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新加坡海绵城市 ABC导则 (1)

x新加坡海绵城市 ABC导则 (1)
x新加坡海绵城市 ABC导则 (1)

新加坡

“活跃、美丽、洁净“水计划

设计导则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目录

1 简介 (1)

1.1 转变成一个花园和水的城市 (1)

1.2 健康的,可持续的,价格合理的供水保障 (2)

1.3 ABC水 (2)

1.4 ABC水设计的好处 (3)

2 ABC水计划:可持续的雨洪管理 (5)

2.1传统的雨洪管理 (5)

2.2全面的雨水管理 (6)

2.3 ABC水设计雨水管理 (7)

2.4现场滞蓄、滞留 (8)

3 ABC水管理策略指南 (10)

3.1规划注意事项 (11)

3.2设计注意事项 (12)

4 ABC规划、设计和表现 (15)

4.1集水元素 (16)

4.1.1规划策略 (16)

4.1.2一个典型的广场分析 (18)

4.1.3 ABC水设计下的综合广场 (19)

4.1.4建筑结构 (20)

4.1.5车行道和人行道 (26)

4.2水处理元素 (30)

4.2.1植被浅沟 (32)

4.2.2生物滞留沟 (35)

4.2.3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 (37)

4.2.4沉淀池 (40)

4.2.5 人工湿地 (43)

4.2.6 生态净化群落 (47)

4.3运输和存储 (49)

4.3.1优化水路 (52)

5安全、公众卫生和养护 (56)

5.1设计阶段 (56)

5.2 建设阶段 (60)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5.3 完成阶段 (61)

5.4维护保养 (62)

6共同参与创建可持续环境 (65)

6.1珍惜我们的水 (65)

6.2公众教育 (65)

6.3社区参与 (66)

6.4对共赢关系的一种呼吁 (68)

7 ABC水认证 (70)

7.1申请和评估 (70)

7.2关于认证 (70)

8 ABC水专业 (76)

8.1 ABC水专业计划 (76)

8.2 ABC水专业注册 (77)

8.3地表水排水守则(COP)的修订 (77)

9附录 (80)

9.1专业术语 (80)

9.2参考文献和辅助材料 (82)

10实例探究 (86)

10.1 清洁技术公园中央的绿色核心(Central Green Core @CleanTech Park) (86)

10.2 萤火虫公园(Firefly Park) (88)

10.3滨海湾公园(Gardens by the Bay) (90)

10.4古德伍德住宅(Goodwood residence) (93)

10.5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Kallang River @ Bishan-Ang Mo Kio Park) (95)

10.6邱德拔医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 (97)

10.7 私人公寓(Privé) (100)

10.8 里弗韦尔Rivervale Arc (102)

10.9当地学校内的渗透型雨水花园 (105)

10.10乌鲁班丹河(Sungei Ulu Pandan) (107)

10.11 Telok Kurau小学 (112)

10.12 交织大楼(The Interlace) (114)

10.13The Peak @ Toa Payoh (118)

10.14树屋(Tree House) (120)

10.15里奇斯河(waterway ridges @ Punggol East) (122)

11 致谢 (125)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 翻译人:孙烨

1 简介

1.1 转变成一个花园和水的城市

这些年,新加坡建成了一个由32条主要河流、8000多米的水路和17个水库组成的排水网络系统。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水利基础设施的全部潜力,PUB (国家水机构)在2006的时候推出了以活跃,美丽,洁净水资源(ABC )为主题的项目。这个战略主动地利用了水体的全部潜力去提高水的质量,这不仅仅是为了水资源,也是为了我们的生活。ABC 水工程将管网,河道和水库与周围环境全方面结合,目的是为了创造干净的河流,江川和湖泊以及像漂亮的明信片一样的社区空间,以供所有的人去享受。

1.1 新加坡蓝图

1.2 健康的,可持续的,价格合理的供水保障

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加坡已经建成了四个多元、健康的、国家级的水资源供应途径,即本地集水,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在供水有保障的前提下,新加坡对水循环进行干预,并且帮助他在有利于水的持续性上跨出一步。这也形成了ABC水项目的背景,新加坡运用足量的力量去投资水资源潜力,以此来提高生活质量。

1.3 ABC水

ABC水工程的目标是让环境(绿色),水体(蓝色),以及社区(橙色)无缝衔接,去创造新的、围绕水的生活空间。随着社区越来越近水,人们会更好地欣赏和珍惜我们宝贵的水资源,由此形成一种对水管理的责任感。

ABC水工程三个关键策略:

i)2007年启动实施ABC水域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指导项目的全面实施,将城市的管网,河道和水库改造成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充满活力,风景如画,清洁流动的溪流,河道和湖泊。全岛超过100个项目将在2030年前按计划分阶段实施。至2014年6月,23个ABC水工程已经完成。

ii) ABC水工程概念的推广运用

ABC水工程概念是一种充分发挥水的全部潜能并与我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公共机构以及私人开发过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程中的逐渐运用,让PUB开始看到ABC水工程设计的好处。这些设计是属于生态系统的,在水流入河道和水库之前,滞留并且净化地上的径流雨水。与此同时,也改善了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

ABC水设计导则2009年开始实施,鼓励私营和公共部门探索实

现ABC水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将水融入开发过程,改善生活环境。

iii)PPP(People, Public, Private)合作模式

实现雨水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如果没有社会买入,将不可能实现。PUB不断让社区接受和取得新加坡水体的所有权。例如,鼓励学校将ABC水工程项目作为一种教育学习的资源,使学生可以学习并且更加欣赏我们的水。私人公司,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可帮助水设计的实施,在ABC水设计区域开展各种活动,鼓励更多的人享受水设计场地以及相关设施。

1.4 ABC水设计的好处

ABC水设计使用自然净化过程,以保护水库和水道的水质,提升景观的美学和生物多样性,减缓雨水径流的流量。ABC水设计的区域让社会更接近水,为所有人创造新的享受空间。

在2010年,PUB推出一项新计划——ABC水认证,以此对拥护ABC水设计概念以及能够结合ABC水设计整体开发的公共机构及私人发展商进行认可。

ABC水设计也由多个政府机构,包括建设局(BCA)的认可。BCA

绿色建筑标志计划是一个标杆计划,它结合了国际公认的最佳环保设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计和实践。该计划将ABC水设计作为雨水管理实践的最佳方法。

2011年,PUB和新加坡工程机构(IES)推出了ABC水专业人员计划,旨在ABC水设计领域培养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者想要有资格注册为ABC水专业人员必须通过四个核心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的考试,并满足必要的标准。该计划由新加坡建筑师协会(SIA)和新加坡景观建筑师学会(SILA)支持。

图1.3 2011年ABC水设计认证授予仪式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2 ABC水计划:可持续的雨洪管理

2.1传统的雨洪管理

新加坡每年的降雨量约为2400mm。有一个有效的雨水管理系统,保证在新加坡水库有干净的水能够被使用是很重要的。新加坡三分之二岛屿的雨水径流是需要被收集的,有效的雨水管理系统可以使这些雨水在经过管网和河道到达水库之前,能够被处理和净化。

传统上,河流和运河旨在快速有效地传达雨水径流入海或就近水体。在过去,最自然水道,如加冷河和三巴旺双溪被扩大,并与混凝土衬砌,以增加自己的过流能力,降低河岸侵蚀。

图2.1典型的排出通道(用混凝土衬砌)——传统的雨水管理的一个例子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 翻译人:孙烨

2.2全面的雨水管理

PUB 认识到扩大河道和管道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开发强度较大,并有场地限制的地区。PUB 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径解决方案(如提高排水能力,河道分流,集中滞蓄的水箱、水池等),为开发商从源头和末端上更好地管理雨水径流和防护洪水。通过实施一系列覆盖整个排水系统的措施,洪水风险可以更显著减少并得到有效管理

图2.2 源头—途径—终端 产生的雨水径流的位

置,即雨水径流起源 雨水径流传输的方式

或途径

通过滞留箱/池等放缓和捕捉现场雨水

提高系统输送能力,包括排水管加宽,加深,流域级滞留系统等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 翻译人:孙烨

2.3 ABC 水设计雨水管理

ABC 水设计概念主要采用源头措施,在雨水排入公共水道之前滞留和净化雨水。

当ABC 水设计用作排水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将帮助系统内引入额外的灵活性,以应对超过设计降雨强度的降雨。特别是ABC 水设计可以与其他雨水滞留系统(如水池,池塘等)结合,削减雨水径流峰值流量。同时又减少了在开发区域甚至更大的集水区发生洪水的风险。

因此,鼓励私人的开发项目实施ABC 水功能设计,以减轻城市化开发对下游水体造成影响。这些环境友好型措施,如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沟和湿地,不仅改善水质,同时也提升了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和美观性(参见第4章了解更多详情)。

2.31传统的雨水管理

图2.32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下河道水位

2.4现场滞蓄、滞留

在新加坡高度城市化的环境中,许多开发区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透水表面如屋顶,停车场,街道和人行道组成,不允许雨水渗入地面。这使得进入雨水排水系统径流量增加。其结果是,在暴雨来临时,雨水峰值流量可能超过公共排水渠的设计能力,导致洪水暴发。源头处理措施,如分散滞留水箱,水池可以提供现场雨水的临时存储,让雨水以受控的速率向下游的排水系统释放。

除了减少径流峰值,滞留池也可以与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非饮用水再利用,如灌溉,普通水洗等。鼓励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将雨水收集回用与现场滞留设施相结合。

对收集雨水的水质管理是雨水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ABC水设计采用自然手段,在雨水收集回用之前,将雨水通过组合设施去除污染物从而改善水质。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ABC水管理策略

在ABC水管理策略应用后的河道水位

一个例子展示ABC水设计如与一个建筑物建设相结合的,以减缓径流。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3 ABC水管理策略指南

本章重点介绍设计师实施ABC水管理策略时需要熟知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

?地表排水

?现场管理雨水的源头措施

?防洪

?雨水水质

?场地安全和公共卫生风险

设计者还应该参考:

?ABC水设计的工程程序——ABC水设计指南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刊物给出了选择,尺寸,结构和ABC水设计养护的具体指导。

?地表水排水守则,其中规定了新开发地块地表水排水系统的最低要求。文件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6a6417730.html,.sg/general/code/Pages/default.aspx)?排水系统手册中的城市径流管理,也解释了PUB的洪水风险管理策略。该文件是可供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6a6417730.html,.sg/abcwaters/ABCWatersProfessional/Docu ments/managingUrbanRunoff.pdf)

?环境健康守则,其中涉及控制蚊子的各个方面可供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6a6417730.html,.sg/public-health/food-hygiene/code-of-practice-o nenvironmental-health)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3.1规划注意事项

i)内部排水系统

开发区域内的所有的径流必须排入路边或出水口/水道。需要内部排水的系统来进行拦截,传输和排放开发区域内所有的径流。

任何从ABC水设计设施中溢流,流过或处理过的水,包括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之后必须排放到路边管道或河道。

从2014年1月,所有的开发者、业主都需要通过采取现场滞留措施(例如滞留池、ABC水设计措施),在雨水排入公共排水系统之前抑制或者减缓峰值流量。这些现场滞留措施将补充PUB的持续排水改善工程,为流域洪水风险等级提高的提供保障。

(https://www.360docs.net/doc/6a6417730.html,.sg/managingflashfloods/FMS/Pages/buildingd esign.aspx)

ii)排水管上或邻近排水管的设施结构

PUB准许ABC水设施位于排水管上或邻近排水管。但需满足下列条件:

?受影响的排水管必须满足排水能力。

?所有基础结构必须是独立的。当挖掘至与排水管1米以内时,必须保证基础结构是稳定的。设施结构与排水结构距离至少保持300mm以上。

iii)天然水文特征

现有的场地自然条件可能有利于ABC水设计措施的实施,例如: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渗透性土壤地区

?现有植被,可作为生物过滤器

?土地的形式(如天然洼地)

设计师可以利用现场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3.2设计注意事项

i)定量目标:必须满足以下防洪条件,以解决公众安全和财产

保护:

?使用合理的公式计算集水区的峰值流量。如果ABC水设施用于满足暴雨,峰值流量需用于设计雨水溢流系统。

?曼宁公式用来计算ABC水设施的进出排水管的大小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ABC水设施可设计为处理频繁的降雨(如1-3个月一遇的降雨),旁通水路和溢流系统应提供并连接到排水管,使周边地区不会被淹没。下游排水管应该提供高达10年一遇的排水能力,来接收从ABC水设施流出的雨水。

?地表水排水的要求,在地表水排水守则有具体规定。

ii)定性目标

设定性能目标

雨水水质目标或ABC水设施目的是保护新加坡的城市水体,如Marina Reservoir, Punggol Reservoir and Serangoon Reservoir等水库。

针对新的开发融入ABC水管理战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过程中对我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们的河道和水库的影响。

在新加坡,根据初步评估和试点项目的监测,制定了如表3.1所示的可达到的水质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是雨水质量管理制度化的体现。

表3.1新加坡雨水质量目标

*该目标随着更多监测结果的收集而进行修订。性能曲线可为专业人士在ABC水设计过程中提供参考。

iii)泥沙控制

防止建筑工地泥沙流入ABC水设施或下游水渠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颗粒会堵塞生物滞留系统或水渠下游的过滤介质。可考虑下列措施进行处理:

?安装一个屏障,以防止泥沙侵蚀(如泥沙围栏)

?引入分阶段开发方式,以尽量减少裸露区域或潜在的侵蚀

?提供处理设施,以捕获和除去径流中的泥沙

?采用土壤稳定技术,例如生物工程,铺草皮等。

ECM(earth control measures)系统应在建筑工地开工前提供。ECM的具体要求可查阅地表水排水守则。

iv) 蚊虫控制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ABC水设计必须通过消除蚊子滋生的有利条件,以防止蚊虫滋生。

这些措施包括提供足够的透气性和导水率的过滤介质,以防止水长时间滞留。保持人工湿地的恒定流量,避免使用容器植物,阻挡水流。设计者也应该参照环境健康守则中涉及控制蚊子的各个方面。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4 ABC规划、设计和表现

雨水相对来说比较干净,当它落到一个集水区域,它带走沉积物,营养物和其它杂质。典型的雨水径流过程是,雨水未经过处理直接通过下水道和沟渠输送到蓄水池储存。

随着ABC水设计的应用,雨水径流在进入河道或水库前将被暂扣和清理。从本质上说,ABC水设计有助于减小城市化对流域水文的影响,保障我们的水库和河道的水质。它还能美化周围环境,同时提高生物多样性。随着新加坡三分之二土地面积纳入ABC水设计,开发计划将是非常让人满意的。

在本节中,我们将考察典型雨水通道涉及的元素,并详细讨论以下内容:a)集水元素b)水处理元素c)运输和存储元素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翻译人:孙烨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 翻译人:孙烨

4.1集水元素

我们的城市表面环境(集水元素)有所不同,可分为:流通设施(车辆道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构筑物(建筑物,掩体和城市广场),植被(农田和公园),水路(河流,运河和排水沟)和水体(湖泊,池塘和水库)。

4.1.1规划策略

在开始开发设计之前,必须首先了解场地的限制和潜在条件,以及影响雨水流动的因素:

·地形(天然斜坡/洼地)

·地质学(土壤类型和质量 - 孔隙度,渗透和运输属性)

·

内部排水系统,子流域和连接点到公共排水渠

翻译单位:嘉兴规划院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 翻译人:孙烨

开发设计由基本的城市规划参数约束,如建筑密度,容积率,高度限制和土地利用。

除了作为一个可持续的雨水管理系统,ABC 水设施可以和土地使用要求进行互补。例如,雨水花园可间歇淹水并处理雨水径流,可以用来增强景观或各种水文特征。

由于城市规划参数,各种空间配置不同,每一个场地有不同的景观策略,可以参考下面图示说明采用。ABC 水设计可以自定义每个采用不同的景观策略。这将在后面的章节加以阐述。

相同场地面积,小建筑 小建筑散布在整个场地,没有大型

体系

相同容积率

地块,较多

相同容积率地块,较少建筑

重庆市海绵城市监测技术导则(试行)

重庆市海绵城市监测技术导则(试行)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二〇年七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专项监测方案 (4) 5 监测技术要求 (6) 5.1 一般规定 (6) 5.2 在线监测要求 (6) 5.3 人工监测要求 (9) 6 在线监测设备要求 (11) 6.1 一般规定 (11) 6.2 降雨监测设备 (11) 6.3 水位监测设备 (12) 6.4 流量监测设备 (12) 6.5 水质监测设备 (12) 6.6 视频监测设备 (13) 7 数据的质量保障 (14) 7.1 一般规定 (14) 7.2 数据采集 (14) 7.3 数据传输 (14) 7.4 数据存储 (14) 8 数据分析 (16) 8.1 一般规定 (16) 8.2 在线监测数据 (16) 8.3 人工监测数据 (19) 9 安装与维护 (22) 9.1 一般规定 (22) 9.2 安装 (22) 9.3 维护 (23) 附录一典型设施监测点位位置示意图 (25) 附录二引用标准名录 (29) 附录三海绵城市专项监测方案报告编制大纲 (30) 附录四海绵城市监测数据分析报告编制大纲 (33)

1.0.1 为规范重庆市海绵城市监测工作,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及后期的正常运行、维护和管理,支撑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城市建成区内海绵城市水质水量监测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1.0.3 海绵城市监测应采取适宜的监测技术,确保监测结果可靠。1.0.4 海绵城市监测应充分收集和共享气象、水利、环保、城管等部门的既有相关监测数据,宜与海绵城市建设同步实施。 1.0.5本导则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技术指南》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突出适用于重庆山地和气候特征的监测技术。 1.0.6 海绵城市监测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一、编制背景及概况 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谈到“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本质是通过控制雨水的产汇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目标。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层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涉水顶层设计,是保护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方案,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管控依据和支撑。2015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2016年,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要求全国各市按规定要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年,住建部海绵城市12位专家联合发表《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的文章,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定位、内容、编制方法等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些充分说明了专项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印发,形成了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架构,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提供了规划引导。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专项规划对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件、问题识别、需求分析进行了总结,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立了海绵城市

石家庄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9月1日起《石家庄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实施 时间:2016-08-26 07:19:44 每年将留住75%以上的雨水 《石家庄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已经市政府批准,将于9月1日起试行。海绵城市建成后,我市每年将能留住至少75%的雨水。 二环内每年留住一座中型水库 从2014年起,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拉开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序幕。去年10月,我市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导则》提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也就是说,每年我市将能留住年降雨量75%以上。 有数据显示,我市城区年平均降水量516毫米。如果按照城区二环路以内1亿平方米面积计算,每年我市降雨量5160万立方米。按照《导则》提出的最低标准计算,二环内每年能存蓄雨水387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 新建工程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 翻阅《导则》,记者注意到,其规定了我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标

准,其中包括强制性标准、指导性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 据介绍,强制性标准为该《导则》适用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遵守的标准。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和城市雨水利用水质标准。 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方面,《导则》规定,建筑与居住小区中,新建项目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改扩建项目不低于70%。绿地及广场中,新建项目不低于85%;改扩建项目不低于80%。 对于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这一强制性标准,《导则》要求,新建工程(非居住区项目)硬化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1000平方米屋顶面积,配建容积不小于2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绿色屋顶绿化率不低于20% 《导则》中的指导性标准,是非强制性标准,是我市在进行海绵城市初步设计时,可供各项目参考的标准。 生物滞留设施占硬化面积百分比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等,都属于指导性标准。其他相关标准主要包括:排水标准、内涝防治标准、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标准、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标准和内涝防治标准。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复习过程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车伍,武彦杰,杨正,闫攀,赵杨 调蓄是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和排水内涝防治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调蓄设施的合理设计、应用,可以很好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总量和峰值、缓解洪涝灾害、利用雨水资源等。针对国内在城市雨洪调蓄的研究、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厘清调蓄设施的不同种类及功能特点,进而提出调蓄系统的概念、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框架,分析调蓄系统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子系统的联系及相互衔接关系,为我国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相关标准的制定、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更科学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调蓄是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极关键的环节,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大举措。我国古人在治水、用水中已充分显示了对调蓄的理解和智慧的运用,甚至可追溯到古老、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和南宋时期赣州的福寿沟蓄排系统等。然而当代,随着城市雨水“快排”理论的发展和灰色排水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城市自然蓄排系统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增加减少了对自然调蓄排放设施的需求,大量河道、坑塘、湿地等天然调蓄设施被破坏、填埋甚至消失,城市调蓄能力大幅下降。尽管传统“快排”模式在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难以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流失、径流污染、洪涝风险加剧等突出问题。而这也警示人们,重拾古代雨洪管理智慧,利用现代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构建现代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重要性。 调蓄是综合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开始成为雨水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受到广泛重视。业内已开展了大量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应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doc 96页)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doc 96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AY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 1 6年4月

项目名称: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 水系统构建 委托方(甲方):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承担方(乙方):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141165) 市政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证书编号A141002828 编制阶段:送审成果 送审单位:安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送审时间:2016.04

院长:杨德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院总工程师:尹卫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管院长:陈永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政一分院院长:陈利萍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副院长:孙成才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总工:魏改霞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总工:姚学同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赵耀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赵耀薛磊肖梦莹 刘亚洲陈宁宁张凤菊

安阳市地方规章 AY 编号:AY01-2016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2016—4—23发布 2016—4—23 试行————————————————————————————安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联合发布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阳市规划局 前言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旨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载体是建设项目,因此,城市建设项目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仅仅考虑雨水管渠系统、以“快排”方式应对雨水的传统发展方式,转而全面考虑小雨、大雨、暴雨等不同情形下对雨水径流的合理管理需求,构建由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雨水管渠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协调衔接组成的海绵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对于建设项目的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鉴于我国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的实际情况,相关规定中并未照搬国外在强降雨(如重现期为30年、50年或100年一遇的降雨)时外排峰值流量的量化控制要求,因而只需合理进行场地竖向设计、使超标雨水径流能够按照规划要求排出场地即可,不需要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 对于雨水管渠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明确指出:“为保障城市安全,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因此,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雨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已有规范迸行指导,也不需要另外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 对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目前尚缺乏技术导则以指引相关规划设计落实量化管控要求,为此,编制组根据本地降雨、土壤、地形地势、地下水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规划设计标准;5.规划设计指引;6.计算指引;7.附则。 本导则由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解释。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最新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5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深圳市市域范围内的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旧城改造、园区改造、环境提升等各类综合整治建设项目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管理活动。 地质灾害易发区、特殊污染源地区、特殊项目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特殊污染源地区是指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加油站、大量生产或使用重金属企业、垃圾填埋场等容易因雨水下渗而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特殊项目指电力通讯管线、燃气管线、过街人行地下通道、照明工程、零星修缮、应急建设工程、垃圾处理设施、消防站等列入《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的建设项目。(附负面清单)

第四条市政府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各区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共同推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海绵办)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海绵办)负责本辖区内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配合市海绵办做好监督考核等工作。 本办法所称区级政府包括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华区、盐田区、坪山区、龙岗区人民政府,光明新区、大鹏新区管委会,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及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第五条市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国土、人居环境、交通运输、住房建设、水务、城市管理、审计、各区级政府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内部工作流程,加强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工作,建立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制定政府投资项目海绵设施审查要点和相关规定,在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中强化对海绵设施的审查,并在批复中载明相关海绵设施的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保障政府投资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资金需求。 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部门)负责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海绵设施的资金筹措、保障、监管等工作;负责制定市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海绵设施建设。

《江西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江西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目录 前言 (1) 1.总则 (3) 2.术语 (4) 3.建设标准与指标体系 (9) 3.1一般规定 (9) 3.2 生态安全格局 (9) 3.3 水生态 (10) 3.4 水环境 (11) 3.5 水安全 (12) 3.6 水资源 (14) 4.规划 (15) 4.1一般规定 (15) 4.2总体规划层面 (15) 4.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17) 4.4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19) 5.设计 (21) 5.1区域系统方案设计 (21) 5.1.1 一般规定 (21) 5.1.2 水生态 (21) 5.1.3 水环境 (22) 5.1.4 水安全 (23) 5.1.5 水资源 (24) 5.1.6 系统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24) 5.2 建筑与小区 (25) 5.2.1 一般规定 (25) 5.2.2 设计程序与要求 (26) 5.2.3 设计方案的编制要求 (28) 5.2.4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29) 5.2.5 技术措施 (30) 5.3 绿地 (32)

5.3.1 一般规定 (32) 5.3.2 设计 (33) 5.3.3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4) 5.3.4 技术措施 (35) 5.4 道路和广场 (38) 5.4.1 一般规定 (38) 5.4.2 设计 (40) 5.4.3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41) 5.4.4 技术措施 (44) 5.5 水系 (47) 5.5.1 一般规定 (47) 5.5.2 设计 (47) 5.5.3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49) 5.5.4 技术措施 (50) 5.6排水系统 (55) 5.6.1 一般规定 (55) 5.6.2 设计 (56) 5.6.3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57) 5.6.4 技术措施 (58) 6.工程建设 (59) 6.1一般规定 (59) 6.2 建筑与小区 (60) 6.3 绿地 (63) 6.4 道路与广场 (64) 6.5 城市水系 (64) 7.维护管理 (66) 7.1一般规定 (66) 7.2 建筑与小区 (66) 7.3 绿地 (68) 7.4 道路与广场 (68) 7.5 城市水系 (69) 8.实施效果评估 (71) 8.1 一般规定 (71) 8.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评估 (71)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

AY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 1 6年4月

项目名称: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委托方(甲方):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承担方(乙方):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141165) 市政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证书编号A141002828 编制阶段:送审成果 送审单位:安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送审时间:2016.04

院长:杨德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总工程师:尹卫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管院长:陈永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政一分院院长:陈利萍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副院长:孙成才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总工:魏改霞高级工程师 市政一分院总工:姚学同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赵耀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赵耀薛磊肖梦莹 刘亚洲陈宁宁张凤菊

安阳市地方规章AY 编号:AY01-2016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2016—4—23发布2016—4—23 试行————————————————————————————安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联合发布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阳市规划局

前言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旨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载体是建设项目,因此,城市建设项目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仅仅考虑雨水管渠系统、以“快排”方式应对雨水的传统发展方式,转而全面考虑小雨、大雨、暴雨等不同情形下对雨水径流的合理管理需求,构建由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雨水管渠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协调衔接组成的海绵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对于建设项目的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鉴于我国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的实际情况,相关规定中并未照搬国外在强降雨(如重现期为30年、50年或100年一遇的降雨)时外排峰值流量的量化控制要求,因而只需合理进行场地竖向设计、使超标雨水径流能够按照规划要求排出场地即可,不需要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 对于雨水管渠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明确指出:“为保障城市安全,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因此,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雨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已有规范迸行指导,也不需要另外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 对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目前尚缺乏技术导则以指引相关规划设计落实量化管控要求,为此,编制组根据本地降雨、土壤、地形地势、地下水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规划设计标准;5.规划设计指引;6.计算指引;7.附则。 本导则由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解释。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年05月

前言 为全面推进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科学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各项任务有序落实,遂宁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本导则。编制组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内外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相关标准与研究成果,并结合遂宁市本地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的实践经验,对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中相关的目标标准、计算方法、规划与设计要求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和指引,并在广泛征求相关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产品生产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七章,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定义;3基本规定;4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指标;5海绵城市规划指引;6海绵城市设计指引;7海绵城市设施设计要点;附件2个,为海绵城市植物名录、海绵城市设计图则。 本导则由遂宁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并负责管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遂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具体编制工作,并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目录 1、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3) 1.4 指导时限 (3) 2、术语和定义 (4) 2.1 一般术语和定义 (4) 2.2 控制指标类术语和定义 (5) 2.3 设计参数类术语和定义 (6) 3、基本规定 (8) 3.1 遵循的原则 (8) 3.2 满足的要求 (8) 4、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指标 (10) 4.1 一般规定 (10) 4.2 强制性指标 (10) 4.3 引导性指标 (14) 4.4 其他指标 (16) 5、海绵城市规划指引 (18) 5.1 海绵城市规划体系 (18) 5.2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海绵城市内容 (19)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标准版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某市综合管廊城市排水排污工程 北京XX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运营管理原则 (1) 1.1 运营管理概述 (1) 1.2 管理原则 (1) 1.2.1 依法经营原则 (1) 1.2.2 服从国家、社会及人民利益原则 (1) 1.2.3 市场及服务意识原则 (1) 1.2.4 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 (2) 1.2.5 和谐经营、持续发展的原则 (2) 1.2.6 超前准备原则 (2) 1.2.7 机构设置应坚持集中、统一、高效、特管原则 (2) 1.2.8 现代化管理原则 (2) 1.2.9 加速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原则 (3) 1.2.10 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原则 (3) 1.2.11 重视经济效益,注重经营开发原则 (3) 第2章运营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 (4) 2.1 组织管理机构 (4) 2.1.1 组建项目公司 (4) 2.1.2 运营委员会 (4) 2.2 成员岗位职责 (6) 2.2.1 运营总监岗位职责 (6) 2.2.2 副总监岗位职责 (7) 2.2.3 综合管理部 (7) 2.2.4 财务部 (8) 2.2.5 建设部 (8) 2.2.6 维护部 (9) 2.3 人员培养计划 (9) 2.3.1 计划目的 (9) 2.3.2 原则、要求 (10) 2.3.3 培训内容、方式 (10) 第3章运营方案 (14) 3.1 污水管网运营方案 (14) 3.1.1 市政排水管网维护管理的主要任务 (14) 3.1.2 排水管道渗漏检测 (14) 3.1.3 排水管道及渠道的维护 (15) 3.1.4 雨水口与检查井的维护 (17) 3.1.5 市政排水管网的日常巡视检查 (19) 3.2 泵站运营方案 (21) 3.2.1 调试方案 (21) 3.2.2 运行方案 (22) 3.2.3 机械设备异常及解决对策 (24) 3.3 水质净化厂运营方案 (29) 3.3.1 污水处理厂运营方案 (29)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附录一

附录 1 主要术语 低影响开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volume of LID facilities for catchment runoff control 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时,单位汇水面积上所需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不包括雨水调节容积)。 雨水调蓄stormwater detention, retention/ storage 雨水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雨水储存stormwater retention or storage 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 雨水调节stormwater d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一般不减少排放的径流总量,也称调控排放。 雨水渗透stormwater infiltration 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 断接disconnection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通过渗透、调蓄及净化等方式控制径流雨水的方法。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发布××××-××-××实施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J×××-××××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 2016年天津 I

前言 本导则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天津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文件,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规划;4.设计;5.施工与验收;6.附录。 本导则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239号,邮编:300051)。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中铁五院集团公司天津分院、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生态城、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乐军、王秀朵、孙杰、刘建华、高斌、刘星、金文海、周玉明、李波、梁佳斌、王卫红、刘晓蕊、曹雷、赵洪刚、王新岐、张旭滨、李曦淳、宋现财、曾伟、王绍华、舒昕、李旭东、刘小芳、彭晨蕊、王新亮、张高嫄、彭晨蕊、杨一力、何瑾、孙鹏、张蕊、于海明、路清、赵志峰、温伟光、王凯琳、曹美娟、王方、武文龙、刘欣、朱莹、柴成山、韦立、魏莹、刘婷、张旻昱、崔鸿飞、杨文艳、王烨、段秀莉、尚坤、安鹏 主要审查人: 赵世明、曾捷、阚薇莉、贾海峰、杨宪云、郁片红、王和祥、辛玮光、赵健 I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编制探索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编制探索背景及趋势:由总规向控规深化 我国普遍存在洪涝频发及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的袭击,“去看海”成了流行词,但及此同时,又有很多城市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等困扰。对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及缺水并存”的共识,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雨水资源利用的理论,如可持续城市排水(SUDS)、低影响开发(LID) 及海绵城市等。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4 年10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以下简称《指南》),对海绵城市有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总体技术方法框架。笔者以此为指导,进一步对控规层面的海绵城市技术导则展开研究,以便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指引。 海绵城市控规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空间管控+ 指标控制 一、空间管控:四大类分区+四种设施要素管控方式 1.四大类分区:高、中、低雨水径流调出区和雨水径流调入区划分出雨水径流调出区和调入区是实现《指南》提出“基本维持场地开发前

后水文特征不变”这一核心目标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在单个地块层面,海绵城市的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要求消化但又消化不了”的困境。所谓“要求消化”,是指《指南》中提出的开发地块要按场地开发前的绿地状态来控制雨水,而绿地的雨水外排率仅为10%~ 15%,也就是说开发地块理论上要“消化”高达85%~ 90%的雨水;而“消化不了”是指在现实中任何开发都会将场地中原来的绿地变成建筑或者铺地,这势必会导致地块“消化”雨水的能力减弱。在我国,城市建设强度普遍较高,资金和技术又相对缺乏,即使按照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技术标准( 如以深圳光明新城为标杆),一般单个开发型地块( 如居住区和商业区) 在建设后仍然比建设前至少多出15%的雨水“无法消化”①。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跨地块间的雨水调节,即结合城市规划的用地类型,分成不同等级的雨水径流调入区( 如绿地、水体) 和调出区( 如各类居住区、商业区),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雨水水文特征的平衡。在城市规划中,除去大型自然要素,一般雨水径流调入区( 即绿地) 的设置都是以2 ~ 10 km2 的控规单元( 北京称为“街区”,武汉称为“编制单元”,其余城市的提法基本类似) 为基本单元,那么跨地块进行雨水调节的范围,就应当及控规单元的范围进行统一。换言之,一般控规单元的界线就可当作雨水区域平衡的界线。因此,海绵城市控规导则中空间管控的第一步,就是基本参考控规单元的界线范围,通过整体统筹布局,将单元内的各地块划分成雨水径流调出区和调入区。参考一般控规中对各类用地的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的相关控制要求,笔者尝试设置四个等级的雨水径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涉及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参数和方法,其控制目标也与传统排水系统有很大差异。对这些基础问题、关系与要点的透彻理解和把握,是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作为系列解读文章的第一篇,结合编制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及长期研究和实践经验,着重阐述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狭义与广义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海绵城市的关系,以及综合目标的构建与各子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基础问题,以期更清晰、科学地指导后续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的推进。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将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超过20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中国城市仍普遍面临内涝频发、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灾害,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放模式弊端显现,难以为继。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国办发(2013)23号、国发(2013)36号政策文件,高度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求各地2014年底前编制完成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这些举措促进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等多部规范标准新编或修编,引发业内对“低影响开发”、“排水防涝”、“调蓄隧道”、“海绵城市”等热点问题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也进一步推动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嘉兴等城市雨水调蓄池、调蓄隧道等设施及低影响开发示范区的积极建设。 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北京建筑大学主编,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9家规划设计单位参加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于2014年11月发布试行。《指南》的发布产生了巨大反响,但对指南的理解和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惑、疑问和误读,对科学地理解《指南》和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形成阻碍。 1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国内对低影响开发及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缺乏广泛、长期、深入的系统研究和实践。面对新的理念、方法、技术和更高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城市雨洪问题,在推行《指南》的过程中会面对许多的困惑: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的基本概念、内涵、内在联系是什么?绿色、生态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能否全面解决中国城市雨水系统问题?如何制定海绵城市的控制目标,兼顾排水防涝、污染控制等综合控制目标?如何在既有条件下克服各种障碍,推进低影响开发和常规、超常规雨水蓄排系统(有时也分为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或小排水和大排水雨水系统)的提标改造,为切实实现海绵城市提供必要条件。海绵城市建设必然涉及城市规划、环保、给水排水、水利、园林景观、建筑、道路等许多行业和专业,如何取得共识,并协调这些复杂的关系。

海绵城市设计专篇word版本

十六海绵城市设计篇 16.1、项目概况 本工程建设用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XXXXX,北临XX大道,西侧、南侧、东侧现状均为田地和水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城目规划用地呈矩形,南北宽112.81米,东西长194.65米,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内标高高于XX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9086.66㎡,场地内高差整体呈南高北低。 场地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沿道路两侧雨水井收集,由暗管排入北面黄桥大道市政管网。 16.2、设计原则 (1)、安全第一,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2)、因地制宜,渗、滞、蓄、净、用、排相结合,实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 (3)、雨污分流,实现雨水资源化,改善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4)、在经过审批的管线综合规划基础上合理布局 LID 设施,避免冲突; (5)、协同排水、道路、景观、建筑、施工等专业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落实到位; (6)、综合考虑适用与技术先进,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节省建设投资和维护成本。 16.3、设计依据 《长沙市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设计技术导则》(试行)DBCJ004-2016 《长沙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DBCJ004-2017)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 年版)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 年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DGJ32/J113-2011 经过审批的项目管线综合规划 甲方提供的项目总平面图和其他相关资料设计范围 16.4、设计标准 16.4.1、雨水管网设计标准 16.4.1.1、雨水流量公式 F q Q? ? =ψ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q -设计暴雨强度(L/(s*ha))。 16.4.1.2、暴雨强度公式 Q=1392.1(1+0.55lgP)/ (t+12.548)0.5452(升/公顷·秒) 式中:q —设计暴雨强度(L/(s*ha));T—设计降雨重现期; t—设计降雨历时(min)。 16.4.1.3、设计降雨重现期 T: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本项目T场地采用三年,屋面采用五年。 16.4.1.4、径流系数ψ:根据用地类型,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取值后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流量径流系数。LID 设施规模计算采用雨量径流系数,参照《长沙市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设计技术导则(试行)》DBCJ004-2016 取值,具体如下表所示: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1]。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 海绵城市的建设实际上就是雨水开发的一种低影响开发系统。 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见图 1-1)。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量的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峰值流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发达国家人口少,一般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绿化率较高,在场地源头有充足空间来消纳场地开发后径流的增量(总量和峰值)。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仅在场地采用分散式源头削减措施,难以实现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维持基本不变,所以还必须借助于中途、末端等综合措施,来实现开发后水文特征接近于开发前的目标。 图 1-1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 从上述分析可知,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提出,最初是强调从源头控制径流,但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我国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等突出问题的复杂性,在我国,低影响开发的含义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城市建设过程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纳入低影响开发内容,并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因此,广义来讲,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

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

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 设计文件技术深度及审查要点 (试行) 珠海市海绵城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推动珠海市海绵城市的科学建设,指导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查工作,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珠海市海绵城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了珠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文件深度及技术审查要点(试行)(以下简称“要点”)。 本要点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珠海市地方标准)编写,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为根本依据,除将强制性条文作为必须审查的内容外,还从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中摘录了部分与强制性条文关系密切、对安全和公众利益有较大影响的条款作为审查内容。 本要点根据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专项内容编写,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建设标准;3.设计文件深度及审查要点;4.典型海绵设施审查要点;5.附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类型繁多,主要包含建筑与小区、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水务与水系,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中如遇到本要点未涉及的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大型建设项目,如大型防洪排涝工程、河道生态治理等,根据项目需求,需满足不同类型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工程现场调研、测绘及勘察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地区经验及工程师的综合判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作为施工图技术文件审查附属文件,可针对海绵城市建设设施提供相应勘察内容,可不涵盖工程勘察的全部内容。 本要点用黑字体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审查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

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 一、设计依据 1、国家或地方海绵城市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可参考下表) 主要规范名录表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16(2016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年版) 《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2016) 吉林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规程》 DB22/T168-2017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 注:上表仅为主要标准规范,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取,如有上述未列规范,可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补充。 2、长春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及规划设计条件图(《长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3、国家或地方相关文件要求。 二、需上报的资料及要求: 1、海绵城市专项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说明书中应设立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独立章节。应包括海绵城市总体说明、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特点、雨水控制与利用相关计算书、所采用的海绵城市相关材料、设施的指标参数应明确。 深度要求: 1)应在总设计说明中设立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独立章节,并与相关专业内容紧密结合,并且提供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相关计算书。 2)专项说明书主要内容应包括海绵城市、设计依据及特点、所采用的海绵城市相关技术、材料设施的指标。 3)专项说明书中应明确项目雨水控制目标: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硬化地面透水铺装率,下沉式绿地占比,是否有雨水回用设施。 2、海绵城市平面设施布置图及相关图纸 深度要求:海绵城市设施布置平面图应明确标明透水铺装及雨水净化、调蓄、利用等相关设施位置和数量。海绵城市设施大样图、透水铺装结构图、下沉式绿地剖面图及详细做法、雨水花园剖面图及详细做法、雨水调蓄、净化回用等海绵城市相关措施的做法详图。 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按照规划给出指标,如缺少相关规划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4]275号),要求吉林省各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0%以上。 三、海绵城市设施设计目标 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目标制定参考《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规程》DB22/T168-2017标准,填写相关下表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指标参数表 序号项目指标参数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