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为何说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论为何说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论为何说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目前,如果从工业生产和出口的总额来看,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中国并不是制造强国,她做的还是技术含量极其低下的工作,只能算议价制造工厂,在世界化的经济中并不具有多大的优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发展是很迅速的,但是,总体来说技术含量还是较低的,个别集数世界领先,但是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制造业强盛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中国还远非制造强国。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但是,我国在各个方面总会有不足。

从数量上看,经济咨询机构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将于2011年3月14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透露了这一变化。报告估计,去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

但是,从质量上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很显然,处于低端水平、低附加值阶段的中国制造业,起国际竞争力除了劳动成本、资源消耗和影响环境之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市场经济的绝大部分是压榨劳工得来的。由于大多数的产业,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我们的企业只能分配到极低的利润,导致中上游的企业拼命的压榨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让下游的供应企业得不到长足发展,从而不能建立起强大的供应体系,这也是整个产业的供应体系不能密切互动的根本之所在。

从产量上看,中国制造业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而从结构上来看,中国新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有关数据资料显示,美国的服务型知道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打“大而不强”的尴尬位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制造业水平,向“制造强国”迈进。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地下是制约制造业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企业在推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是第一要素。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宏观上要考虑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引进与自主研发想结合,技术战略与品牌及市场战略相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大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力度,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政府应该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我们必须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研人员,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就会回之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中下游,产业工人也不会只是给发达国家制造利润了。

二、加强质量管理

我国出口到欧美等国的产品从食品、饲料到牙膏、玩具等,遭到过无数质量的挑战,成为西方媒体抨击中国的主要话题,同时也是西方国家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借口。但是,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这点毋庸置疑。由于产品合格率不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不论是食品,还是其他的产品,质量安全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点关注。企业不仅要追求个人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渐入人心,商品的设计,生产,包装,销售,每个环节都与质量有关。加强政府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尽量减少、努力甚至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努力做好质量事故的危机处理。落实质量监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三、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是一种“信号标准”。品牌意味着高质量、搞信誉、高效益、低成本。品牌的背后就是在一个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企业。如何在世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和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离不开中国国际品牌的强大建设,也就是中国“世界名牌”的强大建设,加

强、提高和拥有更多的属于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把企业建设成具有创新、开发、效率、质量、品牌、科学、人才为一体的具有科学发展的企业,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和增长点,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自主创新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具有人才和优势竞争的企业发展,从而推动中国制造企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大,也就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对于中国制造业本身来说,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低,这些都是限制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因素。所以,要将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更主要的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好质量关,培养相关的人才,提高生产率,最后形成自主的品牌。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100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 化深度融合”100分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单选题3 分) o A.美国 o B.德国 o C.日本 o D.中国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o A.日本 o B.法国 o C.中国 o D.美国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 A.计算机操作系统 o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C.微软的办公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o A.动物、植物 o B.设备、数据 o C.工人、农民

o D.人、机器、系统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 o A.世界设计中心 o B.世界制造工厂 o C.世界维修中心 o D.世界服务中心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单选题3分) o A.机械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化学技术 o D.电气技术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o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单选题3分) o A.二手设备 o B.备品备件 o C.金融服务 o D.故障维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单选题3分)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 综合卷总报告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总报告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 二○一五年二月 一、前言

制造业①的兴衰,印证的是大国的兴衰,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和强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围绕制造业发展进行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新的产业变革将制造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09年以来位居世界前列,已上升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我国制造业既面临国际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及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抢占制造业高端的堵截与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前后夹击”等诸多挑战,也面临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制造业变革、“四化同步”发展带来的需求扩展及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等发展机遇。展望未来,需要遵循“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指导方针,分步骤、分阶段促进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走到世界前列,成为制造强国。 二、我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战略形势和重要使命 ①本报告提及的制造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C门类的31个行业,按生产工艺特征可分为流程型制造业和离散型制造业。

1. 步入新的战略阶段 (1)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近1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图1 2001—2012年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曲线① 2013年我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01 941.4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7.64%(规模以上企业);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29.03%;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量的95.14%。 我国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提供了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蛟龙”载人潜水器、歼-15战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装备,为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人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生活消费品,显示出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 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和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793万亿美元(现价),美国为1.912 1万亿美元(现价),我国成为全球制造大国。我国22个工业产品大类的7个大类产量位列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为13.5%,仅次于欧盟②。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制造业企业有40家(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2)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由于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美、德、日等制造强国存在较大差距,致使在核心技术、附加价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例如,我国芯片80%依靠进口③,2013年进口用汇2 322亿美元④,超过石油进口额。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表明:一部苹果手机批发价是178.96美元,其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占有34%、17%、13%的比例,而中国只占3.6%,约6.5美元⑤,且其主体为中国台资企业。 二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占欧盟召回通报总数量的57.93%,占美国召回通报总批次的65.17%。这种状况尽管有技术贸易壁垒的因素,但自身质量不高是主要原因。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 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⑥,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中 ①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库(现价美元)。 ②世界贸易组织数据。 ③宗晨亮,“我国芯片80%依靠进口成为第一外汇消耗大户”,中国新闻网(2010年08月15日)。 ④刘玉英,“专项投资基金设立国产化芯片迎机遇”,中国新闻网(2014年10月14日)。 ⑤崔鹏、刘裕国、马冰一,“现行统计方法造成我贸易顺差严重夸大”,人民网(2011年10月21日)。 ⑥国家质检总局,《工业产品质量统计报表(2013年)》。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徐建业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09-02 11:37-2016-09-02 11:59 85分 ? 1.()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脉 o B.专利数量 o C.科研资金投入量 o D.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 2.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o B.第三次工业革命 o C.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o D.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 4.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机械技术

o B.电气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交通技术 ?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世界服务中心 o B.世界维修中心 o C.世界设计中心 o D.世界制造工厂 ?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7.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设计 o B.销售 o C.售后服务 o D.制造—加工—组装 ?8.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o B.人才的限制 o C.政策的限制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b4546507.html,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作者: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34期 新华社信息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 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 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 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毛概】我看“十三五”规划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我看“十三五”规划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箭括岭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的换挡期,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内看,高消耗、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中,国际竞争加剧,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在这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制造业不进则退,必须抓住机遇转型升级。 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家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力争通过3个10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这是包括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所有知识分子和所有社会主义建设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去年陕西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的一场报告会,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李言教授作了关于《中国制造2025》分析的报告,作为工作人员的我有幸蹭了此次报告。李言教授深刻剖析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但更强调了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大的潜在竞争优势。如,我国具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产业链比较全,制造能力强;拥有巨大的市场是重要的创新优势,可以分摊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的规模效益,吸引一些发达国家用技术换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能力强,产业配套基础较好,产业链齐全;与发达国家相比,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多,成本相对低,在技能密集型产业有优势。由此可见,我国的制造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产业升级、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将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竞争优势。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功绩,作为一名即将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奋斗终生的知识分子,我将听从时代的召唤,立足当下,打好扎实的学业基础,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能,随时准备服务祖国的建设。 2016年4月30日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作者姓名:徐玉刚班级:C10机械一班学号:101309131 内容摘要:“制造大国”的称呼,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肯定作用,但现在的事实情况告诉我们,我们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子。“制造大国”已经不是什么美誉了,在数量、质量、产量、结构各个方面下,我们必须求进,我们要成为“制造强国”。欲求变,我们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制造业责任未来 首先我不能不承认的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比重的提升和位次的前移,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制造业水平的同步提高,更不代表“制造大国”就是“制造强国”。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但是我国在各个方面总会有不足。 从数量上看,有资料显示: 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已达到15.6%,超过了日本的15.4%。即便与美国相比,也仅仅相差3.4个百分点。按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可以肯定,用不了几年,我们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通视也有一份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为1.6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8.6%,低于美国的1.717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据该机构预测,中国制造的产值在未来几年内有望赶超美国。 但是,从质量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 而从产量来看,中国制造业虽然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尤其是钢铁、水泥等行业,早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也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 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过国的制造业正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位置。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有我国缺乏核心型技术,在中国制造的许多领域里,尤其是一些重大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下游,利润也比较薄。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资源和环境负荷较高,当前,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我国向世界提供了大宗的基础原材料,以及相对低档次的工业品,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往往都是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大的行业。这使得中国制造的资源、环境负载非常严重。在某些行业,由于我国加工利用技术不成熟,科研积累不足,因此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的现状一直难以改变,并由此带来了工业废弃物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缺乏大企业集团,缺少世界品牌,缺少高附加值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制造生产率低下的情况下,又怎么会是“制造强国”呢? 而现在我们现在是要思索的是如何在目前的基础上,努力让我们成为“制造强国”。这一点,地方政府要做的事,放弃对虚假政绩的渴望,对制造业的要求不要满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或对GDP能有多少拉动作用,因为那样做不仅会使占用的土地规模很大,而且消耗的资源数量也会很多、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很大。 除了地方政府,领袖企业更应担任起更多的责任。经北京大学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教授说过:“面对内忧外患,在这关系整个国家制造业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领袖企业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最终打造一个响亮的‘中国制造’。”而真实情况下,也正是那些领袖企业在“中国制造”遭遇

2019注册工程咨询师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试题 83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不包括()。 A.标准制修订 B.标准化研究 C.标准培训 D.标准交流推广 E.标准的具体实施 F.国际标准化 2.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3.属于高级生产要素的是(),属于一般生产要素的是()。①土地②劳动力③资本④管理⑤技术⑥数据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①②③ D.③⑤⑥,①②④ 4.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发展()的新型研发服务。 A.虚拟在线、开放共享、协同创新 B.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 C.虚拟在线、有效供给、互联互通 D.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按需供给 5.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原则中战略一致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两化融合提升到战略高度 B.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最高战略目标 C.两化融合要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D.两化融合是组织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的重要途径 6.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组织体系中不包括()。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家指导委员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秘书委员会 8.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管理变革是()。 A.泰勒制,科学管理理论 B.丰田制,精益管理模式 C.信息时代管理理论 D.泰勒制,精益管理模式 9.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10.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过题库

单选题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D )。(单选 题3分)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D )。 A.日本 B.法国 C.中国 D.美国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 B )。(单选题3分) A.计算机操作系统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C.微 软的办公软件 D.通用数据库系统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D )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 A.动物、植物 B.设备、数据 C.工人、农民 D.人、机器、系统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B )。(单选题3分) A.世界设计中心 B.世界制造工厂 C.世界维修中心 D.世界服务中心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B )带动的。(单选题3分) A.机械技术 B.信息技术 C.化学技术 D.电气技术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单选题3分)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 战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 手段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B)。(单选题3分) A.二手设备 B.备品备件 C.金融服务 D.故障维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A )。 A.核动力航母 B.云计算 C.高级机器人 D.移动互联网 1.(A )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单选题3分) A.信息技术 B.材料技术 C.生物技术 D.冶金技术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综合卷总报告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综合 卷总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总报告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 二○一五年二月

一、前言 制造业①的兴衰,印证的是大国的兴衰,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和强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围绕制造业发展进行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新的产业变革将制造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09年以来位居世界前列,已上升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我国制造业既面临国际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及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抢占制造业高端的堵截与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前后夹击”等诸多挑战,也面临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制造业变革、“四化同步”发展带来的需求扩展及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等发展机遇。展望未来,需要遵循“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指导方针,分步骤、分阶段促进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走到世界前列,成为制造强国。 ①本报告提及的制造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C门类的31个行业,按生产工艺特征可分为流程型制造业和离散型制造业。

二、我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战略形势和重要使命 1. 步入新的战略阶段 (1)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近1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图1 2001—2012年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曲线① 2013年我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01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规模以上企业);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量的%。 我国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提供了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蛟龙”载人潜水器、歼-15战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装备,为约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人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生活消费品,显示出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 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和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万亿美元(现价),美国为 1万亿美元(现价),我国成为全球制造大国。我国22个工业产品大类的7个大类产量位列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为%,仅次于欧盟②。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制造业企业有40家(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2)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由于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美、德、日等制造强国存在较大差距,致使在核心技术、附加价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例如,我国芯片80%依靠进口③,2013年进口用汇2 322亿美元④,超过石油进口额。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表明:一部苹果手机批发价是美元,其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占有34%、17%、13%的比例,而中国只占%,约美元⑤,且其主体为中国台资企业。 二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 ①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库(现价美元)。 ②世界贸易组织数据。 ③宗晨亮,“我国芯片80%依靠进口成为第一外汇消耗大户”,中国新闻网(2010年08月15日)。 ④刘玉英,“专项投资基金设立国产化芯片迎机遇”,中国新闻网(2014年10月14日)。 ⑤崔鹏、刘裕国、马冰一,“现行统计方法造成我贸易顺差严重夸大”,人民网(2011年10月21日)。

2020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考试卷-93分

【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93.0分,用时2831秒,通过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2.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4.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原则中战略一致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两化融合提升到战略高度 B.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最高战略目标 C.两化融合要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D.两化融合是组织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的重要途径

5.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发展()的新型研发服务。 A.虚拟在线、开放共享、协同创新 B.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 C.虚拟在线、有效供给、互联互通 D.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按需供给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6.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7.与其他参考架构不同的是,两化融合生态系统(IIIE)从()的视角阐释工业化与信息化交互协同的理念方法与关键特征。 A.融合 B.发展 C.智能 D.创新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1.“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10.0分) A.城镇化和信息化 B.工业化和城镇化 C.农业化和工业化 D.工业化和信息化 2.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10.0分) 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 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 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10.0分) A.农牧业 B.制造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1.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10.0分)) 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 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 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 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 2.下列技术中,属于华盛顿邮报网站提出的驱动未来经济技术的颠覆性技术的有()。(10.0分)) A.移动互联网 B.物联网 C.云计算 D.知识性工作的自动化 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系统安全的有()。(10.0分)) 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 B.进行IC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C.建立重要IC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D.引进国外先进工业控制系统,减少对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研究的投资 1.知识性工作自动化是运用电脑来进行复杂分析、精确判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错

2020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答案100分答案

2020 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 污染主要集中在()。(1.0 分)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2.()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1.0 分) A. 十六大报告 B. 十七大报告 C. 十八大报告 D. 十九大报告 3.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1.0 分) A. 有害气体 B. 稀有气体 C. 温室气体 D. 空气污染物

4.()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 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 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1.0 分) A.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B.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C.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 年)》 D.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5.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1.0 分)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6.国际社会在1997 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1.0 分) A. 《巴黎协定》

B. 《京都议定书》 C.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1.0 分)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特殊性原则 8.()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1.0 分)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中国 9.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0 分) A. 十九大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考试题

? 1.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制造—加工—组装 o B.售后服务 o C.销售 o D.设计 ? 2.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决定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经济实力 o B.历史文化 o C.国民素质 o D.外交关系 ? 3.“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城镇化和信息化 o B.工业化和城镇化 o C.农业化和工业化 o D.工业化和信息化 ? 4.()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也存在漏洞。(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熊猫烧香病毒 o B.蠕虫病毒 o C.千年虫 o D.震网病毒

? 5.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其核心驱动力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政策 o B.资金 o C.科技 o D.人才 ? 6.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o 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7.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交通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电气技术 o D.机械技术 ?8.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化工业 o B.农牧业 o C.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o D.房地产行业

中国制造2020制造强国战略

关于制定“中国制造2020”,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建议 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792.62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仍“大而不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2)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缺乏国际知名品牌;(3)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对环境污染严重;(4)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组织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分为11个课题组,经过在地方、行业、企业的广泛调查和近一年的深入研究,形成了阶段性的意见和建议,供中央决策参考。 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和国防实力的象征,是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主要推动者。2012年我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6.70%,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95.O9%,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27.97%。同时,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例如先进的通信设备带动了年增加值约1.4万亿元的

信息服务业。尽管当前出现了部分制造业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困难局面,但也应该看到,城乡一体化是拉动制造业内需增长的巨大动力,我国产品结构性短缺依然突出,每年仍需进口2553亿美元的高端装备、1920亿美元的芯片,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制造业分工格局面临新的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从外部因素看,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抢占制造业高端,进一步拉大与我国的距离;另一方面,印度、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从内部因素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由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制造业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明显削弱,注重数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这些挑战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制造业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制造业物化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各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2009年,美国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所有行业企业的70%;2012年我国仅装备制造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就占全国总量的43.82%。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能给一个国家的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的系列解读 解读一:夯实网络基础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的系列解读解读一:夯实网络基础 一、背景情况 工业互联网网络是实现人、机器、车间、企业等主体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要素泛在互联的基础,是工业智能化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工业企业内网和工业企业外网,工业企业内网实现工厂内生产装备、信息采集设备、生产管理系统和人等生产要素的广泛互联;工业企业外网实现生产企业与智能产品、用户、协作企业等工业全环节的广泛互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DNS),包括标识和解析系统两部分,其中标识是机器和物品的“身份证”;解析系统利用标识,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网络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业企业内网方面,传统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网络技术、标准和产品主要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工厂自动化以太网(EPA)、工业过程/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WIA-PA/FA)等技术,但产业化和商用水平低。目前,时间敏感网络(TSN)、工业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成为国际产业界关注的新热点。在工业企业外网方面,国内外都高度重视新技术新网络的研究与应用部署,积极探索利用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技术构建满足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可定制等要求的企业外网络。 国际上目前存在多种标识解析体系方案并开展一定程度的试验和应用,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成熟的、大规模部署的全球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尚不成熟,在OID、Handle、Ecode等主要的现有标识解析方案中,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治理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亟需对核心技术和应用方案进行有组织、大规模的验证示范推广。 二、思路目标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需要工业领域和信息通信领域共同推进发展,在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中,需要围绕工业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优势,借助工业企业内网和工业企业外网的更新换代,加快新技术的部署应用,打造国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的网络化水平。 工业互联网网络方面,《指导意见》着重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未来的演进思路和方向。一是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薄弱,欠缺发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基础环境,因此开展工业企业内网络改造是首要任务,也是长期任务。通过分步骤、分行业推

制造强国战略-综合卷-4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组

领域课题报告四: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研究 报告摘要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课题组 二○一四年十二月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综合卷 (一)产业现状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包括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铁道客车、铁道货车、城轨车辆、机车车辆关键部件、信号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轨道工程机械设备等10个专业制造系统,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高速”、“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体而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阶段,仍有部分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基础材料还依赖国外,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要坚持创新驱动,紧紧抓住技术和产业演进的机遇,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升级。 2013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2 50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4 000亿元,2020年将超过6 500亿元。 1. 具有竞争力的重大产品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铁路大规模应用,我国大功率电力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优势。大功率电力机车形成了以单轴功率1 200 kW动力单元为基础的6、8、12轴列重载机车组系列,最大机车功率达14 400 kW,居世界第一。自主研制的CRH380A 高速动车组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等安全性指标低于国际铁路联盟限度标准,车内噪声等舒适度指标均在国际标准优级范围内,列车再生能源回馈率、人均百公里能耗等节能环保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 产业发展的短板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仍然年轻,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①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专长于产品开发应用,而基础性研发不足,在科技储备、设计仿真和试验验证等原始创新能力上未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②产业核心基础器件技术和产品全方位配套相对薄弱,还未完全形成一批“高、精、特、专”产品配套企业群体;③产业基础工艺相对落后,工艺研究投入不足,先进基础工艺提升相对缓慢; ④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有待升级,质量技术的基础研究投入缺位,国家级第三方检测试验平台及专业化检测、试验和服务体系权威性不够;⑤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在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基础上,提高国际竞争力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未来必需。 (二)我国与强国对比分析 1.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强国的特征 一般而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强国是拥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和核心技术,拥有·382·

2019注册工程咨询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试题83分

1.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不包括()。 A.标准制修订 B.标准化研究 C.标准培训 D.标准交流推广 E.标准的具体实施 F.国际标准化 2.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3.属于高级生产要素的是(),属于一般生产要素的是()。①土地②劳动力③资本④管理⑤技术⑥数据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①②③

D.③⑤⑥,①②④ 4.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发展()的新型研发服务。 A.虚拟在线、开放共享、协同创新 B.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 C.虚拟在线、有效供给、互联互通 D.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按需供给 5.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原则中战略一致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两化融合提升到战略高度 B.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最高战略目标 C.两化融合要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D.两化融合是组织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的重要途径 6.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组织体系中不包括()。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家指导委员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秘书委员会 8.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管理变革是()。 A.泰勒制,科学管理理论 B.丰田制,精益管理模式 C.信息时代管理理论 D.泰勒制,精益管理模式 9.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10.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