一个参与人的决策结。(2)该参与人知道博弈进入该集合的某个决策结,但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哪一个决策结。引入信息集的目的是为了描述当一个参与人要作出决策时他可能不知道“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之前加引号是因为,博弈树中的决策结的排序并不一定与行动的时间顺序相一致)

博弈论和企业竞争情报

博弈论和企业竞争情报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博弈论和企业竞争情报 时间:2003/08/07 出自:毛军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lassical proposit ion in Game Theory——“the prisoner's dilemma”,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 lication of Game Theory in obtaining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by different enter author holds that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oo 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the help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t he enterprises may increase their competitive power. Keyword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rvice\ Competitive inte lligence/Game Theory 1 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简史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起源于本世纪初,199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着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50年代以来,纳什、泽尔腾、海萨尼等人使博弈论最终成熟并进入实用。近20年来,博弈论作为分析和解决冲突和合作的工具,在管理科学、国际政治、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Player),又可以译为参与人或局中人;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可以理解为参与人可选择的策略和行动空间,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Utility),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也是所有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参与人,策略集和效用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博弈。 博弈论的主要思想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倘若不能,则称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非合作博弈是现代博弈论的研究重点。比如两家企业A、B合作建设一条VCD的生产线,协议由A方提供生产 VCD的技术,B方则提供厂房和设备。在对技术和设备进行资产评估时就形成非合作博弈,因为每一方都试图最大化己方的评估值,这时B方如果能够获得A方关于技术的真实估价或参考报价这类竞争情报,则可以使自己在评估中获得优势;同理,A方也是一样。至于自己的资产评估是否会影响合作企业的总体运行效率这样的“集体利益”,则不会非常重视。这就是非合作博弈,参与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是效率、公平、公正;而非合作博弈则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是有时有效率,有时则不然。 博弈论非常强调时间和信息的重要性,认为时间和信息是影响博弈均衡的主要因素。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问题(Sequence,Order),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知道,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对手的背景、技术秘密、发展策略等一切影响竞争结果的信息。在博弈的参与人之间传递的信息有时就是竞争情报,在

第17章 决策与博弈论

第17章决策与博弈论 17.1 复习笔记 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博弈及其三个要素 博弈论是在一个简化的体系里描述复杂的决策问题,这些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多个行为者,他们之间的决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博弈包含三个要素:①参与者;②决策;③报酬。 (2)合作与非合作博弈 如果在博弈参与者之间可形成共同计划的决策这类具有约束性的合同,那么这类博弈被称为合作性的博弈。 如果在参与者之间不能达成或实施有约束性的合同,这类博弈则被称作非合作性的博弈。 (3)主导策略(占优策略均衡) 主导策略是指对某参与者而言,不管其竞争对手的反应如何,这一决策总是最优的策略。 2. 纳什均衡 (1)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在给定对方行动的前提下可以给每个参与者都带来最佳结果的某种决策(或行动)。达到纳什均衡时,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占优策略均衡即是一种纳什均衡。占优策略均衡若存在,只存在惟一均衡,而纳什均衡可能存在多重解。 (2)最大极小决策(囚徒困境) 最大极小决策反映的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占优策略,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结局,即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这一决策可以发生在不少的博弈场合,也可以解释卡特尔联盟的不稳定性。 (3)混合策略 在有些博弈中,仅采取一种决策或一种行动的“纯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即可能不存在纳什均衡。而以某特定的概率P选择一种行为,以1-P的概率选择另一种行为,则有可能是纳什均衡的解。这时的选择被称为混合策略。但反过来需要注意,存在混合策略均衡的博弈也有可能存在非混合策略的均衡。 3. 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即同一个博弈被重复多次的动态博弈,它是反复不断进行的。 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者的欺骗和违约行为,其他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报复。所以,每一个参与者都不会采取违约或欺骗的行为,囚犯困境合作的均衡解是存在的。但在有限期重复博弈中,在博弈一开始的第1期,每个参与者就会采取欺骗或违约的不合作策略。所以,在有限期重复博弈中,囚犯困境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参与者的不合作。 4. 顺序博弈 顺序博弈是参与者轮换行动的博弈。分析顺序博弈要比参与者同时决策的博弈简单得多,其关键在于考虑每个参与者可能的行动及其理性的对策。 5. 威胁与承诺 行业的主导企业或者在位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或阻止新企业进入,往往会采用威胁或承诺的手段。 威胁通常是不付诸实际行动的,即不会改变报酬矩阵,最终往往使得发出威胁一方无法

博弈论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运用(1)

博弈论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运用 我是一名从事商业银行的金融工作者。通过半学期的学习,了解了博弈就是对未来预期的结果,作出自己现在的决策。博弈论的出发点在于,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追求自己最大利益行动的时候,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通过学习,我发现商业银行工作是一个时时、处处充满着博弈的行业。例如:贷款业务是银行与借款人的博弈;货币政策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资金拆借是拆出方与拆入方的博弈;债券投资是投资者对利率的博弈;外汇交易是买卖双方对远期汇率的博弈;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金融衍生产品更是建立在博弈论的基础上。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是一个垄断性较强,但又是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具有少数企业垄断的市场模式的特征,尤其需要引入博弈论的经营策略。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我发现在工作中碰到的各类业务都可以用博弈论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 1.金融衍生产品中的“零和博弈” 我认为在平时接触的金融衍生产品中的外汇结构性存款、远期外汇交易等都属于零和博弈的类型。外汇结构性存款作为期权产品,博弈远期利率或远期汇率,银行作为期权的买入方,用支付期权费(利息)的方式来获得执行或不执行合约的选择权,以规避未来预期内因利率或汇率升高所产生的风险;客户作为期权的卖出方,通过期权费的收入,并在银行选择不执行合约的前提下,实现额外的收益;反之,当银行选择执行合约时,客户可能会产生利率或汇率上的损失,也就是存在着收益可能低于机会成本(存款利率)的风险。 远期外汇交易是买卖双方出于套期保值或投机牟利的目的,对远期汇率进行博弈。套期保值作为一种避险工具,进出口企业可以利用

其锁定订单上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收付汇中的汇率风险,所以应该鼓励进出口企业为套期保值而进行此类博弈。远期外汇交易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牟取汇率差价,交易双方依据各自对远期汇率的判断进行博弈。主观上以投机牟利为目的的博弈,客观上却为外汇交易市场起到一种润滑剂作用,为外汇交易增添活力和提高效率。 2.存款大战中的“常和博弈” 我认为商业银行间的存款大战便是典型的常和博弈。我国银行业中对存款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由于存款是商业银行贷款的来源,并且因存款的结构性利率(活期存款额的权重大于定期存款额的权重)低于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吸收存款上存中央银行可实现无风险收益,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各家商业银行不遗余力地展开了拉存款的恶性竞争,但根据货币银行学原理,不同银行之间的存款转移,即通过人民银行票据交换的途径所吸收的存款和柜面吸纳的现金,都是属于基础货币的范畴,而基础货币的数量对商业银行体系来说是个常量(因基础货币的发行量决定于中央银行),因竞争而形成基础货币在各家商业银行之间的划转,只能是一种常和博弈的结果,即此消彼长的状况,周而复始下去,必然趋向恶性竞争(高息揽存、费用补贴、寻租现象)。从提高社会效用来看,需要减弱此种博弈的效应。对此中央银行也通过多次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以消除商业银行存款上存中央银行获取的无风险收益;而从商业银行来说,也不应当仅着眼于争抢蛋糕的份额,而应当建立做大蛋糕的筹资机制,即通过运用贷款、银行承兑、票据贴现、保理、债券结算代理、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通过派生存款来创造广义货币。 3.中间业务上的合作博弈 在垄断性强而产品同质化程度又高的商业银行业在竞争的同时

《肖申克的救赎》动态博弈分析

《肖申克的救赎》动态博弈分析 案例: 安迪由汤米口中得知了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于是安迪找到了狱长,希望狱长能帮他翻案。而狱长以不可能成功为理由拒绝了安迪,并将安迪关小黑屋一个月。这一个月中,狱长谋杀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的汤米,等到安迪出小黑屋时又以汤米因逃狱被狱警杀死的理由欺骗安迪,但安迪知道汤米是被害死的。狱长又给了他一个月,并叫他好好思量该怎么做(其实就是想让他继续帮他洗钱)。…… 分析: 假设安迪一直帮狱长洗钱,狱长所得收益总和为L 。若狱长帮助安迪成功翻案,安迪所得收益为M (他洗脱罪名,获得自由),而狱长将损失N (他必须另请一个人来帮他洗钱)。下图中收益组合表示安迪和狱长各自的收益,其中前者为安迪收益,后者为狱长的收益。 由图可以看到,安迪有告知狱长和沉默两种选择。如果安迪选择沉默,则博弈结束,安迪无收益,狱长收益为L 。但是,安迪在狱中终身监禁的刑罚和被诬陷的愤恨无法消弭。即,从安迪现实和心理角度来说,选择沉默并不符合安迪的利益。所以,安迪只会选择告知狱长寻求帮助。安迪告知的预期收益为(M+0)/2=M/2,沉默的预期收益为0,由此可知告知是安迪的优势策略。安迪选择告知策略后,就将进一步策略选择的主动权交给了狱长。狱长有两种策略:帮助或拒绝。无论狱长选择帮助还是拒绝,博弈都告结束。狱长选择帮助安迪翻案,安迪获得自由得到收益M ,狱长的收益为L-N ,可以说这是双赢结局。但如果狱长选择拒绝安迪,安迪收益为0,狱长获得全部收益L 。 博弈论的一般假设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而当一位参与者为尽可能极大化自己的利益而采取行动时就被认为是理性的,即博弈方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这样的原则下,狱长选择拒绝,获得全部收益是符合狱长利益的。

经典商业博弈论

商业博弈论 ----教你如何战胜对手 人生如戏,商业如棋。商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同行对弈。 博弈论,正是这样一门艺术,教你看清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战而胜之。 懂得商业博弈论,能让你在迷雾中看清方向,在乱麻中理出头绪,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哪些计划是臆想,哪些行动是智举。 博弈论这种“仙人指路”的神奇力量,缘何而来? 因为,它总是以迥异的角度,“向前展望,倒后推理”,让我们不仅能用自己的眼睛,同时还能用对手的眼睛看世界;不仅能用自己的脑袋,还能用对手的脑袋想问题。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博弈论的核心法则就是这么简单。但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便意味着最不简单。 第一章引经据典之一:囚徒困境 谁放弃,就会让对手捡个大便宜! 商业中,不论对手如何行动,你经常有自己的最优策略,比如降价、做广告。此时,你无法与对手双赢,只有抛弃幻想,准备战斗。而且,主动行动比被动反击更好。 这就是我们在商业中经常遭遇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说的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一次盗窃案后,警察抓获了两个嫌疑人,一胖一瘦。警察不是吃白饭的,这两个人事实上就是这次盗窃案的“梁上君子”,可这两人也是“江湖老手”,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于是,警察分别关押并提审他们,并交待了坦白从宽的政策:如果两人同时坦白,每人将入狱3年;如果都不坦白,每人入狱1年;如果一个抵赖,一个坦白,那么抵赖者将入狱5年,而坦白者将可以直接回家,免受牢狱之苦。 结果如何呢?这两人在10分钟之内便会分别竹筒倒豆子,老实交待。原因很简单,对胖子来说,他会发现,如果瘦子坦白,自己也坦白,那么自己将入狱3年,自己不坦白,将入狱5年——不坦白不合算;如果瘦子不坦白,自己坦白,自己将被释放,自己不坦白,将入狱1年——不坦白还是不合算,看来还是乖乖

“博弈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博弈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 A. 效用 B. 支付 C. 决策 D. 利润 2.博弈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A.局中人 B.占优战略均衡 C.策略 D.支付 3.在具有占优战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 A.只有一个囚徒会坦白 B.两个囚徒都没有坦白 C.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D.任何坦白都被法庭否决了 4.在多次重复的双头博弈中,每一个博弈者努力()。 A.使行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 B.使另一个博弈者的利润最小 C.使其市场份额最大 D.使其利润最大 5.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支付的因素是()。 A. 策略组合 B. 策略 C. 信息 D. 行动 6.对博弈中的每一个博弈者而言,无论对手作何选择,其总是拥有惟一最佳行为,此时 的博弈具有()。 A.囚徒困境式的均衡 B.一报还一报的均衡 C.占优策略均衡 D.激发战略均衡 7.如果另一个博弈者在前一期合作,博弈者就在现期合作;但如果另一个博弈者在前一期违约,博弈者在现期也违约的策略称为()。 A.一报还一报的策略 B.激发策略 C.双头策略 D.主导企业策略 8.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合作策略会导致()。 A.博弈双方都获胜 B.博弈双方都失败

C.使得先采取行动者获胜 D.使得后采取行动者获胜 9.在什么时候,囚徒困境式博弈均衡最可能实现()。 A. 当一个垄断竞争行业是由一个主导企业控制时 B.当一个寡头行业面对的是重复博弈时 C.当一个垄断行业被迫重复地与一个寡头行业博弈时 D. 当一个寡头行业进行一次博弈时 10.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 A.主导策略 B.激发策略 C.一报还一报策略 D.主导策略 11.关于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A. 策略式博弈无法刻划动态博弈 B. 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C. 策略式博弈更容易求解 D. 策略式博弈就是一个支付矩阵 12.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 策略是局中人选择的一套行动计划; B. 参与博弈的每一个局中人都有若干个策略; C. 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D. 策略与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策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13. 囚徒困境说明(): A. 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B. 如果没有某种约束,局中人也可在(抵赖,抵赖)的基础上达到均衡; C. 双方都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结果一方赢,一方输; D、每个局中人在做决策时,不需考虑对手的反应 14. 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 A. 策略组合 B. 策略 C. 信息 D. 行动 15. 动态博弈参与者在关于博弈过程的信息方面是() A 不对称的 B 对称的 C 不确定的 D 无序的

第五章-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第五章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 在现实经济社会,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十分少见。厂商在市场中既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又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厂商之间具有相关性和依存性。因此,可以用博弈论的方法解释和说明厂商的竞争行为和策略。博弈论是70年代中期以来微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博弈论专家:纳什(Nash)、泽尔腾(Selten)和海萨尼(Harsanyi),他们都对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作出了贡献。 70年代以来,博弈论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重要基础之一,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结构,这主要有两 个方面的原因: 1.传统经济学着重研究市场机制和价格制度,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最优决策,不考虑决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是,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决策具有相互影响。 2.完全竞争市场是以完全信息为条件的,这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也难以保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考虑行为主体相互影响的非价格制度可以用博弈论分析。 当然,应用博弈论解决竞争策略问题也是有条件的。除了掌握博弈论方法外,关键是正确估计各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 第一节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一.博弈论及其特点 1.博弈和博弈论 博弈是指具有不同利益和目标的多个行为主体共同参加并相互影响的事态发展过程中的策略决策。 博弈论(Game Theory)也称对策论,它是一种分析博弈过程和结果的数学方法,研究具有理性的多个行为主体的决策和行动直接相互作用和影响时,事态发展过程的决策和均衡问题。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 2.特点: (1)参与者具有各自的目标: (2)参与者都是理性行为者; (3)参与者之间具有相关性; (4)事态发展的结果取决于全部参与者的共同行为; (5)参与者要根据对其他参与者的判断决定自己的行动,因而是对策。 可见,博弈论是与优化论不同的决策理论。优化论是一种单人决策理论;博弈论所揭示的规律是一种多人决策理论。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在博弈论中,博弈的基本要素被概括为以下概念: 1)参与者Players (玩家):即参加博弈过程的行为和决策主体,也是利益主体。在一个博弈中,最少要有两个参与者。 2)策略Strategies (战略或策略行为):即参与者在某个博弈时点,根据其掌握的有关博弈信息而选择的决策变量和行动计划,一个参与者的全部可行策略称为他的策略空间。 接上页 3)收益Payoff(支付、得益)和收益函数:收益是指在既定策略组合条件下参与者的得失情况。每个参与者的收益取决于全部参与者所采取的策略,称为收益函数。 4)结局 outcome(结果):指博弈的结果,指既定策略组合条件下全部参与者所得收益的集合。 5)均衡 Equilibrium (均势):指达到稳定的策略组合或结局。 6)博弈规则:指参与者、策略、结局之间的联系。它是由博弈的环境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的。 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参与者)的价格决策: 双方都可以保持价格不变或者提高价格(策略) 博弈的目标和得失情况体现为利润的多少(收益) 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双方的策略组合(收益函数) 博弈有四种策略组合,其结局是: (1)如果双方都不涨价,各得利润10单位; (2)如果可口可乐不涨价,百事可乐涨价,可口可乐利润100,百事可乐利润-30; (3)如果可口可乐涨价,百事可乐不涨价,可口可乐利润-20,百事可乐利润30;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参与者)的价格决策:双方都可以保持价格不变或者提高价格(策略);博弈的目标和得失情况体现为利润的多少(收益);?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双方的策略组合(收益函数);?博弈有四种策略组合,其结局是:? (1)双方都不涨价,各得利润10单位;? (2)可口可乐不涨价,百事可乐涨价,可口可乐利润100,百事可乐利润-30;? (3)可口可乐涨价,百事可乐不涨价,可口可乐利润-20,百事可乐利润30;? (4)双方都涨价,可口可乐利润140,百事可乐利润35;? 画出两企业的损益矩阵求纳什均衡。 9、北方航空公司和新华航空公司分享了从北京到南方冬天度假胜地的市场。如果它们合作,各获得500000元的垄断利润,但不受限制的竞争会使每一方的利润降至60000元。如果一方在价格决策方面选择合作而另一方却选择降低价格,则合作的厂商获利将为零,竞争厂商将获利900000元。 (1)将这一市场用囚徒困境的博弈加以表示。 (2)解释为什么均衡结果可能是两家公司都选择竞争性策略。 答:(1)用囚徒困境的博弈表示如下表: (2)如果新华航空公司选择竞争,则北方航空公司也会选择竞争(60000>0);若新华航空公司选择合作,北方航空公司仍会选择竞争(900000>500000)。若北方航空公司

选择竞争,新华航空公司也将选择竞争(60000>0);若北方航空公司选择合作,新华航空公司仍会选择竞争(900000>0)。由于双方总偏好竞争,故均衡结果为两家公司都选择竞争性策略,每一家公司所获利润均为600000元。 12、设啤酒市场上有两家厂商,各自选择是生产高价啤酒还是低价啤酒,相应的利润(单位:万元)由下图的得益矩阵给出: (1)有哪些结果是纳什均衡? (2)两厂商合作的结果是什么? 答(1)(低价,高价),(高价,低价) (2)(低价,高价) 13、A、B两企业利用广告进行竞争。若A、B两企业都做广告,在未来销售中,A企业可以获得20万元利润,B企业可获得8万元利润;若A企业做广告,B企业不做广告,A 企业可获得25万元利润,B企业可获得2万元利润;若A企业不做广告,B企业做广告,A企业可获得10万元利润,B企业可获得12万元利润;若A、B两企业都不做广告,A 企业可获得30万元利润,B企业可获得6万元利润。 (1)画出A、B两企业的支付矩阵。 (2)求纳什均衡。 3. 答:(1)由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画出A、B两企业的支付矩阵(如下表)。 (2)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对于纯策纳什均衡解可运用划横线法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案例名称:联通新时空CDMA:新机免费送,话费超值打 案例适用:企业的价格行为 案例来源:浙江联通宣传资料 案例内容: 2004年8月,联通浙江分公司推出“联通新时空CDMA:新机免费送,话费超值打活动。这是这两年来浙江联通和浙江移动在市场上竞争的产物。 1.零首付方式 原手机用户,凭最近三个月得通话帐单,选择相应套餐,即可享受零首付租机,免费领取新款CDMA手机。办理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外地户口需由本地户口人担保),活动地区限杭州市区(含滨江、下沙)、萧山、余杭 2. 保证金方式 用户凭身份证办理,交纳约等于手机价款得钱作为保证金,即可参加新时空租机,保证金作为话费冻结在用户帐户上,入网第十一个月后作为话费,一次性返充到用户帐户。 3. 存单质押方式 用户在以下指定合作银行存入一笔质押金额并冻结两年,即可根据所选套餐获得时尚CDMA手机一部。冻结金额在约定话费【(包月费+租机费)×24个月】消费完毕后可提前解冻。 4. 一次性预存话费方式

用户凭身份证办理,预存一定金额话费【(包月费+租机费)×24个月】,即可参加新时空租机,之后用户产生的话费在此预存话费中扣除 案例评析 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联通的价格战略1.价格歧视。由于行业内只有两家厂商,具有一定的支配力,采取一定程度的价格歧视策略可以提高企业利润。 2.捆绑销售。这里所谓的免费送手机还是要交月租费的,每月50元,只是不需要。另外再交,而是从每月的规定的消费额度中扣除的。实际是将手机费用与消费捆绑起来。 3.跨时期选择。以新时空畅听133为例,每月存入133元,要支付24个月,每月可以消费238元(188元是话费,50元是月租费),赠送市场价值约为1500元(当前网上报价)的手机,但是联通报价是1700元。 4.竞争性定价。联通在应对移动可能先进入3G时代的一个应对策略,通过采取优惠政策,抢占市场份额。 案例讨论: 1、联系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发展历程,讨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为来发展的格局。 2、参考本案例的分析框架,分析联通和移动有关校园网的价格战

第十三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第十三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内容,并能够用博弈论历来分析厂商的竞争策略。 教学内容 博弈与决策、占优策略、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贯博弈、威胁、承诺和可信性、对进入的威慑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占优策略、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贯博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具体内容 第一节博弈和决策 博弈论(game theory),又译为对策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参与人,又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选择行动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如厂商、政府、国家)。 行为: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决策中的各种商品的购买量;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中的产量、价格等。 策略:又称战略,是指参与人选择其行为的规则,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信息: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即该参与人所掌握的其他参与人的、对其决策有影响的所有知识。 收益:又称支付,是指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为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如消费者最终所获得的效用、厂商最终所获得的利润。 结果:是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 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 博弈的分类: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若参与者能够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即为合作博弈;反之为非合作博弈。 第二节占优策略

占优策略:无论竞争者如何行动,该策略都是最优的。 占优策略均衡:不管竞争对手的策略如何,每一家企业的行为总是最优的,这样一个博弈的结构成为占优策略均衡。 第三节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给定对方的阿行动,自己的行动是最优策略组合。 最大最小策略:限制最小可能收益中的最大值。 纯策略:博弈方做出某个具体的限制或者采取某个具体的行动的策略。 混合策略:参与者以某种概率分布在两种或更多的行动中随机限制。 第四节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博弈方不断采取行动,同时不断受到效应的收益的博弈。 以牙还牙策略:在一个重复博弈中,限制前一轮对手所选择的行动的一种策略,该策略将与合作者保持合作,而报复不合作者。 第五节序贯博弈 序贯博弈:参与者根据对手的行动和反应轮流行动的博弈。 博弈树;先发优势 第三节威胁、承诺和可信性 策略性行动:限制自身的行动空间从而为自己带来战略好处的行动。 空头威胁;承诺和可信性 第四节对进入的威慑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掌握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占优策略?为什么一个上策的均衡是稳定的? 2、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 3、什么是“以牙还牙”策略?为什么它是无限重复囚徒困境的理性策略?

商业模式与博弈论

商业模式与博弈论 只要存在交易,就存在商业模式。例如农耕时代,货币媒介尚未出现,以物易物是最早的商业模式。人类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力的进步可以说正是由新的商业模式所推动,在哲学中,商业模式也算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企业的生存,有着一些必然的要素:资本、人力、产品、市场、商业模式、技术、贸易等,但决定企业成败的因素中,当首推商业模式。创办一家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既然商业模式是随着人类的交易的出现而出现,那么商业模式的应用就存在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为方便分析,本文把商业模式分为四种应用类型:顾客与个体商贩、顾客与企业、员工与企业、供应商 与渠道商,如图1-5所示: 图1-5商业模式的应用类型 一、顾客与个体商贩 顾客更亲近熟悉的商贩,由于你经常碰见他,与他进行的是重复博弈1,这样商贩欺骗你的可能性就低了,因为上当受骗的人能够来进行 “一报还一报”的报复行动,报复来报复去的长期结果是,理性的人

们会认识到,这样大家谁也没有好处,于是就把相互的欺骗行为减少了,诚信就产生了。所以进行重复博弈可以减少欺骗,增加相互的信任,我们买贵重商品一般喜欢到比较大的商场,万一商品有什么问 题,大商场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还可以把损失找回来。而那些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街头的卖水果的小商贩,往往是 “一锤子买卖”,卖了谎秤给你,你只好自认倒霉,回头就再也找不到他了。因为大商场与顾客是重复博弈,那些临时商贩与顾客只是一次性博弈。 二、顾客与企业 现在的很多企业很重视CRM (即客户关系管理),认为CRM将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CRM是将企业经营视为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活动,并以追求客户咼度满意为中心,将有利于提咼产品服务品质和增加客户满意程度的做法视为客户服务工作的一部分。CRM在本质上是企业与客户的一种博弈,用来权衡信息化企业的利润与个性化客户的需求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利益,它必须建立在对客户诚信的基础上才能走得更远。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尽量向消费者提供关于产品、价格、功能等方面的全部真实信息,丰富而透明,以使顾客在充分掌握这些信息的前提下,作 ①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是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也可以是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 出完全自主的购物选择。在这方面宜家称典范。对于组装比较复杂的家具,宜家在商店中反复放映录像和使用挂图解释如何组装该家具。为了让顾客了解相关的商品知识,宜家每件物品上的标签都详细而明了,宜家总是提醒顾客“多看一眼标签”,标签上都注明了价格、尺寸、材料、颜色、功能、购买程序、使用规则及保养指南。宜家家居的老总曾说过,如果你是最好的,就不要害怕让顾客知道。顾客知道得越多,就只会更加信赖和喜爱你。但如

静态与动态博弈分析

目录 摘要 (2)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1、背景 (2) 2、博弈的假设与建模 (2) 3、结合案例博弈分析 (3) 4、结论与思考 (4) 5、建议 (4) 6、小结 (5) 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 1、背景 (5) 2、模型的建立与假设 (6) 3、分析过程 (7) 4、结论 (8) 5、建议 (8) 6、小结 (9)

完全信息问题的博弈分析 摘要: 通过用博弈分析方法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现象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问题分析事件发生的本质,从而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找到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策略,不仅可以预测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更重要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实际即是博弈论在现实的运用。本文选取两个案例作为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分析的背景。 关键词:博弈论、现实运用、社会现象、招聘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每个参与人对其他所有参与人的战略选择和支付收益完全了解。 静态博弈:所有参与人在共同决策环境中同时选择行动策略,每个参与人只选择一次。 纳什均衡:在给定的其他参与人选择的前提下,参与人根据自身收益选择的最优战略。 1、背景: “除非有人证物证,否则我不会再去扶跌倒的老人!”广东肇庆的阿华在扶起倒地的70多岁阿婆却遭诬陷后表示。事发7月15日早上,阿华开摩托车上行人道准备买早餐,看到路边有位老太太跌倒在求救,阿华立刻停下来,扶起老奶奶,殊不知却遭到阿婆的诬陷,随后和阿婆的女婿发生争执。阿婆被送到医院住院观察。为调查真相,交警暂扣了阿华的摩托车。事发后几天,阿华说没睡过一次好觉,还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天天在附近找证人,就是为了证实自己清白。 这起社会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深思:阿婆在路边跌倒,路人是否应该扶起?在这个过程中,跌倒的阿婆是否讹钱与是否采取帮忙的路人构成博弈问题,以下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解析这一社会现象。 2、博弈的假设与建模: 假设:参与博弈的双方是理性人,都会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管理经济学》(二)-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3)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明该博弈是一个合作的正和博弈。()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纳什均衡一定是上策均衡。(×) 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在一个博弈中如果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则不存在上策均衡。(√)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上策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在博弈中存在着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所以后行动的人不一定总有利,例如: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企业就可能具有先动优势。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和存在惟一的纯战略纳什均衡,作为原博弈构成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共同特点是重复博弈本质上不过是原博弈的简单重复,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重复采用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多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路径:两阶段都采用原博弈同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轮流采用不同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两次都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者混合战略和纯战略轮流采用。(√) 如果阶段博弈G={A1, A2,…,An; u1, 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可能(但不必)存在重复博弈G(T)的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其中对于任意的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