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语文—我的保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职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课内双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项错误的一组是( ) A.檐.头(yán) 隽.永(jùn) 青苔.(tái)

B.袒露

..(tǎn lù) 萌.芽(mén) 潺潺.(cán)

C.团箕.(jī) 糯.米(nuò) 给予

..(jǐ yǔ)

D.忸怩.(ní) 炖.肉(dùn) 咄咄.(duó)

【答案】B(A.隽juàn;B.萌ménɡ,潺潺chán;D.咄咄du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讴歌愤懑忸怩不安神彩飞扬

B.绯红土匪敞开心扉妄自菲薄

C.飘泊剽悍剑拔驽张咄咄逼人

D.隽永荆棘肺脯之言娓娓动听

【答案】B(A项彩—采;C项驽—弩;D项脯—腑。)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瓦菲

..: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天伦

..叙乐: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B.三番.:次、遍、回

叱骂

..:大声责骂

C.忸怩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给予.:我

D.夸口

..:说大话、夸耀

飘泊

..: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答案】C(“给予”中“予”即“给”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

....,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

....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

....,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D.他说话忸怩不安

....,像个大姑娘似的。

【答案】D(A项口传心授:先知者口头传授,后学者用心领悟。B项鱼龙混杂:比喻各式各样的人混在一起,难分好坏。C项因人成事:依靠他人的力量办成事情。D项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一场大雨的到来,使华北地区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旱情得到了初步缓解,但要彻底解除旱情还需要更多的降水。

B.获得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学生,大多是以来自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为主,又加之考试在城市进行,方便了城市学生,却让农村贫困学生望而却步。

C.为确保食盐市场稳定,中国盐业总公司今日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盐业公司启动应急机制,确保食盐供给。

D.城乡收入差距大是农民实现小康的最大障碍。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答案】C(A项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或“使”;B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大多是来自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或“以来自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为主”;D项搭配不当,可将“减少”改为“缩小”。)

6.“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声明告诉我们的内容是( )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是,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亲密。

C.“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D.“我”不忘生育之恩,也不忘养育之恩。

【答案】 B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一段诗,回答7~10题。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7.从选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大堰河的人生是凄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堰河生前丈夫酗酒,并且她还经常挨打受骂;死后埋葬她的是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丈夫和儿子的结局也不太好。(从正、侧面的描写中加以总结。)

8.本诗是写给大堰河的,其中为什么还写了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也是大堰河的可悲之处,她的悲剧命运在她的丈夫和儿子们身上重演,写她的夫儿也是为了表现她的悲惨命运。(围绕写她的夫儿对表现她的悲剧命运有何作用来作答。)

9.诗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哪些地方表现了诗人对大堰河去世的悲痛和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第三,第四,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②“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

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10.这是一首抒情诗,但诗中也有叙事,在选文中找出一句,并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我经历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诗中叙事比较简洁,其作用是为抒情铺垫蓄势,也在叙事中表现诗人情感。(叙事和抒情的关系一般有两种,一是铺垫蓄势,一是借事抒情。)

三、延伸提高

11.对艾青《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你住在那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答案】A(这是一首以对话形式写成的寓意深刻的咏物诗。准确解读诗歌,就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我”没有失去“昔日的荣华”“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之意,结合全诗来看,这不是“煤”的意象特征。)

12.阅读艾青的《镜子》,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A.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

B.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全诗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D.“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讽刺。

【答案】D(这是一首哲理诗,深刻的哲理不是直白道明,而是借助镜子含蓄说出。正因为如此,才启人深思。“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这一说法,是不切合诗歌语境的。)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3~14题。

赵丽宏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

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

网住大陆,也网住海洋……

幸好,那并不是真的,

否则,我们只能在网里彷徨。

呵,在我清醒的视野里,

大海,是那样的自由和宽广,

任你遨游,任你飞翔!

网哟,它应掌握在我们手中,

撒出去,为祖国收起宝藏!

13.填空。

(1)诗歌的开篇,作者面对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织成的“巨大的网”,神思忽动,浮想联翩:由____________的“网”延伸到_____

_____的“网”,由____________的“网”延伸到____________的“网”。

(2)这篇诗歌通篇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为祖国收起宝藏”在全诗末尾,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1)眼前视野外实际思想上(2)比喻(象征) 升华主题(卒章显志)

14.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请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的一大特点就是构思精巧。诗歌由“网”而起,又由“网”而落,首尾照应,但又不是简单重复,因为人与“网”的关系变了。起始是网中人,所以企盼自由,后成为网上人,所以勇担社会责任。

四、高考热点

15.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

16.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恰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简明得体、逻辑严密。

1917年,辜鸿铭应蔡元培之邀请,到北京大学讲授英国诗。他对学生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国诗呢?因为诗乃文之精粹①。只要②得其要领,通其全貌,这样,才能将中华文化中温柔敦厚的诗教,译为西文,去开化一些③四夷之邦。”在课堂上的他,那长袍马褂的穿戴,不免④滑稽可笑,但辜鸿铭⑤的学问却是使人敬佩的。因此⑥

,他的课极为叫座,教室里有时⑦

挤坐得满满的。 (1)将(序号)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将(序号)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将(序号)________改为________。

(4)将(序号)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 (1)将②改为“只有”

(2)将③改为“那些”

(3)将⑤改为“他”

(4)将⑦改为“总是”

17.仿照下面的例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格,再造三个句子,描写一个生活劳动的场面。

例句: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弯着腰,大片大片像波浪般翻滚的小麦倒在他身后;

他弯着腰,一个个麦捆像哨兵般站在光秃秃的田野上;

他弯着腰,把麦垄间遗失的麦穗一个个捡到篮子里。

五、写作创新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堰河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宽厚而善良,她以高尚、无私的母爱,呵护了诗人艾青的成长。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永远是伟大的。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分析】

1.挖掘生活细节。

母爱的特点是无私、细腻、恒久,这些最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只有通过那些复杂的眼神、丰富的表情、细腻的举动等才能把母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其实就是细节描写。精彩的细节,更容易感动人。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翻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那一段描写,抓住父亲的穿着、体型、动作,刻画得细致入微,读来感人至深。

2.找准感情载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深厚的感情往往凝聚在一件普普通通的小物件上。有了具体的寄托物,母爱会显得更加贴切,更加真实;同时,以载情之物做线索,可使文章思路清晰,主题更加鲜明。

3.变换思维角度。

母爱的主题被演绎了千百年,然而如何才能写出新意呢?母爱的关怀通常体现在对生活对学习的细心呵护上,如果我们变换思维角度,从反面入手或侧面迂回,这样做到人无我有,就能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如母亲的一记耳光、一句讥讽、一次精心设计的考验都体现了母亲特殊的爱。这就是因为爱,所以“冷酷”。

4.力求构思出新。

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一些写作技巧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比如欲扬先抑、对比烘托、卒章显志等。只有这样精心构思,才能有所创新,吸引读者眼球。

【话题素材】

1.汶川大地震后,抢救人员发现了一名已经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女子,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着地支撑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后来众人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安静地睡着。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2.舟曲爆发泥石流时,在被埋长达8个多小时的绝境里,一位母亲拼命托举起怀中4岁半的儿子,直到救援人员赶到。灾难当头,为了护卫自己的孩子,33岁的年轻妈妈爆发出了惊人的毅力。

【佳作赏读】

提篮春光看妈妈

“叮咚”,这是小溪涓涓而流的音响;“布谷”,这是报春鸟儿心灵的歌唱;“吱吱”,这是草儿破土看世界的呼唤。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它们是生命的再生,是生命沉睡后的升华。我们呢,这群被母亲赋予了生命和活力的孩子还在欣赏眼底的大好春光,幸福而快乐。如果没有妈妈的呵护,一切美景都能成为梦幻,于是我要提篮春光看妈妈,和她一起分享。

灿烂的春光中饱含坚强的微笑。儿时的我心灵脆弱,一次小小的打击都能让我萎蹶不振。跳舞的落选,成绩的下降,运动会的失败……都会让我痛哭流涕。这时,妈妈的抚慰如缕缕春风吹过了我的脸庞,将我的泪水吹干,将我的烦恼吹散。她亲切地对我说:“孩子,你要学会坚强!”那时从她焦虑的目光中我没有读懂她的心。现在的我不同了,在遭受了大大小小的挫折后,我逐渐明白了“坚强”的含义。于是,面对高中以来的第一次不及格,我笑而视之,用坚强驱走了泪水,用理智的头脑重新认识自己,找出不足,并充满希望地看着远方。因为我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坚强地面对人生,才能寻找到与成功的契合点。

明媚的春光中撒满了感恩的心。童年伴着妈妈的摇篮曲入睡,甜蜜无比。妈妈日夜奔波,历经艰苦,只为我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贴身的守候,焦虑的呼唤,只为减轻我身上的病痛。妈妈,这个平凡的

女工献出了世上最伟大的爱,我要学会感恩。于是,我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在母亲节时送上一束鲜花,并捎上节日的问候,学会了在母亲生病时跑前跑后为她拿药送水,让她明白,女儿已经长大,已经学会感恩。感恩的心,装在篮里沉甸甸的,但我知道,母亲一定会喜欢。

在装满春光的篮子里,奖状在跳跃,那是我的荣誉,也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在欢乐地歌唱。春光有了这些东西的陪伴,更加灿烂。

妈妈,这个世界中我最敬佩的人,请不要担心,我正提着满篮的春光,向你走来。我相信,我亲手捕捉的春光是送给你的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分享,共同见证我的成长吧!

【名师点评】“叮咚”“布谷”和“吱吱”,文章从声音的角度再现春天的生机勃勃,为“提篮春光看妈妈”作语境上的蓄势。主体部分干净利落,文末点题,升华主旨。

文章的语言还显稚嫩,但行文脉络和取材均有可圈点的方面。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和著名的历史散文集。书名本为《左氏春秋》,汉人称为《春秋左氏传》。晋杜预把它和孔子的《春秋》合在一起,用它来解释《春秋》,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简称《左传》。作者相传是孔子同时人左丘明,生平事迹不详。孔子所作的《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

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并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全书三十卷,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详细记叙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就思想内容来说,它表现了初期的民本思想、爱国思想;对宗法制度中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作了深刻的揭露;对暴君的凶残和战争所加于人民的痛苦以及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的生活,都予以深刻的描述和无情的抨击,而对当时为人民作出一定贡献的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则作了热情的歌颂。但作者又常常流露出迷信的天道观,对历史事件作唯心主义的解释。这是它的时代局限性。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描绘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书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的名篇。此书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又给小说创作以深远影响。旧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