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运营与管理》教案6

《门店运营与管理》教案6
《门店运营与管理》教案6

教案首页

顺序号:(6 )

●新课导入:。

通过一个“王牌店长”的调查活动的结果,描述优质店长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进而引出本节课店长作业化管理,描述店长的重要作用和在门店店长的地位。

●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门店店长的岗位职责和地位

(一)店长的定义和地位

通常对独立店而言,门店的最高管理者称为店主或店经理;而连锁企业门店的最高管理者,则称为店长。店长主要是指连锁企业下属直营门店的最高负责人。店长不是法人代表,其工作重点是管理而不是经营,这种从店经理到店长的称谓改变,是连锁制经营方式带来的。

店长的地位:

1)门店的代表者:就连锁企业而言,店长是代表连锁企业与顾客、社会有关部门的公共关系;就员工而言,店长是员工利益的代表者,是门店员工需要的代言人。

2)经营目标的执行者:连锁企业门店既要能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又必须创造一定的经营利润。对于总部的一系列政策、经营标准、管理规范、经营目标,店长必须忠实地执行。

3)卖场的指挥者:门店的区域有卖场、后场之分,其中以卖场最为重要,故店长必须负起总指挥的责任,将最好的商品,运用合适的销售技巧,在卖场各处以最佳的面貌展现出来,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提升销售业绩,实现门店销售的既定目标。

4)门店士气的激励者:店长应时时激励全店员工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工作状态,让全店员工人人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进取心。

5)员工的培训者:员工整体的业务水平高低与否是关系连锁企业门店经营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店长不仅要时时充实自己的实务经验及相关技能,更要不断地对所属员工进行岗位训练,以促进门店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成功,基于所有员工的成功;员工的成功,基于不断学习与训练。

6)各种问题的协调者:店长应具有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耐心与技巧,如与顾客沟通、与员工沟通、与总部沟通等方面,是店长万万不能忽视的。应尽量注意运用技巧和方法,以协调好各种关系。

7)营运与管理业务的控制者:为了保证连锁企业门店的实际作业与连锁企业总部的规范标准、营运计划和外部环境相统一,店长必须对门店日常营运与管理业务进行有力的、实质性的控制。

8)工作成果的分析者:店长应具有计算与理解门店所统计的数值的能力,以便及时掌握门店的业绩,进行合理的目标管理。

(二)店长的资质要求

身体素质方面:承受得住长期疲劳的考验,能够承受满负荷的紧张工作所带来的压力。

品格方面: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

性格方面:拥有积极的性格、拥有忍耐力、拥有明朗的性格、拥有包容力。

(三)店长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

职责一(负责店内综合管理)

1.统筹制定每月销售计划和任务分配

2.协助落实产品促销和效果追踪

3.洞察周边环境,带领所属人员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4.协助店铺同事,合理分配工作,培养有潜力员工

5.定时向上级提交店铺销售报表及客户状态分析报表

职责二(负责业务监督)

1.负责员工日常考勤监督

2.负责对员工着装,士气与精神面貌进行检查

3.负责对员工服务规范进行监督

4.负责监督员工目标完成进度

5.负责店铺形象日常维护与管理

6.负责店铺内外环境卫生的检查与监督

7.负责每日交接班工作记录与盘点

8.负责日常维修申请及处理

9 .负责店铺突发事件的处理

10负责店内放火防盗等安全控制与检查

职责三(负责对店员进行业务指导)

1.负责店铺每日/周/月销售计划的制定,并分解到班组、个人及时段并监督完成

2.负责店铺促销活动推广与执行,活动结束后组织店员进行总结分析

3.负责每季新品上市时严格执行公司产品陈列要求并做好日常活泼区域布置与陈列

4.负责每日盘点库存情况,对畅滞销款及时提出补货与促销措施,确保店内商品库存合理

5.负责不断研习提高店铺销售业绩的方法并带领员工勇于实践

6.负责每日向公司传送销售日报,<莲~山课件>并进行总结分析

7.负责店铺账目严格管理,做到日清

职责四(负责对店内进行业务指导)

1.参与店内促销活动推广与策划,活动结束后与店员一起进行总结与分析

2.负责不断研习提高店铺销售业绩的方法并带领员工勇于实践

3.对当天发生的主要事情进行记录并及时处理和总结报告

4.负责店铺每日收银现金的正确

5.做好货品的补充计划和调拨管理

6.建立顾客资源档案

7.要求每个店员对其销售的顾客做回访,保持电话和短信联系

8.关注顾客所需款式到货情况,有新款上市及时通知客户

职责五(进行团队管理)

1.做好每日店铺开收工作安排,确保准时开店和收店盘点清楚

2.本班次人员日常考勤,考核到严格公正

3.早晚班或交接工作协调

4.对员工的激励和卖场士气提升,<莲山课件>保持良好的工作激情

5.对每日营业工作做到事前有计划,执行有条理

二、店长的作业流程

店长作业流程是对工作顺序的一个完全展现,基本上可以表现为下表。通常情况下,也会按照每天营业前整理营业中巡视和营业后总结三个步骤进行。下表主要是反应一般情况下店长一周的作业流程。

店长一周工作流程表

三、门店副店长的岗位职责和地位

门店副店长,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店长的助手。或者成为助理店长。副店长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能使店长更有时间精力统观全局,更有效提升门店的经营业绩。

副店长的必备素质也体现在健康的身体素质,全面熟练的业务技能,敏锐快捷的市场意识,灵活机制的应变能力以及虚怀若谷的处世态度。

副店长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规范,类似于对店长的要求,唯一不同的在于,副店长除了是为门店进行服务之外,也是帮忙协助店长的这么一个定位。因此,需要额外做的工作就包括对一些资料的整理分析,方便店长作出决策,以及负责向店长汇报门店情况,在店长不在时,负责处理门店运营时出现的各种事情。

●教学小结与拓展:

本次课主要是对连锁门店店长的定义和店长的地位做了一个介绍,然后具体描述了店长应该做哪些工作以及对店长有哪些方面的要求。与此类似的是,副店长,副店长是店长的助手,他所需要的素质要求以及工作和店长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但那主要是协助店长的工作。最后通过表格描述了店长一天或者一周的工作内容。

●布置作业或思考题:

思考题:简述店长的地位和工作流程。

●说明: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陶冶法、发现法;探究法)

第6课《春秋争霸》习题

第6课春秋争霸 一、选择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2、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写了《春秋》后就以春秋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春秋开始于()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 3、河南洛阳是著名的古都,下列朝代曾以它做为都城的是()A.夏朝 B.西周C.春秋D.西汉 4、春秋时期,第一位君主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平王 5、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6、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 7、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A.改革币制 B.改革内政C.发展和平D.改革军制 8、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9、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A.齐楚B.晋楚C.吴越D.吴楚 10、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A.他比较喜欢九鼎B.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D.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11、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更哪一个诸侯王的野心()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 12、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是()A.管仲B.孙武C.孙膑D.伍子胥 13、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

A.晋文公B.楚庄王C.阖闾D.勾践 14、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1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1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17、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周天子都派人参加,这说明了()A.这两个诸侯国得到了小诸侯国的拥护 B.周天子非常尊敬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 C.这两个诸侯国有很大的地位 D.他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 18、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的改革壮大了力量 19、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20、“中兴之主、五霸之首”应指的是下列春秋时期的哪位霸主()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春秋争霸的原因。 2.分析春秋争霸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及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争霸战争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懂得春秋争霸实质上是政治、军事、经济等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步学会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春秋争霸的原因 教学难点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上的变化 教学过程 活 动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课程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春秋战车,越王勾践剑, 甲胄等 观察上述图片,营造古代战 争氛围 学生讲述春秋时期经典战争 和故事晋楚之争,秦晋之 争,卧薪尝胆等等 让学生 在欣赏 图片的 同时讲 述一些 春秋战 争故 事,带 学生一 起走进 春秋时 期

三、诸侯争霸 1.阅读思考 春秋时期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先后有多位诸侯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在教材中找找看,春秋时期先后出现过哪几位“霸主” 齐桓公 : baike.baidu./link?url=FcP6bkF D0vBXMle4eE7nxHk_L_V3gqbDVmfZCiar 80Zvr78CD56vFe1Aq1t3IX986ba4CvKER m6L7yC7WCXolVkHdY8fznEw4fPJxB2h7 晋文公 : baike.baidu./link?url=hxDiEnE VGBN5zbDvCNqs5hV3d05VkHImICIMTd vKhrK2vXelFb68IEg799Ahx4XKz3RyhWQ E61H5sNMj8h4a 楚庄王 : baike.baidu./view/2868.htm 越王勾践 : baike.baidu./ite m/%E5%8B% BE %E8%B7%B5/ 61035学生分组讨论 西周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 衰微,必然导致诸侯间的争 霸战争,让国家处于分裂混 乱状态 学生可以通过听闻过的故 事,先自己思考,再从教材 资料中获得答案 管鲍之交,一鸣惊人,退避 三舍, 问鼎中 原等故 事 通过历 史故事 更能让 学生更 加贴近 历史 让学生 通过名 人的经 历感悟

诸威鹏 戴天俊第6次课教案

尧旭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教师:学生:时间:年月日段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7年级第2学期Uni6 重点知识 二、授课内容: 必记单词: Electricity, conversation, identify, rule, anyone, reply, foolish, wire, connect, cable, moment, battery, cooker, fridge, bulb, lock, test, tidy, touch, 常考短语: A packet of, in a way, (be) connected to, power station, washing machine, switch off, tidy up, air conditioner, come into, rice cooker,on time, take the medicine,take a bath,at least, care about 要点全解: 二、Listen to a coversation about electricity in a flat. Coversation 可数名词,常用短语:everyday conversation,have a conversation(with sb.) 晚饭后我和父亲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三、Learn to identify the syllables in English words. Identify vt. 确认,认出。 如:这个婴儿太小了认不出他的父亲 四、Does anyone want anything? Anyone prop. 任何人。同anybody,只用于人,被看做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不能与of连用,但any one意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物。可与of连用。表示多数当中的一个。 here may take of the apples on the table. 五、It’s like water, in a way...... In a way 在某种程度上。如:在某种程度上,他是错的 比较: On the way 在途中,在路上。如:His hobby sometimes gets in the way of his studies. By the way 妨碍,挡道。如:By the way , who is Tom? All the way 顺便问一下。如:He studies hard all the way. 六、These are connected to cables under the street... Connect vt. (使)连接。常用结构:be connected to sth 连接到....;connect sth. To/with 把...和...连接起来。 打开电脑并连接因特网。 七、A moment later, Daisy came back. 1)Moment un. 瞬间,片刻。如:I want to talk to you for a moment. 与之有关的短语有: a moment ago 刚刚,刚才;at the moment现在,此刻;wait a moment等一会儿 For the moment 暂时,目前;in a moment 立刻,一会儿;at any moment 随时,很快 I’m afraid I’m too busy to see anyone.

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山居秋暝》。 3.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5.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6.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7.引导学生以乐观的心态走出忧愁困境。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 1.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摩诘”指的是谁呢?是唐代诗人王维。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王维是

一个能诗善画的人,但是我们谁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究竟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好,这一课我们来学习王维的诗《山居秋暝》,一起去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示课题:山居秋暝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走进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2.写作背景 这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后期作品。当时,王维已归隐山林。诗中描绘的,便是诗人归隐在辋川别墅时所见到的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而富有生气,一洗前人诗文中常见的悲凉感伤的情调和低沉灰暗的色彩。 3.山水田园诗 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晋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而宁愿隐身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4.解题 山居秋暝 “山居”:山中的居所。点明了地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争霸》备

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争霸》精品备 课教案 春秋争霸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争霸》精品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争霸》精品备课教案一 【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xx。 【教学目标】 [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 [ 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 1、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xx 首霸 1、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 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xx 争霸 阅读,找出“晋文公与楚庄王能够称霸,分别与哪次重要的战役直接相关? 第一次战役,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说明呢?哪些成语与楚庄王称霸有关。简略处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成语,文史结合学习历史。体现什么智慧? 五、XX争霸 1、阖闾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2、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是如何重新振作的?与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 勾践称霸对你有何启示?

《第21课,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第21课,风筝》教案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 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惊惶huáng 瑟缩sè 惩罚chéng 虐杀nüè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堕duò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 嫌恶怒nù 愤怒堕duò堕落 赚zhuàn 赚钱恕shù 宽恕坠zhuì下坠 诀jué 诀别 决jué 决定 抉jué 抉择 3.多音字 è 凶恶 恶ě 恶心 wù 嫌恶 shí什物mó 劳模 什模 shén什么mú 模样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④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 (二)思考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四、合作探究 质疑、讨论、答疑 (一)1—2段(第一组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佳路径》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佳路径》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3分) 1. (2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①改成反问句: ________ ②改成设问句: ________ 2. (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料理________ 启发________ 担心________ 焦躁________ 精心________ 绵延________ 思绪________ 立即________ 3.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斯________稿________滨________拐________踩________ 欺________搞________宾________别________彩________ 4. (3分)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意思相反的词 温暖________ A.轻巧 沉重________ B.寒冷 宽容________ C.计较

5. (4分)形近字组词。 稿________ 踩________ 镐________ 采________ 6. (8分)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攻克(难题) 清理________ 选择________ 设计________ 掌握________ 开辟________ 铺设________ 讲述________ 照料________ 7. (5分)扩句。 ①他从事建筑。 ②心里焦躁。 8. (5分)用下了词语说一段话,词语顺序可调换。 好奇好处奇怪刨根问底 9. (4分)给加线的字注音。 催促绵延启发思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他马上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 11.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21课教案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重要著作。 2.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音像资料(故宫、长城),让学生感受到巍峨雄壮的宫殿和气势恢宏的长城建筑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感知历史。 2.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设计图表,归纳我国三大科学巨著,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 教学难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布局严谨,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的杰作,城中心的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紫禁城吗?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设问:刚才看到的故宫,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城》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你看后有什么感想? 生答:明成祖时修建的。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过的地方。 故宫建筑风格:①造型雄伟。②布局严整。③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建筑左右对称,是古代传统的城市建筑的杰作,突出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④内外装饰精美豪华……介绍自由阅读卡“琉璃瓦和汉白玉”小常识。 老师要明确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的品质”,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四篇课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古诗三首》中的诗,或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质,或歌颂将士的奋勇精神。《文言文二则》中的故事,体现了人物勤奋、有毅力的品质。《“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后,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船员开展救援工作,最终自己命丧大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黄继光》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终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教学目标古诗三首 3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抓关键词语,理解《文言文二则》中每句话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 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文言文二则 2 “诺曼底号” 遇难记 2 黄继光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或创设一个情境,分小组讨论“面对不同的情况,如何介绍自己”,明确介绍的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2.学习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习作 2 语文园地 2 1.回顾本单元课文,与同学交流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2.在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了解6个跟古人读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知道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实力逐渐衰微的历史史实。 3、掌握诸侯争霸的历史史实,以及主要的春秋霸主。 【教学重点】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春秋争霸的影响。 【教学过程】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3.商业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知识模块二王室衰微 1.原因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1)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辅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知识模块三诸侯争霸 1.背景 (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2)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3)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2.经过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2)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结果 (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2)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 【展示提升】 1春秋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 2简单介绍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 板书设计

热统新教案第7次课

§2.5特性函数 本节要求:掌握:特性函数及系统独立变量的选取。掌握:两个常用的特性函数F ,G 。 1特性函数及系统独立变量的选取(掌握:U 、H 、F 、G 的特性函数。) 2两个常用的特性函数F ,G (掌握:两个常用的特性函数F ,G 的应用。) 一、特性函数 1、定义 特性函数:适当选择独立变量(称为自然变量)之后,只要知道一个热力学函数,就可以通过求偏导数求得均匀系统的全部热力学函数,从而把均匀系统的平衡性质完全确定。这个热力学函数称为特性(征)函数。 内能U 作为S ,V 的函数,焓H 作为S,P 的函数,自由能F 做为T,V 的函数,吉布斯函数G 作为T ,P 的函数都是特性函数。在应用上最重要的特性函数是自由能F 和吉布斯函数G ,相应的独立变量分别是T,V 和T,P ,下面分别说明之。 2、已知自由能F(T,V) 以T,V 为独立参量, ,)()( dV V F dT T F dF T V ??+??=(1) 全微分方程: pdV SdT dF --=(2) 可以求得系统的熵及压强为V T F S )(??-=T V F p )(??-=(3) 求出的压强P 是以T,V 为参量的函数,实际上就是物态方程。 由自由能的定义式TS U F -=,得 内能T F T F ST F U ??-=+=(4) 称为吉布斯—亥姆霍兹(H.Helmholtz )第一方程。 3、已知吉布斯函数),(p T G G = 以T,P 为独立参量dp p G dT T G dG T p )()(??+??=(5) G 的全微分方程为Vdp SdT dG +-=(6) 可以求系统的熵和体积p T G S )(??-=,T p G V )(??=(7) 由吉布斯函数定义式PV TS U G +-=得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争霸教案川教版

春秋争霸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的名称。理解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霸,理解越王勾践为什么能够从失败到称雄天下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管仲改革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通过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让学生接受又一次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 【教学难点】 周王权衰落的表现;诸侯称霸的实质。如何正确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你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 西周时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白天报警,燃狼粪冒 浓烟;黑夜报警,点柴草起火光。浓烟和火光会把敌 情很快传遍各地。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悦宠妃竟然下令点燃烽火,各地诸侯率兵赶到,宠妃褒姒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拍手大笑。

后来,真有敌兵来攻,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援救。结果幽王被杀。此后,西周灭亡,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一、周都东迁 教师:看书说一说西周是怎样灭亡的? 学生:西周末期团内部斗争都尖锐起来,阶级矛盾、周幽王在位时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至此结束。 教师:说一说东周谁建立的、时间、都城? 学生:西周灭亡后,周平王把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 教师:指出:东周的都城 学生指出。 二、春秋五霸 教师:议一议:《论语》对春秋政治局面的描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 教师强调: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诸侯国。 教师:看书32页,说一说春秋有哪五霸? 学生:在争霸过程中,齐桓(huan)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he)间(Iu)和越王勾践先后做了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三、争霸战争 教师:议一议齐桓公是怎样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 学生: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不计前仇,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 学生: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团结各诸侯国,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北狄对中原的侵扰,在南方阻止了楚国的北

教案-6 最佳路径(配苏教版)

6最佳路径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走进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阅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阅读课文3——7自然段,了解相关资料,阅读同题文章,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 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第6课 春秋争霸 典型练习

第6课《春秋争霸》典型练习 夯实基础典型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写了《春秋》后就以春秋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春秋开始于() 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 3、河南洛阳是著名的古都,下列朝代曾以它做为都城的是() A.夏朝B.西周C.春秋D.西汉 4、春秋时期,第一位君主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平王 5、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6、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7、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A.改革币制B.改革内政 C.发展和平D.改革军制 8、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 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9、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A.齐楚 B.晋楚 C.吴越 D.吴楚 10、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 A.他比较喜欢九鼎B.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D.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11、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更哪一个诸侯王的野心() A.齐桓公 B. 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12、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是() A. 管仲 B.孙武 C.孙膑 D. 伍子胥 13、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 A.晋文公B.楚庄王C.阖闾D.勾践

医古文B第6次作业及答案讲课教案

医古文B第6次作业 及答案

您本学期选择了学习“医古文B”。 说明:本次作业是针对课件中14--17内容的,总分为75分,您的得分为74分A型题: 1. 在“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中,“便繁”之义为: A.事情繁杂 B.屡次经过 C.多次上书 D.多次供职 E.官运亨通 2. 在“死生契阔,不可问天”中,“契阔”之义为: A.宽窄 B.长短 C.聚散 D.远近 E.结局 3.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尸”之义为: A.放弃 B.躺着 C.尸体 D.不管 E.主持 4. 在“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钦风请益”中,“请益”之义为: A.请求增加 B.谋求得益 C.向人请教 D.请求帮助 E.向人求助 5.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用”之义为: A.以便 B.用来 C.作用 D.因为 E.因此 6. 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断流之水,可以鉴形 C.壁影萤光,能资志土 D.竹头木屑,曾利兵家 E.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7. 在“岁次甲子黄钟之吉”中,“黄钟之吉”是指: A.十月初一 B.十一月初一 C.十二月初一 D.正月初三 E.二月初三 8. 在“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中,“一隅”之义为: A.一角 B.一边 C.全部 D.由此识彼 E.登堂入室 9. 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 A.好像 B.不如 C.不像 D.不要 E.无奈 10. 在“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中,“变沴”之义为: A.变动 B.变化 C.变诊 D.变证 E.变乱 11. 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 A.急切 B.频繁 C.极点 D.危急 E.严重 12. 在“作者谓圣,述者谓明”(《温病条辨叙》)中,此“作者”是指: A.华佗 B.张仲景 C.王叔和 D.孙思邈 E.成无己 13. 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之义为: A.洋洋得意 B.任意驱使 C.贪得无厌 D.胡作非为 E.欲壑难填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争霸教案 川教版

第6课春秋争霸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记住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和春秋五霸,理解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培养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2.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成语典故,讲述成语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故事,归纳出争霸胜负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认识到国兴靠治而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2.奴隶社会的瓦解,表现在政治上,是周王室日益衰微,一些大诸侯国通过改革实力雄厚。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原因。 3.诸侯争霸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也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情况较好,对此知识点较熟。 3重点难点 1.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齐、晋称霸。 3.春秋五霸 4.分析争霸的胜负因素。 5.春秋时期战争的不同特点和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过程 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在第4课中,我们习了西周的盛衰,同学们回想一下,东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春秋和战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春秋争霸。 新知探究 【自主学习】 一、周都东迁 1西周灭亡: 原因: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空前激化;

标志:公元前年,攻入镐京,被杀。 2东周建立:时间:建立者: 都城: 二、春秋五霸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三、春秋争霸战争 1.位于今山东北部的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___________,_________,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 2.齐桓公死后,齐国力量衰弱,晋国和楚国争夺中原霸权的 斗争激烈起来。晋楚军队在进行决战,楚军战败晋军,之后楚庄王开始了他的争霸事业; 3.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是___________。 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合作探究】 探究一:春秋争霸目的、性质? 活动1:阅读教材,结合已学知识,填写知识表格 朝代 起止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亡国国君 西周、东周活动2: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完成问答题 材料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材料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 材料三:“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两段材料说明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有何变化?

初中体育第6周第2次课教案总12次备课

第 6周第2次课教案 教材1、山羊 2、游戏 重点上体要挺,吸腹提臀。 难点顶肩推手。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直腿前脚掌踏跳和跳上成分腿屈体站立对身体姿势的要求。 技能目标: 学生能做跳上成分腿屈体站立时,有推手后脚再踏箱的动作。学生推手后脚再踏箱的节奏明显。情感目标学生注意老师讲解、示范顶肩推手的动作要领,并按照规定的方法练习。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次 数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准备部分一 常规 二 游戏 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 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 和任务。 四、慢跑400米 五、游戏 (活动山羊) 1、教师讲解要求和规则。 2、组织学生练习 参与练习并巡回指 ` 一、队列如图示 ××××××× ×××××××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 二、练习图 1、学生听清要求和规 则。 2、认真练习动作到位。 遵守规则,注意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次 数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基本部分跳上成两臂 侧举分腿屈 体站立挺身 跳下 二、游戏 一、练习两臂前举顶肩臂前 伸动作。 二、做一腿站立模仿分腿屈 体顶肩动作练习。 三、俯撑两脚蹬地,提臀分 腿,重心前移推陈出新手后 脚踏地成两臂侧举上体高于 水平的分腿屈体站立。 四、在保护下做跳上成两臂 侧举分腿屈体站立挺身 跳下。 (1)教师讲解要求并示 范。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回指导,及时纠 错。 二、运球接力 1、教师讲解要求和内 容。 2、组织学生学习。 3、参与练习。 ` 学生练习图 男 女 学生易犯错误 1、跳上时不稳定,前冲 跌下。 2、推手慢而无力,做不 出手先推离脚再踏箱 动作。 二、学生练习图 ×××× 〇〇〇〇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次 数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 (1)齐桓公称霸。 (2)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 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突破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