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要点汇总大全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要点汇总大全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要点汇总大全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要点汇总大全【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要点汇总大全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

用字母表示数:数字和字母之间的×号可以省略不写。

2a表示:a+a或a×2和2×a。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用字母表示公式:c=(a+b)×2

c=a×4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用字母表示公式:s=a×b

s=a×a=(

)

4、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或(a+b)c=ac+bc

拓展:a(b-c)=ab-ac或ac-bc=c(a-b)

5、减法的性质:a-b-c=a-(b+c)

6、除法的性质:a÷b÷c=a÷(b×c)

7、数量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

8、移动小数点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二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9、(1)商的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商的变化规律:A、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0除外),商同时就缩小相同倍数;除数缩小几倍,商同时就扩大相同倍数;

B、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同时扩大相同倍数;被除数缩小几倍,商同时就缩小相同倍数;

(3)除数大于1,商就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就大于被除数。

10、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

(1)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在个位商0,点上小数点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时,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

11、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

(1)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2)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算: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12、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3、积的变化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跟着扩大

(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一个因数×5,另一个因数×3,积就扩大15倍;

一个因数÷5,另一个因数÷3,积就缩小15倍;

(3)一个因数×5,另一个因数÷5,积不变;

(4)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

14、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是从低位算起。

(2)得数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千万不要忘了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15、名数的互化方法:

(1)高单位的单名数化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用高级单位的数×它们之间的进率(简单地说就是×进率)。

如:2.35千克=(

2350

)克;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2.35×1000=2350

(2)低单位的单名数化高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用低级单位的数÷它们之间的进率(简单地说就是÷进率)。

如;560千克=(

0.56

)吨;因为1吨=1000千克,所以560÷1000=0.56

16、什么是小数:如:0.23、2.3、2.356等,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等等,这样的数叫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等。

17、小数的分类: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18、无限小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

19、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略)

(1)整数部分的最低数位是个位,最小计数单位是“个或一”;没有最高数位;

(2)小数部分的最高数位是十分位,最大计数单位是“1/10或0.1”。

(3)不论是整数还是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1、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

22、求近似数的方法;

(1)、求小数的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

(2)、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要看(

十分

)位;保留一位小数,看(

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看(

千分

)位上的数满不满5,满5,向前一位进一,不满5舍掉。

23、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1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十分

)位;保留2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百分位

)位;保留3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千分位

)位……。

24、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要用到“进一法”或“去尾法”。

25、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先找到“万位”或“亿位”;再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上“万”或“亿”字。如果是省略“万或亿”后面的位数,那就要按照“四舍五入”法,按要求保留相应的位数。

26、角的有关知识:

(1)从小到大顺序: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锐角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3)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4)角的大小,与角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边叉开口的大小有关。

27、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条高、三个顶点。

(2)三角形的分类:a、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1)

锐角三角形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2)钝角三角形是:一个角都是钝角的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是:一个角都是直角的三角形。

(4)三角形中,至少有二个锐角;最多有1个钝角或1个直角。

B、按边分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相等的两条边叫腰),两个底角相等;

(2)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

等,每个角是60度。(3)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概念及易错题

1.

数位: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都是数位,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即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和千亿位)。

2.

计数单位: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如808008是(六)位数,最高位上的8表示(8个十万),中间的8表示(8个千),最低位的8表示(8个一)。

3.

读数和写数:先分级,后读写。

读数时,级头、级中的0要读,级末尾的0不读,读数时每个数要大写。

写数时,先圈出级(亿或万)再写出来,没有的数位用0来占位。

如A、十四亿七千万六千四百写作14┆7000┆6400

B、一个数有3个百万,5个万,7个千和6个十组成,这个数是(305┆7060),四舍五入到万位是(306万)

4.

改写数:先分级(=)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84┆0000=(84)万

198┆0000┆0000=(198)亿

5.

求近似数:(先分级,用四舍五入法,≈)如四舍五入(精确到)到万位为或亿位:

如29┆9957≈(30)万

109┆5932┆7500≈(110)亿

典型题:(

)里最小填几?

9(

5)846≈10万

6.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8万,这个数最大是(8┆4999),最小是(7┆5000)

第二单元概念及易错题:

1.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与线之间垂线最短。

3.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5.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必然相交,但相交不一定垂直)

判断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x)(原因°:没有说“在同一平面内”)

B、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x)(原因:“相交不一定垂直”,见A)

6.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画垂线一定要画“┓”即垂足符号,会用直角进行检查,平行线画完后用尺子进行两端测量检查)

7.

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邻边互相垂直。

8.

量角与画角:先判断所量或画的角是钝角还是锐角,然后再量或画,量角后写角度时要写“o”(度),画角要标注角的符号和度数。

9.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45°)

10.

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15°,30°,45°,60°,75°,90°,105°,120°,135°,150°)的角。

第三单元概念及易错题

1.

口算:整十数乘整百数(注意积中0的个数)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如:437x28

82x403

440x35(竖式计算)

3.

估算:(四舍五入法)

如:一台洗衣机395元,买6台大约需要(2400)元。(把“395”估为“400”)

4.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结合、交换都为了凑整,便于计算)

加法交换律:ɑ+b

+c=a

+c

+b=b

+c

+a(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乘法交换律:ɑxb

xc=a

x

c

x

b=b

x

c

x

a(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25

x17

x4

=25

x4

x17

=100

x17

=1700

乘法结合律:(只有乘法)

(a

x

b)

x

c=a

x(

b

x

c)

如:(25

x125)x(8

x4)

=(25

x4)

x(125

x8)

=100

x1000

=10000

加法结合律:如:

378+527+73+122

=(378+122)+(527+73) =500+600

=1100

5.乘法分配律:(有乘法,还有加法)(a+b)x c=a

x

c+b

x

c

如:A、(125+24)x8

B、85

x82+82

x15

C

、75

x299+75

x1

D、

88

x102

=125

x8+24

x8

=82

x(85+15) =75

x

(299+1

)

=88

x(100+2 )

=1000+192 =82

x100

=75

x300

=88

x100+88 x2

=1192

=8200

=22500

=8800+172 =8972

E、98

x65

=(100-2)

x65

=100

x65-2

x65

=6500-130

=6370

6.特殊题型:125x88

25x44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见“25”想4,见“125”想8) 25

x88

(25

x4=100,

125

x8=1000)

=25x(4x22)

=(25x4)x22

=100

x22

=2200

第四单元概念及易错题

1.

画图时看清题目:中心点(固定不动)方向(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角度(旋转多少度)

2.

图形可以经过(旋转、平移和对称)得到不同的图案。

3.

平移几格(先找出对应点,数出几格,不是数点)

第五单元概念及易错题

1.

口算:整百数除以整十数(注意商末尾0的个数)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被除数前两位≥除数,商是两位数,

被除数前两位除数,商是一位数)

3.

括号里最大填几?(方法:1.估算;2.计算)

如61

x(

7

)-2℃5℃)

2.正负数:

A、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正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如:我们所学过的整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x)(原因:0是最小的整数)

B、正负数用来表示两个意义相反的量。

①高出海平面752米,记作+752米,那么-155米表示(低于海平面155米)

②赢利16900元,记作+16900元,那么-327元表示(亏损327元)

③收入1000元为“+1000元”,那么支出100元,记作(-100元)(收入-支出=结余)

④一袋奶粉的包装袋上质量为400土2克,那么就表示奶粉的标准质量为(400克),

最低不能低于(398克),最高不能高于(402克)

第八单元概念及易错题

1.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可以直观的比较不同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仅可以直观的比较不同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趋势)

A、学校要统计各年级的人数,绘制(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原因要统计“年级人数的多少”);

B、调查记录小玲的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原因要统计“成绩变化趋势”)

2.

绘制条形或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1格代表几个单位。

绘制折线统计图先(描点)再用(线段或直线)顺次连接起来。(在点上标注数字)

3.

如何从总体上描述折线统计图的变化情况?要求从记录调查的第一个点开始,分段描述,一步一步分析到最后一个点,分析中要有“上升、持平|、下降”的字样,或“增加、持平、减少”等字样。

典型题:数学书第98页2题。第99页3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

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