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1 目的: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原则: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

3 措施:

3.1 成分输血与输血指征

3.1.1 提倡成分输血,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合理有效地使用血液。

3.1.2 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容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3.1.3 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

①Hb>100g/L不必输血;

②Hb<70g/L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③Hb70-100g/L之间,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80-90g/L不必输血,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90-100g/L不必输血。

④急性大出血出血量>3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3.1.4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血容量在5000ml时,失血量在1500-2000ml,不必补充血浆,可用红细胞和代血浆;失血量超过2000ml 可考虑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用量须达到10-15ml/Kg才有效(至少600-800ml);一般来讲,只要纤维蛋白原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3.1.5 血小板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的手术患者。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渗)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或肝素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血小板>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而定;如手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为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则不受上述限制。在输血小板时,因输注后的血小板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避免多次小量输注,一般成人一次用量为10单位。

3.2 手术性措施

3.2.1 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3.2.2 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正确使用止血带,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3.2.3 直视下动脉阻断:止血效果明显,但方法复杂,可能增加手术伤口、新的出血源,如伤及大动脉则造成严重后果。

3.2.4 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明显控制术中出血,形成少(或无)血术野;配合等容血液稀释,术中可不异体输血;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更高;麻醉管理更加容易;减少治疗费用。

3.3 自体输血:

现代自体输血包括:自体血储备、血液稀释、血液回收三种方法。

3.3.1 术前自体血储备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

(1)术前自体血储备:择期手术前对估计需输血的病人进行自体血储备,供手术中或术后使用。根据预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在术前7-21天,采用“蛙跳法”采集血1-3单元(每单元400ml),每次采血1单元(不多于估计全身总血量的12%),间隔1周。采血400ml一周后血红蛋白基本达到采血前水平。术中可能出血600-800ml,可自体储血400ml,则术中不用输异体血。

适应与禁忌:①除全身感染(如菌血症)外术前自体血储备无绝对禁忌症② 一般状况好,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Hb:男性>120g/L,女性> 100g/L③小儿病人除了能理解和配合外,体重应在30kg以上。

(2)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术前自体采血可刺激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加速红细胞的生成,同时补充外源性EPO能促进采血后机体骨髓的造血更有益,术前2周开始应用,每次皮下注射EPO 400μ/kg,每周两次。在多次应用EPO时应及时补充铁剂,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叶酸及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

3.3.2 血液稀释与低温麻醉

(1)血液稀释:在手术前为患者采血并暂时将血液储存起来,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循环血容量。手术过程中利用稀释血液维持循环,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液浓度而减少丢失血液红细胞,从而减少失血。手术结束前有计划地将采集的血液回输,使术后Hb和Hct达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1)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适应症:①稀有血型者;②产生不规则抗体或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者;③可能有大量出血的手术;④紧急外伤或其他原因的大量出血;⑤为避免异体输血引起感染、免疫抑制等;⑥因宗教或其他原因拒绝异体输血者。排除贫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病变。

具体方法: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从静脉放出7.5~20ml/kg全血贮存备用,同时输入等量的胶体液,将血容量保持恒定。根据手术失血情况术中或术后将自体血回输。

2)术前不采血血液稀释

手术开始前快速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各1000ml,造成高循环血容量而将血液稀释以减少出血,达到减少用血的目的。

(2)低温麻醉:全身麻醉配合低温可以降低机体耗氧量,耐受更大程度血液稀释,这就是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可以进行重度血液稀释的理论基础。体外循环期间Hb可保持60g/L,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体外循环后应回升到Hb为80g/L。

具体方法:麻醉后经静脉或动脉放血,同时经静脉输入晶体液或/和胶体液,采血量与所用液体量的比例为: 晶体液为1:3,胶体液为1:1,晶体与胶体液合用为1:2。室温下可放置4-6小时,超过6小时应放入2-6℃储血冰箱并于24小时内用完(但低温同样破坏血小板活性)。待术中大出血基本控制后输还给病人,也可在术后输入,如情况紧急,可提前输还。

3.3.3 血液回收

(1)术中血液回收:使用吸引器等装置回收手术野的血液再回输给病人。按回收血处理方法可分为非洗涤式和洗涤式血液回收。术中血液回收可用于心血管外科领域、整形外科领域、妇科领域和神经外科领域等。

禁忌症: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污染者;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沾染者;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贫血者;胸、

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以上者;凝血因子缺乏者等。

(2)术后体腔或引流血液的回收: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应注意整个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一般仅收集术后6小时之内的引流血液。

3.4 控制性降压

采用多种方法和药物使血管扩张,主动降低手术区域血管压力,使手术出血减少。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严格掌握适应症,采用药物、麻醉措施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或将血压控制在基础水平以下的15%—20%范围内,降低血管内压力,以减少手术创伤出血。

3.5 血液麻醉

在麻醉后手术前或体外循环前选择性或预防性的应用某些作用于凝血、纤溶系统的药物,以抑制某些血液成分的最初反应,使之不能激活或处于“冬眠状态”,或暂时停止体外循环中凝血过程的发展及“全身炎症反应”抑制补体激活,抑制中性白细胞、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的释放,这些抑制是可逆的,待手术结束后再恢复和“苏醒”,因其类似全麻过程故称“血液麻醉”。

抑肽酶是血液麻醉的代表药物,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通过可逆地与丝氨酸酶活性中心结合而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它不但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同时也保护了血小板的聚集,还能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减少凝血因子的消耗。抑肽酶减少手术出血十分显著,常可使50%以上的大型手术避免输血。常用剂量0.5-1.0万单位/kg,2h后可再应用。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医院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节约用血、科学用血、保护血液资源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展血液保护的临床医师和输血科技术人员,尤其是手术科室的医师和麻醉医师。 三、职责: (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负责血液保护技术的宣传推广,加大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并在实施中起协调作用。 (二)麻醉科医师: 负责控制性低血压、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药物治疗替代输血等血液保护技术的实施。 (三)手术科室的医师: 负责自体输血的申请、告知及输血过程的监护,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减少术中失血,并与麻醉科医师通力配合以使血液保护技术顺利实施。 (四)输血科技术人员: 负责贮存式自体输血血液的采集、标识、贮存、发放,并与经治医师共同对采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 四、管理程序 (一)具备血液保护所需设备 (二)血液保护技术的具体实施: 1、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及各种检测手段的完善,现在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安全,但由于“窗口期”的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短期内不会消除。故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佳措施是开展自体输血,少输或不输同种异体血液。

2、科学合理用血:输血具有潜在风险,在输血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仔细评估,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不可轻率地进行输血。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进行输血,降低每个患者的输血量和输血次数,严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减少术中失血:完善、彻底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术中失血的关键。对任何出血都应认真处理,不可忽视长时间手术创面广泛渗血。调整手术体位和使用止血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器械止血,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在允许范围内,使用局部止血药物和材料以及全身注射止血药物。 4、减少医源性失血:采集血标本应有计划性,尽可能减少化验血液的次数;使用较小的实验室取样试管,避免成年患者由静脉采血导致的失血性贫血。 5、自体输血:针对择期手术患者在其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自体输血。 6、控制性低血压 7、药物治疗代替输血:在择期或非急症手术前停用抗凝剂或在抗凝剂作用消退后再行手术,术前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可有效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 8、其他血液保护措施:加强患者的保暖,防止低体温。具体措施包括调节室内温度,快速输液和输血要进行加温,使用变温毯保温等。 五、血液保护技术可以综合利用以提高效率,同时应加强血液保护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即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患者个体的血液保护措施和技术,还要多学科密切配合,为患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血液保护方案。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是解决临床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临床必须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降低治疗及手术中的临床用血,尤其是降低围术期患者的用血量,以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 二、输血指征: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1)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2)Hb<70g/L,才需输血;(3)Hb70-100g/L,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判断是否需输血,除参考Hb和Hct外,还需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年龄、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 三、血液保护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定期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检查及通报,加大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的培训力度,严禁输安慰血、人情血、搭配血,既要更新临床输血观念,又要加大技术投入,提供设备实施科学用血; 2、对于不同年龄和不同的健康状况患者,输血最低血红蛋白临界水平不同。对危重患者输血亦应持慎重态度,高危患者Hb<70-90g/L,低危患者Hb<100-120g/L。同时强调对血压、血气及尿量进行综合评估,并加强其他循环支持,应注意效能-危险比。进行简易床旁Hct测定。 3、开展自身储血:术前自身储血的方法用于稀有血型和已经产生免疫抗体的患者及择期手术患者; 5、开展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体外循环、胸腹大动脉及脊柱等手术。 6、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是血液保护的支柱之一。 7、符合条件的进行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血回输); 8、手术中用血,由麻醉科医生下达医嘱,护士电话通知输血科病人相关信息和成分及血量,输血科应按实记录内容和通知时间及通知人员姓名,并根据实际情况准备血液,如遇紧急情况20分钟内发出血液。如需特殊成分或输血量较大时,提前通知输血科,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输血部分(国家卫生部)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输血部分(国家卫生部) 评审标准评审要点 4.19.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 【C】1.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包括医疗管理、临床、输 血、麻醉、护理、检验等相关专业的专家。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有明确职责,至少应包括: (1)履行对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审订职责,并监督实施; (2)监测、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推进临床合理用血; (3)推广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管理法律法 规、规章制度和临床合理用血知识教育培训。 3.有明确的职能部门(如医务处)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B】符合“C”,并 1.输血管理委员会年度召开工作会议两次以上。记录齐全,内容充分。 2.履行对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监督实施,指导临床用血,针对血 液的来源、数量、质量进行血液保障安全性评估,调查分析临床用血不 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3.向公众宣传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知识。 4.19.1.1 建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并履行工作职能。 【A】符合“B”,并 有全院输血管理定期总结分析报告,持续改进输血工作,不断提高输血 管理水平。 【C】 1.有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内容涵盖本机构输血管理的全 过程。 2.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 【B】符合“C”,并 1.输血科和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2.各科室按照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输血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 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3.职能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 录。 4.19.1.2 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 【A】符合“B”,并 相关科室执行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实际工作与制度要求符合率100%。 【C】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计划。 2.医疗机构建立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3.建立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B】符合“C”,并 1.对用血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计划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2.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中指标明确,措施有 4.19.1.3 制订医院用血计划,实行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建立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制度。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采血的标准:1)年龄:年龄上限因符合国家献血法规定,下限取决于儿童的合作和理解能力,以及有合适的静脉,并能耐受采血后的生理影响等。 2、体重:预存式自身输血采血量每次不超过400毫升,体重在50公斤以下者,应每少1千克减少8毫升。 3、血红蛋白:自身输血者血红蛋白应大于110g/L,红细胞比容大于等于33% 4、采血环境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血站及输血科专用房间) 5、采血间隔采血间隔应由输血科医师同病人的主治医师视病情而确定。一般2次采血的间隔不少于72小时。最后1次采血应在手术前72小时进行。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离预定手术日期尽可能远的时候采血,,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病人的血细胞比容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三、自身血液的保存 1、自体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冰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 2、自身储血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 3、自身血液贮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四、血液的回输 1、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日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未输完又不适合转让他人使用的血液,要以妥善的方式处理掉,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五、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2、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晕针。 3、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混合,出现血液斑块,影响回输血量或血液报废。 4、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自体输血及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

自身输血技术、围手术期 血液保护管理制度规定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为进一步规范自身输血,做好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特制定本规定。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自身输血方法:包括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米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患者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 L(红细胞压积)> O. 33), 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 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i。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 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l )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 / L(红细胞压积) >O. 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 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 L,低蛋白 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巴中市巴州康达医院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围手术期必须遵循血液保护原则 围手术期输血必须遵循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的原则。 二、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1、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1)Hb>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3)急性大出血出血量>2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Hb70g/L~100g/L,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血压稳定、神智清醒、无继续失血、代偿能力好者不用输血; 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措施 (一)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 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 3、正确使用止血带。 4、直视下动脉阻断。 5、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 (二)、使用血浆代用品 适当范围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 (1)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代血浆补充; (2)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

麻醉与血液保护

麻醉与血液保护 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与输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好血液保护,可做到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防止输血传播疾病及其它并发症。现今认为输血与麻醉关系很大,2/3的血是经麻醉科医师之手输给病人,因此,麻醉科医师应站在血液保护的第一线[1]。 1 转变旧的输血观念 近10年来人们对输血的关注与日俱增,血液供应的安全性也明显改 善,但要完全消除血内病毒是不可能的[2]。输血或成分输血的危险可分为感染、输血反应和免疫抑制三类。随着献血员的严格筛选,输血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生率已降 至-1:500,000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的发生率也分别降至-1:63,000 和 -1:103,000 。输血溶血反应导致死亡的发生率降至1:500,000。近年来输血导致免疫 抑制和癌症复发,已引起人们重视。 据报道,我国HBV感染人数已占总人口的9%。90%的 丙型肝炎(HCVH)是由输血传染的,发生率高达10%~20%。在某些人群中HCV携带者达70%。丙肝的治愈率只有20%,半数将转为慢性,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献血员中有15%不易发现HCV。当今我国又面临艾滋病(HIV)传播的危险,感染HIV者估计已超过50万人,HIV患者已 超过1万例。 我国的用血量为800吨,其中外科用血占600吨。据健康报1996年报道,如 果严格控制输血指征,我国临床总用血量可减少将近一半,即不必要输血占50%。因此,有必要转变旧的输血观念,防止输“人情血”、“保险血”或把血液当成“补品”,提高全民输血风险意识,关键在血液保护。实际上输血是一种类似器官移植的危险干预。 2 重新制定输血指征 1996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ASA成分输血指南(表1),提出病人“贫血”允许的范围。其中对冠心病和肺疾患病人的输血指征应适当放宽。 加拿大Hebert[3]等将838例ICU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18例为限制输血组,输血指征为血红蛋白(Hb)<7.0 g/dl,输血后使Hb达到7.0~9.0g/dl;Ⅱ组为随意输血组,输血指征为Hb<10.0 g/dl,输血后使Hb维持10.0~12.0g/dl。结果:Ⅰ组住院死亡率比Ⅱ组降低(22.2%:28.1%,P=0.05),其中低危病人和小于55岁者,Ⅰ组死亡率比Ⅱ组更低(8.7%:16.1%,P=0.03和5.7%:13.0%,P=0.02)。Ⅰ组减少输血量54%,且有33%病人未输红细胞,心肌梗塞和肺水肿并发症明显减少,病毒传播和免疫抑制反应等相关危险也相应减少。但心脏病病人的死亡率两组没有差异(20.5%:22.9%,P=0.69)。提示低危和年龄小于55岁病人限制输血量的疗效比随意输血可能更好,但对心脏病、肺气肿、脑血管病、创伤、老年人及其它重危 病人,输血指征需放宽至Hb<10.0 g/dl。 过去认为输血可增加病人氧运输(DO2)和心脏指 数(CI),提高存活率,主张对重危病人应提高Hb到10.0~12.0 g/dl。但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超正常值的DO2和CI不能改善存活,不是单一的救治指征,不能盲目用输血提高DO2和CI[4]。 为此作者对ICU病人的输血提出四点建议:①慎重对待重危病人的输血;②ICU的输血指征

血液保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李民 写在课前的话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血液安全对于卫生服务非常重要,它既可以挽救大量的生命,但也可以因为通过输入不健康的血液传播许多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和梅毒等。因此,可靠和安全的血源对公共健康至关重要。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情况已有明显改善,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国家缺乏适当的政策、经验或资源以确保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2000年的世界卫生日将唯一的关注焦点放在了输血安全的问题上,通过“血液挽救生命,安全血液从我做起”的主题,把血液安全提上更广泛的议事日程。随后,世界卫生大会决定把每年6月14日正式定为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WBDD)。2004年和2005年的WBDD依然聚焦于献血者个人,其主题分别为“血液,生命的礼物。感谢您”和“赞颂您血液的礼物”。 目前世界上的输血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如血液的供需存在极大矛盾,每年五十万因怀孕和分娩死亡的孕产妇,大出血是最主要的死因。发达国家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以及输血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需求量。全球越来越多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烧伤等的发生也增加了对血液的需求。此外,输血也存在各种风险和并发症,如各种血液传染病通过血制品的传播,以及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和免疫抑制作用。 为鼓励更多的健康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感谢那些为拯救生命而自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成为自愿献血者。那么作为医务工作人员,我们为保护血液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大量输血后,即一次输血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供氧能力降低、出血倾向、枸橼酸中毒(低钙血症)、高钾血症、低体温、酸碱平衡紊乱、微小血栓等。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售货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在临床上,常用的血液保护措施有减少出血,采用血液代用品、成分输血,血液稀释和自体血液回输。 一、输血 1. 输血指征 循证输血是指只在患者确有输血临床证据时才予以输血。美国麻醉医师联合会(ASA)输血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1 目的: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原则: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 3 措施: 3.1 成分输血与输血指征 3.1.1 提倡成分输血,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合理有效地使用血液。 3.1.2 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容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3.1.3 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 ①Hb>100g/L不必输血; ②Hb<70g/L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③Hb70-100g/L之间,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80-90g/L不必输血,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90-100g/L不必输血。 ④急性大出血出血量>3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3.1.4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血容量在5000ml时,失血量在1500-2000ml,不必补充血浆,可用红细胞和代血浆;失血量超过2000ml 可考虑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用量须达到10-15ml/Kg才有效(至少600-800ml);一般来讲,只要纤维蛋白原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3.1.5 血小板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的手术患者。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渗)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或肝素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血小板>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而定;如手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为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则不受上述限制。在输血小板时,因输注后的血小板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避免多次小量输注,一般成人一次用量为10单位。 3.2 手术性措施 3.2.1 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3.2.2 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正确使用止血带,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3.2.3 直视下动脉阻断:止血效果明显,但方法复杂,可能增加手术伤口、新的出血源,如伤及大动脉则造成严重后果。 3.2.4 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明显控制术中出血,形成少(或无)血术野;配合等容血液稀释,术中可不异体输血;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更高;麻醉管理更加容易;减少治疗费用。 3.3 自体输血: 现代自体输血包括:自体血储备、血液稀释、血液回收三种方法。

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管理操作规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法律法规,制定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操作规程。 一、血液保护是指通过改善生物兼容性、减少血液中某些成 分激活,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应用血液保护药物和人工血液等各种方法,降低同种异体输血需求及其风险,保护血液资源。不必要的输血既增加了输血风险,也造成了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大力开展血液保护,尽量做到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对于进一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防止因大量输血引发的免疫抑制、术后感染和癌症转移等并发症,保护血液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节约用血技术:①严格掌握输血指征②减少术中出血(外科和麻醉科医生的共同责任)③开展自体输血(输血科负责采集和保存病人血液)④术中出血的回收⑤合理使用血液和血浆代用品⑥止血药物、止血设备的应用。 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①术前自体血预储+促

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②麻醉后血液稀释及术野自体血的回收③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④大力提倡和普及成份输血,避免或减少全血的输入⑤提高麻醉管理水平,联合使用控制性低血压、低温等麻醉技术⑥提高手术技能及术中采用良好的止血措施⑦血液保护及止血药物、止血设备的合理使用⑧手术后体腔或切口引流血的处理回收。 四、术前自体血储备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出于对输血安全的关注,为了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在择期手术前对估计需输血的病人进行自体血储备,供手术中或术后使用。根据预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在术前7-21天,采用“蛙跳法”采集血1~3单元(每单元400ml),每次采血1单元(不多于估计全身总血量的12%),间隔1周。采血400ml一周后血红蛋白基本达到采血前水平。术中可能出血600-800ml,可自体储血400ml,则术中不用输异体血。适应与禁忌:①除全身感染(如菌血症)外术前自体血储备无绝对禁忌症②一般状况好,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Hb:男性>120g/L,女性> 110g/L③小儿病人除了能理解和配合外,体重应在30kg以上。 年龄因素:①传统认为大于60岁病人不宜自体采血②现在临床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病人能够安全耐受术前自体采血1~3单元

血液保护技术

血液保护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血液保护技术 一、血液保护的意义 血液保护(bloodconservation)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保护和保存血液,防止丢失、破坏和传染,并有计划地管理好、利用好这一天然资源。血液保护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随着血源的短缺和输血传播性疾病的严重威胁,血液保护现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现代医学提倡手术中尽一切可能减少血液丢失和减少同源异体血的输注,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珍惜血液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开展的血液保护方法日益增多,技术也日趋成熟,为血液保护的广泛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血液保护的方法 (一)减少术中失血的方法 手术肯定要失血,减少手术中的失血是血液保护的基本措施。麻醉手术期间,除注意手术操作外,合理应用各种麻醉技术,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失血,从而减少输血的几率。术中减少失血的常用方法有: 1.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hypotension)控制性降压是指采用多种方法和药物使血管扩张,主动降低手术区域内的血管压力,从而减少出血的一种方法。控制性降压曾经作为减少手术出血的主要措施而广泛应用,但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发生,现已很少单独使用。临床实践证明,把控制性降压技术与血液稀释技术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理想的血液保护方法。但是降压可削弱血液稀释过程中的心输出量代偿机制,是否对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氧供产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动脉阻断法彻底有效地阻断供应手术区域的动脉,无疑是最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的方法。手术期间常采用的动脉阻断方法有上止血带、直视下动脉阻断法和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动脉内球囊阻断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性的动脉阻断法,适用于那些出血多但又不容易止血的手术,例如骶尾部肿瘤手术和骨盆肿瘤手术。此法是通过股动脉穿刺把带有球囊的导管置于髂内动脉内,经导管注气使球囊膨胀扩张从而在动脉血管内阻断了该动脉离心端的血供,有效地减少该动脉所供给的手术区域的出血。与同类手术行髂内动脉结扎术相比,动脉内球囊阻断术方法简便易行、微创,可控,能明显控制术中出血,形成少(或无)血术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颇有前途的血液保护方法。 检验地带网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围手术期必须遵循血液保护原则 围手术期输血必须遵循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的原则。 二、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1、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1)Hb>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3)急性大出血出血量>2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Hb70g/L~100g/L,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血压稳定、神智清醒、无继续失血、代偿能力好者不用输血; 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措施

(一)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 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 3、正确使用止血带。 4、直视下动脉阻断。 5、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 (二)、使用血浆代用品 适当范围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 (1)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代血浆补充; (2)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 (3)失血量>50%血容量时,则输代血浆l/3,全血2/3;(三)、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 采用药物、麻醉措施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或将血压控制在基础水平以下的15%—20%范围内,降低血管内压力,以减少手术创伤出血。 (四)、积极开展自体输血 1、自体血储备措施 (1)、Rh阴性等稀有血型病人择期手术,术前动员患者进行自体血储备; (2)、要求术前准备时间要充分(2~3周),以便分次采血储存;

自体输血制度及规范

X X X 医院 自身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为进一步规范自身输血,做好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特制定本制度。 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根据《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的要求,制定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2、自身输血方法:包括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3、术前自身贮血(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由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在手术期间输用。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4、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5、对于符合条件的手术患者,经治医师要动员患者进行自身输血,双方签订《自身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自身输血应由患者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向血库或麻醉科提出申请。 6、血库或麻醉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7、自体血的采集和保存严格按照自体输血技术规范进行。 8、严格执行自体血回输前查对,输中观察,输后血袋处置及其医疗文书记录。 9、未输完的自体血不得转让他人使用,要以血液报废的方式处理。 血库 2014/12/10

自身输血技术规范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为进一步规范自身输血,做好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特制定本规范。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经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双方签订《自身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向血库或麻醉科提出申请。 2、血库或麻醉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患者自身血液采集后,在血库或麻醉科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4、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自身输血方法:包括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适应证:适用于大部分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如心、胸、血管外科、整形外科、骨科(尤其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失败修正术、股骨头无菌坏死带血管游离骨板移植术及脊柱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与手术用血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手术用血管理规定。 二、原则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 三、措施 (一)成分输血与输血指征 1. 提倡成分输血,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合理有效地使用血液。 2.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容量情况, Hb\Hct ,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3. 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卫生部输血指南( 2000 年,手术及创伤): (1) Hb>100g/L 不必输血; (2) Hb<70g/L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3) Hb70-100g/L 之间,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 而决定是否输血。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80-90g/L不必输血,心肺 功能不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90-100g/L不必输血。 (4) 急性大出血出血量>3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血容量在5000ml时,失血量在1500-2000ml,不必补充血浆,可用红细胞和代血浆;失血量超过2000ml 可考虑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用量须达到10-15ml/Kg 才有效(至少

600-800ml); —般来讲,只要纤维蛋白原大于0.8g/L ,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5. 血小板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的手术患者。血小板>50X 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渗)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 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或肝素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卫生部输 9 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血小板>100X 10/L,可以不输;血小板<50X 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在50~100X 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而定;如手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为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则不受上述限制。在输血小板时,因输注后的血小板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避免多次小量输注,一般成人一次用量为10 单位。 (二)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 1. 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正确使用止血带,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 3. 直视下动脉阻断:止血效果明显,但方法复杂,可能增加手术伤口、新的出血源,如伤及大动脉则造成严重后果。 4. 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明显控制术中出血,形成少(或无)血术野;配合等容血液稀释,术中可不异体输血;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更高;麻醉管理更加容易;减少治疗费用。 (三)自体输血:现代自体输血包括:自体血储备、血液稀释、血液回收三种方 法。 1.术前自体血储备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1)术前自体血储备:择期手术前对估计需输血的病人进行自体血储备,供手术中或术后使用。根据预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在术前7-21 天,采用“蛙跳法”采集血1-3单元(每单元400ml),每次采血1单元(不多于估计全身总血量的12%),间隔1 周。采血400ml 一周后血红蛋白基本达到采血前水平。术中可能出血600-800ml,可自体储血400ml,则术中不用输异体血。

体温对血液保护的影响

体温对血液保护的影响 一、概述 体温是指体内温度或深部温度,人体各处的温度并不相同,脑和内脏的温度不管环境温度如何变化总是保持在37℃左右,此部分称作体核温度。一般体核温度上升0.5℃称为体温升高。超生理范围体温对机体各系统器官可产生一系列影响,例如低体温干扰机体凝血机制,增加术中、后失血量和输血需要量等,同样高温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不利于血液保护,但低温使患者重要脏器氧耗量减少,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可减少出血。加强围术期体温监测,有效地控制和稳定体温,可达到安全用血和血液保护的目的。 二、体温调节 轻度低温的病人体温调节功能正不。体核温度在34℃以下时,对冷的人工谢产热反应将不复存在。体温为33~30℃时,肌肉僵直。体温为30~27℃时,产热量仅可维持基础代谢,寒战终止。体温降到25~20℃时则出现中枢性抑制。 三、体温监测 1. 鼻咽、口腔温度不适用于麻醉和昏迷的病人,正常值为36.4~37.2℃。 2. 直肠温度正常的直肠温度范围为36.9~37.9℃。 3. 食管温度正常的食管温度范围为36.6~37.6℃。 4. 鼓膜温度鼓膜温度与放置理想的食管内体温相平行,但鼓膜温度要低0.2℃。 5. 血液温度测定血液温度可用肺动脉漂浮导管,以此反映中心温度。但这一位点的温度受到机械通气量、心包降温、低温心脏停跳等的影响。 6. 膀胱温度膀胱温度通常比直肠温度高0.2℃,比食管内高0.5℃,比皮肤温度高3.5℃。在身体外部冷却及再加热的过程中,尿道、膀胱的温度比直肠温度变化得更快。 7. 腋窝温度腋窝是传统的测温部位,适用于门诊? (二)低温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红细胞变形性是指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改变自身形态的能力。红细胞变形能力对血流性质有重大影响,它是决定高切变率下血液黏度的关键因素。红细胞变形能力由三个因素决定,即红细胞的黏弹性、红细胞的几何图形和内液黏度。在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异常,均会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另有报道,低温下红细胞的内液黏度升主同及红细胞的能量利用阻碍,因而也可导致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 (三)低温对血小板的影响 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和释放功能降低,抑制血小板凝血级联反应,降低血小板因子及凝血物质活性,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黏带度下降,明显增加术中秩血量。在低温麻醉时,当体温降至25℃以下时,患者常可发生中度可逆性血小板减少,但无出血症状,原因是由于血小板上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在少数情况下,当低温麻醉复温时,血小板持续减少并可引起出血。应用肝素者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比不用肝素者轻。 (四)低温对血浆容量的影响 降温至26~23℃时,血浆容量可下降12%~35%。在低温时液体从血管中向组织间隙转移,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浆蛋白浓度增高,但总含量并无改变。冷刺激引起的周围血管收缩,水从血管内转移到第三间隙,是低温早期血浆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低温可导致血将容量减少,血浆容量下降又可引起进行性HCT和血浆渗透压升高,HCT和血浆渗透压升高又引起全血黏度的增主,血浆容量减少还会引起红细胞脱水,并进一步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五)低温对全身小血管的影响 低温无论对活体还是被分离到体外的内皮血管都能引起明显的收缩,温度越低,血管紧张性

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

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17) 围术期血液管理就是指包括围术期输血以及减少失血、优化血液制品、减少输血相关风险与各种血液保护措施得综合应用等。围术期输血就是指在围术期输入血液或其相关成分,包括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与冷沉淀等。成分输血就是依据患者病情得实际需要,输入相关得血液成分。血液管理得其她措施包括为避免或减少失血及输入异体血所使用得药物与技术。 一、术前评估 1、了解既往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了解患者出血史、家族出血史及详细用药史; 4、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得药物(例如,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其她抗凝药与可能影响凝血得维生素类或草药补充剂)造成得凝血病史; 5、了解有无血栓病史(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6、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7、一般体格检查(例如瘀点、瘀斑、苍白); 8、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与Rh血型)、乙肝与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 9、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确定可能影响红细胞最终输注需

求(例如血红蛋白水平)得器官缺血(例如心肺疾病)得危险因素; 10、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得风险及益处; 11、为使患者做好准备,如果可能,术前应提前(例如若干天或周)进行充分评估。 二、术前准备 1、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3、咨询相关专科医师或会诊。择期手术患者应暂停抗凝治疗(例如华法林、抗凝血酶制剂达比加群酯),对特定患者可使用短效药(例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桥接治疗;除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得患者外,如果临床上可行,建议在术前较充足得时间内停用非阿司匹林类得抗血小板药(例如噻吩并吡啶类,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根据外科手术得情况,考虑就是否停用阿司匹林; 4、当改变患者抗凝状态时,需充分衡量血栓形成得风险与出血增加得风险; 5、既往有出血史得患者应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判断血小板功能减退就是否因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 6、了解患者贫血得原因(慢性出血、缺铁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或炎症性贫血等),并根据病因治疗贫血,首先考虑铁剂治疗; 7、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与/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制度

颍上县人民医院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围手术期必须遵循血液保护原则 围手术期输血必须遵循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的原则。 二、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1、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1)Hb>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3)急性大出血出血量>2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Hb70g/L~100g/L,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血压稳定、神智清醒、无继续失血、代偿能力好者不用输血;

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措施 (一)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 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 3、正确使用止血带。 4、直视下动脉阻断。 5、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 (二)、使用血浆代用品 适当范围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 (1)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代血浆补充; (2)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 (3)失血量>50%血容量时,则输代血浆l/3,全血2/3;(三)、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 采用药物、麻醉措施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或将血压控制在基础水平以下的15%—20%范围内,降低血管内压力,以减少手术创伤出血。 (四)、积极开展自体输血 1、自体血储备措施 (1)、Rh阴性等稀有血型病人择期手术,术前动员患者进行自体血储备;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相关制度

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管理制度 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自身输血和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自身输血 1、原则 (1)供自体输血用的血液及成分(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暂时不用的,必须妥善保存,其上应注明“仅用于自身输血”,并标明患者姓名、性别、科别、床号、病历号、出生日期及使用日期等。 (2)在自身输血前,应在患者床边以输血前管理卡查证其ABO血型分类。(3)为自身输血而采血,应事先得到有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书面认可,且应在下述检查结果正常时方能进行,全面临床检查,血管系统的能力(主要的静脉),皮肤的条件。附加检查,心电图、肺部X线透视、血及尿常规、离子、凝血测定。 2、术前自身输血 心脏手术病人选择:血红蛋白>140g/L,无不稳定性心绞痛、左心功能不全、排放片段<0.5或心指数<0.25L/min/m2 、左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休息时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肺功能损伤。 (1)对年龄的大小无严格的限制。

(2)病人血红蛋白≥110g/L,hct≥0.33。 (3)考虑菌血症或正在治疗的菌血症病人不得进行自身输血。 3、手术时自身输血的注意事项 (1)血液收集和重输的方法必须安全、无菌和保证收集的血液及成分的正确性。使用设备必须无致热源,并含有阻挡对受体有潜在危险的微粒的过滤器,防止空气栓塞。如血液在输注前加温,注意温度不要超过38℃。(2)等容量血液稀释收集的血液在输注以前应保存在下述条件下:室温保存8小时(收集时开始计时)、在开始收集之后8小时之内放入1-6℃的冰箱可保存24小时。 (3)如不按上述手段收集的术中血液应在开始收集6小时内输注。 二、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一、围手术期必须遵循血液保护原则 围手术期输血必须遵循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的原则。 二、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1、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1)Hb>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