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金华一中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谁人不骂驿站长?哪个不跟他们吵架?有谁在大发雷霆的时候不在那“功过册”,枉费笔墨控告他们盛气凌人、冥.(mín)顽不灵和消极怠工呢?有谁不把他们当成不耻于人类的坏蛋?简直如同往日包揽讼.(sòng)狱的刀笔吏。

B.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jié)网,而不能守株待兔、故步自封,不能急躁.(zào),要在市场环境下、竞争中求发展。

C.越江盾构始发以来,遇到世界性地质难题——地层“上软下硬”的“粘糕层”,并夹.(jiá)杂遇水大幅膨胀的泥岩,掘.(jué)进异常艰难,截至目前,已更换刀具近3000 把,高峰期,平均两天就要换掉整盘刀具。

D.我并不是为寻秋意而看月,更不是为觅新愁而访秋月,蓄意沉浸于悲哀的生活,是丹德所不许的,我看见月而感秋色,因秋窗而拈.(niān)新愁;人是一簇.(cù)脆弱而富于反射性的神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

我不能避开庄子的人格不谈。在先秦,我认为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杨朱的贵我人格,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的大丈夫人格,锋芒毕露,正义在胸;【甲】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平和公正,循规蹈矩;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虽然后来荀子式的人格遍布天下,那种带有老人和妇人特征的思维方式几成民族性格,我依然敬仰墨子尊重杨朱,佩服孟轲而心仪庄周。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凤.毛.鳞.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掉臂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他是在瓦解铁板一块举手措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并且.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的“恕”了呢?

……

【乙】但是,庄子留恋的已经失去,他所向往的又迟迟不能到来。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从庄子那里,我们知道了这种致命的乡愁与致命的寻找,他的哲学就是对失去的家园的怀念……【丙】“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你已返回故乡了,而我还要寄寓人形之内,在这人间羁旅啊)”——这孟子反、子琴张二人在朋友子桑户灵前

的悲歌,就是庄子对人间满怀倦意的流露。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遁世

B.凤毛麟角

C.并且

D.津津乐道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一些无良商家经过策划,慈善活动嬗变成某些人展示假慈假悲的平台,这是亵渎慈善的本

质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侵蚀。

B.共享睡眠舱属于“新生事物”,给现代社会人们带来的便利体验自不必说,其能够吸引众多体验者也恰恰表明市场的需求。

C.长期以来,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为提高我国规避、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增加而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

D.虽然农耕文化正在日益远离当下生活,但我们可以借助传统农耕器具、生活用品、娱乐器具、器物衣饰等讲述农耕文化。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3 分)

文化艺术,行为举止,自古以来都有高雅与通俗之分。但凡高雅的,

路人皆知的,不能称之为高雅。但凡通俗的,必定流传于民间,。入得朝堂,为皇亲王胄所传扬的,不能称之为通俗。从古至今,似乎高雅和通俗势同水火,不能相容。有雅俗共赏的,反倒成了不伦不类,模糊了雅俗的界限。然而,?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了。

6.下面是某校开展“齐学习,共成长”合作学习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5 字。(6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10 分)

115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 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在考察调研时对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 振兴,就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 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材料二:

材料三:

(节选自 2018 年 9 月 29 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农业农村四十年巨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当前农业农村发 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农业对外开放等情况。

“现在我可以有把握地说,今年粮食丰收了。”韩长赋说,今年秋粮面积增加,长势 正常,粮食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在 12000 亿斤以上。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产量基本 稳定,库存充裕,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韩长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 6 年达到和稳定在 12000 亿斤以上。 这说明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这个水平。如今,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在 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韩长赋表示,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治国理政最大的事。国家新的粮食安全战略 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各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 水平、装备水平、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同时,通过地方政府特别是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 性、调动亿万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

韩长赋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基础的稳固给整个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像一艘船,农业是压舱石。有了农业的稳定 发展,保证了粮食安全,我们就能应对经济上、国际上的各种风险。”

(选自 2018 年 9 月 28 日《农民日报》,有删节)

乡村振兴战略有历史延续性,也有历史创造性,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需求与国家建设

需求的有效契合和对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问题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成为国家“三农”战略的重心,具体表现为国家主导的集体化发展战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战略。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

的非均衡性逐步凸显,促使国家在制定乡村发展战略时注重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性。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乡村发展战略具有较强延续性,同时也会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既有的发展经验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从乡村振兴的内容来看,涉及乡村经济、生态、文明、治理、生活,是一项全面的系统性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布局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

(节选自2018 年2 月5 日《央广网》《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重有所增加,产值构成趋于合理。

B.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较快,畜牧业增加到接近两倍,渔业增加到接近七倍。

C.左图着重展现四十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成效,右图着重展示四十年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

D.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同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和不断完善农业农村政策有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重农固本是治国之要。由于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B.从改革开放直到现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都名列前茅。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一万二千亿斤上下的水平。

C.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一年比一年更加凸显。因此应该根据时代特点、既有经验和发展需求对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调整和优化。

D.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需求与国家建设需求的有效契合,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其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

9.根据材料,请简要概括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 题。(20 分)

沙海一苗树

梁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

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

②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

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

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

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

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

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

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

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

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

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

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 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

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

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

么样子呢?

2018 年8 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

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

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

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

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

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

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

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

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他

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

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

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

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

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

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

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有删改)

10.赏析文章第二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11.阅读全文,概括以高林树为代表的达拉特旗人取得这样巨大治沙成就的深刻原因。(4分)

12.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13.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 题。(20 分)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

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

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

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

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

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

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注】常:地名,指常州。

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矫强:勉强

B.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归:归附

C.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奇节:奇特的节操

D.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谪:指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或权位渐以.极醉则更相枕以.卧

C.若人也,而今乃.若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D.而奚俟乎余之.言耶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对其选择为廉与不廉都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今天立德树人,反腐倡廉,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B.“今之廉者”前“有所慕”,后“有所惧”,故不得不矫强为廉,以清廉的面目示人,一旦极度尊荣或极度困顿,就不再惧罪也不再进取而敢于犯罪了。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D.本文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来说理,既有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对比,也有古今廉者不同心态的对比。还用郭文麓妻子的简朴生活来正面衬托他的廉洁自律。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

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

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

(2)郭侯治吾常,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 题。(8 分)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①驿

【宋】蒋兴祖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注]①雄州:今河北雄县。②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

父蒋兴祖,靖康时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于国难。其女被金兵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于雄州驿。驿:古代专供递送公文的人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19.“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渲染了作者北上时的氛围,也点明了出发的时间是

在,词的上阙主要用了的抒情手法。(2 分)

20.况周颐《蕙风词话》评此词“寥寥数十字,写出步步留恋、步步凄恻”,请结合下阙内容

作简要分析。(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 题。(6 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老子》)

21.请说一说你对第一则材料的理解。(2 分)

22.具体分析材料二老子的“不争”观,并说说与材料一孔子的“不争”有何区别。(4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 小题)(6 分)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论语》)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并诗(节选)》)

(3),,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李密《陈情表》)(4),雄飞雌从绕林间。,愁空山。(李白《蜀道难》)(5)风一更,雪一更,,。(纳兰性德《长相思》)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诗人流沙河在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写道“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中国人有中国人

的心态”。中国人还有中国人的表达。中国人以南国红豆表达相思,以方块字长短句表达唐风

宋韵,以水立方鸟巢表达生态文明的观念,以《流浪地球》表达对人类的担当……中国式的表达,古韵犹存,风情万种;中国式的表达,吐故纳新,独领风骚。

对于中国式的表达,作为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独特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

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金华一中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卷答案

1.D。A 选项,“耻”改为“齿”,冥 (míng)顽不灵;B 选项,“渔”应为“鱼”;C 选项,夹(jiā)杂。

2.C。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并且”应改为“况且”。

3.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你已返回故乡了,而我还要寄寓人形之内,在这人间羁旅啊)

4.B。A 项,中途易辙,应将“经过”放在“一些无良商家”之前。C 项,语序不当,“规避、观测”应改为“观测、规避”。D 项,不合逻辑,“生活用品”与“器物衣饰”有交叉关系,并列不当。

5.【答案】 (1)必定脱离平民大众 (2)不能登大雅之堂 (3)这个界限应该如何划分呢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后文“路人皆知的,不能称之为高雅”可知应该填写“必定脱离平民大众”,第②空根据后面的“入得朝堂”可知应该填写“能登大雅之堂”;第③空根据前文“模糊了雅俗的界限”和后文的问号,可知应该填写“这个界限应该如何划分呢”。

6.答案:“齐学习,共成长”合作学习活动要求学生采用生生互助的学习方式完成知识、问题、作业、评价、教养等五大方面的合作内容,还需根据学习实际,灵活运用“小先生”授课制、“一对一”辅导式、合作探究式等三大组织形式进行合作学习。

7.C。【解析】回答此题,要认真观察图片以及图中文字,以发现正误。题中,C 项错误为看图不仔细:右上图上部的文字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跨新台阶”,说明此图的着重点是“连跨新台阶”,而非“增长速度的变化”。

8.D。【解析】A 项错误在于错乱时空,材料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是“建国以来”。

B 项错误在于“从改革开放直到现在”和“都名列前茅”的说法,应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C 项错误在于“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一年比一年更加凸显”的说法,材料是说“逐步凸显”。

9.【答案】①重农固本是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农业是基础,是“压舱石”,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有力的支撑。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③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的题目。答题时要紧扣题干中“重要意义”一词语,重点在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材料四中筛选相关信息。

10. (4 分)①运用连锁式比喻突出沙漠之浩瀚和官井村之渺小,彰显以高林树为代表的村民们治沙精神之难能可贵和治沙功绩之辉煌卓越。②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两句各2 分)

11. (4 分)①不向环境屈服,力求改天换地的勇气;②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政策感召;③群策群力、持之以恒的精神④生态平衡、多样发展的理念。(每点1 分)12. (6 分)纪实性:①作者亲历:文章源自作者2018 年8 月的实地采访。②材料真实: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均真实可信。③情感真挚:对沙漠恶劣环境的慨叹、治沙成功的自豪、作者的赞叹真诚自然。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如“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化用了《敕勒歌》中的诗句;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如“一苗树壕”“沙打旺草”等。(“纪实性”3 分,“文学性”3 分,意思对即可。)

13.(6 分)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

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14.B。归,赞许。

15.B。A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 项,连词,表修饰。C 项,连词,竟然;连词,于是。D 项,助词,的;指示代词,这,这类。

16.C。文章中说“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意思是说,古代所说的廉洁的人,一定是开始就没有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不是说“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17. 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

18.(1)至于仕途蹉跎、沦落不堪,不再自我振作,那么可以让人羡慕的(官职)已经绝无希望了,就将甘愿触犯罪罚而不知推辞。

(2)郭侯治理我们常州,用平易和乐、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治理政事,而且尤其用守贫刻苦、严守规矩来自我约束。

【参考译文】

廉洁的官吏,自古难有。虽然如此,当今所谓的廉洁的官吏,是有的。先前渴慕升官而后来畏惧罪罚,因此虽然他嗜好财利的心思比不上他竞逐升官的心思,而他规避罪罚的心计胜于他忧患贫贱的心计,羡慕与畏惧在内心中相持,那么这种情势之下他不得不勉强表现出廉洁的行为。(如果)他幸好一直处在有所羡慕又有所畏惧的地位,那么可以凭这一点终其一生而不致于败坏(声名),因而世间就把保全大节的名号送给他。(如果)有的人权位逐渐达到顶峰,对于志得意满(之事)已懈怠,那么可让人羡慕的(官职)已经得到了,不再有畏惧罪罚的心思。至于仕途蹉跎、沦落不堪,不再自我振作,那么可以让人羡慕的(官职)已经绝无希望了,心灰意冷,颓唐沮丧,就将甘愿触犯罪罚而不知推辞。因此他们开始(进入仕途)时,蜷缩着肚子(忍受饥饿),铭心刻骨地自甘痛苦;而后来呢,(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做出了超出饕餮之徒都不做的行为。世人见到他那样子的,就说:这个人,如今竟然像这样了!却不知道(他们)自始至终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这样,这还是在他们(声名)已经败坏之后说的。(实际上)正当他们刻意做出廉洁的行为时,他们(贪婪)的萌芽本来就已暴露了。如果抛弃它们足以成全美名而得到它们足以构成犯罪,那么(即便)是千金也要有所割舍;如果抛弃它们不足以成全美名而得到它们不足以构成犯罪,那么锥尖大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世人看见他抛弃千金,竟然认为他气节奇伟;却不知算计锥尖大的微利,才是他们的真正心机。于是就称赞他廉洁。

哎!这哪里算是知道古代的所谓廉洁的官吏?古代所说的廉洁的人,一定是从不显示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开始。不显示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所以他对自身的奉养比较微薄;而对自身的奉养微薄,因此他对于物质的依赖就比较轻。虽然他全无所羡慕和所忧惧的,却未尝不清廉。大概是即使想不廉洁,(所贪财物)却没有适用之处。

郭侯治理我们常州,用平易和乐、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治理政事,而且尤其用守贫刻苦、严守规矩来自我约束。我刚刚见到郭侯的时候是这样的,那么也认为他就是当今所谓的廉洁的官吏了;与郭侯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听到他的议论,考察他志向之所在,才知道郭侯不是当今所说的廉洁的官吏。郭侯本性淡薄,厌憎繁华,又曾受讲于欧阳南野先生处,(我)知道(他是)致力于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一类的求学之人。曾经说:我就喜欢蔬食,而不喜欢肉食;用粗布做床褥睡觉才安然,用丝麻做床褥睡觉就心有不安。他奉养自身大抵如此。这样,那么即使想不清廉,也没有用武之地。郭侯大概是古代的廉洁的官吏吧。(我)听说郭侯的夫人也乐于吃粗食穿破衣,跟郭侯的嗜好没有什么不同。虽然这样那么古代的廉洁的官吏还不能免于与家人互相埋怨,因此越发知道郭侯的行为难能可贵。

郭侯在常州任职三年后,升任山东副使离开,郭侯的幕僚霍君、裘君和他的下属武进县尹杨君请求我写文章作为郭侯的赠序。郭侯的清廉,世人都已经全部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等待我的文章呢?虽然这样,我知道郭侯的廉洁不是出于贪慕与忧惧,而他担任州守的时候,还处在有可以贪慕可以忧惧的地位。从今往后,(他)官位越高,声望越隆,(原先)值得贪慕的(官职)得到了而畏惧的东西去除了,郭侯的清廉还是这样的,这样之后,世人就会相信这样的说法:郭侯果真不是贪慕与忧惧的人吧。虽然这样,那么知道郭侯的人,没有比我早的,因而(我)怎么能没有话要说呢?

19.早晨情融于景(借景抒情)

20.①“飞鸿过也”,写北雁南飞,反衬自己被掳北上,突出了对故乡的留恋。(2 分)②“百结愁肠无昼夜”,用夸张手法写北上途中的愁苦之深,突出了被迫远离故乡,前途难测的凄恻。(2 分)③“渐近燕山”,一个“渐”字既描写接近金人领土的过程,又突出了内心的煎熬,离故乡越来越远,离敌国越来越近,可谓步步留恋、步步凄恻。(1 分)④“回首乡关归路难”,写北上途中,不断南望,再次抒发对故乡的留恋,想起归路艰难,更突出了南归无望的凄恻。(1 分)(①②两个要点答出手法给1 分,分析出感情给1 分,③④两个要点分析出感情即可给分)

21.(2 分)这句话阐述了孔子的交往观,即君子与人相处庄重持但不争强好胜,待人接物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22.(4 分)老子认为不自己显示自己,才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才有好名声;不自己夸耀自己,才功大名显;不自尊自大,才会受到尊重。不与天下争胜,天下也就没有人与他争高下。(2 分)老子从顺应天道的角度来讲“不争”的,主张人不刻意而为,顺天道而行,认为这样就会以“不争”而立于不败之地;孔子是从君子的个人修养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不争”的。

23.(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4)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

(5)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