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择题(附答案)

高三历史选择题(附答案)
高三历史选择题(附答案)

高三历史选择题

说明:本卷共有30道选择题。题目总体难度偏高,部分题目比较灵活,难度较大。

1、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统治者对奴隶阶层的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C、体现了奴隶主阶层的内部关系

2、隋朝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成熟,该条件是指()

A、陈朝统治腐败,双方力量悬殊

B、各族人民相互融合

C、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隋朝的造船业发达,陈朝的长江失去天堑作用

3、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生产在七国中发展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A、使用了铁器和推广了农耕

B、确定了土地私有制

C、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修筑了郑国渠和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4、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从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

C、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一些城市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

5、在中国古代,下列各个地方机构,均对今广东地区有管辖权的是()

①南海郡②象郡③广州④湖广行省⑤江西行省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宋朝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名该名,如“威虏”该成“广信”,“静戌”该成“安肃”,“破虏”该成“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

7、唐朝时,从下列哪一个港口出发可到达波斯湾()

A、扬州

B、登州

C、广州

D、明州

8、郑和下西洋做到了()

①宣扬了明朝国威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长期联系

③为亚非国家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④开始带动华侨开发南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9、秦汉时期,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大规模的吸收外来文化,主要是()

A、欧洲、罗马文化

B、埃及、西亚文化

C、中亚、印度文化

D、朝鲜、日本文化

10、明清文化中“萌新”的有:①集大成的科学著作相继问世②带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思想应运而生③市民文学兴起,小说成为主流④西方传教士东来,带来了外来文化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主要依据是()

A、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五口通商

B、中国关税自主权和贸易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东南沿海棉纺织手工业受到了极大上午冲击

D、清政府被迫适应列强需要而设立总理衙门

1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说明资产阶级的活动有改良转到革命,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C、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清政府自身改革的失败

13、俄国十月革命后,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之提出向俄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

①强国②富国③救国④改造社会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思想,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下列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基础

B、合作后广东革命政府建立自己的军队国民革命军

C、是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D、中共党员部分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

15、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认为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最重要条件是()

A、大革命准备了群众条件

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中国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16、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的根本原因是()

A、既定侵华的“大陆政策”

B、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

C、国民党正忙于对红军的“围剿”

D、西方列强在华势力的衰落

17、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18、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当时国家经济工作中最迫切的任务是()

A、稳定物价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C、统一财经

D、合理调整工商业

1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这个时期”是指()

A、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期间

20、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的主要原因是()

A、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大力发展高新农业技术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新航路的开辟,“价格革命”之所以能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是()

A、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B、导致市场扩大,流通领域活跃

C、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22、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的宪法规定:只有一定财产的“积极公民”才有选举权。这一规定对法国的初步改造体现在()

A、法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资产贵族制代替了门第贵族制

C、大资产阶级掌握了统治权

D、自主命运的公民取代了效忠与人的臣民

23、19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的特点是()

A、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B、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

C、仍有就制度的痕迹

D、无产阶级等上政治历史舞台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24、1870年到1913年,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从32%下降到14%,主要原因是()

A、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号工业强国

B、德国工业实力迅增并与英国抢占欧洲商品市场

C、英国占有世界最广泛的殖民地

D、英国大量资本输出国外

25、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得以迅速发展的人文动力是:①冲破了神学思想的束缚②理性主义的熏陶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④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6、苏俄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意义是()

A、认识到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C、明确了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

D、找到小农占多数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7、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建立诚信机制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实行美圆贬值,刺激出口

C、联邦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D、全国银行休业4天,全面整顿

28、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其标志是()

A、意大利投降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德黑兰会议的合作宣言

D、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29、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后来居上的亚洲国家是

A、新加坡韩国

B、泰国马来西亚

C、菲律宾印度

D、中国沙特阿拉伯

30、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A、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

B、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C、平等地面临风险和机遇

D、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

答案:1、A 2、B 3、D 4、A 5、B 6、B 7、C 8、D 9、C 10、B 11、C 12、D 13、B 14、B 15、C 16、A 17、C 18、A 19、C 20、A 21、C 22、B 23、C 24、C 25、B 26、D 27、C 28、A 29、B 30、B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题组1分封制与宗法制 1、(2019·恒台联考)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2019·开封检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2019·商丘联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4.(2019·德州一中期中)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

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题组2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 5.(2019·德州联考)《千秋兴亡——秦统一2 236年祭(前221~2019)》:“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 2 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6.(2019·潍坊模拟)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7.(2019·青岛联考)“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2019·南京联考)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篇一: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txt>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 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 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 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 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 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 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 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7题

27题题型训练---明清时期转型与迟滞时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14年全国II卷.27-1】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君主集权加强B.皇权渐趋衰落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2.【2016年全国I卷.27-1】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3.【2017年全国II卷.27-1】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4.【2018年全国I卷.27-1】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B.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C.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5.【2014年全国I卷.27-2】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6.【2015年全国I卷.27-2】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宋明清 河南151621 江苏7817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5 401、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 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 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 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同 答案:B 402、隋朝的大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段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答案:B 40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现行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两者的关系是 . A.互相矛盾B.互相衔接C.互相制约D.互相借鉴 答案:B 404、下列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宪法规定了国家职能部门的权力C.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D.宪法规定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 答案:D 405、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思想武器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D < 406、与19世纪中期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最大的变化是() A.革命任务B.领导力量C.革命对象D.斗争方式 答案:B 407、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因为它 A.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D.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革 答案:C 408、制约法国两次工业革命进程的因素不包括

A.工业资本短缺B.国内市场狭窄c.技术力量薄弱D.外来移民较少— 答案:D 409、最早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答案:B 410、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共同特点是()①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②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③都是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④都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答案:D 411、1942年,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主要是因为整风运动: [ A、促进了党内的团结和统一 B、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思想路线 C、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纠正了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错误 答案:A 41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密切联系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 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C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D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C 413、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儒家说的重要功效之一。儒家学说的下列主张有利于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②“礼”③以德治民④宽刑薄税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 414、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这是因为它 A.宣布废除君主制B.确定了法国的政治体制C.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制的一系列原则D.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C 415、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为开端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019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示例

2019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示例 高考历史可能是所有高考科目里最难的,一些考生大省的历史平均分在40分左右。历史选择就有48分的分值,而正确率只有20%到30%。所以,许多一线历史教师和高三学生惊呼:历史选择题者得文综考试! 如何迅速准确的完成历史选择题,是现在高三冲刺阶段学生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秒杀”历史选择题的几个方法。 首先呈现“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9项神技。 1.优先关注“阿拉伯”(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 历史选择题的阅读,快速准确提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能力。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在一大堆汉字里面找到找到阿拉伯数字还是是很容易的。 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就是解题的钥匙。因为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不是年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数据。 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 大家知道在汉语言的表达中,标点符号占重要地位。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号和书名号。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已经告诉。材料的出处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场等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戴帽”这里指的是引号,历史选择题中出现的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的学科术语。在材料中运用标点符号的知识,进行快速解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3.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 4.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 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 6.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 7.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不靠谱 8.看见什么选什么(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 9.看见什么不选什么(题目考察历史本质、规律、特点) 这9大技巧其实反映了高考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是高度关注历史问题的时空定位的,历史高考是特别强调历史学科概念和体系结构的,历史学科高考特别关注学生历史思维逻辑的培养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2014年全国2卷的高考历史试题。对每一个题目做一个简单的解析,大家一起体会一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解析:本题首先要优先关注“穿衣戴帽“的关键考点“雅言”。“雅言”就是西周的普通话。然后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逻辑推理能力。“雅言”可能最早起源来自何处? 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题目还是有一定的迷惑度的。这时古代文明起源的知识越多越可能形成解题的障碍。就是心理学上的“前摄效应”。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范围传播。应该说中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听说过一些名词,不可能作深入的

九招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

9招“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历史可能是所有高考科目里最难的,一些考生大省的历史平均分在40分左右。历史选择就有48分的分值,而正确率只有20%到30%。所以,许多一线历史教师和高三学生惊呼:历史选择题者得文综考试!如何迅速准确的完成历史选择题,是现在高三冲刺阶段学生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秒杀”历史选择题的几个方法。首先呈现“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9项神技。 1.优先关注“阿拉伯”(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历史选择题的阅读,快速准确提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能力。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在一大堆汉字里面找到找到阿拉伯数字还是是很容易的。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就是解题的钥匙。因为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不是年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数据。 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大家知道在汉语言的表达中,标点符号占重要地位。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号和书名号。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已经告诉。材料的出处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场等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戴帽”这里指的是引号,历史选择题中出现的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的学科术语。在材料中运用标点符号的知识,进行快速解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3.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 4.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 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 6.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 7.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不靠谱 8.看见什么选什么(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 9.看见什么不选什么(题目考察历史本质、规律、特点) 这9大技巧其实反映了高考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是高度关注历史问题的时空定位的,历史高考是特别强调历史学科概念和体系结构的,历史学科高考特别关注学生历史思维逻辑的培养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2014年全国2卷的高考历史试题。对每一个题目做一个简单的解析,大家一起体会一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本题首先要优先关注“穿衣戴帽“的关键考点“雅言”。“雅言”就是西周的普通话。然后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逻辑推理能力。“雅言”可能最早起源来自何处?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题目还是有一定的迷惑度的。这时古代文明起源的知识越多越可能形成解题的障碍。就是心理学上的“前摄效应”。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范围传播。应该说中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听说过一些名词,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和分类能不要强调原始文化的地理分布。所以老师对题目的讲解不要从复原历史,传播文化的角度,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让学生推理就行。一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今天的普通话与首都北京有密切的关系,“雅言”也应该当时的首都镐京(近西安)有关系,得出答案C。这是最简单的做题方法。高考历史命题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学习的对接。一是学生看到了西周想到教材上的分封制,分封其实就包含着文化的传播。

高三历史选择题(附答案)

高三历史选择题 说明:本卷共有30道选择题。题目总体难度偏高,部分题目比较灵活,难度较大。 1、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统治者对奴隶阶层的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C、体现了奴隶主阶层的内部关系 2、隋朝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成熟,该条件是指() A、陈朝统治腐败,双方力量悬殊 B、各族人民相互融合 C、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隋朝的造船业发达,陈朝的长江失去天堑作用 3、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生产在七国中发展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A、使用了铁器和推广了农耕 B、确定了土地私有制 C、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修筑了郑国渠和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4、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从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 C、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一些城市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 5、在中国古代,下列各个地方机构,均对今广东地区有管辖权的是() ①南海郡②象郡③广州④湖广行省⑤江西行省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宋朝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名该名,如“威虏”该成“广信”,“静戌”该成“安肃”,“破虏”该成“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 7、唐朝时,从下列哪一个港口出发可到达波斯湾() A、扬州 B、登州 C、广州 D、明州 8、郑和下西洋做到了() ①宣扬了明朝国威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长期联系 ③为亚非国家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④开始带动华侨开发南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9、秦汉时期,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大规模的吸收外来文化,主要是()

高三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三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简单表述型题干中常用“表现在”“标志是”“内容是”“特点是”等提示语与选项链接。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用直选法、排除法等即可。 程度型(或最佳型):在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也没有明显错误,只有相对而言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此题型理论含量较高,能力要求层次高。此类题目的题干中,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重要”“最突出”“较为全面”“较为准确”“根本”“主导”、“本质”等程度限定词。解答此类题目,可以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因果关系型:此类目一般都带有“原因”字眼,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题干为因,题肢为果;第二种形式由结果推导出原因,题干为果,题肢为因。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辨别出事件发生(或出现)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等概念的含义。(2)、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影响事件的各种因素。(3)、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谁因谁果,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组合型:组合性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其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说明关系的题干。2根据题

干要求列出的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也属于题干),并以数字序号列出。3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题肢)。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比较能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学会观察和分析,重视选项组合规律,常用选基法。即首先确定一个或几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逐个排除错误选项。 否定型:(或逆向型):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不是”“无”“没有”“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作为限制语。它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解答否定型选择题时要重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找出与题干史实相符的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逆向思维直接找出答案。 比较型:比较性选择题就是给出几个事件、人物等,让考生从题肢中选出各项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比较能力。答题的最好方法是采用排除法,如比较不同点,两者都符合(即相同点)的选项肯定不选。此类型试题总体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基础知识,注意选项和题干考虑周全,就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做错选择题的“常见表现” 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匆忙答题。 【经典例题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际背景是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据此 可推断出B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 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儒家思想倡导“仁”,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法家思想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C.墨家主张“兼爱”、“尚贤”、“非攻”,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D.老子主张的无为实际上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消极心态3.观察右图,无法得出的结论是D A.这是当时全国通用的标准衡器 B.采用皇帝世系纪年 C.反映国家处于统一状况 D.权身诏文字体是隶书 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汉武帝时代的是A A 滇王之印B汉委奴国王印 C 锦衣卫印D拉萨大昭寺前的会盟碑

5.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见右图),其 主要特点有①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②更多 体现为军事和政治职能③多为封建政权的 都城④多分布在河流附近A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6.经过蔡伦改进后的纸,人们称其为“蔡 侯纸”,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主要体现在C A.造纸的工序流程B.纸张的颜色 C.造纸的原料 D.发明造纸机器 7.下列对于《史记》的认识,正确的是D ①司马迁耿直论及当时统治者②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③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④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今天下列地区在古代归属中央政权的先后顺序是C ①广东②西藏③新疆④黑龙江流域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9.下列属明朝时期掌管地方财政的官员的是B A.提刑按察使 B.布政使 C.三司使 D.转运使 10.19世纪中期《爱珲条约》所割占的土地,在唐朝时其管辖权属于B A.安西都护府 B.黑水都督府 C.渤海都督府 D.辽阳行省 11.以下诗句能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我国古代建筑有重要影响的是 B A.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D.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12.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B A. 黑水都督府 B. 西域都护 C. 北庭都护府 D. 安西都护府 1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有①发明了筒车②盛产青瓷③丝织业发达蜀锦④培育出八辈之蚕B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14.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他的这一思想的是B A.知人善任B.轻徭薄赋C.戒奢从简D.开明的民族政策 15.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局面, 实际上是A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的结果 C. 藩镇割据的延续 D. 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 16.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反映了①开垦山地的现象很多②围湖造田普遍③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④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A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元朝时,管辖江苏地区的行省是江浙行省与C

高三 历史选择题

24.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 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 ) A.反对立嫡以长 B.主张立君以仁 C.反对任人唯亲 D.提倡实行分封 25.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6.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27.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28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 29.适说:“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批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做整理的功夫。”据此,你认为胡适宣扬新思潮的目的是 A.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B.打倒孔家店 C.学习西方文化,抵制外来侵略 D.师夷长技以自强 30.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B.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突破训练 (一) 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 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2.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 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 A.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3.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秦国“软件”是指() A.有效的管理制度B.优越的地理位置C.承继了西周疆土D.首创了郡县制度4.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 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5.《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B.土地兼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高考历史选择题大全

201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汇编全国文综Ⅰ(大纲版)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伍德”。每个朝代在“伍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王德”,通过“禅让”代位的两者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13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祥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卢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相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14 .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15. 1913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于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

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6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1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吧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东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石刻应出自 A.西周 B.汉代 C.秦代 D.元代 3.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有 ①宗法制②小农经济③科举制④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6.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④魏晋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8.《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磁石 D.火药 9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前相比具有新时代的特征,表现为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 ③四大发明开始走向世界④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结合右图,这些赞美之词反映出国画的艺术特点是 ①追求对自然景物的逼真描写②注重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 ③局限于时空的限制④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12.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社会条件是 A.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B.出现一批哲学家C.城邦军事发达D.学者研究“神”的本质1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0题

30题题型训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的崛起 1.【2013年全国I卷.30-1】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2.【2014年全国II卷.30-1】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2015年全国I卷.30-1】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4.【2016年全国I卷.30-1】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5.【2016年全国II卷.29-2】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6.【2016年全国II卷.30-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完整word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1.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2.秦始皇亲近法史,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3.图1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4.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 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 A.皇权不断加强B.长期处于分裂C.外戚势力衰落D.皇权相对削弱 5.图2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 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6.下表为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的出身统计表,从表格中可知当时() 朝代宗室世族庶族待考证 唐玄宗 3 24 3 4 唐宪宗1 19 2 3 A C.皇权对相权的优势增加D.皇权实现有效控制地方 7.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 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三教合一的趋势B.社会经济的繁荣C.天理人欲观对立D.佛学诗词的兴盛 8.汉代只有孔子被神化,称为“圣人”,孟子和荀子尚为等而下之的“仁人”。宋代以后,孟子也被视之为圣人,被尊称为“亚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宗法血缘制度的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9.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 这主要表明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削弱B.内阁职权凌驾六部之上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约束D.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10.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人口出现急速增长C.经济作物的扩大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11.福州开埠后,茶叶出口大幅增长。据统计,1855年这一数字是15,793,700磅,1860年就达到了40,000,000磅。这一变化反映了() A.福州成为东方经贸中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中英贸易获得大幅增长D.西方崇尚东方生活方式1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金融市场发生金贵银贱变动,西方各国都相继采用金本位制货币,而中国仍采用银本位制货币。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逐渐脱离世界金融市场B.西方各国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C.中国出口贸易数量增长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3.1895年,谭嗣同等人联名禀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开算学馆断送地方官政治前途B.新学改制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 C.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4.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 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高三中国历史选择题练习一

高三中国历史选择题练习一 一、选择题 1. 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答案:解析:西周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是这一制度的突出特征. 答案:C 2. 秦朝“废分封,设郡县”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解析: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打破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态,维护大一统,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本题考查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需从宏观上把握,B、D两项是该措施实施后的结果,A项是思想方面的目的,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 3. 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修筑万里长城 B.废分封,置郡县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统一的措施.B、C、D三项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项属于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 A 4. “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这一状况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实行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答案:【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建立,由题干“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可知这一制度是指分封制,因此这一状况的改变得益于实行了郡县制,故B 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5. 我国目前的地方行政机构依次是省、县、乡,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依次是〔〕 A.郡县〔道〕乡里 B.郡乡县〔道〕里 C.县〔道〕郡里乡 D.郡县〔道〕里乡 答案:解析:主要考查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郡直属于中央,郡下设县,道与县同级,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参考答案: A 6.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部分后,不难看出秦朝以后中央机构分工的突出特点是 A.保证了贵族的特权垄断地位B.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 C.儒家思想长期影响政治形态D.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强皇权并重 答案:【答案】D 7.近代名人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诗中有“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的诗句.据史实判断与该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答案:【答案】 B 【解析】由题中“东沟海战”、“致远号”可知描述的是1894年的中日黄海大战,故为甲午中日战争,故选 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