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笔试参考

新闻采编笔试参考
新闻采编笔试参考

新闻采编/记者·笔试试题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

A.姓名

B.单位

C.职务

D.性别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

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

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C.据某某媒体报道

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

A.政府公开文件

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

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

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

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

B.保护了消息源

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

D.报道更具可信度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

C.传神

D.吸引眼球

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

A.论坛

B.博客

C.媒体官方微博

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A.时效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

B.转氨酶达 2000 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

A.1 个

D.5 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

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A.描述式

B.叙述式

C.评论式

D.修饰性

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

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

B.增加生动性

C.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

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

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

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B.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D.写作准确具体,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

(二)多选题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

A.法律原则

B.道德原则

C.伦理原则

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A.无害原则

B.知情同意原则

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ABCD)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

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

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

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

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

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

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

C.较具概括性

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

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

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C.读者兴趣优先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

A.原话有语病

B.表达模糊

C.出现方言时

D.当事人未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

A.保持新闻真实感

B.增加信息量

C.增加趣味性

D.更具概括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

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D.记者可根据自己角度来改变消息源的观点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

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

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C.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

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

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

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C.全部使用

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职务

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C.记者未采访到消息源

D.记者对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确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

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

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

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D.司法机构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

A.凭个人理解梳理

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访受访者

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

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

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

C.尽量为匿名消息源提供帮助

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

A.准确

B.传神

C.时效

D.追求点击率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D)

B.署名

C.社论

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

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D.某单位的内部文件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

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

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

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

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

A.党报党刊

B.行业性报刊

C.国家通讯社

D.电台、电视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

A.发行方式

B.消息来源

C.生产机制

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

A.要广开言路,多多关注

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D.观点不同,要在微博上据理力争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

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

B.严禁“有偿新闻”

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

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

A.报业上市

B.发行人制度

C.激励—约束机制

D.宣扬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

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

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

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

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

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

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三)判断题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X)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X)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X)

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X)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X)

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X)

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X)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X)

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X)

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X)

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

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X)

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

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X)

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

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X)

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X)

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

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X)

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X)

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

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X)

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X)

新闻采编试题[1]汇编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即()。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或报道)。 3.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基本分为三个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 ()广播电视制度,以英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以()为主的双轨制,少数欧洲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国有制。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3)(),破坏民族团结的;(4) ();(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如下几类作品:(1)文字作品;(2)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拟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7.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做到坚持辩证法,防止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______。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 2.数字电视的特点是______。 A 、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传播,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B、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是单向的;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C、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但是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D、频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3.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求“新”与求“真”,是记者这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3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10、综合式版面——整个版面包含的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 11、重点式版面——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其成为版面上的重点 12、集中式版面——用整个版面或版面的绝大部分刊登有关同一主题的稿件 13、编排思想——依据报道思想对版面编排的决策,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对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 14、同题集中、专栏集中、集纳性专栏、单一性专栏 15、集纳——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组合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补充:新闻图片:图片的一个子概念,广义指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全部图片,狭义仅指与新闻保持着直接与密切关系的图片,或者直接反映新闻,直观传递新闻信息,或者评价新闻事实,表达媒体观点。 二、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1、你认为当前报纸版面编辑出现了哪些新特征或趋势。大信息量;版面简洁;图像化;强化新闻版;专刊、副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 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C )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A )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 B )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 A.只能在a B.只能在a或b C.可以在a或b或c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 B ) 13.A.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某演员已去世20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 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1

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采编业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职业记者的发源地是( ) 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 C.意大利威尼斯D.美国纽约 2.“你对北京印象如何?”这个问题属于( ) A.闭合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D.激将式提问 3.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 A.有闻必录B.纯客观报道 C.用事实说话D.渲染细节 4.按事实的重要性程度递减来安排报道的结构,称为( ) A.金字塔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 C.自由式结构D.时间顺序结构 5.在通讯家族中,数量上占据比重最大的是( ) A.人物通讯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D.风貌通讯 6.广播新闻中,对重要的信息必须做到( ) A.刻意重复和强调B.避免重复和强调 C.请专家出面来传达D.发布过程中穿插音乐 7.教材中所举例的电视专题片《共产党宣言》,属于哪种风格?( ) A.新闻式风格B.政论式风格 C.抒情式风格D.戏剧式风格 8.法制新闻与其他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体现在( ) A.要迅速及时,讲求时效B.要真实准确 C.要主题鲜明,角度得当D.要平衡报道,防止干扰司法公正 9.设计消息导语时,有一种修辞手法的实质是“一种感情的转嫁”。这种手法是( ) A.比喻B.对比 C.借代D.拟人 10.提出记者“要学会写视觉新闻”这一观点的新闻界前辈是( ) A.穆青B.范敬宜 C.邵华泽D.梁衡 11.报纸编辑工作是在报纸什么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

A.出版过程B.生产过程 C.策划过程D.发行过程 12.报纸编辑对于新闻素材而言,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 A.指挥和把关B.创作和把关 C.策划和把关D.再认识和再创作 13.报纸策划社会公益活动,并将其作为新闻报道出来,这种方式被称为( ) A.读者参与式报道B.体验式报道 C.报纸介入式报道D.重点式报道 14.新闻语言的最大特点是( ) A.娱乐性B.新闻性 C.通俗性D.精准性 15.下列标题结构中,无法成立的是( ) A.主题+副题B.引题+主题+副题 C.引题+副题D.引题+主题 16.将头条、倒头条、简讯、版心各自按照版面内部区序的重要程度排列,照顾到各种题材的新闻稿件及其新闻价值的大小,这种版式是( ) A.静态版式B.模块版式 C.传统版式D.创意版式 17.在影视编辑中,表现蒙太奇又称为( ) A.对列蒙太奇B.交叉蒙太奇 C.心理蒙太奇D.抒情蒙太奇 18.电视节目制作中,从现成的电视节目或影片中节选借用的镜头叫做( ) A.插入镜头B.交代镜头 C.资料镜头D.反应镜头 19.将几乎同时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行展开,分头叙述的电视镜头组接方式常常称为( ) A.隐喻蒙太奇B.平行蒙太奇 C.重复蒙太奇D.交叉蒙太奇 20.评论写作中,从总论到分论,从观点到材料的论证结构方式是( ) A.归纳式结构B.并列式结构 C.演绎式结构D.递进式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记者采写的内参,有以下几种类型( ) A.揭露型B.讴歌型 C.情况反映型D.批评建议型

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导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4、电视新闻的分类:1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和图片新闻。 图像新闻业也叫影像新闻,它采用ENG的方式。特点: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 字幕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特点: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传播新闻信息简洁明快 口播新闻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特点:1增强新闻的时效性2在时间与空间的流程里,口播新闻具有采制的简洁性、编播的灵活性等特点。3在整体综合的新闻节目中,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灵活的调节性;在语言文字及信息容量上,它具有简洁性、精炼性和密集型。 图片新闻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专题类新闻节目,分为专题新闻和电视深度报道。 专题新闻是指针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和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的报道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特征:题材较为重大;主题较为深刻;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充分调动电视的立体表现手段,充分发挥电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分为单篇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电视专访)和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及时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某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多次的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相同之处:都是多个单元集合而成;都是在一定阶段密集播出,都能产生轰动效应。区别:不局限于同一事件的阐述,是对既定话题选取多种题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横向机理联系,改变播出顺序不会出现对主体的理解 3电视新闻评论特征: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正确的导向包括三种形式:“用事实说话”类型“深入分析”类型“灵活幽默”类型,中国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节目是《观察与思考》,走向成熟的是《焦点访谈》 5、业务流程:一发现:从新闻线索出发二了解:获取事实的真相三传达:新闻事实的讲述(分为拍摄、编辑和写作) 6、电视记者具备的素质:A专业素质1充满好奇心2观察分析能力强3正直勇敢4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B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2熟练地采访能力3得体的出境能力4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5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6机动灵活能力C道德素质 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和形象思维)A求异思维的作用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洞察事物表现形式或运动状态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规律,达到“见微而之著”的作用。发现思维的特征:流畅

新闻编辑岗位面试试题及 应聘者回答答案

新闻编辑岗位面试试题及某应聘者回答答案 1.请举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热点新闻事件并分析网络媒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鹿奶粉事件”。在此次三鹿奶粉事件当中,网络媒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的贡献和社会价值绝不亚于传统新闻媒体。它第一时间实时,准确,客观的报道着整个事件的进展过程,满足广大受众的急切需求,让受众及时了解事态的进展信息。在这次事件当中,网络媒体起着监督的重要作用,第一时间让“三鹿奶粉”事件公开,透明,让受众及时了解整个事态的进展过程,同时给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让他们在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网络媒体在此次事件报道中向前跨了一大步。它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更高的新起点。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它也充分有力的说明了网络媒体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必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目前房价、股价下跌,市场出现希望政府救市的呼声,请谈谈你对救市的看法。 答:对于这种呼声,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的思考。危机已经恶化到了政府一定要出来救市的地步了吗?政府救市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 首先,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市场危机还没有恶化到政府必须出来救市的地步。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由市场经济来调节。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如果强行救市,就会打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面临风险和危机这是必不可免的,政府应该相信市场经济规律,让他们勇敢的去面对此次危机,让市场经济在危机之中变的更加的成熟,让他们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考验。 其次,我认为政府救市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政府救市用的是谁的钱,纳税人的钱。而纳税人呢,很大程度上是这次危机的受害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次危机呢?很大程度上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则不合理,既然是不合理的东西,政府为什么还要来维持这种体制和现状呢!就应该由市场经济进行调节,让它重新回到正常的,科学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 3.有人说美国大选是“金钱政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说美国大选是“金钱政治”是有一些道理。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受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所以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民主和专制是相辅相成的,而又是相互对立的。一个国家的政府只可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可能维护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而在美国正是这些大财团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向前发展,那么美国政府理所当然的就应该维护这些人的利益。而大财团为了得到政府的拥护那么必然要支持总统候选人,从这一点上来讲,说美国的大选是“金钱政治”也无可厚非。 其次,即使是在以民主国家、民主制度自诩的国家,要真正做到像林肯所期望的为由人民来决定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永远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且代表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的利益。其实我个人认为美国的“金钱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面民主,因为它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潮流。 最后,美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大选政策。我们应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之上。那些说美国大选就是“金钱政治”的人正是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新闻采编人员复习题

4 导语要寻找接近性:地域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寻找“当地”和“所属群体”的视角。导语要突出显著性、趣味性:显著的人物、显著的事件、反常的具有悬念的因素要突出。 37、什么是叙述式导语? 叙述式导语,即在导语中直截了当地用事实说话,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鲜事实。 叙述式导语同消息是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特征相适应,叙述式导语是消息最常见的导语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凝练的文句突出表现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核心事实。 38、什么是总结式导语? 总结式导语,也称概括式导语,在导语中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总结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把新闻的几项主要内容加以归纳总结,概括介绍新闻要旨。 39、什么是评述式导语? 指以议论方式揭示新闻内容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法。评述式导语的特点是:导语中把叙述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或解释,说明其价值和意义。评述式导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述时,表述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记者直接发表评论;另一种是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记者要尽可能多地用这种让新闻人物发表意见,进行分析、议论的手段,来写作述评式导语;而尽量少地由记者自己挺身而出发表议论。 40、什么是描写式导语? 即导语中采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生动的事实或现场气氛。描写式导语可以是再现某一生动有趣的事实,包括新闻中的 主要事实,或是事物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以及事件发展的高潮等;也可以是勾勒某一生动的情节或典型的细节;可以是描述有特色的现场景物、氛围或场面;也可以是渲染、烘托气氛;甚至还可以是讲个故事 41、什么是引用式导语? 即导语中引述新闻人物富有特色、情趣的语言,或是引用成语、典故、故事、诗词、谚语、民谣,以及名人名言等,借以点明新闻主题或衬托新闻事实。 42、什么是设问式导语? 指从事实中引出使人注目问题的导语。设问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导语里把消息报道的已经解决的问题、取得的经验,或确定的思想内容,先用设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43、什么是悬念式导语? 即把新闻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在导语中来个提示或暗示, 先不直说或全部讲明,在受众脑中悬个疑团,诱导受众跟着你的思路走。 44、什么是对话式导语 采用与观众直接对话的方式写作的导语。 45、什么是比喻式导语? 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来阐释新闻的主要事实或者意义。 46、什么是消息写作的倒金字塔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 5 这种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过程安排材料。它的优点是可以让人清晰的了解事件的全过程,缺点是重点不突出。 47、什么是消息写作的螺旋式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 导语部分倒叙,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或者概述事实,消息主体部分顺序。是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的方式。与金字塔式结构一样,适用于故事性强的新闻事实。 48、什么是消息写作的平行式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 事实和背景材料交叉叙述的消息结构形式。背景充实,报道深入。 49、什么是消息写作的引导式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利用人物的语言、行为或新闻事件的某个场景切入,引起观众的兴趣,再转入严肃的主题。 把焦点放在人物身上,提供丰富的情节和细节。 从形象到具体,从微观到宏观,易于人们接受,有悬念。 50、电视新闻常用的主体结构形式是什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先提出问题,然后提供支持性的事实和同期声,提供背景然后是解决方案,结尾通常是事

编辑记者专业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编辑记者专业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的“尺子”,这就是() A.新闻意识 B.新闻价值 C.新闻头脑 D.新闻政策 2.记者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标准,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还要() A.考虑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B.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C.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D.正确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关系 3.记者在拟定采访计划时,主要考虑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的重点,设计采访的主要方式,以及() A.选择采访的时机 B.选择采访的突破口 C.选择采访的场所 D.选择采访的基本点

4.在采访中,记者“有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的。这种原则区别集中表现于()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是否完成采访任务 C.是否尊重事实 D.是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 5.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思想更加开放 B.有思想活动 C.有细节与故事 D.不受答案的限制 6.新闻采访的首要任务是() A.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 B.发现新闻,报道新闻 C.发现新闻并采集相关的新闻材料 D.采集新闻材料 7.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A.流与源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

C.并列关系 D.等同关系 8.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续性外,还有() A.求实性 B.多变性 C.灵活性 D.公开性 9.1958年11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0.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指明采访的去向,还可以() A.决定报道的质量 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 D.把采访引向深入

新闻采编岗位面试题库

新闻米编专员面试题库 自我介绍范文1: 各位面试老师:你们好! 我是**学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我对新闻工作很感兴趣,喜欢看报纸、杂志和电视新闻,因 此我选择了这一专业,大学的四年,给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还有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我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成绩优秀,掌握了基本的新闻理论基础知识。 在大学里,我参与了学校新闻小组,担任学校的校园记者,在学校里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校刊发表了很多新闻作品和摄影作品。同时我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运用寒暑假时间到报社实习,增加自己的实践工作知识和经验,在校外的媒体也发表了一些作品。几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掌握了较好的文字功底,锻炼了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关注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也培养了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性格。同时,我也学会了基本新闻摄影及新闻剪辑技术。 岗位胜任力特征 个人特质类:心理承受能力、执着精神、应变能力 业务技能类:策划能力、米访技巧 社会关系类:关系网建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 专业素养类:新闻鉴赏水平、新闻敏感性 面试题目 、背景性题目 测评要素题目测评要点 外在气质你好,欢迎您参加我们的这次面试! 开场语,观察应试者动作、行为 今天天气很热(冷)…… 导入面试 过来顺利吗?到这里来上班工作地点能接受吗? 观察应试者与陌生人交往的意识与能力观察应试者的第一反应 自信心请您自我介绍一下 了解应试者的基本信息,同时观察其表达能力、概 括能力,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层次分明 离职分析离开上一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对这个问题应试者离开的原因是他在寻求下一家公司时要

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 B.生活小康 C.全面小康 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A)A.“三步走”发展战略 B.“四步走”发展战略 C.“五步走”发展战略 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_____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B)A.2015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40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_____。(C)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_____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_ ____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D)

A.二 B.三 C.四 D.五 7.党的十八大把_____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B)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A) A.人民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_道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现代化 C.和平发展 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_____。 (B)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____。(B)

2016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四、《新闻法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_____。()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_____。()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漏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_____。()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 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新闻采编部模拟试题

2017年川北幼专大学生记者团 (新闻采编部)笔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答卷前,请填写清楚系部、班级、姓名等基本信息。 一、填空题。(本题11小题,每空1分,共计11分) 1、新闻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一般都有六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报道应注重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 3、我们日常生活接触比较多的“新闻”一词,其含义很多,请您给“新闻 ” 下 个 定 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川 北 幼 专 的 校 训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本题9小题,每空1分迷宫,共9分)(判断以下成语中是否有错别字,有错别字的则在错字下划一条横线,并将正解写在括号中,没有错别字的则打“√”。) 莺啼雁语()人才倍出()春意阑珊() 甘败下风()迫不急待()再接再厉() 一诺千斤()搬门弄斧()黄梁美梦() 三、改错题(本题共15分)(下面是一则新闻,其中五处文字欠妥,请找出并改正。)(每修改一句得3分:选号正确每空1分,修改正确每空2分) 根据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①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就日本海上 保安厅在东海海域击沉、追逐一可疑船只事件回答了记者提问。②章启月说,中方一直密切跟踪事态发展。③据向有关部门证实,该船不是中国船只,④沉没地点在中国领海约260公里处。⑤中方对日方在东海海域使用 武力表示关切,⑥对这起船只沉没和人员伤亡事件表示遗憾。⑦中方正在责令日方进一步通报有关情况。 _______ 处 改 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 处 改 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 处 改 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 处 改 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 处 改 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简述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5个小题,第三题12分,其余每题7分,共40分) 1、谈谈您对校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的理解,用您过往对于新闻记者的 系部姓名班级 //////////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 ////////// ……………………密……………………………………封………………………………线……………………

新闻采编部模拟试题

新闻采编部模拟试题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2017年川北幼专大学生记者团 (新闻采编部)笔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11小题,每空1分,共计11分) 1、新闻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一般都有六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报道应注重__________ 性、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 3、我们日常生活接触比较多的“新闻”一词,其含义很多,请您给“新闻”下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川北幼专的校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本题9小题,每空1分迷宫,共9分)(判断以下成语中是否有错别字,有错别字的则在错字下划一条横线,并将正解写在括号中,没有错别字的则打“√”。) 莺啼雁语( ) 人才倍出( ) 春意阑珊( ) 甘败下风( ) 迫不急待( ) 再接再厉( ) 一诺千斤( ) 搬门弄斧( ) 黄梁美梦( ) 三、改错题(本题共15分)(下面是一则新闻,其中五处文字欠妥,请找出并改正。)(每修改一句得3分:选号正确每空1分,修改正确每空2分) 根据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①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就日本海上保安厅在东海海域击沉、追逐一可疑船只事件回答了记者提问。②章启月说,中方一直密切跟踪事态发展。③据向有关部门证实,该船不是中国船只,④沉没地点在中国领海约260公里处。⑤中方对日方在东海海域使用武力表示关切,⑥对这起船只沉没和人员伤亡事件表示遗憾。⑦中方正在责令日方进一步通报有关情况。 _______处改法: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处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处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处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_______处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简述题(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5个小题,第三题12分,其余每题7分,共40分) 1、谈谈您对校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的理解,用您过往对于新闻记者的了解,分析作为一名大学生记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今后您会如何在社团活动中发展、提高您自己的采编能力。 2、如果您现在是记者团的责任编辑,请您分别用三句话以标题形式概括最近所了解到的国内外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每句不超过14字,多字酌情扣分) 3、我校大学生记者团隶属于哪个部门?请您写一则报道本次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笔试的新闻消息,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真实。(150字以内) 4、请列出两个您最喜欢的杂志或报纸,三个您最经常光顾的网站,请分别写出简要理由和对本校大学生记者团的长远发展,提出您宝贵的建议。 5、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了全社会的问题,请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如果记者团会发布一期以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主题的推送,您会以什么角度展开讨论,请简要分析作答。 五、采访文案设计题(本题任选一题作答,内容引人入胜,要求无套做、抄袭网络资源,本题25分) 1、请任选一个采访对象,请列出您的采访提纲,并给出五个以上您所要采访的问题。 采访对象选题:(1)优秀毕业生 (2)获奖运动员 (3)奖学金获得者 (4)大一新生 (5)校运动会志愿者 系 部 姓 名 班 级 //////////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 ////////// ……………………密……………………………………封………………………………线……………………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 D )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 A )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 C )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 B )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 D )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 A ) 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 C )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 A )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 A )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 A )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 B )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 B )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 D )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67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 D )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 D ) A.姓名 B.单位

(完整)新闻采编题目汇总,推荐文档

1.采访的定义,特点及基本方式。 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大有特殊性质的调查研究)活动。 特点:目的的差异性;时间的局限性;项目的突发性;需要的广泛性;知识的全面性; 活动的艰辛性。 基本方式:(形式上)个别访问(一对一);开座谈会(开调查会);现场观察(用眼睛采访);参加会议;蹲点;查阅资料;改写;问卷;电话采访;网络采访。 (性质上)常驻采访;突击采访;交叉采访;巡回采访;隐性采访;易地 采访。 2.新闻采访报道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工作的性质与实践需要出发,基本要求通常概括为:坚持真实性;坚持思想性;坚持时间性;坚持用事实说话。(详见P59) 3.采访平时准备包括什么?临时准备包括什么?采访P124-131 (平时)理论的准备;政策的准备;情况的准备;知识的准备。 (临时)收集新闻事件的相关资料,打有准备的仗;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里差异;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4.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属性有哪些方面?编辑P1-5 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①体现在报道的定位;②体现在报道的策划;③日常 编辑人员因组织版面或节目,比较了解总体情况又有“旁观者清”的有利条件, 可对报道给与一定的指导;④体现在报社的编前会制度,为动态地把握好新闻 传播的方向和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整合是在筛选和整理的基础上的组合) 三、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全程性把关,综合性把关,终审性把关) 5.现场观察(临时观察)应注意什么?采访P169-174 明目的;多请教;抓特点;选地点;善用脑; 6.新闻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修养有哪些?采访P25-58 1.忠于祖国,爱我中华。 2.勇于吃苦,不怕牺牲。 3.严于律己,为人表率。 4.仗义执言, 敢讲真话。5.口头、笔头能力俱佳。6.知识广博。7.体魄强健,意志坚强。8.基本技能,样样皆能 1.优良的思想作风修养(意志的自觉性、持续性和自制性。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 心和责任感) 2.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志气、道德和情操即高尚的道德修养(坚持真理,忠于事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互敬互学,积极竞争;摆正位置,不牟私利;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3.丰富的知识修养(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满足受众求知心里,加强采访写作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修养,新闻专业知识修养,基础知识修养) 4.全面的技能修养(熟悉和掌握方言和土话的技能; 熟悉掌握至少一门主要外语;摄影技能;电脑操作技能;驾驶各种交通工具技能;掌握辩向、测时技能) 5.丰富的情感修养(情感是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是构成谈话的基因;是促使记者采访的动力;是写作的激情动力;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构件) 6.强健的体制修养(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尽力养成良好、有序的 工作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7.良好的公关修养(不轻易失信;不忽冷忽热;不夹杂私利) 7.新闻选择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编辑P73-74 一、“双重评价论”即编辑选择新闻,首先要对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的好坏、利 弊作出评价,作出社会评论。其次要对新闻进行新闻价值评价,选出最具有新闻 价值的新闻,舍弃没有新闻价值或相对来说新闻价值比较小的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