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王崧舟《诗意的语文》

最新王崧舟《诗意的语文》
最新王崧舟《诗意的语文》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摘自《古兰经》

价值守望,是对诗意语文所作的本体论的思考,属于形而上的道;实践智慧,是对诗意语文所作的方法论的探索,属于形而下的术。两者互参,则道术不二。唯道术不二,才有望进入诗意语文的澄明之境。

一、审美与存在:诗意语文的价值守望

价值转乾坤。对诗意语文的探索,素来都不缺犁行于实践大地的方略和技术,缺的是行动之前的价值关怀、行动之后的价值皈依。丢了价值的憬悟,就是丢了诗意语文的魂。诗意语文的价值观,不妨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考量:1.从本体的角度看,诗意语文更强调汉语的诗性品质

汉语的诗性品质,集中表现在它“以象见意的诗性特征”(辛国刚),它是中国诗性文化的终极表达,也是汉语有别于印欧语系的根性特征。

汉字是汉语诗性品质的基因。象形是汉字诗性品质的基础表征,“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诗人郑敏),用语言学家范诺洛萨的话说,汉字充满动感,不像拼音文字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字的结构保持了与生活之间的隐喻关系;汉字排除了拼音文字无生命的逻辑性,充满感性色彩。

汉语同样感性郁郁,在表达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上比拼音文字要直接、自然。汉语没有冠词,无位格、时态、语态等变化,不用或者少用连接词,在语法上比逻辑严密的拼音文字要灵活自由得多,王力先生认为:“西洋人做文章是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汉语能“随物赋形”,重“意合”而轻“形合”,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

诗意语文强调汉语的诗性品质,旨在更好的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2.从方法的角度看,诗意语文更重视文本的审美解读

文本解读从总体上看,大致存有三种方式,即:功利解读、科学解读和审美解读。功利解读以了解和掌握文本提供的有用信息和知识为己任,科学解读,则以探寻和发现文本的客观规律为鹄的。审美解读,与上述两种解读方式大异其趣,它以观照和体认文本的情感境界为旨趣,最终走向自我理解。

这是由语文课程的载体特征所决定的。不可否认,“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的主要载体。曹明海先生指出,文学是感情的产物。在文学解读中,必须切实把握文学感情化的特性和规律,着力于作品中“情化的自然”的审美透视。

姚斯指出,文学作品并不是一种“自在之物”,而是“为它之物”。因此,审美解读是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魔术。但是,审美解读并不需要对作品原意的复原,也无法复原,而“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态度”(王岳川)。

审美解读,不仅关注文本的审美内容,同样关注它的审美形式,诸如文本语言的形象美、情韵美、意境美、建筑美、音乐美等。审美解读,为语文教育的审美化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3.从过程的角度看,诗意语文更讲究对话的陶冶功效

学者谭维智认为:“教学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作为一门具有多重复合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语文教育的形象性、情感性、人文性、思想性、实践性等,都是其进行生命陶冶和建构的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条件和优势。

语文教育是师生生命的一段重要历程,并且作为过程将对师生生命的成长产生深刻的意义。而这种生命的成长,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得以实现的。对话具有多种功效,诸如启迪、唤醒、激励、构建、协调、灌输等,诗意语文从生命成长和母语习得的视角出发,更讲究对话的陶冶功效。

陶冶性对话,强调理解言语生命、回归言语生活、融入言语情感、激活言语体验、丰富言语想像、培植言语人格。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陶冶性对话,正是语文教育生命化的一个必然选择。

4.从主体的角度看,诗意语文更关注儿童的游戏天性

席勒认为:“人只有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才游戏;而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儿童的游戏天性,使他们比成人更容易进入“全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不计功利、剪除压力的自由状态,是全然进入、全心投入的忘我状态,是无中生有、化虚为实的想像状态,是物我同一、主客双泯的解脱状态。这样的状态,实为诗意的状态。

语文教育,正是要顺应和牧养儿童的这种游戏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不无感慨地指出:“游戏——这是一扇巨大的、明亮的窗子,正是通过这扇窗子,关于周围世界的图景、概念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光流,才照射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游戏——这是点燃儿童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的火星的火种。”

诗意语文,它的丰富的言语想像、多彩的情感体验、灵动的对话交流以及高度的精神投入,无不在某种意义上契合了儿童的这种游戏天性,而对这种游戏天性的顺应、引导和牧养,将成为儿童言语人生乃至诗意人生的一抹温暖的亮色,这也是语文教育儿童化的秘密配方。

二、陶冶与表现:诗意语文的实践智慧

诗意语文拒斥一切教育实践的程式化、套路化,诗意本身所蕴含着的灵动、超越的情味,昭示着诗意语文永恒的开放姿态和包容情怀。智慧凌驾于方法之上,智慧让诗意语文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一)起点——文本诗意的阐释与重构

诗意语文的实践智慧,始自对“文本诗意”的阐释和重构。潘新和先生主张: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从审美的角度看,我们不妨将这“秘妙”称之为“文本诗意”。

文本诗意,往往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存在,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文本诗意,大体上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1.诗意的话语形式。

诗意的话语形式,意指文本中那些独特的、有机的、充满着情感意义的

话语存在。这类话语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它往往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处理和加工,使语言本身得到“突出”;第二,它“尽其所能地挖掘了语言的所有潜力”(南帆),例如声音、节奏、韵律、排列组合方式等,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形式;第三,它有着审美含量极高的情感意义和价值,它的形式又能有效地唤起这种情感意义和价值。从教材实际看,诗意的话语形式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诗歌。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艾青的《希望》、泰戈尔的《对岸》等。第二类是美文。如朱自清的《春》、郑振铎的《鸬鹚》、琦君的《桂花雨》、巴金的《鸟的天堂》等。第三类是嘉辞。散见于诗歌、美文之外的其它文本中,或是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文,具有诗意话语的基本特征。如:梁晓声《慈母情深》中的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从陌生化的角度看,这段话语有两个特点,第一,“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三次;第二,“我的母亲”以后置的方式出现。这样的话语表达,是对日常语言的一种明显的偏离和反抗,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目光驻留到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话语形式上。从语言潜力显性化的角度看,则排比的句式、长短句的参差错落、一唱三叹的语言节律、以及省略号的绵绵韵味,使这个语段恰似一首短小精致的诗的存在。而其中蕴含着的慈母神态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慈母深情,显然有着极高的审美含量。母亲在极其疲惫的劳作中艰难转身的这个细节恰如朱自清先生刻画的父亲的背影,成了表达至爱亲情的一种诗意符号。

2.诗意的典型意象。

意象一词,最初具有对物体作自然模仿所形成的视觉意义,即通常所谓的“形象”。在心理学中,意象指“意识中再现的形象”。用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话来说,意象就是表现“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杂经验”。意象不仅是一种描写,而且是一种隐喻,即该意象代表、暗示了某种不可见的“内在”的东西。中国的诗学理论也强调意象是内在之意与外在之像的交融。

而诗意的典型意象,旨在强化和突出这种意象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从教材情况看,诗意的典型意象包括“景物意象”、“事件意象”、“人物意象”、“动物意象”等。

如:《丑小鸭》中“丑小鸭”这个动物意象,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童话典型。作家梅子涵对“丑小鸭”这个意象有过这样一番充满诗意的阐释: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天鹅,首先在于他逃离了鸭场。面对鸭场里一天糟于一天的生活,他只能惹不起还躲不起了。他“飞过篱笆”,飞过篱笆对他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一个转折。否则他会一辈子待在鸭场里。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闲言碎语,让别人推一把,啄一下,说你长得这么丑。

道路在篱笆的外面。道路又通向了后来的湖。在路上小鸭是辛劳的也是艰难的,但是艰辛的路使他通往了湖。篱笆里面是不幸,道路是过程,湖是结局。

湖上的喜剧解释了飞过篱笆的意义,在湖上,小鸭有了施展的机会,有了表现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真正的身份、自己的美丽的机会,因为他的同类们就在他的边上,美丽的发现是需要印证的,需要标准,湖上的白天鹅就是小鸭的印证,就是小鸭被证实为不是小鸭的标准,丑成了误会。

美丽成了丑,是由于篱笆的限制;丑成了美,是由于走出了篱笆。

从这段阐释看,诗意的典型意象,首先是充满着诗意的丰富的细节的,

离开了感性的细节特征,意象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而已;其次,诗意的典型意象,往往有着独特的情感意义和价值,给人以丰富的精神启示和慰藉。

3.诗意的思想感情。

文本诗意本身就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性方面的元素。钱理群先生曾对此作过这样富有诗意的描述:在这里,你们将倾听:对人生万象、宇宙万物深切的关注,深邃的思考;对彼岸理想美好的想像,热情的呼唤;对此岸人的生存困境的痛苦的逼视,勇敢的揭露。于是,这里有高歌,有欢笑,也有哀叹与呻吟。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悲悯、大欢喜、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你们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立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我们说,诗意的思想感情,是一种悲悯良善的同情之心,对生命、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垂爱和怜惜;是一种生命不息、梦想不止的浪漫情怀,它有无限美好的憧憬和遐想,以此来慰藉人生的伤感和孤苦;是一种使学生爱之不尽、流连忘返的情趣;是一种使学生思之无穷、味之无极的情味;是一种含蓄而微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意蕴;是一种纯真而飘逸、崇高而坚定的精神;是一种使学生幽思绵绵、浮想联翩的情绪;是一种激励生命去欢腾、去烦恼、去憧憬、去悲伤的力量;是一种让心灵不断净化、人格不断升华的境界。

如张洁的《我盼春天的荠菜》,文章最具特色之处就是弥漫于其中的“精神的苦难比物质的苦难更为可怕”的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博大、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引发我们对贫苦、对孤独的深深同情之时,也使我们诗意地感受到梦想对人生痛苦的超越的意义和价值。类似这样的诗意思想、诗意情怀,是可跨越时间、空间、历史、民族乃至意识形态的种种阻隔而成为人生永恒的普世价值的。

4.诗意的思维方式。

隐含在诗意的言语形式背后的,往往是诗意的思维方式。诗意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辞思维能力。诸如:比喻、排比、夸张、对偶、层递、拈连、同感、衬托、反问、拟人、同语、追加、抵牾等。

修辞思维能力,指的是对言语交际效果的预期和关注的能力,是为了追求预期效果而必须具备的语境认知能力和变异创新能力。因此,修辞在本质上是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是个性化、意图化的认知方式,是载意、求效的行为过程,“是审美化、智慧化的生存运行”(张宗正)。文本诗意的根,不在语言层面,而在思维层面、精神层面。

以“比喻”为例,作为语文课程中最常见的一个修辞格,从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一种修辞行为,但是,从深层次看,则是一种诗意化的思维方式。譬如: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尤安·艾肯《走遍天下书为侣》

倘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书是无论如何不能跟朋友归为一类的,故地也同样。理由很简单,书只是“装订成册的著作”(《现代汉语词典》),毫无任何的生命特征,跟“朋友”扯在一起,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那么,将书和朋友、故地连在一起,显然突破了科学思维的窠臼。这种突破,背后支撑着的就是诗意的思维、诗性的智慧。对此,我们不妨加以简单的分析。首先,我们很容易看出,将书和朋友连在一起,使用的是类比联想的思维

方式。这种思维,是由对主体产生当前刺激的事物现象(书),激活主体记忆中与其在外观、内构、性质、形状、变化、作用等方面(书和朋友都具有“精神上的归属感”、“愿意经常见面”、“能经常有新的发现和感受”等性质)有共同性、相似性或一致性的事物现象(朋友)的心理历程。顺着这样的思维方向,你还可以说: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首百听不厌的乐曲、一幅含蓄蕴藉的画、一轮明月、一程山水、春天、鲜花等。这种诗意思维、诗性智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品质。

总之,文本诗意,乃是语文学科赖以处世立身的根本,赖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全部特殊矛盾之所在。也因此,文本诗意理所当然地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过程——教学诗意的涵养与创生

诗意,或可解读为“诗一样的意味”。

这一解读,隐含了三层要义:第一,诗意是一种隐喻表达,诗不过是个喻体;第二,诗性才是联结喻体和本体的纽带,缺乏诗性的诗是没有资格充任喻体的;第三,具备了诗性的本体,才富有诗意。

那么,何谓“诗性”呢?在语言学的视野下,学者马钦忠的界定颇为可取,诗性即“独特的、有机的、整体性的,深含着情感价值”。

实践证明,“独特的、有机的、整体性的,深含着情感价值”,这些所谓的语言的“诗性”,同样能够成为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尺度和坐标,实践的课堂一样可以洋溢诗意的气象和神韵。

1.整合与融入——开掘教学目标的诗意

语文教学目标,关涉多种元素,其实现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有些目标,落实一个是一个,相互之间各不搭界,此所谓“点式”的落实;也有些目标,前后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需要一个挨一个的逐次落实,此所谓“线性”的落实;还有些目标,既非点式,也非线性,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的实现都同时影响和作用于其它目标的达成,此所谓“网状”的落实。

倘以诗性的尺度观照语文教学目标,则“网状”的实现过程最富诗意。因此,尽可能的将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习惯、思想、情感、态度等目标编入一张有机的、整体的网,当是诗意语文的一种自觉追求。

如《二泉映月》中的一个目标:读写并懂得以下新词:茫茫月夜、一泓清泉、流水淙淙、如银月光、静影沉璧、月光照水、蜿蜒而来、水波映月。

这个目标,可以有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1)初读检查中的“点式落实”

在初读全文之后,出示上述八个新词,或指名读,或流水读,或集体读,解决正音问题。然后,重点请学生说说对“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蜿蜒而来”这些相对陌生的新词的理解,甚至还可以将上述新词重新放回课文的相关语句中读一读,体会它们各自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2)随文识词中的“线性落实”

即对上述新词的教学不单列一个环节,而是将它们搁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之中,随文解词、逐次落实。当然,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因词、因文而异。像“如银月光、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可以一读而过,不作驻留;对“一泓清泉、流水淙淙、蜿蜒而来”不妨略加解释,体会意味;而“茫茫月夜、静影沉璧”则须咬

文嚼字、细细品味。

(3)整体语境中的“网状落实”

先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句,从中选定上述八个新词,呈现时将其做如下排列:

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蜿蜒而来

流水淙淙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然后,请学生反复诵读这组词语,开始不妨两个词语作为一组读,叫一位读一组,要求读出节奏和味道,最后可以全部连在一起读,读时继续关注读词的节奏和韵味。

接着让学生展开想象,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感受和心情如何。交流之后,可以让学生带着各自的感受和心情再读八个新词。

最后,顺着学生的对美好景物的感受,设置疑问,这景这情对瞎子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教学借此转入到精读环节。

试想,哪种目标落实方式富有诗意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开掘教学目标的诗意,就是尽可能的为那些貌似“自闭”的目标寻找内在的、深层的意义联系,使之结为一个有机的网状的目标群落。这样一个结网的过程,是需要一种诗意的敏感和想像的。

2.陌生与期待——彰显教学结构的诗意

陈钟梁先生曾以一种颇具诗意的方式来描述教学结构的诗意:导言——未成曲调先有情;提问——惊风乱飐芙蓉水;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小节——似曾相识燕归来;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其实,教学结构的诗意,主要体现于它的“独特性”。对学生而言,每一堂课,都应该成为一个不可复制的唯一的存在。唯其独特,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唯其独特,才能不断保持并扩张学生的学习投入;也唯其独特,才能形成各自的教学个性与风格。

在诗意语文看来,“陌生化”则是彰显教学结构诗意的基本策略。“陌生化”源自形式主义学派的文学批评,它强调文学话语所造成的异乎寻常的效应,从而产生话语符号的强烈感知性。移植到教学结构中来,则是强调结构呈现的出人意料、结构转换的意想不到,以此增强教学结构对学生的吸引力和驱动力。

众所周知,教学结构要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和课程的逻辑秩序,但这实在只是形而上层面的一种规约,具体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文本的教学,则是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凝固的模式、刻板的程序的。充满诗意的教学结构,总是在“熟悉”和“陌生”的两极之间寻求期待的视野和投入的张力。陌生化,总是意味着对教学结构的平庸化和模式化的自觉颠覆。

如我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教学结构的呈现和延展大体上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育人必先育己 张琨知道王崧舟,是在本学期参加大兴区民办教师进修学习,这是我在这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学习归来,我购买了王崧舟老师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以及他的十年课谱,读完这几本书,就如同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让我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让我重新定位语文老师的标准,同时也让我重新找到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也让我看到我未来职业生涯中要走的路之长,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真的应该“上下而求索”! 按照王老师的十年课谱,我找到了所有他的教学视频,看每一堂课都如同在品尝不同美味的大餐,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同时也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汗颜。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语文老师,我还远远不够!王老师身上的那种书卷气,那种文人气质绝对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由内到外,在他的一举一动之间,在他的一颦一笑之中散发出来的。这样的底蕴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自我提升中培养出来的。我想,作文语文老师,这样的气质是必要的。 王崧舟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教学语言、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把控、教学技巧、教学机智……都是我要学习的。现在单说一点,王老师对文本的把握,他钻研和吃透文本的这种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语文课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在于它是一

门感性多余理性的学科,这意味着,做为语文老师,情商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咱们的情商是通过上一篇篇的课文传递给学生的,如何传递积极美好而深刻的情感就在于老师对于文本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很有幸与王老师不谋而合。看了王老师不下十节的教学视频,都是在不同省市的不同学校上的,然而,不管哪所学校的学生,都会在他的点拨引导中提问思考。王老师上课不拿语文书,然而,文章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他都烂熟于心。刚开始没注意这一点,后来看多了,发现了这一特点。心里暗暗佩服他的记忆力,可是后来看了王老师《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学七讲》我才知道,不是他的记忆力好,而是他在上每堂课前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去研究文本吃透文本,他会为一篇短短的文章一首短短的诗去翻阅大量的资料。然后再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最适合教学的部分和最容易被学生理解的部分,做上记录,而提取信息这一步往往是最难且最关键的一步。他在《七讲》中提到一个例子,他在讲五年级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之前,好几天吃睡不香,因为这首短短的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很复杂,他查阅了好多资料,他脑子里充塞着太多太多的信息,如何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提取最重要的传达给学生呢?如果讲历史背景太多,就变成历史课了,不讲,学生就不能理解词中的情感,为此,王老师伤透脑筋。苦恼了好几天,王老师干脆放下这些驳杂的信息不管,他腾空脑子,索性大声朗读这首词无数遍,读着读着,他豁然开朗,一下子知道该选用哪些信息了。我看到他写到这里,心想,既然多读就能解决问题,那查阅那么多资料不是白费功夫吗?看到后面,

王崧舟《去年的树》课堂教学实录

就这样唱给你听 ——《去年的树》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王崧舟 一、于平淡中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 (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师:读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师: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预备,起 ——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 师: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他猜想了季节的不同。 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真好~谁还有不一样的猜想, 生:可能在早上,可能在晚上。 师:也有可能。是的,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春天,可能在秋天;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树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在 树高兴的时候;可能在早上也可能在晚上。那么,那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一段话当中的哪一个词语猜想出来的, 生:我在“天天”这个词语发现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一起读——

生:(齐读)天天。 师:再读—— 生:(齐读)天天。 师:两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 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 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学习《王崧舟老师的讲座》体会

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如何体现语文核心素养》体会 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王富玲 听了王崧舟老师讲座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次的讲座又是围绕着当新最新最热的核心素养展开,使我很有收获。王老师在部修人教版教材中从理论层面建构,更用鲜活案例生动的诠释了核心素养。 王崧舟老师将语文核心素养分成四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三方面的基础,背景以及最终的目标。部编版教材解决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问题和策略问题,为防止过度操练,他们是“隐在”的而非“显在”的。 “隐在”系统 1.单元导语 2.选文系统 3.课后练习 4.语文园地 “显在”策略 1.一课一得 2.得不离境

3.三位一得 4.得得相连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为更好地落实语文目标,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推广使用,充分地体现出了国家的意志,和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统编版语文教材立意高、选文更加精且编排也更加美,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令语文教育工作者耳目一新。强化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使用效果,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想要有效地使用统编版教材,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针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客观、准确地认识并把握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早已提出:“虽有佳肴,弗知其味;虽有至道,弗知真善。”无论何种版本的教材,我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挖掘教材,研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2篇

当你捧起这本书,你一定会感受到,你正沐浴在名师的阳光之下,徜徉在精彩绝伦的名师风采之中。当我们捧起这本书,我们仿佛走近了一位位权威,来到名师的身旁,如愿以偿地倾听名师的教诲,取得智慧的真经。 在这本朴素无华的书中,向我们走来八位小学语文界的名师,他们各自的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以及他们独到的教学理念,一定能使你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一定能带给你更多富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启发。 也许,我们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我们却不得不被此书所深深吸引,因为在这里头,不仅点名了语文教学的顶尖的潮流,更向我们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个性化,为我们成就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语文天地而指明了方向。 在这本书中,我对孙双金老师的教学艺术深感兴趣,他对语文课堂的追寻,从最原初的感悟,探究了整整一生,并且在新课程的浪潮下,在重新确定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之后,孙老师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成就而停止探索的步伐,依然思索着自己的课堂,对一堂好课做出了新的评价标准。 在我看来,他们仿佛时时刻刻在我身边,他们的话成了提醒,时时刻刻告诫我不要怎样,要怎样,怎样才能怎样。就这样,我们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在从未相逢的情况下,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长谈,成了交心的朋友。 朋友们,《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绝对能带我们和大师进行长久的对话,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迪。 读《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有感 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真可谓经历了一次次艺术的熏陶。书中,通过介绍于永正、王松舟、赵景瑞等八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经典案例以及教学观点等等,让我感受到一个个名师的教学风采,让我领略了名师们的艺术修养。让我知道了语文课可以上的这么有魅力。 书中通过介绍每一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经典课例、观点和解读等几个板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老师。如:于永正老师的“艺术

听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草船借箭》有感_1

听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草船借箭》有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课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呢?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对我启发甚大,现撰文如下,以飨同行。 一、设境质疑,触发探究 师: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老师。王老师想来又想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整整读了25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的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 〖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王老师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初读探

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呈现专题,潜心探究 师:王老师非常遗憾地告诉同学们,刚才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比较浅,都可以通过初读课文来解决。那么,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 (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这个问

王崧舟《去年的树》

王崧舟《去年的树》实录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直接进入正题,干净、利落!) 2.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 生:难过、开心……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4.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那是一棵怎样的树?森林里有千万只鸟,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健壮,高大,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我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浅近的开头。(板书:浅近)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浅近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新)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从教近十年,听了不少的课,可内心从未沉下心来想想怎么评课。往往是听完课后罗列几条优点,云淡风清地提些建议,从来没有细心、深入地去品课、悟课。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不禁令人眼前一亮,书中精彩的课堂案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给了我很多教学启示,深深为王老师的“至真、至善、至情、至性”所折服。 第一,教师一定要知识渊博。看了书中很多的语文教学实录,我发现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是上不出好课的,教师要博古通今,有丰富的情感,最好还要有灵动的智慧。知识渊博的老师才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而不是只会照本宣科,让学生的知识局限在课文中。 第二,语文教学要有诗意。王崧舟老师是一位富有诗意和禅意的老师,这本书中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能给人诗意般的感觉,很多案例我读完看都能深深震撼和感动,震撼老师们独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感动于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比如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木笛》一课,王老师评价《木笛》一课是对诗意语文理想境地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有效建构。我很喜欢肖老师的这一课,光读教学实录我都能深切体会到课堂中浓浓的诗意味,如果真得去听这一课,我肯定会身临其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王老师说诗意语文的表现来自四个维度:文本的诗意,教师的诗意,学生的诗意和教程的诗意。其中教师的诗意集中表现在执教者真挚、丰富、颇具感染力的教学情感上,教师只有经过理

性思考后,融入自己的智慧,将文本传达的感情通过教学语言或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不做作的。肖老师执教的这一课中,他的教学语言处处体现着诗意,如在教授词语时,肖老师这样引导:“读词语光做到字正腔圆还不够,有时候在读词语的时候,你需要用心听,由词语散发开来。词语,它有魔力呀,你往往能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声音……”这样的教学语言比起一般教师的简单的让学生读词显得更诗意,更有语文味。类似的语言文中还有很多,正是这么多饱含真情、发自肺腑的教学语言,才使学生真诚的思考,融入文本。语文课堂需要诗意,枯燥的读课文,讲解课文,学生是感受不到文本最深处的感情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诗意,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 第三,语文教学要注重朗读。看了纵多的案例后,许多的教学实录,绝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让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读词语、读句子,使用了齐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引读等各种朗读方式。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都善于抓住关键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直到学生的感情被逐渐燃起。比如彭才华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在体会凡卡的生活这一教学环节时,彭老师就抓住:“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反复复的读,每一次分析凡卡的艰苦生活后,彭老师都会这样引导学生:“是的,所以凡卡这样说——”一共有五次回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这样的回旋中,学生的感情由无到有,由淡到深,最后完全融入课文。所以读不是简单的看着文字

读《王崧舟讲语文》有感

读《王崧舟讲语文》 有感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读《王崧舟讲语文》有感 李艳茹 一本《王崧舟讲语文》在手,我随意翻开浏览,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倒不是书名有多别出新裁,也不是装帧如何精美考究,王崧舟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对语文进行了诗意地讲解,看似矛盾的两种语言风格,被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深深吸引了如我一般的读者,更是体现了王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从字里行间,你就能想象到他在做讲座时的从容潇洒,上课时的文采恣肆。王崧舟老师在他在《我的语文人生》第三讲中告诉我们:“一个语文老师,要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超越,他的底蕴、他的境界、他的淡定和信念是最为根本的东西。”他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书教的是底蕴,底蕴则来自于书,‘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王老师认为,上课如果缺乏底蕴,就好像是“花拳绣腿”,经不起一点儿推敲。他在此举了一个例子,一位老师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改诗(改“绿”字),辩诗,和疑诗。一堂课下来,非常流畅,也很自然,而且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就是缺少了点什么,细品之下就能发现,这位老师上课时一直紧紧围绕的是这首诗的语言——语文本体,改学生认为更好的字,这首诗的内容哪里出了问题,改成什么样更好。但事实上,一首古诗,需要教的内容不止这些,还有诗人、朝代、诗歌的背景以及一些特殊字词所隐含的时代意义。王老师就把诗中的“春风”与时代背景——王安石被二度征召实行变法一事联系起来,得出“春风”的潜台词是“皇恩”,还举了李白、孟郊诗中的“春风”之意来解说。还有该诗中的“明月”意象,也具有其独特的意蕴。 看看名人,反思自己,颇有感触。 底蕴从何处来用王崧舟老师的话就是“‘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语文老师不读书,就像砍柴不磨刀一个样。就上例,如果你平时不读书,你怎么能知道这些你怎么能了解这些文化内涵,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价值传承之后形成的文化”如果你仅仅是泛泛的讲将这首诗的意思、语言等教给学生,你的课堂可以活跃,但活跃之后却是无所思。而小小的一字一词,在王老师眼里,似乎都蕴藏着深厚的内蕴,都可以挖掘出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听课反思 观王崧舟老师《望月》一课有感

听课反思观王崧舟老师《望月》一课有 感 3月10日,在河南工业大学聆听了王崧舟先生的《望月》一课的教学。听王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涓涓细流在课堂中流淌着。你可以感觉到心灵的澄澈,语言的纯净,甚至可以触摸到文本的灵魂。你可以和作者一起思考这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你可以思考,这月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一、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主线。王老师在开课时就带领学生梳理了全文的脉络: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学生循着老师的提示,很快明白了作者的写作顺序。这一部分没有迂回曲折,而是直奔重点,将文本迅速理清。散文不易理清头绪,而王老师利用“月”出现的不同场景巧妙的将文本教学化成了三个板块。看似平常,却揭示了文章的文路,使人感到由景及思,触景生情之螺旋递进之势。 (一)江中月---未成曲调先有情 “江中月”起平势。提问江中月在课文的哪个部分?接着,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段江中月,注意,轻轻地读,柔柔地读,读出你对这段文字的感觉来。在指名朗读时,一直要求学生用柔柔的语气来

读。并用一个词来说说感觉,这是一种概括能力的训练和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训练,同时又不着痕迹,浅淡自然。接着,话锋一转,“既然这段文字写的是江中月,那么它一定跟江有关,对吧?请大家找一找,在这段文字当中,出现了哪些带江的词语?” 借用带“江”的词语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进行朗读指导和体会江中水月交融的美景,揭示“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道理。可谓一举数得,学生读到深处,一气呵成。加之王老师的深情激荡,柔美的古曲相称,情境之美,文字之美,音乐之美,相得益彰。 (二)诗中月----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中月有如此多的诗句,怎么上?王老师抓得很巧妙。从诗中找到动词。在提炼动词的时候,体会不同的人对待月亮的不同感受,既完成了对单句诗的朗读和体会,又完成了所有诗句的比较和认识。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极富匠心,错落有致的动词挑选中,诗句的朗诵自然随心,就像是大大小小的珍珠坠落玉盘,在课堂中发出声声脆响。 王老师的总结极为简洁和精彩: “师:大家看,有人因为童趣而——生:“呼月”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体会 我一直都羡慕那些可以在发言是说的条理清晰,理论性强,观点明确的老师,因为我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自己的观点的,只是在听别人发言是明白:啊是这么回事。所以我想知道名师是怎样练就的,名师都在看些什么样的书。所以假期里,读了《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书中介绍了十二位名师的读书经历,以及他们介绍的书。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想要言之有物,就要多读书。想要成长就要多读书。名师们推荐了很多书,我想跟随名师的脚步去读一读。 在教师群体中,总有这样一批出类拔萃者,他们的课堂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教学质量优异,受到各方赞誉;他们充满着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众多的人;他们不停地跋涉探索,找寻着教育的真谛。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名师”,他们是教师身边的榜样,是大家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张贵勇的《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一书,向我们展现了于永正、吴正宪、李镇西、吴非等十二位教师成长的历程,已经从教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事件。虽然每位教师的经历各不相同,性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总能找到这些名师成长旅程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这,正是广大教师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 一、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的、范围广泛的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每个人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都可能成为名师。 为什么读书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王崧舟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第一个转化是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第二个转化是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于永正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内容很丰富,其实是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读书一定要成为自己生活的方式,才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额外的劳役。对有人提出的教师读书要坚守的观点,吴非就很不赞同。他说:读书竟然需要“坚守”,这种局面很可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坚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对痛苦的忍受,如果到了这样的地步,何乐之有?读书对于我,像吃饭一样是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要。 二、阅读有方法,成效见课堂

王崧舟《去年的树》

王崧舟《去年的树》实录 ★于平淡中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 (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一生朗读) 师: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听,一个唱。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评析:直接入题,干净、简洁。故事就这样淡淡道来,课堂也这样平平展开。】 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 师:你猜想了季节的不同。 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人物的心情不同,真好! 生:可能在早上,可能在晚上。 师:那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语猜想出来的? 生:我是凭“天天”这个词语猜想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音乐继续,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夏天、晚上等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优美的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快乐的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树呢——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读后感 从教这么多年,经常参加听课活动,每次听完课,都会有一个评课的程序。评课就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也是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课比听课更为重要,因为从评课时大家思维的碰撞中,会出现更多的思想火花。通过评课,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评课的形式各有各式:有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评课 (常态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考核课);也有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竞赛)等等。参加过不少评课活动, 但是很多时候,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因为觉得自己不知要说什么,从何说起,所以都是以旁听者的身份静静聆听。每次听下来,觉得有很多评课活动都只是走了一遍程序,履行一种形式。评课时都是说一些客套话,不痛不痒,有时草草几句就结束了,根本彰显不出评课的功效和成果。一直都觉得评课只是教研员、

专家的事,自己哪有什么资格去评课呀,先上好课吧,评课离自己太远了,所以也就没有好好地去观照它,深究它。 到了王老师工作室后,学习的内容除了看书、听讲座、写文章、上课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学习怎样评课。第一次听完小姐妹的课,评课时段,王老师说:请工作室的学员先说,大家都心慌慌的,不知所云,更不知从何云,我更是语无伦次,那份狼狈,那种汗颜,那般急迫…… 无以言表。于是,忙不迭中,开始试着去了解评课究竟是什么?评什么?怎么评?评课的意义何在?我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收益…… 这两天一直在看王老师著的《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书,有一句话霎时间跳入我的眼帘,深深揪住了我的心:“评课即评自己”。王老师说:“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评课大体上也是如此,从根本上说,所评之课不过是观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在评课中,你在发现他人的课的同时,也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你在评论课的价值取向时,掂量的其实是自己所秉承的课程宗旨;你在评议谭的实施策略时,反观的其实是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智慧;你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

此前对王崧舟的敬仰,只是停留于“听说”的层面。听说,他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听说,他在讲座中用“剑气合一”来谈自己在语文家园中的安身立命;听说,他的《慈母情深》让课堂温暖着慈母的光辉。种种“听说”在我心中留下了王老师高大的的形象,而且是那种遥不可及的高大,甚至产生了这样念头:这样的老师,他的“课感”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高度不是我这样的普通老师所能企及的,他的风采也只够我们瞻仰的——说白了,就是既学不来,又没必要学的。直到这次,与他的作品《王崧舟讲语文》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大师那妙趣横生的谈吐,那大气的课堂设计和精妙的点拨,并非平地起高楼,这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这坚实的基础完全得益于他爱看书。这回,也算是真正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了。《王崧舟讲语文》一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语文人生,由三篇王老师在三个重要培训班上的讲话稿组成,分别是《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和《“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第二部分:我的语文理念,收录了王老师在自己学校举办的“第三届诗意语文高级研修班”上的三篇讲话稿,分别是《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和《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第三部分:我的语文实践,登出了《长相思》等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重要评课稿。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王老师以“讲”的形式,展示了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语言教学风格。对于我,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强烈地感受到:语文教师当以阅读的姿势伫立。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王老师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他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读书是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自然的。”是啊,王老师确实是爱书之人,据他自己所说,藏书量少说也有七八千册了。在王老师从教的第二个五年,被他笑称为“孤独沉潜”的五年里,他读了大量的书。他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等等。王老师的读书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试想,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爱阅读,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爱上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呢?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王老师无论是谈语文人生,还是谈语文理念,都与谈读书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更让我明白,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它更是为了终身的幸福。“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生命是一条河流,它流动,它吸纳,不断前行中壮大,不断交流中丰富,生命由此而变得开阔、深邃、美丽——二、阅读,让课堂更精彩书中,王崧舟老师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他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备课提出的新要求,他呼唤语文教师的备课应具备新的理念、新的视野,呼吁教师要细读文本。他在其中一次讲座上谈道:“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看了《骆驼态的接纳》,我才知道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按他自己的说法:“细读,魔术般地将短短36个字的《长相思》画成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是阅读,才有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的课堂。每一个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都源自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源自扎扎实实地阅读与思考。在读到对文本细读的概念的理解时,王老师觉得文本细读就应该像朱光

-王崧舟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一、于平淡中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 (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预备,起——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直接入题,干净、简洁。像新美南吉的文字,多一句都不肯,少一句也不行。“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故事就这样淡淡道来,课堂也这样平平展开。】 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 师: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他猜想了季节的不同。 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真好!谁还有不一样的猜想? 生:可能在早上,可能在晚上。 师:也有可能。是的,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春天,可能在秋天;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树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在树高兴的时候;可能在早上也可能在晚上。那么,那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一段话当中的哪一个词语猜想出来的? 生:我在“天天”这个词语发现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一起读—— 生:(齐读)天天。 师:再读—— 生:(齐读)天天。 师:两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音乐继续,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夏天、晚上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对王崧舟“诗意语文”,我早有耳闻,但却知之甚少。在外出培训学习时候,我有幸听到了王崧舟老师的《桃花心木》,从那一刻起我才发现自己从小对语文痴迷原来也离不开那一份“诗意”,二自己的教学中却忽视了这“诗意”中的语文味。于是,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我便毫不犹豫的买下。 其中王崧舟对肖绍国执教的《月迹》、王春燕执教的《猴王出世》、彭才华执教的《凡卡》这三节课的点评,是分别从诗意感悟、文本本位、语文知识三个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的,由这可看出王崧舟的一些所遵循的教学理念。 在《猴王出世》这节课中,虽作为第一课时,但王春燕老师并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分析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这一知识点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以此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并让学生通过结合具体的文本、具体的语言、具体的情景,在自我实践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达到自我意会。如果单从课堂实录上看,也许我们对王春燕老师这节课的评价只停留在从文本出发,重视与教学文本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很明显,我们这样的点评有点流于表层,并未深入发掘这节课的精彩之处。而王崧舟老师对其的点评分别从语言、人物形象、情感体会三个层次对课例进行点评,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王崧舟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言语性,而这一教学理念体现在

《猴王出世》这一课中,则是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简而言之,即是以语言表达为意图,学生的反馈也是语言表达,以文本为基础,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另外,王崧舟认为这节课中成功之点还在于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唤醒意会。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其中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也就是我们说的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王崧舟这本书所作的自序题目即是《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评课就是评自己,是的,评课也许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立竿见影,但是可以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王崧舟《墨梅》听后感评课

技法上重朗读品悟精神上重文化传承 ——听名师王崧舟《墨梅》有感 这两节课,我也听过好多次了,但真的是好课不厌百回听。即使是这周再次去听,仍然很快就被课堂带入了,他们的课总是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特别是王崧舟老师的课,那种宁静、优雅、温婉的感觉真的让人特别着迷。我和张楠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教的不是诗,他教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传承的媒介之一就是——读。刚才张晨、郝建荣老师也都提到了。 诗意便是多情于读。这两节课都是“读”贯穿始终。他们的教学对孩子们学习古诗文起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墨梅》,他从来没说过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来背古诗这样的话,一直是在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融入,学生真真正正的站在王冕的角度,明白他淡泊名利的心,知道他为什么会写出《墨梅》这首诗,感受到墨梅的清气。 张楠老师在刚才的交流中,她的心中仍有“语文要素”的意识。她在交流《山居秋暝》这节课时,能去翻一翻、看一看这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我想这个老师不简单。他能够一边学,一边用,一边思考、一边实践。这也是我们所有老师需要向她学习的地方。每一次的听课,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而收回来还不够,我们还要用出来,将所有的收获与自己实际的教学不断地去碰撞、去揉合,去融会贯通。 刚才她还提到了一个词“语文味”。王崧舟老师曾经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和“书卷味”。那语文味就王崧舟老师讲的这节《墨梅》来说,我也看到了三个词:诗性、意象和文化。 1、学习古诗词还是要以诗性为重,要抛离我们平时理性的、功力的,支离破碎的课堂教学,否则我们还就会以一种隔岸观火的姿态无情地将一首诗所有的意境都破坏掉;而以诗性为重,自然是水乳交融的授课,将古诗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完全散发出来。

王崧舟执教《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直接进入正题,干净、利落!) 2、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么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 生:难过、开心、生病了……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 4、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那是一棵怎样的树?森林里有千万只鸟,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健壮,高大,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

王崧舟老师的课、讲座

王崧舟老师的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第一个片段(生病)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很长3500字,这么长的课文其实就写了一件事。 生:参加毕业典礼 师:时间是 生:昨天 师:地点是 生:学校礼堂 这件事的开头,小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这件事继续往下是这样写的 生读 这件事再往下是这样写的,谁继续 生读 这个骊歌读得非常有味道。这个离歌往往出现在毕业典礼上,往往是五年级的学生唱歌毕业生听的 生读:长亭外,古道边…… 师:是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小说到了最后是这样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什么事情,3500字,就写了一件事 毕业典礼 时间是在 今天

地点是在 学校礼堂 小说里写了爸爸的几件事,一起来看 小说中写爸爸的第一件事,时间 昨天 地点 医院 谁来读一读这个片段 生读 这是小说中写爸爸的第一个片段,发生的诗时间是 昨天 地点是 医院 我想大家不会忘记,这时英子的爸爸已经 病了 他的嗓子是 哑的 身体是 病得很重很重的爸爸用他沙哑的嗓子这样鼓励女儿 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听得出来,你已经把自己放进去了,仿佛这一刻你不是你,你是英子。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讲给女儿听了,于是那叮嘱又一次从爸爸沙哑的喉咙发出来。 生读

当你知道女儿是最后一次读小学,你可能会这样倾述 生读 最后一天,可不能迟到。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他知道自己可能说的是最后的一次话。他这样说道 生读 你们听,这就是英子的爸爸。假如你就是英子,你就在现场。在你的心中会冒出怎样的字眼来形容你的爸爸? 疑惑 为什么? 爸爸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你觉得这时英子是感到疑惑的,好这是你的体会。 在这样的时间里,用这样的口吻在说的,是怎样的爸爸。爸爸的病很重,想象怎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你的爸爸 伟大 伟大这个词何出,也许在英子的心目中,伟大就是最好的词。 你们知道吗?其实所有的词对于英子来说, 知道吗?就在昨天,爸爸讲的每一件事。她上台发言的时候,爸爸曾用他发哑的嗓子,这样读。 生读 爸爸何尝不知道这是女儿上学的最后一天,所以他用他沙哑的声音说: 生读 当她再一次告别的时候,爸爸用这样沙哑的声音读 生读 这是留在英子记忆里的爸爸,却在英子离开的今天,去世了。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第二个片段(上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