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

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

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及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

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及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和创造最大的商业面为原则,本项目共分左右两区块。

1. 地块中间有一个大中心活动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形成建筑组群的“核”,成为顾客休憩、驻足的场所,也成为商业宣传活动的宝地,极力为人们营造了多元化的生活购物休闲空间。同时兼顾功能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均是以市场为主,功能丰富,种类多样,市场内交通便利。

2. 建筑形体统一、厚重,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空间感受,符合商业建筑的形

式和特征,营造了一个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五、交通组织

本项目自成一个微观都市片段的核心,丰富的商业形态和不同的人群汇集及此,提供完整的日常生活、工作消费空间。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确保人流、车流有序分流,通达顺畅。

1. 地块南北主街道宽度18米,东西主街道15米,次道路宽度9.5米和9米。由于考虑购物便利,各个区块内机动车可缓慢双向通行,形成双首层商业格局。利用环形道路整体环通,打造真正的双首层商业。局部三层转角统一相连,能够到达商业建筑的各个角落。充分的保留了购物人流和车流的疏散通道。中心广场及内部商业街平时主要按照人行设计,确保安全性同时更利于形成商业氛围。

2. 总平面规划既满足人流交通疏散要求,又便于封闭式管理。

3. 静态交通。机动车停车位考虑地面解决:总停车数1050个,可达车位

0.8个/100平方米以上。

六、建筑风格立面设计

1. 建筑以二、三层为主,沿街以三、四层为主。其中市场一、二层层高5.6米,三层4.2米、四层3.9米。为体现当地建筑的特点,立面处理结合体块关系,高低关系,虚实对比,运用简欧风格,力图采用一个稳重,历久弥新的概念来表达

我们所需要的。

2. 沿街立面利用转角及入口处理,来丰富建筑的天际线,打破一片平的呆板。总体采用经典三段式,丰富竖向的层次。此外,在转角入口和广场节点,设计采用局部转角玻璃幕墙式、墩子等欧式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增加立面趣味性,吸引人流驻足,休憩。

3. 内街立面造型中适当运用造型墙,走廊的变化,屋顶的高起,和靠城市道路一面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等手法,展示了良好的街景和空间感。

七、景观分析

中心广场和城市绿化带是景观打造的重点。

1. 以广场景观为基点,附之以临街景观,意在营造一个优雅购物、休闲购物的环境。

2. 立体式的交通流线、围合的庭院、层次丰富的空间再结合花池、水池等景观的点缀,形成一个多元、多维的休闲景观。

3. 临街景观以自然景观和游乐景观相结合,沿街面的花坛灵巧而富有生气,再点缀少量小型游乐点。造型别致的广告指示牌、建筑小品和高杆灯柱形成灯光景观;建筑铺地丰富,根据不同位置和功能使用不同材料,花岗岩、黄麻石、是地面的主要材料。

八、经济技术指标

二结构设计篇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区位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2.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基本风压值:0.35KN/㎡(50年)

基本雪压值:0.45KN/㎡(50年)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地震加速度值:0.05g

地震分组:第二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二、设计依据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2015年修订

版)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其它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

三、结构设计

荷载取值(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可变荷

载标准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取值。

屋面(非上人屋面)0.5KN/m2

屋面(上人屋面) 2.0 KN/m2

办公楼楼面 2.0 KN/m2

商业 3.5 KN/m2

卫生间(公卫) 2.5(4.0)KN/m2

楼梯间,连廊 3.5 KN/m2

消防楼梯间 3.5 KN/m2

四、结构选型

1.平面布置

结构平面布置力求简洁,在满足建筑设计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规则简单。

总体上在楼面布置时保证有足够的平面刚度。

2.竖向布置

在布置竖向构件时遵循下列原则: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竖向构件刚度突变,建筑竖向体形力求规则、均匀,以利于抵抗水平力。

3.结构选型

本工程商业建筑皆为二至四层,建筑高度均小于24M,商业建筑均采用框架结构,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4.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建筑较长时设伸缩缝或后浇带同进满足防震缝要求。

5.地基基础

本工程基础地质暂未提供勘察详细勘察资料,待地质勘察资料提供后再行基础选型。

五、主要结构材料

1.砼:C25~30

2.钢筋:采用HPB300、HRB335、HRB400钢筋

3.墙体:采用烧结页岩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隔墙。

4.钢材:Q235B。

六、图示方法

施工图设计采用平面表示法,按16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执行。

七、结构计算

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科院所编的PKPM,SATWE程序软件计算。

结构计算分析

计算程序:本工程的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 (2010)系列软件进行结构建模,采用SATWE、TAT等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抗震计算时考虑平动和扭转耦连作用;针对结构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等情况,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

三给排水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6.相关专业所提条件及市政条件

二、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水源均取自市政自来水干管,从地块周边道路市政给水管各引入2根DN200给水管,并穿越地块形成环状供水管网,供消防及生活给水。市政给水压力不小于0.35MPa。

2.用水量标准估算

商业办公:5升/平方米·日;

道路及绿化用水:2升/米·日

不可预见水量:10%

最高日生活给水量:797.8吨/日.

3.给水设计

本工程均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三、排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室内污废合流,室外污、雨水分流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单独收集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1.排水量

最高日生活污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给水量90%计算,生活污水量为

718.02m3/d。

2.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地面雨水均为有组织排放,设计重现期5年。

四、管材

本工程室内给水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表前)

室内给水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表后)

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柔性胶圈连接

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管,粘接。

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

消防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小于等于DN50的消防管采用丝扣连接,大于DN50沟槽连接,埋地消防管做三油两布防腐处理。

四电气系统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

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9.《建筑设计照明标准》GB50034-2013

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

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16-2013

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198-94

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6.《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 50668-2011

1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1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21.《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J10264-2003

2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2.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供电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任务书。

3.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方案设计文件。

二、设计范围

1.10/0.4kV变配电系统(由供电部门设计)

2.电力配电系统;

3.照明系统;

4.能耗监测系统(由弱电专业设计)

5.电能管理系统

6.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7.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8.绿色建筑电气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三、变配电系统

1.负荷分级

本工程为多层商业建筑,应急照明、水泵内消防设备等消防负荷按二级考虑,其它均按三级负荷考虑。

2.负荷估算(负荷同时系数Kx均按0.7考虑)

3.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1)负荷估算:负荷估算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估算结果如下:

总有功功率:Pjs=8119KW

总无功功率:Qjs=2668Kvar

总视在功率:Sj=8546KVA

总补偿后:10KV侧COSφ=0.95

总装机容量:10820KVA

(2)市电电源:

根据本项目建筑功能和管理的特点,市政引一回路10KV电源专线到变电所,备用电源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3)UPS电源:

为消防中心、各弱电系统等分别配置UPS不间断电源。

4.系统接线:

(1)10kV高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方式,分列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正常情况下,母联开关断开,两段高压母线分段运行。母联开关及变压器高压进线开关设电气连锁,可手动切换母联开关。当一路进线故障时,通过母联合闸由另一路电源承担全部负荷。

(2)0.4kV低压配电系统亦采用单母线分段加联络的供电方式,低压进线开关及联络开关设电气及机械连锁,可手动/自动切换母联开关。当一台变压

器故障时,由另一台变压器承担全部负荷的用电。

5.继电保护:

10kV采用综合继电保护装置,进线设速断、过流、零序电流、欠压掉闸保护,馈线变设速断保护、过流、过负荷、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变压器高温报警信号及超高温跳闸,保护装带通讯接口。

6.计量:

在电源进线处设电源电业计量装置,计量方式采用高供高量。内部根据分项计量要求设置能耗计量表计。

7.功率因数补偿:

本工程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每台变压器低压母线上装设不燃型干式补偿电容器,对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使10KV侧补偿功率因数大于0.95。本工程要求荧光灯均选用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0.9。变电所内无功补偿电容器选用抗谐波电容。

四、照明系统

1.照度标准

本工程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照明标准》GB50034-2013设计,并参考国际同类建筑的照度指标,规定如下:

(1)疏散照明:

所有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疏散走道、公共场所和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照明应设有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的电源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供电。疏散楼梯,疏散通道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灯,其间距不大于20米。疏散

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0.5lx;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明不低于3.0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明不低于5.0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防烟及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要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应保持正常照明的照度。一般场所应急照明灯具由应急照明配电箱应急回路供电,对人员密集及对应急灯具启动时间由特殊要求的场所,其应急灯具除由应急回路供电外,采用集中供电式应急照明装置(EPS),电池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90分钟。

(2)备用照明:

本工程在中低压配电房、消防泵房、风机房、制冷机房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电话总机房,各弱电主机房、值班室等设及正常照明照度相同的备用照明,备用照明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80分钟。

五、电能管理系统

整个电能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采用双机双网的通讯模式,采用IEC61580通讯协议。系统通过多功能的电力监控装置、通讯网络和计算机软件,实现建筑物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运行监视、事故预警、事故记录和分析、电能质量监测、三相不平衡监视,2-63次谐波分析,继电保护和负荷控制,完成大厦的安全供电、电能计量、能耗管理、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

系统由主控层、通讯管理层和现场控制层构成,留有及供电调度部门及本工程BA系统的通讯接口。系统要求尽量减少集中采集数据的装置,以保证系统的通讯可靠性。

六、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为预防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配电系统配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系统主机、现场监控器以及数据集中控制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主机分别设在总消防控制中心以及各个消防分控制室。系统在各个层配电箱(非消防设备)的进线处设置漏电火灾探测器,对该处的漏电电流进行监控。当探测到配电回路漏电电流大于300mA时,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准确报出故障点地址,监视故障点变化,超过预设时间时切断漏电线路电源并显示其状态,对设备用电回路仅给出报警信号,不切断其电源。

七、防雷系统

1.防雷类别

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物。本建筑的防雷装置应能满足防直击雷、防侧击雷、雷电磁脉冲和雷电波的侵入,并满足总等电位联结的要求。

2.防雷接闪器

根据国家规范,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充分利用屋面金属物体、钢结构等作为屋面的接闪器,并及屋面的防雷装置可靠焊接。玻璃幕墙顶部金属框架须及屋面的金属物体连通。

3.防雷引下线

引下线利用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米,引下线上端及避雷带焊接,下端及基础接地网焊接。外墙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下1米处引出及室外接地线焊接。

直升机降落在停机坪上时,应将直升机的金属物及防雷装置就近连接。

4.接地极

利用地下各层楼板或底板主筋、被利用的钢管桩、基础钢筋作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在需要的位置引出接地连接板。在部分引下线地面处外侧设测试端子。

八、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1.接地系统

本工程接地故障保护采用TN-S或TN-C-S系统

本工程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接地共用统一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须增设接地极。

2.安全措施

(1)总等电位联结: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连接板(MEB)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进出建筑物的设备金属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

(2)局部等电位联结:在卫生间、、消防中心、通讯机房、计算机机房、电梯机房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五暖通系统设计篇

一、主要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5.《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3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二、设计范围

1、空调设计

2、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

3、节能及环保设计

三、主要设计内容:

1、空调设计

本工程商业部分的空调形式全部采用分体式空调,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以后计量方便,由用户自理,由建筑专业预留室外机位置。

2、防排烟设计

a.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等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送风的风口采用自垂百叶风口。地上以及地下部分前室送风的风口均采用多叶送风口,着火时开启着火层及其上层风口。

b.对不满足自然排烟的内走道、房间进行机械排烟;对不满足自然排烟的中

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在防火分区内按照不大于500平方米划分防烟分区;风机排烟量按系统内最大防烟分区面积,负担一个按60m3/h、负担两个或两个以上按120m3/h 每平米计算。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

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设计选用节能消防排烟混流风机,设置于屋面或者专用排烟机房内。火灾时,开启着火点防烟分区内的的多叶排烟口,联动排烟风机运行进行排烟;

风机入口设常开280℃的排烟防火阀,当烟温达到280℃时, 排烟防火阀关

闭,排烟风机停止运行。排烟风机设置在排烟机房内。当无自然补风方式时采用机械补风,补风量按照大于排烟量的50%设计。

3、地下室通风排烟设计

a.地下汽车库按照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风(排烟)系统。在防火分区内按照不大于2000平方米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设置一台排烟排风系统;平时通风及火灾时排烟合为一个系统,排风量按汽车库6次/时换气量计算,排烟量按汽车库规范GB 50067—2014表8.2.4选取。设计选用柜式单速风机箱对其通风排烟,同时满足排烟、排风风量。汽车库除有汽车坡道出入口的防火分区采用自然补风外,其他防火分区均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照大于排烟量的50%设计。火灾时,开启着火区的排烟风机, 进行排烟;高温排烟风机入口设280℃熔断的常开排烟防火阀。当烟温达到280℃时,排烟防火阀关闭,连锁关闭排烟风机。

b、变电室、水泵间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分别为10次/时,5次/时,采用柜式风机箱排风。平时使用可降低噪音。

c、自行车库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照3次/h通风换气计算,大于500平米的自行车库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量按汽车库计算方法计算,采用坡道自然补风。

d、地下汽车库排烟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着火时由消控中心开启相关的排烟风机以及消防补风机,同时关闭其非消防用风机。

四、通风设计

a、卫生间、电梯机房通风

卫生间、电梯机房设排风系统,排风换气次数12次/h。

b、厨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在40~60次,以改善厨房室内空气环境并保持室内负压状态,防止异味漏出。烹煮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分别在高空排放。

c、其他有通风要求的房间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六消防设计篇

一、建筑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2.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

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二级。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

3.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不上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建筑2500㎡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加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建筑5000㎡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4.总平面设置大于4米环型消防车道,消防车转弯半径为9m;局部设置穿越一层建筑的消防通道,净宽、净空大于4m。

5.首层的商铺的疏散门直接通至室外,二层及以上各层建筑的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该层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该层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0m.

二、给排水消防设计

本工程为体积>50000m3的多层商业建筑设计。设室内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及自动喷淋系统,各系统的用水量如下表.

本工程的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由地块内的环形给水管网引出;并绕建筑物四周形成环状供水管网。在环管上接出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消火栓距路边小于等于2.0m,距建筑物外墙大于等于5.0m,在周围的市政道路边已有完善的市政消火栓,也可计入。

2.室内消火栓系统

(1).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场地内设396m3消防水池一座(其中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88m3,自动喷淋用水量108m3)。泵房内设两台消防泵和两台喷淋泵(一用一备)。最高建筑屋顶设18m3的消防水箱一座。

(2).本地块所有商业建筑均设消火栓保护。室内消火栓设在明显和易于取用处,其布置保证同层任何一点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水枪充实水柱大于等于10m,流量大于等于5L/s。

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DN65消火栓1个,DN65、L25m的麻质衬胶水带1条,DN65×19直流水枪1支,消防软管卷盘一副,手提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具(试验消火栓除外)。

(3).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每个建筑单体40m范围内设水泵结合器,且总数不少于3套,并在其附近设室外消火栓。

(4).管材及接口: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DN≤DN50mm者采用螺纹

连接,DN>50mm者采用沟槽连接。

3.自动喷淋系统

本工程任一层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或者总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单体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1).本工程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Ⅱ级;

(2).在泵房内设两台自动喷淋泵(一用一备)。平时自喷管网由屋顶水箱和增压稳压给水设备保证系统压力;消防时,由自动喷淋泵供水。

(3).本工程共设湿式报警阀若干套,每套报警阀负担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水力警铃设于报警阀处的墙上。报警阀前的管道布置成环状。

(4).在每层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和电触点信号阀,每个报警阀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每个水流指示器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

(5).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淋用水量30L/s,每个建筑单体40m范围内设水泵结合器,且总数不少于2套,并在其附近设室外消火栓。

(6).自动喷淋系统的控制

消防时,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反映到消控中心,同时相对应的报警阀动作敲响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报警,直接连锁自动启动任一自喷泵,并反映到消控中心,消控中心也可自动或手动启动自喷泵。

(7). 管材及接口: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DN≤DN50mm者采用螺纹连接,DN>50mm者采用沟槽连接。

4.固定灭火器配置

本工程按A类火灾中危险级配置灭火器,每个点配置两具MF/ABC4型干粉灭火器。设备用房灭火器按实考虑。

三、电气消防设计

1、本项目建筑内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2013)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

2、本项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屏设于首层的消防控制室内,用以显示本建筑消防系统状态,同时以硬拉线连接至消防水泵房之消防水泵控制屏,实现消防联动控制。

3、系统采用智能式消防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紧急广播等功能。系统包括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警铃、消防电话系统、感烟/感温探测器和水流指示器等报警装置。探测器及警报设备需采用环形接线方式,每个设备需有独立地址,以便于消防控制屏上显示火灾位置。

4、火灾手动报警按钮及警铃应设于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梯间进出口及其它公用范围。消防电话设置于消防安保控制室、变配电房、风机房、排烟房、值班室及其它机房。感烟探测器主要设于商铺及公共走道、大堂等处,以及各机电设备房内。感烟探测器主要设于厨房、卫生间及机房管井内。

四、暖通消防设计

1.各层大于100平方米商铺设置机械/自然排烟设施;

2.风管进出机房及穿越防火分区均安装防火阀。

七人防设计专篇

本项目人防工程具体类型以人防办批复为准。暂时考虑方式:异地建设。

八无障碍设计专篇

建筑无障碍设计

1.设计依据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2.设置范围

公建:建筑出入口、入口平台、楼梯、无障碍卫生间等。

3.建筑各入口设置了坡道,坡道满足规范要求。坡道及台阶面防滑,两侧设置扶手,平台宽度不小于1.5米。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建筑方案设计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013 (方案范本系列) 建筑方案设计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建筑方案设计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编制依据 1.1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1.2《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1.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

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23.45m,室内外高差1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11.60m,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243.6米×79.200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 平方米(约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 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 《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 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公寓房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百江镇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辖镇。百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0134人,05省道穿境过,是千岛湖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镇人民政府驻地百江村。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20111人。 百江镇以发展规模效益农业而著称,板栗、茶叶、菜竹、杨梅已成为该镇 百江镇板栗四大龙头产业,特别是板栗面积已达15326亩,年产板栗744吨,产值689万元,已成为该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被授予“省级板栗之乡”称号;工业经济主要有制笔、木业、纺织、铸造等产业,2003年工业总产值3。5亿元,农业总产值68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51元。 2.项目地块状况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位于百江镇西南面。用地面积3215.0平方米,基地地势平整规则,地块由东面临滨江路、西临罗溪,整个规划地块紧邻百江一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住宅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公寓、商业、广场的规划设计。 3.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产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业、住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6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7.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百江镇百江村现状,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住宅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活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居民的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妥善处理建筑与景观、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环境,使景观衬托建筑,满足人们的可参与性的要求。 3.环保健康———以创造安全、健康厂房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居住建筑。 4.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 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考虑城市的社区的示范性建筑,使此地的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设出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有品位的社区新亮点。 5.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源”的理念 本项目地块内地势平坦,在设计中结合场地原有的地势再创造,减少开发建设的前期工程量,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演艺中心

演艺中心 结构设计说明 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演艺中心,由主舞台、侧舞台、后舞台、带伸缩座椅的观众厅和其他附属功能房间及局部地下室组成。主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观众厅部分平面布置呈圆形,最大跨度近40m,其屋面拟采用钢网架结构;主舞台部分平面布置呈矩形,其屋面拟采用钢桁架或钢网架结构;其他功能性房间围绕舞台及观众厅呈圆形布置,共三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局部剪力墙形成主体结构。基础做法参照温泉中心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采用桩基础。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 给水系统: 本剧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最高日用水量为7.5 m3 /d。 (二) 排水系统: 1、污水排水: 生活污水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的排水方式,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 最高日污水量为6.75 m3 /d。 2、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 (三) 室内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Q=15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108m3。 2、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及消防水箱均设于临近酒店内。 (四) 室外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216 m3。2、室外消防用水量存于临近酒店消防水池内,室外消防泵设于消防泵房内,在室外设室外消火栓。 (五) 雨淋系统: 1. 在剧场舞台的葡萄架下部设置雨淋系统。 (1)、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为16L/min·㎡,作用面积为260㎡,系统流量为Q=91L/S,火灾延续时间为t=1h,总水量为328 m3。(2)、储存雨淋系统用水的消防水池、雨淋泵、储存火灾初期用水的消防水箱均设于本剧场内。 2.观众厅座位缩回后为400人宴会厅,设雨淋系统。 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Ⅰ级,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系统流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1h。 (六) 气溶胶灭火系统: 本剧场内的柴油发电机房、高压配电室均设置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灭火设计密度140g/ m3,灭火时间<180S。 (七)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本剧场舞台及后台部位为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配电房间为中危险级带电火灾,其余部分为中危险级A类火灾,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暖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方案设计基本流程

建筑方案设计基本流程 一、研究分析阶段 此阶段属于方案前期准备,但对于方案随后的推进、发展及最终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认真仔细研读设计任务书。了解熟悉其功能、定位、,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与业主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如是投标方案,也应利用答疑或其它侧面、间接的方式,尽量了解背景情况,避免设计发展的盲目性。同时,应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平台,进行全方位地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及相似案例,并对其功能、布局和造型,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使设计从开始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对项目所处场地的地理环境、风土气候、人文传统等各种具象和抽象的特征做出相应的研究提炼,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减少创作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二、草案比较阶段 此阶段属于方案的构思草案阶段,在研究分析阶段的基础上,相关参予建筑师应充分展开各自的想象力,调动个人积累、发挥创作能力,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构想和思路,积极、热烈地讨论,相互启发、交流、鼓励不同的想法,多角度的考量,并通过手绘草图、、工作模型等各种方式进行表达与多方比较。最终由主创建筑师综合各方面因素,明确创作方向与整体的格局,无特殊情况,不再做大的改动或颠覆性的调整,下一阶段的深入,基本应围绕这阶段确定的方向展开。 三、方案设计阶段 此阶段属于方案的正式创作阶段,应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规范及相关研究成果,准确定位,反复调整,将前阶段的各种构思转化成切实准确的功能布局与造型,并应与结构、水电、空调、生态、材料及构造技术等相关专业及供应商进行沟通、咨询与交流,全面综合的考虑方案的现实性与建造性,保证方案中技术支撑的深度与含量,增强理性分析的推进,切忌仅仅流于外观形式或限于个人的审美好恶。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包括主要材料如幕墙、石材、涂料等示意 和注明,本文介绍建筑立面方案设计,为大家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的影响因素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 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 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 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任何建筑都必定坐落在一定的基地环境之中,要处理得协调统一,与环境融合一体,就必须和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方位、朝向、形状、大 小、道路、绿化以及原有建筑群的关系等,都对建筑外部形象有极大影响。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必须运用大量的材料并通 过一定的结构施工技术等手段才能建成。因此建筑体型及立 面设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并反映出结构、材料和施工的特点。 建筑体型和立面构图中的美学原则,就是指建筑构图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均衡与稳定,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等等。要综合利用这些美学基本原 则来创造完美的建筑形象。 知识点 1.主从与重点

2.均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4.节奏与韵律 5.比例与尺度 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在表现建筑性格特征时,也可以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艺 术构思,并以此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 应对策略实用功能 依附于建筑主体的建筑细部大多都是建筑的功能性构 件,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主要表 现在围护、排水、采光、通风、保温、防热、防噪等诸方面。墙体、屋盖——围护作用 大门——出入、室内外空间渗透 窗户——采光通风 阳台——接近自然 楼梯——垂直交通 审美价值 任何细部都体现形式的美感。 建筑细部参与和深化了建筑的造型过程,强化了建筑的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219

商住开发项目设计工程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4、《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5、《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8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本) 8、《汽车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8-2005 11、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版现状地形图; 1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13、兴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与要点 三、设计理念 结合宜人的水环境,创造一个景观与人和谐共生的、健康的生态型人文社区是本设计的主旨。 本项目充分分析地块景观价值,北侧紫荆河为最优景观资源,其次为东西两侧地块中间、东侧地块南侧沿河景观资源。地块内部为庭院景观资源。地块东西两侧紧邻市政道路位置为沿街景观,沿街布置配套安居房。 规划布局沿周围是市政道路布置高层住宅,内部布置小高层住宅。地块北至南依次由高至低,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观。 户型采用一梯二户南北通透的高品质户型,打造高水准的品质小区。 地块北侧紫荆河沿河景观和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与项目主入口结合,强调小区内外景观的连续统一。在考虑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寻求自然美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根据场地标高低于市政道路,结合地形设计一层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住户停车问题。 四、总平面布局 规划布局依据地块地形和周边环境,规划布置11+1层、17+1层和27层板式住宅为主。规划总平面采用简约的直线为基本元素,形态为线形组织下的居住组团。错落的建筑群循序相接,浑然一体。规划分东西两个地块。其中东侧拥有优越的景观资源,作为本项目的高品质住区进行打造,布置面积较大的高品质户型。含16栋高层住宅和1栋多层商业。西侧地块含18栋高层住宅和3栋多层商业。规划依据建筑布局,形成多个居住组团。每个组团均设置相对独立的组团庭院。规划在东西两个地块中间设置景观交点,与东西两侧地块主出入口共同形成小区的景观轴线。地块北侧紫荆河、东西地块中间的水系、泳池、休闲活动空间等内部景观共同形成项目的主要景观交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 依据小区周边市政道路分别设置两个人行出入口和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小区动态交通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尽量减少机动车对居住区与组团的次序和居住环境氛围的干扰。小区结合地形设计了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了停车问题。 六、景观绿化规划 小区内部景观设计紧扣城市花园这一主题,综合考虑建筑与绿化的双重景观要素,环境打造与建筑设计相统一,将建筑作为景观的部分来考虑,带形为主的构图手法,打造多层次的带状景观系统。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木平台栈道和石材休闲步道,与东西主入口相结合,强调区内外环境的交融与渗透。建筑之间形成视觉通廊,注意建筑底层的通透性,充分运用立体绿化。打造一个完善的绿化景观系统。 七、空间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 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 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历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

历年建筑方案设计 作图

历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转载)一注方案设计主要考的是平面图,因此平面构思是考生复习的重点.记得天大出版的一套设计构思丛书有一本叫<<平面设计构思技巧>>的书,从书名上看是本很好的参考书,可惜这套书就差它没出版,近期同出版社联系得到的回答是已取消了此书的出版计划,惋惜之余我想到是否能倡导大家一齐探讨平面构思中的一些技巧问题,从中寻找出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也好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好这门课. 作为倡导者我首先拟定一个提纲/STRONG> 1 平面的种类: 一字型,工字型,王字型,口字型,日字型,田字型,L字型,U字型,O 字型, T字型,H字型,丁字型等等. (暂不考虑复杂的平面类型如:人字型,M字型) 2 各种平面类型的特点从采光,通风,日照,结合地形以及建筑物种类等方面综合考虑) 3 平面叠加后垂直交通形式和位置. 这个提纲只是一个粗略的构想,没有严谨的逻辑,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望诸位踊跃参加讨论. 相交处的平面处理是关键!三谈建筑设计与表示(作图)

方案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黎先生语).我理解此话还包含一个量化过程.有了这个量化过程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转化到形象思维,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图也才能转化为平面图.量化过程的本质是把一个概念建筑(此名称似乎不妥,暂定)转化为一个可实施的建筑,因此量化的依据是建筑的功能和现有的结构工程.因此提高量化思维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完成设计任务. 量化过程的核心是数据这是不言而喻.那么那些数据需要我们特别记住的呢?这里我只谈谈同考试联系较多而平时又不太留心几个方面: 1 常见走道的宽度,长度(与防火有关); 2 常见楼梯间的宽度(注意不同公共建筑有不同的要求),常见电梯及侯梯间尺寸,常见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尺寸; 3 公共建筑个功能房常见开间进深层高(特别是大空间各方向的尺寸); 4 公共建筑物总的进深总宽度和总高度,此数据对方案开始阶段构思非常重要; 5 与总图有关的数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 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另两本也是讲方案设计的书,书名我记不太清楚,等到下星期

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修 改)

朝阳幼儿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 总平面及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四川理工学院拟为兴建一所全日制幼儿园。基地位于四川理工学院汇东校区东大门(基地现已平整),东临汇兴街,西隔三实验楼二号楼。本设计建筑面积规模控制在2000平方米以内, 层数二层,总共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每班30人,结构类型采用框架结构。 幼儿园地块共6个班,包括2个小班,2个中班,2个大班。 二、设计依据: 《自贡市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 建筑单位建筑设计任务书及用地红线图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JGJ 39—8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规范》(JBJ50-2001)等相关规范、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三、设计指导思想: 幼儿园是国家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在幼儿园里接受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是迈入终身教育的第一步。人的许多良好品格、健全体质、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这就需要幼儿园拥

有一个合适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建筑环境。因此,幼儿园的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应满足幼儿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要求。同时,建筑造型设计应满足幼儿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要求。反映“新、奇、趣、美”的幼教建筑个性风格,并应注意与周边建筑风格统一、协调。 四、总体布局: 1.总体均好性 幼儿园的东面现状为城市干道,作为城市干道,道路交通系统高效便捷的同时保持建筑单体的相对独立性,不能对幼儿园造成干扰。幼儿园主入口规划于基地西侧的规划道路上,入口外设有大型的园前广场,方便家长等候接送,次入口位于基地东北侧。 2.与临近建筑的关系 拟建幼儿园位于四川理工学院汇东校区东大门,东临汇兴街,西隔三实验楼二号楼。 3. 交通组织 1)外部交通环境及出入口设置 幼儿园具有良好的外围交通,东侧即为城市干道,为保持相对独立性,避免给幼儿园造成干扰,因此幼儿园主出入口被设置西侧。幼儿园出入口距离第三实验楼二号楼主要出入口也很便捷。教师和学生可以从次入口进入,次入口和货物入口并用一个,可以减少出入口数量,便于管理。为满足消防要求,除了考虑到建筑东面沿街之外,沿建筑北面布置消防车道宽度4米。 2)室外停车场 机动车停放在主门内侧,停车带与绿化相结合。 4. 建筑功能布置 1)建筑尽量靠基地东侧布置,留出大片西向场地,作为室外活动区。其中包括分班活动场地9块,每块60平方米;公共活动场地一块,面积400平方米;三十米塑胶跑道四条;戏水池一个,面积70平方米,游戏活动场70平方米。所有室外活动场(规范要求一半以上)均满足冬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方案的相关研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方案的相关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12T14:19:45.5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3期作者:王超 [导读]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基础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经济性和房屋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细节进行有效的分析。 王超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43 摘要: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基础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经济性和房屋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细节进行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础设计;设计因素;设计要点 引言 建筑市场正处于一个日益增长的状态之中,高层建筑的质量成为了人们更加关注的话题。房屋质量问题是国家以及社会都比较重视的问题之一,如果房屋的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话,就可能对人们的居住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保证建筑建设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基础设计以及建设质量,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对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使得基础建设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从而使整个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因素 1.1 基础设计中的上部结构 房屋建筑结构中的上部结构在施工中运用的是哪种形式、建筑中要求的墙体厚度,都能够直接影响到基础类型、埋深以及截面积等因素,所以,上部结构是基础设计过程中要反复考虑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因为,上部结构的选择的建设高度以及墙体的厚度,选择的类型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荷载,则建设结果也会出现不同,对基础的沉降、稳定性以及抗变形的能力所要求的强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周全。 1.2 基础设计中的地质条件 房屋建筑中的地质条件,基本上决定了基础设计方案中的承载能力,房屋建筑中地质条件的范围很广,其原因也很多,但是其中有两个条件对房屋建筑中的基础设计影响是最大的:(1)地基持力层的条件,地基持力层是和基础相互关联的土层,这个土层是支持且承受房屋建筑负荷的主要部分,所以,持力层土质的特点、压缩模量、持力层的承受能力等的实际情况必须是房屋建筑基础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原因;(2)桩基穿过土层的状态,也是需要注意的条件,包括土层当中地下水的分布实际情况以及桩基穿越的能力等,基础的选型过程中需要把这些因素完全考虑进去。 1.3 基础设计中的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包括自然形成的环境与人工造成的环境,自然环境中有环境温度与抗震质量等,因为组成基础施工的材料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所以如果施工环境的温度要是过于低的话,非常容易出现施工地基基础开裂的现象,所以房屋建设基础设计的时候,要全方位的考虑好低温施工的有效的应对措施。而抗震质量影响基础建设的原因是需不需要抗震缝,还有抗震缝需求的数量以及安置位置。人工环境对基础设计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施工过程里难免会有很多的震动,为了确保以后的房屋建筑的可靠性,所以在施工初期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好;(2)如果房屋建筑过程中需要打桩,桩基在进土的时候会把土向桩基周围挤压,让周围的土层产生一定的应力,从而改变周边建筑物基础的受力情况,基础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这种影响。 2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设计要点 不管什么类型的建筑,在基础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利用相关资料掌握其大致情况,需要了解的资料包括有地质资料和建筑上部结构资料。由于建筑体不同部位的作用以及重要性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对资料的要求也是有所差别的,尤其是在对建筑进行资料收集时,对资料的详细程度以及准确度的要求更高。在基础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对可能产生的施工问题进行预测,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基础研究工作开展中,主要就是对土层的分布、地下水的活动规律以及对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调查。 2.1 独立的基础设计 独立的基础设计理念分为两种,分别是柔性以及刚性,在进行独立基础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当地施工的地基土质特点,例如说:地基土压实密度很大而且压缩性比较强的话,那么施工的时候最好就要运用刚性的独立基础设计,如果当地施工的地基土质特点是其他情况的话就采用柔性基础,目的是为了有效的避免由于地基土的压缩从而引发的不均局沉降。由于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的民建工程所运用的是独立基础设计的方法,且这种设计方法还具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多数情况的时候独立基础设计方法大面积的运用在柱下基础当中,然后与浇筑混凝土一起浇筑,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还要把柱荷载的偏心距作为接下来判断的根据,从而来判断出断面是采用矩形还是方形。 2.2 桩基础的设计 因为桩基础设计方法的荷载承受能力比较强,一般这种情况下,房屋建筑当中上部结构有几率会出现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则要在进行基础设计类型选择加固的时候,采用桩基础设计的预防措施。桩基础设计由于桩身的部位比较长,所以能够将建筑结构的上部荷载全部转到土层深处,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地基发生沉降的问题,在桩基础设计的正中部位进行加密布桩,从而延长中部桩的长度,有效调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础设计的承重能力。 2.3 箱形以及筏型基础设计要点 箱型或者是筏板形基础的使用情况是,主要用于地基土承载能力不平均,或者是高层建筑建设对于地基基础承受力要求很大的场合。除此之外,如果在房屋建设中,有地下室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筏板基础,让其发挥出基础的作用,又可以作为地下室的地面使用。箱型基础和筏形基础设计的主要难点区别为箱型基础与筏形基础设计其中一个需要降低基础整体弯曲应力而另一个不需要,所以,可以把上部结构与基础看为一体。除此之外,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都是大体积的混凝土,如果在气温较低的状态下进行施工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在施工计划之内,可以采用设计伸缩缝来处理这种现象,防止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其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