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6道岔故障

ZD—6道岔故障
ZD—6道岔故障

ZD—6道岔故障

附图1:ZD6转辙机结构图

一、基本概念

1、什么叫道岔、什么是单动道岔、双动道岔、复示交分?

由一条线路分岐为两条线路,在分岐点上铺设的转辙线路叫道岔。

作用:供机车辆从一股道岔转入另一股道。

单动道岔:一组电动机操动一组道岔。

双动道岔:二组电动机操纵二组道岔。

复式交分道岔:八根尖轨、八根合拢轨、四个辙叉组成。

2、道岔定位位置是如何规定的?

(1)双线车站各道岔均以开通直线为定位;

(2)单线车站进路道岔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的位置为定位;

(3)区间道岔以开通正线为定位;

(4)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以开通安全线避难线为定位;

(5)其它由车站负责管理的道岔由车站自已规定。

3、道岔的编号:

从列车到达方向起顺序编号,上行列车进站端为双号,下行端为单号。从两端进站处顺序向站内编号,尽头线向线路终端编号。多个场的用百位数字表示在场号码。

4、什么叫电动转辙机及分类?

电动转辙机:用电力带动转换道岔的一种设备。

分类:四线、三线、五线、六线。

5、电动转辙机组成:

电动转辙机组成:电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移位接触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底壳、底盖。

(1)怎样进行道岔的密贴调整?

调整道岔密贴,主要是调整密贴调整杆袖套两边的轴套螺母,(左边不密贴调整袖套、右边螺母,右边不密贴调整袖套,左边的螺母。压力大时螺母往后松,压力小、不密贴时往前紧)用手摇皀摇动转辙机,当尖轨完全靠拢基本轨后,继续摇动轨辙机2.5—3转,道岔完全密贴并已有一定压力,动接点打入静接点内,定、反位密贴,达到一压力,并保持密贴调整杆轴套与轴套螺母之间应有10—18mm游间。

(2)表示杆及其缺口的调整

先调主杆(即:电动转辙机在伸出位置),后调副杆(即:电动转辙机在拉入位置)

表示杆主杆调整,调整尖端杆舌铁两侧大螺母,调整活节螺栓两侧螺母即可。(面对尖轨,转辙机在左边,缺口大时,紧舌铁右边螺母。缺口小时紧舌铁左边螺母)。表示杆副调整,即电动机在完全位置拉入位置(道岔密贴),先拧松,前后表示杆的横穿螺栓,再拧动表示杆后端调整螺栓,

调整两检查块间的缺口距离。

试验时,后尖轨第一连接杆处,兴轨与其本轨间插入4X20mm铁板,此时与动接点弧动的两检查柱不应落下缺口,自动开闭器处于四开位置,道岔不能锁闭。自动开闭器组成:四排静接点、两排动接点、两个速动爪、两个检查柱、起动片、及速动片。

6、道岔测试、压力、缺口调整程序

先调压力、,后调表示缺口,先调伸出,后调拉入。

压力调整标准4mm不锁闭,2mm锁闭。表示缺口1.5+-0.5

⑤ ZD6扳动试验。进行Ⅰ级测试

(1) 测试动作电压

用万用表直流250v档,测定位动作电压时,正表笔搭在电机1端子上,负表笔搭在电机2端子上;测反位动作电压时,正表笔搭在电机2端子上,负表笔搭在电机4端子上,转换道岔时所测试的电压为动作电压,其应不小于160v.

(2) 测试工作电流

将万用表放在直流5A档,断开安全接点,两表笔分别搭在05,06端子上,转换道岔时测得的电流为工作电流,其应不大于2A

(3) 测试故障电流

将万用表放在直流5A档;断开安全接点.将表笔搭在05,06端子上,并在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与基本轨间夹入4mm实验锤,然后转换道岔.在摩擦连接器空转时,测得的电流值为故障电流.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应小于0.3A

b) ZD6-A,D,F,G,H型转辙机单机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3-2.9A

c) ZD6-E型和ZD6-J型转辙机双机配套使用时,单机摩擦电流为

2.0-2.5A

当摩擦电流超标时,其调整方法为:

面对转辙机站在电机侧,动作杆拉入位置侧摩擦电流超标时,对摩擦带邻钢轨侧弹簧螺栓的松紧进行调整;动作杆伸出位置侧摩擦电流超标时,对摩擦带另一侧弹簧螺栓的松紧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弹簧有效圈的相邻圈最小间隙不小于1.5mm,弹簧不得与夹板圆弧部分触碰。

(4) 测试线圈电阻

将万用表放在R×1档,将安全接点断开,在电机1、3或2、3端子测出两个定子线圈的阻值,其为2.85土0.14欧姆,在3、4端子上测转子线圈阻值,其为4.9土0.245欧姆。

注意事项:在测试转子阻值的过程中.应用手摇把慢摇电机转动一周,其间万用表指针应无过大变化,这样就能发现转子断线的隐患。

(5) 2mm,4mm,6mm试验及调整道岔密贴及表示缺口

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m厚2mm的铁板时,道岔应能锁闭。

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m厚4mm的铁板时,道岔应不能锁闭。

在道岔B机连接杆处,尖轨一基本轨间插入宽20mm厚6mm的铁板时,道岔应不能锁闭。

注意事项:该项作业应在测试并调整故障电流之后进行。如检修时发现道岔不密贴,应该查找不密贴的原因,若是压力小或强度变化造成的,应立即调整压力,若是轨距变化或尖轨变形造成的,应及时通知工务处理。

道岔密贴调整:

面向尖轨,左侧尖轨不密贴时,应调整密贴杆右侧轴套;右侧尖轨处不密贴时,应调整密贴杆左侧轴套螺帽。

表示缺口调整:

在密贴调整好后,进行表示缺口调整,先调伸出位置侧主板缺口,再调拉入位置侧副板缺口。

(1)安装装置绝缘检查

将万用表放在交流2.5v档,一表笔搭在角钢上,另一表笔分别对两轨面进行测试,无电压或电压约相等,说明绝缘良好;若在某轨面测出电压与轨面电压相等,则说明另一侧角钢绝缘破损,但不能断定两根角钢中哪根角钢螺栓的绝缘破损,需要分解一根角钢绝缘,再测量另一根角钢绝缘,若还不好,说明未分解的那根角钢螺栓绝缘破损。如果分解了所有角钢绝缘未发现破损,应考虑第一连接杆,尖端杆的绝缘是否破损。

7、当道岔两尖轨处于什么状态时禁止使用该道岔

(1)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时

(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时

二、机械故障处理

1、常见故障

A、解锁空转齿轮转动32.9 后发生的空转

(1)齿条块不动、齿轮与齿条块不吻合有异物,检查锁闭齿轮与齿条块;(2)齿条块能动、密贴杆空动距离末完成,道岔不方正,二是箱内卡阻。

(3)道岔在四开空转磨擦电流小:阻力大。

(4)密贴杆能完成空动距离,但尖轨不动。原因一是压力大二是有肥边。

B、密贴空转(锁闭空转与不锁闭空转)

(1)锁闭后空转启动电路末断开;(2)不锁闭空转、压力大。

C、不解锁空转(特征是齿条块不动)齿条转动32.9 齿条块动作小于这个数值称不解锁空转

(1)磨擦电流小测电流2.3—2.9;(2)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没缺口);(3)主轴燃轴;(4)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有没缺肖;(5)动接点轴锈蚀。

2、发生部位

机内、机外、电务设备故障和工务设备故障

3、处理顺序

先处理机外故障,后处理机内故障。在判断不清机内外时应甩开机外判断。

4、区分机内外故障的方法

A、手摇道岔直至空转,突然松开手摇把,手摇把有明显反转,外部卡阻可能性大

B、甩掉外部,手摇道岔,能锁闭机外,不能锁闭机内

5、电机故障

摩擦电流调至2A电压大于160V正常,低于140V属于电路故障。

(1)四线制电机定子和转子线圈分别是:定子引出线和炭刷引出线,分别以红黄区别:端子1、2为黄色;3为红黄;4为红色套管;端子螺丝用6mm、5mm区别。

面对电机右边为3左边为4判断是碳刷3接触不好还是碳刷4接触不好,应该电机碳刷3和电机端子3进行测量。

例1、扳动道岔时道岔原位置空转。

分析:正常1送正电道岔的旋转是从反位向定位旋转,假如从电机的2送电就改变了电机的旋转方向,所以道岔原位置空转。

不管电机1、2接反,还是3、4接反都会出现同样情况,此现象在测回路阻值时,阻值是正常的。

例2、从反位向定位扳动烧保险,从定位能扳反位。

测试情况:回路阻值基本正常。

分析:在定位时电流从12—05流过,

在反位时电流从11—05流过。

断:电机1和电机2之间的阻值应小于电机1—4之间阻值,

从电机碳刷4—电4阻值,5 本应该为0

6、减速器故障

例1、某道岔由定位转向反位时中途空转,检查外部无异物。

分析:(1)减速器左右夹板折断;

(2)故障电流调整不当;

(3)磨擦带进油;

(4)减速器上的镙钉松出。

最终表现:测试故障电流及观察故障电流变化。

例2:在排列进路过程中,反位断表示挤岔铃响,定位3A保险烧,现场道岔摇不动,更换减速器后恢复正常。

原因:减速器轴承架破碎卡阻。

7、自动开闭器故障

动接点与静接点接触不良(怎样计算打入深度)或静接点片折断(怎样排除)。例1、故障现象:道岔定位向反位扳,快锁闭时有空转现象,反位向定位扳动一样(大约2—3秒)。

原因:与速动爪连接的小臂角度变型,造成动接点动程不够。

例2、道岔转换到底时一直空转,打开转辙机后启动接点末变位。

原因:调整拉簧松。

例3、速动爪顶着速动片,造成道岔不能转换。

8、动作杆、动作齿条故障

例1、故障现象:道岔摇不到底,甩开外部仍摇不到底,检查机内无异物。

处理:卸掉动作杆后,恢复正常。

原因:动作杆碰后轴套。

其它故障:

(1)挤岔销盖顶着齿轮

(2)锁闭圆弧与齿条块缺油

(3)齿条块上有异物

9、表示杆故障

例1、故障现象:道岔摇不到底,甩开外部仍摇不到底,检查机内无异物。

处理:卸掉表示杆后套恢复正常。

原因:后套丢失,更换后不配套。

其它:(1)检查柱与表示杆缺口相卡。

(2)表示杆本身长短调整不配套。

10、移位接触器故障

挤岔时断不开,

不挤岔时接不通。

11、主轴故障

轴承锈蚀或燃轴。

机械故障处理举例:

1、检查道岔外部没发现异常。

2、测试故障电流为2.8A排除故障电流小原因。

3、用手摇把摇动道岔减速器打空转,道岔不解锁。甩开动动作杆和表示杆内、外部,排除道岔外部和减速器故障造成的原因。

4、去掉自动关闭器,用手摇动道岔,仍不解锁,排除了自动开闭器卡阻造成的原因。

5、检查主轴和齿条块,锁闭园弧,发现主轴套和主轴之间锈死。

6、用450MM扳子卡住主轴来回晃动注油直到活动自由。

三、电动转辙机的测试

四、电路原理

道岔控制理论电路中主要四个继电器:1DQJ 2DQJ DBJ FBJ

1、1DQJ、2DQJ的作用及道岔启动电路的多级控制

(1)检查道岔区段空闲,进路是否在解锁状态,监督电机正常动作。

(3—4)线圈—道岔启动前检查

(1—2)线圈—与电机串联道岔启动后不在受控制。

(2)2DQJ控制电机的转向方向,决定使电机将道岔转向定位还是反位,最后由支流电动机转换道岔。

多级控制:CAJ-1DQJ—2DQJ—电机转动,哪级故障查哪级。

2、电路动作顺序

控制电路有两种操纵方式:进路操纵和单操

控制电路分为:室内电路、室外电路、表示电路、启动电路。

(1)定位启动电路

A、对道岔启动电路的技术要求:

1、有车不能转(SJ);

2、解锁才能转(1LJ 2LJ SJ)

3、要转转到底(1DQJ1—2线圈完成——但转动不受3—4线圈控制)

4、不转就别转(1DQJ1—2线圈断电);

5、遇阻往回转(自动开闭器接通另一组接点);

6、转完断电源(自动开闭器完成)

3、启动电路故障处理:(定位)

(1)电阻方法:

电阻表X1档分别接端子2,端子5。若阻值说明启动电路开路。假设11—12之间开路,一表笔固定在端子2,另一表笔侧静接点阻值为零,侧静接点12阻值为,那么故障点在阻值有与无之间,这是同电位测试方法。

(2)同不同位测试:

仍分别测试X2—X4阻值。这时X4表笔沿回路测试电机端子4、3、2为,说明故障点在后半部分。测静接点12为、11点为0,故障点在有与无之间。

(3)电压方法:

将室内位置扳到与室外相反位置,让室内的表示电压送到室外启动电路上,借表示查启动。故障点同上。一表笔放在X2,另一表笔放在X3测11有电压,测12无电压。有和无之间为故障点。

(4)启动短路故障处理:

用甩掉负载的方法判断线间短路:

故障点:

(A)插件2、5短路。万用表X1电阻档测试X2,X4阻值为0 (B)断11、12仍为0,判断端子2至11为第一故障点。

(C)断05—06阻值为06—端子5为第二故障点。

观察电机阻值判断电机短路;

故障点同上,测试X2X4观察阻值减少,一表笔固定在X4另一表笔从X2测试,

假定电机2—3之间短路。测到电机端子2时阻值不正常,测到电机端子3阻值正常,故障点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

快速处理方法:

将电路一分为二进行测量,以电机端子为中点,一表笔接X1(X2)或X4如阻值正常,就排除正常部分去找故障部分。

4、定位表示电路:

(1)道岔表示电路应满足的技术条件:

1、只能用J吸起状态,与道岔的正确位置相对应,分别设置DBJ、FBJ不能合用。

2、当发生故障,如混线或混入其他电源时,保证DBJ、FBJ不能吸起。

3、当道岔在转换或发生挤岔事故,发生停电或断线等故障时必须保证DBJ、FBJ失磁落下,因此要用安全型继电器而不能用电码继电器。

(2)跑室内外表示电路(略)

(3)表示故障处理

A、开路故障处理(定位)

将万用表放在交流250V档,测试X1—X3,如果有110V电压,说明表示电路开路。

同电位处理:

假如故障点在21、22之间,将固定在X3的表笔移至41,如电压为0,说明端子1至41之间没有开路,将表笔移至31没电压说明31往前是好的,移至32出现电压,说明31—32之间开路了,因为在一根线上不应有电压,同电位处理两表笔顺着一根线走,故障点在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

不同电位处理:

故障点在21—22之间时,用两表笔分别测X1和X3电压为110V,X1表笔移至41有电压说明X1—41之间是好的,移至21有电压,说明21—41是好的,移至22没电压,说明故障点在21—22之间。不同电位处理是两表笔分别顺着两根线走,故障点在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

开路故障的快速处理:(1、3闭合为定位)

把表示电路分为两部分31、32(21、22)接二极管部分为上部,33、34(23、24)接二极管部分为下部。

交叉判断,以定位为例:

第一笔测试X1X3有110V说明电路开路。

第二笔判断上半部,一表笔固定X1,另一表笔移至二极管负端,如有电压说明上半部良好,接着查下半部。

第三笔判断下半部,一表笔固定X3,另一表笔移至二极管正端,如有电压说明下半部良好,接着查上半部。

二笔判断:第一表同上

第二笔:一表笔固定在X1,另一表笔移至33有电压向上部查,没电压向下部查。表示电路短路故障处理:

短路故障实际上就是甩掉负载两条线直接相接,如图:

在处理故障时短路点在电压短开与断不开之间,假如故障点在32和34之间,处

理方法如下:

将万用表放在交流220V档,两表笔分别接X1X3测试没电压,表笔不动断开31、32接点,有电压说明31—X1是好的,(如果没电压应该在电缆合端子1上甩开区分是电缆电压没送过来还是端子1到31有故障点)判断二极管正端没电压。那么32—二极管正端为第一故障点(断开与断不开之间),查第二故障点,断开13—14如有电压,再断33—34没电压第二故障点在34—13之间。

在处理短路故障时22—32、22—23、32—33之间是一个口子型的短路线,任意两点短路,都会造成电路没表示。判断具体哪一点,应拔掉插件,用电阻档去测量。

在处理室外故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认准万用表所放的档位;

2、处理启动开路时要判断电压是否送到定外;

3、处理故障时要注意道岔的室内外的位置是否一致;

4、处理故障时要分清用的是同电位法还是不同电位法;

5、在处理混线时,需要恢复故障时要两头甩线,在断下部接点时应注意并接的接点;

6、在有接点、端子座的地方甩线时应考虑底下是否短路或接地;

7、表示故障开路时故障点在:有电压与没有电压之间;

表示故障混线时故障点在:电压断开与断不开之间。

五、道岔四条线故障现象:

四条线的作用:

X1---反位向定位的启动、定位的表示;

X2---定位向反位的启动、定位的表示;

X3---表示共用线;

X4---启动共用线。

在1、3闭合为定位时,X1X3为它的表示线,X2X4为启动线;

在2、4闭合为反位时,X2X3为它的表示线,X1X4为启动线。

X1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没表示,能扳到反位,但扳不回来。

道岔在反位时表示正常,扳定位时道岔不启动,控制台挤岔玲响。

X2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1)道岔在定位时表示正常,扳反位时道岔不启动,控制台挤岔玲响;

(2)道岔在反位时没表示,能扳到定位,但扳不回来。

X3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定反位转换正常,定反位均无表示,挤岔报警。

X4断线时的故障现象:

在定位有定位表示,在反位有反位表示,扳动时道岔不动,挤岔报警。

以上扳动道岔时,要注意看控制台电流表是否动作。

X1 X2混线时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扳反位时,道岔启动后烧反位DF保险,道岔在反位时道岔启动后烧定位DF保险。

控制台现象:电流表指针瞬间摆动较大再回零,不能转换到底,无位置表示。分析:在定位时,道岔启动后第三排接点变位,构通41—42接点,这样,电机两定子线圈的自感电动势相抵消导致回路电流过大烧毁DF保险。

电路接通公式:DZ—X2—X1—41-42—电1—电3;

DZ—X2—11—12—电2—电3。

X1 X3混线时的故障现象:

(1)道岔在定位没表示,扳反位,道岔转换完毕时,动接点在反位密贴处来回窜动;

(2)道岔在反位有反位表示,扳到定位没表示。

控制台现象:

定扳反时电流表指针来回晃动。

分析:

启动接点换位后,DZ电流通过22到二极管的正端,从X3流到X1,至电机的1,使电机反转。

X2 X3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定、反位转换正常,反位没表示。

X1 X4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扳反位,先烧RD1后烧RD2道岔在四开位置。

分析:

1DQJ吸起烧RD1(X1X4直接短路)

2DQJ转极后又烧RD2(电机转动31-32接点变位41-42构通,DF从

X4---X1---41-42---电1)

X2 X4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定位扳反位烧RD2(2DQJ转极后X 2 X 4直接短)

道岔在反位扳定位先烧RD2后烧RD1(原理同上)

小结:

(1)烧断DF双保险,一般是道岔需要扳动的方向启动电路混线。

如定位扳反位烧断DF双保险,一般是反位启动电路混线,一个保险是1DQJ吸起烧断,另一个保险是2DQJ转极后,道岔先动的动接点构通X4负电通过启动接点在电机上短路,将保险烧掉。

(2)2DQJ转极后烧断一个DF保险,应该是原位置的启动电路混线造成。

X3 X4混线的故障现象:

道岔在反位能扳到定位,道岔在定位扳反位能转换完毕,有反位表示,但烧反位保险。

分析:

守扳反时利用1DQJ缓放,DZ电流通过11—12变位后构通21—22,经过二极管的正---23---24---43---44--X3--X4—DF

小结:烧保险故障处理的分析

在所有烧保险故障中,有X1X4、X2X4、X3X4、X1X2、在处理短路时X1X4、X2X4阻值为0一测便知,只剩下X1X2、X3X4、两种短路现象X1X2混线时X3X4上下X1X2、X3X4、两种短路现象X1X2混线时X3X4上有电压,X3X4混线时X1X2上有

电压,而且除X1X2混线时都和X4有关系,最快的处理方法是用电阻档快速碰一下上述两线之间的电阻是否为零。

室内电路故障查找;

分线盘判断:

1、3闭合时:

启动电路的电源极性:定位X2(+)X4(-)反位(X1+---X4(-)表示电路的电源极性:定位X1(+)X3(-)反位X3(+)

X2(-)偏极继电器的箭头方向必须和二极管箭头一致,偏极继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在二极管两端,当万用表指针正偏时,万用表正表笔测的是二极管负极,万用表负表笔测的是二极管正极。

(1)道岔表示正常时,测得电压交流70V左右,直流电压60V左右。

(2)若测得约2V交流电压,无直流,则有可能是二极管击穿。

(交流2V电压为电缆线路压降)

(3)若测得交流接近于0V电压,无直流电压,则有可能是室外发生了短路故障。(4)若测的交流110V左右电压,无直流电压,则说明室外断线。

(5)若测得交流和直流均为0V,则说明室内断线。

(6)若测得直流150V左右,交流160V左右的电压,则说明表示继电器或有关连线断(电容器被充电后的峰值电压)

(7)若测得交流10V左右,直流8V左右的电压,则说明电容器断线。

(8)若测得交流55V左右电压,直流45V左右电压,则说明电容器短路。(9)启动电路发生故障,不能在分线盘操纵道岔,在分线盘测量步骤为:

A、万用表置于RX1电阻档

B、测X2 X4或X1 X4

应急处理1、改变进路

2、办理引导总锁闭

3、数不到底时,用锤子、油卡缺口时,踩表示杆

C、若阻值无穿大,则说明室外断线故障

D、若阻值为30 左右,则说明室外正常。

控制台判断:

假定道岔在定位,在室内单操时:

1、道岔定位表示绿灯不灭,则说明1DQJ不吸;

2、若道岔表示绿灯熄灭,但松开单操按钮后又恢复定位表示,则说明1DQJ吸起,2DQJ不转换;

3、若定位表示绿灯熄灭,松开单操按钮后不恢复定位表示,但控制台电流表不动作,说明1DQJ吸起,2DQJ转极,启动电路断开;

4、若定位表示绿灯熄灭,松开单操按钮后不恢复定位表示,但控制台电流表读数为3A左右,下降为1A左右又上升为2.8A左右,说明1DQJ吸起,2DQJ转换,启动电路正常接通,但是道岔不能转换到底。

1DQJ故障:

(3—4线圈)开路时

借KF电源(06-1、2是KZ,06-3、4是KF,应注意不要将

电源短路,测试电源时两表应分别插到06-1和06-4)分别测试SJ81-82…

1DQJ3-4…2DQJ141~142…AJ故障点: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借KF找KZ,借KZ 找KF。

(1—2线圈)开路时

两表笔分别测试1DQJ的12和22,有电压说明保险良好,1—2线圈2DQJ第二组接点也是好的。没电压移动一枝表笔借DZ查DF,借DF查DZ,故障点在电压有与无之间。

1DQJ1-2线圈短路时

继电器瞬间吸起,不能保持,探制台电流表跳动一下,室外道岔不能转换到底。1DQJ3—4线圈短路

(1)烧控制台KZ保险

例1:搬动道岔后,控制台KN段无表示,单操道岔KN道岔不动。

(2)烧KF-ZFJ保险

KF-ZFJ保险在方向组合,是通过ZF-J或ZD-J吸起后送出的KF电源。

例2:搬本咽喉道岔不动,电源组合架的本架有区段时,控制台出现红光带。

原因:KF断后DGJF落下,构通点红灯电路。

2DGJ故障

开路故障同上

短路故障处理:

2DQJ线圈1-2或3-4短路

例1:搬动某组道岔,在本道岔组合有区段时,控制台出现红光带。

原因:本组合KZ保险烧。

例2:2DQJ不转极。在测试时发现线圈1-2或3-4均有电压,试分析原因。

原因:2DQJ142-143短路或线圈1-4短路,使2DQJ的两个线圈同时接受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磁性相抵消造成继电器不吸。

其它故障

FCJ61-62短路

例1:某道岔在反位,排例一条走某道岔定位的进路,控制台始端白灯稳光,终端灭灯,道岔无定反位表示,1DQJ不落,2DQJ不转极,DCJ吸起,2DQJ线圈

2-1 3-4分别有直流,单操时,按着按钮道岔可转向定位,松开按钮道岔转回反位。

例2:(1)表示继电器1-4线圈交流70V,直流60V线电器不吸。

分析:测量极性是否正确,极性正确检查继电器是否机械故障。

(2)分线盘测试交流55V直流45V,测试表示继电器1-4线圈无电压。检查电容不短路。

分析:表示继电器1-4线圈短路(750欧电阻上电压变化较大,正常时直流24V 故障时升为44V)借用电源测试时,表示继电器线圈没有压差。

(3)试分析电容断路时电压的变化

分线盘表示线测试交流8V 直流6V

750电阻电压测试正常时直流24V 故障时交、直流1V

表示继电器电压测试正常时交、直流40V 故障时交流100V

例3:控制台现象:定位有表示,扳到反位无表示,再扳回定位仍无表示,启动电路正常。

室内现象:1DQJ、2DQJ正常,DBJ、FBJ落下。

分线盘测试:交流70V、直流55V(有直流证明室外电路正常)

(1)测试DBJ1-4线圈,交流8V直流5V证明回路无断线;

(2)拔掉0.5A保险,短路一下电容,万用表电阻档,红表笔测05-15,黑表笔测DBJ线圈,阻值在1200欧,说明此回路阻值正常。将红表笔从DBJ线圈1移至05-17,阻值远远大于750欧,再测电阻R,阻值相当大。

(3)判断电阻R变质。

电路分析:

当道岔没扳动时,虽然电阻R变大,但仍然能使表示继电器保持吸起,当道岔扳动后电压太低,使表示继电器不能吸起。

例3:故障现象:道岔定反位没表示。

(1)、测试分线盘,定位时1#3#端子交直流基本为0;

(2)、甩开室外电缆,测室内交流110V;

(3)、电缆合1#3#测试为0V,断开室外表示回路任意点均为110V,测试二极管正反向阻值正常;

(4)、断开室内表示交流,测试室内回路阻值非常大;

(5)、室内逐段测试查找为变压器2次侧线头虚焊。

分析:由于回路内任一点电阻过大,在回路构通后,将电压分压。

例4、扳动道岔时DZ保险烧,测试回路电路正常。

分析:由于5A保险错换成0.5A保险。

室外故障实例(X1 X2混31-21短路)

例1:道岔在定位扳反位

控制台现象:电流表瞬间摆动较大回零、无表示,挤岔铃响。

组合架:四个继电器在落下,RD2保险烧。

分线盘测试:X1X3、X2X3、X3X4均有电压交流110V,X1X2之间没电压。

室外道岔:四开位置

电缆合电压测试:同分线盘。

分析:2DQJ在落下X1X3之间不应有电压,现有电压是从哪里窜过来的。

查找方法:

(1)表笔固定在电缆合1#3#端子

本身31-32在断开,证明电压不是这个方向窜入,断开41-31联线电压消失,说明41-31有短路点,为第一故障点。

第二故障点

断开11-12有电压,断开11处2根线无电压,接上X2无电压,证明11往电缆合端2是好的。

接上11-21环线有电压,证明环线是第二故障点。

(2)电阻档查找:

测X1X2之间没电压,电阻档测X1X2阻值为0,其它方法同上。

(3)从X3X4之间电压查故障:

a、表笔电压档固定在电缆合3#5#端子;

b、断开05-06没电压,证明05-5#线良好;

c、断开41-42或者11-12接点没电压,证明42-X4 12-X4良好;

d、断开41两根线头没电压,接上41-31联线有电压证明41-31有短路点。

查第二故障点同上。

例2:定反位没表示,控制台电流表抖动(公用部分短路22-23短路)

组合架现象:2DQJ在吸起。

处理方法

(1)分线盘测试:X1X3、X2X3无交直流,甩开X3测室内线有交流110V;(2)电缆合测试同上,表笔固定在X1X3;

(3)插片断开31-32 X 1 X 3有电压,证明从31-X 1无短路点;

(4)插片断13-14 X 1 X 3有电压说明X 3-13无短路点;

(5)插片断33-34 X 1 X 3有电压说明X 3-33无短路点,

拔插件,用电阻档分别测试32-22、33-23、32-33、22-23、22-23之间阻值为

0V,证明22-23之间短路;

(6)甩开22端子线头,用电阻档分别测试端子和配线,结果22-23端子短路。例3:定位无表示,挤岔铃响,向反位扳动后电流表来回窜动X1X3 混线,44-1短路。

组合架现象:2DQJ在吸起。

测试方法:

(1)分线盘:X1X3无交直流电压,甩开室外X1X3电压110V交流;

道岔现象:从定位扳反时,右排动接点来回窜动。

(2)电缆合测试:同上,万用表电压档表笔固定在1#3#端子上;

(3)断开31-32没交流电压,说明31-1#端子有混线点;

(4)断开41-31连线,没电压,说明41-1#端子为第一混线点;

(5)断开13-14没电压,说明14-电缆合3#端子有混线点;

(6)断开移位器没电压排除04-14;

(7)第二故障点04-3#端子,值的注意的是延伸故障点,插3-插4-44,如果拔插件判断,断开3-4环线,在处理中容易造成错觉,此故障是44-1短路。

例4:道岔在定位扳反位时,电流表瞬间两次摆动较大回零,定反位没表示,挤岔铃响(X1X4混线1#端子和电机4#端子接地)组合架现象:RD1 RD2保险烧,四个继电器落下。

测试方法:

分线盘测试:X2X4电阻正常,X1X4阻值接近零。

道岔现象:定位不密贴,左动接点41-42闭合,右动接点11-12闭合。

电缆合测试:万用表电阻档RX1测1#5#阻值接近零两表笔不动。

(1)断开开闭器接点05-06阻值大,证明06-X4无短路点;

(2)甩开电机4阻值仍为零,证明05-4有短路点。甩开05—电4配线阻值,05—电4配线没短路,那么故障点只有电4端子接地;

(3)万用表电阻档一端接外壳,另一表笔接电4端子阻值为零,确认电4端子接地,这只是第一短路点,暂不恢复;

(4)万用表电阻RX1固定在1#5#,断开静接点41,两根线阻值为零,判断故障点41—电缆合方向;

(5)电缆合断开1#端子室内电缆,测试阻值为零,断开1#端子另一根线,测试1#端子对地为零。

由此确定故障点为:1#端子接地,电机4#端子接地,X1--X4接地短路。

例5:控制台现象:定反位扳动时电流表摆动正常,没表示。

分线盘测试:X1X3、X2X3交流电压110V直流电压为0V。

室外道岔不密贴,电缆合测试同上,判断为开路故障。

(1)打开转辙机定位卡缺口;

(2)调整道岔密贴,调整表示缺口;

(3)密贴缺口调好后仍没表示;

(4)X1X3测试仍为交流110V,一表笔固定3#端子,另一表笔

分别测试03-04,04没有电压,03有电压,故障点在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03-04开路。

(5)移位接触器无法恢复,检查挤肖发现主销挤断;

点评:步骤错误,在不密贴卡缺口的情况下,应首考虑移位接触器挤岔销。(6)如果挤岔销有半截断到动作杆中无法取出,应将动作杆外部甩掉取出付销,抽出动作杆,然后取出半截主销;

(7)更换主销后道岔压力增大,卡缺口,这是判断错误造成的,必须调回。例6:(X3X4混线)3#5#端子

控制台现象:定位扳反位电流表瞬间摆动大,再从反位扳定位扳不动。

组合架测试:X1X2、X1X3、X2X3、X1X4、X2X4均有电压110V,X3X5无电压。电缆合测试:电压测试同分线盘,电阻测试3#5#阻值为0,万用表电阻档固定在3#5#端子。

(1)、开06-05阻值为0,说明故障点在06-5#之间;

(2)、断开04-03阻值为0,说明故障点在04-3#之间;

(3)、断开3#-5#端子至插件配线,阻值为0;

(4)、断开3#-5#端子至室内电缆,阻值为0;

(5)试3#-5#端子阻值为0。

故障点:3#5#端子短路。

本部分小结:

一、在处理故障时应考虑完整电路。

例1、X1X2混线

(1)、道岔在定位时:从2DQJ113---动接点11-21,11-12—电2,从112—31;(2)、道岔在反位时:2DQJ113---11—2、

112---41-31、42-电1。

例2、X2X4混线

(1)、道岔在定位时:

从2DQJ 113----动21

2DQJ 121----电4

例3:X1X4混线

(1)、道岔在定位时:从2DQJ 112----41-31

2DQJ 121----电4

(2)、X1X3、X2X3表示混线,电路都可以从室内一直延伸到二极管。

(二)、二极管接法不同将改变故障现象。

正常时:室内DBJ线圈1在右边,室外X1接二极管负。

(1)、如果X1接二极管正,X2X3混线将出现动接点来回窜动;

(2)、如果X1接二极管负,X1X3混线将出现动按点来回窜动;

(3)、如果X1接二极管正X3X5混线将出现从反位扳定位时烧定位DF保险;(4)、如果X1接二极管负X3X4混线将出现从定位扳反位时烧反位DF保险。

5.1.1安装转辙装置的道岔应符合下列要

1道岔处轨距的变化不超过限度,基本轨不横移,尖轨走向灵活一致。

2道岔应方正。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两尖轨前后偏差不得大于20mm;复式交分道岔双轨辙器及复式交分道岔活动心轨钝角辙叉不得大于10mm.

3道岔开程适当,尖轨应能与基本轨密贴。

4轨枕空档应满足安装装置的安装要。

5道岔不符合安装要时,应由工务部门整治,以达到转辙装置安装标准。

附图2:简单ZD6电路

六线制道岔原理

六线制道岔原理 一、道岔的启动顺序: 第一动A、B机同时启动转换到位后,第二动A、B机同时启动,转换到位后,构通道岔表示电路。三动道岔及复式交分道岔同理。道岔的A、B机由2DQJF两组接点并行接入室外启动电路,A机和B机同时启动。 二、六线制道岔中六条线的作用: 1、X1:第一动A机及第二动A机的定位启动线、定 位表示线。 2、X2:第一动A机及第二动A机的反位启动线、反 位表示线。 3、X3:表示电路公用线。 4、X4:所有电机的启动公用线。 5、X5:第一动B机及第二动B机的定位启动线。 6、X6:第一动B机及第二动B机的反位启动线。 三、道岔控制电路原理 1、单动单机、双动单机四线制(同前略) 2、单动双机六线制: 2.1定位启动(X1-X4及X5-X4):A机:X1-41、42-电机1、3、4-05、06-X4;B机:X5-41、42 -电机1、3、4、-05、06-X4。 2.2反位启动(X2-X4及X6-X4):A机:X2-11、

12-电机2、3、4-05、06-X4;B机:X6-11、12 -电机2、3、4、-05、06-X4。 2.3定位表示(X1-X3):X1-A动41-31、32-B动 31、32-Z17、18-33、34-13、14-03、04-A动 33、34-13、14-X3。 2.4反位表示(X2-X3):X2-A动11-21、22-B动 21、22-Z18、17-23、24-01、02-43、44-A动 23、24-43、44-X3。 3、双动双机六线制: 3.1定位启动: 3.1.1(A机:X1-X4):第一动A机:X1-41、42-电机1、3、4-05、06-X4,一动A机到位后 第二动A机启动:X1-第一动A机41-31、32 -第一动B机31、32-第二动A机41、42-电机 1、3、4、-05、06-X4。 3.1.2(B机:X5-X4):第一动B机:X5-41、42-电机1、3、4-05、06-X4,一动B机到位后第 二动B机启动:X5-第一动A机35、36-第一动 B机35、36-第二动B机41、42-电机1、3、4、 -05、06-X4。 3.2反位启动: 3.2.1(A机:X2-X4):第一动A机:X2-11、

S700K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分析复习课程

S700K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分析 一、启动电路 启动电路发生故障时,首先区分故障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1.观察控制台的提速道岔启动表示灯是否亮灯,判断道岔是否启动: 如果灯亮说明道岔已经启动;灯亮13S灭灯,说明室外道岔故障。 如果操纵道岔后,启动表示灯不亮,说明室外道岔未转动。此种情况下应首先在室内检查,首先判断1DQJ,2DQJ是否动作,在DBQ的11、31、51端子测量是否有电源。 2.为区分故障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应拔掉表示熔断器后在分线盘处测室外电缆回路电阻。三相交流电动机三相线圈绕组约为7.5Ω,一个回路为两相线圈绕组,再加上电缆回路电阻,一般为50Ω左右,如果三相间都是50Ω左右,则说明室外设备正常。这时应检查室内插接件是否牢固、配线及继电器有无故障,更换DBQ、继电器即可恢复正常。如果在分线盘处测得三相电缆回路电阻,其中有一个回路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室外设备有故障,可能有电缆断线、转辙机接点开路或电机绕组断线等。 3.如果道岔已经启动,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一般为室外机械故障。 二、表示电路 1.首先判断是室内还是室外故障。(以定位为例) 应断开X1端子后再测室内X1与X2间是否有交流电压,若还是无交流电压,则故障在室内,应检查室内保险是否良好,或者有配线及接点是否开路。若有交流110V说明室外有开路故障。 2.查找室外开路故障,应从主机电缆盒开始,测1、2号端子无交流电压,说明是电缆断线;有交流110V,说明是转辙机内部断线。(应用电阻法依次查找) 三、故障分析 (一)S700K型电动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分析 启动电路故障分析 1. 单独操纵道岔控制台定位表示灯不灭 如果控制台表示灯不灭,则故障在室内,说明1DQJ未吸起,这时应进路式操纵道岔,看动作是否正常。 ⑴如果进路式时动作正常,则说明道岔单独操纵部分有故障,进一步检查ZFJ和CAJ是否动作正常,确定故障点。 ⑵如果进路式也不能动作,则应检查SJ是否在吸起状态,CA接点接触是否良好,公共配线是否良好,CAJ接点是否良好等。 2.单独操纵到反位不动作 ⑴首先检查1DQJ、1DQJF是否吸起,2DQJ是否转极。如果控制电路部分继电器动作不正常,应按动作逻辑关系式进行检查:AJ↑及ZFJ↑(或FCJ↑)→1DQJ↑→1DQJF↑→2DQJ转极。 ⑵当确定室内道岔控制电路动作正常后,应进一步观察BHJ是吸起后再落下,还是根本不吸起。 ①若BHJ根本不吸起,应检查组合侧面的380V是否正常,熔断是否良好。若电源正常,但到分线盘测试时电源缺相(X1、X3、X4),则可能是DBQ到1DQJ及1DQJF的相应接点间断线,也可能是DBQ内部故障。 ②若在分线盘测试电源正常,则应到室外重点检查转辙机遮断开关及速动开关的接点接触情况。 可用反位法检查:(将道岔向反位扳动) 将一表笔置于X1,另一表笔接到X3,看有无电压:若无说明X3断线(前提有定位表示);若有说明X3电缆良好,进一步测量X4看有无电压,若有说明X4经转辙机至X3良好,可能是X4电缆断;若无说明X4经转辙机至X3间有断线故障,应进一步检查,即从X3端子顺序测量电缆盒3、速动开关13-14、电门11-12、电机 71、81、速动开关12-11、电缆盒端子4,哪个地方无电压说明此处断线。 ③如BHJ先吸起,然后又落下,说明三相负载部分良好,重点观察BHJ和1DQJ落下的先后顺序:若BHJ先落下,一般来说可能是DBQ不良,可换一台试试;若BHJ在1DQJ落下后再落下,则说明可能是1DQJ自闭电路有问题,包括QDJ是否在吸起状态。

s700k提速道岔

一、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 1、S700K电动转辙机采用了交流三相电动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直流电动机因碳刷故障而引起故障率高的特点; 2、采用了保持连接器,并选用不可挤型的零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挤切销不良而造成的道岔故障; 3、采用滚珠丝杠作为驱动装置,延长了转辙机的使用寿命; 4、采用多片干式可调摩擦连接器,经工厂调整加封后现场无须调整; 5、去掉了两尖轨间的连接杆,使两尖轨分动减少了道岔的转换阻力。 6、S700K提速道岔既能实行内锁闭又能实现外锁闭。 二、S700K提速道岔设备的组成 1、电动转辙机组成:主要由交流三相电动机、减速器、滚珠丝杠、保持连接器、上下检测杆、接点组、锁块及锁舌、转辙机机体、法兰、动作杆以及外表示连接杆等部件组成。 2、外锁闭装置组成:锁闭杆组件、锁钩、锁轴、锁闭铁、密贴调整片、锁闭框、尖轨连接铁、动作连接杆、长短表示杆以及尖轨铁(L铁)等组成。 三、S700K转辙机的动作原理 电动机上电转动后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转动后致使滚珠丝杆转动。由于滚珠丝杆的曲线运动使得保持连接器和动作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尖轨运动。 四、沾昆线S700K的型号及相关技术标准(依据《维规》) 1、五机牵引型号及开程:定反位偏差不大于2mm。 J1:(A13、A14) 开程160 ±5mm,两基本轨的距离1440mm; J2:(A19、A20) 开程114±5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475mm; J3:(A35、A36) 开程71±5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522mm; X1:(A21、A22) 开程101±3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34mm; X2:(A35、A36) 开程58±0mm, 两基本轨的距离492mm; 2、两机牵引的型号及开程:(仅金马村站使用) J1:(A13、A14)开程160±5mm J2:(A15、A16)开程75±5mm 3、安装标准 a、尖轨部分两枕木中心距离650mm,锁闭框两安装螺孔中心距前方第一根枕木为350mm,距后方枕木中心为300mm,要求两枕木平行且垂直基本轨。 b、心轨部分两枕木中心距离600mm,锁闭框两安装螺孔中心距前方第一根枕木为350mm,距后方枕木中心为300mm,要求两枕木平行且垂直基本轨。 4、锁闭量要求:定反位两侧均衡,左右偏差不大于3mm,J2、J1、X1≥35mm,其余牵引点≥20mm。 5、开程要求:定反位两侧均衡,左右偏差不大于2mm。 五、S700K电动装辙机控制电路(以五机牵引为例) (一)提速所设组合及类型 1、组合名称 BHZ:保护组合,每组联锁(双动或单动)道岔设一个。 TDD:提速道岔主组合,每组(双动或单动)道岔设一个。 TDF:提速道岔辅助组合, 每个牵引点设一个。 2、组合包含的继电器 BHZ:1QDJ、2QDJ、1ZBHJ、2ZBHJ TDD:1DQJ、2DQJ、DBJ、FBJ、DCJ、FCJ、YCJ、SJ、QDH TDF:1DQJ、1DQJF、2DQJ、2DQJF、DBJ、FBJ、BHJ、DBQ

S700K道岔故障处理详解

S700K 道岔故障处理详解 一、S700K 转辙机的分类 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左装右开和右装左开两种。安装位置的确定:操作人员面对尖轨或心轨时,转辙机安装在线路左侧的,称为左装;转辙机安装在线路右侧的,称为右装。当面对转辙机安全开关锁时,动作杆由右侧伸出的,称为右开;动作杆由左侧伸出的,称为左开。 S700K 转辙机可分为四种:尖轨左装右开型、心轨左装右开型、尖轨右装左开型、心轨右装左开型。 二、机械传动原理 三、机械故障处理 1、常见故障 卡缺口、压力大、导向销卡锁闭杆、拉力小、锁舌卡阻、锁舌回弹、钩头卡阻、锁闭杆卡锁闭框、尖轨与基本轨间有异物、斥离轨卡阻、滑床板断裂卡尖轨、滑床板吊板。 2、处理顺序 首先扳动道岔,对道岔的动作状况进行检查,此时应重点检查是否有外界影响因素。在确认无外界影响因素后,再查找自身原因区分机内外故障,在判断不清机内外时应甩开机外判断。 3、各机械部件故障的现象及处理方法 A 、卡缺口 现象:道岔动作到位,卡表示缺口,接点四开。 处理:调整缺口 B 、压力大 现象:锁钩落不下去,外锁闭不能正常解锁;道岔不能正常锁闭,锁钩出不来。 处理:调整压力 C 、锁舌卡阻 现象:道岔动作到位,缺口对中,锁舌不能弹出。 原因:缺油;上下检测杆的大小缺口未完全重合;斥离轨未动作到位。 处理:涂油,用木棒猛击锁舌;调整道岔开口使其定反位平均,还不能解决问题就更换检测杆;测试开口值,判断斥离轨是否到位,找出卡阻原因。 D 、钩头卡阻,锁闭杆卡锁闭框 现象:有异常磨痕 处理:与工务加强协调,克服道岔爬行,及时调整锁闭框位置,及时涂油。 三相电机动作 减速齿轮组动作 经摩擦连接器 滚珠丝杠转动 丝杠上的螺母移动 操纵板移动并将锁闭块顶进,表示接点断开,同时带动锁舌完全缩进,转辙机解锁。 保持连接器 及动作杆移 动 锁闭杆移 动,锁钩落下,外锁闭解锁 道岔转换 由尖轨或心轨 长短表示杆移动 上下检测 杆大小缺口对准锁闭块,锁舌弹出 斥离轨及密贴轨到位 表示接点 沟通,给出 表示

道岔故障处理

道岔故障处理(以D-F为例) 发表于:2008年10月12日 22时3分30秒阅读(4)评论(0)举报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94141228.html,/46180658/blog/1223820210 道岔故障处理(以D-F为例)道岔故障处理(以D-F为例) 一、故障现象:在HMI上单操道岔到反位,原道岔位置不变,说明是1DQJ不励磁故障。 故障原因: 1、联锁机不驱动,是造成FCJ、 SJ不励磁的原因。 第一点:是联锁条件不具备,所以联锁机不驱动FCJ、 SJ继电器。查看HMI上是否有道岔单锁或其它锁闭条件存在。 处理方法:是解除有关的锁闭条件,即可扳动道岔。 第二点:是驱动板故障。从SDM机架图中可看到驱动FCJ或SJ码位灯不点亮绿灯。 处理方法:将工作主机切换至备机后再次单操道岔能正常扳到反位,则说明是主机驱动板故障,断电后更换该驱动板即可恢复正常。 2、A机或B机驱动电路故障,使FCJ、 SJ继电器不能励磁。 查找方法:查看SDM驱动码位灯点亮过,但是在驱动时,继电器1-2或3-4线圈上测不到驱动电压,将工作主机切换至备机后,道岔能扳动,说明是主机驱动电路故障。 处理方法:重新切回到主机,用直流电压档接在接口柜端子上,单操道岔,如果有直流24V电压,则是接口柜到继电器线圈之间有故障点。修复故障后恢复正常。 3、1DQJ励磁电路故障。 故障点为:KZ→SJ42-42;1DQJ13-23;2DQJ83-81;FCJ31-32→KF及有关配线。查找方法: 1)用电阻档测量SJ41与FCJ31两点间电路是否通的。如果电阻无穷大,则缩小范围逐点测量,找到断点。 2)如果SJ41与FCJ31两点间电路是通的,那么改用直流电压档,在单操道岔时,借KZ电源,将负表笔接在FCJ31上,如果有电则证明FCJ31至KF之间是通的,如无KF则说明这段电路有断点。 在单操道岔时,借KF电源,将正表笔接在SJ41上,如果有电则证明SJ41至KZ 之间是通的,如无KZ则是故障点。 二、故障现象:单操道岔,道岔位置红闪,电流表不动,25秒(积、西、宣、太)或15秒后(复、北、建、雍)恢复原表示,故障原因是2DQJ不转极。 故障点:KZ→1DQJ83-81; 2DQJ3—24线圈及有关配线有断路。 查找方法:借KF,正表笔接1DQJ83,,如有电说明1DQJ81→KZ是好的。无电则找出故障点。 借KF,正表笔接1DQJ81,单操道岔,如有电说明1DQJ81更换→2DQJ3是好的,无电则找出故障点。 如上述两段电路都是好的则说明就是1DQJ83-81这组接点不通,更换1DQJ 继电器,故障即可排除。 三、故障现象:单操道岔,位置灯红闪;电流表不动,25秒或15秒后原表示灯

道岔一般故障处理

道岔一般故障处理 当信号设备发生故障时,信号人员首先登记停用设备,且立即上报;经车站值班人员同意并签认后,应积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尽快恢复使用。 一、道岔机械故障处理 1、道岔转不到底的故障现象和原因 道岔转不到底的故障现象是操纵道岔后,控制台上的交流电流表一直可以测到动作电流,动作表示灯亮30秒后熄灭。 其故障原因主要是机械卡阻。属室外设备故障。其中: 1)外界影响的原因有:道岔清扫不良、滑床有杂物。岔尖与基本轨之间夹有异物。 2)工务设备的原因有: a)尖轨(或心轨)爬行超限; b)轨距变化。不符合标准; c)尖轨工作边直线度超限; d)尖轨及心轨弯腰或拱背; e)基本轨有肥边、顶铁过紧、等等。 3)电务设备的原因有: a)电动转辙机(或密贴检查器)内部故障; b)道岔密贴调整不良; c)杆件不平行;

d)杆件或其它机件卡阻。 2、造成道岔转换不到底的机械故障的几种现象及处理 造成道岔转换不到底的机械故障有: 1)道岔已转换到底,道岔已密贴,外锁闭设备已锁闭,表示杆卡缺口,室内无表示(转辙机内接点座的动接点无法打入静接点内)。 应立即检查工务轨距,轨道水平差有无变化,电务设备各杆件各部连接紧固螺丝是否松动。如工务设备不良应及时与工务联系克服。属电务设备问题应立即处理解决(按处理故障的相关规定执行)。 2)道岔不能解锁。 应检查外锁闭装置是否调整太紧,而造成转辙机带不动道岔,另外,还要检查工务滑床板有无吊板,从而造成外锁闭设备磨底轨。 3)道岔不能转换,即道岔动作到四开位置后就不再动作。 应检查工务设备是否有变化,轨面高度差是否超标,是否吊板,基本轨是否爬行造成杆件、外锁闭的卡阻。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是否有异物;转辙机的摩擦转换力是否有变化(变小造成牵引力不够)。转辙机内是否有异物造成卡阻。查明原因后应立即处理。 4)道岔不能锁闭,即道岔转换到位后外锁闭装置不能锁闭或不能完全锁闭。 应立即检查外锁闭装置是否磨轨底,连接杆是否卡阻。滑床板是否严重缺油锈蚀,密贴是否过紧,基本轨与尖轨之间是否夹有异物。应根据情况抓紧处理。 3、道岔密贴调整不良故障的处理

S700K道岔故障处理程序

附件22 S700K提速道岔故障处理程序 一、S700K提速道岔基本原理 (一)有关继电器的作用于与原理 1、 DBQ:断相保护器 a、作用:在道岔正常转换时检查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在道岔转换到底时使动作电路复原。道岔正常转换时,DBQ内的发光二极管点稳定灯,道岔转换结束时二极管灭灯。 b、技术标准:额定输入电压三相380v,50HZ;正常输出电压DC 16-18V;断相输出电压≦DC0.5。 c、DBQ故障的判断:当故障时,操作道岔时DBQ内的发光二极管灭灯或是DBQ内的发光二极管能点亮,但1、2端子间无直流电压输出。 2 、1QDJ:一切断继电器 作用:用于多机牵引的尖轨部分所有转辙机全部开始转换和全部转换到底的监督,以及本台转辙机1DQJ自闭电路的切断。 平时QDJ一直处于吸起状态。当任一牵引点开始转换时,通过分BHJ的前接点切断QDJ的自闭电路,这是QDJ通过自身缓放电路保持吸起。当所有牵引点都开始转换时(ZBHJ吸起),通过1--2线圈QDJ继续保持吸起,同时经过3--4线圈自闭吸起;当所有牵引点都转换到底时,通过1--2线圈保持吸起,因此QDJ 在道岔的转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吸起状态。由下图可知,当任一牵引点因故不能转换时QDJ失磁落下,切断了1DQJ的自闭电路。 2QDJ的原理同1QDJ,而2QDJ作用用于心轨部分所有转辙机全部开始转换和全部转换到底的监督,以及本台转辙机1DQJ自闭电路的切断。

3、ZBHJ:一总断相保护继电器 作用:用于多机牵引的所有转辙机全部开始转换和全部转换到底的监督。 当所有牵引点都开始转换时ZBHJ励磁吸起,当所有牵引点转换到底时ZBHJ落下。1ZBHJ和2ZBHJ的作用相同,只是1ZBHJ 监督的是尖轨部分的转辙机的动作情况而2ZBHJ监督的是心轨部分的转辙机的动作情况。

ZD6四线制道岔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

ZD6四线制道岔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 (1)启动电路故障处理流程图 Z D6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10

(2)表示电路故障处理流程图 Z D6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交流164V 直流153V 10

ZD6四线制路道岔故障应急处理关键项: (1)道岔启动电路 道岔不能启动,应先看清控制台现象,操动道岔时,原位表示灯不灭,室内1DQJ不励磁;原位表示灯灭但随松开按钮而点亮,室内2DQJ不转极;只有定反位均无表示且发生挤岔报警的情况下,方有区分室内外故障的必要。 (2)道岔表示电路 四线制道岔,定位无表示,在分线盘上测X1与X3的交流电压;反位无表示,测X2与X3的交流电压。有110V左右,室外开路。电压为0V,应拆开分线盘端子厕室内部分电压,有110V左右,室外短路;仍为0V,室内开路。交直流电压明显大于正常值,室内继电器开路。交直流电压明显低于正常值,假设交流约为8V,直流约为6V,可判断电容开路。交、直流均小于正常值且不接近上述数值,一般只有两种原因,其一是室外半混线或二极管半击穿;其二是室内电容半击穿。 (3)四线制电路控制道岔故障分析判断 四线制道岔共有4根线,编号为X1、X2、X3、X4。其中X1为定位的启动线和表示线;X2为反位的启动线与表示线;X3为定、反位公用的表示线;X4为定、反位公用的启动线。 ①1DQJ不励磁的故障现象:操纵道岔时该道岔的表示灯不灭灯。从故障位置和处理方法上分,

可分为三种状态。 (ⅰ)无论是选路操纵道岔,还是单独操纵道岔该道岔的表示灯不灭。这时故障范围在道岔操纵按钮继电器AJ的11和正电源KZ之间。这一故障的处理只需用万用表(直流25V挡)的负表笔从组合侧面的06-3或06-4借用负电源,用其正表笔在这一范围内检测有没有24V正电压的分界点,便是故障点。 (ⅱ)当选路操纵道岔时该道岔表示灯不灭灯,单独操纵时该道岔表示灯灭灯,这时故障点在按钮继电器AJ的13与负电源KF之间。 (ⅲ)单独操纵该道岔表示灯不灭,选路操纵该道岔表示灯熄灭。其故障范围在按钮继电器AJ 的11-12与条件电源KF-ZFJ之间。 ②2DQJ不转极的故障现象:2DQJ的转极是道岔动作电路第二级控制电路,在1DQJ励磁吸起,它才转极。故障现象是当人工操纵道岔时,控制台的道岔表示灯灭灯,待停止操纵,1DQJ失磁落下后表示灯又点亮。2DQJ的转极决定道岔的转换方向,是纯室内电路故障。2DQJ不转极的故障原因主要是: (ⅰ)该道岔的第二启动继电器2DQJ线圈断线和插接不良。 (ⅱ)该道岔的第一启动复示继电器1DQJF的31-32或41-42接点接触不良,或继电器插接不

道岔表示电路断路故障处理

道岔表示电路断路故障处理 摘要:通过分析“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中固有的规律、特点,并利用这些规律、特点来分析、判断、查找表示电路故障,使之成为压缩故障延时,快速处理故障的有效手段。关键词:道岔表示故障处理方法 道岔控制电路,分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两部分,启动电路指动作电动转辙机的电路,而表示电路(见图1付带有虚线标示的电路)指把道岔位置反映到信号楼里的电路。在道岔电路故障中,表示电路故障占大部分,而处理故障的快与慢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学习分析“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中固有的规律、特点,并利用这些规律、特点来分析、判断、查找道岔表示电路故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1 1 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规律特点 因为道岔表示不仅用于监督,而更重要的是用于联锁,所以道岔表示电路是安全电路,必须采取较完善的故障-安全措施。 1.1 规律特点之一 四条控制线各线的作用分别是: X1 ——控制电动机向定位动作和定位表示电路共用线; X2 ——控制电动机向反位动作和反位表示电路共用线; X3 ——表示电路专用回线; X4 ——启动电路专用回线。 1.2 规律特点之二

表示电路中,大部分元器件都是串联结构,并且电路中由于串接有整流二极管(见图2)并采用了位置防护法,安装在室外电路的最远端。因此,在电路中即可测量出交流电压,也可测量出直流电压,当发生故障时,可根据某一测试点测试的不同电压数值或极性判断故障性质。 图2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原理图 1.3 规律特点之三 每组道岔表示电路,都设有专用的表示变压器(BD1-7型,变压比为2:1),即采用了电源隔离保护法,因此,当联系线路之一混入其他电源时,不致构成闭合回路,因而表示继电器不会误动。 1.4 规律特点之四 电路中由于串接有整流二极管,所以只有半波整流电流流通。电流由定(反)位表示继电器D(F)BJ的端子1流入,从端子4流出,因而使D(F)BJ励磁吸起。在另一半波,由于有电容器C的放电电流,所以能使表示继电器保持在吸起状态。 1.5 规律特点之五 当联系线路发生短路时,整流二极管即失去作用,由于电路中串接有750Ω限流电阻,(防止烧毁器材及0.5A保险,使整个始终处于有电状态。)在继电器线圈中,只有交流电流流过,但因为它们都是直流偏极继电器,所以都不能吸起。体现了故障-安全的原则。 1.6 规律特点之六 如果不慎将外线X1和X2或将二极管正、负极接颠倒了,道岔能向相反的方向操纵,但这时相当于将整流二极管在电路中反接,于是改变了半波整流电流的方向,不能使表示继电器励磁吸起。

S700K提速道岔讲义

S700K提速道岔 本讲学习的重点: 了解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结构; 掌握S700K提速道岔的机械动作原理; 熟悉S700K提速道岔控制电路的原理以及动作程序; 掌握一些简单故障的处理方法。 一、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 1、S700K电动转辙机采用了交流三相电动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直流电动机因碳刷故障而引起故障率高的特点; 2、采用了保持连接器,并选用不可挤型的零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挤切销不良而造成的道岔故障; 3、采用滚珠丝杠作为驱动装置,延长了转辙机的使用寿命; 4、采用多片干式可调摩擦连接器,经工厂调整加封后现场无须调整; 5、去掉了两尖轨间的连接杆,使两尖轨分动减少了道岔的转换阻力。 6、S700K提速道岔既能实行内锁闭又能

实现外锁闭

。 二、S700K提速道岔设备的组成 1、电动转辙机组成:主要由交流三相电动机、减速器、滚珠丝杠、保持连接器、上下检测杆、接点组、锁块及锁舌、转辙机机体、法兰、动作杆以及外表示连接杆等部件组成。 2、外锁闭装置组成:锁闭杆组件、锁钩、锁轴、锁闭铁、密贴调整片、锁闭框、尖轨连接铁、动作连接杆、长短表示杆以及尖轨铁(L铁)等组成。 三、S700K转辙机的动作原理 电动机上电转动后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转动后致使滚珠丝杆转动。由于滚珠丝杆的曲线运动使得保持连接器和动作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尖轨运动。 四、沾昆线S700K的型号及相关技术标准(依据《维规》) 1、五机牵引型号及开程:定反位偏差不大于2mm。 J1:(A13、A14) 开程 160 ±5mm,两基本

轨的距离

道岔设备故障处理武广

S700K 道岔设备 一、设备名称、组成、用途: 1、设备名称、组成: (1)、楼内组成部分: FBJ、YCJ、XLBHJ共4个。驱动、采集电源为24V。 单动道岔XLJ动作时机说明: 1) 排列进路或单操道岔,驱动XLJ吸起,2秒后(6个联锁周期)联锁驱动DCJ(FCJ)吸起。 2) 在驱动XLJ 2秒后(或6个联锁周期),如果联锁未采集到XLBHJ(下拉装置保护继电器) 吸起,应驱动XLJ落下。 3) 道岔转换到位,联锁采集到DBJ(FBJ)吸起,应驱动XLJ落下。 4) XLJ吸起30秒后,仍未采集到DBJ(FBJ)吸起,应驱动XLJ落下。

其中微机驱动的继电器有:DCJ、FCJ、YCJ、1XLJ、2XLJ、XLYSJ;共6个;微机采集的 继电器有:DBJ、FBJ、1XLBHJ、2XLBHJ、1DBJ、1FBJ;共6个。驱动、采集电源为24V。 双动道岔XLJ动作时机说明: 增加双动道岔第一动表示继电器1DBJ(1FBJ)采集。 驱动XLYSJ(下拉延时继电器):为保证道岔第二动2XLJ吸起2秒后道岔第二动开始转换。DCJ(FCJ)吸起后驱动XLYSJ吸起,采集到1DBJ(1FBJ)吸起后延时2秒落下。 双动道岔第一动: 1) 排列进路或单操道岔,驱动1XLJ(第一动下拉继电器)吸起,2秒后驱动DCJ(FCJ)吸起;并同时驱动XLYSJ吸起。 2) 联锁驱动1XLJ吸起2秒后,如果联锁未采集到1XLBHJ(第一动下拉装置保护继电器)吸起,则驱动1XLJ落下,同时驱动XLYSJ落下。 3) 第一动转换到位,联锁采集到1DBJ(1FBJ)吸起,则驱动1XLJ落下;联锁采集到1DBJ(1FBJ)吸起2秒后驱动XLYSJ落下。 4) 1XLJ吸起30秒后,仍未采集到1DBJ(1FBJ)吸起,则驱动1XLJ落下同时驱动XLYSJ落下。双动道岔第二动: 1) 联锁采集到1DBJ(1FBJ)吸起,驱动2XLJ(第二动下拉继电器) 吸起。 2) 联锁采集到DBJ(FBJ)吸起,驱动2XLJ落下。 3) 2XLJ吸起2秒后,如果联锁未采集到2XLBHJ(第二动下拉装置保护继电器)吸起,应驱动2XLJ落下。 4) 2XLJ吸起30秒后,仍未采集到DBJ(FBJ)吸起,应驱动2XLJ落下。 尖轨心轨故障按钮说明: 尖轨、心轨故障按钮:对于五机或五机以上牵引的道岔,根据电路需要,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对设置有尖轨、心轨故障按钮继电器的道岔设有相关的故障按钮,此按钮为铅封非自复式,对于尖轨故障按钮,在控显图形上用三角形的按钮表示,对于心轨故障按钮,用圆形按钮表示。 当设有尖轨、心轨故障按钮的道岔中某转辙机出现故障导致本道岔无法动作时,确认此故障的转辙机属于尖轨还是心轨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压尖轨或心轨故障按钮(若尖轨的转辙机故障需按压尖轨故障按钮,若心轨的转辙机故障需按压心轨故障按钮)。 当某一故障按钮处于按下时,计算机联锁驱动相应的故障按钮继电器吸起,并安排人员去现场人工摇动此故障的转辙机至解锁位置,同时室内人员可通过单操道岔的手续配合室外人员对相应道岔进行转动操作,室外人员摇动故障转辙机到规的的位置;待此道岔转换到需要位置或故障的转辙机恢复后,将相应的尖轨或心轨故障按钮抬起即可。 (2)18#道岔楼外组成部分: A:有5台S700K转辙机;分别用于尖轨JI、J2、J3、X1、X2; B:有3台密贴检查器;分别用于尖轨JI、J2、J3;3台密贴检查器 C:有1台下拉装置。用于心轨X1、X2之间。

关于四线制道岔电路常见故障的检测及处理方法

关于四线制道岔电路常见故障 的检测及处理方法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铁道信号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地对空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以适应发展的更大要求。从手动控制的臂板信号、手扳道岔,发展到车站集中控制的色灯信号机及电动转辙机,再到目前最为先进的DMIS系统及微机联锁设备,这些都证明铁路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改进,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务。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6502电气集中联锁方式进行控制。而在6502电气集中控制用于控制道岔的电路有三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和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之分。其中,在现场使用较多的是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所以,我在本论文中以四线制道岔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介绍一些四线制道岔控制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道岔控制电路的组成及继电器作用 道岔控制电路分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启动电路指动用电动转辙机的电路,表示电路指把各部分位置反映到信号楼里来的电路。其中,道岔启动电路由1DQJ、2DQJ、熔断器、电动转辙机的自动开闭器及电机电路组成。1DQJ为JWXC-H125/0.44型继电器,作用是检查道岔区段是否空闲,进路是否在解锁状态,监督电动机能否正常动作。1DQJ3-4线圈起检查作用,1-2线圈起监督作用。2DQJ为加强接点的有极继电器JXJXC-220/220型,作用:1、2DQJ转极、改变绕阻的电流方向,实现正转、反转或中途转回;2、利用2DQJ极性保持特性,在车驶入道岔区段时,保证道岔转换到底。道岔启动电路的电源为KZ、KF直流24V电源,用于控制1DQJ、2DQJ动作,DZ、DF直流220V电源,用于控制转辙机动作。道岔表示电路由室内表示变压器、定位表示继电器DBJ、反位表示继电器FBJ、室外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接点、整流匣、有关接点及电缆组成。电气集中表示继电器采用偏极继电器JPXC-1000型,与室外整流匣配合给出相应的道岔位置表示,表示电源为交流220V,用于动作表示继电器。

道岔常见故障的分析

道岔常见故障的分析 道岔的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 一、道岔控制电路的原理 1、道岔启动电路应保证实现以下技术条件 ⑴道岔区段有车时,道岔不应转换。此种锁闭作用叫做区段锁闭。 ⑵进路在锁闭状态时,进路上的道岔都不应转换。此种锁闭作用叫做进路锁闭。 ⑶在道岔启动电路已经动作以后,即使有车驶入该道岔区段也应保证道岔继续转换到底。 ⑷道岔启动电路动作后,如果由于转辙机的自动开闭器接点接触不良或电机故障,以至电动机电路不通时,应使启动电路自动停止工作复原,保证道岔不会再转换。 ⑸为了便于维修试验,以及在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夹有障碍物致使道岔转换不到底时应能使道岔转回原位。 2、道岔启动电路构成原理 ⑴1DQJ电路励磁电路 ①、道岔按钮CA-6接点 道岔按钮CA-61与CA-62接点定位时闭合,在维修转辙机或清扫道岔时,把CA按钮拉出CA-61与CA-62断开对道岔实行单独锁闭。 ②、锁闭继电器SJ-8前接点。 在6502电器集中里,SJ吸起反映道岔区段空闲和进路在解

锁状态。当道岔区段有车时或进路在锁闭状态时,SJ落下,SJ81-82断开切断道岔启动电路,对道岔实行进路锁闭和区段锁闭使道岔不能转换。 ③、道岔按钮继电器CAJ前接点和条件电源“KF-ZFJ”或“KF-ZDJ”。CAJ-Q是道岔按钮按下DAJ吸起后闭合,是道岔按钮按下闭合接点的复示继电器。条件电源“KF-ZFJ”在道岔总反位继电器吸起后才有电。条件电源“KF-ZDJ”在道岔总定位继电器吸起后才有电。 ④、道岔定位操纵继电器和DCJ接点道岔反位操纵继电器FCJ接点。当排列进路时,需要进路上的道岔向定位转动则DCJ吸起,当进路上的道岔需要向反位转动时,FCJ吸起。 ⑤道岔第二启动继电器第四组接点(2DQJ141)反映道岔处在什么位置。?141-142闭合,道岔处在定位。141-143闭合道岔处在反位。 ⑥向定位单独操纵道岔的操作方法为:?同时按下道岔的单操按钮和总定位按钮,这时CAJ吸起接通电路。ZDJ吸起使“KF-ZDJ”有电。1DQJ的励磁电路为:KZ-CA-SJ-Q-1DQJ3.4线圈-2DQJ141_143-CAJ-KF-ZDJ。 ⑦道岔向反位单独操纵的操作方法为:同时按下道岔的单操按钮和总反位按钮,这时CAJ吸起接通电路。ZFJ吸起使“KF-ZFJ”有电。1DQJ的励磁电路为:KZ-CA-SJ-Q-1DQJ3.4线圈-2DQJ141-142-CAJ-KF-ZFJ。

六线制道岔故障处理

六线制道岔简单故障分析、判断 第一部分四线制与六线制区别 六线制道岔和四线制道岔不同处:四线制道岔的X1、X2在六线制道岔被分成了X1、X5和X2、X6,并且六线制道岔多了一个2DQJF继电器,道岔启动时主、副机同时动作,表示电路是主、副机串联,其他的电路和四线制道岔基本一样;为了方便分析,以下电路故障分析时按四线制道岔来讲。 第二部分故障分析、判断 (一)、分线盘上区分室内外: 启动电路故障: 1、扳动时烧侧面保险 处理可从分线盘上甩下一根启动线,装上保险,再来回扳动: 若继续烧保险,则室内短路; 若不烧保险,则室外短路。 2、扳动时道岔不转换 可在分线盘上测扳动时的瞬间电压: 若没有电压,则室内故障; 若有电压则室外故障。 3、扳动时道岔动作,但电流表指针不复原,此时可判断为道岔密贴过紧或岔尖挤东西。如果故障电流很小时,单机小于2.0,双要小于4.0时为故障电流偏小。

4、若扳动时,定、反位表示灯不熄灭,则说明1DQJ没吸,若扳动后松开道岔按钮时,表示灯又回复到原来位置则2DQJ没转极。 表示电路故障: 在分线盘测量电压时 1、若有110伏电压,则室外开路; 2、若无电压时,可甩下一根表示线,再测两根软线: (1)若有110伏电压,则为室外短路; (2)若无110伏电压,则为室内故障。 (二)、室外部分故障处理 道岔故障大体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下面以1、3排闭合为例: 启动电路故障: 1、当道岔由定位向反位扳时扳不动,道岔无表示。用电阻档测X 2、X4,若有十几欧姆电阻,则X2、X4有一根电缆断线,然后把表档放在交流250伏上,测X2、X3电压,若有110伏电压,则说明X4断线,没有则X2断线。若电阻为开路时,则可把表棒一个固定在X4上,另一个表棒经X2—11—12—3—4—05、06—X4,从电阻不通到通即为故障点。 2、当道岔扳动时烧坏DF保险: (1)扳动道岔时烧定位启动保险,则X1与X4混线。 处理时可先从分线盘上甩下X1或X4,然后再扳动道岔,烧坏DF 保险则室内短路;若不烧坏DF保险则室外短路。当发现室外短路

ZYJ7道岔故障处理方法

ZYJ7道岔故障处理方法 一、ZYJ7道岔机械故障的判断及处理方法 1、外锁闭道岔不能密贴不锁闭 一般为道岔机械卡阻、别劲或转换阻力增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相关因素也很多,这需要综合检查分析判断,但不管怎样,最后总归是各部位方正,垂直水平,三杆直线,有问题及尖轨吊板,尖轨病害,螺丝松动等造成,应针对问题进行克服,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现场遇此问题,有时不通过拉动试验而采取,盲目调整机内溢流阀增加电机转换拉力来处理故障。厂家在转辙机出厂时,已将压力调整至上限,并将溢流阀调整螺丝加封,所以现场不应调整溢流阀。这种处理方法,会掩盖故障真实原因,当时可能会使故障消失,但隐患仍未解决,因此办法不可取。 2、锁闭道岔在过车或震动时,有时切断道岔表示,道岔扳动一个往返,故障消失。 此情况一般是由于付机表示杆缺口调整不但或由于付机斥离轨限位块间隙调整不当或缺较大造成的。解决方法:(1)道岔扳动完后,调整好限位块与锁闭框的距离0-3mm。(2)调整付机表示杆缺口4±1.5mm。 3、外锁闭道岔在扳动时,机内能解锁,外锁不解锁。 一般是由于外锁密贴力调整过大,或尖轨(心轨)反弹力达造成,处理方法是:先借助外力使道岔解锁,如敲击震动尖轨(心轨)或外锁闭杆,再查找原因进行克服。 4、ZYJ7电液转辙机扳动时油缸扳倒位,电机仍然转动(摩擦),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速动片的拉簧太松,拉簧拉力不足不能使速动片达到落下位置;

(2)密贴轨表示口或斥离轨的表示口闭标准; (3)密贴轨与斥离轨检查柱的轴犯顶、犯卡; (4)接点组轴套不同心、犯卡; 应分别针对情况进行处理。 5、道岔启动正常,但道岔不能正常转换,控制台道岔电流表指针明显低于正常值。 此情况一般是油路故障造成,如油路漏泄,油箱缺油,溢流阀不起作用等。一般密封油路加油即可恢复。其应急加油法是:将室内设备操纵到需要位置,再由室外处理人员,用工具扳动主机和付机油缸,使机内解锁,然后两人用撬棍拨动尖轨,使道岔到位,完成外部锁闭,再拨动主付机油缸到位,完成机内锁闭,待列车运行间隙再针对问题进行处理,必要时更换转辙机。 6、道岔转换到位后,表示先有后无。 此情况一般是由于转辙机油缸反弹(后退)断表示,主要原因:(1)油缸中压力较高,或油路系统中存有气体;(2)电机惰性轮抱死,不起摩擦作用。处理方法是①扳动道岔观察道岔转换过程是否平稳,如出现运动较慢、无力、抖动、顿挫,说明电路内有气体,油路系统“憋气”,这种情况可在道岔扳动过程中,在主付机连接胶管的调节阀处,用扳手松开胶管螺丝,放2-3次油,一般可排除故障。②搬动道岔,在道岔锁闭时观察,电机是否严重反转或观察电机惰性轮与主轴是否有反向转动,如判断惰性轮与主轴抱死,可在惰性轮与主轴间少量滴入机油或液压油,再将道岔扳动几个往返,故障会自动恢复。 7、外锁道岔调整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7.1 主机力调整过大,付机力调整过小,此情况一般是认识问题,认为在道岔转换过程中主机应起到主要作用,付机起辅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岔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1.硕士研究生;2.教授,甘肃兰州 730070; 3.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怀化电务段,助理工程师,湖南怀化 418000)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道岔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王铁军1,董 昱2,马彩霞3,沈成禄1,崔宁宁1 摘要:为将神经网络技术运用在铁路道岔故障诊断领域,提出了以神经网络技术为基准,针对道岔常见 的3个故障类分别建立3个子神经网络,并总体组建成一个并行神经网络系统的道岔智能故障诊断方法,以帮助维修人员快捷、准确、自动地诊断出故障原因,降低故障处理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关键词:道岔智能故障诊断;BP 神经网络;道岔监测系统;网络模型中图分类号:U2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86(2011)02-0004-04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055km ,沪杭高铁试运行最高时速达到416.6km 。更高的列车运行速度,对铁路关键设备——道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道岔监测设备主要是微机监测系统和某铁路研究设计院正在研发并已上道实验的道岔监测系统。这2个系统现都只提供道岔各组成设备的在线监测信息和故障报警,缺少对设备的智能故障诊断功能。道岔设备的各种故障征兆参数之间关系复杂并且非线性。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非线性关系,数学模型较难建立并且诊断结果不够理想。而BP 神经网络则具有很好的非线性映射、自学习能力和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等特点,能较好满足道岔故障诊断领域的要求。为了指导维修工作,对道岔设备状态修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智能故障诊断,已成为道岔监测设备的重中之重〔1〕。因此,在道岔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P 神经网络的道岔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可用来估计故障的发展程度和区分故障的类型,指导维修工作。 1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1.1 人工神经网络定义 人工神经网络是受生物 神经网络的启发构造而成,它是在对生物神经网络认识的基础上,把分子和细胞技术所达到的微观层次与行为研究所达到的系统层次结合起来,以数学和物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某种简化模型,称为人工神经网络ANN 〔2〕。其中误差反传网络(BP 网络)是常用的一种。1.2 人工神经网络工作原理 ANN 由简单的神经 元(信息处理单元)互联组成,能接受并处理信息。虽然单个神经元只能进行十分简单的信息处理,但多个神经元连接而成的网络却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网络的信息处理是由处理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强度就可以改变神经网络的计算效果,知识与信息的存储,则表现为处理单元之间分布式的物理联系〔2〕。 BP 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它由3层 神经元构成,分别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输入层神经元节点个数等于采集数据的特征向量维数, 输出层神经元节点数取决于所需要的类别数。根据BP 网络隐含层设计的经验,隐含层单元数目可根据需要和对神经网络结构的优化而设置。1.3 人工神经网络特点神经网络是一门高度综合 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到神经生理科学、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其特点如下:1)分布式存储。其具有良好的容错性与联想记 忆功能。神经网络记忆的信息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权值中。个别神经元和权值的损坏不会对信息特 征造成太大影响,这使得网络具有良好的容错性。 2)相对于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瓶颈”问题,神 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来获得网络的权值与结 4

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断路故障处理

对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断路故障 处理方法 摘要:通过分析“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中固有的规律、特点,并利用这些规律、特点来分析、判断、查找表示电路故障,使之成为压缩故障延时,快速处理故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道岔表示故障处理方法 道岔控制电路,分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两部分,启动电路指动作电动转辙机的电路,而表示电路(见图1付带有虚线标示的电路)指把道岔位置反映到信号楼里的电路。在道岔电路故障中,表示电路故障占大部分,而处理故障的快与慢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学习分析“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中固有的规律、特点,并利用这些规律、特点来分析、判断、查找道岔表示电路故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1 1 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规律特点 因为道岔表示不仅用于监督,而更重要的是用于联锁,所以道岔表示电路是安全电路,必须采取较完善的故障-安全措施。 1.1规律特点之一 四条控制线各线的作用分别是: X1 ——控制电动机向定位动作和定位表示电路共用线;

X2 ——控制电动机向反位动作和反位表示电路共用线; X3 ——表示电路专用回线; X4 ——启动电路专用回线。 1.2 规律特点之二 表示电路中,大部分元器件都是串联结构,并且电路中由于串接有整流二极管(见图2)并采用了位置防护法,安装在室外电路的最远端。因此,在电路中即可测量出交流电压,也可测量出直流电压,当发生故障时,可根据某一测试点测试的不同电压数值或极性判断故障性质。 图2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原理图 1.3 规律特点之三 每组道岔表示电路,都设有专用的表示变压器(BD1-7型,变压比为2:1),即采用了电源隔离保护法,因此,当联系线路之一混入其他电源时,不致构成闭合回路,因而表示继电器不会误动。 1.4 规律特点之四 电路中由于串接有整流二极管,所以只有半波整流电流流通。电流由定(反)位表示继电器D(F)BJ的端子1流入,从端子4流出,因而使D(F)BJ励磁吸起。在另一半波,由于有电容器C的放电电流,所以能使表示继电器保持在吸起状态。 1.5 规律特点之五 当联系线路发生短路时,整流二极管即失去作用,由于电路中串接有750Ω限流电阻,(防止烧毁器材及0.5A保险,使整个始终处于有电状态。)在继电器线圈中,只有交流电流流过,但因为它们都是直流偏极继电器,所以都不能吸起。体现了故障-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