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0495116.html,

高中生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作者:罗乐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第01期

〔摘要〕对52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男生更多采用成绩趋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女生更多采用掌握回避目标;高二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接近目标,高三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回避、成绩趋近、成绩回避目标;(2)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是成就目标和学业成就的有效中介,基本上验证了Pekrun等人的中介模型。

〔关键词〕高中生;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学业成就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1-0019-04

一、引言

心理学家对动机早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能力知觉理论及成就目标理论等,其中成就目标理论成为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热点,更成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针对学生的成就目标,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结构和分类,其中以Printrich 等人的四分理论较为流行。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概念是由Pekrun等人提出的,认为学业情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不仅指学生在学业成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日常做作业中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1]。Pekrun等人采用效价(积极和消极情绪)和激活性(激活和抑制)两维度把学业情绪分

成四组:积极激活情绪(如学习的愉快、成功的希望和自豪)、积极抑制情绪(如成功后的放松、满意)、消极激活情绪(如生气、焦虑、惭愧)、消极抑制情绪(如厌烦、无望)[1]。

这一定义和分类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同(如董妍、俞国良[2])。

目前研究者对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两两关系研究较多,但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关注还比较少。Pekrun[1],俞国良、董妍[3],陆桂芝、庞丽华[4]等认为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Pekrun,Elliot,Maier[5]提出了成就目标、成就情绪和学业表现的中介模型。认为学业情绪是成就目标和学业表现的中介,学生根据成就目标来对成就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可以引发不同的离散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业情绪,最终会对学业成就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对于成就活动和结果的主观可控性及其主观价值的评价对于成就情绪非常重要。成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学业成就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成果,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对学业成就的评价也就成为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欢迎大家借鉴!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一】人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上刻苦努力,思维活跃。是一个正直诚恳,听话懂事,诚实质朴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学习上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方法不是最佳,所以成绩还不够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探索出适合我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基本上能遵守校纪校规。 本人自控力还可以,但是也要提高自身的分析识别能力。以后我会在各个方面能够独立自觉,自己管理自己。在学习上,我有提高各科成绩的良好愿望,但这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我的决心,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就自我评价二】道德与公民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以自己是一个人而感到自豪,祖国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香港回归的日子,神州五号发射的日子,申奥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难忘,最让我激动的日子 2:作为一名中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课余时间外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及交通法规,对公共设施能够爱护,外出坐车我会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或帮助他们 3:在家里,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比如洗碗筷,擦地,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脑问题等。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能够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平时不管学习多忙,只要同学求我帮忙的事,我都会答应他们 4: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活动中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关心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劳动中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合作与交流 1: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各科成绩还算可以,没有偏科现象,喜欢和同学讨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强。上课

学业情绪研究现状与展望

1.情绪与学业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它是个体对自己感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1908年,耶克斯和道德森(Yerkes &Dod-son )的研究表揭示了情绪唤醒水平、个体动机与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个体的工作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情绪的动机激励、协调组织功能影响着个体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涉及到注意力水平、对自我和他人的觉知、记忆加工、创造力、思维流畅性等多个方面。人对于与当前情绪一致的内容更加敏感,会 对这类内容进行选择性记忆、加工,而后也更容 易提取。 1998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的学术年会以“情绪在学生学习与成就中的作用”为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这次讨论引发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对情绪作用的关注,不少研究者开始着手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情绪的影响作用和机制等问题。Pekrun 和Perry 等人通过一系列质性研究发现, 学生在各种学习情境下有着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2002年,他们首次明确提出了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 )这一概念,认为学业情绪是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我国学者扩展了“学业”的涵义,将学业情绪定义为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课外学习过程中和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学业情绪不仅包括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 学业情绪研究现状与展望 金则霜 摘要:学业情绪是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它不仅影响着学习 者的认知加工水平,还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自2002年Pekrun 等人正式提出学业情绪以来,这一领域逐渐受到关注。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测评工具、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几 个角度对学业情绪展开了初步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继续研究讨论。 关键词:学业情绪青少年大学生测评工具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金则霜,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2

国内外学业情绪研究现状分析

2014.5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JIAOXUEGAIGE 一、学业情绪的界定 根据Pekrun等人的界定,学业情绪既指与学业成就相关的情绪(如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愤怒、骄傲、羞愧等情绪),也包括教学或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情绪(如喜欢学习、厌倦考试等)(Pekrunetal.2007)。消极情绪(例如生气、焦虑、消极、无望、厌倦)(Pekrunetal.2006;Pekrunetal.2002;Weiner1985)对学生持续努力学习起阻碍作用。相反,积极情绪(如愉快、自豪、期待)会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Liljedahl2005;McLeod1988)。 我国学者董妍、俞国良(2005)参考外国学者的观点提出,学业情绪不仅包括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日常做作业过程中,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也有学者参考国内外的观点,将学业情绪界定为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学习以及考试情境下产生的,与学业成绩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 总之,现今国内外学者基本都沿用Pekrun对学业情绪的界定,几乎没有学者对此种提法提出有价值的异议。 二、学业情绪的结构以及各划分维度的研究现状以往,很多学者把学业情绪根据效价维度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但遭到很多人的异议,认为这种分法不够全面,也无法体现同一效价维度的唤醒度。也有学者加入中性情绪,使之成为三类。 Patrick(1993)的研究将儿童在学习中产生的情绪分为四类:积极情绪(兴趣、高兴、放松)、厌倦、痛苦和生气。 目前世界广泛认同的是Pekrun,Goetz,Titz,andPerry(2002)的研究,根据效价和唤醒度两个维度,把学业情绪的类型划分为:积极高唤醒情绪、积极低唤醒情绪、消极高唤醒情绪和消极低唤醒情绪。效价维度用来区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唤醒度用来区分高唤醒情绪与低唤醒情绪。高唤醒情绪促使人兴奋,低唤醒情绪导致人放松。积极高唤醒情绪包括愉快、希望、自豪等。消极高唤醒情绪包括愤怒、焦虑、羞愧等,消极低唤醒情绪包括厌烦、无助和无望等,积极低唤醒情绪是放松、满意、平静等,但是因为放松通常发生在应试之后,而非平常学习当中,因此对其的测量较少。 我国学者董妍、俞国良根据Pekrun等人的分类,做了关于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关系的本土化研究,该研究成果已被我国学者广泛借鉴和应用。该研究发现:第一,积极高唤醒情绪对学业成就没有直接影响,它通过积极预测掌握接近、掌握回避、成绩接近目标、学业效能和学习策略间接对学业成就产生显著影响;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显著积极预测学业成就;消极高唤醒和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显著消极预测学业成就。第二,积极学业情绪对学业有促进作用,消极的学业情绪对学业有阻碍作用。 作者简介:张尧 (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儿童入学准备对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业情绪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过程中情绪作用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从学业情绪 的概念界定、结构、测量几方面,对当今学业情绪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学业情绪;学业情绪结构;学业情绪的测量张尧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47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初中语文“分层推进”自主学习的研究》 微型课题报告 一次研讨会上,一位初中的语文老师感慨地说:“现在一个班级犹如一幢五层楼,每层楼上都有一些学生”。言下之意,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档次各异,而传统的的班级授课制,又只注重面对群体,忽视个体,导致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教师“不讨好”。其结果与素质教育“全面抓,抓全面”的宗旨大相径庭。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施教,既注重群体的共性,又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以人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一、实验指导思想 (一)、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 小平同志在l984年发布“三个面向”的指示,是以人为本的。“异步推进教学法”总的指导思想。吕叔湘把“三个面向”解释为“第一个‘面向现代化’,简单点说就是高效率,而要取得高效率,势必要高速度;第二个‘面向世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语言文字要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第三个‘面向未来’,就是要更进一步现代化,更进一步国际化,而不是相反。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坚决废除传统落后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全面开展“听、说、读、写”各层次的训练;以人为本,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现实目标和长远目标,使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努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有用人才。 (二)、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本实验追求的目标。本实验中的“四阶六步”就是按叶老这个思想来设计的。特别是“四阶”中的“引读感知,启读生疑,研读演练,迁移运用”是熔“听、说、读、写”于一炉,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四个“认知阶段”整合起来,使学生遵循认知规律,异步推进,提高阅读效率,丰富写作技能,而施教过程中的“先死后活”“先扶后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逐步做到“不待老师讲,自能读书;不待老教师,自能作文”。 吕叔湘先生早在20年前就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张志公先生也曾说“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吕叔湘先生指出:“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张老也指出:“能用尽可能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强的表达效果。”根据吕老和张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我们进行了高效低耗的研究,而要达到“高效”,势必要大面积提高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方案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方案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传统评价机制的弊端,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监控功能,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一大批素质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初中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改革目标 通过实施学业成就评价改革,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探索新的评价方法,改革考试考核机制,从而鼓舞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努力营造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 三、评价改革原则 1、发展性原则:传统的评价重在选拔和甄别,新评价体系必须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看到学生现有水平,还要看到潜在的能力,突出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

2、全面性原则:评价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素质的构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3、差异性原则: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每个学生发展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人人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对部分智力滞后学生更应采取特殊评价方式。 4、导向性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对学生学习加强针对性指导。 5、多元化原则:在评价中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自评与他评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综合素质考核,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评价方法多样化,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形成经常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6、可行性原则: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的,每项指标应明确具体,易为学生理解,便于教师掌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对不好量化的科目和项目可用优、良、合格等等级来量化。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学生评价的内容

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调查问卷

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调查问卷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学业情绪的问卷。下面是一些描述学习活动中可能有的情绪体验的项目。请您对照每一个项目,在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项目上标记“√”。本问卷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请据实填写。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您认真作答。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请您在答题之前先填好以下资料,选择时在您要选的选项上打个“√”。 ①专业②年级③性别:男□女□ 项目 完全 不符合不太 符合 不肯定 比较符 合 完全 符合 1.临近考试我总是很紧张。①②③④⑤ 2.我一学习就想睡觉。①②③④⑤ 3.我总能安心学习。①②③④⑤ 4.有的课程越学越觉得学不好,我感到很 无助。 ①②③④⑤ 5.学习让我感到充实,我很自豪。①②③④⑤ 6.我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对不起家人和老 师。 ①②③④⑤ 7.学习让我快乐。①②③④⑤ 8.我相信自己的学习会更好。①②③④⑤ 9.我很生气别人说我比他学习差。①②③④⑤ 10.我觉得自己很有趣。①②③④⑤ 11.有些学习内容如基础课记忆内容太①②③④⑤

多,我学不好,很焦虑。 12.我在学习时容易心浮气躁。①②③④⑤ 13.我能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①②③④⑤ 15.我觉得学习上我不比别人差。①②③④⑤ 16.有些课程能学好而没学好感到对不起 ①②③④⑤自己。 17.有时完成一个作业我会感到很高兴。①②③④⑤ 18.我希望自己学得更好一些。①②③④⑤ 19.学习中经常受到挫折令我气愤。①②③④⑤ 20.我学习时总能集中注意。①②③④⑤ 21.我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我很着急。①②③④⑤ 22.学习时我容易心烦。①②③④⑤ 23.学习时我心情平静。①②③④⑤ 24.我一学习就情绪低落。①②③④⑤ 25.常能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让我自豪。①②③④⑤ 26.我没考上好大学很愧疚。①②③④⑤ 27.我很高兴学习。①②③④⑤ 28.我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①②③④⑤ 29.我会为听不懂课而恼火。①②③④⑤ 30.我总能专注于学习。①②③④⑤ 31.学习使我苦恼。①②③④⑤ 32.我憎恨学习。①②③④⑤

初中1_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2008年第12期(总第210期 ) EDUCATI O N EXPLORATIO N No 112,2008Serial No 1210 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 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陆桂芝,庞丽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25) 摘 要:选取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法,考察了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中只有/无助0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除了/恼火0外,学业成就对其余十二种情绪回馈作用显著。 关键词:初中生;学业情绪;学业成就;预测 中图分类号:G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8)12-0124-02 收稿日期:2008-06-1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0规划课题(XGG H07088);哈尔滨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M2007-03) 作者简介:陆桂芝(196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教授,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庞丽华(1979-),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引言 学业情绪概念是由Pekrun 等人在2002年明确提出的, 它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等九种情绪[1]。俞国良、董妍(2005)认为,学业情绪不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2],包括自豪、高兴、心烦、沮丧等十三种情绪。 Pekrun 等人在研究中提出了关于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认知)动机模型0,指出学业情绪联合起来能影响学业成就,而且学业成就又能回馈反作用于学业情绪[1];台湾的郑依婷(2007)在研究中通过回归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结论[3];台湾的李俊青(2007)通过结构方程只证明了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直接预测效果[4];国内未见这方面的文章。因此,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俞国良对学业情绪的定义,参照已有的研究方法,探讨我国国内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间的关系。本研究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学业情绪联合起来能预测学业成就;假设二,学业成就对学业情绪有回馈作用。 二、方法 1.被试 本研究以哈尔滨市113中学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因中考原因,只选取1~3年级468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243人,女生225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俞国良、董妍等2006年编制的5青少年学业 情绪问卷6[5]。本问卷将学业情绪按愉悦度(积极和消极)与唤醒度(高唤醒与低唤醒)分为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四类,从而形成四个分问卷,共计72个项目。该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的方式,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清楚、比较符合到完全符合。本研究中,学业情绪四个分问卷的克隆巴赫(Cronbach A )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1824、0.849、01814和01913,是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情绪研究的最有效问卷。 3.施测过程 2007年5月,在各学年教室进行集体施测。施测结束后,回收问卷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然后,从各班主任处获得被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期中考试成绩,将各门功课成绩以年级为单位,转化为Z 分数,将三科成绩的Z 分数相加作为学业成就的测量指标。将十三种情绪所含题项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各种情绪的得分。 4.数据分析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S FSS151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除/恼火0与学业成就间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都达到了0101的极其显著水平。其中,自豪、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焦虑、羞愧、厌倦、无助、沮丧、心烦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无助与学业成就间的相关最大,为-01384;恼火与学业成就之间相关最小,为-01054。 2.学业情绪联合对学业成就的预测效果 本研究以十三种情绪为预测变量,以学业成就为因变量,做一次多元分析来验证假设一,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F(13,454)=71528,P<01001;十三种学业情绪能共同解释学业成就的1514%(Adj.R 2=01154)。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只有/无助0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达到极其显著水平(B =-01221,P<01001)。表明这种情绪能极其显著地预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课题组 学生是一座资源宝库,激发学生内心潜能,学业成绩才能发挥效益成为道德品质的杠杆。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农村孩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发展瓶颈和严峻挑战。经济重压下家长形成急功近利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大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的爱,部分学生学业成绩分化严重,导致师生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生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师生心情不爽,教学成绩老师感到郁闷,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007年以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从备课到上课,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行为需要我们重新建构。观课议课,同课异构为行动手段,探究课堂实效、打造课堂教学实效性。构建新型了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构建自信、拼搏,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了健康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自主意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7年3月15 0, 我校申报的省级课题《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有幸被批准立项。近年来,我单位在课题组的引领下,以构建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观课议课,同课异构为行动手段,探究课堂实效、打造课堂教学实效性。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提高学业成绩,克服数学学业失败的后遗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创造更高层次受教育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获得良好学业成绩,驱动学生主动构建自信、拼搏,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健康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范例

“立足校本研训,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实验研究 一、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1988年,《世界教育年鉴》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出:教师作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专业发展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近年来,我们珠海路小学顺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注重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涌现出了一批省市级优秀教师,其中齐鲁名校长1人,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辅导员2人,岛城名师、青岛市特级教师2人,及一批青岛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校打造名师,壮大优秀教师群体创造了条件。 《“立足校本研训,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立足于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与优势,同时借助于外部力量,内外结合,开展基于校本实际的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研究活动,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使之在积极参与中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市、地、省乃至全国等不同层次的名优骨干教师,构建学校优秀教师群体,以名师打造名校,探索出基于学校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效探索教育的基层组织——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尤其是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构建起适合学校推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与研究基本模式,为其它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本研究的探索,也可以为基于学校的名优教师群体培养的途径与方式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鲜活的个例和丰富的实践依据,并通过实验论证:学校是促进优秀教师群体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校本研训是名优骨干教师发展的最主要的方式,并探索以校为本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可行性策略,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理论。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探索促进优秀教师群体成长的校本研训途径与方式,使教师由被动参与为主动自觉谋划职业发展,由个体努力为群体努力共同创优; 2.构建以校为本的优秀教师群体培养的基本模式,壮大学校名优教师队伍,创建名校; .

学业成就中等生和优良生的成就目标_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比较研究

学业成就中等生和优良生的成就目标、 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比较研究 连 榕Ξ 罗丽芳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福州350007) 摘 要 采用量表法对学业成就中等生的研究发现:与学业优良生相比,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自我监控水平显著低下;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并无直接关系,但学习目标会通过自我监控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在学业成就中等生中,高学习目标、低成绩目标者表现出更高的自我监控水平。 关键词:学业成就中等生 成就目标 自我监控 学业成绩 1 问题提出 探讨影响学生“智力———成就差异”的诸因素,以实现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一直是研究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们共同关心的课题。近年来,学业不良生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并引发了众多的研究[1-2]。所谓学业不良生,是指实际学业成绩与其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别达到一定标准的儿童[1]。据此“差异模式”,我们认为必然存在与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学业成绩划分的优生、中等生、差生不同的“差异”学生观,即根据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与实际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划分的学业优良生、学业成就中等生和学业不良生。学业优良生是指那些基本达到与其智力潜能相称的学业成绩的学生。学业成就中等生则是介于学业优良生和学业不良生之间的中间类学生,其实际学业成就与其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又未达到学业不良生的程度。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这类学生的实际学业成就与智力潜能的差距虽未达到学业不良生的程度,但与学业优良生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探讨阻碍其智力潜能充分发挥的心理原因,帮助其像学业优良生那样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学业的成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诸因素中,成就目标[3-6]和自我监控[7-8]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这两者均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且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5,9],那么,它们是怎样联系,从而构成一种制约学生学业成绩的内在调节力量?本研究拟通过对学业成就中等生和学业优良生的成就目标、自我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比较研究,从认知和非认知两方面考察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心理特点,为其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被试为学业成就中等生,同时配以学业优良生为对照组。确定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具体标准如下: 第一、运用标准分比较法作为选择学业成就中等生的操作方法。对全体学生施以适合于团体测验的CR T瑞文智力测验。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合适的学绩测验,取最近一次正式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作为学绩测验的结果。将智力测验和学习成绩的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根据公式 Z dif=(Z x-Z y)/(1-r xx)+(1-r yy) (其中Zx、Zy分别是智力和学绩的标准分,r xx、r yy是智力测验和学绩测验的信度)比较两者的差异,若Zdif的值介于1~2之间,则推断为学业成就中等生(小于1为学业优良生,大于2为学业不良生)。 第二、运用临床诊断法作为选择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定性方法。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定义(差异模式),在研究者根据第一种方法测出的学生名单中,依据自己的日常了解进行综合评价,选出哪些是学业成就中等生。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价一致的学生作为被试。 第三、排除智力落后和智力超常两种情况,取智 3401 心 理 科 学 2003年 第26卷 第6期ΞE-mail:lianrong1961@https://www.360docs.net/doc/6910495116.html,

大学生学业情绪范文

大学生学业情绪 《大学生学业情绪研究》这本书由马慧霞教授著写,里面谈及了许多关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情和情绪问题。它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学业情绪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她主持的“大学生学业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课题,对学业情绪在未来的日子里所遇到的挑战、发展作了分析与预测。 一、学业情绪概述 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的对象犹指学生,同时发生在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学业情绪可以以效价和唤醒度为标准进行划分。但是从国外的研究角度来看,学业情绪也可以按与其诱发事件的时间关系分为过程性情绪、预期性情绪和结果性情绪。这里简单阐明一下,过程性情绪如学生享受学习生活的情绪(愉快),预期性情绪和结果性情绪可以放在一起,比如与学习生活有关的情绪如焦虑、厌学等情绪。国内研究则把学业情绪分为这四类:正性高唤醒学业情绪、正性低唤醒学业情绪、负性高唤醒学业情绪、负性低唤醒学业情绪。 当然学业情绪的研究很有意义。第一、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深化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其次,在特异的学习情境中研究学生的学业情绪,拓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再次,研究学生学习生活中如何驾驭情绪,教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增加情绪研究的应用功能。第二、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首先,丰富和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其次,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再次,培养学生良好而稳定的学业情绪;然后,有助于教育与课堂的教学设计。最后,促进师生的情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首先,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良好学业情绪是青少年正常学习的保证;其次,良好学业情绪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再次,知、情、意协调发展是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最后,良好学业情绪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第四,从情绪智力的角度出发,首先,培养和增进良好的学业情绪,然后可以自我管理学业情绪。 总结上面的意义,我们不难发现学业情绪的研究对我们的理论意义很大,同时它又具有实际意义。第一,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第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第三,促进学生正常发展。 同时对于不同的人群,学业情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业情绪只要是丰富而强烈的,两极性明显,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对于大学生来说,稳定性与波动性共

学业情绪

学号:2013111107000802 学业情绪概述 吴莹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育) 摘要学业情绪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非智力因素,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 业成绩及师生关系,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发展以及心理健康, 自2002年Pekrun等人正式提出学业情绪以来,这一领域逐渐受到关注,近十年 来,国内外研究者从测评工具、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几个角度对学业情绪展开了 初步研究。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综合分析当前学业情绪研究成果,对于 指导和促进教育教学,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业情绪;特征;影响因素; 1 引言 当今教育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学 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口号的提出,学习动机,学习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对学 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 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一些学生因不喜欢某位教师而产生对某一学科的厌学心理; 一些儿童表现出明显而持久的厌学情绪,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情绪低落,对 作业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还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和恐学症等。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不能对学业情绪的方方面面有所认识和了解,是难以有效地组织教学的,也 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 学业情绪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 从介绍学习情绪的概念入手,并以此为基础来介绍学业情绪的特征、影响因素, 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旨在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学业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时刻伴随着人们的

研究性学习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水南中学高一(8)班物理研究性学习组课题研 究成果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重要。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航天科技迅速发展“神五”、“神六”、“嫦娥一号”相继发射成功,为更好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体验导弹的飞行与飞机的飞行原理及不同点,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我们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查找资料之 后动手制作水火箭。 根据查找的资料:“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质量是空气的816 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 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我们于2009年3月开始动手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制作完实验器材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试验,试验结果并不理想。在组长曹隽羽的主持下,召开了一个研讨会,内容是“制约‘水火箭’发射高度的因素有哪些。”郑华同学说:“‘水火箭’发射高度与‘水火箭’自身的质量有关。”金炯民:与瓶内的气压有关。郦雪琪:与瓶中灌水的质量有关。钟思远:与“水火箭”的外部形状有关。罗斌:与瓶口的橡皮塞和金属气门的质量有关。 上述同学在提出自己的假设之后,都对假设的“因素”进行了推理和验证,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依据。 下面仅举一位同学的假设与求证。 假设:“水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水火箭”的质量有关。 求证:设“水火箭”自身的质量为m,发射速度为vi。所谓“水火箭”的发射速度是 指水、塞和气门喷出时“火箭”向上的即时速度。被高压气体向下喷出的水、橡皮塞和金属气门总质量为m,喷射物向下喷射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nv i+m (-v 2)=0 ??? v1=m2v2/m1 说明:vi与m、m、v2有关。 如果m、v2保持不变,则“水火箭”发射时的速度与自身的质量成反比,即:m越小,vi越大,vi越大,发射越高。 故“水火箭”的发射高度与“水火箭”的质量有关,即m越小,发射越高。 组长曹隽羽说:“我推出‘水火箭’发射速度公式v i=mv2/m i,应该是正确的。我们来做 一个实验证明‘水火箭’质量m越小,发射速度v i越大,发射越高。”金炯民:在研究一个变量与几个变量的函数关系时,我们可以选用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里面灌水的质量、橡皮塞和气门的总质量m相同的“水火箭”,将其中一火箭瓶颈上绑上一块环形铁块,使两个“火箭”的质量不同,进行发射对比实验。郦雪琪:你的假设实验只控制了一个变量m不变,还有水、塞子和气门向下喷出的速度

2020学业成就自我评价范文

2020学业成就自我评价范文 学业自我评价就是采用科学的测量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有关学业自我概念的资料信息,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以此来为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学业自我评价的指标 莎沃森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把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据此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我们既可以对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即对自己学业状况的总体知觉和评价)进行评价,也可以按上述其中一种结构模型的划分标准对某个领域的学业自我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实际评价过程中,任何一种学业自我评价都可以用学生对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归因倾向、满意程度、学习期望、学习潜能、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自我知觉和评价作为指标(如表6-2所示)。 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 当然,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各项指标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而定。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E.Weber:《有效的学生评价》,106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数学上要求对自己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者数学的一般能力、通过数学推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辨别逻辑或者数字模式的特殊能力、处理较长推理的能力的认识,自然上要求对自己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如云或者岩石)能力的认识。美术上要求对自己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上要求对自己谱写歌曲和器乐演奏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等。体育上要求对自己控制身体运动和技术性地处理目标的能力的认识,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学业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入学至今,曾多次作为班级、院系、学校等单位的代表,在各种大型活动中发言。此外,还担任过校内多种活动的主持人。 学业自我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习结果之一,而且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学业成就、自我概念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教育和教育评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学业自我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一)

大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一) 【摘要】大学阶段是一个整合的黄金时期,处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在逐渐的形成更加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情绪发展的不协调导致大学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学业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关注,本文将对大学生的学业情绪特征、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学业情绪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情绪影响因素 一、引言 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积累知识和增长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培养能力、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去教学,去帮助学生在愉快中探索知识、发展能力。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保证着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并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会促进学业的发展。而学业情绪的提出让教育工作者更加意识到学业情绪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性,让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一个更加明确地方向。学业情绪研究是近年来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学业情绪是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完成作业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所经历的情绪体验,包括快乐、期望、自豪、放松、气愤、焦虑、害羞、烦

躁等。学业情绪作为一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业情绪是学识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保证。 二、学业情绪的特征 Efklides(2005)已经提出,学业情绪有三个特征。首先,学业情绪具有多样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获得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体验,其中既包括对认知加工过程监控和调节的情感,又包括直接促进或者延迟学生学习行为的情绪。其次,学业情绪具有情境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业情绪,学业情绪会受到学习任务及其要求的影响,在比较特定的情景下会出现之前类似的学业情绪。最后,学业情绪具有动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业情绪会随时产生,随时消失或隐匿,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 三、学业情绪在大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大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学业情绪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归因、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等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 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业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内在有足够强大力量的动机的时候才能促使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前的教育体制已经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了重点,我们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加剧,教育改革以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球兴起,许多国家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与决策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决策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 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本身的本质属性 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教育科学也属第一生产力的范畴,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第一生产力”的位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中小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把中小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并形成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局面,是新世纪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起了较大作用,研究成果为学校各学科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则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 “科研兴校”。中小学校教育既应坚持“常规体系”高效率地运行,又要构建未来教育的框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仅对学校今天的整体教育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明确未来的教育思路(学校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和终身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重不重视课题研究,是衡量一个校长是不是具备科学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标志。回顾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缺少教育科研,办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蠢事。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教育科研、非抓课题研究不可的时候了。真抓实干,至少应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领导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业就是采用科学的测量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有关学业自我概念的资料信息,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以此来为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学业自我评价的指标 莎沃森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把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据 此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我们既可以对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即对自己学业状况的总体知觉 和评价)进行评价,也可以按上述其中一种结构模型的划分标准对某个领域的学业自我进 行评价。研究发现,实际评价过程中,任何一种学业自我评价都可以用学生对现状、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归因倾向、满意程度、学习期望、学习潜能、等方面的自我知觉和评价作为指标(如表6-2所示)。 当然,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各项指标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而定。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E.Weber:《有效的学生评价》,106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数学上要求对自己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者数学的一般能力、通过数学推理运 算和逻辑推理等辨别逻辑或者数字模式的特殊能力、处理较长推理的能力的认识,自然上要求对自己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如云或者岩石)能力的认识。美术上要 求对自己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空 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上要求对自己谱写歌曲和器乐演奏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等。体育上要求对自己控制身体运动和技术性地处理目标的能力的认识,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学业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学业自我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习结果之一,而且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学业成就、自我概念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教育和教育评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学业自我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业自我是学生对自己学业方面的认识,所以 二者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这种联系也是学业自我最直接、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具体而言,二者关系可以从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两方面来进行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