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题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题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指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 F )

2、系统工程中霍尔的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最优化。( T )

3、现实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封闭系统。( T )

4、系统工程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 T )

5、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单排序时,一致性指标检验是为了验证对同层所有因素判断的一致性。

( T )

7、可达矩阵描述了有向图中各个结点之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以到达的程度。

( T )8、采用随机数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特点。( T )10、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使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和最小(让扰动因素相差最小)( F )

1、马克思、恩格斯说,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用的事物和过

程形成的统一整体”,表现出的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就是现代的系统概念,是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

2、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区别是,前者是工程技术,后者是基础理论。

(√)

3、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层次。

(X)

4、系统工程人员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

(X)

5、古代中国和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抽象的思辨原则来代替自然现

象的客观联系;形而上学自然观则把自然界看成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事物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实验材料(即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说明各个事物、现象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着的。(√)

6、人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7、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一定是最优的。

(X)

8、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两类。

(√)

9、系统建模时应该把研究问题的一切细节、一切因素都包罗进去。

(X)

10、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

11、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方法。

(√)

12、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方法论的核心是寻求系统的最优化。

(X)

13、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主要适用于研究良结构的硬系统。

(X)

14、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中,总是假定所涉及的关系具有传递性。

(√)

15、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X)

16、只有当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0.10 时,判断矩阵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

就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

17、应用层次分析法时,要求判断矩阵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最后才进行一致性

检验)(X)

18、投入产出法主要研究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比。

(X)

19、Delphi方法是一种定量预测方法。

(X)

20、算命、占卜属于系统预测问题。

(X)

21、线性回归方程的t检验是对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

22、在线性回归预测方法中,F检验可以说明每个自变量xi与因变量y的相关关

系是否显著(是检验相关性,不是显著程度)

(X ) 23、 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系数越大表明越重视新信息的影响。 (√) 24、 在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时,必须假设预测对象的增减趋势不发生改变。 (X ) 25、 评价指标综合时,加权平均法的加法规则主要用于各项指标的得分可以线性地互相补偿的场合。 (√)

26、 系统评价得到的量化结果是精确数值。 (X ) 27、 决策树中,由决策节点引出的分支称为概率分支(方案分支) (X ) 28、 在风险决策中,只要能获得更多的情报,就应该进行调查、试验等工作。 (X )

29、 结构化决策是指问题的影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

(√) 系统网络技术的网络图中,一对结点间只能有一条箭线或一条虚箭线 (√) 简答题:

1、什么是系统思想?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系统工程? 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3分)

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分)

系统工程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按既定的目标合理规划、设计、试验、建造实施、管理和控制系统,使其达到最优的工程技术。(4分)

2、系统结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5分) 系统结构分析:

(1)系统要素集分析; (2)系统相关性分析; (3)系统层次性分析; (4)系统整体分析。(5分)

3、简述德尔菲法的步骤和特点。

(1)组织专门小组

(2)拟定调查提纲 (3)选择预测人选

(4)反复征询意见 (5)整理调查意见,提出预测报告(7分)

德尔菲法的特点: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3分)

二,选择题

1, 某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对新产品的年销售量难以确定,因而聘请11位专家,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经过三轮征询后,专家们的预测值为70、73、

70、62、72、55、58、60、63、75、62(万台)。用中位数法确定最终预测值为 63 万台。

2, 今欲建一家电企业,共设计了4321,,,A A A A 四个方案,在321,,θθθ三种

自然状态下,其赢利各不相同,详见下表,则采用最大可能准则,应选择

3, 某地区前三个年度的茶叶销售量的实际值见下表。用一次指数平滑法,取

α

=0.8,(1)

0350S =,预测第四个年度的茶叶销售量为402.8千克。

1A 、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B 、研究系统如何优化 C 、研究系统建立可应用的模

型 D、研究系统可判别性能的标准

7、对于系统模型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D )

A、它是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

B、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要素构成的

C、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

D、它反映了现实系统所有要素的变化关系

10、对于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D )

A、系统结构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

B、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

C、系统功能对系统结构具有反作用

D、系统功能机械地依赖于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属于系统的三要素的有( ABC )。

A、输入

B、输出

C、处理

D、干扰

E、反馈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对于移动平均预测,当移动平均项数增大,移动平均值对时间序列变化的敏感性降低。

B、对于指数平滑预测,指数平滑系数越大,则模型对时间序列的变化越敏感。

C、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则代表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低度线性相关的。

D、物流需求既有派生性又有独立性。

6、下面哪一项不是霍尔提出的霍尔三维结构( B )

A、时间维

B、空间维

C、逻辑维

D、知识维

10、研究系统的中心问题是( A )。

A、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B、研究系统如何优化

C、研究系统建立可应用的模型

D、研究系统可判别性能的标准

5、按照结构形式,模型可以分为(ABCD )

A、实物模型

B、图式模型

C、数学模型

D、模拟模型

E、电子

模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对于移动平均预测,当移动平均项数增大,移动平均值对时间序列变化的

敏感性降低。 B、对于指数平滑预测,指数平滑系数越大,则模型对时间序列的变化越敏感。 C、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则代表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低度线性相关的。D、物流需求既有派生性又有独立性。

9、下列哪些决策准则不属于不确定型物流决策( BC )

A、乐观准则

B、最大可能收益值准则

C、期望值准则

D、悲观准则

E、折中准则

三,计算题

1,系统建模的结构方法(实体系统-画出结构图-写出两矩阵:关联矩阵和邻接矩阵)

系统结构模型是指用集合的概念描述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结构和层次结构的模型,是针对各元素,确定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因素对该因素的影响所得到的一个反映系统各因素间关系的关系图。

2,系统动力学建模,复杂的可以由多个基本的模块组成

基本正反馈模块

速率函数,速率和状态值之间的导数关系,初值函数

解法:就是根据速率函数和状态之间的导数关系,求积分,用初值函数求出未知参数。求解得出状态时间函数的表达式。

基本负反馈模块

速率函数(注意有反馈的量在里面),速率和状态值之间的导数关系,初

值函数

解法:就是根据速率函数和状态之间的导数关系,求积分,用初值函数求

出未知参数。求解得出状态时间函数的表达式。

例:(共15分)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和教师人数(S和T)是按一定的比例而相互增长的。已知某高校现有本科生10000名,且每年以SR的幅度增

加,每一名教师可引起增加本科生的速率是1人/年。学校现有教师1500

名,每个本科生可引起教师增加的速率(TR)是0.05人/年。请用SD模型分

析该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规模,要求:

(1) 画出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5分)

(2)写出相应的DYNAMO方程;(5分)

答案:(2.5分)

流图为:

(2.5

分) (2)系统动力

学方程为:

2211L T.K =T.J+D T (T R.JK -0) L S.K =S.J+D T (SR.JK -0)R T R.K L=C S.K C C 0.05R SR.K L=C T.K C C 1

N 1500N 10000

T S ?=?===(5分)

3, 系统评价的评分法

—Min/分子上MAX-Min ,加法评分法,将横向规范化值相 A1--A2-- A3--通过技术部门和评价部门讨论,产品成品率、市场占有

、0.3。根据有关人员的预测和估计,

(1)用价值分析法给出方案的优劣顺序。

(2)用古林法确定各方案对a 、b 、c 、d 四个指标的得分值。

解:(1)根据已知的评价尺度和替代方案效益表,用评分法得到个方案的评分如下

由此可见,方案的优劣顺序为乙、甲、丙。

例一项目建设决策评价问题,已经建立起如下图1、表2所示的层次结构和判断矩

1所示。

12345(目的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图1 层次结构图

试用层次分析法完成:(1)补全判断矩阵阴影部分,即对第一个判断矩阵用方根法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要求写出数据的计算过程);(12分)

(2)层次总排序并进行整体一致性检验,确定出5个方案优先次序。(8分)

表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 3 4 5 6 7 8 9 R.I.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2

答案:(1)M1=(1*3*5)1/3=2.47 ;M2=(1/3*1*3)1/3=1;M3=(1/5*1/3*1)

1/3=0.41;

w1= M1/3.88=0.64;w2= M2/3.88=0.26;w3= M3/3.88=0.10;

第二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向量为:w(2)=[0.64 0.26 0.10]T(5

分)

λm1=(A w (2)

)1/ w 1=(1*0.64+3*0.26+5*0.10)/0.64=3.04; λm2=(A w (2))2/ w 2=(1/3*0.64+1*0.26+3*0.10)/0.26=3.04;

λm3=(A w (2)

)3/ w 3=(1/5*0.64+1/3*0.26+1*0.10)/0.10=3.04; λmax =(λm1+λm2+λm3)/3=3.04; C.I.=(λmax -3)/(3-1)=0.02 查表得:n=3时,R.I.=0.58

1.0033.058

.002.0.

..... ===

I R I C R C

7分) 2)?????

??

?

?????

??

?=22.004

.003.056.060.007.003.006.048.008

.020.032.011.010.010.03

W

(2分)

??

?????

?

????????=???

???????????????????????==05.026.033.026

.010.010.026.064.022.004

.003

.056.060.007.003.006.048.008.020.032.011.010.010.0)

2(3)

3(w

W w

(2分)

[][][][]1

.0065.012

.10726

.0.

....

.12

.110.026

.064.012.112.112.1.

.0726

.010.026

.064

.0051.0075.0075.0..)

3()3()

3()

3()3( ==

==?==?=I R I C R C I R I C T

T

∴所有的判断矩阵具有整体满意一致性。(3分)

根据w (3)

,可得方案优先顺序为:m3﹥m2﹥m4﹥m1﹥m5 (1分) 例二:

某省轻工部门有一笔资金准备生产三种产品:家电:I1,某紧俏产品 I2,本地传统产品 I3。评价和选择方案的准则是:风险程度C1 、资金利用率C2 、转产难易程度C3三个。现设判断矩阵如下:

试利用AHP (用和积法计算权重向量和特征值)计算三种方案的排序结果(n=3时,RI=0.58)。 解:

Ⅰ应用AHP 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合理利用资金

C 1:风险度C

2:资金利用率C 3:转产难易度

I 1:家电I 2:某紧俏产品I 3:本地传统产品

目标层

准则层C

方案层I

Ⅱ由题目所给判断矩阵:

m ax m ax 3.00330.0015

310.58()0.00250.10

C I RI C I C R RI

λλ=-=

=-==

=<查表

注:求m ax λ与W 时采用和积法,编写的相应程序见后附页。

可见判断矩阵由满意的一致性。

m ax m ax 3.03830.019

31

0.58()0.030.10

C I RI C R λλ=-=

=-==<查表

可见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

m ax m ax 3.01430.007

31

0.58()0.01210.10

C I RI C R λλ=-=

=-==<查表

可见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

⑷判断矩阵:C ——I (相对于风险度准则而言,各方案之间的重要性比较)

m ax m ax 3.06630.033

31

0.58()0.0570.10

C I RI C R λλ=-=

=-==<查表

可见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

0.017

0.58

0.0290.10

C I RI C R ===<

可见总排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令人满意。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为合理投资,对该轻工部门来说,所提出的三种方案的优先次序为:

I 1-生产家电,权值为0.417; I 2-生产某紧俏品,权值为0.300; I 3-生产本地传统产品,权值为0.283。

则轻工部门可根据上述排序结果进行决策。但要注意判断矩阵受人的影响较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需要他们对所处理的问题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对这些问题了解的愈透彻愈能得到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排序结果。

6, 模糊综合评判问题

*先写出模糊矩阵,然后进行模糊变换(乘以相应的权值,按模糊数学的计算规则),最重要的是最后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具有可比性的综合评判结果。

例题:拟对某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评价。

设因素集为{}{} ,, , ,,,4321遵守纪律劳动观念集体观念思想修养==f f f f F 评定集为{}{}不好一般较好好,,,,,,4321==e e e e E 权数分配为=F W (0.5,0.2,0.2,0.1)

在班级及有关人员调查基础上确定某学生的评价矩阵为

?

?

?

?

??????=2.05.02

.01

.01

.06.02.01.001.03.06.001.05.04.0 .4

32

1

4

321f f f f e e e e R 试对该同学的思想品德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按照最大

接近度原则确定其评定等级。

解:该同学的思想品德综合评价向量

)04.024.037.035.0(2.05.02.01.01.06.02.01.00

1.03.06.001.05.04.0)1.0

2.02.05.0(=?????

????

???=?=甲R W S F 上式中有错误,应对其进行模糊运算,结果为(0.4,0.5,0.2,0.1)

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4/12,5/12,2/12,1/12)

是“较好”占很大比重,所以对该同学的评价为“较好” 例题二:

、对某产品有效性进行评价,评语等级分为5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假设已得到以下中间结果:可靠性:1(0.3,0.5,0.2,0,0)B =;

维修性:2(0,0.2,0.5,0.2,0.1)B =;安全性:3(0.24,0.37,0.23,0.13,0.03)B =;适应性:4(0.19,0.36,0.29,0.13,0.03)B =。有效性的四个方面的权向量为:

(0.4,0.2,0.2,0.2),给出有效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解:有效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

1

2

34

0.30.50.2000

0.20.50.20.1

(0.4,0.2,0.2,0.2)0.240.370.230.130.030.19

0.36

0.29

0.13

0.03(0.206,0.386,0.284,0.092,0.003)

B B A R A B B ?? ?

?= ? ???

?? ?

?= ?

???

=

最终评价为较好。

7, 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单一回归模型做预测

原理:若成线性关系,其实际与预测之差应最小,根据求导,求出关系的线性曲线,然后用此关系模型对已知观察值做出结果输出的预测值。

例题:某工厂生产某电器产品的产量(万件)(x )与单位成本(元)(y )的资料如下:

n=6,∑=21x ,∑=792

x ,∑=426y ,∑=302682

y ,∑=1487xy ; 试计算:(1)分析产量与单位成本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如存在,相关程度如何? (2)拟合适当的回归方程,并评价拟合优度如何?

(3)预测产量为6万件时,其单位成本置信度为95%的特定值的置信区间。

解:(1)36.0-=r

(2)x y

73.056.73?-=,1296.02

=R (3)(60.51,77.85)

*注意利用公式:b ?=

∑∑

∑∑-

-2

2

)

(1

1

X n

X

Y

X n XY

注意b 上面的小帽子

2013华南理工 完整版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及作业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作业一 1.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B: 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C: 跨学科多,综合性强 D: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E: 宏观研究为主,兼顾微观研究 F: 实践性与咨询性 参考答案:ABCDEF 2. 把时间维与逻辑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二维结构,称为系统工程的活动矩阵, 参考答案:√ 3. 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___,结合系统学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又于己于1992年提出了建设____ 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系统方法。 A: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B: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C: 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D: 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参考答案:B 4. 从控制理论来看,控制任务的主要类型是: A. 定值控制、 B. 程序控制 C. 随动控制 D. 最优控制 参考答案:ABCD 5.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ABCD 6. 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参考答案:ABCD 7.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可以分割的。 参考答案:× 8. 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B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参考答案:AB 9.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 B: 结构决定功能 C:功能决定结构 D: 环境与结构共同决定功能。 参考答案:BD 系统工程导论?作业二 1. 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的四个层次是:每一部门的科学技术,直接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是工程技术;稍微远离工程实践的是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科学;再远一些的是这一部门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再经过一座过渡的桥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 参考答案:√ 2. 什么也不干,维持现状,也是一种方案,称为零方案。 参考答案:√ 3.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B: 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C: 跨学科多,综合性强 D: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E: 宏观研究为主,兼顾微观研究 F: 实践性与咨询性 参考答案:ABCDEF 4. A.D.Hall曾明确指出,系统工程师应有如下的特征() A:能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抓住复杂事物的共性;B:具有客观判断及正确评价问题的能力; C: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D: 具有处理人事关系的机敏性 E: 具有掌握和使用情报的丰富经验。 参考答案:ABCDE 5. 1968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工程师霍尔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为() A: 时间维B: 逻辑维;C: 创造维D: 专业维 参考答案:ABD 6. 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系统工程导论习题解答

习 题 1. 某油田产量为Q 吨/年,分别供应A 、B 、C 、D 四个城市,各城市每年的原油需求量分别为10、50、5、35吨。油田与各城市间有八条通路相联系(如图所示),每条通路的允许流量和费用如表所示。问如何安排运送计划最为经济?试建立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通路 1 2 3 4 5 6 7 8 允许流量 40 10 20 40 40 70 18 40 单位运输费用 10 80 40 10 35 70 40 85 2. 某冷饮店要制定七八月份的日进货计划。该品质的冷饮进货成本为每箱30元,销售价为50元,当天销售后每箱可获利20元。如果剩一箱,由于冷藏及其它原因要亏损10元。今年的市场情况不清楚,但有前两年同期120天的日销售资料如表所示。试问今年平均每天进多少箱为好? 日销售量(箱) 完成销售的天数 100 24 110 48 120 36 130 12 3. 试将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 ?????? ?≥-=-+-≥+-≤++-+-=无约束 ,,3213213 2132132105232 7..32mi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f 4. 试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无约束 ,21212 1 212 10510342023..54ma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f 4 5 6 7 3 2 8 1 油田 A C B D

5. 某工厂计划生产A 、B 两种产品,生产这两种产品需要煤、电力和劳动力三种资源。已知该厂可利用的煤有360吨,电力有200千瓦,劳动力有300个,生产每千克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和可获得的利润如表所示。问该厂应生产A 、B 两种产品各多少千克才能使总利润最大?请用单纯形法求解。 A B 资源 限制量 煤 9 4 360 电力 4 5 200 劳动力 3 10 300 利润 7 12 6. 设有如图所示的网络图,计算网络图中各节点的最早、最迟时间,并求出关键路线。 7. 从油田铺设管道,把原油运输到原油加工厂。要求管道必须沿着如图所示的给定路线进行铺设,图中顶点1为油田,顶点8为原油加工厂,弧权为相应路段的管道长度,应如何铺设管道,才能使油田到原油加工厂的管道总长最短?试用标号算法确定其最短距离及其相应的路线。 产 品 资 源 消 耗 量 /kg 资源 1 3 5 2 4 A B G F D H E C 4 7 7 10 5 3 2 3 7 5 4 5 9 5 4 1 6 7 6 4 4 1 2 3 4 5 6 7 8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 SA 是一种面向________的分析方法。 2.软件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 3.软件开发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和求精的过程,而软件测试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4. ________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5. ___________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这种技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数据类,据此导出测试用例。二、单选 题 1.在软件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软件质量差的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A.软件 研发人员素质太差B.用户经常干预软件系统的研发工作C.没有软件质量标 准 D.软件开发人员不遵守软件质量标准2.在软件质量因素中,软件在异常条件下仍能运 行的能力成为软件的_____。A.安全性B.健壮性C.可用性D.可靠性 3.在下列测试技术中,______不属于黑盒测试技术。A.等价 划分B.边界值分析C.错误推测D.逻辑覆盖 4.软件工程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方法,而早期的软件工程方法主要是指______。A.原型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C.功能化方法D.面向对象方法 5. ______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其内部信息对外界是 隐蔽的,外界只能通过有限的接口与对象发生联系。A.多态 B.继承C.封装D.消息 6. Jackson 方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使用 Jackson 方法时可以实现______。A.从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B.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结构图C.从模块结构导出数据结构D.从模块结构导出程序结构 7.软件测试时为了________而执行程序的过程。A.纠正 错误B.发现错误 C.避免错误 D.证明错误 8.在软件系统中,一个模块应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这是由_____决定的。A.总体 设计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程序设计 9.面向对象分析是对系统进行_________的一种方法。A.需求 分析B.程序设计C.设计评审D.测试验收 10.软件文档是软件工程实施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软件开发各阶段的重要依据,而 且影响软件的_______。A.可理解 性B.可维护性C.可扩展性D.可 移植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软件开发模型中,提出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是(A) A.瀑布模型 B 螺旋模型C演化模型D原型模型 2、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B) 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B缺乏灵活性C用户与开发者沟通D适用可变需求3、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考虑(D) A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和相关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 B 是否有足够的工具和相关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 C 待开发软件是否有市场、经济上是否合算 D软件开发是否有质量问题 4、软件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A) A 算法和使用的数据类型B外部接口 C 功能D编程 5、可行性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早期所做的一项重要的论证工作,它统是否开 发的决策依据,因必须给出(B)的回答 A 确定B行或不行C正确D无 6、流程图是用来描述(D) A描绘程序结构B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 C表示信息层次结构的图形工具D描绘物理系统 7、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在编码阶段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总体设计阶段注意(提高模块独立性)测试阶段注意(保存测试用例和数据)8、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D) A开发完毕才能见到产品B及早提供全部完整的软件产品

C开发完毕后才能见到工作软件D及早提供工作软件 9、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定义出要开发的软件系统是(C) A 如何做 B 怎么做C做什么D对谁做 10、软件维护产生的副作用,是指(C) A开发时的错误 B隐含的错误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错误D运行时误操作 11、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D) A 详细设计B软件编码C软件测试 D 软件维护 12、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D) A 逻辑内聚B时间内聚C偶然内聚D功能内聚 13、与确认测试阶段有关的文档是(A) A需求规格说明书B概要设计说明书C详细设计说明书D源程序 14、白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A) A 程序的内部逻辑B程序的正确性C程序的外部功能D机构合理 性 15、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严重问题称(D) A软件工程 B 软件开发C软件周期D内部逻辑 16、在SD方法中全面指导模块划分最重要原则(D) A 程序模块化B模块高内聚C模块低耦和D模块独立性 17、下面属于维护阶段文的档的是(C) A 软件规格说明B用户操作手册C软件问题报告D软件测试分析报告 18、软件按照设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达到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质 量特征为(B) A 可用性B可靠性C正确性D完整性

系统工程概论(统筹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一个线性规划问题(P)与它的对偶问题(D)不存在哪一个关系【】 A.(P)可行(D)无解,则(P)无有限最优解 B.(P)、(D)均有可行解,则都有最优解 C.(P)有可行解,则(D)有最优解 D.(P)(D)互为对偶 2. 当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解满足下列哪项要求时称之为一个基本可行解【】 A.大于0 B.小于0 C.非负 D.非正 3. 在用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A.b列元素不小于零 B.检验数都大于零 C.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4. 若运输问题已求得最优解,此时所求出的检验数一定是全部【】 A.大于或等于零 B.大于零 C.小于零 D.小于或等于零 5. 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A.多余变量 B.松弛变量 C.自由变量 D.人工变量 6. 在产销平衡运输问题中,设产地为m个,销地为n个,那么解中非零变量的个数【】 A.不能大于(m+n-1) B.不能小于(m+n-1) C.等于(m+n-1) D.不确定 7. 箭线式网络图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活动、线路和结点 B.结点、活动和工序 C.工序、活动和线路 D.虚活动、结点和线路 8. 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方法中,霍尔三维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A.定量分析 B.优化分析 C.比较学习 D.认识问题 9. 若原问题中xi为自由变量,那么对偶问题中的第i个约束一定为【】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约束 D.无法确定 10. 线性规划一般模型中,自由变量可以代换为两个非负变量的【】 A.和 B.差 C.积 D.商 11. 总运输费用最小的运输问题,若已得最优运输方案,则其中所有空格的改进指数【】 A.大于或等于0 B.小于或等于0 C.大于0 D.小于0 12. .下列不属于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的是【】 A.问题 B.模型 C.方案 D.技术 13. 在建立结构模型时,用来描述系统各要素间邻接状态的是【】 A.可达矩阵 B.邻接矩阵 C.矩阵元素 D.ISM法 14. 在系统分析中,层次分析法适用于进行【】 A.系统预测 B 系统评价 C.系统仿真 D.系统优化 15. 下列属于风险型问题决策方法的是【】 A.决策树 B.乐观法 C.等概率法 D.益损值法 16.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对应其可行域的边界【】 A.内点 B.顶点 C.外点 D.几何点 17. 对偶问题的对偶是【】 A.基本问题 B.解的问题 C.其它问题 D.原问题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试题库完整

a(1)在软件工程中,白盒测试法可用于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此方法将程序看作是 A) 路径的集合 B)循环的集合C)目标的集合D)地址的集合 c(2)在下述哪一种测试中,测试程序的设计者必须接触到源程序 I.功能测试Ⅱ. 结构测试 A)均不须B)只有ⅠC)只有ⅡD)Ⅰ和Ⅱ a(3)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 A)确认测试B)集成测试C)验证测试D)验收测试 c(4)下述陈述中,哪一个不是软件健壮性的度量指标? A)失败后重新启动所需的时间B)引起失败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 D)失败前的平均工作时间D)在一次失败中数据恶化的概率 b(5)对软件是否能达到用户所期望的要求的测试称为 A) 集成测试B) 有效性测试C) 系统测试D) 验收测试 a(6)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一般将信息流分为 A)变换流和事务流B)变换流和控制流 C)事务流和控制流D)数据流和控制流 d(7)软件需求说明书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文件,下述哪个(些)是其应包含的内容 I.数据描述Ⅲ. 模块描述 II.功能描述Ⅳ. 性能描述 A)ⅡB)Ⅲ和ⅣC)Ⅰ、Ⅱ和ⅢD)Ⅰ、Ⅱ和Ⅳ (8)软件测试一般分为三类,即 I.静态测试Ⅱ. 动态测试Ⅲ. 正确性测试 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进行测试,应属于 A)ⅠB)ⅡC)Ⅰ和ⅡD)Ⅲ (9)模块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来度量的,其中内聚性是度量____,耦合性是度量____。 A)模块间联系程度B)模块的功能强度 C)信息隐蔽程度D)模块的复杂程度 (10)软件设计中一般将用到图形工具,下述哪种(些)工具可用作设计的图形工具 I.结构图Ⅱ. 实体关系图Ⅲ. IPO图 II.Ⅳ. 流程图Ⅴ. N-S图 A)Ⅰ和ⅡB)Ⅲ和ⅣC)Ⅰ、Ⅲ、Ⅳ和ⅤD)全部 A (2)C (3)A (4)C (5) B (6)A (7)D (8)B (10)C (11)试判断下列论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 I.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II.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III.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基本类似 A)ⅠB)ⅡC)ⅢD)Ⅰ和Ⅲ (12)软件的有效性测试是验证软件的运行是否达到用户的期望,用户的期望应体现于A)详细设计报告B)软件需求说明书 C)总体设计报告D)有效性测试要求 (13)软件设计中的软件过程其主要描述的是 A)模块间关系B)模块操作细节 C)模块控制方法D)模块类型 (14)软件测试是软件件开发过程的重要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下列哪个(些)是软件测试的任务?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述 1.什么是软件危机(概念) 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工程学科出现的主要原因:软件危机的出现 3.什么是软件工程?(概念) ①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 ②研究①中提到的途径。 4.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2种): ⑴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基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 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承受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⑵面向对象方法学 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促进了软件重用。 5.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 问题定义:准确地回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 需求分析: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 总体设计:①设计出实现目标系统的几种可能的方案 ②确定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间的关系 详细设计:把解法具体化(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 编码和单元测试: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 综合测试:通过各种类型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软件达到预期的要求 软件维护: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也成为软件维护)3个时期组成 ①软件定义时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②软件开发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③软件维护时期

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答案

页眉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2 系统的分类 1.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ABCD 2. 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参考答案:ABCD 3.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以分割的 参考答案: 4. 系统的涌现性包括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和系统层次间的涌现性 参考答案: 5. 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具体结构与特定功能 参考答案: 6.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参考答案: 7. 研究系统,意味着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从要素联系与结合上,去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建立正常的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这正是系统工程的要旨 参考答案: 8.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一般系统论概念为标志 参考答案: 第一系统的基本概念1.3系统的结构与功 1. 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社会系 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 参考答案AB 2. 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原理、法则、制度、规定等非物质实体所组成,是人脑的产物,是实体系统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第2次作业:《系统工程导论》作业题

《系统工程导论》 第2次作业 一.判断并填空(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对】 2.系统模型,是对于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它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与主要特征。 【对】 3.系统分析一般有七个步骤,根据具体情况,有些步骤可以并行进行,但不能改变顺序。 【错】 4.贝塔朗菲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整体性原则,动态结构原则,能动性原则,有序性原则。 【对】 二.填空题 1.系统的所谓相关性,包含两重意思:一是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存在 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二是系统与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联系”又称“关系”,常常是错综复杂的。 2.对模型进行修正与简化的方法通常有:(1)去除一些变量;(2)合并 一些变量;(3)改变变量的性质;(4)改变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5)改 变约束。 3.系统分析的原则有那些?(1)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 (2)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相结合;(3)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4.指标评分法主要有:(1)排队打分法;(2)_ 专家打分法_ ;(3)两两 比较法;(4)____体操计分法____:(5)______连环比率法___;(6)___逻辑判断评分法___。 三简答题 1.简述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答: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只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系统+环境=更大系统。 2.谈谈切尔兰德“调查学习”软方法流程。 答:1、明确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2,建立概念模型:在难于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3,改善概念模型:随着分析的不断加深和“学习”的深入,对模型加以改进,找到更适合的模型。4,比较: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方案。5,实施:将方案付诸实施。 3.说明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答:1)明确目标; 2)找出主要因素,确定主要变量; 3)找出各种关系; 4)明确系统的资源和约束条件;用数学符号、公式表达各种关系和条件; 5)代入历史数据进行“符合计算”,检查模型是否反映所研究的问题; 6)简化和规范模型的表达形式。 4.系统评价工作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是什么? 答:系统评价工作的困难有以下两项:1)有的指标没有明确的数量表示,甚至同使用人或评价人的主观感觉与经验有关;2)不同的方案可能各有所长。 解决办法是:1)建立评价指示体系;2)各项指标数量化;3)所有指标归一化。 四.计算题 1.某系统平均工作2000小时,发生5次故障,则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多少?若连续工作400小时,则可靠度R(t)为多少? 解: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000/5=400(小时) 可靠度R(t)=[(2000-400)/2000]*100%=80% 2.设有5台设备,6个操作者,其操作感受情况记录为下表,评分结果也表示在表中。如对良、可、差分别给予3、2、1分,试分别计算这些设备的原始分、百分制分、十分制分和得分系数,最后对这些样机作一个评判。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一.选择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C)。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 D、测试与排错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A、需求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B) A、相互排斥 B、相互补充 C、独立使用 D、交替使用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A、控制流B、数据流C、程序流D、指令流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11、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A) A、瀑布模型 B、对象模型 C、螺旋模型 D、层次模型 12、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一般都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一般认为可能占用人员最多的阶段是(C) A、分析阶段 B、设计阶段 C、编码阶段 D、测试阶段 二.填空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解析]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如人工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库、文件、设备等,表达了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情况。 2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解析]成本效益分析首先是估算将要开发的系统的开发成本,然后与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和权衡,其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2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解析]渐增式测试法有自顶向下结合和自底向上结合两种组装模块的方法,其中自顶向下集成是构造程序结构的一种增量式方式,不需要编写驱动模块,只需要编写桩模块。它从主控模块开始,按照软件的控制层次结构,以深度优先或宽度优先的策略,逐步把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 24.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解析]在基本路径测试中,以详细设计或源程序为基础,导出控制流程图的拓扑结构——程序图,在计算了程序图的环路复杂性之后,确定只包含独立路径的基本路径图,其中独立路径是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25.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可以完成高级语言无法完成的特殊功能,如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一些接口工作。 [解析]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它与高级语言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如操作灵活,可以直接作用到硬件的最下层,完成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工作等,是能够利用计算机硬件特性直接控制硬件设备的唯一语言。 26.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 [解析]JSP方法是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它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引入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将冲突部分分隔开来,建立多个程序结构,再利用中间文件把它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27.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使用的数据)。 [解析]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为模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包括模块的算法和使用的数据。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等。 28.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软件问题)报告。 [解析]在软件维护的流程中,第一步就是制定维护申请报告,也称为软件问题报告,它是维护阶段的一种文档,由申请维护的用户填写。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知识点

一、软件: 软件定义: 软件=程序+文档+数据 软件特点: 1、具有抽象性 2、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 3、软件的维护比硬件的维护要复杂得多 4、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5、尚未完全摆脱手工艺的开发方式 6、软件本身是复杂的 7、软件成本相当昂贵 8、相当多的软件工作涉及到社会因素软件的发展: 程序设计、程序系统、软件工程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指的是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的问题: 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表现: 1.开发成本难以控制,进度不可预计; 2.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很差,难以满意; 3.软件文档相当缺乏,软件系统不可维护; 4.软件开发生产率很低,软件产品供不应求。 5.软件产品成本十分昂贵。

软件危机产生原因: 1、软件本身的特点 2、对软件开发与维护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和做法 3、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 解决软件危机途径: 1、将软件开发看成是一种组织严密、管理严格、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2、研究和推广成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 3、开发和使用好的软件工具。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所经历的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废弃所经历的时期。 程序设计环境: 源程序编辑,编译或解释,链接,调试和运行工具的集合 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定义,设计和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各个阶段所使用的软件工具的集合 二、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定义: 研究如何应用一些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来指导软件的开发,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的一门学科。 软件工程性质: 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等领域,着重于如何建造一个软件系统。用工程科学中的观点来进行费用估算、制定进度、制定计划和方案。用管

系统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2.1什么是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a.如果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的交换,也没有能量的交换,就称其为孤立系统。在孤立系统中,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隔绝的,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不能传至系统外,系统环境的能量也不能传至系统内,显然,客观世界是不存在这种孤立系统的;b.如果系统与其环境可以交换能量但不可以交换物质,称其为封闭系统。例如一个密闭的容器,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但不能交换物质,可看作为封闭系统;c.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换,又有物质交换,就称其为开放系统。小至细胞、分子、大至生物、城市、国家等任何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都是开放系统。 2.2什么是系统自组织现象?试描述一个具体的系统自组织现象。 答:系统中的元素在环境作用下,不依靠外力,发展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系统自组织。19世纪末化学家利色根发现,将碘化钾溶液加入到含有硝酸银的胶体介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碘化银沉淀物会构成一圈圈有规律间隔的环状分布,这种有序的环称为利色根环。如激光的产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 2.3中国科学家对系统科学与技术有过哪些贡献? 答: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在力学研究所成立“运用组”,即后来“运筹组”的前身。到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研究所”,1980年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系统工程研究发展的重视。1986年钱学森发表“为什么创立和研究系统学”,又把我国系统工程研究提高到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体系的高度进行研究。我国学者钱学森于1989年提出“综合集成法”,是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方面作出的新贡献。 2.4如何全面正确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和“1+1>2”表达式? 答:系统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整体性,系统不是各孤立部分属性的简单叠加,它还具有各孤立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系统的整体性质有时通俗地表达为“1+1>2”,但实际情况是复杂的,也有可能等于2或小于2,这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各部分的属性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这主要是从系统的交通角度来理解的。 2.5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混沌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a.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朝着均匀和无序的平衡态发展,系统的熵不断增大,直至达到平衡态,此时系统的熵最大,但对于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熵却可能增长、维持或减小。b.协同学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并通过协作导致系统出现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c.混沌是由确定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随机运动。它不是简单的无序状态,在“杂乱无章”运动中又包含普适常数,包含自相似性。 共同点:三者讲的都是一个系统如何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不同点:混沌理论是从随机表象角度来讲的,耗散结构是从熵的角度来讲的,协同学是从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 3.0详细说明动态规划的中心思想。 动态规划是研究多段决策而提出来的一种数学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所谓的“最优性原理”,这个原理归结为用一个基本地推关系式,从整个过程的终点出发,由后向前,使过程连续地转移,一步一步地推到始点,找到最优解。动态规划算法通常用于求解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得到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若用分治法来解这类问题,则分解得到的子问题数目太多,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1.办公室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未接到复印命令时处于闲置状态,一旦接到复印命令则进入复印状态,完成一个复印命令规定的工作后又回到闲置状态,等待下一个复印命令; 如果执行复印命令时发现缺纸,则进入缺纸状态,发出警告,等待装纸,装满纸后进入闲置状态,准备接受复印命令;如果复印时发生卡纸故障,则进入卡纸状态,发出警告等待维修人员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回到闲置状态。 请试画出复印机的状态转换图 答案: 2.录入统计计算某班学生成绩,画出数据流图(DFD)。 学生成绩表数据结构如下: 学号|高数|物理|英语|计算机|法律常识|总分|平均分|不及格门数|升留补| 需求功能如下: (1)录入全班学生各课的考分,生成成绩表; (2)检查各课成绩,修改错误,补充未录入成绩,删除非法成绩; (3)计算总分,平均分;

(4)统计不及格门数,然后再写入升级、补考、留级; (5)打印成绩通知单,交家长。 答案: 3.中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长幼尊卑的顺序进行入座。孙坚有四个儿子,分别为孙伯符、 孙叔弼、孙仲谋、孙季佐(长幼顺序已打乱),请根据以上叙述,画出入座顺序的程序流程图以及座位分布图。 答案: 座位分布图 程序流程图: 错误成绩通知

4.简要画出电梯系统用例图 答案: 5. 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和盒图:START IF p THEN WHILE q DO f END DO ELSE BLOCK m n END BLOCK

END IF STOP 流程图: 盒图:

系统工程导论答案第5,6章

P134 9. A 1: 7*0.4+8*0.2+6*0.2+10*0.1+1*0.1=6.7 A 2: 4*0.4+6*0.2+4*0.2+4*0.1+8*0.1=4.8 A 3: 4*0.4+9*0.2+5*0.2+10*0.1+3*0.1=5.7 A 4: 9*0.4+2*0.2+1*0.2+4*0.1+8*0.1=5.4 所以最佳方案为A 1: 1A 2: 3*0.25+3*0.25+3*0.1+4*0.2+3*0.2=3.2 A 3: 4*0.25+1*0.25+1*0.1+2*0.2+1*0.2=1.95 所以方案2最优。 12. 1)层次单排序 列向量归一化得???? ??????1111.00768.01303.03333.02308.02174.05556.06924.06523.0 按行求和再归一化得T W ]1061.02605.06334.0[= ()∑===31max 0394.331i i i W AW λ 一致性检验:()1.0034.058 .02/30394.3<=-== RI CI CR 列向量归一化后C1变成 ??? ???? ? ??? ?? ???038.0015.0059.0321.0015.0148.0062.0075.0049.0036.0333.0431.0527.0573.0511.0296.0369.0264.0286.0365.0185.0123.0075.0057.0073 .0 21[0.10280.31610.47500.07380.0323]T W = () 21 5 1max 21 1 1 4.93195i C i i AW W λ== =∑ 一致性检验:()4.93195/4 0.01520.11.12 CI CR RI -= ==-<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试题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20分)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C)。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 D、测试与排错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 A、需求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 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B) A、相互排斥 B、相互补充 C、独立使用 D、交替使用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 ) A、控制流 B、数据流 C、程序流 D、指令流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 二.填空(20分)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 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2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2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 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 24.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 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25.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 的,可以完成高级语言无法完成的特殊功能,如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一些接口工作。 26.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 27.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使用的数据)。 28.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 软件问题)报告。 29.有两类维护技术:在开发阶段使用来减少错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面向 维护的技术;在维护阶段用来提高维护的效率和质量的(维护支援)技术。 30.科学工程计算需要大量的标准库函数,以便处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供选 择的语言有:(FORTRAN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和PL/1语言。三.判断(10分)

2015华南理工网络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最新最全答案解析

2015年华南理工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答案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2 系统的分类 本次练习有8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7题。 当前页有8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7题。 1.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2.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3.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可以分割的。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系统的涌现性包括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和系统层次间的涌现性。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具体结构与特定功能。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7.研究系统,意味着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从要素联系与结合上,去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建立正常的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这正是系统工程的要旨。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概念为标志。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3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本次练习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当前页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1.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B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 问题解析: 2.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原理、法则、制度、规定等非物质实体所组成,是人脑的产物,是实体系统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3.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影响系统的输入,称为系统的“反馈”。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