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交通运输统计

在全国交通运输统计
在全国交通运输统计

在全国交通运输统计

重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任锦雄

(2010年10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交通运输系统广大统计工作者欢聚一堂,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交通运输统计重点工作布置会。

部党组历来高度重视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李盛霖部长在近年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对交通运输统计重点工作都作出了明确部署,并多次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翁孟勇副部长多次出席统计工作会议,对多项重要的专项调查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去年10月翁孟勇副部长出席了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和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总结表彰会,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部党组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的会议就是按照部党组对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要求,回顾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情况,分析“十二五”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明年交通运输统计重点工作,具体布置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统计报表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一五”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回顾

“十一五”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之一。广大交通运输统计工作者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紧紧围绕交通运输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确定了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部党组提出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交通工作坚持做好“三个服务”,扎实推进“三个转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努力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努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统计工作围绕各个阶段交通运输工作重点任务和部党组的中心工作,主动适应新要求,应对新挑战,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把握主攻方向,探索有效途径,梳理形成了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全局,按照“三个服务”要求,坚持改革创新,以服务于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统计能力建设为任务,大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调查制度科学、基础保障有力、服务优质高效、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要求的交通运输统计体系。

第二,统计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

备、运输生产、投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等传统领域基础上,根据加快推进内河水运建设需要,增加了水上交通情况调查;根据大部制改革交通运输行业新增管理职能,增加了城市客运统计;根据推进行业节能减排需要,增加了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监测;根据行业运行分析需要,增加了重点联系企业统计、高速公路通道运输量调查等内容。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行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更加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认识、监督作用,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以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加强了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使统计工作由过去侧重数据采集、汇总发展到强化对行业运行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统计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延伸。

城市客运统计和能源消耗统计是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确定的两项重点工作。我部根据基层城市客运由交通运输部门与住建部门交叉管理的实际情况,主动沟通协调,克服跨部门管理的障碍,顺利完成了2009年年报统计任务,实现了城市客运统计从住建部门到交通运输部门的平稳过渡,为交通运输部门履行新职责奠定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同时结合行业管理需求,加快研究制定了交通运输行业城市客运统计制度。这套制度体现了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基本满足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即将于今年正式实施。

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组织编制了道路

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能耗统计监测方案,并于今年开展了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获取行业能源消耗结构数据的重点监测网络,形成了部级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统计监测制度,为评估行业节能减排措施成效奠定了基础。

第三,统计调查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我部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交通基本情况调查。2006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状况,摸清了建设规模和资金需求。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及电子地图年度更新和补充调查工作,增加了国有农场、林场道路等方面内容,为全面评估“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和编制“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提供了支撑。2008年,同时组织开展了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和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摸清了运输量基数,获取了省际间客货流量流向数据,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公路水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全面掌握了在港口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港口业快速发展条件下,港口总量、能力、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通过开展大型交通基本情况调查,逐步形成了日常统计和周期性普查相结合,全面调查、经常性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定期数据更新有机结合的统计调查体系。

第四,统计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组织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更加重视,在经费、人员、设备方面创造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充分

利用厅信息中心、政府统计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作为统计技术支撑力量。通过近年开展的系列统计调查和业务培训,凝聚和锻炼了统计队伍,夯实了工作基础,各级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制定并印发了《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明确了分析工作的制度安排、框架内容和任务分工,提高了分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编制并实施了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进一步提升了交调数据采集能力、路网运行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了对各类交通统计调查制度、主要交通经济运行数据发布的统一、归口管理,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积极配合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

三是技术手段不断创新。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在调查统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交通统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实现了建国以来交通统计信息的综合查询、处理交换和更新维护等服务。启动了部级统计分析监测与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推进统计及计划管理业务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和对重点业务领域的动态监测。启动了国家干线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试点工程,推进重要公路通道及区域路网的智能化交调数据采集与服务平台建设。

第五,统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健全了交通运输统计

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定时发布各类统计信息。统计产品和成果载体不断丰富,形成了内部汇编和对外资料、详细数据和指标摘要、国外交通统计信息等不同类型的统计产品,开通了中国交通统计信息网,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和报纸、刊物等平面媒体开展统计公共服务。按照国家经济监测预警工作及部党组要求,开展了季度和月度分析工作,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研判,针对抢险保通、恢复重建、国家重大活动交通运输保障等开展专题研究,提交分析报告,为增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合“十一五”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统计工作作用进一步增强。实践表明,伴随着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科学发展,统计工作的主渠道地位并未被削弱,而是得到进一步增强,发挥了更大作用。二是做好服务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定位。交通运输统计工作要充分体现服务功能,坚持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的科学发展,服务于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和决策,服务于广大人民充分享用交通运输发展成果。广大统计工作者要真正树立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做好本职工作。三是不断改革创新是做好统计工作的持久动力。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不断面临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承担新任务。广大统计工作者要着力转变观念,进一步破除思维惯性,不断推进统计制度、调查方法、技术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精细

化水平,才能切实履行好为行业管理和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四是增强组织保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实践表明,各单位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统计工作就开展得好,发挥作用就大。反之,如果不被重视,基本工作条件得不到保障,不但统计工作本身日益弱化,管理决策工作基础也将被削弱。因此,各单位领导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拿出实际举措,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二、“十二五”交通运输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我部正在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交通运输业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着力调整交通结构,坚持建运管养并重,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升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行业、完善安全监管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有两

个突出特点:一是由原来的建设规划转变为行业发展规划,包括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绿色交通和安全应急等发展领域,突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二是每个领域的发展目标都有能检查、可评估的量化指标,包括预期性和约束性的规划指标。“十二五”期间做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既面临新的挑战,又有更多的有利条件。

在挑战方面:“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工作新任务不断涌现,统计工作面临更多新课题。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统计工作既要反映交通运输发展量的增长,又要积极描述质的变化;既要有实物量指标,又要有价值量指标;既要有总量指标,又要有结构性指标。构建综合运输体系,需要统计工作反映出综合运输布局的优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统计工作反映出运输组织化程度和效率的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需要统计工作反映节能减排、保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程度。加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需要统计工作反映扩大就业、促进城乡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的水平。此外,为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国家统计局要求有关行业部门加强服务业增加值核算。

在有利条件方面:交通运输统计机构更加健全,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条件更趋于完善。部“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统计工作作为行业决策支持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并将重点建设交

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包括行业统计信息、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综合分析与服务等内容,做好统计工作有了规划保障和更加扎实的基础。随着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程度不断提高,现代统计基础理论和调查方法研究不断深入,做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有了更多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面对新任务、新课题,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专题谋划统计工作。各级交通运输统计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强学习、深入钻研,以更大的作为、更好的成效适应更高的工作要求。

三、2011年交通运输统计重点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交通运输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着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前不久,李部长在传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时强调,信息化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和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程。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统计信息化是服务于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技术支撑,是统计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部级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已完成工可批复,正在抓紧进行初步设计,明年予以实施。部省统计和投资信息系统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整体,部级系

统是顶层,省级系统是基础,只有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部省联动、同步建设,才能发挥统计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我司编制了省级系统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今天下午将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题讨论,征求意见。大家要认真思考,谏言献策,使指导意见更有针对性,能切实有效指导各省开展工作。要把部里推进省级系统建设的精神向厅领导作专门汇报,对省级系统建设早谋划、早安排。

第二,进一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是对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检验,也是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部党组已把经济运行分析确定为加强行业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长期予以开展,希望各省也要高度重视,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落实好工作保障条件,不能因为经济形势好转,就对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有所放松和懈怠,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及时发现行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按季度向部上报。部将开展部省之间、各省之间的分析工作交流,共同提高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水平。

第三,组织实施好城市客运统计和能耗统计监测。城市客运统计数据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履行指导城市客运职责的重要基础支撑。2010年,城市客运统计将执行我部新制定的统计制度。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在指标类型上,增加了反映城市客运枢纽与综合运输枢纽、企业财务、从业业户人员等方

面的内容;在指标结构上,加重并细化了反映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群。在制度布置过程中,同志们要全面掌握。需要强调的是,2009年的城市客运统计工作是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住建部门共同完成的,而今年省级指导城市客运管理的职责已全部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承担。各省要早做准备,特别是去年由住建部门实施统计和在住建部门配合下开展工作的省份,要结合本省城市客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抓紧与有关部门协调,积极争取支持与配合,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我们新制定的城市客运统计报表制度是第一次执行,各省要及时总结反馈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为满足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部里在试点基础上,建立了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报表制度,于明年正式实施。这一制度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重点道路运输、水运和港口企业以及部分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工作要求部里将另行布置。请各省加强对能耗监测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有报送任务的省厅要按照报表制度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做好报送工作,确保上报资料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各省可在部级能耗统计监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满足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管理工作要求的省级统计监测体系的建设,部将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第四,扎实做好2010年年快报、正式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的有关工作。今年是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的审批年,除新建

城市客运统计制度、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制度外,部里根据管理需求,对运输、港口、投资制度进行了局部修订,公路交调、水上交调、农村公路数据更新制度未做调整。对有局部修订的统计制度,各单位要认真把握有关统计标准规范,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对未做调整的制度,各单位要一如既往,扎实做好日常统计工作,特别是水上交调数据采集涉及日常人工观测,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要组织好地方港航、海事部门开展工作,确保数据质量,及时报送。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今年的年快报。年快报是为及早了解交通运输年度发展情况设置的一种报表形式,部领导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数据主要来自年快报。通过对近年年快报的审核,我们发现有的单位对年快报工作重视不够,年快报部分数据质量不高,一些重要指标与年报正式数据出入较大,对年快报数据的使用产生了影响,希望同志们引起重视。今年是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之年,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初步计划于今年12月下旬召开,有关主要统计数据要在12月初汇总处理完成。本次布置会后,各单位要抓紧时间安排好年快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重要指标全年完成情况的科学预测,使年快报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年度实际情况,并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年快报报送工作。

上午大会结束后,将分专题对各项统计制度的年报和定期报表工作进行布置,同时结合港口普查数据更新要求,研讨明

年港口综合统计制度的修订工作,请与会代表按时参会,全面领会会议要求,回去后抓紧开展省内的布置工作。

另外,我还要再一次重申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数据质量是统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不出假数”、“真实可信”是中央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我们交通运输统计数据整体上是稳定、真实、可靠的。由于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等指标是核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的重要内容,个别省份出于各种考虑向部提出更改定期及历史数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全国数据造成了影响。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要强化责任心,把好数据质量关,各级领导干部也要排除干扰,避免随意更改数据的行为,切实维护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同志们,五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从事统计的同志功不可没,大家辛辛苦苦、默默无闻,做出了很大奉献。在此,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祝愿同志们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道路运输业统计“一套表”设计思路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0306048.html, 道路运输业统计“一套表”设计思路简析 作者:林扬啸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19期 摘要:“一套表”作为统计四大工程之一,是各个行业统计报表制度的选择趋势。道路运输通常指城市内公路和街道运输,本文中“一套表”主要针对城市内运输企业而设计的。目前道路运输统计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统计内容根据不同的需求者和研究目的在动态变化,并且统计指标繁杂,因此导致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任务繁多。对以往需要建立的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可以将信息需求分为四大模块,即运输企业基本信息统计、企业运输信息统计、企业运输安全及质量统计、企业财务信息统计等。选用层次分析法、抽样调查、德尔菲法、领先指标法等方法对指标进行选取,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简洁的运输企业基本信息统计表、企业运输信息统计表、企业运输质量统计表以及能源消耗表等四张报表,并且报表采用互联网直报的方式进行报送。 关键词:道路运输业;“一套表”;运输统计指标;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54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9-0077-02 一、我国道路运输统计面临的问题 统计报表过多,基层人员不堪重负。现在道路运输企业基层统计人员人手紧张,而工作繁重,特别是上级下达的统计报表数量众多,内容繁杂,挤占了基层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截至2008年8月,交通运输部经国家统计局审批和备案的统计报表制度共有28套,实际执行的报表制度有26套。其中,仅就最主要的统计报表制度来说,道路运输统计报表制度至少要填12张表,交通运输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由43张表组成,其中18张涉及道路运输统计内容。此外,还有不少临时性统计报表。一些基层人员反映,目前统计报表太多太滥已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 统计报表涉及不符实际、项目过细过杂、内容难以界定,虚报乱报现象应运而生。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是在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而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以往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基础收集运输的资料便无法进行,运输统计收集的可靠性下降。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客观来说,根本没有办法去准确搜集到统计报表中的所有资料,因此大量采用估计推算的方法来应对行业统计报表,或者直接对上期数据稍加调整来填写,造成了统计报表数据的失真。 统计报表的报送手段落后。大多数统计报表仍需手工操作,计算机报送资源共享不充分。 二、道路运输统计“一套表”制度设想 1.统计内容。

【交通运输】交通部统计报表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试行)

目录 总说明 (1) 报表目录 (3) (一)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基本统计表 (4) (二)道路运输站场安全生产事故基本统计表 (7) (三)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基本统计表 (9) (四)港口安全生产事故基本统计表 (12) (五)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基本统计表 (14) (六)城市客运安全生产事故基本统计表 (16) (七)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汇总表 (19) (八)道路运输站场安全生产事故汇总表 (21) (九)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汇总表 (23) (十)港口安全生产事故汇总表 (25) (十一)交通运输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汇总表 (27)

(十二)城市客运安全生产事故汇总表 (29) (十三)安全生产汇总表 (31)

总说明 一、统计目的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管理规定》制定,目的是切实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工作,保障管理部门能够获得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信息,充分发挥统计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二、统计范围和统计对象 本报表制度统计对象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统计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及管辖水域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以及交通运输中央企业所属运输船舶在境外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是指道路客货运输企业、道路运输站场运营企业、城市客运企业、水路客货运输企业、港口生产企业、交通运输建设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包括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道路运输站场安全生产事故、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港口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城市客运安全生产事故六类。 三、填报范围和报送单位 交统安1表-6表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基层表。交统安1表、2表由事发地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填报,并逐级汇总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统安3表由地方海事局各分支机构、部直属机构各分支机构、交通运输中央企业填报,并逐级汇总到

物流统计指标

物流统计指标 1.自有仓库个数(01):指本企业拥有的,用于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包括出租给其他单位的仓库。 2.自有仓储面积(02):指本企业拥有的,用于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面积。包括库房面积和货场面积。库房面积=内墙的长×宽-障碍物面积(不能存放货物部分的面积,如:柱子)。包括出租给其他单位的仓库面积。 3.自有仓库容量(03):指本企业拥有的,用于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的容量。仓库容量=内墙的长×宽×高-障碍物体积(不能存放货物部分的面积,如:柱子)。包括出租给其他单位的仓库容积。 4.租用仓储面积(04):指租用本企业以外的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面积。包括库房面积和货场面积。 5.货运车辆(05): 包括普通载货汽车和专用载货汽车。 6.普通货车(06):指只有一般构造的栏板式及平板式货运汽车,包括自卸车、半挂车等。 7.专业货车(07):指具有特殊构造和专门用途的货运汽车,如集装箱专用车、冷藏车、罐车、活畜运输车、散装水泥车等。 8.冷藏车(08):能进行冷冻运输的货运汽车。 9.集装箱专用车(09):专用装载集装箱的货运汽车。 10.装卸设备(10):专用于装卸搬运货物的设备。包括集装箱装卸桥、

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带式输送机、叉车等。 11.铁路专用线(11):指和铁路大动脉相连,归企业所有的为加速货物的集散而铺设的专用铁路线。 12.物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12):指为提高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对相关物流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监控与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13.购进总额(13):指报告期内,企业从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供本单位消费使用的原材料、燃料、设备等物品的价值总量。 14.销售总额(14):指报告期内,企业对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物品价值总量。 15.货运量(15):指报告期内,企业组织完成的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到目的地并卸完的货物数量。 16.自运货运量(16):指报告期内,由本企业自行完成运输的货物数量。 17.委托代理货运量(17):指报告期内,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企业(单位)完成运输的货运数量。 18.自运周转量(18):指报告期内,企业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实际完成运送过程的货物运输量。计算公式为:货物周转量=∑(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 19.平均货物储存量(19):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天的货物储存量。年平均储存量=月平均储存量之和÷12;月平均储存量=(月初库存量+月末库存量)÷2 20.平均货物储存周期(20):指报告期内,库存物品从入库到出库的

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思考

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思考 运输统计数据作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项基础数据,其准确性非常重要,必须通过加强研究探讨、借助科技手段、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统计执行力度和统计人员培训等手段,完善运输统计工作,增强统计服务能力和统计监督能力。 公路运输统计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因统计数据的差异引来各方关注的事件不在少数,“房价上涨率之争”、“地方GDP之和大于全国”、“失业率到底是多少”……一连串的疑问让统计数据的公信力遭受考验。人们要求统计数据公开真实透明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此,运输统计数据作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提高行政能力的交通行业基础数据,主管部门对统计工作十分重视,多次要求改进和加强交通统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形势的需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统计信息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手段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统计信息服务对象已初步实现了由主要面向政府到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转变,较好地适应了行业管理、公共服务的需要,发挥了统计决策参谋的特定作用。公路、水路运输行业统计工作在反映交通现状、辅助科学决策、宣传交通成就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建设,交通运输统计已初步形成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生产过程、运输生产成果等方面较为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在调查方法领域已基本形成了以全面调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为补充的交通行业综合统计调查格局。 目前对全行业月、季、年度交通运营情况的统计,采取公水分开、区别对待,并根据各地市的具体条件和经济实力采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运输量基础数据的收集。对公路的个体运输我们主要采取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中外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比较

中外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比较 摘要:文章介绍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提出了改进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统计;国际比较;统计发展。 1 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现状 目前,由于五大现代运输方式的管理部门不同,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形成了相互独立的三大块,即铁道部负责统计铁路运输,交通运输部负责统计公路、水路运输和民用航空运输,而管道运输统计则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分别负责。国家统计局作为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主要是负责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在具体的运输方式统计中,公路运输统计铁路运输统计通过统计报表制度来完成。统计报表制度包括日报、月报等。在各铁路分局设计统科,铁路局设统计处,负责铁路运输的统计工作。统计的指标主要包括旅客人数(发送、到达、运送人数)、行李包裹重量、货物重量(发送、到达、运送吨数)、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行李包裹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换算周转量)、旅客平均行程、行李包裹平均运程、货物平均运程、运输密度等。 2 中外交通运输统计差异比较 2.1 运输统计发展的理念 我国交通运输统计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更多地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局限于交通运输行业内部产出成果的反映上,而对行业间的经济联系反映不够,对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协调规划建设交通设施的参考意义有限。而在国外,在发展理念上就将交通运输统计定位于支撑交通运输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因而以各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整体国民经济体系的优化为视角,将各运输方式的统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统计项目、统计内容、统计指标体系上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形成了能充分支持交通运输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输统计体系。 2.2 统计内容 从统计内容与指标体系上看,国外的交通运输统计在统计运输产出成果的同时,更注重运输产品特性的统计。我国主要统计客(货)运输量、客(货)周转量等几个相当有限的指标,仅反映交通运输基本的物量产出情况,而对运输产品的特性反映不够,给数据的相关应用带来不便。而国外相当重视运输产品特性的统计,如美国对公路运输统计中有关运输产品特性的指标包括:货物价值、货物种类、货物重量、旅客出行类型、时间价值等相当丰富的内容。 2.3 运输统计的完整性

交通运输行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交通运输行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且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从业人员。 3、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4、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和其他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5、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包括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招用的,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或使用期不

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各单位的长期职工与临时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在岗职工。 6、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 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 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含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及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船舶技术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及政工人员。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具体指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企业、事业单位下设的职能机构、企业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中从事生产、技术、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 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7、其他从业人员: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但不包括在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从业人员。 8、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

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路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附件4: 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路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2年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十条规定: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港口经营人提供的统计资料,港口经营人应当如实提供。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港口经营人报送的统计资料及时上报,并为港口经营人保守商业秘密。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2) 三、调查表式 (一)环境保护基本情况(交环1表) (3) (二)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情况(交环2表) (6) (三)船舶防污设备安装情况(交环3表) (8) (四)污染治理设施使用情况(交环4表) (10) (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交环5表) (12) (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交环6表) (15) (七)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监测情况表(交环7-1表) (18) (八)排放废气中污染物监测情况表(交环7-2表) (19) (九)水质常规监测表(交环7-3表) (20) (十)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表(交环7-4表) (21) (十一)噪声污染监测情况表(交环7-5表) (22) (十二)突发污染事故应急设备配备(交环8表) (25)

公路运输主要指标

公路运输主要指标 一、运输生产 1、货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计算单位:吨。 2.货物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吨公里。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 3、集装箱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运送集装箱的实际数量。 计算方法:(1)按集装箱的实际箱数计算。计算单位:箱。(2)按折算系数折合为20英尺集装箱的数量计算。计算单位:TEU。 二、汽车运用情况的统计指标 (一)车日统计 1、总车日 指报告期内每天在用营运车辆的累计数。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一辆营运车辆,不管其技术状况是否完好,每保有一天即计为一个车日。 计算公式:总车日=∑(每辆在用车辆×相应在用车日) 如:某企业报告期有汽车500辆,全部投入营运,报告期日历日数为30天,报告期内未发生车辆增减、调出、调入变化。企业每辆车在这

一报告期就是30个总车日,500辆在报告期共计30×500=15000总车日。 车辆数指标可以反映一个时点公路运输的规模或生产能力,它在报告期内经常是有增减变化的,而总车日指标则消除了车辆变动对车辆数量的影响,若将时点数(车辆数)变为一个时期数(车日数)指标,可用车辆在企业保存天数之和反映企业对车辆使用的水平或规模。 2、完好车日 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修理或维护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包括实际出车工作及由于各种非技术性原因而停驶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公式:完好车日=总车日-非完好车日 3、非完好车日 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因技术状况不好不能出车的车辆所占的车日。包括正在进行或等待进行维护、修理的车辆及待报废车辆所占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4、工作车日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实际出车工作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一辆营运汽车,只要当天出过车(以签发路单为依据),不管其出车时间长短,出车班次多少和完成运输量多少,也不管是否发生过保养、修理、停驶或中途抛锚等情况,均计为一个工作车日。5、停驶车日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未出车工作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交通运输统计课程设计

一、摘要 二、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现状 1、我国企业统计政策及现状(企业四大工程) 2、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的现状 3、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特点 4、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的作用 三、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内容及现状分析 1、交通运输企业统计指标 2、交通运输企业统计方法 3、交通运输企业统计内容 四、成果及建议 1、交通运输企业统计需求 2、交通运输企业统计效用 3、交通运输企业报表整合与指标改进 4、交通运输企业宇航业间的协调与互利 五、评价及感悟 六、附录(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一、摘要 交通运输企业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部分,做好交通运输企业的统计工作不仅对企业本身的监督与发展预测有很大的益处,而且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需求以及评估预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交通运输企业各部门的统计存在统计内容重复、统计指标冲突、统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致使企业统计任务多、内容杂、压力大、负担重,不但不能达到想要的目标,反而使企业统计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此,如何使企业统计效力与公司和行业需求,是企业统计非常实际的研究方向:以下我们小组会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现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并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特点,从输企业统计需求、效用、报表、指标以及与行业之间的关系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统计提出我们的建议与方案。 二、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统计现状 1、我国企业统计政策及现状(企业四大工程) “四大工程”是指加快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联网直报系统、企业一套表制度。 企业基本单位名录库按照统一单位标准、统一单位管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软件平台的原则,进行建设、维护、使用与管理。 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为各级统计机构业务人员提供了统计数据加工处理的综合工作环境,主要提供有制度管理、调查对象管理、数据录入修改、数据审核、数据汇总、数据查询、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多种功能。 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是以原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对象直报平台。各类调查对象通过登录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进行数据录入、报表报送、数据查询等操作,整个过程快捷准确,有效提高报送效率。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包括:报表报送、数据查询、打印空表、消息管理、子用户管理。 企业一套表制度。以需求为导向,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貌为目标,以统一规范为目的,以企业统计调查核心指标体系为基础,以企业原生性指标为重点,统一设计企业一套表制度。 3、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的现状

交通运输业统计分析

*年*季度交通运输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单位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各工程项目如期开工,农业发展良好稳定,工业生产秩序井然,客货运输协调稳步发展,在此态势下,**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拉动保持强劲。*年**月份,**单位公路运输业客、货流动性进一步加强,各项指标增速普遍加快。 一、客货运输量实现协调稳步增长: **年*季度,**单位客运量达万人次,较上年同期*万人次增长了*%,完成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与去年*万人公里相比增长*%。货运量达*万吨,同比增长*%,完成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总周转量完成*万吨公里,较去年同期*万吨公里增长了*%。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单位旅客运输量及货物运输量总体均呈同步增长态势,客货运输内部结构更趋合理均衡。 增长原因如下: 一、今年**单位新增了**业务,大宗运输必然会显著提高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同时带动利润提升。二、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今年**单位大多对主要交通线路进行了修整,对通过提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单位经济建设,做好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吸引招商引资进一步提高了重视程度,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大宗物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三、客车班次增多,线路加密,加大了旅客运送能力,客运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中,增长速度明显好于去年的**公司,首先今年购置了**辆重型载货车,货运能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其次,原属**公司的营运车辆划归**,使得其货运量及周转量增长显著。 二、运输生产发展形势好于去年同期: 截止**年*季度,**单位营运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持续增长,利润总额为**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万元。 由于**季度各项目开工建设带来的内地务工人员及各类农用建筑工业原料等物资运输增多,公路运输能力不断提升,管理费升级,加之油价票价普涨,**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一、运输生产 1、客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计算单位:人。 统计原则:在计算客运量时,不管旅客行程的长短或客票票价多少,每位乘客均按一人计算;不足购票年龄免购客票的儿童不计算客运量。 2、旅客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位旅客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人公里。 计算公式: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运送的每位旅客×该旅客运送距离) 3、货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计算单位:吨。 4.货物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吨公里。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 5、集装箱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运送集装箱的实际数量。 计算方法:(1)按集装箱的实际箱数计算。计算单位:箱。(2)按折算系数折合为20英尺集装箱的数量计算。计算单位:TEU。 一般按运输过程分为直达集装箱运量和中转集装箱运量:直达箱运量是指集装箱货物由货源地经过公路运输,途中不发生集装箱的装卸、堆存、中转及箱内货物的拆拼作业,而直接运抵收货人所指定卸货地点的集装箱数量。中转箱运量是指集装箱运输途中发生集装箱的装卸、堆存、中转或箱内货物的拆拼作业,而不能直接运抵收货人所指定卸货地点的集装箱数量。 6.集装箱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个集装箱与其相应运送距离乘积之和。 计算公式:(1)按集装箱的实际箱计算。计算单位:箱公里。集装箱周转量(箱公里)=∑(每个集装箱×该箱运送里程)

(2)按集装箱折合的20英尺集装箱计算。计算单位:TEU公里。集装箱周转量(TEU公里)=∑(每个集装箱折合的TEU数量×该箱运送距离) 7、集装箱货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运送集装箱的实际重量,包括集装箱箱体的重量与 内装载货物的重量。计算单位:吨。 8、集装箱货物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个集装箱货运量与其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吨公里。 计算公式:集装箱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个集装箱货运量×该箱运送距离) 9、换算周转量 是指车辆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综合产量指标。计算单位:换算吨公里。 计算方法:以运输车辆所完成的周转量,按一定比例换算成同一计算单位后加总求得。公路客货周转量的换算系数为10人公里=1吨公里。 10、旅客平均运距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旅客的平均距离。计算单位:公里。 计算公式:旅客平均运距(公里)=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11、货物平均运距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货物的平均距离。计算单位:公里。 计算公式:货物平均运距(公里)=货物周转量÷货运量 12、运输密度 指报告期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公路或某一运输线路(区段)平均每一公里所承担的换算周转量,亦称换算密度。以反映运输能力的利用程度和运输工作强度。计算单位:吨公里/公里。 计算公式:运输密度(吨公里/公里)=换算周转量(吨公里)÷营业线路长度(公里)。 二、汽车运用情况的统计指标 (一)车日统计 车日指标是从动态方面反映汽车运输企业保有车辆数量的指标。一辆车在运输企业保有一日,即为一个车日。由于汽车在运输企业可能处于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环节,如运行环节,待客货环节,修理和保养环节,或等待保养和修理环节等等,因而可以有不同的车日指标以反映车辆的运用状态。

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各种运输工具在完成客货运输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节约能源不仅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而且具有重大的国民经济意义。运输业能源消耗统计要及时反映各种运输方式的煤、油、电力、油脂等的消耗情况,并与各类消耗定额进行比较,为制订能源供需计划及采取节能措施提供依据。(一)煤炭消耗统计1.天然煤消耗量是指机车、船舶实际消耗的各种天然煤的数量,要按不同矿区、煤种分别统计。它是考核煤炭燃料消耗的基础资料,也是计算标准煤消耗量的主要依据。2.标准煤消耗量由于煤的产地、品种、质量不同,各种煤的发热量也不同。为了计算能源消耗,需要将天然煤按发热量大小换算为标准煤。计算公式为:标准煤消耗量=天然煤消耗量×换算率换算率(换算系数)=每公斤天然煤发热量/每公斤标准煤发热量3.换算煤消耗量各型蒸汽机车的锅炉热效率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按标准煤的发热量和锅炉热效率将天然煤折算成换算煤以便相互比较,折算公式为:换算煤消耗量=天然煤消耗量×换算率×锅炉热效率=天然煤消耗量×技术当量式中:技术当量=标准煤换算率×锅炉热效率(二)燃料油(气)消耗统计燃料油(气)是内燃机车、燃油船舶、汽车、飞机和管道输送油品所消耗的燃料,但由于它们所使用的燃料油品不同,各种燃料油的热值也不一样。为了正确地反映燃油(气)消耗水平,也应按不同油品的热值换算为标准燃料,以便加总和比较。(二)电力消耗统计电气化铁路、管道等运输方式在运输生产过程中要消耗电力,而运输生产的实际用电量不应包括非生产用电量,其计算单位为度(千瓦小时)。能源消耗量只是反映运输业能源消耗的总量。为了说明能源的消耗水平,还需要计算单位产品或工作量的能源消耗指标。各种运输方式结合其自身特点制订了反映单位能耗量的指标,分述如下:1.铁路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燃料(电力)消耗量是指机车完成每万总重(包括货物、旅客重量和车辆自重)吨公里平均消耗的燃料(电力)数量。它按机车类型、运输种别(客运、货运、路用运输)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公式为:蒸汽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换算煤消耗量=换算煤消耗量(公斤)/蒸汽机车总重吨公里(万)内燃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耗油量=燃料油消耗量(公斤)/内燃机车总重吨公里(万)电力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耗电量=电力消耗量(度)/电力机车总重吨公里(万)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燃料(电力)消耗量指标是反映机车燃料(电力)消耗的综合性指标,可用来考核机车燃料(电力)消耗定额的完成情况。2.每千机车公里油脂消耗量是指机车完成每千机车公里平均消耗的润滑油等各种油脂数量。计算公式为:每千机车公里油脂消耗量=各种油脂的实际消耗量(公斤)/机车走行公里(千)该指标应按机车类型、油种分别进行统计,它是考核机车消耗油脂情况的指标,可用来制定和检查油脂消耗定额。3.汽车燃料实际消耗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营运汽车进行运输生产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它应按不同的燃料种类、按载客和载货汽车以及不同的车辆型号分别进行统计。4.汽车燃料平均实际消耗量是指营运汽车行驶每百车公里或完成每百换算吨公里平均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根据不同的考核需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平均每百车公里燃料消耗量(升/百车公里)=燃料实际消耗量(升)/汽车行驶总里程(百车公里)平均每百吨(人)公里燃料消耗量[升/百吨(人)公里]=燃料实际消耗量(升)/主、挂车换算周转量[百吨(人)公里]汽车燃料平均实际消耗量指标既按不同燃料种类,也按客、货汽车分别进行统计,以便反映客、货汽车的燃料实际消耗水平。平均每百车公里燃料消耗量取决于车辆和道路的技术状况以及司机的操作水平,适合于对营运客车进行考核,是制定和检查客车燃料消耗定额的依据;平均每百吨(人)公里燃料消耗量是反映营运货车及汽车运输业消耗燃料的平均水平。5.轮船燃料实际消耗量是指运输机动船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燃煤船消耗的煤以吨为计算单位,燃油船则以公斤为计算单位。在计算煤的实际消耗量时,由于煤的品种不一,所以,也应将各种天然煤的消耗量换算为标准煤的数量。把实际燃料消耗量与按消耗定额计算的应消耗燃料数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燃料节约或超耗数量。6.船舶平均燃料消耗量是指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2018)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2018) 第一条为加强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范交通运输统计活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统计体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关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交通运输统计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交通运输统计活动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及城市客运领域和综合交通运输统计活动。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综合交通运输和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 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铁路、民航、邮政领域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 交通运输部统计工作部门负责综合交通运输和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统计归口管理工作。交通运输部其他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相关统计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水路及城市客运领域统计活动的组织实施,按照职责和规定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 第四条交通运输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交通运输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等职权,不受侵犯。 第五条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供统计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前款所称交通运输统计调查对象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级交通运输统计数据质量负主要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 交通运输统计机构负责人对下一级报送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监管责任,对本机构生产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直接责任。 交通运输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生产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直接责任,对下一级报送的统计数据质量负监管责任。 前款所称统计数据质量是指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运输业主要指标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 一、公路运输业 1.汽车:指在公路运输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从事公路运输的营业性运输汽车。车辆的客位和吨位数为标记客位、吨位。 2.公路客运量:指在报告期内公路运输企业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计算方法:不论乘车路程远近和票价的多少,以客票为依据,“人”为计量单位;不足购票年龄的免票儿童不计算客运量。 3.公路旅客周转量: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与其相应的旅客运送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为: 旅客周转量=∑(运送的每位旅客×该旅客出发站与到达站间距离) 4.公路货运量:指在报告期内由各种公路运输工具实际运送到目的地并卸完的货物重量。包括集装箱的运量(集装箱自重与所运货物重量之和)。 5.公路货物周转量:指在报告期内由各种公路运输工具实际完成运送过程的货物总运输量。计算公式为: 货物周转量=∑(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 二、水路运输业 6.机动船:指在交通水上航运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从事水上客、货运输活动的营业性船舶(含我国企业拥有的悬挂外国旗的船舶),包括机动驳和挂桨船。非运输船舶及农业、渔业生产船舶不填报。 7.机动船净载重量:也称定额载重量,指船舶用于载运货物的定额吨位数。 净载重量=总载重量-燃物料-淡水等给养-船舶常数 (船舶常数:指船舶在运营中,污水沟残留的污水、压水舱中残留的压舱水和船壳寄生物等。) 8.机动船载客量:指船舶用于载运旅客的载客定额数。不包括船员自用的铺位。 9.驳船:指在交通水上航运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从事水上客、货运输活动的营业性非机动船舶,不包括农业和渔业生产船舶。统计范围是报告期末本企业在册的(包括挂靠部分)、租入的全部船舶。 10.水路客运量: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 11.水路旅客周转量: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每位旅客乘以航行里程的旅客总运输量。 12.水路货运量:指在报告期内由各种水运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包括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室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评价 方式 研究水平与贡献(50)1.1 发展定位 (10) 1.1.1总体定位与研究方向(10)定性 1.2 研究能力 及成果水平 (29) 1.2.1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8)定性 1.2.2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成果(5)定量 1.2.3 发表论文及出版著作(5)定量 1.2.4 成果纳入标准规范(6)定量 1.2.5专利授权(5)定量 1.3 承担科研 任务(11) 1.3.1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6)定量 1.3.2获得科技项目经费(5)定量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30)2.1 队伍建设 (20) 2.1.1学术带头人水平与作用(10)定性 2.1.2研究队伍结构与水平(10)定性2.2 人才培养 (10) 2.2.1人才培养(10)定量 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20)3.1 开放交流 (11) 3.1.1 学术交流(4)定量 3.1.2 人员开放程度(3)定量 3.1.3 开放课题(4)定量 3.2 运行管理 (9) 3.2.1 科研平台(2)定性 3.2.2 依托单位支持(2)定性 3.2.3 管理制度(1)定性 3.2.4 科研信用体系建设(1)定性

3.2.5 计划编制与执行(1)定性 3.2.6 学术委员会作用(2)定性注:定性分值合计47分;定量分值合计53分。

关于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说明 本指标体系的设置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以鼓励科技创新、引导和促进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为宗旨。评估指标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三个一级指标,发展定位、研究能力及成果水平等二级指标,下划分具体三级指标,合计总分值100分,按照各指标项权重确定分值。 一、指标解释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50分)。 专家评分应重点把握三个方面要点:一是评价实验室是否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基础性工作为主,研究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二是评价是否有较强的承担国家、行业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科研效率;三是评价实验室提供的代表性成果的创新水平。 实验室择优提供不多于5项代表性成果。代表性成果指评估期限内以该重点实验室为主要承担方、实验室固定人员为主要参与成员,产生的重大研究成果。成果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分类,不同类型成果按不同标准评价。 1.基础研究成果。在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原创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在国际公认的优秀期刊上发表高水平文章、出版学术专著、在国际主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并被广泛引用。 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解决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提供技术支撑,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统计报表制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一、总说明 (一)为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好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情况,保障及时、有效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应急处理和全面统计分析,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出租汽车企业及个体运输业户、道路运输企业及个体运输业户(以下简称运输经营者)在运输活动中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以下简称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三)本报表制度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各地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时上报。 (四)运输经营者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当迅速报告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五)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的行车事故(包括客运班线车辆、旅游车及包车、货运车辆(含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行车事故、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等)运输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及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六)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发生的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表》的表式按月汇总后,于每月15日之前将上月的统计表报交通运输部。 (七)如以上事故报表存在错、漏,应及时用电话、传真等给予更正并随后报送更正的报表。 (八)上报统计表须标明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时间,并加盖单位公章。 (九)本报表制度中的数据仅限行业内使用,以通报形式在行业内公布。 (十)本制度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组织实施。

交通运输行业统计指标

一、公路运输业 1.汽车:指在公路运输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从事公路运输的营业性运输汽车。车辆的客位和吨位数为标记客位、吨位。 2.公路客运量:指在报告期内公路运输企业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计算方法:不论乘车路程远近和票价的多少,以客票为依据,“人”为计量单位;不足购票年龄的免票儿童不计算客运量。 3.公路旅客周转量: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与其相应的旅客运送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为:旅客周转量=∑(运送的每位旅客×该旅客出发站与到达站间距离) 4.公路货运量:指在报告期内由各种公路运输工具实际运送到目的地并卸完的货物重量。包括集装箱的运量(集装箱自重与所运货物重量之和)。 5.公路货物周转量:指在报告期内由各种公路运输工具实际完成运送过程的货物总运输量。计算公式为:货物周转量=∑(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 二、水路运输业 6.机动船:指在交通水上航运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从事水上客、货运输活动的营业性船舶(含我国企业拥有的悬挂外国旗的船舶),包括机动驳和挂桨船。非运输船舶及农业、渔业生产船舶不填报。

7.机动船净载重量:也称定额载重量,指船舶用于载运货物的定额吨位数。净载重量=总载重量-燃物料-淡水等给养-船舶常数(船舶常数:指船舶在运营中,污水沟残留的污水、压水舱中残留的压舱水和船壳寄生物等。) 8.机动船载客量:指船舶用于载运旅客的载客定额数。不包括船员自用的铺位。 9.驳船:指在交通水上航运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从事水上客、货运输活动的营业性非机动船舶,不包括农业和渔业生产船舶。统计范围是报告期末本企业在册的(包括挂靠部分)、租入的全部船舶。 10.水路客运量: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 11.水路旅客周转量: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每位旅客乘以航行里程的旅客总运输量。 12.水路货运量:指在报告期内由各种水运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包括内河、江海、远洋货运量。集装箱的货运量(万吨)为集装箱自重与所运货物重量之和,含在货运量中。 13.国际标准集装箱货运量:指将运载的不同箱型规格的国际集装箱(含空箱和重箱),折合为20英尺的标准箱。标准箱的折算系数为:45英尺箱=T E U 40英尺箱=2T E U 35英尺箱=T E U 45英尺箱=T E U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现状统计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现状统计分析 能源统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能源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更是能源领域的一项基础性法律制度[1]。 能源统计制度对于完善国家能源管理体系、提升能源管理能力和能源风险防控能力意义重大。 其次,能源统计尤其是能源消耗统计对于节约能源与科学用能尤为重要。 节能减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获取客观、真实、准确的能耗和排放数据是节能减排管理的前提和基础[2]。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由于缺乏有效的能耗统计方法和手段,能耗排放统计工作较为薄弱[3]。 因此,有必要摸清国内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统计工作现状,掌握客观、真实、准确的能耗统计数据,为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1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统计现状交通运输能耗统计工作分为国家和行业两个层面。 国家层面主要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行业层面主要由交通运输部负责。 11国家统计局能耗统计现状。 国家统计局作为能耗统计数据的权威发布机构,主要有两套统计体系和数据。 一套是依托能源司的统计数据,为对外公开数据;一套是服务业司的统计数据,为内部掌握数据。

111能源司能源统计现状。 随着能源统计制度的建立和不断演进,自1986年起由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主编、2008年起改由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主编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成为了解能源统计成果全貌的重要代表性资料。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依赖于能源司建立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该制度涉及能源的生产、销售、库存、购进、消费、加工转换、能耗强度、能源平衡核算情况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等情况。 通过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可获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耗量以及交通运输各子行业的能源消费数据。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耗量在《中国能耗统计年鉴》[4]进行公布,交通运输各子行业的能源消费数据为内部数据,不对外公布。 112服务业司能源统计现状。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2007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建立了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制度,该制度中公路客货运采用的是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单台车辆,调查期为一年,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车辆类型、百公里耗油、全年行驶里程和全年加油费用。 水上运输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法人企业,报告期为一年,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船舶数量、企业全年的汽油、柴油、燃料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