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实验题经验总结【自己整理精品】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实验题经验总结【自己整理精品】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实验题经验总结【自己整理精品】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实验大题经验总结

一.实验设计

1.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方案1:用pH试纸测出0.010 mol/L氨水的pH小于12,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若PH等于12,则一水合氨是强电解质。

方案2:取出10 mL 0.010 mol/L氨水,用pH试纸测出其pH=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 ,再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b,若b=a-3,则NH3·H2O是强电解质,若b>a-3,则NH3·H2O是弱电解质.方案3:取出10 mL、0.010 mol/L氨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显粉红色,再加入NH4Cl晶体少量,颜色变浅,则是若电解质。因为0.010 mol/L氨水中加入氯化铵晶体后,氯化铵在水中溶解且电离

NH+OH-逆向移动,从而使溶液的pH降低.证产生的NH使NH3·H2O的电离平衡NH3·H2O

4

明了NH3·H2O是弱电解质

方案4:取一张pH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取0.1 mol/L NH4Cl溶液,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出pH,pH<7

方案5: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的HCl混合,测反应后溶液的PH,测得PH<7。

2.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

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H2SO3和H2CO3均属于二元酸,要想通过比较二者的pH来验证二者的酸性强弱,必需使二者的浓度相同,但是SO2和CO2气体溶于水后的饱和溶液其浓度显然不相等(因为二者的溶解度不同),所以该实验设计不正确;要检验酸性强弱,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利用水解原理(酸越弱相应的强碱盐就越易水解),也可以利用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酸来检验.由于SO2和CO2气体均可以使饱和石灰水变混浊,所以CO2气体在通入饱和石灰水之前必需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气体,三种参考方案如下: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Na2CO3)溶液(目的:制备CO2)、酸性KMnO4溶液(目的:吸收SO2)、品红溶液(目的:检验SO2吸收完全)、澄清石灰水(目的:检验CO2的存在).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3.证明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①甲同学认为按A→C→F→尾气处理顺序连接装置可以证明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次氯酸在水溶液中能将SO2氧化,并非强酸制弱酸。

②丙同学设计的合理实验方案为:按照A →C →___B →E →D___→F →尾气处理(填字母) 顺序连接装置。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酸性的实验现象是:F 中有沉淀后溶解,D 不变色。

③其中裝置C 的作用是:除去挥发HCl__。

3.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在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或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4.草酸为二元酸:用0.10mol ﹒L -1NaOH 溶液来滴定10mL0.10 mol ﹒L -1草酸溶液,消耗NaOH 溶液的

体积为20mL 。

5.检验装置内溶液中有SO 32-,无SO 42-

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装置内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 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且加入盐酸后白色沉淀能完全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 32-,无SO 42-。

【引深】

???????????→????→?-------完全被氧化)(只有沉淀不消失部分被氧化)

(、有沉淀部分消失未被氧化)(只有沉淀完全消失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加入加入23242323242323l a 2SO SO SO SO SO SO SO HC Cl B 6.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 2SO 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 2溶液、AgNO 3溶液。

【答案】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 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 2SO 4杂质。

7.检验装置内溶液中有Fe 2+,无Fe 3+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

取装置内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H 2O 2或通入Cl 2,溶液变血红色,则有Fe 2+,无Fe 3+。

【引深】

???????????????→????→?++++不显蓝色。加入不褪色加入的存在)被完全氧化(检验无显血红色

的存在)被氧化(检验不显血红色的存在)未被氧化(检验无

加入加入])(e [n e e e e 63342332CN F K O KM F F F F KSCN KSCN

????

???????????→????→?++++不显蓝色。加入不褪色加入的存在)未被还原(检验无显血红色

的存在)未完全被还原(检验有不显血红色的存在)完全被还原(检验无加入加入])(e [n e e e e 63342333CN F K O KM F F F F KSCN KSCN 8.鉴定Na 2CO 3或K 2CO 3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B ,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 为Na 2CO 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 为K 2CO 3溶液

9.鉴定 Al 2(SO 4)3或MgSO 4 : 取少量D ,向其中滴加NaOH 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 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 为Al 2(SO 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D 为MgSO 4溶液

10.AlCl 3能够水解:取少量AlCl 3溶液,用PH 试纸测其PH ,PH<7

11.AlCl 3是共价化合物:做AlCl 3熔融状态下的导电实验

12.验证甲醛的氧化产物是甲酸或甲酸盐而不是CO 2:制备新制Cu(OH)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震荡,然后加入甲酸,加热至沸腾。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甲酸或甲酸盐会继续与氢氧化铜反应,甲酸的氧化产物是甲酸或甲酸盐。

13.证明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 :将Cl 2和H 2S 混合(Cl 2+H 2S=S+2HCl ),若有黄色沉淀产生,则说明非金属性Cl>S.

15.证明铵盐的存在:将铵盐与强碱混合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NH 4+;

16.证明+4价的硫元素具有氧化性:SO 2+2H 2S

3S ↓+2H 2O 17.H 2O(g)、SO 2、CO 2、CO ,H 2的依次检验 无水硫酸

品红

KMnO 4 品红 澄清石灰水 NaOH 澄清石灰水 浓H 2SO 4 灼热的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点燃或排水收集 检验H 2O(g )的存在

检验

SO 2的存在 吸收SO 2 检验SO 2是否吸收干净 检验CO 2的

存在 吸收CO 2 检验CO 2是否

吸收

干净

干燥CO 检验CO 的存在 检验H 2的存在 检验CO 的存在 尾气处理 19.设计实验比较Cl 2和Br 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 4(或苯)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溴化钠溶液、震荡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上层)溶液变为橙色

20.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①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 ;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CuO+H2SO4=CuSO4+H2O。

18.Na2SO3·7H2O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该小组同学用Na2SO3与浓硫酸制备SO2,并把SO2通入NaNO3溶液中,他们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NO还是N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排出整套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能够说明达到此目的的现象为_E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_。

19.节约成本的设计:

?

?

?↓

?

?

?→

?

?

?→

?

(加入第一步循环使用

NaOH

CO

C

CO

Na

CO OH

Ca

OH

N3

)

(

3

2

a

2

a

2

20.若将SO2、Cl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反应 SO2(g)+Cl2(g) SO2Cl2(l) ,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供选择试剂: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品红溶液

方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否则,二者未完全反应。

21.实验题:现有药品:W g(W<1)锌片、稀硫酸、无水硫酸铜、氧化铜和水。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粗略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假设环境为标准状况)。

(1)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③④⑥

(2)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胶管省略)G接 F E接 I。

(3)为了保证不漏出氢气,操作中加放试剂的方法是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将试管斜放,再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滑下,与稀硫酸接触。

(4)用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写出计算锌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式:Mr(Zn)= 22.4W/V(H2)。

22.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 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 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 接_e f d c a. (2)U 形接管中所盛放试剂的化学式为无水CuSO 4 目的是:检验H 2O 的存在。

(3)装置③中CCl 4的作用是:吸收Cl 2 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 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 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①③_之间(填装置序号)(1分)瓶中可以放入___淀粉碘化钾试纸。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 3的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采取的措施是:___将其换成紫色石蕊试液,如果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褪色 则证明Cl 2产生时有HCl 挥发出来。

23. 鉴别Na 与NaH :通入O 2加热,看是否有H 2O 生成(在产物上方罩小烧杯看是否有水珠)。

24.除去MnO 2中混有的C 和MnOOH: 通入O 2加热(原理:C+O 2加热CO 2,4MnOOH+O 2加热4MnO 2+2H 2O 。)。

25.无机物溶于有机物的目的

①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②镁与Br 2反应时镁粉在反应前用乙醚溶解的目的是:使镁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6.试剂混合的先后顺序

①试剂A :MgCl 2和AlCl 3;试剂B :氨水:若先加A 再加B 则Al 3+先沉淀;若先加B 再加A 则Al 3+Mg 2+

同时沉淀;

②制备K 2FeO 4时,KClO 饱和溶液与Fe(NO 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在搅拌下,将Fe(NO 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1O 饱和溶液中。

27.冰浴的目的:

①收集气体时采用冰水浴的可将气体冷凝为液体,便于收集和保存。

②两气体A ,B 通入冰水B 气体跑出:将A 气体吸收,防止其干扰后续的操作。

③在液体混合物分离提纯阶段冰浴:使产物能尽可能的析出增大产率。

④在反应制备阶段冰浴:防止反应物分解不利于产物的制备。(如用CaCl 2,氨水,H 2O 2混合制备CaO 2

过程中采用冰浴的目的是防止H 2O 2分解)

b c d e f a AgNO 3溶液 CCl 4 ① ② ③ ④ ⑤

28.若要吸收NH 3和(SO 2)CO 2,应先通入NH 3再通入(SO 2)CO 2:因为NH 3易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 2。

29.可用Na 2S 、Na 2CO 3、SO 2制备Na 2S 2O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 2不能过量,原因是:若SO 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

30.依次用饱和SO 2水溶液、无水乙醇洗涤产品Na 2S 2O 5固体。用饱和SO 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饱和SO 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减少Na 2S 2O 5的在水中的溶解。

31.实验制得的Na 2S 2O 5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Na 2SO 3 和Na 2SO 4,其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制得的Na 2S 2O 5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Na 2SO 3 和Na 2SO 4,其可能的原因是在制备过程中Na 2S 2O 5分解生成Na 2SO 3,Na 2S 2O 5

33.向NaBr 和NaBr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H 2SO 4酸化,Br -与BrO 3-

发生归中反应生成Br 2;酸化时不用盐酸是防止在酸性条件下,BrO 3-将Cl -氧化为Cl 2混入溴中;因溴易挥发,所以要酸化NaBr 和NaBrO 3的混合溶液制取溴要等到将混合液运送到目的地再酸化。

34.若要将蛋白质溶胶初步分离出来,方法是 : 盐析

35.淀粉溶胶提纯的方法是 : 渗析

36.无水MgSO 4固体的作用是:除去水分。

37.减压蒸馏技术是为了:降低液体的沸腾的温度。

38.采用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的原因:常压蒸馏温度高,物质易分解(制备高浓度的双氧水)。

39.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需要冰水浴过滤,洗涤也用冰水洗;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降低:需要趁热过滤,用热水洗涤。

40.Cl 2氧化Br -应在酸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了避免:生成的溴与碱发生反应

41.Br 2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溴的沸点较低,易挥发

42.一般实验设计步骤少的优点:操作简单,方便。缺点:产物不纯;

26.气体用于制备某物质时一般要先通入气体再点燃酒精灯,最后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入气体。

27.做新产品的制备题时,可分析新物质的化合价从而知道他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分析其是否有弱阳离子或弱阴离子考虑水解。

28.高中阶段对产物猜想不成立的原因:主要是不符合价态升降规律或产物与环境不共存;

29.铜与浓硫酸共热时溶液中先生成黑色物质,久置后变成白色物质,久置后变成灰色物质,产生的黑色物质和灰色物质可能是什么?

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Cu 2S 、CuS 等,灰色物质可能是CuSO 4.

29.实验室加热KClO 3的方法制备氧气时,收集的氧气往往有刺激性气味,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是氧气中含有Cl 2

30. 通入N 2或稀有气体排装置中空气的目的。 ????

????分吸收。检验类:使检测气体充不纯。氧气)反应,造成产物中的某一成分(一般为制备类:产物能与空气实验后:不安全或者生成杂质。体能与反应物反应造成实验前:因装置中的气

31. -24SO 检验

原理:42

SO H 和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24SO ,可以利用4BaSO 的不溶性来检验-24SO 的存在。使用试剂是:可溶性钡盐和酸(盐酸或稀硝酸)。

(1)只加可溶性Ba 盐,不酸化:CO 32-、PO 43-、SO 32-等会产生BaCO 3、Ba 3(PO 4)2、BaSO 3白色沉淀干扰

SO 42-的检验。

(2)向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SO 42-.其错误是溶液中若含Ag +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g ++Cl -=AgCl ↓(白色)

(3)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Ba(NO 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断定含SO 42-.其错误是未注意

到酸性环境中的NO 3-具有强氧化性:Ba2++SO 32-=BaSO 4↓(白色),3BaSO 3+2H ++2NO 3-=3BaSO 4↓(白色)

+2NO ↑+H 2O.

常考方法:① ??

???→?+溶液2BaCl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HCl 现象(沉淀不消失) 结论:可能含有-24SO 、+Ag 、+22Hg 。

② ??????→?+溶液23)(NO Ba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

3HNO 现象(沉淀不消失) 结论:可能含-24SO 、-23SO 。 ③ ??????→?+溶液23)(NO Ba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HCl 现象(沉淀不消失)

结论:可能含-24SO 、-

23SO 。 ④ ??

???→?+溶液2BaCl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

3HNO 现象(沉淀不消失) 结论:可能含-24SO 、-23SO 、+Ag 、+22Hg 。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归纳-

24SO 的检验方法。

小结:在中学化学里常常先用盐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23CO 、-23SO 、+Ag 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2BaCl 溶液,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现来阐明原溶液中是否有-24SO 存在。

33.NH 4+

或铵盐的检验:与强碱共热,检验产生的气体是氨气。

32、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A B C D

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能 (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解析】因为C装置装有水,能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杂质,防止HCl中和KOH,故能提高KClO3的产率。

33、SO2的吸收方法

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反应为SO2+Ca(OH)2→CaSO3↓+H2O。吸收产物亚硫酸钙由管道输送至氧化塔氧化,反应为2CaSO3+O2+4H2O→2CaSO4·2H2O。其流程如下图:

碱法的吸收反应为SO2+2NaOH→Na2SO3+H2O。碱法的特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其流程如下图:

已知:

试剂C a(O H)2N a O H

价格(元/k g)0.36 2.9

吸收S O2的成本(元/m o l)0.0270.232

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原理相同之处是:利用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

和碱法相比,石灰-石膏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吸收成本低;缺点是:吸收速率慢,效率低。

4.在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用流程图表示)。

34.亚硝酰氯(ClNO)的制备、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亚硝酰氯(ClNO):

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与之相比X 装置的优点为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先_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依次装入药品、打开k2、再打开_k3 (填“k1”或“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为了排尽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NO、ClNO 变质。34、(NH4)2SO4的制备

法一:某化学小组利用CaSO4、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物质X为_NH3__(填化学式,下同),物质Y为__CO2____。考察了侯德榜制碱法的应用,如果不通入CO2将无法制得(NH4)2SO4,因为CaSO4的溶解度比(NH4)2SO4小,氨水的碱性弱于Ca(OH)2。

法二:NH3与H2SO4。选择氨气的制取装置后,再用下列装置收集干燥的氨气,并制取硫酸铵溶液,连接的顺序是a接__d__,__e__接_g_,_f__接__c__,__b__接__h__。(用接口序号表示),上述装置中CCl4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回收集瓶___。

35.已知:HCl的沸点是-85.0 ℃,HF的沸点是19.5 ℃;分离HF、HCl采用的方法是:冷凝

【四川省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三理综-化学二模】莫尔盐[(NH4)2Fe(SO4)2·6H2O](浅绿色)常用作化学试剂、医药以及用于冶金、电镀等。某课题组通过实验来探究莫尔盐晶体加热时的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提出猜想;分解产物可能是N2、Fe2O3、SO3、H2O四种物质。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________。(2)乙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气体产物中含有SO3(g)、SO2(g)及N2。为了进行验证,丁同学选用乙同学的A装置和下图装置组装后进行实验。

①丁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________。

②装置F 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否;这四种产物的生成只有化合价的升没有化合价降

(2) HFDEG ;增加溶液的酸度,减少SO 2的溶解

二、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 3(稀)+3Cu==2NO ↑+2Cu(NO 3)2+4H 2O S+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

4HNO 3(浓)+Cu==2NO 2↑+Cu(NO 3)2+2H 2O 3S+4 HNO 3(稀)===3SO 2+4NO ↑+2H 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Cl 2+2NaOH=====NaCl+NaClO+H 2O

3Cl 2+6NaOH=====5NaCl+NaClO 3+3H 2O

3.溶液酸碱性.

2S 2- +SO 32-+6H+=3S ↓+3H 2O

5Cl -+ClO 3-+6H +=3Cl 2↑+3H 2O

S 2-、SO 32-,Cl -、ClO 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 2+与NO 3-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 2++NO 3-+4H +=3Fe 3++NO ↑+2H 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KMnO 4溶液

氧化性较强.

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 +3Cl 2点燃===2PCl 3(Cl 2不足) ; 2P +5Cl 2点燃===2 PCl 5(Cl 2充足)

2、2H 2S +3O 2点燃===2H 2O +2SO 2(O 2充足) ; 2H 2S +O 2点燃===2H 2O +2S(O 2不充足)

冷、稀4

高温

3、4Na +O 2缓慢氧化=====2Na 2O 2Na +O 2点燃===Na 2O 2

4、Ca(OH)2+CO 2CO 2适量====CaCO 3↓+H 2O ; Ca(OH)2+2CO 2(过量)==Ca(HCO 3)2

5、C +O 2点燃===CO 2(O 2充足) ; 2 C +O 2点燃===2CO (O 2不充足)

6、8HNO 3(稀)+3Cu==2NO ↑+2Cu(NO 3)2+4H 2O 4HNO 3(浓)+Cu==2NO 2↑+Cu(NO 3)2+2H 2O

7、AlCl 3+3NaOH==Al(OH)3↓+3NaCl ; AlCl 3+4NaOH(过量)==NaAlO 2+2H 2O

8、NaAlO 2+4HCl(过量)==NaCl +2H 2O +AlCl 3 NaAlO 2+HCl +H 2O==NaCl +Al(OH)3↓

9、Fe +6HNO 3(热、浓)==Fe(NO 3)3+3NO 2↑+3H 2O Fe +HNO 3(冷、浓)→(钝化)

10、Fe +6HNO 3(热、浓)Fe 不足====Fe(NO 3)3+3NO 2↑+3H 2O

Fe +4HNO 3(热、浓)Fe 过量====Fe(NO 3)2+2NO 2↑+2H 2O

11、Fe +4HNO 3(稀)Fe 不足====Fe(NO 3)3+NO ↑+2H 2O 3Fe +8HNO 3(稀) Fe 过量====3Fe(NO 3)3+2NO ↑+4H 2O

12、C 2H 5

2=CH 2↑+H 2O C 2H 5-

OH +HO -C 2H 5 C 2H 5-O -C 2H 5+H 2O

13、 + Cl 2 Fe →

+ HCl

+3Cl 2光→ (六氯环已烷)

14、C 2H 5Cl +NaOH H 2O → C 2H 5OH +NaCl C 2H 5Cl +NaOH 醇→CH 2=CH 2↑+NaCl +H 2O

15、6FeBr 2+3Cl 2(不足)==4FeBr 3+2FeCl 3 2FeBr 2+3Cl 2(过量)==2Br 2+2FeCl 3

三、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 、K :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 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

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 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 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 3,AgNO 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 3·H 2O :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 6H 6、、C 6H 5—CH 3、CH 3CH 2OH 、CH 3CH 2OCH 2CH 3:易挥发、易燃,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 2+盐溶液、H 2SO 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

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

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170℃ 浓H 2SO 4 140℃

Cl

其一般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不水解,两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哪么在哪些情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FeCl3,SnCl4 ,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 ,MgS,Mg3N2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

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 ,AlCl3等溶液反应.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FeCl3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4)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5)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6)加热Mg(HCO3)2、MgCO3溶液最后得到Mg(OH)2固体.

10.其它方面

(1)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试剂.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学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之。

五、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 H2,C2H4,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02杂质。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六、化学反应原理易错语言叙述题

1、明矾净水的原理

规范解答: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2、高铁酸钠既能用作净水剂又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原理

规范解答:Na2FeO4中的铁元素呈+6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Fe(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3、碳酸铵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碳酸铵溶于水能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CO32-+H2O?HCO3-+OH-,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4、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或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碳酸氢钠溶于水后,HCO3-?H++CO32-,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规范解答:碳酸氢钠溶于水后,HSO3-?H+ +SO32-,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溶液显酸性。

5、在钢材表面镀铝可以防止钢材腐蚀的原因

规范解答: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防止钢材被腐蚀。

6、蒸干灼烧FeCl3溶液得到Fe2O3的原理

规范解答: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氯化氢大量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蒸干溶液得到Fe(OH)3,灼烧时发生反应

2Fe(OH)3△ Fe2O3+3H2O,最后得到Fe2O3。

7、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溶解铜片,铜片溶解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加快后减慢的原因规范解答: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反应Cu+2H++H2O2 = Cu2++2H2O的反应速率,故铜的溶解速率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此时H2O2的浓度的下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铜的溶解速率减慢。

8、适当升温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速率加快,但是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的原因

规范解答: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反应速率反而降低。

9、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规范解答:在阴极发生电极反应:2H++2e-= H2↑,由于氢离子不断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溶液中的c(OH-)>c(H+),使溶液显碱性。

10、在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常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的原因

规范解答:阳极产生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溶液中盐酸的浓度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氯气的逸出。

注意: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相关问题的四个步骤是:(1)列平衡(2)写改变的条件(3)说平衡移向(4)说平衡移动的结果。

11、在燃料电池中,常在电极表面镀上铂粉的原因

规范解答: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收气体的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12、在化工生产流程图题中常考的三个问题

(1)将矿石粉碎的原因:增大矿石与其他物质(xx溶液或xx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xx的浸出率)。

(2)用热碳酸钠Na2CO3溶液洗涤废铁屑等原料的原因:用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的特点清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3)用过量盐酸溶解废铁屑的原因:盐酸除了与废铁屑反应外还有抑制Fe2+水解,防止生成Fe(OH)2沉淀的作用。

13、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的原因

规范解答:氨气极易溶于水,饱和氯化铵溶液对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影响不大。

14、工业接触法制硫酸时,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时采用常压的原因

规范解答:在常压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再增大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但是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六、常用仪器的使用

1、常用容器受热时所盛液体的最大用量(V是容器的容量)

(1)试管:V(液体)≤1/3V (2)蒸发皿:V(液体)≤2/3V

(3)烧杯:V(液体)≤1/2V (4)烧瓶:V(液体)≤2/3V

2、使用前要洗净,并检查瓶口处是否漏水的仪器: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

①容量瓶检漏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倒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

分液漏斗检漏方法为: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③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_: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测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

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

3、标有具体使用温度的仪器是:量筒、容量瓶、滴定管。

4、现行课本上使用温度计的实验以及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③中和热的测定。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注意:不能用温度计来搅拌液体,防止水银球被打破。

5.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6、锥形瓶的实验用途:

(1)用于滴定实验的反应器。

(2)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3)用于蒸馏实验中蒸馏液的接收器,可以减少挥发。

7、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坩埚用于灼烧固体。

注意:熔融NaOH、Na2CO3等碱性物质时要在铁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瓷坩埚。

8、玻璃棒的作用:

(1)搅拌:搅拌的目的可以是加速溶解或散热或混合均匀等。

(2)引流: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加液体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都要用玻璃棒引流(3)蘸取少量溶液:如测定溶液的PH,用浓盐酸检验氨气。

(4)粘贴试纸:如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需要将试纸粘在玻璃棒的一端。

(5)转移少量固体。

注意:(1)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易捣破滤纸导致过滤失败。

(2)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易导致胶体聚沉。

(3)向容量瓶中注入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要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瓶颈内壁上。

8、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完毕后的处理方法:洗净、晾干后,应在瓶塞或活塞上缠一层白纸再放回原位,以防止粘结。

9、常用计量仪器的精确度:

(1)量筒:0.1mL,量筒无0刻度,且越往上数值越大。

(2)滴定管:0.01mL 0刻度在上方,越往下数值越大。

(3)托盘天平:0.1g

(4)pH试纸:整数,用于测定溶液的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pH计。

10、冷却加热后的固体要放在干燥器中,洗涤过滤后的沉淀要在过滤器中进行。

11、仪器的温度:

(1)水浴加热:小于1000C

(2)酒精灯:小于5000C

(3)酒精喷灯:高温。

1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dbaec _(填字母编号)。

a.盛装0.2000mol/L NaOH溶液 b.用0.2000mol/L NaOH溶液润洗

c.读数、记录 d.查漏、清洗 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13.固体产品的干燥方法一般有烘干、风干、滤纸吸干、干燥器干燥等。

14.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

①加热KMnO4制氧气: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②制乙炔: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③收集NH3: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七、实验基本操作

1、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或84消毒液的pH:因为氯水和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能使pH试纸先变红再褪色。

2、从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方法:

(1)若溶质为加热易分解的(NH4HCO3)、易被氧化的(Na2SO3)、易水解的(FeCl3、AlCl3等)或欲得到结晶水合物时,必须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易水解的盐还要采取措施抑制水解。(2)若溶质受热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化(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法。

3、配制480mL溶液时要选用500mL的容量瓶:计算时要按照500mL计算。回答实验仪器容量瓶时一定要说明规格。

4、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液体不能顺利流下,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分液漏斗上端的塞子没有打开或没有对孔。

5、用坩埚采用加热分解法进行定量实验时,称量次数至少4次。

6、常用的防倒吸装置:

(1)在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倒置的漏斗,使漏斗的下沿刚好没入水中。

(2)在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干燥管,干燥管的细管可插入水中,但不能太深。

(3)在制备装置后面连接安全瓶。

7、在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里放一部分水或细沙:以防止灼热的燃烧产物炸裂瓶底。

8、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之前要先验纯。

9、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在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上加入少量的氯酸钾,并插入一根镁条,用燃着的木条引燃镁条。

10、在发生有机反应的试管上方往往加一个带有长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长导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目的是减少易挥发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

1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H2必须过量:因为氢气除了作还原剂之外,还要用于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和作保护气。

12、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盖上毛玻璃片或塞上一团疏松的棉花:目的是减少空气与气体的对流,增大气体的纯度。

13、检验沉淀已经完全的方法是: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未完全沉淀。

14、洗涤沉淀的方法: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使水自行流下,重复操作2~3次。

15、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16、仪器间接口遵循的一般原则:(1)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2)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3)干燥管应“粗进细出”;(4)冷凝管应“下进上出”。

17.萃取: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先装入溶液再加入萃取剂,振荡

③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静置,使其分层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

⑤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八、物质的检验、净化和制备方法

1、醛基的检验方法:若用银氨溶液,则采用水浴加热;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则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至沸腾,两种反应都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2、酯的检验方法: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3、检验含有Fe3+的溶液中含有Fe2+的方法:取少许待测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少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退去,说明含有Fe2+。

4、检验CO的方法: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除去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的FeCl2和FeCl3的方法:先用氯气或H2O2将Fe2+氧化为Fe3+,再向溶液中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等物质,调整溶液的pH使Fe3+完全沉淀,过滤。

6、用饱和酸式盐溶液除杂的气体:

(1)CO2(HCl、SO2) :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2)H2S(HCl) :通过盛有饱和NaHS溶液的洗气瓶

(3))SO2(HCl) :通过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

7、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三氧化硫气体的方法:是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吸收。

8、油脂皂化反应进行完全的标志是混合液不再分层,取少许皂化液加入水中无油滴产生。

9、一些气体的快速制备方法:

(1)NH3:浓氨水+NaOH固体或生石灰;

(2)O2:①H2O2 + MnO2②Na2O2 + H2O 或稀盐酸

(3)Cl2:KMnO4 + 浓盐酸

(4)HCl:浓盐酸 + 浓硫酸

10、工业上冶炼铝的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而不电解熔融AlCl3,

工业上冶炼镁的方法:是电解熔融的MgCl2,而不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镁。

11、皂化结束后用盐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与甘油分离开。

12、混合物成分的推断方法:

(1)注意限制条件:如“无色气体”、“无色溶液”“酸性”、“碱性”等;

(2)用已经存在的物质否定与之不共存的物质。如:H2S与SO2;NH3与HCl;Cl2与HI、HBr等不共存。

(3)连续实验要注意新加入或新生成的物质对实验的影响。

(4)巧用电荷守恒推断K+、Na+等是否存在。

九、七化学实验中22例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十、高中化学常见干燥剂归纳整理

1.分类及使用

第一类为酸性干燥剂。有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等;

第二类为碱性干燥剂,有固体烧碱、石灰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等;

第三类是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等。

2.常用干燥剂的性能和用途如下:

①.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如常作为H2、

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气体的干燥剂。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 HBr,HI等还原性

...气体,因为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H2S+H2SO4=2H2O+SO2+S↓, H2SO4+HBr= Br2+SO2+2H2O,

H2SO4+HI= I2+SO2+2H2O。

②.无水氯化钙:因其价廉、干燥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干燥速度快,能再生,脱水温度473K。

一般用以填充干燥器和干燥塔,干燥药品和多种气体。不能用来干燥氨、酒精、胺、酰、酮、醛、酯等。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NH3,二者会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一些加合物 CaCl2+4NH3=CaCl2?4NH3 CaCl2+8NH3=CaCl2?8NH3(配合物)

③.无水硫酸镁:有很强的干燥能力,吸水后生成MgSO4·7H2O。吸水作用迅速,效率高,价廉,为一良好干燥剂。常用来干燥有机试剂。

④.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吸水快、效率高、价格便宜,是极佳的干燥剂,但不能用以干燥酸性物质。常用来干燥氢气、氧气和甲烷等气体。

48.⑤.变色硅胶:常用来保持仪器、天平的干燥。吸水后变红。失效的硅胶可以经烘干再生

后继续使用。可干燥胺、NH3、 O2、 N2等。硅胶是一种酸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氯气。

⑥.活性氧化铝(Al2O3):吸水量大、干燥速度快,能再生(400 -500K烘烤)。

⑦.无水硫酸钠:干燥温度必须控制在30℃以内,干燥性比无水硫酸镁差。

⑧.硫酸钙:可以干燥H2、O2、CO2、CO 、N2、Cl2、HCl 、H2S、 NH3、 CH4等。

⑨无水硫酸铜(CuSO4)(无水硫酸铜成白色)也具有一定的干燥性,并且吸水后变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但一般不用来做干燥剂。不能用无水硫酸铜干燥H2S气体,二者会发生反应: CuSO4+H2S=H2SO4+CuS↓

不能用无水硫酸铜干燥NH3,二者可发生反应生成络合物:CuSO4+NH3={Cu(NH3)4}SO4

3.干燥剂的选择

PS:碱石灰为CaO、NaOH、H2O。

一般的说,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可以干燥酸性气体及中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可以干燥碱性气体及中性气体;中性干燥剂可以干燥各种气体。如气体与干燥剂之间若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或生成络合物,加合物等,就不能用这种干燥剂来干燥该气体了。

4.干燥装置

液态干燥剂装置(盛放液体干燥

剂)

固态干燥剂装置(盛放固体干燥剂)

(气体从长管进,短管出) 球形干燥管

(宽口进,

窄口出,增大气体与干燥剂的接

触面积)

)U形干燥管

十一、其他

1、焰色反应:灼烧时使火焰呈黄色则一定含有钠元素,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呈紫色来确定。

2、定量实验的相对误差问题:

(1)将CO32-转化为BaCO3比转化为CaCO3得到的沉淀的质量大,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小。

(2)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选用0.01mol/LHCl溶液比选用 0.1mol/LHCl溶液消耗的体积大,相对误差小。

3、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无沉淀产生,若要得到BaSO4沉淀可加入氧化性物质,如Cl2、HNO3、NO2、O2等;若要得到BaSO3沉淀可加入碱性物质,如NH3、NaOH溶液、氨水等,若要得到黄色沉淀,可以通入H2S气体。

4、在电解池或原电池中,电子不能通过溶液,而是在两极发生得失电子的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的过程。

5、银制品在空气中变黑的原因是银与空气中的微量的硫化氢反应生成Ag2S的缘故,与电化学腐蚀无关。

6、对于平衡体系降温或加压时,可能会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导致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发生改变,平衡移向发生改变。

7、将铝箔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不能燃烧,铝箔卷缩悬垂却不脱落,原因是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熔点很高,不易熔化,像袋子一样盛装了熔融的铝。在实验室中使铝燃烧的方法是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

十二、高考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易错70例

1、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解析】:发生了“钝化”,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在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45mL水加入到盛有5g氯化钠的烧杯中

【解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应为50g×5%=2.5g,再加水配成。

3、制备乙酸乙酯时,要将长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以便完全吸收产生的乙酸乙酯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 评卷人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共40小题) 1?农业生产中为了获得高产,就要设法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为此,某兴趣小组开展了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实验研究. 【实验原理】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检测氧气的释放速率来测定;产生的氧气滞留在叶片,会使叶片在液体中上浮. 【实验器材】长势相似的绿萝叶片、不同浓度NaHCQ溶液(可分解释放CC2)、注射器、打孔器、如图所示的实验台(不同高度放有三组烧杯)等. 【实验步骤】 ①用打孔器在绿萝叶片上取大小相同的小圆叶片若干,用注射器排出叶片细胞间隙的气体,使叶片在蒸馏水中都能下沉; ②在每组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NaHCO溶液(不考虑溶 液密度差异),然后用镊子将小圆叶片放入烧杯中,每个烧杯10片; ③点亮LED灯带,记录每个烧杯中8个叶片上浮到水面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越弱.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中设置的自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和 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记录如表. (单位:秒) 组别NaHCO相对浓度 50100150 低光强组968801720 中光强组883632498 高光强组767476355 【实验结论】. 【评价反思】①本实验的重要改进是用LED冷光源代替传统的白炽灯,这一改进 对该探究的主要意义是 ②实验中每个烧杯放10个小圆叶片,而统计时只选取前8个小圆叶片上浮的平

均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LLD灯? 2?小科同学发现一个生活现象,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春天长出红色的嫩叶,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小科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有关?于是,小科决定探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他借鉴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甲组乙组 实验材料同种红叶石楠多株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阴暗、低温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处理方法装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1)交流评价:学习小组同学对该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因为实验选材和环境条件设置没有控制好变量,该方案并不能探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请你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①对实验材料选择的改进是__________ ②甲组的环境条件应重新设置为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假如光照对叶片变绿确实有影响,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食物在胃里是如何消化的? (1)历史上,针对动物的胃是只能研磨食物进行物理消化,还是能同时进行化 学消化的问题有过争议.若穆、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如果胃在进行物理消化同时,也能进行化学消化,科学家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了研究胃内能进行化学消化的液体是一直存在的,还是在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甲:取一群人早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实验乙:取某人中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班级:姓名:座号: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分别是。 (3)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 (4)由实验结果可推出:若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做运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好处是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 蜡烛B,如图2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 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 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 是。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4)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屏幕,不能看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 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4、如右图所示,小明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当杠杆右端下沉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 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 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 图2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

1、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 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 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 A 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 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 中油层的作用是。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2、【2012.1 西城】33.(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 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2006-2010年高考全国1卷化学实验大题汇编

2006年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2006 (1)CaCO3+2HCl=CaCl2+H2O+CO2↑(3分) (2)

(注:C中实际加入过氧化钠和石棉绒的混合物,这里只要求学生填写化学试剂)(5分) (3)2Na2O2+2CO2=2Na2CO3+O2(3分)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4分) 2007年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⑴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⑵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其目的是:。 ⑷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 ⑸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⑹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2007 (1)除去水蒸气除去CO2(2)氧化铜(CuO) CuO+H2△ Cu+H2O CuO+CO △ Cu+CO2 (3)无水硫酸铜(CuSO4) 检验H2O (4)g—ab—kj—hi—cd(或dc)—fe—lm (5)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 2008年 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未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 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 灰水. 按图连接仪器.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 2 碱性悬 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 2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 2 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 用标准Na 2S 2 O 3 溶液滴定生成的I 2 (2 S 2 O 3 2+I 2 =2I+ S 4 O 6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 2S 2 O 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 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 2S 2 O 3 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下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接完整。 (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小华应将开关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 (4)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5)当小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6)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 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 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约为8Ω。 (1)在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选填“短路”或“断路”);

化学实验题库及答案汇编

《有机化学实验》客观题 1.常压蒸馏乙醇时应当选用直形冷凝管 2.制备甲基橙,对氨基苯磺酸钠和亚硝酸钠在低温强酸介质生成重氮盐盐酸呈白色,和 N,N-二甲基苯胺偶合产物呈猩红色,加入过量NaOH后溶液开始变粘稠,并且颜色变为橙红色,此时制得甲基橙粗品。 3.合成制取乙酸乙酯时,反应体系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酸,加入试剂饱和氯化钙溶液除去未反应完的乙醇,最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 4.正确操作:实验中,对于可以同时进行的部分,可以由组员各完成部分最终协作完成。 5.单口圆底烧瓶正二口圆底烧瓶斜三口圆底烧瓶 6.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1/3-2/3 7.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表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试剂毒性低,实验室危险小 8.对氨基苯磺酸碱性强于酸性,可以形成内盐,容易在水中溶解。错 9.合成甲基橙时应戴手套,防止染料沾染皮肤。对 10.将合成乙酰水杨酸产品在干燥试管中用无水乙醇溶解,滴加1%FeCl3现紫色则表明样品 含有杂质水杨酸,应当通过重结晶纯化。将适量产品在烧杯中用热乙醇溶解,滴加热水至溶液变浑浊,继续加热至清澈透明,在冰水浴中冷却有结晶析出,过滤收集滤饼即得。 11.偶氮染料是一大类染料的总称,偶氮染料品种居多,颜色广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含有 偶氮键,是偶氮染料的发色基团、其和两边的基团形成长链共轭结构,实现对可见光的吸收而显色。 12.化合物名称甲基橙外观橙红色为偶氮类燃 料,可用做酸碱指示剂,pH>4.4呈现黄色 13.在重结晶时往往需要加入脱色剂煮沸以除去其中的有色杂质和树脂状杂质。脱色作用的 原理是物理吸附,脱色剂的用量一般为粗样重量的1-5% 14.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咖啡因的操作过程中,将溶剂蒸出后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要 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其作用是脱水和中和酸性物质 15.熔点是指物质在标准压力下固液两态蒸气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纯净的固态有机物都有 固定的熔点,其初熔到全熔的温度一般称为熔程。当有杂质时,其熔点降低,熔程增长,根据熔点的测定结果,可以鉴别未知的固态化合物和判断化合物的纯度。微量法测定阿司匹林熔点中使用传热介质为丙三醇,俗称甘油,在第二次平行测定前,需要对传热介质降温,而毛细管测定样品需要重新装样。 16.关于薄层色谱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不同组别,不同实验室制作的薄层板测得的Rf 可以比较鉴定同一种化合物。 17.柱色谱又称柱层析,固定相装柱方法一般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 18.在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反应中,测定NaNO2是否存在使用(淀粉-碘化钾试纸) 19.蒸汽沸点高于140 20.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北京高考-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 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密性已检验)。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 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乙在A 、B ② 进行实验,B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Cu + 2 H 2SO 4?→? ?CuSO 4 + SO 2↑+ 2 H 2O (2)BaSO 4 还原 (3)2 NO + O 2 == 2 NO 2 (4)① 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应用NaHSO 3溶液 ②甲:Ba +2+ SO -24== BaSO 4↓, 乙:2 Ba +2+ 2 SO 2 + O 2 + 2 H 2O == 2 BaSO 4↓+ 4 H +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 2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1. (2012北京高考-27)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 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Ag(NH 3)+2 + 2 H 2O Ag + + 2 NH 3·H 2O b .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 。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产生的现象是 。 ② 产生Ag 2O 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 还原Ag 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 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 能是NH 3还原Ag 2O 。用右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 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 3 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高考化学实验综合大题解析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题型一] 化学实验综合大题 1 .(16年全国卷I)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 件下用NH3将NO x3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按 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 .(16年全国卷II)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 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答案】 3 .(16年全国卷III)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2010-2019化学实验选择题真题汇编(答案)

2010-2019化学实验选择题真题汇编(参考答案) 一、l 1.【答案】D 【解析】溴苯常温下为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 2.【答案】A 【解析】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CO2,故可以看到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但静置后液体不会分层,A项符合题意;点燃的镁条能在CO2中燃烧,集气瓶中产生浓烟(MgO颗粒)和黑色颗粒(单质碳),B项不符合题意;向盛有饱和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中发生反应S2O2-3+2H+===SO2↑+S↓+H2O,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C项不符合题意;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可以看到溶液中黄色逐渐消失,加入KSCN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3.【答案】A 【解析】 A .Cl 2+H2O HCl+HClO 因为酸性H2CO3> HClO> HCO3-,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也可以与次氯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HClO + Na2CO3=NaClO+ NaHCO3,因此得不到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B . MnO2是反应中的催化剂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C. 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钠溶液,而乙酸乙酯不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且分层析出所以可以经分液分离 D . 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强酸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Na2SO3+H2SO4═Na2SO4+SO2↑+H2O,所以能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4.【答案】D 【解析】A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酯,D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未涉及。5.【答案】B 【解析】NaOH固体溶解后需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且需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然后定容,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若观察到FeCl3溶液的黄色逐渐褪去,且溶液变成浅绿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项能达到实验目的;通过NaOH溶液可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 杂质,再经浓硫酸干燥即可得到H2,没有必要经过KMnO4溶液,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无法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6.【答案】 B 【解析】Fe2+遇K3[Fe(CN)6]溶液能够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是否含有Fe3+无法确定,若要确定Fe3+的存在,则需要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血红色,因此A项错误;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H2CO3>C6H5OH,B项正确;欲验证K sp(CuS)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整理打印版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 姓名王铮 1、(2013大纲卷)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 A.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2、(2013福建卷)10.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3、(2013江苏卷)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 4、(2013江苏卷)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5、(2013海南卷)6.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e-f-g-h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6、(2013海南卷)7.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7、(2013海南卷)1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滴定液润洗 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8、[2013高考?重庆卷?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实验习题选摘 1.(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E)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经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及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答案、(6分)(BCDGJK)(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2、(8分)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2)容量瓶:。 (3)酸式滴定管:。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答案、(8分,每空2分) (1)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用已给酸液润洗滴定管2~3次(4)干燥集气瓶 3(5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 B.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在加稀HNO3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 C.制乙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混合液中 D.用3mL乙醇、2mLH2SO4、2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现改用6mL乙醇、4mLH2SO4、4mL冰醋酸 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 答案. BCE(共5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4、(4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实验室制取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 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及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 的最高温度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到充分沉淀后,取上层 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 热蒸发滤液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E、进行纤维素水解实验时,把一小团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90%的浓硫酸搅拌, 使脱脂棉变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然后加入新制的Cu (OH)2加热至沸腾即可 答案。BC 5.(6分)下列操作或说法合理的是 A.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4.80毫升的浓硫酸 B.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及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 1.课本实验探究(带※为中考的重点,带※※为中考的必考点) 考查内容考查知识点 平均速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停表的读数;平均速度公式的运用 音调和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改变频率和振幅的方法(振动物体的长度和拨动的力度)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的内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等大蜡烛的意图(便于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 透明玻璃板的原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图纸信息的处理(测量各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连接对应点观察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对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理解 实像和虚像的区分(是否呈现在光屏上) 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和高低(中间放置凸透镜;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和条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吸热/放热)熔点和凝固点 ※水的沸腾水沸腾的图像和条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吸热) 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高) ※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密度的计算 天平的使用(放、移、调、称、读的要点) 量筒的使用 质量和体积测量顺序的处理(注意测量时液体的残留) 重力与质量的关 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匀速拉动物块运动(便于读数、拉力等于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控制变量法;实验加理论推导的实验思路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控制变量法 ※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压力作用效果的呈现(观察物体的凹陷程度) 液体压强的特点压强计的使用(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控制变量法;液体压强的特点 浮力的影响因素浮力的影响因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浮力的求解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测力计的读数 浮力的求解(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差) 实验的步骤(称小桶重力;空中称物重;水中称读数;称小桶和水的重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 力臂的读取(杠杆水平时读杠杆上的刻度)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理解 有用功和总功的求解(有用功——重力做的功;总功——拉力做的功)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F=(G+G 动 )/n;n——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匀速拉动绳子(便于读出拉力的示数)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一、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1)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以便形成。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用10只而不是用1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该把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需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如果视野的右下方有一物像,我们向______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就会到视野中央。 3、怎样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则在目镜上;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动则在标本上;如果两处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要求必须是。 5、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载物台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 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使用盖玻片的方法是()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快速盖上 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D、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四、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用碘液进行染色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其目的是 五、【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处一昼夜,目的是: (2)用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使叶片的见光部分和未见光部分形成________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如此加热的目的是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1

近四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带答案)

近四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带答案) 1.(2016全国Ⅰ,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 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③④ 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 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

列问题: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 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①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或B;NH3·H2O NH3↑+H2O); ②d→c→f→e→i; (2)①红棕色气体颜色慢慢变浅;②8NH3+6NO27N2 +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解析】 (2)①NO2具有强氧化性,NH3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8NH3+6NO27N2 +1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现象是:Y管内看到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最终为无色,同时在注射器的内壁有水珠产生;②根据①分析可知发生该反应的方程式是8NH3+6NO27N2+12H2O;③反应后由于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 减少,所以会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当打开K2后,烧杯内NaOH溶液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会倒吸进入Y管内;④溶液进入Y管内的原因是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发生导致装置内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发生倒吸现象。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28)(15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三)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 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 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 ,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2CO 3·3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 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 === 氧 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 剂:固体氧释放剂。 B 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1. 用法与用量:将A 剂、B 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 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 规格:A 剂:50g/包 B 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反应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