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四(理工类)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四(理工类)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四(理工类)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学生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班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代 码 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 项 目 代 码 指 导 教 师 项 目 学 分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

2)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所谓简单电力系统,一般是指发电机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与无限大容量母线联接而且不计各元件的电阻和导纳的输电系统。

对于简单系统,如发电机至系统d 轴和g 轴总电抗分别为d X ∑和q X ∑,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

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q E 随运行情况而变化,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q E (或'

E )恒定。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

这时功率极限为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要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通过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使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中继电力系统等手段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

(3)实验内容

1)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隈的测定

①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改变戈):

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U-、发电机电势E 。保持不变.罚芳赆裁Ll=E 。),分别

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豆甍辜授冁蝮和达到功率极

限时的功角值。同时观察并记录系统中其他运行参数(如发电极端毫玉萼蔫交化。将两种

情况下的结果加以比较和分析。

实验步骤如下:

a)输电线路为单回线;

b)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和无ZZ 蔓专零:

c)功率角指示器调零;

d)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震磁:

e)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1.3中:

f)输电线路为双回线,重复上述步骤,将运行参数填入表l 。毒=:

第 组

4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就是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动之后,各发电机能否继续保持同步运行状态。在各种扰动中,以短路故障的扰动最为严重。

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00111

()sin E U P X δ??=

; 短路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00222

()sin E U P X δ??=; 故障切除发电机功率特性为:00333()sin E U P X δ??=;

对这三个公式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功率特性与阻抗和功一角特性有关。而系统保持稳定条件是切除故障角max c δδ<,max δ可由等面积原则计算出来。本实验就是基于此原理,由于不同短路状态下,系统阻抗2X 不同,同时切除故障线路不同也使3X 不同,max δ也不同,使对故障切除的时间要求也不同。

在故障发坐及故障切除时通过强励磁增加发电机的电势,使发电机功率特性中0E 增加,使max δ增加,相应故障切除的时间也可延长;由于电力系统发生瞬间单相接地故障较多,发生瞬间单相故障时采用自动重合闸,使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两种方法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WDT-ⅢC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教学试验系统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1)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隈的测定

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改变x ):

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Ux 、发电机电势Eq 保持不变,即并网前Ux=Eq 。),分别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功率极限值和达到功率极限时的功角值。同时观察并记录系统中其他运行参数(如发电机机端电压等)的变化。将两种情况下的结果加以比较和分析。

实验步骤如下:

a)输电线路为单回线;

b)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为零:

c)功率角指示器调零;

d)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励磁:

e)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1.3中:

f)输电线路为双回线,重复上述步骤,将运行参数填入表l.4中。

2)手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

给定初始运行方式,在增加发电机有功输出时,手动调节励磁保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测定发电机的功一角曲线和功率极限,并与无调节励磁时所得的结果比较分析,说明励磁调节对功率特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

a)单回线输电线路;

b)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使P=O ,Q=O ,δ=0,校正初始值;

c)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调节发电机励磁,保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或无功输出为零; d)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1.7中。

e)将输电线路改为双回线,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将运行参数填入表1.8中:

五、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学生手写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

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装置给出的参数以及实验中的原始运行条件,进行理论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认真整理实验记录,通过实验记录分析的结果对功率极限的原理进行阐述。同时对理论计算和实验记录进行对比,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作出()Z U δ,()P δ,()Q δ特性曲线,对其进行描述。

3)分析、比较各种运行方式下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和功率极限:

[思考题]

1)功率角指示器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调节其零点?当日光灯供电的相发生改变时,所得的功角值会发生什么变化?

2)多机系统的输送功率与动角δ的关系和简单系统的功一角特性有什么区别?

学生手写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第二版-刘天琪-邱晓燕)课后思考题标准答案(不包括计算)

第一章 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是如何定义的?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答: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且具有最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电压。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a.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 b.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c.变压器的一次绕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额定电压,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2、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与输电能力有何关系? 答:相同的电力线路,额定电压越高,输电能力就越大。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输电电压高,线路损耗少,线路压降就小,就可以带动更大容量的电气设备。 3、什么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答:是一个假想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消耗的电能。 第二章 1、分裂导线的作用是什么?分裂导线为多少合适?为啥? 答:在输电线路中,分裂导线输电线路的等值电感和等值电抗都比单导线线路小,分裂的根数越多,电抗下降也越多,但是分裂数超过4时,电抗的下降逐渐趋缓。所以最好为4分裂。 2、什么叫变压器的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这两个试验可以得到变压器的哪些参数? 答:变压器的空载试验:将变压器低压侧加电压,高压侧开路。此实验可以测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 变压器的短路试验:将变压器高压侧加电压,低压侧短路,使短路绕组的电流达到额定值。此实验可以测得变压器的短路损耗和短路电压。 3、对于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如果给出的其他原始数据都相同,它们的参数相同吗?为啥? 答:理论上只要两台变压器参数一致(包含给定的空载损耗,变比,短路损耗,短路电压),那么这两台变压器的性能就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实际上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变压器,我们知道出于散热和电磁耦等因数的考虑,一般高压绕组在底层(小电流),低压绕组在上层(大电流,外层便于散热)。绕组分布可以导致一二次绕组的漏磁和铜损差别较大,故此无法做到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参数完全一致。 4、标幺值及其特点是什么?电力系统进行计算式,如何选取基准值? 答:标幺值是相对于某一基准值而言的,同一有名值,当基准值选取不同时,其标幺值也不同。它们的关系如下:标幺值=有名值/基准值。其特点是结果清晰,计算简便,没有单位,是相对值。电力系统基准值的原则是:a.全系统只能有一套基准值b.一般取额定值为基准值c.电压、电流、阻抗和功率的基准值必须满足电磁基本关系。 5、什么叫电力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我国电力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有哪些?答:线路额定平均电压是指输电线路首末段电压的平均值。我国的电力线路平均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章

1. 什么是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和可观察性。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对给定的系统结构及量测配置,在量测量有误差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得到可靠地并且位数最少的状态变量值----各母线上的电压相角与模值及各元件上的潮流。 当收集到的量测量通过量测方程能够覆盖所有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时,则通过状态估计可以得到这些值,称该系统是可观测的,每一时刻的测量量维数至少应该与状态量的维数相等。 2.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作用。 提高数据精度,去除不良数据 计算出难以测量的电气量,相当于补充了量测量。 状态估计为建立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提供数据信息,以便于进一步实现在线潮流、安全分析及经济调度等功能。 3. 运行状态估计必须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实现状态估计需要的条件: 1.量测冗余度:量测冗余度是指量测量个数m 与待估计的状态量个数n 之间的比值m/n 。系统冗余度越高,对状态估计采用一定的估计方法排除不良数据以及消除误差影响就越好。冗余量测的存在是状态估计可以实现提高数据精度的基础。 2. 分析系统可观性:当收集到的量测量通过量测方程能够覆盖所有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时,则通过状态估计可以得到这些值,称该系统是可观测的。 4. 状态估计与常规潮流计算的区别和联系? 潮流计算方程式的数目等于未知数的数目。而状态估计的测量向量的维数一般大于未知状态向量的维数,即方程数的个数多于未知数的个数。其中,测量向量可以是节点电压、节点注入功率、线路潮流等测量量的任意组合。 两者求解的数学方法也不同。潮流计算一般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 个非线性方程组。而状态估计则是根据一定的估计准则,按估计理论的方法求解方程组 状态估计中的“估计”不意味着不准确,相反,对于实际运行的系统来说,不能认为潮流计算是绝对准确的,而状态估计的值显然更准确。 状态估计可认为是一种广义潮流,而常规潮流计算是一种狭义潮流,及状态估计中m=n 的特例。 5. 数学期望,测量误差,状态估计误差和残差的概念? 数学期望:统计数据的平均值。 状态估计误差:状态量的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 ? 状态估计的误差为,可得?-x x []1?()()()T --=-∑-x x x H x R z h x ?测量误差:v = z -h (x ) ? 残差:量测量与量测估计值之差。?-z z 6. 电力系统的配置。

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_在线作业_1

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_在线作业 _1 交卷时间:2017-04-11 10:25:55 一、单选题 1. (5分)一条线路,电阻为1W,末端电压为10kV,末端有功、无功功率分别为1.6MW和1.0Mvar,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为()MW。 ? A. 1.6 ? B. 0.016 ? C. 0.0356 ? D. 1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2.

(5分)已知节点1的注入功率P1=0.8和Q1=0.2,待求U1和δ1,该节点属于()节点。 ? A. PQ ? B. PV ? C. 平衡 ? D. 参考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针对冲击性负载引起的电压变动,宜采用()调压措施。 ? A. 并联电容器 ? B. 并联电抗器 ? C. 静止无功补偿器 ? D. 同步调相机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架空线路的各序等值电抗的关系为:()。 ? A. X1 X2>X0 ? C. X1=X2>X0 ? D. X1=X2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6. (5分)对于型号为JL/G1A-500/35-45/7的导线,()。 ? A. 铝线导电截面积为45mm2 ? B. 导线总截面积为500 mm2 ? C. 钢线额定截面积为500 mm2 ? D. 铝线导电截面积为500mm2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7. (5分)发电机耗量特性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为()。

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课后答案

作业一 1、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 答:把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成为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就称为动力系统。 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就称为电力网 当输送的功率和距离一定时,线路的电压越高,线路中的电流就越小,所用导线的截面积可以减小,用于导线的投资也越小,同时线路中的功率损耗。电能损耗也相应减少。2、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答:为了使电力设备生产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方便运行、维修,各种电力设备都规定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等。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网络的额定电压高5%。 变压器一次绕组和额定电压与网络额定电压相等,但直接与发电机连接时,其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额定电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定义为空载时的额定电压,满载时二次绕组电压应比网络额定电压高10%。 3、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 答:0.22kv、0.38kv、3k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 4、标出图1-7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答:1T:10.5kv、121kv、242kv T:220kv、121kv、 2 T:110kv、6.6kv、38.5kv 3 T:35kv、11kv 4 T:10kv、400kv 5 T:110kv、38.5kv 6

7T :35kv、66kv 8T :6kv、400kv 9T :10.5kv、400kv 作业二 1、一条110kV 、80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 ,导线的计算外径为17mm,求输电线路在40°C 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解: 对LGJ-150型号导线经查表得,直径d=17mm,km 2mm 5.31Ω=ρ。 于是有:半径r=17/2=8.5mm ,mm m D D D D ca bc ab 504004.5424433m ==???==单位长度的电阻:2031.5r 0.21(/)150 km s ρ===Ω()()() 140201200.21*10.003640200.225/r r r t km α==+-=+-=Ω????????单位长度的电抗为 m 150400.144510.01570.144510.01570.416(/)8.5D x lg lg km r =+=+=Ω单位长度的电纳为()66617.587.58b *10 2.73*10/5040lg lg 8.5m S km D r ---===集中参数为 () 1r 0.0225*8018R l ===Ω() 1x 0.416*8033.3X l ===Ω() 641b 2.73*10*80 2.18*10B l S --===()41.09*102 B S -=等值电路如图1 所示

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_在线作业_3

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4-25 19:48:51 一、单选题 1. (5分)用户降压变电所母线为平衡节点。()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已知节点1的U1=1.03和δ1=0,待求注入功率P1和Q1,该节点属于()节点。 ? A. PQ ? B. PV ? C. 平衡 ? D. 负荷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3. (5分)某一点的短路容量S f等于该点短路的次暂态电流乘以该点额定电压的倍。()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4. (5分)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由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5. (5分)在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功-角特性曲线中,最大减速面积小于加速面积就能保持系统暂态稳定。()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6. (5分)架空线路换位可以降低线路电阻。()?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7. (5分)1000kV为()压。 ? A. 低 ? B. 中 ? C. 超高 ? D. 特高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8. (5分)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kV。 ? A. 11 ? B. 10 ? C. 10.5 ? D. 9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9. (5分)对于三绕组升压变压器,其等值电抗最小的是()。 ? A. X T1 ? B. X T2 ? C. X T3 ? D. X T1-2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北交《电力系统分析》在线作业二答案

北交《电力系统分析》在线作业二-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为减小系统负荷变化所引起的频率波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足够的无功电源 B.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并使尽可能多的机组参与频率的一次调整 C.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但应尽量较少参与一次调整的机组的数量 D.设置足够的冷备用容量,并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答案:B 2.关于节点导纳矩阵,描述不正确的有() A.阶数等于网络中的节点数 B.是稀疏矩阵 C.是对称矩阵 D.与节点编号无关 答案:D 3.PV节点要求已知节点的() A.电压模值U B.有功功率P和电压模值U C.有功功率P D.无功功率Q 答案:B 4.装有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中可以维持电压恒定的变电所母线属于()。 A.平衡结点 B.不能确定 C.PV节点 D.PQ节点 答案:C 5.在标幺制中,只需选定两个基准,常选的是() A.电流、电抗 B.电压、电路 C.电压、电流 D.电压、功率 答案:D 6.电力网中,任意两点之间电压的代数差,称为() A.电压降落 B.电压损耗 C.电压差 D.电压偏移 答案:B

7.在多电压等级电磁环网中,改变变压器的变比()。 A.改变有功功率分布和无功功率分布 B.功率分布不变 C.主要改变有功功率分布 D.主要改变无功功率分布 答案:D 8.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 B.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C.一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D.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答案:C 9.将三个不对称相量分解为三组对称相量的方法是() A.龙格-库塔法 B.牛顿-拉夫逊法 C.小干扰法 D.对称分量法 答案:D 10.关于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参数计算时,变压器变比的选择,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似计算时,采用实际变比;精确计算时采用平均额定变比 B.精确计算时采用实际变比,近似计算时采用平均额定变比 C.不管是精确计算还是近似计算均应采用额定变比 D.不管是精确计算还是近似计算均应采用平均额定变比 答案:B 11.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A.改善输电线路的电晕条件 B.增大线路电纳 C.减小线路电阻 D.减小线路电抗 答案:D 12.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 A.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系统中变压器的分接头,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B.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的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C.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D.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切除或投入负荷,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答案:C

第1章教案电路分析基础分析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 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 1学时 本节重点 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理想元件模 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 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路模型: 3、常用的理想元件: 二、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 1、电路参数与变量的文字符号与单位 2、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 变量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为求解变量的实际方向无法预先确定的复杂电 路,人为任意设定的电路变量的方向,如图(b)所示。 参考方向标示的方法: ①箭头标示;②极性标示;③双下标标示。

电力系统分析-在线作业

欢迎您:W320901121259 | 退出系统 ?在线作业 ?成绩管理 在线作业 ?进行中的 ?未开始的0 ?已过期的 成绩详细信息 序号时间成绩状态查看1 2013-03-02 21:53:42 100.0 结束 2 2013-03-02 21:48:19 95.0 结束 3 2013-03-02 21:37:01 95.0 结束 返回 电力系统分析-在线作业_A用户名:W320901121259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某一时刻,系统用户所消耗功率之和,称为电力系统的()。 发电负荷 综合用电负荷 经济负荷 供电负荷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综合用电负荷

知识点: 2. 电力系统如图四所示,()。 图四 节点1为平衡节点 节点3为平衡节点 节点4为平衡节点 节点2为平衡节点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节点4为平衡节点知识点: 3.

当电压中枢点供电的各负荷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且负荷的变动较大、供电线路较长时,电压中枢点应采用()的调压方式。 逆调压 恒调压 常调压 顺调压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逆调压 知识点: 4. 一条35kV线路的参数为:r1=0.26Ω/km,L=20km;线路末端最大负荷P max=6MW,功率因数cos=0.95,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max=5000h,则()。 线路全年的电能损耗为5.4×105 kWh 用户全年实际用电量为550万kWh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为5000h 线路全年运行小时为5000h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线路全年的电能损耗为5.4×105 kWh 知识点: 5. ()分配各节点无功电源功率,可以能使电网有功功率损耗?P∑最小。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_课后习题解答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课后习题选择填空解答 第一章 1)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功率损耗称为(D) A、厂用电负荷 B、发电负荷 C、工业负荷 D、供电负荷 2)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Un=110kV,则这个电压表示的是(C) A、相电压 B、1 相电压C、线电压D、3线电压 3)以下(A)不是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A、中性点通过电容接地 B、中性点不接地 C、中性点直接接地 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4)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C) A、30Hz B、40Hz C、50Hz D、60Hz 5)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最大比例的发电厂为(B) A、水力发电厂 B、火力发电厂 C、核电站 D、风力发电厂 6)以下(D)不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A、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B、安全可靠的持续供电 C、保证电能质量 D、电力网各节点电压相等 7)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火力发电需要消耗煤、石油 B、水力发电成本比较大 C、核电站的建造成本比较高D太阳能发电是理想能源 8)当传输的功率(单位时间传输的能量)一定时,(A) A、输电的压越高,则传输的电流越小 B、输电的电压越高,线路上的损耗越大 C、输电的电压越高,则传输的电流越大 D、线路损耗与输电电压无关 9)对(A)负荷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事故。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以上都不是 10)一般用电设备满足(C) A、当端电压减小时,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B、当电源的频率增加时,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C、当端电压增加时,吸收的有功功率增加 D、当端电压增加时,吸收的有功功率减少 填空题在后面 第二章 1)电力系统采用有名制计算时,三相对称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表达式为(A)A.S=UI B.S=3UI C.S=UIcos? D.S=UIsin? 2)下列参数中与电抗单位相同的是(B)A、电导B、电阻C、电纳D、导纳3)三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一般装在(B)A、高压绕组好低压绕组 B、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 C、中亚绕组和低压绕组 D、三个绕组组装 4)双绕组变压器,Γ型等效电路中的导纳为(A ) A.GT-jBT B.-GT-jBT C.GT+jBT D.-GT+jBT 5)电力系统分析常用的五个量的基准值可以先任意选取两个,其余三个量可以由其求出,一般选取的这两个基准值是(D ) A.电压、电流 B.电流、电抗 C.电压、电抗 D.线电压、三相功率

电路分析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图题2-1所示电路中电流i 和电压ab u 。 图题2-1 / 解:设网孔电流为123,,i i i ,列网孔方程: 1231231 2332783923512i i i i i i i i i --=??-+-=??--+=?解得123211i i i =??=??=-?,故133i i i A =-=,233()93ab u i i V =--=-。 2-2 图题2-2所示电路中若123121,3,4,0,8,24s s S R R R i i A u V =Ω=Ω=Ω=== 试求各网孔电流。 【 解:由于10s i =,故网孔电流M20i =。可列出网孔电流方程: M1M1M3M13M3M1M331 247244A (34)4A 88M M M i u i i i i u i i i i i =-?+==-???+=?????=-+=???-=? 2-6电路图如图题2-4所示,用网孔分析求1u 。已知:124535,1,2,2S u V R R R R R μ=====Ω=Ω=。 解:列网孔方程如下:

123123212 342022245i i i i i i u i i i --=??-+-=-??--+=-?, 再加上2132()u i i =-。解得:11113.75, 3.75i A u R i V =-=-= 2-12 电路如图题2-10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各支路电流。 \ 解:标出节点编号,列出节点方程 — 121111()27212211120()422227a a b a b b u V u u u u u V ??=++-=?????????-++=-=???? ,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得各节点电流。 2-17电路如图题2-14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12,i i 。 ; 解:把受控电流源暂作为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方程 12121 (11)4(11)2u u u u i +-=??-++=-? 控制量与节点电压关系为:111u i =Ω ,代入上式,解得

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 (5分)一班制企业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一般()三班制企业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 A. 等于 ? B. 大于 ? C. 小于 ? D. 大于等于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 (5分)对于三绕组降压变压器,其等值电抗最小的是()。 ? A. X T1 ? B. X T2 ? C. X T3 ? D. X T1-3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节点导纳矩阵的自导纳Y ii的绝对值一般小于互导纳Y ij的绝对值。()?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电压中枢点的调压方式有3种:()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 A. 恒 ? B. 逆

? C. 非 ? D. 负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两台同容量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机组1#的调差系数小于机组2#的调差系数,如果系统负荷增加时两台机组均未满载,则()。 ? A. DP G1=DP G2 ? B. DP G1DP G2 ? D. K G1< K G2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6. (5分)对于三绕组升压变压器,其短路电压最大的是()%。? A. U k3 ? B. U k2-3 ? C. U k3-1 ? D. U k1-2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7. (5分)平均额定电压U av包括()kV。 ? A. 525 ? B. 230 ? C. 115 ? D. 37 ? E. 10.5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之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2-1 为何要对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压方程组及磁链方程组进行派克变换? 答:由于同步发电机的定子、转子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定转子各个绕组的磁路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故其电感系数(自感和互感)或为1倍或为2倍转子角θ的周期函数(θ本身是时间的三角周期函数),故磁链电压方程是一组变系数的微分方程,求解非常困难。因此,通过对同步发电机基本的电压及磁链方程组进行派克变换,可把变系数微分方程变换为常系数微分方程。 2-2 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和转子电流中出现了哪些分量?其中哪些部分是衰减的?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试用磁链守恒原理说明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答: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包含:a)基频交流分量(含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基频自由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 为T d b)直流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 a。 c)倍频交流分量(若d、q磁阻相等,无此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 a。 转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包含: a)直流分量(含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自由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为T d’。 b)基频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 a。 产生原因简要说明: 1)三相短路瞬间,由于定子回路阻抗减小,定子电流突然增大,电枢反应 使得转子f绕组中磁链突然增大,f绕组为保持磁链守恒,将增加一个自由直流分量,并在定子回路中感应基频交流,最后定子基频分量与转子 直流分量达到相对平衡(其中的自由分量要衰减为0).

2) 同样,定子绕组为保持磁链守恒,将产生一脉动直流分量(脉动是由于d 、 q 不对称),该脉动直流可分解为恒定直流以及倍频交流,并在转子中感应出基频交流分量。这些量均为自由分量,最后衰减为0。 2-3 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和转子电流中出现了哪些分量?其中哪些部分是衰减的?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 答: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电流和转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与无阻尼绕组的情况相同。衰减时间常数如下: a) 定子基频自由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有3个: ' d T 、 " d T 、 " q T ,分别对应于f 绕组、D 绕组和Q 绕组。 b) 定子直流分量和倍频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均为Ta 。 c ) 转子自由直流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为 " d T 、 ' d T 。 d ) 转子基频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 a 。 产生原因说明:f 绕组与无阻尼绕组的情况相同。另外增加了D 绕组和Q 绕组,这两个绕组中与f 绕组类似,同样要产生直流分量和基频交流分量(f 绕组与D 绕组间要相互感应自由直流分量),但全部为自由分量,最后衰减为0。定子绕组中也有相应分量与之对应。 2-4 为什么要引入暂态电势E q ’ 、E q ” 、E d ” 、E ” ? 答:不计阻尼回路时,E q ’为暂态电动势,它与励磁绕组磁链Ψf 有关,故在扰动前后瞬间不变,可用来计算短路后瞬间的基频交流分量。当计及阻尼回路时,E q ”为q 轴次暂态电动势,由于其正比于f 绕组磁链和D 绕组磁链的线性组合,可用来计算短路后瞬间基频d 轴次暂态电流初始值,E d ”为d 轴次暂态电动势, 用来计算基频q 轴次暂态电流初始值,2 " 2 ""d q E E E +=。 解: cos 0.8?=; 036.87?= 2 5 : 1.2, 0.8, '0.29, "0.25, "0.35 1,1, cos 0.8'"""d q d d q Q q q q d x x x x x U I E E E E E E ?-========已知同步发电机的参数为。发电机在额定运行时,。试计算额定运行状态下同步发电机的、、、、和的值。

电路分析十三章

第十三章非正 13—1 求图示波形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解:f(t) 在第一个周期(πω21=T )内的表达式为 题13-1图 ?????????---+--=) ()() ()(1 11πωα πωαπωαπt E t E t E t f m m m πωααωααωπ≤≤≤≤--≤≤-t t t 111 显然,f(t)为奇函数 f(t)展开为傅里叶级数为 ∑∞ =++ =1 110)cos cos ()(k k k t k b t k a a t f ωω 由于f(t)为奇函数 , 所以 , 有0,00==k a a 。 而 b k =)()sin()()()]sin()([ 2 1111110 t d t k t a E t d t k t a E a m a m ωωπωπ ωωωπ π --+ ? ? = ???+--++-?? ?a t k k t k k t t k k a E a t k k t k k t a E m m πωωωωππωωωπ)]sin(1)cos()cos([0)]sin(1)cos([2121111211 = ka a a k E m sin ) (22 -π (k=1,2,3…….)

13—2 以知某信号半周期的波形如图所示。试在下列各不同条件下画出整个周期的波形: (1)a 0=0; (2) 对所有k,b k =0;(3)对所有 k,a k =0;(4)a k 和b k 为零,当k为 偶数时。 解:(1)当a =0时,在后半个周期上,只要画出f(t)的负波形与横轴(t轴)所围面积与已给出的前半个周期波形所围面积相等即可。以下题解12—2 图中的(b),(c)图均满足此条件。 题13-2图 (a)(b) (c) 题解13-2图 (2)对所有k,b k =0,f(t)应为偶函数,即有f(t)=f(-t),波形如题解12—2图(a)所示,波形对称于纵轴。

西安交大《电力系统分析Ⅰ》在线作业答案

西交《电力系统分析Ⅰ》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 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PV节点的待求量是(A )。 A. Q、δ B. P、Q C. V、δ D. P、V 满分:2 分 2. 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的电压保持为大约恒定的数值(102%—105%UN),这种调压方式为( b)。 A. 顺调 B. 常调压 C. 逆调 D. 顺、逆调 满分:2 分 3. 在高压架空输线1点和2点之间,电压幅值U1大于U2,电压相角角1小于角2,线路有功潮流最可能的流向为( A)。 A. 从1流向2 B. 从1流向大地 C. 从2流向1 D. 从2流向大地 满分:2 分 4. 已知一节点所带负荷,有功功率为P,视在功率为S,则功率因数角为(D )。 A. arcctgP/S B. arcsinP/S C. arctgP/S D. arccos 满分:2 分 5. 潮流方程是(D )。 A. 线性方程组 B. 微分方程组 C. 线性方程 D. 非线性方程组 满分:2 分 6. 以下关于交流输电线路导线分裂技术的优点,错误的是(C)。 A. 减少电晕损耗 B. 减少线路串联电抗 C. 减少线路并联电纳##减少线路串联电纳 满分:2 分 7. 有备用接线方式有(C)。 A. 放射式、环式、链式

B. 放射式、干线式、链式 C. 环式、双端电源供电式 D. B和C 满分:2 分 8. 和架空输电线相比,同截面电缆的电抗(B)。 A. 大 B. 小 C. 相等 D. 都不对 满分:2 分 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有电流流过,电流的通路是(D )。 A. 变压器、输电线 B. 发电机 C. 输电线、中性点 D. 输电线路和线路对地电容 满分:2 分 10. 有备用电源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是(C )。 A. 可靠性高、电压高 B. 可靠性高,造价低 C. 可靠性高,造价高 D. 可靠性低,造价高 满分:2 分 11. 在双挠组变压器的等值参数中,若以变压器额定值为标么基准值,则短路损耗的标么值在数值上等于(A)。 A. 串联阻抗的标么值 B. 串联电抗的标么值 C. 励磁电导的标么值 D. 励磁电纳的标么值 满分:2 分 12. 电力系统分析中,有功功率的单位常用(B )。 A. VAR B. MW C. MVA D. V 满分:2 分 13. 顺调压是指(B)。 A. 高峰负荷时,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电压调低 B. 高峰负荷时,允许电压偏低,低谷负荷时,允许电压偏高 C. 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高 D. 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低 满分:2 分 14. 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的(A)。 A. 可靠性要求 B. 经济性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第二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 1 绪论 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 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 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 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 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 作用是什么? 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

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第一章答案

1-9.各元件的情况如图所示。 (1)若元件A吸收功率10W,求:U a=?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2)若元件B吸收功率10W,求:I b=?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3)若元件C吸收功率-10W,求:I c=?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4)求元件D吸收功率:P=?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5)若元件E输出的功率为10W,求:I e=?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6)若元件F输出功率为-10W,求:U f=?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7)若元件G输出功率为10mW,求:I g=? 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8)试求元件H输出的功率。 解: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 故输出功率为4mW。 1-11.已知电路中需要一个阻值为390欧姆的电阻,该电阻在电路中需承受100V的端电压,现可供选择的电阻有两种,一种是散热1/4瓦,阻值390欧姆;另一种是散热1/2瓦,阻值390欧姆,试问那一个满足要求? 解:该电阻在电路中吸收电能的功率为: 显然,两种电阻都不能满足要求。 1-14.求下列图中电源的功率,并指出是吸收还是输出功率。

解:(a )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b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实际是输出功率6瓦特; (c )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 实际是输出功率6瓦特; (d )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吸收功率为:W A V UI P 623=?==. 1-19.电路如图示,求图中电流I ,电压源电压U S ,以及电阻R 。 解: 1.设流过电压源的12A 电流参考方向由a 点到d 点,参见左图所示。 (1) 求电流I: (2) 求电压U S : 对a 点列写KCL 方程: 由此得: A A A I I ba ac 3125-=--= 故: ()V A I U ac ac 3631212-=-?Ω=?Ω= 另一方面: ()V A A I U dc dc 5461233=+?Ω=?Ω= 故: ()V V V U U U ac dc da 903654=--=-= 由此有: V U U da S 90== (3)求电阻R: 即: V A V U U U cb ac ba 2115136=?Ω-=--= 题图1-19(1)

范世贵主编《电路基础》答案第十三章 一阶电路时域分析

第十三章一阶电路时域分析 13-1 图题13-1所示电路,t<0时K一直在0点。今从t=0时刻开始。每隔T 秒,依次将K向左扳动,扳道4点是长期停住。试画出u(t)的波形,并用阶跃函数将u(t)表示出来。 答案 解: u(t)的波形如图13-1(a)所示。 13-2 粗略画出下列时间函数的波形。 (2)tU(t+1); (1)tU(t); (3)(t-1)U(t-1); (4)-tU(t); (5)tU(t-1)

(6)U(t-1)U(t-2); (7)U(t)+U(t-2); (8)U(-t+3); (9)tU(3t+1); (10)()()t U t δ (11) ()(1)t U t δ-; (12)5(1)t e U t --; (13)U (t-1)-U(t-4)。 答案 解:各波形相应如图题13-2所示。

13-3 求下列导数: (1) [()(1)]d u t U t dt --; (2) [()(1)]d u t U t dt - ; (3) [()] t d e U t dt α-; (4) 5[(4)]t d e U t dt --; (5) 22[()]d tU t dt 答案 解:(1) ()(1) t t δδ--; (2) (1)t δ-;

(3) ()()t t e U t αδα--; (4) 55(4)5(4)t t e t e U t δ-----; (5) ()t δ。 13-4 写出下表格单一元件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i(t)、u(t)的表达式。画出波形。 ()t (u t ) ()u t ()) u t ()i t ()u t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 1.1 题1.1图示一段电路N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标。 (1) 若1t t =时1()1i t A =,1()3u t V =,求1t t =时N 吸收的功率1()N P t 。 (2) 若2t t =时2()1i t A =-,2()4u t V =,求2t t =时N ()P t 解:(1) 111()()() 313N P t u t i t W ==?= (2) 222()( )()414N P t u t i t W ==?-=- 1.2 题1.2图示一段直流电路N ,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电压表内阻对 测试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已知直流电压表读数为 5V ,电流I 。 解: 10 25 P I A V -===- 1.3 题1.3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种情况下供出的功率。 解: (a) 223218s P I R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b) 3515s P I V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c) 31030s P I V W ==?-=- 电流源吸收功率 1.4 题1.4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s U 、R 。 解: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12A+6A=18A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18A-15A=3A 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为 3A-12A-5A=-14A 可得: I=-14A+15A=1A 18331290S U V =?+?= 151123 1.514 R ?-?= =Ω- 1.5 题1.5图示电路,已知U=28V ,求电阻R 。 解:根据电源等效,从电阻R 两端 可等效为如下图等效电路。 有: '415 15442 I A =? =+ ' 448R = Ω+Ω=Ω 可得: '28 7152828 U R U I R = ==Ω-- 1.6 求题1.6图示各电路的开路电压。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_何仰赞-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

第二章 2—1 110 kV 架空线路长70 km ,导线采用LGJ —120型钢芯铝线,计算半径r =7.6mm ,相间距离为3.3m , 导线分别按等边三角形和水平排列,试计算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参数,并比较分析排列方式对参数 的影响。 解:取r D S 8.0= (1) 等边三角形排列,m D D eq 3.3== Ω=Ω?= = =375.1870120 5 .31l S l r R O ρ Ω=Ω????=?==66.27706 .78.0103.3lg 1445.0lg 1445.03 l D D l x X s eq O Ω?=Ω???=??= =---463610012.270106.710 3.3lg 58.710lg 58.7l r D l b B eq eq O (2) 水平排列,m D D eq 158.426.1== Ω=Ω?= = =375.1870120 5 .31l S l r R O ρ Ω=Ω????=?==676.28706 .78.010158.4lg 1445.0lg 1445.03 l D D l x X s eq O Ω?=Ω???=??= =---4 63 610938.170106.710158.4lg 58.710lg 58.7l r D l b B eq eq O 电阻与导线的排列方式无关,相间几何均距越大,等值电抗越大,等值电纳略有越小。 2—4 有一台SFLl —31500/35型双绕组三相变压器,额定变比为35/11,查得 %,8,2.177%,2.1,3000==?==?S S V kW P I kW P 求变压器参数归算到高、低压侧的有名值。 解:MVA S kV V kV V N N N 5.31,11,3521===由题意知 (1) 归算到高压侧的参数 Ω=Ω?=?=2188.05.313510002.1771000222 21N N S T S V P R Ω=Ω?==11.35 .31351008221N N S T S V V X S S V P G N T 52 21010449.235 1 10003011000-?=?=?= S S V S I B N N T 4 2 210 10086.335 5.3110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