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1、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学校全体学生,特别是处

境困难的学生提供获得适应今日与未来生活能力的专业性服务活动。

2、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包括:

1)为全体学生提供的发展性,教育性或者预防性服务

2)为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补救性,改善性服务

3)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

3、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了解)通过促进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来达到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即协助学生为现在居住的

世界与未来可能面对的世界准备他们自己,使学生获得良好与幸福的人生。

4、学校社会工作以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成长中的青少年是指6岁至18岁人群)

5、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特征:以优势视角,需要取向,潜能挖掘为理念。

6、资源连接行动表现:在对学生问题或需要的评估,行动系统和目标系统的确定以及协助学生建立支持系统等环节上。首先,在对学生问题或者需要的评估中,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和学生案主本人及其相关的老师,学校其他人员,同学,家长,亲戚,邻里及社区人员的接触与沟通,将所得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处境;

其次,确定了学生案主的困境,问题表现及需要后,就要确定需要改善的目标系统和需要协调的行动系统,那么,学生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与目标系统与行动系统的具体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

最后,在介入的环节,需要工作者帮助学生案主连接可以运用的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7、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有不同的地方:

1)服务的平台不同: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学校为服务的平台,是在学校里实施的专业服务,它将受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学校文化,教职工的认可及配合等因素影响,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以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为依托,有时也会借助不同的平台,但机构的制约性大,其支持与配合的力度相对也大些。

2)服务范围不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校,这个群体是青少年的主流人群,他们接受正规的教育,享受教育资源,生活的主题是学习,而青少年社会工作,虽然也会在机构接受在校学校及家长的求助,但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非在校学生,他们或是社区闲散青少年,流浪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福利机构的残疾青少年等,他们被理解为边缘青少年,是弱势中的弱势群体。

3)服务对象和内容的重点不同:学校社会工作需要全面的服务,包括发展性,预防性,治疗性,矫正性等各种功能的服务,相对而言,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建设性的服务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作,而青少年社会工作因其主要服务对象的不利处境,更多的是补救性,治疗性或矫正性的服务。

4)服务运营机制的不同: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学校社会工作有三种运行机制:

一是社会工作机构派出驻校社工,被派出的社会工作者按规定的时间进驻学校,为学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其人事关系隶属于服务机构;

二是学校以项目制的方式购买服务机构的服务

三是学校自己招聘社会工作者,这三种情况各有利弊。

青少年服务机构只是一种运行模式,以机构为依托,借助不同的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服务。

8、学校不同的专业助人者之间的关系

9、列维《社会工作伦理》一书中写道: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10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的功能:

1)促进学生学业的建设功能:

在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学生的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的解决,困境的改善,无疑可以消除其精神压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业中,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及知能的积累。

2)学生基本权益的保护功能:

学校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消除学校中一切不公平对待学生的因素,帮助校方及教职员树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真正意识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学习权利,自主权利等不容侵犯。

3)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功能:

社会工作服务可以通过环境介入帮助消除或减少其诱发因素,通过直接提供教育性,辅导性的服务,增强学生的抗御能力,从而消除或减少问题的发生。

4)学生身心障碍的治疗功能: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地治疗。

5)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正功能:

通过专业的方法对明显违反道德及社会规范的行为,犯罪行为等对学生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造成破坏性影响的行为及时评估,实施矫正,从而使其返回正途。

6)学生支持资源的连接功能:

社会工作者在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的工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媒介的作用,尽最大的努力为其寻社会支持资源,并建立连接,使受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不是孤军作战。

7)促进学生成长的发展功能

通过小组工作及各种有规模的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质和成长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向善,向美,充分调动其学习知识,帮助他人,贡献社会,完善自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向着卓越与美好的境界发展,成长。

11、学校社会工作队学校,家庭及社区的功能:

1)学校社会工作队学校的功能表现:

通过社会工作者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介入和良好行为的培养,以及师生关系的协调,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通过对学生基本权益的维护以及对学校不良状况的介入,促进学校实现民主与工作,通过搭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平台,帮助学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学校社会工作队家庭的功能表现:

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家庭探访以及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增强家庭对子女的教养功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通过社会工作的帮助,使子女健康成长,满足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增加家庭功能。

3)社会学校工作队社区的功表现: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减少青少年在社区中的不良行为发生,消除社区的安全隐患,在学校社会工作的帮助下,青少年可以成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通过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协调与沟通,增进社区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2、美国是学校社会工作产生最早、发展最完善的国家。

13、标签理论: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本质的,绝对的偏差行为,偏差行为之所以存在时因为社会上的某些成员用规范对某些其他社会成员加以制裁,人为地贴上标签的结果。

14、失范理论:失范就是人们在运用制度化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所出现的偏差行为。

15、亚文化理论:偏差行为所遵循的也是一种规范,只是这种规范是不同于主文化的亚文化。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与这种文化中,就会习得并自觉遵从这种亚文化。与这种亚文化接触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接触越深入就越容易习得并认同这种亚文化,尤其是这种群体中的新成员和下一代很容易受到这种亚文化的影响。

16、心灵,自我和社会是米德符号互动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17、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

本我,即生理我,是与生据来的最原始的系统,它由欲望和冲动构成。

自我:是本我的部分发展,是现实化的本我,是在与他人交往中了解自我的存在,自我意识以及他人的关系,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通过参与和融入社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准则,禁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

18、认知理论对学习社会工作的启示:学校社会工作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对于那些有偏差行为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导。

19、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有四个环境系统影响人类行为,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及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包括:家庭,亲属,邻里社区,学校,老师,同学,特定情境,学生,心灵。

中观系统包括:社区与家庭,学校与家庭,父母与家庭,社区与家庭

外观系统包括:教育行政机构,公共机构,父母的雇主

宏观系统包括:大众,政府,政治,市场,经济,媒体,文化,社会保障,福利。

20、社会工作实务原则: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视个人与家庭所经历的问题与困境是环境资源的不同或障碍,是多元因素构成,并非单一的个人病态归因,要多元介入。

2)介入时应善用案主个人的生活经验及其非正式支持作为介入的切入点

3)介入时切记生态世界中有关部分的改变能影响或者连带其他系统的改变。

22、学校社会工作学者埃德森提出了四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

分别是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会互动模式,社区学校模式

23、在社会变迁模式中,学校社会工作者扮演以下角色:

1)倡导者:搜集有关信息,对学校存在的制度和机构的政策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母的并非嘲讽和非难学校机构,是希望其能改变不合理的部分。

2)辩护人:学校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与学校机构的当权者进行交涉,以解决服务对象所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通常是直接争取服务对象希望能够得到的利益。

3)赋权者:如果服务对象的利益需求被学校体系所忽视,学校社会工作者就应该致力于帮助服务对象理解自身的环境,并通过倡导、呼吁及有组织的活动协调服务对象改善自己的学习成长环境,赋权同时也致力于保证每嗰学生,不同学生群体之间能公平地分配到资源和权利。

4)教育者:向服务对象传授有关信息和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和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

5)咨询者:为学校机构在制定,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上做到科学,效率,公正。

24、中国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以小组工作为介入点,以社区为介入的辅导平台。以个案工作为深入手段,以需要为本的介入取向。

25、学校小组工作指学校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在小组工作的价值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小组动力,协助学生组员在小组中汲取他人的经验,以解决自己的困难,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促进自我成长的专业服务。

26、处于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其心理发展历程有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既想独立又具有依赖性。

27、学校个案辅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接纳尊重,呼唤自尊。

表现接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发展的观念。

第二,温暖的态度

第三,积极地关注

2)真诚信任,良性互动

第一,真实的自我

第二,开放坦诚

第三,避免真诚的误用。

3)维护自觉,灌注希望

28、学校个案辅导的注意事项:

1)避免学校个案工作“德育化”

2)避免学校个案工作“心理化”

3)避免学校个案工作“形式化”

29、与个案工作相比,小组工作主要针对共性需要和发展需要求,适合青少年的成长要点,加之小组工作形式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创造性和活动性。

30、学校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

1)从小组工作本身来看

·学校小组工作中要适当运用开放的态度和方法,如小组目标的确定等鼓励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认同小组,更加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从而有利于小组目标的改变。

·小组工作计划要注意灵活应变,小组工作相比较起来有更大的不稳定性和情境性,学校社会工作者要视实际情况,灵活变动计划,使得小组工作效果达到最佳。

·小组的活动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既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爱好,又要适合小组的性质,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小组目标的顺利达成。

2)从小组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来看。

·小组工作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的心灵成长,切忌坚持学校为本,不可以小组工作为形式完成学校,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这样就会失去小组的意义价值。

·学生为主,教师辅导。学生是小组的动力,学生需要是开展小组工作的前提,坚持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核心,学校社会工作者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

·强调心灵分享,淡化比赛竞争。学校工作教育教学被赋予了浓厚的功利色彩,排名,精力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手段,小组工作的本质不具有热河功利情绪,它是心灵与心灵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分享,成长的辅导与支持,任何功利性因素都会消解小组成员的情感。 31、认知行为治疗法观点:

认为人们的困扰源自于本身的非理性思考,而非外在世界的影响。人们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特质,人具有改变认知,情绪及行为历程的天赋能力,人们的感知和如何建构自己的经验决定了他们的感觉和行动。

治疗者通过戒奶,温暖,同理的态度,避免采用权威的治疗方式,引导当事人以尝试错误的态度,逐步进入问题解决的历程中,通过探讨想法的可信性,减轻问题的严重性,教导当事人“学习如何学习”,与当事人建立起“治疗的合作关系”,协助其认知自己的“规则,前提,信念”的思考模式,并落实信念形成历程中取得证据的步骤,以跨越“认知的陷阱”,以改变原有不良的想法。

32.、艾里斯的理性情绪治疗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明显交互作用及因果关系,认为情绪困扰(包括悲伤,懊悔和挫折的感觉不同)主要是非理性思考的产物。他认为个体的不良情绪或行为问题,不是直接由外界事件导致的,而取决于个体的观念与信仰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一外界事件。

33、抗逆力:即有些生活在高危环境中的儿童,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不但没有被危机和挫折压垮,反而能够自我调整,克服危机,发展良好。 34、抗逆力轮

35、对于专业人士必须具备的特征,威廉·威肯登曾提出了四个重要方面: 第一,从事“第一类型的活动”:有高度的个人责任感,在某个特别的知识领域中,使用特别的技巧来解决问题 第二,具备“服务的动机,拥有某种回报,但绝不是营利性的”

第三,具备“自我表现的动机,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能够寻找乐趣和自豪感,并自愿承担为工作制定的品质标准。 第四,

“在自己专业理想和标准的指导下,通过分享技术知识,无偿提供社会服务,来实现社会责任感,以回报社会赋予自己的特殊教育和社会地位”

35、学校社会工作者对家长的工作职责 1)访问,会谈与沟通 2)提供支持与合作 3)为家长提供咨询

36、学校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的工作职责 1)社区动员 2)社区联络

3)社区支持

4)社区规划

5)社区项目

37、应对考试焦虑,社会工作的相关介入:

1)认知引领:

·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端正考试动机、要使得学生认识到考试目的是检验学习的质量,使教育者与学生双方都能从考试中总结教与学的经验教训,对学生来说是对自我学习态度与能力的检阅,可以由此调整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完善。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平常心应试,消除考试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平时努力学习,克服学习中的难点,彻底吃透笑话教材,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信心十足,从容应试,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临时考试时必然紧张焦虑。

2)个别辅导: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克服“怯场现象”。由于考试时产生怯场的现象不同,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给予相应的辅导。除了从心理消除应试的焦虑外,还应从应试的技巧方面进行指导,考试前针对全部学生的实际进行集体辅导,同时针对个别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是消除考试焦虑的有效措施。

3)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协调作用

社会工作者不能忽视与家长的沟通,要使家长理解引起考前焦虑的第四个愿意,让家长明白考试的目的,給孩子一个适当的期待也是相当重要的。社会工作者扮演一个政策倡导的角色,积极呼吁政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打破单一应试教育对孩子的约束。

38、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教育活动中相互交往互动而形成的。

39、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1)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考试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自觉性低,基础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

3)过分看重分数。许多老师和价值十分关注学生的分数,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好坏,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4)人际交往问题:

有些学生常常与同学产生矛盾,又不能很好地处理,导致被孤立,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厌学心理

5)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该怎么去学,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知识机械地应付。

6)学习负担过重。父母望子成龙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

40、转学生通知面对的问题:

1)同辈群体的接触问题

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参与团体生活,被接纳认同,获得归属感的需要。而转学使他们进入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新团体对于新的介入者往往有种冷漠,观望,忽视甚至敌视的态度,使转学生在初期可能有种寂寞,无助,鼓励无援的不良感受。

2)教材教法的适应问题

教材是基本通用的,但是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讲授的重点以及教学方法,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转学生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可能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渐适应

3)学校规范的认知与遵循问题

转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往往错过新生训练的机会,也无人在这方面给予指导。因此,转学生通常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在观察与摸索中去学习适应校规的要求。

41、大考前社会工作者相关介入:

1)在针对个别同学的时候,可以运用个案的方法,帮助其调整自我认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运用一些自信训练,放松训练。其中理性情绪疗法以及系统脱敏法在这些个案中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2)在针对班级或者年级时,可以通过讲座,宣传品的形式帮助同学调整心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以及应试技巧等。

3)社工可以与班主任以及家长协商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平静和自然地学习氛围,以免影响同学们的情绪。

42、重大创伤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看案例P213)

1)主要采取个案辅导,给予案主积极关注,处理案主情绪问题,使其释放极端情绪,不断给予情感支持,并帮助案主运用正确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影响其生活的事件,在此基础上,帮助案主发现新的应对行为,从而得以成长。

2)等案主的情绪平伏后,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将有着相同的或者相似经历的学生组织成为一个小组,在小组中让他们彼此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力量感,同时可以增多他们独立面对困境的经验。

43、价值观: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根本看法,是个人据以评价和区分好坏的标准,它可以推动并指引个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

44、儿童虐待:一般指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摧残儿童身心的行为。

45、儿童虐待的方式

1)身体虐待:对于儿童施加形成身体外伤,或者有可能造成伤害的暴力。

2)性虐待:猥亵儿童行为,或者让儿童从事淫猥的行为

3)疏忽照顾:长期忽视儿童的基本需要或者长时期放任不管,以及因不履行抚养职责,而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的行为。

4)情感虐待:以上带有上述3种虐待行为为条件,由于抚养者的言行和举止而引起孩子的不安,恐惧,无视或者拒绝孩子,用语言反复伤害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其他的兄弟姊妹比较明显地怠慢等

46、学习障碍:由于种种不良因素造成儿童学习上的失败。

47、帮助学生排除在学习上的感知认识障碍,需要从生理排查,认知和行为训练及调整对学习的认识(观念)三个层面介入。

48、人际交往障碍:也叫人际关系障碍: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学生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丧失,人际关系建立受阻的现象。

49、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网络成瘾的介入(了解)

·学校社会工作队学生网络成瘾的介入遵循优势视角,需要取向,增权视角的理念与原则。

一)对学生个人的介入:

1、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

1)接案会谈,外展接触约谈。

2)网瘾诊断,需求评估

3)原因分析

4)拟定服务计划

5)实施介入

6)坚持评估

2、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

在安装进行个人介入的同时,组织有同样需要的网瘾治疗小组,通过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帮助案主进行改善。

二)对家庭的介入

1)通过与案主沟通,家庭访问或者约谈家长,了解其家庭状况,对其家庭功能进行评估。

2)与服务沟通孩子的情况,共同分析导致孩子网瘾的因素,帮助父母觉知自己的责任。

3)与父母沟通对案主的服务计划,明确价值应承担的配合工作。

4)指导价值帮助孩子规范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督促。

5)鼓励,指导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学习对孩子表达尊重,理解与关怀,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6)组织网瘾学生家长小组,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家长提升教养功能。

3、对学校的介入

1)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协助网瘾学生融入班班集体生活

2)与学习有关人员沟通,协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康体活动和人际交往机会,丰富校园生活,帮助学生结成友善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3)促进校规管理制度的完善,班主任老师对缺勤的学生要做到及时了解,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及时发现及时介入。

4、对社区和学校周边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者应经常访视社区和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外展社工服务,同时,通过与“网吧”老板的沟通,达成支持协议。例如,在学生上课期间,不允许学生进入,规定青少年上网时限等。

5.、对社会环境的介入

要经常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建言力行,推进政府晚上网络管理机制,对网络,“网吧”

等相关组织机构进行科学化管理,采取可行性措施,提倡“绿色网络”观念,促进社会大众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50、自我接纳:个人对自己想法,期望,行为以及个性特征的接受和悦纳,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51、自我实现:个人追求实现自身的潜能与能力,不断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完成与自己能力或者潜能相称的一切的过程。

52、针对学生急躁情绪,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以下服务:

1)通过个案沟通,促使案主觉知,承认,接纳自己的急躁情绪

2)通过个案沟通,肯定案主的学习动机,表示对学生急躁情绪的理解,告诉案主,之所以会产生急躁情绪,是具有较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主观动机,这是一种积极地对待学习的态度。

3)通过适当的沟通技巧,让案主意识到急躁情绪对自己的学习有负面影响,应该排除负面情绪。

4)协助案主学习放松,疏导急躁情绪。

5)将有急躁情绪的学生组成小组,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设计需要设计的精细活动,让组员在体验中放平心境,帮助学生学会以平静的情绪应对学习中的压力。

54、治疗考试焦虑症:

一,学校社会工作队环境因素的介入

1)对家庭的介入:

工作者可以与家庭商议制定“家庭支持契约”,协助家长为孩子提供支持。

2)对学校的介入

可通过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制定“老师,同学支持契约”,协助班主任老师与同学对学生提供支持

2、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个人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者直接帮助考试焦虑的学生有三种心理调节手段

1)协助学生案主进行自信训练

2)协助学生案主学习掌握放松身心的方法

·帮助学生进行肌肉放松训练

·帮助学生进行呼吸训练

·帮助学生进行冥想放松

3)运用系统脱敏法帮助学生案主进行脱敏治疗。

·方案设计步骤

⑴方案目标:

根据服务存在的问题(这里是指具体问题)来设定目标,由于问题一般不是一个,因此目标也不是一个。

⑵方案实施策略:

根据具体问题设计实施策略:

⑶方案执行:

首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和参与者做好沟通与协调,鼓励他们按时积极地社会工作者安排各项活动;

其次,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与各方面做好交涉;再次,在为参与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监督执行进度,出现危机及时处理;最后,鼓励参与者在社区中将所学进行推广,惠及更多的社区居民。

⑷方案评估: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其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都要对方案执行情况、参与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社区活动的成效评估和过程评估。

案例1

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城郊接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社区聚众滋生事端,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请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份青少年社区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城郊接合部的城中村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其中不少家庭,父母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与成长;文化程度低导致其以粗暴的教养方式对待子女。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流落社会了。他们往往平时无所事事,在社区中游荡,寻衅滋事,成了社区乃至社会团结稳定的定时炸弹。

该移民社区的青少年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⑴性格比较散漫,组织性、纪律性差,可能存在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倾向;⑵由于父母忙于为生计奔波,使得子女缺乏必要的管教和帮助;

⑶由于家庭条件受限,移民子女无法继续学业,又无一定技能以竞聘工作,导致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对未来缺乏希望;

⑷在缺乏家庭和学校的管教后,朋辈群体成为其唯一的精神依靠和寄托,一些不良群体的影响导致其在社区中横生事端。 2.方案设计

⑴方案目标:

协助改变该社区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家长与青少年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家庭和谐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就业辅导和技能培训,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好准备。

⑵方案实施策略:

①开展移民子女小组活动,为他们提供朋辈支持和愤怒控制的技巧。在移民社区中开展愤怒控制小组,在朋辈互助的条件下,帮助其了解偏差行为的后果以及学习愤怒控制的技巧。

②充分利用街道、居委会资源,展开技能培训班,为移我子女提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场所。社会工作者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定期为移民子女提供课业辅导,使其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此外,移民子女无所事事并非完全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技之长。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街道和居委会的资源,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班,帮助移民子女习得一技之长,并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手艺谋生,主动就业。

③在社区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移民子女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提升自我效能。移民子女由于受到社会歧视和一些不公正待遇,往往存在自卑、漠然、自我价值感低等特点。社会工作者可针对这些个性特征,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就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或者在社区中开展活动。当他们的计策使得社区成为更好的生活空间时,他们会感到自我价值的提升,从而使得自卑感降低,自信心增加。此外,由于移民社区人员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是一些社会问题的死角,青少年也容易受到城市亚文化的侵蚀。社会工作者也可根据这一特点,组织青少年在社区中开展例如“禁毒”知识宣传等活动。

④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移民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移民子女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他们也因为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无法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将这类家长组织起来,根据他们工作时间的特点,定期开展亲子教育方面的指导讲座,提升其对子女管教的关注度和沟通技巧。

⑶方案执行

首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和参与者做好沟通与协调,鼓励他们按时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其次,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与各方面做好交涉;再次,在为参与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监督执行进度,出现危机及时处理;最后,鼓励参与者在社区中将所学进行推广,惠及更多的社区居民。

⑷方案评估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其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都要对方案执行情况、参与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社区活动的成效评估和过程评估。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学校社会工作 学生小良,初中二年级时从农村初中转学到某市一流中学。上学第一天因为将字典放在课桌下面查生字,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从此瞧到语文老师就害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她觉得过去学校的老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比不过她们。一个学期下来,她只认识两个新同学,不敢与新同学玩。她感到胸闷、憋得慌,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上学。每天上学前她都说胃痛,不肯到学校。经医生检查她的胃没有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障碍。第一学期,她陆陆续续到校不满50天。父母出于各种原因考虑,还就是希望她留在现在的学校上学。于就是家长请求学校帮助。 1、接案:建立关系 小良的父母找到学校帮忙,班主任因此找到学校社工,希望社工能够帮助小良。社工第一次见小良就是就是学校的社工站,当时小良就是出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并有种想逃离的感觉。小良一开始就是处于抵触状态,但当社工说起有没有喜欢的运动时,她表示自己很喜欢打篮球。社工对小良的情况了解完后,与多方面沟通后决定开案。 2、预估:收集资料 (1)家庭情况 小良的家庭就是普通的一家三口架构,小良就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父母就很重视对她的培养。家庭生活水平一般,但父母还就是会尽量满足小良的要求。最近由于父亲工作转变的原因,小良一家三口从原来的农村地区转向了大城市,父亲也希望可以乘机为小良制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为小良转到一间一流中学。 (2)学校情况 小良所处的新学校就是该市有名的中学,学习氛围很浓郁。小良刚转到新学校就感觉新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压抑,新同学也不像以前的同学一样。同学大多数十分重视成绩,下课放学都只忙着读书、上补习班。新老师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每天布置的作业对于小良来说就是很繁重的。 3、计划:问题分析与目标设定 (1)问题分析 小良的学习、交际以及适应新环境面临困境,由于小良从农村中学转学到某市一流中学,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担心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心理障碍的问题。 小良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上小学、初中,之后转入某市一流中学,学习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就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产生的。 其一,在新环境里,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小良特别害怕老师,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学校的老师对小良缺少了解与关怀鼓励。因此出现觉得现在的老师比较凶,过去学校的老师好。 其二,由于学习基础比现在的同学差,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总担心自己比不过她们,抗挫折能力较低,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因而产生学习压力。 其三,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上同学,因此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进而影响了与同学的交往,人际交往面非常窄,不敢与新同学玩,因此会产生孤独,不能融入新环境。 其四,由于难以融入新环境,人际关系不良,因此感到胸闷、憋得慌,从而想逃避现有环境,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训练题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训练题 关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考试的说明 (一)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入场(纸张由各地方电大统一发放,可于纸张正反面上记录知识要点)。 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名词解释题(4道题,每题5分) 2.单项选择题(8道题,每题1分) 3.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且选项中必有一个错误选项,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少选每个选项得1分。每题3分,共4道题)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案例分析题(1道题,30分)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工作行政P5第一段第三行开始2.正式沟通P122第二段3.志愿者P262第三、四段 4. 目标管理是一种将工作转化为目标,以目标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的管理方式。5?横向沟通 P123第五段第一句6.激励P165第二段前两句 7.社会服务机构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有需要的服务 对象提供专门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组织。8 .社会工作督导P268第一段9 .非正式沟通P122第三 段第一句 10 .正强化P174第三段11. SWOT分析是指把对机构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机构重要的战略机遇,它是综合考虑机构内外部环境变量,以此来选择机构战略。 12 .社会服务机构行政计划P78中间一段倒数第三行 13 .使命P27是社会服务机构存在的理由,是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应当担当的角色及履行的责任。 14 .需求评估P304第三段15 .负强化P174第四段16 .冲突控制P190最后一段

社会工作者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工作的含义:非盈利性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2.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普通、行政、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助人活动、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1.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困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2.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 4.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扩大的对象。 2.社会工作的五大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年龄层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特殊人群)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服务领域)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间接服务角色。 2.直接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 3.间接服务:管理者、资源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4.社会工作者知识化基础:理论、政策、技术、文化。 5.能力要求:技术、文化、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简单了解)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国际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 2.六项基本原则(是根本性,但不具体化,不适用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等。 3.中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内容: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五个方面的看法。 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伦理主要六点内容:对服务对象、同事、机构、自身、本专业、全社会。 2.社会工作伦理难题:保密问题、情理合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觉原则和家长制。 3.七大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 4.专业守则四大作用:保障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5.社会工作守则十二项内容:尊重对象的权益、严守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尊重同事的工作、恪守公私界限、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发展专业、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共福利、共同执行守则。 第三章第一节人类行为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层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小学学校社工服务方案

小学学校社工服务方案 为了能够让学校社工融入学校环境,使社工服务尽快得到落实和步入正轨,服务有需要的老师学生,发挥社工存在的功能,以及将社工尊重、平等、信任、理解等价值理念和学校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具体如下:第一阶段社工上岗阶段 一、时间安排:8月30日—9月15日 二、工作量化目标:完成建档咨询10个,完成教师节宣传教育活动1个、家长教育活动1个、工作年度计划一份、电话联络家长30人、学校例会2次、制作社工宣传展板1块、工作预报/月报1份 三、工作细则 入驻准备:社工提前2天入驻学校,与学校领导协调分管事宜、住宿、用餐等细节。 学校日常行政安排/咨询工作:社工按照岗位需要,配合用人单位(进驻学校)做日常行政工作。如整理档案资料、收集团委信息等。在这个阶段里社工熟悉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校工作的规律,为以后开展本专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宣传教育活动:教师节是社工进驻学校后第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也是社工向全校老师学生介绍自己,展现自己的一个机会。所以在教师节这天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感谢师恩的活动是社工为今后学校服务打响的第一炮。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引导

学生为老师制作祝福展板,也可以是挑选个别班级进行以老师为主题的讨论分享活动,活跃学生思维,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家长教育活动:社工的工作离不开和家长接触,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一进入学校就举办一个生动的亲子教育课堂,是希望家长在学习如何教养孩子之余,能够理解社工的视角和观念,赢得家长的信任。 电话联系家长:主要是在举办了家长亲子课堂之后,收集能从家长那里得到反馈,发掘家长层面的需求,影响家长观念,和家长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携手努力。 其他工作:参加学校例会是为了用最便捷的方式与学校老师领导熟络,让学校老师领导熟悉社工了解社工才会支持社工的工作。并且参与学校的例会也可以让社工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模式。制作宣传展板是为了让全校师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社工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模式。宣传展板也是比较有效的宣传社工的手段。 第二阶段学校社工服务探索阶段 一、时间安排:2013年9月16日—11月15日 二、工作量化目标:完成咨询建档10个,新开个案3个,班会主题活动16期,团康活动2个、一年级新生适应小组1个,家访20户,电话咨询或联络30人,工作预报/月报2份,学校例会8次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测试 1、关于社会工作的内涵,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A、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 C、是一种和志愿者活动相同的慈善活动 D、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正确答案为、C 2、关于社会工作的功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服务于困难群体 B、促进社会和谐 C、营利 D、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正确答案为、C 3、下列关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服务对象和服务社会两个层面的目标 B、在服务对象层面上,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和促进能力发展 C、在社会层面上,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D、社会工作的目标分为服务机构的目标和社会服务的目标 正确答案为、D 4、关于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B、可以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 C、只是那些在物质方面遇到困难的个人 D、随着社会发展而扩大 正确答案为、C 5、下列关于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只扮演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角色 B、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牙要是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和倡导者 C、从间接服务的层面来看,其主要角色包括管理者、资源争取者、政策影响者和研究者 D、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包括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和间接服务的角色 正确答案为、A 多项选择 1、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有() A、是一种职业性助人活动 B、注重专业价值观 C、强调专业方法 D、营利性 E、多方协同 正确答案为、A,B,C,E 2、对整个社会而言,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有() A、维持社会秩序 B、促进社会和谐 C、推动社会革命 D、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E、促进社会公正 正确答案为、A,B,E 3、关于社会工作者,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助人行动的主体 B、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 C、不只是一个个体概念,也是一个群体概念 D、只是指单个的社会工作者 E、他们的素质、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工作成效 正确答案为、A,B,C,E 4、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其中主要包括() A、理论方面的知识 B、政策方面的知识 C、技术方面的知识 D、文化方面的知识 E、上述ABCD四个选项中不全是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构成部分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0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西方社会工作是在慈善救助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友善访问员的出现 B.社区睦邻员的出现 C.受薪社会服务者的出现 D.志愿服务者的出现 2.社会工作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下列属于社会工作早期服务对象的是( )。 A.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 B.患职业病的员工 C.极度贫困的农村社区 D.遭受工业污染的社区 3.某地遭遇洪水袭击,很多房屋被冲毁。有关部门决定将部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暂时安排到其他地区生活。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些群众不习惯新居住地生活,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这说明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 )。 A.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 B.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资源 C.做好服务对象的思想工作 D.评估服务对象需要 4.老王失业在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妻子和儿子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老王感到无脸见人,待在家里不愿出门,和妻子、儿子也时常发生冲突。社会工作者小李在家庭走访时,发现老王为人踏实,身体状况良好,对家庭也很有责任心。小李与辖区内的一个超市主管多次联系并争取,为老王安排了一份临时工作。在上述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 )。 A.行政管理者 B.资源争取者

C.服务研究者 D.政策影响者 5.下列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者应将资源投放给有潜能的人 B.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是让人们适应社会,而不是改变社会 C.社会工作者应用统一的标准同等对待不同的群体 D.个人应发挥潜能以实现社会功能,从而完成自我实现 6.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助人自助的含义是( )。 A.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的同时也帮助自己 B.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促进自立 C.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D.服务对象也有潜能反过来帮助社会工作者 7.社会工作者陈某在采用精神分析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服务对象是自己儿子所在单位的主管。面对这种情况,陈某应该( )。 A.利用此机会接近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工作关系 B.终止提供服务 C.征得服务对象同意后,将其转介给其他同事 D.与儿子核实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 8.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下滑,出口贸易下降,许多工厂倒闭。失业民工纷纷回到家乡谋生。负责农村社会工作的周某,把募捐来的有限物品分发给生活难以维持的民工。村子里原来的贫困户对此不满,觉得回乡的民工获得了优先服务的机会。周某便召开大会,向所有村民解释。上述过程中周某体现了社会工作伦理中的( )原则。 A.公义与正义 B.差别平等 C.改善生活质量 D.真诚开放

农村社会工作期末考试题

农村社会工作定义:就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农村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小女人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与村民的同行、广泛参与和增能,倡导政府的社会政策改变或使政策更符合农民的真实需求,减少社会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通过费正规教育和医疗保健等项目的推行,以使村民获得与其生活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通过对村民提供个人、家庭、小组等直接支持服务,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以适应社区重建的需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目标。 特征:一、以特定的农村社区为基础:一项制度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系统为基础,与系统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农村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与功能发挥,必须以农村社区为基础,依据农村社区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社区结构等,掌握你们的思维及行动方式,在此基础上与社会工作的抓也理念结合,发展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方法与技术,这是其首要特征。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与市民相比,你们自身的特殊性是想而易见的。发展上的不平衡性,致使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农民的影响很大。三、方法的系统整合性:由于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农村社区的差异性,在开展具体实务工作时,不是简单的将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移植到农村社会中,而要注意各种方法的整合。四、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别等,决定了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从文化多元主义的角度而言,指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差异。另外,还指不同地区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干群关系差异性很大。 功能:一、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农村社会功能:通过农村社会工作,对已经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问题产生的个人及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社会功能。二、配置社会资源,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包括配置农村社会工作本身的资源;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三、预防农村社会问题的发生。农村社会工作者一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警,提高农民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四、促进农民潜能的提升。农村社会工作者相信农民的潜能,致力于通过提升他们的能力,使农民摆脱困境。五、促进农村社会的动态稳定。农村社会工作者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常常扮演调和及疏导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DOC)

第一章——第二章 单选题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 D )。 A、为人民服务 B、慈善和爱心 C、科学知识 D、利他主义 2、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C )。 A、尊重案主 B、引导案主 C、助人自助 D、为案主提供服务 3、下列对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 )。 A、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B、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C、社会工作是对被救助者物质上的扶助 D、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 4、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表现为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B、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双方面的 C、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 D、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 5、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6、在中国,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受“自家人”的帮助,实在行不通了才会选择接受“外人”的帮助。接受“外人”的帮助对讲“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会欠下很大一笔人情债。由此,在开始与案主接触阶段,下列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中哪个是错误的?( D ) A、建立信任 B、扮演的社会角色 C、平等的地位 D、协助案主运用其自身的内部资源 7、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品质,有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但不管怎样,他有权成为他自己,他有权这样去想这样去做。这意味着( A )。 A、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B、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学校社工服务计划

学校社工服务计划 篇一: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书 一、服务学校背景及需求评估 ·学校背景介绍 通过对晨光中学的资料收集分析以及实地的考察,可以了解到晨光中学为某二线城市普通初中。该学校位于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是一所从初一至初三年级共15个班约650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学校规模并不大,也并不是省市重点学校。该学校前身为某工厂的子弟学校,工厂经营不景气,后学校与企业分离编入社会,学校师资实力较弱,有待提高,每年的升学率较低。特殊的背景使得该学校的生源较多样复杂,其中主要是工厂子弟、家庭较困难的低保户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辖区划分来的学生以及部分家境尚可但成绩较差的学生。·需求评估 鉴于该校生源的构成情况、教育实力以及往年情况,该校的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可能是毕业直接工作或是进入技术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以及同父母一起在城市务工等,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很少。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就已经明了了以后的出路,因此对待学习生活比较消极。他们大多把读书当做是一种应付,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待学习并不认真,造成不良的学习氛围;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同会造成班

内的贫富差距大,由于学生尚且年幼,三观并不成熟,对学生自尊有伤害,条件较差的同学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初中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尤其是对于刚刚来到新的环境的初一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老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与引导也有不足,缺乏比较系统集中的培训。 因此该学校的师生的需求可总结为: 学生方面:1、需要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尤其是学习生活方面;2、自信心的提升; 3、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老师方面:对于学生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家长方面: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不良情绪的疏导。 通过社工协调三方联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工作对象 本次学校社会工作确立的工作对象为该校初一的某班级。该班级为该年级平行班中的一个,该班级的学生囊括了上述的各种典型生源。该班级也存在上述的学习氛围不佳、班内学生家庭条件差异大并且存在孤僻、不擅与人交往的学生等。 对该校进行的服务将会以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相结合的形式根据需要灵活展开。·服务前准备 在对该校展开服务之前,作为社工,我们将会与该班级的班主任、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同时,也会在学生中进行问卷以及现场提问的调查,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实务 期末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道题,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爱情产生得最基本得前提条件与基础()。 道德义务 道德责任 √性爱 情爱 (2)下列各项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直接目标得就是(). √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与自我认同 建立妇女得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得孤独感 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解决妇女得实际困难与需要 (3)社会工作者小王受区妇联委托,在其服务得社区开展受虐妇女得服务需求调查。受虐妇女们受到“家丑不能外扬"这一传统观念得影响,最初不愿接受小王得访谈。在小王得关心、支持与不懈努力下,受虐妇女们终于敞开心扉,讲述她们得受虐经历与应对策略.受虐妇女们得讲述反映了她们得()。 √感觉性得需求 规范性得需求 表达性得需求 比较性得需求 (4)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首先应()。

给予生活得合理安排 (5)很多妇女受到家庭暴力不报案,或者没有得到及时得救助与干预,以至于演变成严重得致伤、致残与致死案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对家庭暴力得认识,而法律中又没有制裁家庭暴力得具体条文规定。如果针对妇女得家庭暴力开展干预,通常需要妇联、公检法司、医院卫生等多个机构得合作,采取综合干预与解决问题得策略.但就是,各方得合作到目前为止缺少相应得政策与法律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得工作环节就是(). 倡导 (6)某老旧小区失业、低保人员较多,便民设施缺乏,居民日常生活不便。社会工作者分析了社区得具体情况后,与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开设便民餐车与家电维修点,既改善了小区便民设施少得状况,又开发了就业岗位。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得社区工作方法就是()。 社会策划 (7)默斯坦得“刺激--价值-—角色”理论认为,刺激阶段主要就是()。评价对方就是否符合自己得角色期望,在各项生活方面就是否与自己一致. 考虑双方得心理需求与价值观 √主要就是以感官信息,如外貌、年龄、种族等决定就是否建立关系比较双方得价值观就是否相似 (8)惩罚分为正惩罚与负惩罚,下列属于正惩罚得就是().

社会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社会工作者:学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一、任务中心理论 任务中心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它的倡导者是雷伊德(Reid)和艾士旦(Epstein)。任务中心理论主张在诊断暨服务过程中,首先订定明确的计划与时限,如此才可能达成治疗的目标。因此,它是一种简单而且有一定时间限制的个案工作方法。任务中心理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1、对人的看法。 任务中心理论认为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个人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可以运用这些能力、方法和技巧面对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或新的问题。因此,人是健康的、常态的,问题的产生只是个人能力的暂时欠缺而已。 2、对问题的看法。 任务中心理论认为问题的存在是个人内在的心理因素与外在的环境因素交 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当事人的外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考察。

任务中心理论的主要目标是问题的分类。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七大类: (1)人际冲突,这类问题主要是指人与人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既可能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和社会上其他人的冲突,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个人需求、人格特质、性格特征、角色期待与行为关联等多种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事情的看法上存在分歧,冲突就不可避免。 (2)社会关系的不满意。对于与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个人在事先总会抱有一定的期望,而当这种期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个人就会感到不满。例如,一个喜欢对朋友推心置腹的人,也会对朋友抱同样的要求。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朋友有什么事情并不会向自己吐露时,便会因为自己对朋友关系的信任没有得到适当的回应而产生不满。想象和实际存在差距时,个人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适应问题。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彼此对关系的期待和投入并不相同。 (3)与正式团体之间的问题。个人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总会成为某一个或几个正式团体的成员。而在成为正式团体成员之后,个人就面对与团体之间的协调问题,例如个人的价值观念如何同集体的价值观念匹配,个人的目标如何同集体的目标结合。如果个人无法将自己同团体有效地融合,对团体没有足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同特定组织和机构产生冲突。 (4)角色执行的困难。角色一词是戏剧影视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社会学中,角色就是与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行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会基于一种地位和身份,按照一定期望,选择一定行为模式去履行角色。

期末考试卷社会工作试卷A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科)试卷(A卷)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 开课单位:政法系,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入场 科目:社会工作学班级:10社管1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社会工作分为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三类。 2、现代社会福利的两种基本形式:剩余型或残补型和(制度型)的福利制度。 3、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4、(功能)是指在一个系统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 5、督导的功能有:教育功能、(行政功能)、(支持功能)。 6、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福利性、以社会性服务为主、(专业要求高)。 7、罗斯曼(J. Rothman)将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8、青少年社会工作包括:发展性服务、治疗性服务、(预防性服务) 二、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逐渐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从社会工作的起源来看。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 D )。 A.促进就业 B心理辅导 C.社区照顾 D.救助贫困者 2、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都属于( D )的范畴。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心理 C.人的需要 D.人的发展 3、当面临的困境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时,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避免或防止这样的伤害。当不可避免会伤害到与问题有牵连的一方或另一方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永远选择造成的伤害最小、带来的永久性伤害最少和伤害最容易得到弥补的方案,这说明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伦理难题时应坚持( D )。

认知理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启示

认知理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启示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依据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主要以学校为工作范围,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成长为工作重点,为学生、家长、教师及相应的学校环节提供服务的一种专业活动。学校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活动,它需要专业理论和方法的背景,因此,它有别一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教育;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但为了学生问题的尽快解决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者还需在教师、学校有关管理人员、家长、社区相应机构工作人员配合下开展具体服务,因此,上述人员有时不仅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有时也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 我们在社会工作中经常强调“人在情景中”,也就是还原每个案主于现实的生活之中。一切问题的起源来自现实生活中,而一个人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的方方面面。学生、家长、教师等关键人员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够自我解决与预防问题。我们通常说的心理咨询就是在改变案主自我认知进而使之行为发生改变。社会工作在关注个体心理时认知理论就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加之其他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系统支持,问题的解决就有效多了。下面就认知理论做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认知”是心理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心理学术语,但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在使用“认知”一词往往含义不同。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

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用就在于获得信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 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贮存有多种形式。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体的心理表征,

学校社会工作

1、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学校全体学生,特别是处 境困难的学生提供获得适应今日与未来生活能力的专业性服务活动。 2、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包括: 1)为全体学生提供的发展性,教育性或者预防性服务 2)为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补救性,改善性服务 3)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 3、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了解)通过促进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来达到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即协助学生为现在居住的 世界与未来可能面对的世界准备他们自己,使学生获得良好与幸福的人生。 4、学校社会工作以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成长中的青少年是指6岁至18岁人群) 5、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特征:以优势视角,需要取向,潜能挖掘为理念。 6、资源连接行动表现:在对学生问题或需要的评估,行动系统和目标系统的确定以及协助学生建立支持系统等环节上。首先,在对学生问题或者需要的评估中,社会工作者必须通过和学生案主本人及其相关的老师,学校其他人员,同学,家长,亲戚,邻里及社区人员的接触与沟通,将所得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处境; 其次,确定了学生案主的困境,问题表现及需要后,就要确定需要改善的目标系统和需要协调的行动系统,那么,学生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与目标系统与行动系统的具体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 最后,在介入的环节,需要工作者帮助学生案主连接可以运用的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7、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有不同的地方: 1)服务的平台不同: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学校为服务的平台,是在学校里实施的专业服务,它将受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学校文化,教职工的认可及配合等因素影响,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以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为依托,有时也会借助不同的平台,但机构的制约性大,其支持与配合的力度相对也大些。 2)服务范围不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校,这个群体是青少年的主流人群,他们接受正规的教育,享受教育资源,生活的主题是学习,而青少年社会工作,虽然也会在机构接受在校学校及家长的求助,但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非在校学生,他们或是社区闲散青少年,流浪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福利机构的残疾青少年等,他们被理解为边缘青少年,是弱势中的弱势群体。 3)服务对象和内容的重点不同:学校社会工作需要全面的服务,包括发展性,预防性,治疗性,矫正性等各种功能的服务,相对而言,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建设性的服务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作,而青少年社会工作因其主要服务对象的不利处境,更多的是补救性,治疗性或矫正性的服务。 4)服务运营机制的不同: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学校社会工作有三种运行机制: 一是社会工作机构派出驻校社工,被派出的社会工作者按规定的时间进驻学校,为学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其人事关系隶属于服务机构; 二是学校以项目制的方式购买服务机构的服务 三是学校自己招聘社会工作者,这三种情况各有利弊。 青少年服务机构只是一种运行模式,以机构为依托,借助不同的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服务。 8、学校不同的专业助人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

这个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上情下达 B. 下情上达 C. 与同事协调 D. 向公众交代 E. 对自己负责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四章第二节组织的行政运作。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与同事协调, 向公众交代 2 3.社会服务机构中,志愿者与机构正式聘用的员工相比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工作动机 B. 管理方式 C. 服务对象 D. 服务时间 E. 对机构的认同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十二章第三节志愿者管理。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工作动机, 管理方式, 服务时间, 对机构的认同 2 4.社会服务机构中,团体决策的优点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有较多替代方案

B. 方案的可接受程度高 C. 责任明确 D. 快速省时 E. 信息较完整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三章第二节决策类型与模式。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有较多替代方案, 方案的可接受程度高, 信息较完整 3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 1.简述决策的不同类型。 答:依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决策的类型会有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下列几种: (1)依据理性的程度,可以把决策分为直觉决策、判断决策和问题解决式的决策;(2.5分) (2)依据问题的性质,可以把决策分为例行式决策与非例行式决策;(2.5分) (3)依据决策参与的人数,可以把决策分为个人决策与团体决策;(2.5分) (4)依据社会服务机构工作者的角色,可分为咨询式决策、协商式决策、协助性决策和权威式决策;(2.5分) 2.简述职位权力和人格权力的区别。 答:(1)职位权力,是指从组织体系中特定职位中衍生出来的权力,会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化。人格权力,是指一个领导者因其自身的特殊禀赋而不是其特定职位而获得的影响力。(4分) (2)从来源上看:职位权力来源于法定职位,而人格权力来源于个人魅力。(1分)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A卷答案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A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5=15分) 1、C 2、C 3、D 4、C 5、B 二、多项选择题(3×5=15分) 1、ABE 2、ABDE 3、ABE 4、BCDE 5、ABE 三、判断题(3×5=15分) 1、× 2、√ 3、√ 4、√ 5、× 四、简答题(3×5=15分) 1、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个案社会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个案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助人自助 个案社会工作过程的系统性 个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2、简述问题解决学派基本理论和实施特点 第一,对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学派要求将问题界定为具体的、可以解决的问题。(3分)第二,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经验。(2分) 3、简述行为治疗模式的设计评估方案 第一、A-B设计(1分) 第二、A-B-A-B设计(2分) 第三、多基点设计(2分) 五、材料分析题(20×1=20分) (1)、B(2分) (2)、B(2分) (3)、社交恐怖症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对社交恐怖症治疗的原则就是要打断案主的症状体验和反应之间的恶性循环,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治疗。 (一)系统脱敏法(10分) 我们首先可以对案主运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目前心理学上治疗社交恐怖症的一种主要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1.身体松弛训练。帮助案主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案主靠在沙发上或者靠在椅子上,让他自己的全身都处在一个最舒适的位置上,双臂自然下垂或者搁置在沙发上,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呼出……逐步放松全身的肌肉。反复练习,直到达到“呼之即来”的可以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2.制定恐惧等级表。根据紧张的程度给自己的恐惧对象分级记分,记分的标准就是:相处自然毫不紧张的人,比如说父母记0分;极度恐惧的比如说领导记5分(最高分);其他不同程度的恐惧对象可以根据从轻到重的程度依次记1、2、3、4分。 3.逐级脱敏。首先在头脑中逼真地再现最低等级的刺激场面,也就是在社交场合中最低等级的使他感觉到紧张的场面,当确实体验到有些紧张的时候(主观平分在1分左右),就停止想象并且全身放松。等到平静以后再重复上面的这一过程,如此循环,直到恐

学校社工部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7438 学校社工部工作计划范文Model work plan of School Social Work Department

学校社工部工作计划范文 上个学期,我在社工部过得很开心,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逐渐明白我在社工部应该要做些什么.为了下学期能够更好的协助社工部开展各项工作,在我的反复思考下,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宗旨,两个目标” 一个宗旨:以全心全意,协助社工部开展好各项工作为宗旨 两个目标: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为目标;以开阔自己的思维为目标. 一.以全心全意,协助社工部开展好各项工作为宗旨.没错,既然成为社工部的一员,那我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社工部来开展的,把社工部的工作做好,那我的工作也就做好了. 1). 开学后要抓紧时间,配合年纪社工部部长同学继续开展南亭义教.上学期南亭义教虽然只开展了四个星期,但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小成果.为了继续巩固我们学院青协在南亭村的声望,开学后就应该抓紧时间继续开展义教活动,并且设法开展一些更有新意更能体现土木特色的活动.对于广工的青协,一方面,我们是朋友,都在为青年志愿者事业做贡献;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是竞争对手,我们要取得先机,不能在向上个学期那样,很多事情都是落在别人后面.但我们的竞争是良心竞争,是良性循环,是为了互相提高. 2). 协助部门开展好志愿者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这是部门李锐师兄提出的,我

觉得这个大型的系列活动很有意义,一方面,它让人们更加了解志愿者,有助于扩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这个活动将全面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对于这个系列活动,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开展以志愿者服务为主题的图片展,成果展. 2. 开展以“光荣的志愿者”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评出优秀作品,在广大的各大网站上发布. 3. 联系周边地区知名志愿者,组织10~15名志愿者到该地区做社区服务,如慰老,探望孤儿,残疾儿,智障儿,搞大清洁等活动. 4. 在文化节其间,组织任何(不限年级,学院,甚至学校)志愿者到南亭进行义教. 5. 在广州大学城的论坛上发贴,宣传我们的文化节,展示我们的成果. 6. 联系学院各大社团,开展相关活动.如联系红会,组织志愿者献血等. 7. 联系大四的师兄师姐,开展义卖活动. 暂时只想到这些,如有需要,可在部门例会上进行讨论,切实可行的,再写具体的策划书. 3). 在开学初期,抓紧时间,将注册广州市青协这件事落实. 4). 极联合科普协会,心协分会,红会,青协分会,艺术团,记者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这些协会进行更多的交流,协助其日常工作的展开。具体开展要视乎协会本身的活动,并做好学院这些协会与学院之间的沟通桥梁。 5). 全力协助学院日常工作的展开,配合学院团委学生会的活动的准备以及现场工作,维护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内部团结。 二. 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为目标;以开阔自己的思维为目标.经过一个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