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具体内容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 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①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盐?

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

?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

碱+酸→盐+ 水

?碱+某些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④碱→碱性氧化物+ 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属+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⑦酸→盐

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

?某些金属+ 某些酸→盐+氢气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酸+ 碱→盐+水

酸+某些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⑧酸→酸性氧化物+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当金属越活泼, 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

?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碱性氧化物+ 酸→盐+水

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碱→盐+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酸+ 碱→盐+ 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碱+ 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NH 3·H2O)。

酸+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

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物,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O2时,只能选用盐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掌握弱酸盐(如Na2CO3、CaCO3)跟强酸HCl、H2SO4、HNO3的反应,和生成BaSO4、AgCl的反应。

盐+盐→另两种盐

?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金属+ 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酸→盐+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 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

除杂

1、CO

2

(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

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

2

(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

4(CuSO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

2CO

3

):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

2SO

4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

2CO

3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

3

(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

3

):蒸发溶剂

15、KNO

3

(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

2

(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1除去N

2中的O

2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2Cu+O

2

=2CuO)。

2除去NaOH溶液中的Na

2CO

3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OH)

2

溶液,(Na

2CO

3

+Ca(OH)

2

=2NaOH+CaCO

3

),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3除去Cu中的Fe,可将混合固体加入CuSO

4溶液中,(Fe+CuSO

=Cu+FeSO

4

),

然后过滤后取滤渣。

4除去Na

2SO

溶液中的NaOH,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

2

SO

4

溶液(2NaOH+H

2

SO

4=Na

2

SO

4

+

H

2

O)

5除去KCl溶液中的K

2SO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

2

溶液(K

2

SO

4

+BaCl

2

=2

KCl+BaSO

4

),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6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l

2,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

SO

4

溶液(BaCl

+Na

2

O 4=2NaCl+BaSO

),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7除去KNO

3溶液中的AgNO

3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Cl溶液(AgNO

+KCl=KNO

3

+AgCl),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8除去NaNO

3溶液中的CuSO

4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OH)

2

溶液

(CuSO

4+Ba(OH)

2

=Cu(OH)

2

+BaSO

4

),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9除去NaNO

3溶液中的(NH

4

)

2

SO

4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OH)

2

溶液

((NH

4)

2

SO

+Ba(OH)

=BaSO

4

+2NH

+2H

2

O),然后过滤后取滤液。

10除去Na

2SO

4

溶液中的Na

2

CO

3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

2

SO

4

溶液(Na

2

CO

3+H

2

SO

4

=Na

2

SO

4

+H

2

O+CO

2

)

11除去C粉中的CuO,可加入适量的稀H

2SO

4

溶液(CuO+H

2

SO

4

=CuSO

4

+H

2

O),

然后过滤后取滤渣。

12除去CaO中的CaCO

3,可加热混合固体(CaCO

3

=CaO+CO

2

初中化学常用除杂方法例析

除杂质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初中化学常用除杂方法有:

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而除去。

如: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KNO3〔Ba Cl2〕 B.NaCl〔KNO3〕

C.NaNO3 [NaCl]D.Ca(NO3)2 [Mg( NO3)2]

答案:C NaCl+ Ag NO3= AgCl↓+ NaNO3

D Mg( NO3)2+Ca(OH)2= Ca(NO3)2+ Mg(OH)2↓小结:一般说来,如果杂质中有一种离子与原来的物质中的离子相同,那所选试剂只需有一种离子与原来物质中的离子相同,另一种离子与杂质离子生成沉淀。

2气化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或得硝酸钠固体。

练习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 B.NaCl[Mg(OH)2]

C.KNO3〔K2CO3〕

D.Na2SO4〔MgSO4〕答案:C:K2CO3

小结:杂质一般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试剂一般是酸。

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

固体。Cu中混有少量CuO除了用酸除去外,可以用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置换出氧化铜中的铜。

练习:1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

A.ZnB.Fe C.Cu D.Mg

答案B

2 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粉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水,充分静止过滤,结果是

A.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铁粉B.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锌粉C.滤出了一些铜粉D.什么也没滤出

答案:C.

小结:根据杂质的类别,一般考虑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来选择试剂。

4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练习: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用吸收法除去,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 O2(H2O) 用浓H2SO4 除水BCO2(HCl 用NaOH溶液除HCl

C NH3(H2O) 用浓H2SO4除水D CO2 (HCl )用Na2CO3溶液除HCl

答案:AC

小结:气体的吸收剂可考虑: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氨气;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水吸收氨气、氯化氢气体等,氯化钙溶液吸收氨气。

5 其它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4化学反应基本定律

第四章化学反应基本定律 一、选择题 1、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绕有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给电流(设电池在放电时无热效应)。 通电后电阻丝和水的温度皆有升高。若以电池为体系,以水和电阻丝为环境,则( A ) A、Q = 0 W >0 △U<0 B、Q <0 W <0 △U >0 C、Q >0 W = 0 △U >0 D、Q = 0 W <0 △U <0 2、在标准条件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7KJ/mol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395.6KJ/mol 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 C ) A -789.3 KJ/mol B 0KJ/mol C 1.9KJ/mol D -1.9KJ/mol 3、环境对系统作10kJ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的热量,问系统热力学能变化是多少( D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4、按通常规定,标准生成焓为零的物质为( C ) A、Cl2(l) B. Br2(s) C. N2(g) D.I2(g) 5、对于盖斯定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状态的总能量变化; B、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状态变化时其焓变只与体系的始态.终态有关,而与所经历的步骤和途径无关; C、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状态变化时其熵变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所经历的步骤和途径无关; D、盖斯定律反应了体系状态变化时其热力学能变只与体系始终态有关,而与所经历步骤和途径无关. 6、H2(g)燃烧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 2H2(g) + O2(g) 2H2O(l) △H= -242 kJ·mol-1 B. 2H2 + O2 2H2O △H= -242 kJ·mol-1 C. H2 + O2 H2O △H= -242 kJ·mol-1 D. H2(g) + O2(g) H2O(g) △H= -242 kJ·mol-1 7、对于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 B )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 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 8、下列哪个体系是单相体系( C ) A、各部分的物质组成均相同 B、各部分的聚集状态均相同 C、各部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相同 D、标准状态下 9、反应C(g) + O2(g) = CO2(g),△r H m<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无用的是(D ) A 增加氧的分压 B 升温 C 使用催化剂 D 减小CO2的分压 10、鱼类在热水中难以生存,其原因是( B ) A 在热水中鱼类新陈代谢速率缓慢。 在水中的溶解度反而下降 B 较高温度时,鱼类耗氧量提高,而O 2 C 温度高时,一些有毒物质易在鱼体内富集。 D 温度高时,渗透压变小 11、升高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C A. 降低了的反应的活化能 B. 加快了分子运动速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 ?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石酸红,石碱蓝,酚酞遇碱变红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8.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1>意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2>应用:①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氢前金属能置氢,氢后金属不反应。”②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面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钡外,置换反应都成立。” 说明:“后面金属盐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除去钾钙钠钡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钾、钙、钠及金属钡的活性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9.氢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说明:“易溶并放热”是指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10.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说明:“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其余都溶;盐酸盐(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

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说课讲稿 课题2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材中没有简单地将它作为酸或碱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可见本节知识的重要性。教材从探究实验入手介绍了中和反应及盐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然后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为下一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2、说三维目标: 根据化学课标要求、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认知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化学中的盐的含义; ?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初步培养其“变看不见为看得见”、“用宏观体会微观”、“用微观解释宏观”的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重点为: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将难点确定为:中和反应的实质。 4、说教具、学具: “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了什么反应”教材上安排的是演示实验,为给学生提供更广的认知空间,我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选用了以下教具学具: 教具:氢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滤纸。 学具: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装在滴瓶中)、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烧杯、胶头滴管。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酸碱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认识,知道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具有了通过间接观察,推论化学变化的经验。在课题1中,学生还知道了酸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

普通化学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二十三讲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一、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是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焓、熵与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平衡等问题。 二、本讲的重点是: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热力学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因素。 本讲的难点是:熵与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反应温度对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反应方向的影响、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 三、内容讲解: 1、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浓度一般用摩尔浓度,时间则根据反应的快慢用秒、分或小时等。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质量作用定律:对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方程式中该物质的系数为指数)的乘积成正比。这一结论叫做质量作用定律。 对于某一反应一般可表示为:aA+bB→eE+dD v=k·[A]a·[B]b—反应速率方程式,又称作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 式中k是一个比例常数,叫做反应速率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各反应物浓度等于 1mol·dm-3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对于一个给定的反应,k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只随温度而变。 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浓度项的指数总和(a+b)叫做反应的级数。 注意:上面的关系式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只经过一步反应就直接转变为产物分子(这种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反应叫做简单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的反应,反应物到生成物是一步完成的,即反应为分子相互作用,直接生成生成物分子,但极大多数反应是分成几步的,即几个连续过程来进行的,是非基元反应,也可说是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杂反应,这时的质量作用定律虽然适用于每一个过程,但往往不适用于总的反应。 例如:反应:2NO十2H2→N2+2H20 由实验测得:v=k·[NO]2·[H2] 级数=3 经研究它是由下面两个连续的过程进行的。 (1)2NO+H2→N2十H202(慢) (2) H202+H2→2H20 (快) 在这两个过程中,第二个过程进行得很快,但是要使第二个过程发生,必须先有H202生成,而生成 H202的过程因进行得较缓慢,成为控制整个反应速率的过程,所以总的反应速率取决于生成H202的速度,即v=k·[NO]2·[H2] 。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除适用于气体反应之外,也适用于溶液中的反应。 在多相反应中,对纯固体或纯液体,它们的密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它的浓度是一定的。因此,在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中,通常不包括固态或液态纯物质的浓度(即这些浓度是常数,可并入速率常数内)例:C(s)+O2(g) →CO2(g) v=k[O2] (二)温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阿仑尼乌斯公式 除了少数反应之外,反应速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在室温下,H2和02作用极慢,以致几年都观察不出有反应发生,但如果温度升高到6000C,它们立即起反应甚至

酸碱盐反应次序

一、酸碱盐反应次序 1、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 2、 向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类型二 离子或物质共存 1、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 A .CuSO 4、MgSO 4、KCl B .NaOH 、NaNO 3、K 2SO 4 C .Ba (OH )2、H 2SO 4、NaCl D .NaCl 、AgNO 3、HNO 3 2、下列物质能在pH 为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OH 、Na 2SO 4、MgCl 2 B .NaCl 、Na 2CO 3、NaNO 3 C .FeCl 3、HCl 、NaOH D .CaCl 2、NaCl 、K 2CO 3 类型三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3、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 ) Ba(NO 3) 2 4、... )

5、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样品成分 KCl(Mn O2) Na CO(NH HCO) 类型四几种离子的鉴别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 CuSO4KNO3Na2SO4 B.FeC!3HCl NaCl NaOH C.CaCl2K2CO3HCl (NH4)2CO3 D.NaNO3Na2SO4 HCI H2SO4 7、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pH=0,表明溶液呈酸性; 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若确定该溶液为硫酸,能达到目的实验组合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类型四物质组成的推断 8、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____________;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猜想④: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初中酸碱盐反应规律图

1 / 1 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 除Ag 、Pt 、Au 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 2O 、Na 2O 、BaO 都能跟水反应。Ca (OH )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 也能与水反应。其余的碱性氧化 碱→盐 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 碱 + 酸性氧化物→盐 + 水 碱 + 酸→盐 + 水 碱→碱性氧化物 + 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 非金属 +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除F 2、Cl 2、Br 2、I 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 直接与O 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 2外,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酸→酸性氧化物 + 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 酸→盐 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 某些金属 + 某些酸→盐 + 氢气 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 酸 + 碱→盐 + 水 金属 + 非金属→无氧酸盐 此处的非金属H 2、O 2除外。当金属越活泼, 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 就越容易进行。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 强酸(H 2SO 4、HNO 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 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酸 + 碱→盐 + 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盐 + 盐→另两种盐 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前面的金属(K 、Ca 、Na 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 金属 + 酸→盐 + 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 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 碱性氧化物 金 属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非 金 属 酸 盐

2017年秋季《大学化学》化学反应基本规律课后练习

2017年秋季《大学化学》课后练习 学院:学号:姓名: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 1、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下列哪一项?() A.CO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的负值 B.CO(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D.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2、下列各体系中,具有最大摩尔熵值的是() A.20K时的冰 B.273.15K时的冰 C.373.15K时的水蒸气 D.400K时的水蒸气 3、催化剂能增加化学反应速率是由于它能() A.使?r G m的代数值减小 B.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C.使标准平衡常数Kθ增大 D.使反应级数变大 4、对于可逆反应 2NO(g) N(g) + O(g),?r H mθ = -180.6 kJ?mol-1。下列说法哪一 22 种是正确的?() A.K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Kθ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Kθ不随温度而变 D.Kθ随NO的浓度增加而改变 5、下列体系属缓冲溶液的是() A.H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 B.NaOH和NaCl的混合溶液 C.HAc与NaOH恰好中和后的溶液 D.等物质的量的HAc与NH4Cl混合溶液 6、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A.与速率常数k,反应物初始浓度C0都有关 B.只与反应物初始浓度C0有关 C.只与速率常数k有关 D.不一定与速率常数k或反应物初始浓度C0有关

7、若反应A 2+B 2=2AB 的速率方程为2 2 A B v kc c =?,则此反应( ) A.一定是基元反应,且反应级数为2 B.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8、当1.0mol 的氮气和2.0mol 的氢气混合通过合成塔,经如下反应后有0.5molNH 3 生成, N 2(g)+3H 2(g)=2NH 3(g),则氢气的反应进度为( ) A.0.25mol B.-0.25mol C.0.5mol D.-0.5mol 9、如果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1V ,则标准电极电势φθ和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θ的变化为( ) A.E θ,φθ各增加1V B.E θ,φθ各减小1V C.E θ不变,φθ减小1V D.E θ不变,φθ增加1V 10、反应22CaO s)+H O(l)Ca(OH)(s)(在标准状态和298.15K 下是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下变为自发进行的反应,那么可以判定在标准态,298.15K 时正反应的状态函数变化是( ) A .?r H m θ>0,?r S m θ>0 B.?r H m θ<0,?r S m θ<0 C .?r H m θ>0,?r S m θ<0 D.?r H m θ<0,?r S m θ>0 11、内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若某一体系从一始态出发,经过一循环过程又回 到始态,则体系内能的增量是( ) A .?U=0 B.?U >0 C.?U <0 D.无法判断 12、已知θ?(Cu 2+/Cu) = 0.34V ,θ?(Fe 2+/Fe) = - 0.45V ,θ?(Fe 3+/Fe 2+) = 0.77V , θ?(Ag +/Ag)= 0.80V ,θ?(Sn 4+/Sn 2+ ) = 0.15V ,判断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 A.Cu 2+,Fe 2+,Sn 4+,Ag B.Cu 2+,Ag +,Fe 2+,Fe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89674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1.单质: 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3.酸: 4.碱: 5.盐: 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 金属 +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 非金属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

初中化学_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酸碱盐的组成,会确定物质类别。 2、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常见化学反应。 3、初步掌握常见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质。 过程和方法: 通过再次实验观察化学反应,加深对酸碱盐的认识。通过对酸碱盐之间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中和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实质 【教材分析】酸、碱、盐部分的学习是从具体物质的认识到类别物质的认识,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并且该部分内容也是高中离子反应的衔接点。在酸碱盐的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往往是只能简单记忆复分解反应的结论性知识,不能理解其本质,无法将宏观与微观进行有效的结合,更不会灵活地运用与分析所学的知识。但是,如果从微观角度去理解酸碱盐知识时,就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知识通过离子进行联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微粒观发展到更高水平,而且便于学生系统掌握酸碱盐知识,解决教学难题。 【学情分析】 酸碱盐知识是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点。高中必修的离子反应,从本质上来说是离子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同的还有作为选修课程出现的化学平衡原理。从微粒角度去认识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能够为高中阶段的离子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降低高中化学的学习难度。 酸碱盐知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化点。研究各省市的中招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酸碱盐的性质为载体的试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创新性和综合性较强。在微粒观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的性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树立系统的学习观念 以及从微观视角理解复分解反应,同时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学课型】复习课

初三化学酸碱盐学习难点突破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条理清晰) 初三化学酸碱盐学习难点突破 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 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如: (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 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规矩”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 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

思路点拨: 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经判断共发生8个反应。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成。 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下面结合相关例题简要归纳一下各自特点。 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 A、NaOH、NaCl溶液、稀HCl() B、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C、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一、判断题(正确请画“√”,错误的画“×”) 1.当温度接近0K时,所有的放热反应可以认为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2.△S >0的反应,必定是自发反应。 3.对于一个反应如果△H>△G,则该反应必定是熵增的反应。 4.△Gθ值大,平衡常数Kθ值就愈大。 5.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反应速度越快。 6.对于△H<0的反应,提高温度速度常数k值减小。 7.对于△Hθ>0的可逆反应,提高温度平衡常数Kθ值增大。 8.NO的△f Gθm(298.15K)>0,空气中的N2和O2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共存。但在高温常压时 能发生反应,说明该反应是△Hθ>0, △Sθ>0的反应。 9.反应CO(g) = C(s)+1/2O2 (g)的△G>0,正向非自发,加入催化剂后降低了活化能,则反 应正向进行。 10.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体积和温度不变,则系统中 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不变。 11.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系统中某组分的浓度或分压,平 衡不移动。 12.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 平衡不发生移动。 13.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α值增大,则在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值也一定增大。 14.对于一个复杂反应,当总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为: △Gθ总=△Gθ1+△Gθ2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θ总=Kθ1+Kθ2 15.单质的△f Gθm(298.15K)值一定为零。 16. 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17.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具有较小的活化能。 18. 基元反应是指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9. 其它条件固定时,活化能小的反应,其反应速度快。 20. 化学平衡是指系统中正逆反应活化能相等的状态。 21. 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小。 22.平衡常数Kθ值小于1,则△Gθ>0。 23.反应:2SO2(g)+O2(g) 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成平衡,在该平衡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4.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反应体系,改变平衡态容器的体积,平衡不发生移动。25.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商Q<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 26.对于△H>0的反应,一定是正向不自发的反应。 27.平衡常数Kθ值可以由该反应的ΔG值求得。 28.对于可逆反应2NO(g)+O2(g) 2NO2(g)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系统总压力增加,而平衡向右移动。 29.对于放热反应来说,提高温度,在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Gθ值一定减小。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 酸果 汁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最新酸碱盐的反应规律资料

精品文档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具体内容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归纳成下图来表示。 金属------------ - -------- 非金属 ①金属+氧气r金属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 容易,反应就越剧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水一.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0、BaO都能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r盐 由碱转化成盐的三个途径: 碱+酸性氧化物一;盐+水 碱+酸一;盐+水 碱+某些盐r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④碱一?碱性氧化物+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精品文档

⑤非金属+氧气T非金属氧化物 除F2、CI2、B「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水一;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⑦酸一:盐 由酸转化成盐有四个途径: 某些金属+某些酸 '盐+氢气 酸+碱性氧化物一;盐+水 酸+碱一?盐+水 酸+某些盐一?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⑧酸一;酸性氧化物+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非金属r无氧酸盐 此处的非金属H2、。2除外。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含氧酸盐(非初三知识) 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强酸(H2SO4、HNO 3、HCI)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 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三酸性氧化物+碱r盐+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 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2酸+碱 '盐+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碱+盐r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 (NH3 ?出0)。 精品文档 I;酸+盐 '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分类总结(学生练习+答案)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练习)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HCl== Mg+ H2SO4== Al+ HCl== Al+ H2SO4== Zn+ HCl== Zn+ H2SO4== Fe+ HCl== Fe+ H2SO4===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 Al+ CuSO4== Zn+CuSO4== Cu+ AgNO3== Cu+Hg(NO3)2==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Fe(OH)3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 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Mg+O2Fe+ O2Cu+ O2 2.金属氧化物+水== 碱(可溶性) CaO+H2O== Na2O+H2O==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P+O2C+O2(碳充分燃烧) C+O2(碳不充分燃烧) H2+O2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 SO3+H2O== SO2+H2O==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亚硫酸) 1.酸+碱==盐+水 Cu(OH)2+ HCl== Al(OH)3+ HCl== Cu(OH)2+H2SO4== Mg(OH)2+ HNO3== 2.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CaCO3+ HCl== Na2CO3+ HCl==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低温和高压(B) 高温和低压(C) 低温和低压(D) 高温和高压 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S 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 (C) ?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3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A)高压和低温(B) 高压和高温(C) 低压和低温(D) 低压和高温 (E) 往 溶液中加HCl 1–4 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 KNO3→K+ + NO3-?r H m? = 3.55 kJ?mol-1 其结果是: (A) 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B) 水变暖 (C) 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 (D) 烧杯变冷(E) 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 5 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 (A) N2 +3H2?2NH3(B) 2CO + O2?2CO2 (C) 2H2 + O2?2H2O (D) N2 + O2? 2NO (E) 2NO2?N2O4 6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D) 使平衡常数减少 7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 m? = 0 (B) 一切单质的S m?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 (B)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D)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 (E)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9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巧记与酸碱盐有关的化学反应

巧记与酸碱盐有关的化学反应 山西省沁县松村中学赵彩红 邮编:046407 酸碱盐的化学反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还算容易,但记忆起来却很困难。因此,我将这些化学反应整理成几句歌决,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活泼金属遇见酸,马上生成氢和盐; 金属若是遇见盐,只能前边换后边。 和酸反应是金氧,交换成份变水盐; 和碱反应非金氧,生成仍是水和盐。 酸碱和盐复分解,交换成份就能行; 若问还有啥条件,沉淀气体水生成。 解释: 第一句:“活泼金属遇见酸,马上生成氢和盐;”指的是“金属+酸→盐+氢气”这类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即“活泼金属”。化学方程式举例: Zn+H2SO4==ZnSO4+H2↑ 第二句:“金属若是遇见盐,只能前边换后边。”指的是“金属+盐→新金属+新盐”该反应的条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它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只能前边换后边”。化学方程式举例:Fe+CuSO4==Fe+CuSO4 第三句:“和酸反应是金氧,交换成份变水盐;”指的是“金属氧

化物+酸→盐+水”严格来讲,能和酸反应的是碱性氧化物,但新课标为了降低难度,只出现了氧化铁和氧化铜两种物质,并未引入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同学们只需要知道常见的金属氧化物都可以和酸反应即可。“交换成分”既说明了该反应的原理,也说明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举例:Fe2O3+6HCl==2FeSO4+3H2O 第四句:“和碱反应非金氧,生成仍是水和盐。”指的是“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的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严格来讲也应该是酸性氧化物,同碱性氧化物一样,初中阶段也没有引入此概念,同学们只需要知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这三种物质能和碱反应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该类型反应虽然也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但没有交换成分,不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举例:CO2+Ca(OH)2==CaCO3+H2O 最后两句:“酸碱和盐复分解,交换成份就能行;若问还有啥条件,沉淀气体水生成。”指的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包括“酸+碱→盐+水”、“酸+盐→新酸+新盐”、“碱+盐→新碱+新盐”、“盐1+盐2→新盐1+新盐2”这几类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注意有沉淀生成时要求反应物均可溶。化学方程式举例: NaOH+HCl==NaCl+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uSO4==CaSO4+Cu(OH)2↓ AgNO3+NaCl==AgCl↓+NaNO3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 DQQTY-

初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每类物质各举最少两个例子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1.单质: 各写出最少一个化学方程式 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2.氧化物: 3.酸: 4.碱: 5.盐: 氧气→氧化物 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氧化物→盐+水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碱→盐+ 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 金 属:Fe 、 单 质 稀有气体:He 、 非金属 纯净物 CO 2 氧化物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 可溶盐: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 NaOH Cu(OH)2 HCl H 2SO 4 固态非金属:C 气态非金属:H 2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 Mg + O2 = P + O2 =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2 =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CaO + H2O =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H2O = HgO = H2CO3 = KClO3 = KMnO4 = CaCO3 = 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Fe + HCl = Al + H2SO4 = 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Fe + CuSO4 = Cu + AgNO3 = 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 CuO + H2 = C + Fe2O3 = 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Fe2O3 + HCl = CuO + H2SO4 = ⑵酸+碱→盐+水 NaOH + H2SO4 = Fe(OH)3 + HCl =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H2SO4 + BaCl2 = HCl + CaCO3 = 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OH)2 + Na2CO3 = NaOH + FeCl3 =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2 + K2CO3 = Ba(NO3)2 + Na2SO4 = ※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 Fe2O3 + CO = ⑵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NaOH + CO2 = ⑶有机物+O2→H2O+CO2 C2H5OH + O2 = ☆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如:在2Mg+CO2点燃 2MgO+C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 ☆常见的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1 -1 -2 -2 -1 NH4Cl NaOH H2SO4 H2CO3 HNO3 铵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 铵根中N为-3价;硫酸根中S为+6价;碳酸根中C为+4价;硝酸根中N为+5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