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路FML(Frequency Modulation Microwave Link),在远距离单频道传输时,性能较好。

目前地面无线传输采用较多的是MMDS,系统价格较低,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有线电视的无线传输手段:主要有卫星和微波两种,而微波传输方式主要有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Multi-channel Microwave Distribution System 多频道微波数字系统)和调幅微波链路AML (Amplitude Modulation Microwave Link)两种。

1.系统设计

1.1来自本地电视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通过室外光缆引入本地的有线电视节目,信号源外线的引入由建设单位协请本地广电部门引入。

1.2.自办节目

过去自办节目多是设置演播室,自己摄制录像带节目,再播出。此办法设备投资大,制作节目耗费经费、人力均很多,故不宜采用。如今光盘音像资料相当丰富,价格便宜。自办节目的最简便经济的方式是用影碟机播放。

选用DVD影碟机既能播放DVD视盘,又能兼容SVCD和VCD视盘。本系统配置DVD播放机,同时还配置了节目制作工作站计算机(并配以专业制作软件),以供制作利用各类图文资源进行节目制作。

DVD播放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输入到邻频调制器,调制到预分配的电视频道上的射频信号再馈送到混合器与其它节目合成后送前端放大器处理。

1.3前端设备

前端的功能是将来自各种节目源的电视信号进行混合,不失真地放大处理后馈送给干线传输系统。这部分设备的质量关系到所传送的信号质量,其频率

范围关系到未来扩容发展。因此选择光接收机和新型宽频带放大器作为前端放大器,频率范围是87MHz~862MHz。在本系统中,考虑到未来有线电视网的双向信号传输需要,放大器提供了双向模块的安装预留空间。

宽频带放大器用在光接收机和自办节目的输出信号后端,可以起到宽频带放大和线路放大的作用。因此,宽频带放大器和线路放大器可以合二为一使用,减少了系统投资。

1.4传输与分配网络

1)作为节目源之一的有线电视网的同轴电缆由施工单位协请有线电视网的工程部门将其敷设到大楼的电视机房内。电缆敷设费、有线电视入网费,租金等费用由甲方承担。

2)本系统采用同轴电缆传输分配网络。

?信号引入采用室外光缆。该光缆由大厦附近的本地有线电视节目源引入,进入光电机房的前端设备机柜。这项工作由本地广电部门负责完

成。

?大楼的干线采用SYWV-75-9(4P)屏蔽效果好的高质量同轴电缆。分支干线均经由大楼的垂直弱电竖井内的金属桥架自通讯机房敷设至相应

的楼层放大器处和楼层分支分配器处。

?终端用户线采用SYWV-75-5(4P)屏蔽效果好的高质量同轴电缆。沿现场铺设的金属桥架和KBG管敷设至各个有线电视终端面板。

3)楼层用户放大器采用宽频带放大器。

?为管理维护方便,各楼层分支分配器均安装于弱电竖井内的楼层分配箱,由楼层分配箱直接沿楼层水平金属线槽和铺设的KBG管向终端敷

设信号线缆。

?用户终端面板均采用壁装方式。

?楼层分配箱根据安装设备的不同,分别不同规格。

?各用户放大器的工作电源均由本层弱电竖井内防雷插座供应。

?根据贵行的建筑电气特点和我们的工程经验,认为系统宜采用分散供电方式供电,即各个放大器的电源均取自弱电竖井中的AC 220V电源,

可以避免有效因集中供电单元意外故障而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问题,

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弱电竖井内已配置的防雷/防浪涌保护措施,进一步

降低系统投资,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招标文件中要求的供

电单元和浪涌保护器可以不采用。

?国内已经开通了数字电视,数字节目即将迅速发展和普及,考虑到未来扩容与扩展频道的需要,无源器件选用频带1GHz的,有源器件选

择860MHz的。网络形式为树状形,以利于扩容和发展。

?楼层放大器的设置数量应根据传输网络各部分的分支、分配器的衰减值、电缆损耗值以及放大器最小输入电平确定。

?另外,放大器输出电平大小将直接影响系统网络的交调指标,其输出电平不能太高,否则系统将容易出现调制失真,降低图像质量,影响

收视效果。

4)金属器件的安装

?本系统在楼层弱电竖井内设备系统设备箱,用来安装楼层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件。在楼层吊顶内的适当位置安装系统前端箱,用来安装各

种无源器件。在终端面板处埋设86型金属盒,以安装TV双孔终端面

板。

?一般情况下,系统用的金属线槽沿楼层走廊并在吊顶内安装,通过KBG 管或金属软管与设备前端箱和部分86型金属盒连接。

?KBG管的铺设:在墙面垂直走向和地板水平走向的,剔槽铺设;在吊顶内水平走向的,直接用卡子固定铺设。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设计依据

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系统标准按广电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主要标准如下: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GY/T106-1999)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

《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要求》

《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

2.2系统设计原则

?安全、环保、节能

?外观效果美观

?设备选型保证技术领先,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实用,维护简单,性能价格比最优,并留有扩展余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