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四

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四
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四

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四

【导语】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福建省教师招聘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四。

单选题

1.“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答案:C

2.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B

3.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答案:C

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答案:B

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上课

B.备课

C.课堂练习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答案:A

6.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A.唐代

B.清末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答案:B

7.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赫尔巴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德国大学中任哲学、教育学的教学工作,并以哲学、心理学为基

础致力于建立科学教育学,他为教育学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8.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D

9.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B

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答案:A

1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答案:C

1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B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1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答案:C

15.教材包括( )

A.教科书

B.讲义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答案:D

16.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答案:C

17.“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四书指的是《中庸》《大学》《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8.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不管是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决定教育发展状况都是发展不平衡的体现。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含参考答案)

★绝密★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第I 卷选择题(第 1 ~ 45 题)、第II 卷非选择题(第46 ~ 85 题及 书面表达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卷面总分为120 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15 分) 从A 、B 、C、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 1. The education of the young is always ________ hot and serious topic. A. a B. an C. the D. / ( ) 2. This year’s Dragon Boat Festival falls ________ the second Wednesday in June. A. in B. on C. at D. for ( ) 3. -- Mum, have you seen my mobile i-phone 5? -- The ________ you bought last week? I ’m afraid I havei n t. ’t seen A. one B. this C. it D. that ( ) 4. Travelers on planes ________ keep their mobile phones on because it is against the law. A. needn ’t B. couldn ’t C. mustn ’t D. won ’ t ( ) 5. -- I can’t find any radix isatidis ( 板蓝根) in the drug store! -- People are crazy! ________ experts say there is no use eating it to prevent H7N9, some people still don ’t believe it. A. Although B. Unless C. As a result D. In order to ( ) 6. -- What took you so long? -- I got lost. I have no ________ of direction. A. feeling B. ability C. knowledge D. sense ( ) 7. -- Bayern finally won the 2013 UEFA Champions League Final! -- Wow, ________! A. how excited the news is B. what an exciting news C. how exciting news D. what exciting news ( ) 8. -- Don ’t talk to anybody about the bad news —________ not your sister Kate. A. hardly B. usually C. especially D. simply ( ) 9. Jack ________ me his dictionary and I have looked up the new words in it. A. borrowed B. kept C. lent D. bought ( ) 10. -- We must act now because time is ________. -- Yes. Let ’s start. A. coming out B. giving out C. running out D. cutting out ( ) 11. -- Why didn ’t you stop him going out? -- Sorry, but I ________ a letter and didn ’t see him go out. A. write B. wrote C. was writing D. have written ( ) 12. In some cities, something ________ to stop the sale of live poultry( 活禽) during the past few weeks. A. will do B. has done C. will be done D. has been done ( ) 13. A new traffic law ________ to force the drivers to obey traffic rules last year. A. is passed B. passes C. had passed D. was passed ( ) 14. -- Are you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Speech Competition? -- ________. It ’s too good a chance to miss. A. No problem B. Thanks a lot C. Never mind D. That’s for sure ( ) 15. --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 Sure. We will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A. when we will meet tomorrow morning B. when shall we meet tomorrow morning

2014石家庄教师招聘教育学分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4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B ) 。 1.学校的产生 B .学制的建立C .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 织形式出现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 是( B ) 。 1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他著名的教育著作是( B ) 。 1.《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 特点的要求。 1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未来性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1 ) 。 1 .教育问题 B .教育价值 C .教育事实 D .教育规律

6.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1.康德 B .培根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7.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1 )。 1.赫尔巴特 B .康德 C.培根 D .夸美纽斯 8.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D )。 1.赫尔巴特 B .康德 C.培根 D .杜威 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一论点出自(B )。 1 .洛克的《教育漫话》B .卢梭的《爱弥尔》 C.康德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1 )。 1.学校的产生B .剩余产品的出现C .有了国家D .创造了文字 11.(B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 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1.《大教学论》B .《普通教育学》C . 《民主主义与教育》D .《康德论教育》1 2.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 1 )。 1 .教育 B.教学 C .德育 D .智育 13.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C )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起源论:生物起源论(错)、心理起源论(错)、劳动起源论(对)。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无名氏《大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凯洛夫《教育学》

2016年福建教师招聘《中学语文》真题

2016年福建省中学语文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是( )。 A.怡悦怠工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B.揣度湍急惴惴不安气喘吁吁 C.诋毁抵赖刨根问底中流砥柱 D.奴婢裨益稗官野史髀肉复生 2~3.缺 4.下列作家、作品、作品人物搭配错误的是( )。 A.巴金—《家》—高觉新 B.余华—《活着》—徐福贵 C.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冉?阿让 D.阿?托尔斯泰—《复活》—聂赫留朵夫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送东阳马生序》里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加冠”是指男子十六岁 B.《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 C.《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农历十六 D.《项羽本纪》鸿门宴中,项羽与项伯向东而坐,可见向东是指室内最尊贵的座位 6~8.缺 9.关于高中生45分钟内完成的语文作文字数,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字数应是( )左右。 A.450 B.500 C.600 D.700

10.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12.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3.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14.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16.《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________的诗。 17.鲁迅的小说集除了_____________,还有《呐喊》《故事新编》。 18.《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是________小说的代表人物。 19.缺 20.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2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2.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词。(4分)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精品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 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能够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 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经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5.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D.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6.当前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也使中国面临巨大挑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能够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7.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历史人物 D.生产方式

8.()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新青年》创刊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10.建国后的社会改造中,共产党人用()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A.和平赎买 B.生产合作化 C.互助合作 D.强制划归国有 11.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12.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是在()。

2018年通辽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2018年通辽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1:《学记》中“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要遵循一定顺序进行 B、启发式教学 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 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下列关于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关系的简述中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 B、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C、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 D、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保证 3:下列哪一项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 单项选择题 A、上课气氛 B、学校气氛 C、课堂气氛 D、家庭气氛 4:下列关于教与学的说法中更准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B、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C、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 D、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活动 5:__________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要求() 单项选择题

B、教育目的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6:美国和中国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单项选择题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7: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单项选择题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文雅教育 8: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提出来的。() 判断题 对 错 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作用。() 判断题 对 错 10:下面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英语真题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英语试卷 (课程代码09303)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并严格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卷空白处可作为草稿纸使用。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分为两个部分;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满分55分)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1、—Would you be back some time earlier , David? —Sure._______ A、How come? B、What’s up? C、Take your time. D、It makes no difference. 2、The athlete who lost vision in his teens took up wrestle ,a sport _____touch and feel are more impoortant sight . A、whose B、which C、where D、when 3、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hina will have _____ a chain of adjustmenes in relevant policies in the yeras that follow . A、paid off B、set off C、put off D、shown off 4、We seldom get to see the hard work that happens ______the scen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on B、to C、by D、behind 5、______price ,the newly-developed fridge has a big advantage over any other . A、In terrns of B、By means of C、According to D、behind 6、The boy walking back and forth at the door ,his anxiety was ____to everyone present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例题 一、单向选择(70 题) 1、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分类,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C.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D.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2、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3、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 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比较均匀 D.没有规律 4、我们说一个学生的智力好,通常是指学生在认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其核心是()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注意力 D.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5、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大学》 6、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 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 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7、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C.学生和教科书 B.教师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8、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明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学校为了保证升 学率,就把小明开除了。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 C.人身权 B.名誉权 D.受教育权 9、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 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 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 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 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 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0、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11、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B.五四以后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教师招聘复习题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教师招聘复习题)1.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C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着名教育家(A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4.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A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觊洛夫 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B)。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D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D )。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D)。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10.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A )。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A )。A.交往的过程 B.学习的过程 C.德育的过程 D.认识的过程。 12.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B )。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 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 13.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C )。 A.校长

2016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英语真题

2016 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英语试卷 (课程代码09303)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并严格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卷空白处可作为草稿纸使用。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分为两个部分;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满分55 分) (一)单项选择(共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40 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1、—Would you be back some time earlier , David? —Sure. A、How come? B、What’s up? C、Take your time. D、It makes no difference. 2、The athlete who lost vision in his teens took up wrestle ,a sport touch and feel are more impoortant sight . A、whose B、which C、where D、when 3、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hina will have a chain of adjustmenes in relevant policies in the yeras that follow . A、paid off B、set off C、put off D、shown off 4、We seldom get to see the hard work that happens the scen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on B、to C、by D、behind 5、price ,the newly-developed fridge has a big advantage over any other . A、In terrns of B、By means of C、According to D、behind 6、The boy walking back and forth at the door ,his anxiety was to everyone present .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精品解析 一、单项选取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原则是()。 A.对世界与否具备统一性问题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与否运动发展问题不同回答 D.对世界与否可以结识问题不同回答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最重要自然科学基本是()。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3.物质“客观实在性”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实物 B.物质详细形态和构造 C.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结识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依照 B.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5.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C.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 D.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原理

6.当前国内面临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同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也使国内面临巨大挑战。这体现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根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主次方面是互相联系 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观点看问题 7.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历史人物 D.生产方式 8.()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A.《新青年》创刊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民主革命大纲制定 9.毛泽东思想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10.建国后社会改造中,共产党人用()方式顺利完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和平赎买 B.生产合伙化 C.互助合伙 D.强制划归国有 11.下列对新民主主义判断,对的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性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独立社会形态 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社会 12.毛泽东初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概念是在()。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

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复习 一、复习要求(由于招考题目仅为高考知识,所以本内容以均为高考知识点) 1、理解集合及表示法,掌握子集,全集与补集,子集与并集的定义; 2、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熟练地转化四种命题,掌握反证法; 4、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两个命题的充要关 系; 5、学会用定义解题,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等价变换等思想方法。 二、学习指导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中元素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分类: ①按元素个数分:有限集,无限集; 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如数集{y|y=x2},表示非负实数集,点集{(x,y)|y=x2}表示开口向上,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 (3)集合的表示法: 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著规律的无限集,如N+={0,1,2,3,…}; ②描述法。 2、两类关系: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 (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表示,当A?B时,称A是B的子集;当A≠?B时,称A是B的真子集。 3、集合运算 (1)交,并,补,定义:A∩B={x|x∈A且x∈B},A∪B={x|x∈A,或x∈B},C U A={x|x∈U,且x?A},集合U表示全集; (2)运算律,如A∩(B∪C)=(A∩B)∪(A∩C),C U(A∩B)=(C U A)∪(C U B), C U(A∪B)=(C U A)∩(C U B)等。

4、命题: (1)命题分类:真命题与假命题,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2)复合命题的形式:p且q,p或q,非p; (3)复合命题的真假:对p且q而言,当q、p为真时,其为真;当p、q中有一个为假时,其为假。对p或q而言,当p、q均为假时,其为假;当p、q中有一个为真时,其为真;当p为真时,非p为假;当p为假时,非p为真。 (3)四种命题:记“若q则p”为原命题,则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逆命题为“若q则p“,逆否命题为”若非q则非p“。其中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假,即等价。因此,四种命题为真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 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定义:对命题“若p则q”而言,当它是真命题时,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当它的逆命题为真时,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两种命题均为真时,称p是q的充要条件; (2)在判断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个命题是条件,哪个命题是结论,其次,结论要分四种情况说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分且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看,若记满足条件p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A,满足条件q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B,则当A?B时,p是q的充分条件。B?A时,p是q的必要条件。A=B时,p是q的充要条件; (3)当p和q互为充要时,体现了命题等价转换的思想。 6、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7、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会用集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函数 一、复习要求 7、函数的定义及通性; 2、函数性质的运用。 二、学习指导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分章练习题集(附答案6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B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他著名的教育著作是( B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D.未来性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6.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A )。 A.康德 B.培根 C.夸美纽斯 D.赫

尔巴特 7.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 )。A.赫尔巴特 B.康德C.培根 D.夸美纽斯 8.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D )。 A.赫尔巴特 B.康德C.培根 D.杜威 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 B )。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卢梭的《爱弥尔》 C.康德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A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11.( B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12.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A )。

2016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6年教招考试教育综合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 70分) 1、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 A、细胞学和药学奖 B、生理学和医学奖 C、病理学和化学奖 D、生物学或化学奖 2、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交给中国的() A、 B、 C、 D、 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是() A、慈善法 B、大会发 C、债券法 D、国家安全法 4、2016年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5年中国国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 A、8.1% B、7.8% C、7.2% D、6.9% 5、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以此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A、60周年 B、65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6、“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的两个翻番是指()。 (1)国家科技总量翻番(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3)国生产总值翻番(4)农村人均生产总值翻番 A、(1)(3) B、(2)(4) C、(1)(4) D、(2)(3) 7、2016年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访问的中英东三国是() (1)沙特(2)捷克(3)埃及(4)伊朗 A、(1)(2)(3) B、(2)(3)(4) C、(1)(3)(4) D、(1)(2)(4)

8、根据《教师法》,下列属于教师义务的是() 9、A、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B、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C、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习团队,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9、《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要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学生安全信息及时告知监护人,下列属于通报容的是() (1)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情况 (2)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掌握情况 (3)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 (4)学生非正常缺席或擅自离校情况 A、(1)(2)(3) B、(1)(2)(4) C、(1)(3)(4) D、(2)(3)(4) 10、《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总体要求提出的基本原则是() 11、(1)师德为先,以德化人 (2)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3)规模适当,结构合理 (4)提升质量,提高待遇 (5)改革机制,激发潜力 A、(1)(2)(3)(4) B、(1)(2)(3)(5) C、(1)(3)(4)(5) D、(1)(2)(4)(5) 11、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达到()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12、根据《教师案例》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考试的限制年限是() A、1年 B、3年 C、5年 D、8年 1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 14、A、杜威 B、凯瑟夫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 14、具有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特征的教育阶段是() 15、A、原始社会教育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学)一 第一部分教育学填空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0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10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03、人们都认为,教育是(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以(教育影响)为中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0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的产生)。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10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106、各国教育制度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不同的学制类型。(双轨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类型。 107、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正式的学制(癸卯学制)[即《秦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一直使用到建国,是中国近代史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08、19世纪末,欧美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九年或九年以上)。109、(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以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10、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1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12、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 113、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教育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14、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确立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 115、在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 116、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要溯源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117、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为(产婆术),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柏拉图)是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观点,他提倡的(和谐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