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药典

国外药典
国外药典

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持编纂、颁布实施,国际性药典则由公认的国际组织或有关国家协商编订。制定药品标准对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药品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质量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真伪、纯度、品质优良度。三者的集中表现是使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药品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法定名称、来源、性状、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效价或活性)测定、类别、剂量、规格、贮藏、制剂等等。

药典是从本草学、药物学以及处方集的编著演化而来。药典的重要特点是它的法定性和体例的规范化。中国最早的药物典籍,比较公认的是公元 659年唐代李淳风、苏敬等22人奉命编纂的《新修本草》。全书54卷,收载药物844种,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定药典。15世纪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欧洲近代药典编纂的发展。许多国家都相继制订各自的药典。1498年由佛罗伦萨学院出版的《佛罗伦萨处方集》,一般视为欧洲第一部法定药典。其后有不少城市纷纷编订具有法律约束性的药典。其中纽伦堡的瓦莱利乌斯医生编著的《药方书》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被纽伦堡当局承认,被定为第一本《纽伦堡药典》于1546年出版。在《纽伦堡药典》的影响下,在奥格斯堡、安特卫普、里昂、巴塞尔、巴伦西亚、科隆、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等地也相继有药典问世。这一进展标志着欧洲各地区性药典向法定性国家药典转化的新阶段。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至少已有38个国家编订了国家药典。另外,尚有区域性药典3种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编订的《国际药典》。下面简介几部著名药典。

英国药典(BP)

《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简称BP)是由英国药典委员会(British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编制,是英国制药标准的重要来源。英国药典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药用和成药配方标准以及公式配药标准,而且也向读者展示了许多明确分类并可参照的欧洲药典专著。

英国药典出版周期不定,最新的版本为2008版(BP2008),2007年8月24日出版,2008年1月1日生效。英国药典2008版共5卷。

《英国药典》的配套资料有《马丁德尔药典》(MartindaleTheExtraPharmacopoeia)、《英国国家处方集》(BNF)、《药物分离与鉴定》(IID)以及《英国草药典》(BHP)。

《英国药典》由凡例(General Notices)、正文(Monographs)、附录(Appendices)和索引(Index)等内容组成。

《英国药典》的部分品种是从《欧洲药典》转载而来的,由于收载品种的特殊性,BP(2005)的凡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解释《欧洲药典》转载品种的标识;第二部分是适用于《英国药典》各论部分的说明,第三部分是《欧洲药典》的凡例。

《英国药典》2005年版正文品种的内容包括:品名、分子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CA登录号、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用途、制剂、来源或含量限度、化学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和可能的杂质结构。

自1864年第一版起,已出至第14版。现行版为1988年版。该药典从1980年版起改为两卷本。第一卷收载绪论,通则和原料药品以及红外对照图谱等;第二卷收载各类药品制剂、血液制品、免疫制品、放射性药品、手术用品以及附录和索引等。1988年版收载各类药品2100种,其中有495种为《欧洲药典》已收载的品种。

美国药典(USP)

美国药典是美国政府对药品质量标准和检定方法作出的技术规定,也是药品生产、使用、管理、检验的法律依据。NF收载了美国药典(USP)尚未收入的新药和新制剂。

历史版本

U.S. Pharmacopeia / National Formulary《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简称USP/NF)。由美国政府所属的美国药典委员会(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编辑出版。USP于1820年出第一版,1950年

以后每5年出一次修订版,到2005年已出至第28版。NF1883年第一版,1980年15版起并入USP,但仍分两部分,前面为USP,后面为NF。USP收载原料药品及其制剂,而NF收载各类辅料和一些非处方药。根据美国药典委员会1975年第3号决议,凡已被批准投放市场的药物均应载入药典。

内容简介

《美国药典》是美国政府对药品质量标准和检定方法作出的技术规定,也是药品生产、使用、管理、检验的法律依据。

美国药典正文药品名录分别按法定药名字母顺序排列,各药品条目大都列有药名、结构式、分子式、CAS登记号、成分和含量说明、包装和贮藏规格、鉴定方法、干燥失重、炽灼残渣、检测方法等常规项目,正文之后还有对各种药品进行测试的方法和要求的通用章节及对各种药物的一般要求的通则。可根据书后所附的USP和NF的联合索引查阅本书。

最新版本

USP 33-NF 28重新发行版,2010年10月1日生效。

增补版1于2010年4月出版,2010年10月1日生效。

增补版2于2010年6月出版,2011年1月1日生效。

对于在美国制造和销售的药物和相关产品而言,USP-NF 是唯一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强制执行的法定标准。此外,对于制药和质量控制所必需的规范,例如测试、程序和合格标准,USP-NF 还可以作为明确的逐步操作指导。

从 USP 30-NF 25 开始,印刷版将会以三卷一套的形式出版。这个版本在以前的基础上提高了可读性,更容易使用和理解,并为日后内容的修订提供空间。

完整目录

前言

USP 通则

附录

试剂

营养表格

营养补充剂

辅料

NF 通则

NF 各论

完整索引完整目录

USP 通则

USP 各论 A-L

完整索引完整目录表

USP 通则

USP 各论 M-Z

完整索引

USP-NF 的适用对象

USP-NF 对于以下行业必不可少:

制药 - 处方和非处方药

生物和生物技术产品

血液和血液产品

化妆品

食物补充剂

辅料/其它药物成份

医疗器械

医疗气体

兽药

在这些行业中,USP-NF 是从事以下工作的科学家、经理、监督人员和主管必不可少的资源: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监管/药典事务

研究和开发

方法开发/分析服务

公司管理

USP-NF 也是药房、图书馆、大学以及医学院和药学院的重要参考。

USP-NF 的作用是:

确保遵守法定标准

达到全球公认的精度和准确度标准

对照经证实的标准来验证测试结果

建立和验证内部标准操作程序、流程和规范

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批准程序

日本药局方(JP)

日本药局方(The Japanese Pharmacopoeia)(简称JP)由日本药局方编集委员会编篡,由厚生省颁布执行。分两部出版,第一部收载原料药及其基础制剂,第二部主要收载生药,家庭药制剂和制剂原料。自1886年初版迄今已颁至第12版。日本药典最新版是2005年出版的第十五改正版。

国际药典(Ph.Int)

国际药典的历史要追溯到1874年…

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确立了统一药典的专家委员会;1950世界医学会(WHA )批准国际药典的出版。

国际药典是建立在WHO的制药准备标准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和决定上的。过去60年的目标是:“促进制药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主持编订。第一版于1951和1955年分两卷用英、法、西班牙文出版,于1959出版增补本。第二版于1967年用英、法、俄、西班牙文出版。现行版为第三版,于1979、1981、1988年、1994、2003分5卷出版,第1卷收载42项分析测试方法。第2、3两卷共收载药品383种。第4卷收载有关试验、方法的信息,以及药品原料、赋形剂的一般要求和质量说明,以及剂型。第5卷收载制剂通则以及药品原料和片剂的质量标准,这实际上将涵盖目录上的有机合成药物以及一些抗疟疾药物及其最广泛应用剂型的所有各论。

国际药典的目的是作为原始材料,供任何想建立制药要求的WHO成员国参考或改编。不管何时,国家或区域当局明确地把药典引入到恰当的立法中,药典或药典的任何部分都将有法律地位。

国际药典的优势

1. 通过一个独立的科学进程进行国际标准验证

2. 来自世卫组织协作中心,国家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的人员

3. 与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协作

4.考虑发展的成本分析,即用尽可能少的ICRS

5. 与标准制定组织和团体协作,包括区域的和国家的药典

6. 与世卫组织会员国和药品管理机构的网络以及密切合作

7. 与WHO其他活动链接

8. 所有会员国免费使用

欧洲药典(Ph.Eur)

最新版本:欧洲药典6(EP6.0);2007年6月出版;2008年1月生效。

《欧洲药典》为欧洲药品质量检测的惟一指导文献。所有药品和药用底物的生产厂家在欧洲范围内推销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欧洲药典》的质量标准。新版《欧洲药典》第五版在第四版的基础上对所有内容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于2005年开始生效,其后每三个月出版一部增补本,截至到2006年底已经出版8个增补版。

《欧洲药典》由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负责出版和发行,欧洲药典委员会1964年成立。

1977年出版第一版《欧洲药典》。

从1980年到1996年期间,每年将增修订的项目与新增品种出一本活页本,汇集为第二版《欧洲药典》各分册,未经修订的仍按照第一版执行。

1997年出版第三版《欧洲药典》合订本,并在随后的每一年出版一部增补本,由于欧洲一体化及国际间药品标准协调工作不断发展,增修订的内容显著增多。

2001年7月,第四版《欧洲药典》出版,并于2002年1月生效。第四版《欧洲药典》除了主册之外,还出版了8个增补版。

2004年7月,第五版《欧洲药典》出版,即EP5.0,EP5.0于2005年1月生效。

2007年6月,第六版《欧洲药典》出版,即EP6.0,EP6.0于2008年1月生效。

1963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共同商定编订《欧洲药典》,于1969年开始出第一版,分3卷陆续出版发行,其法文版和英文版为法定版本。1980年开始出第二版,并陆续分期出版,截止1990年6月已分期出至第14分册。该版药典共收载药品704种。

欧洲药典-凡例

1.1总论的内容适用于各论和欧洲药典中的其它章节。

欧洲药典以英语和法语形式发行,欧洲药典委员会的签署国可将药典内容译成其它语言,但若发生争议,应以英语和法语版为权威。

在欧洲药典中,如无特殊规定,“药典”是指欧洲药典,缩写 Ph. Eur.也指欧洲药典。

文章中如果引用了各论中的标题和副标题意味着文章内容符合相关各论的要求。文章参考药典中各论内容时,以斜体的各论题目或相关数字表示。

药品在有效期内必须性质稳定,明确的有效期或说明应由权力机构批准。专论的题目在使用时必须一致。任何药品的有效期和有效期的起始时间由权力机构经稳定性研究的试验结果决定。

除总论和各论中另有说明,各论中的说明为法定要求;除为了提供特定信息,如果各论引用总论中内容时,总论为法定要求。

各论中描述的有效成分(药用物质),赋形剂(辅料),药物制剂和其它成分用于人和兽的使用(除非明确限制不可使用)。一种药品只有在符合各论中各项要求时,才算药典中的药品。但并不要求药品上市前,供应商要做各论中的每项试验以满足药典要求。生产商可通过原始数据,例如生产过程验证,和过程控制,自检药品是否符合药典要求。权力机构认为充分的环境条件应符合药典要求。

检测和试验方法应基于药典的标准.经权利机构允许可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达到控制目的,若出现争论或异议,应以药典方法为准。

药典各论中的某些物质有多个等级可满足各种需要,除各论中另有说明,要求适用于各等级。在一些各论中,特别是赋形剂,一系列相关的功能特性都有介绍,其中给出了一些特性的检测方法。

总论:各论中介绍的药物和制剂也应符合总论中的相关要求。

参照总论中的一些内容在各论中不特别指出。

除非限定了适用条件,如规定适用于药典各论中的物质,总论的内容适用于各论定义范围内的所有药物和制剂。

总论中介绍的剂量形式适用于典型定义的所有制剂。对于一特定制剂不必要对所有特性进行限定,一些要求可由相关的机构补充。

惯用术语:“权力机构”是指对一些问题进行仲裁的国家、超国家、国际机构或授权组织。例如,国家药典委员会等。

“除另有批准”是指一些要求修改后,经权利机构允许的。

一段话中出现“可以”是指此段描述作为信息提供或建议。

在某些各论或文章中出现了“合适的”和“适当的”用于描述一种试剂、微生物、检测方法等;若各论中没有介绍适用性标准,适用性的论述应符合权力机构的要求。

可供选择的方法:一些章节中会出现这样的描述,此篇文章与JP或USP一致,这意味着一种药物或制剂采用JP或USP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时,同样符合EP 的要求。若出现争论或异议时,以EP为准。

1.2为总论和各论提供的信息

用量:用于试验的量有具体限度时,规定用于检测的量为一大约值。实际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由实际用量计算结果。对于限度无规定值的试验,限度依赖于相同条件下与对照品测试结果相比较,取规定量用于试验。使用规定量的试剂。

用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当的仪器量取一定量的被测物。称重时,精密度为末位数字的正负0.5个单位(例如,0.25g是指0.245-0.255g)。体积测量时,如果小数点后的数字为零或末位数字为零时(例如10.0ml或0.50ml),体积由吸液管、量瓶或滴定管测量;否则,用量筒或刻度吸量管测定。使用微量吸液管和微量

注射器测量可精确到微升。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精确度不符合要求,称重或测量时可通过提高准确度来弥补。

仪器和程序:玻璃量具应符合国际标准。

除另有说明,分析过程在15-25℃条件下进行。

除另有说明外,用中性、无色、透明的平底同质试管进行对照试验;用内径为16mm的试管取规定量的液体试剂,若液体用量有调整可选用内径为其它规格的试管(2.1.5)。相同量的溶液以白色或黑色为背景水平方向进行对照试验,试验在漫射光条件下进行。

除有空白试验的情况下,用于试验的所有溶剂使用前应加入指示剂中和。

水浴:除另有说明外,水浴是指在沸水中进行。若要求的温度在100℃以下或指定温度,可用其它的加热方法。

干燥或炽灼至恒重:干燥或炽灼至恒重是指烘干或炽灼后,残渣两次连续称重偏差小于0.5mg。干燥或炽灼的第二次称重分别根据残渣的性质和量继续干燥或炽灼一定时间后进行。

干燥是在干燥器或真空中进行,操作条件参见干燥失重(2.2.32)中所示。

试剂:药典中规定的分析方法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所使用试剂的性质。试剂在总论4中有描述。一些情况下,试剂要求分析纯;对于其它一些试剂,适用性有其它规定。

溶剂:溶剂如无特殊说明,溶液是指水溶液。

药典中规定用于分析操作或制备试剂的水,应符合各论中纯化水(0008)的要求,被内毒素(批量的纯化水)或微生物污染(容器中的纯化水)后不得使用。蒸馏水是指纯化水经蒸馏后制得。

除另有特殊说明,"ethanol"是指无水乙醇,"alcohol"是指96%的乙醇。其它的乙醇稀溶液浓可用"ethanol"或"alcohol"表示,浓度用百分比表示(ml/ml). 内容的说明:

在定义的内容中,百分比有以下两个含义:

%(g/g)表示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ml/ml)表示100ml溶液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ppm 表示溶质的含量为百万分之几。

温度:

如分析操作中所规定的温度无具体描述,通常使用的术语的含义如下所示:-低温冷冻:-15℃以下

-冷藏柜中:2-8℃

-冷却:8-15℃

-室温:15-25℃

1.3总论内容

用于制作包材的原料在总论3.1中有描述。原料的统称,特别是塑料材质,每种都包含一系列性质和添加物不同的产品。原料的测试方法和限度依赖于它的组成成分,所以只适用于组成成分明确的原料检测。组成成分不同的原料检测方法不同,具体的检测方法由权力机构决定。

总论3.2中描述的包材规格适用于一般的分类,但考虑到包材规格的可变性,只要满足权力机构的要求,其它规格也可使用。

药典各论中使用的包材可选用总论3.2中介绍的类型。各论中药物剂量形式中,在标题规定/产品下可能规定使用的包材规格;有些各论中会在标题贮藏下指出建议使用的包材规格。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版药典但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中药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五、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七、《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正文 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 (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通则 十、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名称及编排 十一、正文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通常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本版药典收载的原料药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的命名系统一致。 十二、药品化学结构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十三、正文按药品中文名称笔画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一丨丿丶乛的顺序排列;通则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索引分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的中文索引以及英文名和中文名

药典三部2015版凡例(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 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相关内容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各部内容分别包括凡例、正文(各论)和通则。本版药典新增第四部,集中收载药典通则和药用辅料,为便于药典使用,对部分正文(各论)品种常用的通则亦列于各部之后。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三部。 二、国家生物制品标准由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总论与正文(各论)及其引用的检测方法通则(简称通则)共同构枸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总论、通则对未载入本版药典但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各论)、生物制品通则、总论、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生物制品通则是对各论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的原则性要求。 总论是对某一类别生物制品生产及质量控制的通用性技术要求。 四、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总论和通则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正文(总论) 或通则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各论)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各论)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中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 GMP ) 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 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 P . 。 正文(各论) 七、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标准正文(各论)。正文(各论)系根据生物制品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生物制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八、正文(各论)内容根据品种和剂型的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文通用名称、汉语拼音与英文名称(2)定义、组成及用途;(3)基本要求;(4)制造;(5)检定(原液、半成品、成品)(6)保存、运输及有效期;(7)使用说明(预防类制品)。 通则 九、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生物制品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论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及方法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生物制品质量、起草与复核生物制品标准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名称及编排 十、本版药典收载的生物制品的中文名称系参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命名,《中国

最全的国内外试剂级别划分

国内外试剂级别划分 国内试剂级别的划分 我国的试剂规格基本上按纯度(杂质含量的多少)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等7种。 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是优级纯、分级纯和化学纯3种。 除了上述四个级别外,目前市场上尚有: 基准试剂(PT:Primary Reagent):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光谱纯试剂(SP:Spectrum pure):表示光谱纯净。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 纯度远高于优级纯的试剂叫做高纯试剂(≥ %)。 瓶签颜色与试剂级别的划分 (1)基准试剂(PT,绿标签):作为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 (2)优级纯(GR,绿标签):主成分含量很高、纯度很高,%适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有的可作为基准物质。又称一级品或保证试剂。 (3)分析纯(AR,红标签):主成分含量很高、纯度较高,%,干扰杂质很低,适用于工业分析及化学实验。又称二级试剂。 (4)化学纯(CP,蓝标签):主成分含量高、纯度较高,≥ %,存在干扰杂质,适用于化学实验和合成制备。又称三级试剂。 (5)实验纯(LR,黄标签):主成分含量高,纯度较差,杂质含量不做选择,只适用于一般化学实验和合成制备。又称四级试剂。 目前,国外试剂厂生产的化学试剂的规格趋向于按用途划分,常见的如下: 超高纯试剂:UP-S级(也就是电子纯MOS级):金属杂质含量小于1ppb,适合—微米集成电路加工工艺。 等离子体质谱纯级试剂(ICP-Mass Pure Grade):绝大多数杂质元素含量低于,适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ass)日常分析工作。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纯级试剂(ICP Pure Grade):绝大多数杂质元素含量低于1ppb ,适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日常分析工作。 原子吸收光谱纯级试剂(AA Pure Grade):绝大多数杂质元素含量低于10 ppb ,适合原子吸收光谱仪(AA)日常分析工作。 SP (Spectrum pure 光谱纯); PT (Primary eragent 基准试剂);基准试剂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物质,也可用于标定其他非基准物质的标准溶液,实验室暂无储备时,一般可由优级纯试剂担当。一般常用的基准试剂有:三氧化二砷、金属铜、氨基磺酸、重铬酸钾、邻苯二甲酸氢钾、碘酸钾、氯

美国药典简介

美国药典简介 1. 标题和修订(Title and Revision). 9 2. 药典地位和法律认可(Official status and legal recognition)9 2.10 药典正文(Official Text) 9 2.20 药典物品(Official Articles). 9 2.30 法律认可(Legal Recognition). 10 3. 与标准的符合性(Conformance to standard). 10 3.10 标准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 of standard) 10 3.10.10 制剂、原料药、辅料的标准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 of Standards to Drug Products, Dru g Substances, and Excipients). 10 3.10.20 医疗器械、营养补充剂、以及其组成成分的标准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 of Standards to Medical Devices,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Their Components and Ingredients)11 3.20 一致性的标示(Indicating Conformance). 11 4. 药典各论和通则(Monographs and general chapters)12 4.10 各论(Monographs) 12 4.10.10 检测程序的适用性(Applicability of Test Procedures) 12 4.10.20 接受标准(Acceptance Criteria) 12 4.20 附录(General Chapter). 12 5. 各论组成(Monograph Components). 13 5.10 分子式(Molecular formula). 13 5.20 附加物质、赋形剂、组分(Added Substances, Excipients, and Ingredients) 13 5.20.10官方原料药中附加的物质、赋形剂、组分(Added Substances, Excipients, and Ingredien ts in Official Substances). 13 5.20.20官方制剂中的附加物质、赋形剂、组分(Added Substances, Excipients, and Ingredients in Official Products). 13 5.30 性状和溶解性(Description and Solubility). 14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试验结果为准。 本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内毒素的污染。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1EU与1个内毒素国际单位(IU)相当。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B和C溶液的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B和C溶液的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用于凝胶法)或0.005EU/ml(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250℃、30分钟以上)去除,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若使用塑料器皿,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具。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必要时,可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一般供试品溶液和鲎试剂混合后溶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为宜,可使用适宜的酸、碱溶液或缓冲溶液调节pH值。酸或碱溶液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制。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内毒素限值的确定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

国内外药学网站大全

药品标准目录: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standard/index.htm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目录,既可浏览也可按汉字或拼音搜索。 中文医网-药品检索: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doctor/pharma/index.ht m提供5000余种药物的药物参数,药代动力学检索,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检索。 中国金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 可提供科研信息检索等服务。 药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药学交流最好的平台。 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包括政策法规、中医药专业杂志等,可进行药材市场、药品制剂等的数据库查询。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全国中药信息工作委员会主办。 中国医药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包括医药数据库查询、医药信息服务等。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 药品快速查询: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nhi/Medicine.htm可依台湾药品编号,名称,剂型和制造商查询。 国外相关网站 Pharminfo:http://www.santel.lu/SANTEL/diseases/diabet.html是反映药学领域最新信息的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快,内容包括药物信息、出版物、重要会议及讨论组等。两个数据库分别是:Drug database 和 Disease database。Dr ug database用于检索具体药物信息的资料库,可以按照通用名和商品名两种方式检索。 Pharmacy: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 内有众多的药学数据库。 美国药典数据库USP: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chi/resource/pharmacy 开设网上药刊,发表研究成果,促进药学科研。 国内药学信息网站 中国药讯: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 提供药品市场动态及分析、供求信息。中国药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内容包括新药研究、开发、咨询、资料检索、药理研究。 医院药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c14849673.html,/介绍药事管理、临床药学、药物研究、药品信息等。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 录入时间:2006-6-26 9:14:29 来源:其它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 1.无菌检查法(修订) 2.支原体检查法(增修) 3.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修订) 4.热原质检查法(修订)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修订) 6.崩解时限检查法(新增) 7.融变时限检查法(新增) 8.最低装量检查法(新增) 9.装量(片重)差异检查法(新增) 10.粒度检查法(新增) 11.抗毒素F(ab)2测定法(修订) 12.絮状单位测定法(新增) 13.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多糖分子大小测定法(增修) 14.伤寒Vi多糖分子量大小测定法(新增) 15.乙醇残留量测定法(康卫氏扩散皿法)(新增) 16.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法)(新增) 无菌检查法 无菌检查法系指用微生物培养法检查生物制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无菌检查应在洁净度为10000级环境中的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无菌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无菌隔离系统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 各种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均应按照本附录的规定进行,有专门规定者除外。 1 仪器 1.1 取样用灭菌注射器,5、10ml(供直接接种法用)。 1.2 全封闭式集菌培养器,滤膜孔径不大于0.45μm,膜直径约50mm (供薄膜过滤法用)。 1.3 普通显微镜(细菌镜检用)。 2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培养基应适合需氧菌、厌氧菌或真菌的生长,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干粉培养基。 2.1 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1(流体硫乙醇酸盐1,用于培养需氧菌、厌氧菌) 胰酪蛋白胨(或酪素胰酶消化液,以总氮计2000mg) 15g 酵母浸出粉(或酵母透析液200ml) 5g 葡萄糖 5g 氯化钠 2.5g L-胱氨酸(或半胱氨酸盐酸盐) 0.5g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 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一部收载中药,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除特别注明 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 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部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与药品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通则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则 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 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 ChP。 正文

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 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 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 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通则 十、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 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 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釆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 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名称与编排 十一、正文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通常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本版药典 收载的原料药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的命名系统一致。 十二、药品化学结构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2010中国药典全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国药典2010版作者:国家药典委员会 丛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ISBN】:9787506744379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包装:大16开精装3卷 总定价:1498.00 优惠价:980元 内容简介: 2010年版药典的鲜明特色: 更新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大幅增加。

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因而在药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有更高、更多、更大提升。二部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或用于有关物质检查的品种有近千个,系统适用性要求也更为合理,个别品种采用了分离效能更高的离子色谱法,检测器使用种类也更加多样。 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尤其在过去比较薄弱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的新增和修订方面,如本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动物药蛇类、植物药川贝母等,都采用了PCR检测方法。 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附录内容与目前国际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力求一致,进一步发挥《中国药典》的国际影响力。 新版药典在坚持科学、实用、规范、药品安全性、质量可控性和标准先进性的原则下,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品种。 顶尖专家扛鼎之作。本版《中国药典》是在第九届药典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下,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最新发展成果。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 各部内容主要包括凡例、标准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附录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及索引等内容构成。 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方面尤为重视。新版药典在继承前版药典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 新增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大幅增加提高药品标准就意味着优胜劣汰。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增修订和新增品种的工作。本版药典共收载品种4615种,新增1358种。 一部收载品种2136种,其中新增990种、修订612种; 二部收载品种2348种,其中新增340种、修订1500种; 三部收载品种131种,其中新增28种、修订103种。 药用辅料标准新增130多种。

无菌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第三部-附录XIIA

附录XII A 无菌检查法 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洁净度万级下的局部洁净度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隔离系统应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培养基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1年内使用。 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酪胨(胰酶水解)15.0g 酵母浸出粉 5.0g 葡萄糖 5.0g 氯化钠 2.5g L-胱氨酸0.5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 硫乙醇酸钠0.5g (或硫乙醇酸0.3mL) 琼脂0.75g 水1000mL 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pH值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水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pH值使灭菌后为7.1±0.2。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其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灭菌。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后,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 2、改良马丁培养基 胨 5.0g 磷酸氢二钾 1.0g 酵母浸出粉 2.0g 硫酸镁0.5g 葡萄糖20.0g 水1000mL 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pH值约为6.8,煮沸;加入putaotang 溶解后,摇匀,滤清,调pH值使灭菌后为6.4±0.2,分装,灭菌。 3、选择性培养基 按上述硫乙醇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验证试验。 4、营养肉汤培养基 胨10.0g 氯化钠 5.0g 牛肉浸出粉 3.0g 水1000mL 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pH值为弱碱性,煮沸,滤清,调pH值使灭菌后为7.2±0.2,分装,灭菌。 5、营养琼脂培养基 按上述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加入14.0g琼脂,调pH值使灭菌后为7.2±0.2,分装,灭菌。

国内外药典贮藏条件下温度的规定

国内外药典贮藏条件下温度的规定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 阴凉处: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2~10℃ 常温:10~30℃ 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二、美国药典USP34: 冷冻(Freezer):-25~-10℃ 冷处(Cold):不超过8℃ 冷藏(A “refrigerator”is a cold place):2~8℃ 受控制的冷处(Controlled cold temperature):2~8℃,在贮存、运输及分配时允许在0~15℃。短时的可超过25℃,但应保证不超过24小时,除非有稳定性数据支持或生产商许可标识。 凉处(Cool):8~15℃ 室温(Room temperature):工作区温度 可控室温(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20~25℃,平均温度应不超过25℃。药房、医院、仓库允许在15~30℃。平均温度只要在范围内,短时的可超过40℃,但应保证不超过24小时。超过40℃应有生产商许可标识。 暖处(Warm):30~40℃

过热(Excessive heat):高于40℃ 干燥处(Dry place):在可控室温下,或在其他温度的等同气压下,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40%。平均相对湿度可以直接测量,也可根据天气报告。测定可在一个季度、一年、或者药品的贮存期内,在不少于12次平行测定的基础上获得。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40%,相对湿度偶尔过45%是允许的。 三、日本JP15: 标准温度(Standard temperature):20℃ 常温(Ordinary temperature):15~25℃ 室温(Room temperature):1~30℃ 凉处(A cold place):1~15℃ 微温(lukewarm):30~40℃ 四、欧洲药典EP7.0: 冷冻(In a deep-freeze):-15℃以下 冷藏(In a refrigerator):2~8℃ 冷处或凉处(Cold or cool):8~15℃ 室温(Room temperature):15~25℃

国内外药典贮藏条件下温度的规定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国内外药典贮藏条件下温度的规定 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 阴凉处: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2~10℃ 常温:10~30℃ 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二、美国药典USP34: 冷冻(Freezer):-25~-10℃ 冷处(Cold):不超过8℃ 冷藏(A “refrigerator”is a cold place):2~8℃ 受控制的冷处(Controlled cold temperature):2~8℃,在贮存、运输及分配时允许在0~15℃。短时的可超过25℃,但应保证不超过24小时,除非有稳定性数据支持或生产商许可标识。 凉处(Cool):8~15℃ 室温(Room temperature):工作区温度 可控室温(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20~25℃,平均温度应不超过25℃。药房、医院、仓库允许在15~30℃。平均温度只要在范围内,短时的可超过40℃,但应保证不超过24小时。超过40℃应有生产商许可标识。 暖处(Warm):30~40℃ 过热(Excessive heat):高于40℃ 干燥处(Dry place):在可控室温下,或在其他温度的等同气压下,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40%。平均相对湿度可以直接测量,也可根据天气报告。测定可在一个季度、一年、或者药品的贮存期内,在不少于12次平行测定的基础上获得。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40%,相对湿度偶尔过45%是允许的。 三、日本JP15: 标准温度(Standard temperature):20℃ 常温(Ordinary temperature):15~25℃ 室温(Room temperature):1~30℃ 凉处(A cold place):1~15℃ 微温(lukewarm):30~40℃ 四、欧洲药典EP7.0:

中国、美国、欧洲药典比较

姓名:徐涛学号:14211020462 专业:中药生物技术学 《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比较 1、各国药典概况 1.1 历史沿革 《中国药典》 英文名称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 .P。 1950年4月,成立了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药典委员会分设名词、 化学药、制剂、植物药、生物制品、动物药、药理、剂量8个小组,第一版 《中国药典》于1953年由卫生部编印发行。1957年出版《中国药典》1953年 增补本。1953年药典共收载药品531中,其中化学药215种,植物药与油脂类 65种,动物药13种,抗生素2种,生物制品25种,各类制剂211种。 1965年1月26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63年版(第二版)发行通知和实施办法。本版药典收载药品1310种,分一、二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目录,一部收载中医常用的中药材446种和中药成方制剂197;二部收载化学药品667种。此外,一部记载药品的“功能主治”,二部增加了药品的“作用与用途”。 1979年10月4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77年版(第三版),自1980 年1月1日起执行。本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925种,其中一部收载中草药材(包括少数民族药材)、中草药提取物、植物油脂以及单味药材制剂等882种,成 方制剂(包括少数民族药成方)270种,共1152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物 制品等773种。 1985年9月出版《中国药典》1985年版(第四版),1986年4月1日起执行。本版收载药品1489种,其中一部收载中药材、植物油脂及单味制剂506种,成方制剂207种,共713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776种。 1990年12月3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90年版(第五版),自1991 年7月1日起执行。1990年版的第一、第二增补本先后于1992、1993年出版,英文版于1993年7月出版。本版共收载药品1751种,一部收载784种,其中 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09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275种;二部收载化学制品、生物制品等967种。与198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相比,一部新增80种,二部新 增213种,删去25种。药典二部项下规定的“作用与用途”和“用法与用量” 分别改为“类别”和“剂量”。有关品种的红外光谱吸收图谱,收入《药品红 外光谱集》另行出版,该版药典附录内不在刊印。 1995年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95版(第六版),自1996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本版药典收载药品2375种,一部收载920种,其中中药材、植物油脂522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398种;二部收载1455种,包括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及辅料等。一部新增142种,二部新增品 种499种。二部药品外文名称改用英文名,取消拉丁名;中文名称只收载药品 法定通用名称,不再列副名。

2020药典三部,收载品种变化情况

本版药典(三部)新增品种名单 预防类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 ?黄热减毒活疫苗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S a b i 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 e r o细胞) ?口服I型I I I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治疗类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 b')2 ?人凝血酶 ?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 ?外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 ?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 ?甘精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赖脯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治疗用卡介苗 体外诊断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核酸检测试剂盒 二部转三部品种 ?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注射液 ?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 ?注射用人生长激素 本版药典(三部)采用生物制品通用名称与原通用名称对照

本版药典(三部)新增的生物制品通则/总论/通则和指导原则名单 一、新增的生物制品通则 ?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二、新增的总论 ?人用聚乙二醇化重组蛋白及多肽制品总论 ?人用基因治疗制品总论 ?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 ?螨变应原制品总论人用马免疫血清制品总论 三、新增的通则和指导原则 ?3128抗毒素/抗血清制品分子大小分布测定法

?3129单抗电荷变异体测定法 ?3130单抗N糖谱测定法 ?3208人血白蛋白铝残留量测定法(第二法) ?3303鼠源性病毒检査法(第二法) ?3307黄热减毒活疫苗猴体试验 ?3308禽源性病毒荧光定量P C R(Q-P C R)检查法 ?3407外源性D N A残留量测定法(第三法) ?3428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I g A残留量测定法 ?3429免疫化学法 ?3503人用狂犬病疫苗效价测定法(第二法) ?3534S a b i 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效力试验 ?3535康柏西普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3601生物制品生产及检定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3603重组胰蛋白酶 ?3650氢氧化铝佐剂 ?9401生物制品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方法验证指导原则?9402生物制品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生物制品术语 本版药典(三部)未收载2015年版药典(三部)及增补本中的品种名单 治疗类 ?注射用重组链激酶

《中国药典》2015年版 第一部 14

该版药典中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除在附录中扩大收载成熟的新技术方法外,品种正文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药品的安全性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除在凡例和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对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的技术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除在附录中新增和修订相关的检查方法和指导原则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有效性检查项目;为适应药品监督管理的需要,制剂通则中新增了药用辅料总体要求;积极引人了国际协调组织在药品杂质控制、无菌检查法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度。此外,该版药典也体现了对野生资源保护与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再收载濒危野生药材。 第九届药典委员会还完成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药品红外光谱集》(第四卷)、《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材和饮片第一版、中成药第二版、化学药第五版)、《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及《中药材薄 层色谱彩色图集》(第一册、第二册)的编制工作。 2015年版(第十版)2010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3年3月22日更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本届药典委员遴选工作按照新修订的《新增委员遴选办法》和《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遴选工作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增委员候选人,并采取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新增委员。本届委员会共有委员351名,其中续聘委员248名,新增委员103名。时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任名誉主任委员,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任主任委员,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任常务副主任委员。本届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和23个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共计67名,其中院士委员28名、资深专家3名、各专业委员会主任20名、相关部委专家4名、总局相关技术单位负责人7名。根据药典标准工作需要,本届委员会以第九届药典委员会专业委员会设置为基础,对专业委员会的设立进行了适当调整;为加强化学药标准的制定工作,增设了化学药品第三专业委员会,扩大化学药委员的人数;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取消政策与发展委员会、标准信息工作委员会和注射剂工作委员会。 2010年12月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成立暨全体委员大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编制大纲明确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药典委员会以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为基础,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和相关机构开展药典编制工作。药典委员会常设机构首次将I S 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药典编制的全过程管理,按照规范的“中国药典编制工作程序”开展品种遴选、课题立项、试验研究、标准起草、复核和审定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本版药典编制工作。2015年2月4日《中国药典》2015年版经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6月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修订品种517种、不收载品种7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修订品种415种、不收载品种28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新增生物制品通则1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不收载品种6种。本版药典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中国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新增27个)、指导原则30个(新增15个)、标准品、标准物质及试液试药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不收载2种。 本版药典完善了药典标准体系的建设,整体提升质量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先进、成熟检测技术的应用,药用辅料的收载品种大幅增加,质量要求和安全性控制更加严格,使《中国药典》的引领作用和技术导向作用进一步体现。 在编制本版药典的过程中,还完成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二、三增补本,《红外光谱集》(第五卷),《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第四版),《中国药典注释》的编制和修订工作,组织开展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英文版、《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的编制工作。

中国药典201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15年6月5日出版的,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着。《中国药典》分四部分出版:一是含有药材和煎剂,植物油及其提取物,处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第二部分包括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物和放射性药物。第三部分包含生物制品;包括四个总则,包括:制备总则,检验方法,指导原则,与标准物质和测试溶液有关的总则,药物赋形剂等。2020年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卫生总局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颁布《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版《中国药典》自2020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 数据库说明:该数据库包含国内外药物标准和药典的目录和全文。(1)国外药品标准包括美国药典,日本药典,欧洲药典,印度药典,韩国药典,WHO国际药典等,它们以关键词或特殊名称搜索。(2)国内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包括1997年和1998年的增补品),2000年(包括2002年和2004年的增补品),2005年(包括2006年和2006年的增补品)2009年)和2010年中国药典(中药)新药转化标准1-88卷,中药处方制备,API质量标准汇编,药物标准II 1-6卷,中药1-20卷处方制剂,维吾尔医学分册,蒙古医学分册,1-16卷化学药品国家标准,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病学,外科,妇科,内科和肾脏中成药中药标准汇编,体液量,脾胃量,内科肝胆量,

内科肺系统(I),内科肺系统(II)A,部制定的《口腔癌儿科量,经络肢体脑系统量Z,内科骨科学量,藏药量I和抗生素药量》编制了《进口药品审查标准》和《中国检验学会进口药品审查标准》。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3604新生牛血清检测要求

3604 新生牛血清检测要求 本品系从出生14小时内未进食的新生牛采血分离血清,经除菌 过滤后制成。牛血清生产过程中不得任意添加其他物质成分。新生牛 血清应进行以下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 如采用经过验证的病毒灭活工艺处理的牛血清,大肠杆菌噬菌体 及病毒检测必须在灭活前取样进行。 pH值应为7.00~8.50。 蛋白质含量采用双缩脲法(通则0731第三法)或其他适宜方法 测定,应为35~50g/L。 血红蛋白用分光光度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测定,应不高于200mg/L。 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使用1cm光路的比色杯,直接测定供试品 在576nm、623nm及70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每个供试品至少测定 2次,计算平均测定值。按照下式计算供试品中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mg/L)=[(A576×115)-(A623×102)-(A700×39.1)]×10 式中A576、A623、A700为供试品在576nm、623nm及700nm波长 下的平均吸光度值。 渗透压摩尔浓度应为250~330mOsmol/kg(通则0632)。 细菌内毒素检查应不高于10EU/ml(通则1143凝胶限度试验)。 支持细胞增殖检查用Sp2/0-Ag14或适宜的传代细胞进行。细

胞复苏后,用待测样品配制的培养液至少连续传三代后使用,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试验。 (1)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取供试品按10%浓度配制细胞培养液,按每1ml含104的细胞浓度接种细胞,每天计数活细胞,连续观察1周,并绘制生长曲线,细胞的最大增殖浓度应不低于106/ml。 (2)细胞倍增时间的测定按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的倍增时间。取细胞峰值前一天的细胞计数(Y)、接种细胞数(X)及生长时间(T)计算。 倍增时间=T/A A=log2Y/X 细胞的倍增时间应不超过20小时。 (3)克隆率的测定按有限稀释法将细胞稀释至每1ml含10个活细胞的浓度,按每孔1个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板至少接种60孔,于37℃、5%二氧化碳培养,定期观察细胞克隆生长情况,培养1周后计数每孔中的细胞克隆数,并计算克隆率,应不低于70%。 克隆率=A/B×100% 式中A为细胞克隆数; B为接种细胞的总孔数。 无菌检查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 支原体检查依法检查(通则3301),应符合规定。 大肠杆菌噬菌体采用噬斑法和增殖法检测。不得有噬菌体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