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起到主导地位。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吃透教材,仔细琢磨,深入钻研,了解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胸有成竹。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巧设教学情境,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掌握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顾后,将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学后面的知识又可以复习前面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中就可能分成许多独立的部分去教学,破坏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教起来费劲,费时间,学生学起来也不容易理解,难以掌握,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认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理解教材意图,对所教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点拨到位,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透彻地理解,灵活地运用,熟练地掌握,要细心琢磨、钻研教材的教学目标、例题和练习题,掌握教材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所学的知识难度,不能搞题海战术,否则多而杂,抓不往关键,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效果也不好。教师只有将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有机地整合,做到心中有数,适当地调整教学预案,训练才有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最重要地一环是改进课堂教学。但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又与能否吃透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教师对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得好,又善于体会理解编者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新)

教学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学评估之学生、专家等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渠道、方式评价情况

7.3 学生、专家等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渠道、方式评价情况 高校代码及名称: 专业代码及名称: 一、教学质量评价渠道和方式 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开展全校性学生评教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做好教师教学数据的准备,对学生评教的数据和信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 1.学生信息员 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校聘请了学生信息员通过电子邮件或书面等形式,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直接向教务处进行反馈,此举将有效的加强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渠道。【支撑材料 1:×××教学信息核实反馈单】 2.网上评教 学校网上评教系统于每学期课程结束之前开放,学生在此期间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教。学生可通过学号和密码登陆校园网学生评教系统,采用匿名打分的形式对所修读的课程按设定的评教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书育人、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教务处定期对学生网上评教系统进行管

理、维护和更新,对网上评教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学院教学院长组织成立学生网上评教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组织、宣传动员和过程监控。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支撑材料 2:学生评教网上截图】 3.召开座谈会 学生通过网上评教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为了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教学进度、学生的教学效果等的意见,教务处组织各年级专业班级代表在期末召开学生座谈会。【支撑材料 3:《×××专业学生座谈会记录》】 4.评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学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风建设,在教师中倡导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经校党委批准,校学生会主席团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本专业×××老师2013、2014、2015连续三年被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5.本科生导师约谈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各专业为每个学生配备了导师,大致是一个导师负责每一年级中2—5个学生,四个年级总共10—15人。导师负责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导师每学期集体指导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每学期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并且,导师要在每学年度考核时如实填写,以作为导师工作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阳城县实验小学张敏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 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 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 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课堂教学 是一个多元的空间,是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想对学生学习状况 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必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并逐步形成一 套与教学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 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反馈,使学生发现自 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发现与全面数学素质目标之间的距离,不断改进 不足,努力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并评 价学生是否有积极学习的情感;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怕困难的 探索精神;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是否能 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方法;是否理解别人的思

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等等。 记得一次培训时,有幸听到这么一节课,一位教师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出示3.2÷2.5÷0.4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观察,有一位学生立马举手说:“老师,我觉得 2.5与0.4相乘正好等于1,而3.2除以2.5不太简单。”这时老师是这样评价这位学生的:“你有这样的感觉真好,我们在拿到一个式子或问题时,应该对数、数学方面的内容产生感觉,有了 感觉,我们再去分析、思考,就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形:当学生的回答或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一些偏差或问题时,教师就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加以 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如:“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表述得还不是很 清楚。”“他的回答中有些地方还不够完整,谁来说得更明白点?” 二、要把握评价的时机 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评价的关键,教师适时到位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孩子 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用心留意并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使正确的得以 强化,错误的及时发现并设法改正。及时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 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 记得在新课程刚刚实施的那几年,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 “你真好,你真棒!”,时间长了,我们的学生恐怕已经不知道查找自己 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之中,产生自满心理。还有,我们 常常看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笑容满面的说: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二二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学习情况和自身工作实际,浅谈我对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因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学生教师的尊敬、对学习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为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这比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更新和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将立德树人的中心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二、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里的“传道”本质上就是培养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这样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实际上,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本身,都应该放下功利心,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让每个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为他人着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我认为:成才比成绩重要,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平等观 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平等、民主,就没有现代教育。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角度是水平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有时他们会跪在地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某一领域比别人先知而已。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领域也许我们真的还没有学生知道的多。因此互相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今天新课标理念的基本要求。

教育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 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 命。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 1、非职业化阶段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 的萌芽——庠,那时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 奴隶时期——学在官府、以吏为师。西方——僧侣为师。 2、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 现二产生。 3、专门化阶段:一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 现为标志。 4、专门化阶段:从量的急需到质的转化。“师范教 育”扩充为“教师教育”。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 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复杂性表现在 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③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表现在: ①因材施教 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③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2、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课堂内外、校内外等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长期性指培养人才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2、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间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2、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概述 1、概念: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2、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3、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4、形成过程:一般说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二)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以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五、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链接从教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教师资格证 学生观 教师观

教师职业规范 一.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1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3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1 对工作高度负责 2 认真备课上课 3 认真批改作业 4 不得敷衍赛色 三.关爱学生(灵魂) 1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 2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天职) 1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 循序善尽,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希望 五.为人师表(内在要求) 1 坚守高尚情操 2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和同事 5 作风正派,奉公廉洁 6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发展动力) 1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因材施教个体差异

学生对教师评语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他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条理化。但授课速度有点快,来不及记录。 ()老师授课有条理,有重点,对同学既热情又严格,是各位老师学习的榜样。 ()老师上课有时非常幽默,有时非常严格,不过还是非常有教授风度的,不妨自己来听听嘛!大家很崇拜他哦!= ()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半数认真工整,批改作业认真及时并注意讲解学生易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段老师能虚心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做到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总之,段老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教师。 ()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能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比较积极热烈。 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教学内容丰富有效,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有时还有些洋幽默,很受同学欢迎。 老师教学认真,课堂效率高,授课内容详细,我们学生大部分都能跟着老师思路学习,气氛活跃,整节课学下来有收获、欣喜,使人对此门课程兴趣浓厚。 最开始,老师授课速度有些快,但是,后来学生提建议给老师,老师欣然接受并调整了授课速度。所以,总体感觉此刻城段老师讲得很好。 老师组织习题课,使同学们在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得以解决;老师理论联系实际,课上穿插实际问题,使同学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初步了解,为今后学习打下基。 信号与系统是我们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课,对这门课的知识的掌握,对我们学习专业课的能力至关重要。半个学期以来,同学们对这门课的学习以渐入佳境。 我非常庆幸继《电路基础》之后又能听到李辉老师的授课,他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令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很多艰涩难懂的知识,并且印象深刻。虽然采用的是电子化教学,但李辉老师的讲解重点突出,毫无冗繁之感,令我们耳目一新。老师还在授课之余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对同学们关怀备至,被我们看作是自己的良师益友。 一开始这门课的时候确实被教材的厚度吓了一跳,虽然现在已在老师的提纲挈领下掌握了重点,仍然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我认为电子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把教材变薄了,把精华的东西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更有针对性,也增强了大家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作出了精美的课件,它对我们学习的帮助非常大。 李老师上课诙谐有趣,他善于用凝练的语言将复杂难于理解的过程公式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讲课内容紧凑、丰富,并附有大量例题和练习题,十分有利于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堂内容。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经营管理 06-07 1032 谈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 观[]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作为一位教育工,结合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浅析我对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能”不能当好教师,“无德”不能当教师,师德并重才能当好教师,教师要教好书,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的指导者,成为“人师”。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任何教育都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学习的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我们的教学直接面对生命,生命是认得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需要的整合体,一只蚂蚁一条腿的进化需要经过上万年的时间,何况人乎!因此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提高效率。面对生命,教师教学要有激情,要融氛围之美、学科之美、探索之美、发现之美与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苦役、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二、教学观 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师生合作的、民主的教学环境。 知识和智慧是伴行的,在教知识的同时应给人以智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论,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智慧的结晶。任何把智慧排除在外的知识都是盲目的、片面的,是不可能把人教聪明的。能力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应当是“手脑”并用。学习能力是最基本

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4章第2节:学生

学生一、学生的特点(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1.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2.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1)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尚未定型,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2)学生具有依赖性。学生多属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里,他们要依赖父母,入学后他们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转为对教师的依赖心理。(3)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依据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不是盲目、机械、被动地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2.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它表现在学生能根据一定的目标或要求,或在某种情境的激发下,自行采取相应的态度或行动。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课下主动完成作业,主动帮助同学等等。(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而且能自行确定或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特点和条件的目标和行动方式,并能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自我监督和调控。(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己和群体等。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不满足于书上的现成结论,不满足于教师提供的解题方法,倾向于提出新颖或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不是成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不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第三,学生有发展的需要。★二、现代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体、教师塑造与控制的对象,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是规范、预设的。现代学生观主要观点如下:(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人们经常用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看待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这是经过现代科学和教育实践证实的。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客观上要求教师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开展教育活动。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推断学生没有出息,没有潜力。不少人坚持僵化的潜能观,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教育对此无能为力。其实,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智力水平可以明显提高,这已为科学研究如裂脑研究、左右脑研究等所证实。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求全责备。其实,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没有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传统教育重视智力教育,把系统知识的传授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

综合素质第一章: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第一节教育观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在指导思想中有这样的表述:“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2.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语

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语 教师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们学习的质量,那么教师开展完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之后,相关的教师教学工作评语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工作评语,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老师授课的方式非常适合我们,他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条理化。但授课速度有点快,来不及记录。 2、老师授课有条理,有重点,对同学既热情又严格,是各位老师学习的榜样。 3、老师上课有时非常幽默,有时非常严格,不过还是非常有教授风度的,不妨自己来听听嘛!大家很崇拜他哦! 4、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不厌其烦,细心讲解,使学生有所收获;半数认真工整,批改作业认真及时并注意讲解学生易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段老师能虚心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做到及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总之,段老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教师。 5、老师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能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比较积极热烈。 6、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7、教学内容丰富有效,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有时还有些洋幽默,很受同学欢迎。 8、老师教学认真,课堂效率高,授课内容详细,我们学生大部分都能跟着老师思路学习,气氛活跃,整节课学下来有收获、欣喜,使人对此门课程兴趣浓厚。 9、一开始这门课的时候确实被教材的厚度吓了一跳,虽然现在已在老师的提纲挈领下掌握了重点,仍然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我认为电子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把教材变薄了,把精华的东西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更有针对性,也增强了大家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作出了精美的课件,它对我们学习的帮助非常大。 10、老师上课诙谐有趣,他善于用凝练的语言将复杂难于理解的过程公式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讲课内容紧凑、丰富,并附有大量例题和练习题,十分有利于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堂内容。

教育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答案

第五章课后题答案 1 简述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 2 简述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哪些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有那些角色 一般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榜样(4)管理者(5)朋友 新角色(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和创造性是由教师老目的和劳动过程复杂性以及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局定的。 (2)示范性,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且极具模仿力的青少年。 (3)系统系,教育的系统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 5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具有团结协作净胜(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附:1997年8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6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那些专业知识素养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精深的学科知识(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知识 7 教师应具有哪些专业能力素养 (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组织教学的能力(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在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制(7)教育科研能力 8 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素养 热情乐观,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幽默风趣,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公平客观等 9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1)国家和政府从政策、法律和资金上的支持是客观条件 (2)教师的努力是主观条件,教师要善于学习、恒宇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10 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1)学生是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是具有创造性的个体(2)学生是具有发展可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二)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1 试分析学生学习的特殊属性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学习 12 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哪些合法权利我国学生的权利主要是有哪些法律规定的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学校对老师教学综合能力的评价

***中学对****老师教学综合能力的评价***老师是我校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的骨干教师,是我校政治教学的学科带头人。 ***老师她有着渊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工作十分认真,每一节课她都认真对待。她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她的教案她的作业批改记录她的听课记录从来都是工工整整认真真,她是我校上辅导课最多的几名教师之一,成为我校教师学习的榜样。 她深爱着她从事的政治课堂,她深爱着她的学生,在教学中从不懈怠,她为了充实自己参加了政治函授学习,先后完成了专科本科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她还随时复习专科本科政治各科教材,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反复学习小学和高中思想品德(政治)学科教材;注重各学段的思想品德(政治)的联系,讲课中做到科学迁移合理渗透;她还学习历史地理语文等教材,注重学科联系;她关注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常取材相关事例用于课堂教学;她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她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时事报道活动,课上经常开展小辩论,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观看心理教育光碟,组织如对家乡环境破坏与保护情况、农村敬老孝老现状、老师的过去等调查访问活动,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协助清理镇内垃圾,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等),寓德育教育与活动之中;积极查找各种材料,查找百年树人系统中的材料为自己教学所用,积极学习电教手段并运用到教学中去。她经常使用多

媒体上课,课堂容量大,制作的课件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的教学设计既实用又富有创新性,她在课堂上尽情的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课堂上,她和学生打成一片,运用快乐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把各种教学手段都利用起来,她的课堂生动、严谨、亮点频频出现,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多,而且她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能学有所获。她的课堂知识面很宽,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收放自如,学生学习起来一点也不感到枯燥,总嫌上课时间短。但她从不满足,在教研教改的路上她一直奋力前行,一直走在我校甚至是全旗的前列,她认真的不断的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吸收运用,她积极收看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吸取其长处。为她所用。她阅读了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观看了大量的教学光碟,她乐于钻研,精于设计,她十分注重课后反思,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研,主动邀请学校领导和其她教师听自己的课,恳请她们给自己指出缺点不足,她还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经常和学生聊天,了解她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虚心听取她们对老师上课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在她任教的六个教学班级里,她“一课六背六上”,一节教学内容,每上完一个教学班的课后,她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她的教案上有着各种符号和多种颜色的笔记,详详细细的记录着每一节课的得与失,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所以她的课总是越上越有进步,越来越受老师的赞誉和学生的好评,但她从不满足,

教育学整理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 (导论版)从广义讲,教师是对教育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从狭义讲,教师则专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山香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广义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狭义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一员。教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搞好教学工作,做好思想品德的工作,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 三、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角色: 1、教师的一般角色: ①传道者。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使命,并引导和示范学生的做人、为业和治学之道。 ②授业解惑者(或知识传授者)。教师要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解除他们学习中的困惑。 ③榜样(或示范者)。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④管理者。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 ⑤朋友。学生希望教师把自己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并分担痛苦、分享欢乐。 注:(山香版)⑥学者和学习者。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新角色: ①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的引路人。 ②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中把握新变化,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③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 五、教师劳动的特点:(山香版) 1、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来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2、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限制,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教师

综合素质第一章-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综合素质第一章: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教育观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021 年 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 年)公布,在指导思想中有这样的表述:“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 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 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 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 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 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 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 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