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本章重点介绍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羧酸衍生物的形成及其机制;二元羧酸的某些特征反应;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其机制;碳酰胺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分子中含有羧基( 或简写为-CO OH )的化合物称为羧酸(carbox yl ic a cid ),其通式为RCOOH (甲酸R=H)。羧基(car boxyl )是羧酸的官能团,它是有机化合物中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最高氧化形式,因此羧酸对一般氧化剂是稳定的。

羧酸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羧酸衍生物(ca rb oxyl ic a cid d eriv ative)。重要的羧酸衍生物有酰卤、酸酐、酯和酰胺。

羧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洗涤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食用醋是含有2%乙酸的水溶液;食用油是羧酸甘油酯。在生物体内,某些羧酸是动植物代谢的重要物质,它们参与了动植物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生理活性;某些羧酸衍生物是许多昆虫幼虫的激素,能控制昆虫的发育。在医药工业上,羧酸常用作合成药物的原料或中间体,有些药物本身就是羧酸或其衍生物,因此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与医药关系十分密切的有机物。

你在学习完本章节后,应能回答以下问题: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有几种?

2.羧基中存在着什么电子效应?羧酸在性质上如何反映出羧基结构中存在着这种电子效应的?

3.羧酸的酸性强弱取决于哪些因素,有何规律?

4.什么叫酯化反应?不同结构的醇与羧酸酯化反应的机制是否相同?可否写出反应机制?

5.不同的二元酸受热时所发生的反应有何差异?

6.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和氨解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反应机制如何?它们的活性次序如C O

OH

何?

7.什么叫酰化反应,什么叫酰化剂?

8.什么类型的酯才能进行Claisen酯缩合反应?

9.缩二脲反应可用于鉴别含有什么结构的化合物?

9.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9.1.1羧酸的结构

羧基中的碳原子与醛、酮中的羰基一样,也是sp2杂化,它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氧原子和另一个碳原子或氢原子形成三个σ键,这三个σ键在同一平面上,键角约120°。羧基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一个氧原子的p轨道形成一个π键,同时羟基氧原子上的p电子对与π键形成p-π共轭体系。其结构可表示如下:

(Ar)R C

O

O

H (Ar)R C

O

O H

(b)

(a)

由于p-π共轭的影响,使羧基中的键长部分平均化。例如,X-光衍射和电子衍射证明,在甲酸分子中C=O键长为123pm,较醛、酮羰基键长120pm略有所增长,C—O单键键长为136pm,较醇中的C—O键长143pm短些。

当羧基离解为负离子后,带负电荷的氧更容易提供电子,从而增强了p-π共轭作用,使负电荷完全均等地分布在两个氧上,两根C—O键的键长完全相等,均为127pm,没有双键与单键的差别。

9.1.2 分类和命名

羧酸根据羧基所连接的烃基不同,分为脂肪酸、脂环酸和芳香酸;根据分子中所含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依据烃基饱和与否,可分为饱和羧酸和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又可分为烯酸和炔酸。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十一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 引言 羧基(一;.r -)是羧酸的官能团,是由羰基和羟基组成的。由于羰基的碳氧双键与羟基氧原子的共轭效应的作用,使羟基中氧原子电子向羰基转移,羟基的氢易离解而显酸性。羧基中羟基也能被其它基团取代生成羧酸衍生物。羧基是吸电子基,a- H 具有活性,可以被卤代。此外羧酸还能被还原和发生 脱羧反应。 [I 这里所讨论的羧酸衍生物主要是指羧基中羟基被取代后生成的酰卤(R-c-x),酸酐 O 0 11 II ((ACOb°b,酯(R^C-OR'),酰胺(R-C-NH2)以及由酰胺脱水后生成的产物腈(RCN) 在羧酸衍生物中羰基与卤素,酰胺基,烷氧基和氨基相连,由于卤素,氧原子和氮原子的负电性以及孤对 电子的作用,使羰基碳上正电性不同,因此它们发生亲核反应性质也有差另U。羧酸衍生物还能发生还原反 应。 11.1羧酸的酸性 羧酸是弱酸,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 RCOOH + MaOH ---------------------------- R COONa + 羧酸酸性的强弱与所连的基团有关,连吸电子基团的羧酸酸性较强,而连供电子基团的酸性相对较弱。如下列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为: ① CH3CH2CHCOOH > CH3CHCH2COOH > CH2CH2CH2COOH CI 01 01 11.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羧基中的羟基被卤素、酰胺基、烷氧基和氨基取代形成酰卤、酸酐、酯和酰胺等羧酸衍生物。 1、酰卤的形成 CI3CCOOH CHCI3CCOOH CH3CICOOH COOH COOH COOH COOhi COOH CH3OCHj NO2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学)(九)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四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一选择题 1. 比较化合物乙酸(I)、乙醚(II)、苯酚(III)、碳酸(IV)的酸性大小是: (A) I>III>II>IV (B) I>II>IV>III (C) I>IV>III>II (D) I>III>IV>II 2. 下列反应应用何种试剂完成 (A) LiAlH 4 (B) NaBH 4 (C) Na + EtOH (D) Pt/H 2 3. 比较取代羧酸FCH 2COOH(I),ClCH 2COOH(II),BrCH 2COOH(III),ICH 2COOH(IV)的酸性大小是: (A) I>II>III>IV (B) IV>III>II>I (C) II>III>IV>I (D) IV>I>II>III 4.戊二酸受热(300 C)后发生什么变化 (A) 失水成酐 (B) 失羧成一元酸 (C) 失水失羧成环酮 (D) 失水失羧成烃 5. 哪种羧酸衍生物具有愉快的香味 (A) 酸酐 (B) 酰氯 (C) 酰胺 (D) 酯 6. 有强大爆炸力的三硝基甘油属于下列哪类物质: (A) 酸 (B) 碱 (C) 脂 (D) 酯 7. 增塑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由下列哪两种物质合成的: (A) 丁醇和邻苯二甲酸酐(B) 丁酸和邻苯二酚 (C) 邻苯二甲酸酐和氯丁烷 (D) 邻苯二酚和甲酸丁酯 8.下列反应经过的主要活性中间体是: (A) 碳正离子(或离子对中,碳原子为正电一端) (B) 碳负离子(及烯醇盐负离子碎片) (C) 卡宾(即碳烯Carbene) (D) 乃春(即氮烯Nitrene) (E) 苯炔(Benzyne) 9. 下列反应经过的主要活性中间体是: (A) 碳正离子(或离子对中碳原子为正电一端) (B) 碳负离子(及烯醇盐负离子碎片) (C) 卡宾(即碳烯Carbene) (D) 氮宾(即氮烯Nitrene) (E) 苯炔(Benzyne) 10. Claisen 酯缩合的缩合剂是强碱 ,用以增长碳链.从反应活性中心看,它们是 (A) 一个羧酸酯出羰基,一个醛出-C (B) 一个羧酸酯出羰基,一个醇出-C (C) 两个羧酸酯,一个出羰基,一个出-C (D) 两个醛或酮,一个出羰基,一个出-C 11. 可以进行分子内酯缩合的二酯是: (A) 丙二酸二乙酯 (B) 丁二酸二乙酯 (C) 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D) 己二酸二乙酯 12. 乙酰基水杨酸(Aspirin )的结构是下列何种 2CO 2 +NH 2CONH 2 EtOOCCH 2CH 2CH 2CH 2CO 2Et O CO 2Et NaOEt EtOH CH 3O O O O COOH COOH CH 2C C O A . COOH B . C . D . CH 3 CH 3C O CH

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本章重点介绍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羧酸衍生物的形成及其机制;二元羧酸的某些特征反应;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其机制;碳酰胺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分子中含有羧基( 或简写为-COOH )的化合物称为羧酸(carboxylic acid ),其 通式为RCOOH (甲酸R=H )。羧基(carboxyl )是羧酸的官能团,它是有机化合物中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最高氧化形式,因此羧酸对一般氧化剂是稳定的。 羧酸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羧酸衍生物(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重要的羧酸衍生物有酰卤、酸酐、酯和酰胺。 羧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洗涤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食用醋是含有2%乙酸的水溶液;食用油是羧酸甘油酯。在生物体内,某些羧酸是动植物代谢的重要物质,它们参与了动植物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生理活性;某些羧酸衍生物是许多昆虫幼虫的激素,能控制昆虫的发育。在医药工业上,羧酸常用作合成药物的原料或中间体,有些药物本身就是羧酸或其衍生物,因此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与医药关系十分密切的有机物。 你在学习完本章节后,应能回答以下问题: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有几种? 2.羧基中存在着什么电子效应?羧酸在性质上如何反映出羧基结构中存在着这种电子效应的? 3.羧酸的酸性强弱取决于哪些因素,有何规律? 4.什么叫酯化反应?不同结构的醇与羧酸酯化反应的机制是否相同?可否写出反应机制? 5.不同的二元酸受热时所发生的反应有何差异? C O OH

第十五章羧酸、羧酸衍生物(一)

第十五章羧酸、羧酸衍生物(一) 一、羧酸 [教学目的]: 1、熟悉羧酸的命名和分类 2、掌握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脱羧反应 羧酸的酸性 [课堂组织]:羧酸(carboxylic acids)的官能团是羧基(carboxyl group), ,简写为-COOH 或-CO2H。羧酸结构中最简单的是一元羧酸,其它 羧酸的结构与其相似。 一元羧酸的通式为RCO2H,其中R为氢或烃基。 两分子羧酸容易通过氢键缔合成二缔合体: 在固态、液态和中等压力的气态下一元羧酸主要以二缔合体的形式存在,在稀溶液中或高温蒸汽中二缔合体离解。 一元羧酸二缔合体用物理方法测定的键长、键角平均值为: C=O 123pm,∠OCO 122-123°, C-O 136pm, O-H…O 260-270pm 在甲酸()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可以认为羧基碳原子为杂化。一元羧酸的分子轨道模型见图(a) 羧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成羧酸根负离子:

羧酸根中两个C-O键是等同的,其键长在126pm左右(用羧酸盐测定)。因此,在羧酸根中羧基碳原子P电子和两个氧原子上的p电子是共轭的,可用共振式表示: 羧酸根中的负电荷平均分配在两个氧原子上。羧酸根的分子轨道模型见图(b)。 羧酸分子中羟基氧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也与羰基上的电子共轭,其结构可用共振式表示: 几个经典结构式中正负电荷分离的能量较高,在共振杂化体中的贡献较小。羧酸分子中碳-氧双键的键长与醛酮分子中的碳-氧双键相近。 15.1羧酸 15.1.1命名 根据羧酸分子中所含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monocarboxylic acids)、二元羧酸(dicarboxylic acids)等;根据烃基的结构不同,又可分为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或芳香酸;根据不饱和羧酸中不饱和键与羧基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共轭羧酸和非共轭羧酸等。 在系统命名法中含碳链的羧酸是以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羧基碳原子开始进行编号,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酸,以此作为母体,然后在母体名称的前面加上取代基的名称和位置。例如: 含碳环的羧酸则是将环作为取代基命名。例如: 许多羧酸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因此,还有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反映其来源的习惯名。例如:甲酸、乙酸和苯甲酸又分别称为蚁酸、醋酸和安息酸。

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 用系统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 3CHCOOH CH 3 (2) CH 3CHCHCOOH Br CH 2CH 3 (3) C H CH 3CH 2 COOH H (4) C C H H COOH (5) COOH COOH (6) COOH CHO (7) CH 3CH(COOH)2 (8) H 2C CH 2 C O O 2 O (9) CICH 2CH 2COOC 6H 5(10) O C O (11) HC N(CH 3)2 O (12) CH 2 C CH 2 C N Br O O (13) CH 3CHCCI CH 3 O (14) CH 3CH 2CHCH 2CONHCH 3 CH 3 (15) C 2H 5OCCI O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顺-2-丁烯酸 (2)3-苯基-2-溴丙酸 (2)反-4-叔丁基环己烷羧酸 (4)庚酰氯 (5)邻苯二甲酸酐 (6)碳酸二异丙酯 (7)戊内酰胺 (8)N ,3-二乙基己酰胺 (9)α-苯丙酸苯酯 3.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

(1) CH 3CHCOOH; CH 3CHCOOH; CH 2CH 2COOH F Br Br (2) CH 2CH 2CH 2COOH;HOOCCH 2CH 2COOH;HOOCCH CHCOOH (3) CH 3CH 2COOH;HC CCOOH; CH 2 CHCOOH; N CCOOH (4) COOH NO 2 NO 2 ; COOH ; COOH NO 2 ; COOH CH 3 (5) H 3NCH 2COOH; HOCH 2COOH; HSCH 2COOH + 4.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1) CH 2CO 2H CH 2CO 2H ΔBa(OH)2 ? (2) (CH 3)2CHOH + CH 3 C CI O ? (3) HC C HC C O O O + CH 3CH 2OH ? (4) CH 2C CH 2 C O O O + 2NH 3 ? (5) 2CH 3CH 2COC 2H 5 O ?NaOC H (R)-2- 辛醇 (S)-2-辛胺(R)-2-辛胺 (16) 5. 完成下列反应: (1) (CH 3)3C CI Mg,无水乙醚 ? CO 2 ? H 3O ?+ (2) CH 3COOH ? 2 ?322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答案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答案 1.略 2.(1)乙二酸>丙二酸>甲酸>乙酸>苯酚 (2)F3CCOOH>ClCH2COOH>CH3COOH>C6H5OH>C2H5 OH 3. (1)乙酸 乙醇 乙醛托伦试剂 银镜 NaHCO3 CO 2 4.(1)A.H3+O,B.SOCl2,C.NH3,D.P2O5/△,F. NaOBr/NaOH,G.H2, Pd-BaSO 4 (3) NH3; NH2CONHCONH2

O O O (3) (4) O O O

O (5)CHO+ C2H5OH

中靠氯原子近的羧基的酸性较强。 13. (1)CH3CH2O-的碱性较强。因CH3COO-负离子的负电荷平均分配在两个氧原子上;CH3CH2O-负离子的负电荷定域在一个氧原子上,较不稳定,与质子作用的倾向性较大。 (2)CH3CH2CH2COO->ClCH2CH2COO-(由于Cl的诱导作用而较稳定)。 (3) ClCH2CH2COO-较强;CH3CHClCOO-中,Cl靠近—COO-中心而较稳定。 (4)FCH2COO-较强;F2CHCOO-含有两个F原子之故。 (5)CH3CH2CH2COO-较强;HC≡CCH2COO-中HC≡C—吸电子诱导效应之故。

反应式略。 15. A. CH3COOCH=CH2 B.CH3CH=COOCH3 反应式略。 18.

CH CNa CH 3I CH 3C CH CH 3CH=CH 2 Br 2 CCl 4 CH 3CHBrCH 2Br CH 2 (COOC 2 H 5) 2 C 2H 5ONa CH(COOC 2H 5)2CH(COOC 2H 5)2CH 3CHBrCH 2Br CH 3CHCH 2-CH(COOC 2H 5)2 CH(COOC 2H 5)2 H 3O+ +H 2 ,Lindlar --2+目标产物 3) H CNa CH 3I CH 3C CH CH 3CH=CH 2 Br 2 CCl 4CH 3CHBrCH 2Br CH 2(COOC 2H 5)2C 2H 5ONa CH(COOC 2H 5)2CH(COOC 2H 5)2CH 3CHBrCH 2Br CH 3CHCH 2-CH(COOC 2H 5)2 CH(COOC 2H 5)2H 3O++H 2,Lindlar --2+ 目标产物 3) Br 2CCl 4 CH 2BrCH 2Br CH 2(COOC 2H 5) C 2H 5ONa CH(COOC 2H 5)CH(COOC 2H 5)CH 2BrCH 2Br CH 2CH 2-CH(COOC 2H 5)2CH(COOC 2H 5)2 C 2H 5OH H + CH 2=CH 2 --2+4)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羧酸 取代酸及羧酸衍生物作业(1)

羧酸取代酸及羧酸衍生物一、命名下列化合物 二. 1.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2.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3. 将下列化合物,按α-H 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4. 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5. 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6、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大小排列 7. 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的顺序是: 8. 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式含量最多的是 9.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强至弱顺序是 10. 下列化合物的亚甲基活性(或酸性)最强的是 11.将下列化合物,按α-H 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12. 将下列化合物按烯醇化由易到难排列成序: 13. 下列反应应用何种试剂完成? A、LiAlH 4B、NaBH 4 C、Fe + CH 3 COOH D、Pt + H 2 14. 下面哪些化合物能用NaBH4还原:

15.按α-氢的活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 16、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大小排列 17. 将下列化合物,按α-H 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三、鉴别 1、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2. 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3. 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四、完成下列反应

五、推断结构 1.

3. 可由下列步骤合成止痛药Miltown,写出A,B,C,D的结构式 六、写出下列反应机理(附加题) 七、合成 2. 由苯及其它必要的试剂合成 5. 以丙二酸及C4有机原料合成化合物 6. 由乙酰乙酸乙酯、乙炔和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

7. 由己二酸及苯甲腈合成 10. 由丙二酸二乙酯和不超过三个碳的原料及必要试剂合成 11. 由苯,丙二酸二乙酯合成5-苯基-1,3-环己二酮。 作业-2 一、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二.合成 1. 由苯及环己酮合成6-苯基己酸 4. 由不超过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合成N-正丁基异戊酰胺。

第十二章羧酸取代酸及羧酸衍生物作业(1)

羧酸取代酸及羧酸衍生物 (B) (C) (?} (E) 按 a -H 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COCHj COJCJH5 ,CHaCHCOaCjH, , CH 3CHCO 2C 2H £ 、 CH 3CH 2CO 2C 2H 5 (2} ⑶ (4) 按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NCCH 2COOH , O 2NCH 2COOH t CH 3CH 2CH 2COOH , HC = CCH 2COOH (D) 1. 、命名下列化合物 Q Q 3. CH J CH J H H COOH 4. /=\ ? /CH i O c -N o CH a HO -CHCH 2COOH 7. 9. 11. o ^HCH 2C ^NH <^NO 2 H 3C _^-C ^N ( C 2HJ 2 CH 2COOH CH 2-^H-OH CH 0 CCH^COjH 1.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COOH NO COOH (B) COOH OCHj COOH (D) (A) 2.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HC -C ^O COOH JcOOH COOH (C) 6. COOCH {H 3C)Z N-Q COOH CIH O COOH 3. 将下列化合物, r CH 3CHCO 2C 2H 5 (1) 4. 将下列化合物, (C)

5.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FCH^COOH , CH 2=CHCH i COOH . NCCH a COOH , (A) (B) (CJ CICH 2COOH , (CH 3)2CHCH 2COOH (D)(E) 6、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大小排列 COOH SH 8.下列化合物中烯醇式含量最多的是 (A) CHaCOC^COCHj (B) CHaCOCHjCOOCHa (C) CH 2{COOCH 3)2 (D)CH 3COCH 3 下列化合物的亚甲基活 性 CH 3COCH 2COCH 3 B CH 3COCH ;CO 2C2H S C. CH 3COCH 2NO 2 11. 将下列化合物,按 a -H 酸性从强到弱顺序排列 CI[3CH 3CHO : CII ^COCII . 3 CH 3CII 2COC1 , (1) ⑵ ⑶ 14.下面哪些化合物能用NaBH4还原: SH COOH OCR, OCH 2 NO 2 (1) (2) ⑶ 7.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的顺序是: COOH COOH b. COOH COOH 9.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强至弱顺序是 COOET CI COOH H COOH B. D. OCHj 10. D. C2H5O2CCH2CO2C2H5 (或酸性)最强的是 (CH 3CO).O . CH 3CII 2CO 2CH 3 : CIl^CI^CO^lI (4) (5) ⑹ 将下列化合物按烯醇化由易到难排列成序: O 0 o O Il II n i\ CHsCCHjCCHs B 匚如匚出匚0匚沁 彳 下列反应应用何种试剂完成? HO —*■ 12. 13. A 、LiAIH 4 B 、NaBH 4 O O II II C CHiCCHjCCtHt COOC 日 g C 、Fe + CH 3COOH D. D 、Pt + H 2 o I! CHgCCHj

大学有机化学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0.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如有俗名请注出)或写出结构式 a. (CH 3)2CHCOOH b. OH COOH c. d.CH 3CHCH 2COOH Br e.CH 3CH 2CH 2COCl f.(CH 3CH 2CH 2CO)2O g. h.CH 3CH 2CH 2OCOCH 3 i. CONH 2 j. HOOCC=CCOOH k.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l. 甲酸异丙酯 CH 3CH=CHCOOH CH 3 CH 2COOC 2H 5 n. 尿素 o. 草酸 p. 甲酸 q. 琥珀酸 r. 富马酸 s. 苯甲酰基 t. 乙酰基 答案:a. 2-甲基丙酸 (异丁酸) b.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 c. 2-丁烯酸 d 3-溴丁酸 e. 丁酰氯 f. 丁酸酐 g. 丙酸乙酯 h. 乙酸丙酯 i. 苯甲酰胺 j. 顺丁烯二酸 s. C O t. H 3C O k. COOCH 3 COOCH 3 l. HCOOCH(CH 3)2 m.CH 3CH 2CONHCH 3 n.NH 2CONH 2o.HCOOH p.HOOCCH 2CH 2COOH q.HOOCCOO H r.HOOC C C H COOH 10.2 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 a. CH 3CH 2CHBrCO 2H b. CH 3CHBrCH 2CO 2H c. CH 3CH 2CH 2CO 2H d. CH 3CH 2CH 2CH 2OH e. C 6H 5OH f. H 2CO 3 g. Br 3CCO 2H h. H 2O 答案: 酸性排序 g > a > b > c > f > e > h > d 10.3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a. 22724 b.(CH 3)2CHOH + COCl H 3C c. HOCH 2CH 2COOH LiAlH 4 d.NCCH 2CH 2CN + H 2O NaOH H + e. CH 2COOH CH 2COOH Ba(OH)2 f. CH 3COCl + CH 3 AlCl 3 g. (CH 3CO)2O +OH h. CH 3CH 2COOC 2H 5 NaOC 2H 5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OH COOC 2H 5 (1) (2) COCl C 2H 5O O O (3) (4)丁二酰亚胺;(5)α-甲基丙烯酸甲酯;(6)亚油酸;(7)柠檬酸;(8)苹果酸; 解: (1) 邻羟基苯甲酸乙酯 (2) 对乙氧基苯甲酰氯 (3) γ-戊内酯 (4) N H O O (5) CH 2=CCH 3COOCH 3 (7) (6) HOOCCH 22COOH OH COOH O OH (8)HOOCCH(OH)CH 2COOH 2.写出丙酸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 (1) NaHCO 3 (2) SOCl 2,Δ (3)(CH 3CO)2O ,Δ (4)C 2H 5OH ,少量浓H 2SO 4,Δ (5)NH 3,Δ (6)LiAlH 4,干醚,然后H 3O + (7)B 2H 6-THF ,然后H 2O (8)HgO,Br 2, Δ (9) 催化量P ,Cl 2,Δ (10)PBr 3, Δ 解:(1) CH 3CH 2CONa (2) CH 3CH 2COCl (3) CH 3CH 2COOCCH 3 (4) CH 3CH 2COOCH 2CH 3 (5) CH 3CH 2CONH 2 (6) CH 3CH 2CH 2OH (7) CH 3CH 2CH 2OH (8) CH 3CH 2Br (9) CH 3CH 2CH 2Cl (10) CH 3CH 2COBr 3.写出丙酰氯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 (1)H 2O ,Δ (2)C 2H 5OH ,Δ (3)C 6H 5OH ,Δ (4)CH 3NH 2,Δ (5)C 6H 5NH 2,Δ (6)H 2,Pd (7) H 2,Pd/BaSO 4,S-喹啉 (8)2CH 3CH 2MgBr,干醚,然后H 3O + (9)(C 2H 5)2CuLi / Et 2O (10)(CH 3CH 2CH 2)2CuLi,乙醚 解: (1) CH 3CH 2COOH (2) CH 3CH 2COOC 2H 5 (3) CH 3CH 2COOC 6H 5 (4) CH 3CH 2CONHCH 3 (5) CH 3CH 2CONHC 6H 5 (6) CH 3CH 2CH 2OH (7) CH 3CH 2CHO (8) CH 3CH 2COH(CH 2CH 3)2 (9) CH 3CH 2COC 2H 5 (10) CH 3CH 2COCH 2CH 2CH 3 4.写出苯甲酰胺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 (1)H 2O ,H +,Δ (2)H 2O ,HO -,Δ (3)C 2H 5OH ,H +,Δ (4)LiAlH 4,乙醚,然后H 3O + (5)P 2O 5,Δ 解: (1) (2)(3) (4) (5) COOH COO - COOC 2H 5 CH 2NH 2 CN 5.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A .甲酸 B.丙酸 C.丙二酸 D. 丙烯酸 (2)A .甲基丙烯酸甲酯 B.乙酸丁酯 C. 丁酸乙酯

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本章重点介绍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羧酸衍生物的形成及其机制;二元羧酸的某些特征反应;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其机制;碳酰胺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分子中含有羧基( 或简写为-CO OH )的化合物称为羧酸(carbox yl ic a cid ),其通式为RCOOH (甲酸R=H)。羧基(car boxyl )是羧酸的官能团,它是有机化合物中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最高氧化形式,因此羧酸对一般氧化剂是稳定的。 羧酸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羧酸衍生物(ca rb oxyl ic a cid d eriv ative)。重要的羧酸衍生物有酰卤、酸酐、酯和酰胺。 羧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洗涤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食用醋是含有2%乙酸的水溶液;食用油是羧酸甘油酯。在生物体内,某些羧酸是动植物代谢的重要物质,它们参与了动植物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生理活性;某些羧酸衍生物是许多昆虫幼虫的激素,能控制昆虫的发育。在医药工业上,羧酸常用作合成药物的原料或中间体,有些药物本身就是羧酸或其衍生物,因此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与医药关系十分密切的有机物。 你在学习完本章节后,应能回答以下问题: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有几种? 2.羧基中存在着什么电子效应?羧酸在性质上如何反映出羧基结构中存在着这种电子效应的? 3.羧酸的酸性强弱取决于哪些因素,有何规律? 4.什么叫酯化反应?不同结构的醇与羧酸酯化反应的机制是否相同?可否写出反应机制? 5.不同的二元酸受热时所发生的反应有何差异? 6.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和氨解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反应机制如何?它们的活性次序如C O OH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13章 羧酸 学习要求: 1. 掌握羧基的结构和羧酸的化学性质 2. 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3. 掌握羧酸的制备方法以及重要的羧酸的主要用途 4. 掌握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特性反应 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 )的一类化合物称为羧酸(Carboxylic acid )。羧基是羰酸 的官能团。除甲酸外,羧酸可看作是烃的羧基衍生物,其通式为:按羧基所连的烃基种类不同,羧酸可分为脂肪族羧酸、脂环族羧酸和芳香族羧酸。按烃基是否饱和,可分为饱和羧酸和不饱和羧酸。按羧酸分子中所含羧基的数目不同,又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三元羧酸等。二元及二元以上羧酸统称为多元羧酸。 羧基中的碳原子也是sp 2杂化方式成键的,它用三个sp 2杂化轨道分别与-OH的氧原子,羰基的氧原子和一个烃基的碳原子(也可以是一个氢原子)以σ键相结合,且这三个σ键在同一平面内。羰基碳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与羰基氧原子的p 轨道相互交盖而形成π键。-OH氧原子上的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p 轨道可以与π键形成p -π共轭体系,发生电子离域。 R H .. 13.1 羧酸的物理性质 甲酸、乙酸、丙酸是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丁酸至壬酸是具有腐败气味的油状液体,癸酸以上的正构羧酸是无臭的固体。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芳香族羧酸都是结晶固体。 由于羧酸是个亲水基团,可和水形成氢键。甲酸至丁酸能与水混溶。从戊酸开始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分子中非极性烃基增大,水溶性迅速降低。癸酸以上的羧酸不溶于水。脂肪族一元羧酸一般都能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低级的饱和二元羧酸也可溶于水,并随碳链的增长而溶解度降低。芳酸的水溶性极微。 饱和一元脂肪酸,除甲酸、乙酸的相对密度大于1外,其它羧酸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二元羧酸和芳酸的相对密度都大于1。 饱和一元羧酸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高。羧酸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的醇的沸点高。例如,甲酸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6,而甲酸的沸点为100.7℃,乙醇的沸点为78℃;又如乙酸和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60,而乙酸的沸点为118℃,正丙醇的沸点为97.2℃。这是由于羧酸分子之间能由两个氢键互相结合形成双分子缔和二聚体。在固态和液态,羧酸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据物理方法测定证明,甲酸、乙酸等低级的羧酸,在气相时仍以双分子缔和状态存在。 O R C O H O O C R H 羧酸的熔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锯齿状上升。含偶数碳原子的羧酸的熔点比相邻两个奇数碳原子的羧酸的熔点高。如图13-1。这是因为偶数碳原子的羧酸分子的对称性较高,晶体排列比较紧密的缘故。 RCOH O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课后答案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CH 2)4COOH 2.CH 3CH(CH 3)C(CH 3)2COOH 3.CH 3CHClCOOH 4. COOH 5. CH 2=CHCH 2COOH 6. COOH 7. CH 3 COOCH 3 8. HOOC COOH 9. CH 2COOH 10(CH 3CO)2O 11O CO CH 3 12. HCON(CH 3)2 13. COOH O 2N O 2N 14. CO NH 3,5-二硝基苯甲酸 邻苯二甲酰亚胺 15. CH 3CHCHCOOH CH 3 OH 16. OH COOH 2-甲基-3-羟基丁酸 1-羟基-环己基甲酸 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草酸 2,马来酸 3,肉硅酸 4,硬脂酸 HOOCCOOH C C H H COOH COOH CH=CHCOOH CH 3(CH 2)16COOH 5.α-甲基丙烯酸甲酯 6,邻苯二甲酸酐 7,乙酰苯胺 8。过氧化苯甲酰胺 己酸 2,2,3-三甲基丁酸 2-氯丙酸 2-萘甲酸 3-丁烯酸 环己烷甲酸 对甲基甲酸甲酯 对苯二甲酸 1-萘乙酸 乙酸酐 2-甲基顺丁烯二酸酐 N,N-2-甲基甲酰胺

CH 2=C CH 3 COOCH 3 CO O NHCOCH 3 O O OO NH C O H 2NCOOC 2H 5 C C NH O O O H 2N C NH 2 NH CO O CO n CH 2 CH O C O CH 3 []n 三、写出分子式为C 5H 6O 4的不饱和二元酸的所有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的结构式,并指出那些容易生成酸酐: 解:有三种异构体:2-戊烯-1,5-二酸;2-甲基-顺丁烯二酸;2-甲基-反丁烯二酸。其中2-甲基-顺丁烯二酸易于生成酸酐。 C C H COOH COOH C C H COOH CH 3 HOOC CH 3 HOOC CH=CHCH 2COOH 2-戊烯-1,5-二酸;2-甲基-顺丁烯二酸;2-甲基-反丁烯二酸 四、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度: 1,醋酸, 丙二酸, 草酸, 苯酚, 甲酸 CH 3COOH , HOOCCOOH HOOCCH 2COOH , , OH , HCOOH HOOCCOOH HOOCCH 2COOH HCOOH OH CH 3COOH > > > > 9.ε-己内酰胺 10,氨基甲酸乙酯11,丙二酰脲 12,胍 13,聚马来酸酐 14,聚乙酸乙烯酯 酸性强度顺序:

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羧酸及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2. 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3. 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相互转化 4.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用途。 §9—1 羧酸 一、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 ⑴ 羰基C 原子以SP 2 杂化轨道成键。 ⑵ 键长: C=O 0.1245nm C —OH 0.1312nm 一般的: C=O 0.1203nm C —OH 0.1430nm ⑶ p –π共轭 ⑷ —COO -结构 2.分类 ⑴ 按烃基的种类可分为:a.脂肪族羧酸: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 b. 脂环族羧酸 c. 芳香族羧酸 ⑵ 3.命名 ⑴据来源命名 ⑵系统命名 a .含羧基的最长碳链。 b .编号。从羧基C 原子开始编号。(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 c. 如有不饱和键角要标明烯(或炔)键的位次。并主链包括双键和叁键。 R C O OH R C O X R C O OR ` R C O N H 2 R C O OR 羧酸 酯 酸酐 酰卤 酰 胺 R O CHOOH 蚁酸 CH 3COOH 醋酸HOOCCOOH 草酸 HOOCCH 2CH 2COOH 琥珀酸CH 3CHCHCH 2COOH 3,4— 二甲基戊酸 CH 3CH 3 或:β,γ—二甲基戊酸5 4 3 2 1β α CH 3(CH 2)7CH=CH (CH 2)7COOH 9—十八碳烯—酸(俗称油酸)

d. 脂环族羧酸。简单的在脂环烃后加羧酸二字,复杂的环可作为取代基。 e.芳香酸可作脂肪酸的芳基取代物命名。 f.多元羧酸:选择含两个羧基的碳链为主链,按C 原子数目称为某二酸。 二、 羧酸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 ⑴ 沸点:高于分子量相近的醇。 乙醇分子间氢键键能为25KJ/mol ;甲酸分子间氢键键能为30 KJ/mol 。 ⑵溶解性:随着烃基的增大溶解度(水中)减小。羰基是亲水基团,可与水形成氢键。 ⑶气味:甲、乙、丙酸有较强的刺鼻气味,水溶液有酸味。 4—9碳原子酸有难闻的酸臭味。 高级脂肪酸无气味,挥发性很低。 ⑷状态: 十个碳原子以下的饱和一元酸是液体。 高级脂肪酸是蜡状固体。 二元脂肪酸和芳香酸都是结晶固体。 ⑸比重:一元羧酸:甲酸、乙酸比重大于1;其它羧酸的比重小于1。 二元羧酸、芳香羧酸的比重大于1。 2.化学性质 ⑴ 酸性 羧酸能使兰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a. 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b. PK a 甲酸的PK a =3.76;乙酸的 PK a =4.76;其它饱和一元酸的PK a =4.76—5之间。 COOH CH 2CH 2CH 2COOH 环已基甲酸4—环已基丁酸COOH CH 2CH 2CH 2COOH 4—苯基丁酸苯甲酸CH 2COOH α—萘乙 酸 H 酸性 基被取代 R C O OH 酰基羧 基 CH 3COOH CH 3COONa H 2O NaOH CaO 2R C O O H R C O O )2C a H 2O ++++苯甲酸的乙醚溶液醚层层苯甲酸 H Na 2C O 3溶液静 置 2RCOOH +Na 2CO 32RCOONa CO 2H 2O ++HCOOH CH 3COOH CH 3CH 2COOH Me 2CHCOOH Me 3CCOOH PKa 3.76 4.76 4.78 4.86 5.03C R O H O C R O H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参考习题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 用系统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 3CHCOOH CH 3 (2) CH 3CHCHCOOH Br CH 2CH 3 (3) C C H CH 32 COOH H (4) C C H H (5) COOH COOH (6) COOH CHO (7) CH 3CH(COOH)2 (8) H 2C CH 2 C O O CH 2 O (9) CICH 2CH 2COOC 6H 5 (10) O C O (11) HC N(CH 3)2 O (12) CH 2 C CH 2 C N Br O O (13) CH 3CHCCI CH 3 O (14) CH 3CH 2CHCH 2CONHCH 3 CH 3 (15) C 2H 5OCCI O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顺-2-丁烯酸 (2)3-苯基-2-溴丙酸 (2)反-4-叔丁基环己烷羧酸 (4)庚酰氯 (5)邻苯二甲酸酐 (6)碳酸二异丙酯 (7)戊内酰胺 (8)N ,3-二乙基己酰胺 (9)α-苯丙酸苯酯 3.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

(1) CH 3CHCOOH; CH 3CHCOOH; CH 2CH 2COOH F Br Br (2) CH 2CH 2CH 2COOH;HOOCCH 2CH 2COOH;HOOCCH CHCOOH (3) CH 3CH 2COOH;HC CCOOH; CH 2 CHCOOH; N CCOOH (4) COOH NO 2 NO 2 ; COOH ; COOH NO 2 ; COOH CH 3 (5) H 3NCH 2COOH; HOCH 2COOH; HSCH 2COOH + 4.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1) CH 2CO 2H CH 2CO 2H ΔBa(OH)2 ? (2) (CH 3)2CHOH + CH 3 C CI O ? (3) HC C HC C O O O + CH 3CH 2OH ? (4) CH 2C CH 2 C O O O + 2NH 3 ? (5) 2CH 3CH 2COC 2H 5 O ?NaOC H (R)-2-辛醇 (S)-2-辛胺辛胺(16) 5. 完成下列反应: (1) (CH 3)3C CI Mg,无水乙醚 ? CO 2 ? H 3O ?+ (2) CH 3COOH ? SOCI 2 ?(CH 3)2CHNH 2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9.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如有俗名请注出)或写出结构式 a. (CH 3)2CHCOOH b. OH COOH c.CH 3CH=CHCOOH d.CH 3CHCH 2COOH e.CH 3CH 2CH 2COCl f.(CH 3CH 2CH 2CO)2O g.CH 3 CH 2COOC 2H 5 h.CH 3CH 2CH 2OCOCH 3 i. CONH 2 j. HOOCC=CCOOH k.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l. 甲酸异丙酯 m.N-甲基丙酰胺 s.苯甲酰基 n---r.略 t. 乙酰基 答案:a. 2-甲基丙酸 2-Methylpropanoic acid (异丁酸 Isobutanoic acid ) b.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o -Hydroxybenzoic acid c. 2-丁烯酸 2-Butenoic acid d 3-溴丁酸 3-Bromobutanoic acid e. 丁酰氯 Butanoyl Chloride f. 丁酸酐 Butanoic anhydride g. 丙酸乙酯 Ethyl propanoate h. 乙酸丙酯 Propyl acetate i. 苯甲酰胺 Benzamide j. 顺丁烯二酸 Maleic acid s. C O t. H 3C C O k. COOCH 3 COOCH 3l. HCOOCH(CH 3)2 m. CH 3CH 2CONHCH 3 9.2 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 a. CH 3CH 2CHBrCO 2H b. CH 3CHBrCH 2CO 2H c. CH 3CH 2CH 2CO 2H d. CH 3CH 2CH 2CH 2OH e. C 6H 5OH f. H 2CO 3 g. Br 3CCO 2H h. H 2O 答案: 酸性排序 g > a > b > c > f > e > h > d 9.3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a. 22724 b.(CH 3)2CHOH + COCl H 3C c. HOCH 2CH 2COOH LiAlH 4 d.NCCH 2CH 2CN + H 2O NaOH H + e. CH 2COOH CH 2COOH 2 f. CH 3COCl + CH 3 AlCl g. (CH 3CO)2O +OH h. CH 3CH 2COOC 2H 5 NaOC 2H 5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解答)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教材: 教材:徐寿昌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作业(P345) 作业(P345) 1(12、14 ) 12、 10、11、14) 2(5、7、8、 9、10、11、14) 4、5(1、2、3、4) 10( 6、8、9、10(3、4) 改条件为 11( 10, (1)改条件 11(1、7、9、10,注(1)改条件为Ba(OH)2,Δ,) 13( 13(2、4、6、8、9) 18、改错:最后一行(A)醇——改为甲醇。此题注 18、改错:最后一行( 改为甲醇。 改为甲醇 意烯醇式与醛结构的互变。 意烯醇式与醛结构的互变。 19。提示:不对称酸酐的酯化,分步进行。 19。提示:不对称酸酐的酯化,分步进行。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 解答: , 二甲基甲酰胺 解答: N,N-二甲基甲酰胺
P:327 :
邻苯二甲酰亚胺 P:327 :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解答: 解答:


4、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
酸性由强到弱: 酸性由强到弱:草酸 > 丙二酸 > 甲酸 > 醋酸 > 苯酚
酸性强到弱: 酸性强到弱:三氟乙酸 > 氯乙酸 > 乙酸 > 苯酚 > 乙醇
酸性由强到弱: 酸性由强到弱:对硝基苯甲酸 > 间硝基苯甲酸 > 苯甲 酸 > 苯酚 > 环己醇

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一章 羧酸(3学时) 目标要求 1. 掌握羧酸的结构、了解其分类方法 2. 掌握羧酸的命名 3. 掌握羧酸的性质 4. 了解羧酸的制备 5. 掌握二元羧酸的重要性质 6. 掌握取代羧酸的重要性质 教学重点: 羧酸的结构、命名、性质与制备,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 取代羧酸的重要性质 主要内容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羧酸的性质 羧酸的制备 二元羧酸 取代羧酸 定义: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羧酸(Carboxylic Acid),其通式为RCOOH ,其中R-可以是烷基或芳基。羧酸的羟基被其它基团取代的化合物称为羧酸衍生物(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第一节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 结构 1. 羰基C 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的三个σ键在同一平面上,键角大约为120度。 2. 键长:C=O 双键键长为123pm ,C —O 单键键长为136pm 。 3. p –π共轭:碳原子的P 轨道和羧基氧的一个P 轨道相互交叠形成π键。 4. —COO-结构:羧基离解为负离子后,负电荷就完全均等地分布在O —C —O 链上,即两个C —O 键键长完全平均化。 0. 12 7n m C H O O 0.1 27 n m 二、 分类 1、根据羧基羧连接烃基不同,将羧酸分为脂肪、脂环和芳香羧酸。 2、根据羧酸分子中所含的羧基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三、 命名 1、 羧酸常用俗名:通常根据天然来源命名。如:HCOOH 蚁酸,HOOC —COOH 草酸。 2、 IUPAC 命名法:与醛的命名相同,即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靠近羧基一端开始编号; 对于脂环酸和芳香酸,则把脂环或芳环看作取代基来命名;多元羧酸,选择含两个羧基的碳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