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一)

一、20世纪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诞生于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诞生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因此,民族主义逐渐成为观察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视角。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世界经历了民族主义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50—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冷战局面。阵营内部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有时掩盖了民族主义。英、法、西德、日、意等国力图摆脱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和政治上的依从地位,以民族主义整合国民意识,以求重振国力。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各国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桎梏,走真正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则运用民族主义走上独立道路,维护国家主权,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冷战的结束引发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地方分离主义运动,苏联和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及这些地区旷日持久的冲突根源都在于民族主义。义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国家的富强,把本民族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自身的繁荣,侵略掠夺它们眼中的“劣等民族”,同时竭力抑制削弱其他欧美国家。民族主义是导致相继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主要目标是实现独立,建立民族国家。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其目标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在这一任务完成之后,转向追求民族的富强,有人将其称为“经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此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大量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民族、宗教、领土等纠纷,再加上一些国家重蹈西欧历史上自我中心主义的覆辙,民族主义膨胀,谋求地区霸权,导致地区纷争不断。二是在民族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出现了地区联合组织——欧洲共同体。西欧国家追求民族富强的目的没有改变,但是调整了具体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迄今为止,西欧各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战争,而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持了发达国家的地位。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民族主义。美国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认为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最为优秀,美国有责任将其推广到全世界的这样一种使命感。美国在冷战中鼓吹维护和推广自由民主制度及其价值观,敌视遏制其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正是体现了这种美国式的民族主义。苏联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关系中,经常表现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其背后隐含着民族利己主义。苏联与美国长期冷战不止,原因之一是苏联谋求本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苏联表面上宣扬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使本国的民族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四是两个阵营内部摆脱大国控制的民族主义。第三个阶段是冷战结束以后。在冷战结束后不久,民族主义与没有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重要性下降,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第一,冷战时期被压抑的民族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在苏联东欧地区,一些在高压政策下长期得不到的民族主义诉求,由于苏东剧变造成的失控和动荡,一下子释放出来,民族分离主义活跃。在这一地区,出现了二十多个新的独立国家,而且车臣问题、波黑内战等纷争不断。第二,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加速。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接触空前频繁,在加强相互联系的同时,也使得相互差异更加凸显,矛盾冲突增加,强化了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而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卫民族利益,一些发展中国家拿起民族主义武器,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除此之外,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支配作用,各国都在重新确定国家的指导思想。由于世界上基本都是民族国家,毫无疑问,本民族的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此民族主义代替意识形态,在相当一部分国家起到主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后冷战时代世界出现了“泛民族主义”的趋势。在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民族主义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然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教训告

诉我们,如何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面,消除其消极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二、原工业化问题:工业化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指的是工业革命前,在广大农村出现的家庭工业,它主要为出口或为地方市场以外的需求而生产,往往是商业资本在农村的扩张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原工业化理论和原工业化过程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原工业化的形成和特征:学者们认为,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出现,以欧洲为核心地区的世界体系逐步形成,海外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猛增,欧洲以行会生产为组织的城市工业开始向农村转移,广大农村地区出现家庭工业,这就是原工业化的开始。此种类型的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原工业化。其特征包括:原工业化是农民经营的农村家庭工业,农民家庭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工业生产;原工业化是出口导向型的农业家庭工业,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市镇商业资本向农村渗透,市镇商人以外包制的方式以及其他形式组织农民进行家庭工业生产;农村家庭工业与商品化农业的共生,在原工业化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的家庭工业生产与商品化农业生产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现象。原工业化是在生产技术水平没有突破的前提下,仅以改变生产组织和劳动关系的方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并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原工业化得以形成和维持的根本机制是机会劳动成本低。

2 .原工业化与工业化:随着原工业化自身的发展,社会劳动成本较低的这一条件逐步消失。原工业化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生产组织的集中化和生产方法的机械化。这意味着原工业化必然转向工厂制的工业化。原工业化向工业化的过渡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原工业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为工业化准备了必需的条件,从经济要素而言,工厂制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有管理经验的早期企业家、工业化所必需的部分资本、商品化的农业。然而,这些准备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它造成的社会层面的变化,其中包括它导致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转变,以及在此基础上造成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网络。欧洲原工业化是走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但并非所有的原工业化地区后来都成功地实现了向工业化的转变。有些曾经繁荣的原工业化地区在向工业化过渡时失败。

3 .原工业化具体过程的研究:学者们以个案研究的形式阐述了原工业化在一些地区形成和演变的具体情况。有人分析了意大利北部原工业化,认为在意大利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原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商品化农业的发展满足了原工业化的需要,繁荣的商品农业在整个16世纪的意大利都保持欣欣向荣;市场需求提供了原工业化的动力;低廉而充足的劳动力为原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城市商人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外包制是主要组织形式;原工业化与城市的“衰落”密不可分。

也有人分析了原工业化时期乡村工业对英国农村人口的影响,认为原工业化时期,乡村工业在农业部门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就业领域。这个领域与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它不以土地为主要资源,而以资本为主要资源。而资本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它可以直接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或劳动力与资源的关系。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种面向市场、依靠工资劳动的新型生产方式发展起来,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中,雇工逐渐成为农业劳动者的主体。劳动力资源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工商业部门转移。将农业中多余的劳动转移到工商业,又为工业品创造出容量更大的国内市场。农民将农耕与手工业相结合,生活在“二重经济”之中。土地之外,农民能从务工经商中获得一定的收入,新兴工业区的农民比传统农业区的农民富裕。人均产出得以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乡村工业16世纪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人口增长和土地短缺的矛盾因此而缓和。土地已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谋生之路。人均产出随着工商业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增加,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口增加而人均产值也随之增加的局面。

还有人将研究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原工业化时期西欧的家庭、婚姻及日常生活的演变。他们认为,“原工业化”中的农村家庭工业经济是以“劳动一消费平衡”原则运行的。原工业化促使西欧的家庭、婚姻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作为劳动单位组成,男女的劳动能力是婚姻的主要前提条件。家庭的规模扩大了,家庭的劳动分工也导致家庭角色的变化,同时促使了社会的演变。农村工业生产者在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均产生较大的改变,一种“平民文化”得到体现,产生消费“过量的”奢侈品的倾向,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演变最终将导致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