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阿基米德原理

(完整版)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阿基米德原理
(完整版)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1.(2019武威,14)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首次下潜(如图所示)。潜水器在水面下勻速下潜过程中(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潜水器下表面受到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019河北,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已知ρ水=1.0×103kg/m3,取g=10N/kg)

(1)小明利用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圆柱体合金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2中①所示)。实验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请在图2中画出F浮随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水的体积成。

(2)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1乙、丙所示),比较图1甲、乙、丙可知:。

(3)合金块的密度为ρ合金=g/cm3。

(4)若用此合金块制成一空心合金球,当合金球恰好能悬浮于图1丙所示液体中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cm3。

3.(2019阜新,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

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

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

(1)图乙中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_____(用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2)图乙中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金属体的体积V=____(用已知量ρ水、g和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5_____ F6(选填“>、=、<”),图⑥中盐水密度:ρ=____(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盐水

4.(2019广安,28)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体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体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拉力F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的边长;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重力。

5.(2019自贡,29)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乙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

6.(2019江西,12)“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

B. 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

C.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D.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7.(2019自贡,9)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

8.(2019巴中,17)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人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9.(2019广州,1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 甲所受浮力更大

B. 乙所受浮力更大

C.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 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0.(2019兰州,14)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

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 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N

B.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

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N

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

11.(2019乐山,33)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270g 的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某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 N ,液体的密度为 kg/m 3(g =10N/kg ,33=2.710kg/m ρ?铝)。

12.(2019德阳,1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 ,让M 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圆柱体M 的底面积为________(ρ水=1.0×103kg/m 3,取

g =10N/kg )

13.(2019德阳,12)一个空心小铁球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铁棒AB 的上方,绕在铁棒上的线圈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 闭合后,空心小铁球仍漂浮在水面上,此时A 端为电磁铁的________极,当滑片P 向左滑动,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2019凉山州,6)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 关系的图象是( )

15.(2019江西,11)以下四位物理学家中,没有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物理定律的是

A. 欧姆

B. 焦耳

C. 牛顿

D. 阿基米德

16.(2019东营,24)3月12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正式投产首航,其智能化水平以及挖掘系统、输送系统的高功率配置均为世界之最。(g取10N/kg,ρ水取1.0×103kg/m3)主要参数如下表。

(1)满载时,求“天鲲号”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满载时,求“天鲲号”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若船底需要安装探测仪器,其面积为40cm2,求探测仪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3)“天鲲号”去某水域执行任务,其工作量相当于将1.36×104t的淤泥输送至15m高的台田上。假设“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泥泵的机械效率为30%,求完成此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17.(2019淄博,24)2019年4月23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055大型驱逐舰接受检阅,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大型驱逐舰的发展规模和强大实力。驱逐舰长174m,宽23m,吃水深度8m,满载排水量12300t,最大航速32节(1节=0.5m/s,海水密度为1.03×l03 kg/m3,g取10N/kg)。求:

(1)驱逐舰行驶到某海域时,舰底受到的海水压强为7.21×104Pa,此时舰底所处的深度;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3)驱逐舰满载时,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若所受海水阻力是其总重的0.1倍,它的动力功率。

18.(2019昆明,24)一人用桶从井里取水,己知桶的容积是6L,空桶的质量是1.5kg,忽略绳子的重力。(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用绳子把桶放到井里,进入一些水后,桶仍然漂浮在水中,此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3×10-3m3,桶受到的浮力;(3)将一满桶水从桶底刚好离开水面开始匀速提高5m,绳子的拉力做的功;

(4)提水的效率。

19.(2019重庆A卷,20)图甲储水容器底有质量0.5 kg,底面积100 cm2的长方体浮桶,桶上端通过轻质弹簧与紧贴力敏电阻的轻质绝缘片A相连,距容器底0.4 m处的侧壁有排水双控阀门。控制电路如图乙所示,其电源电压U=12 V,R=10Ω,当电流表示数为0.6 A,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力敏电阻R与它所受压力F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求:

(1)浮桶的重力是多少牛?

(2)未加水时,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N,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安?

(3)当容器内的水深达到多少来时,双控阀门才打开排水?

20.(2019重庆B卷,21)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的柱形容器,M置于电子称上,逐渐倒人某液体至3cm深,再将系有细绳的圆柱体缓慢向下浸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圆往体不吸收液体,整个过程电子秤示数m随液体的深度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圆柱体A的质量为216g,密度为0.9g/cm3底面积为40cm2,求:

(1)容器的重力;

(2)液体的密度;

(3)在圆柱体浸人液体的过程中,当电子称示数不再变化时液体对容浸人液体前增加了多少?

答案

1.(2019武威,14)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首次下潜(如图所示)。潜水器在水面下勻速下潜过程中(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潜水器下表面受到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 不变(2). 变大

2.(2019河北,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已知ρ水=1.0×103kg/m3,取g=10N/kg)

(1)小明利用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圆柱体合金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2中①所示)。实验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请在图2中画出F浮随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水的体积成。

(2)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1乙、丙所示),比较图1甲、乙、丙可知:。

(3)合金块的密度为ρ合金=g/cm3。

(4)若用此合金块制成一空心合金球,当合金球恰好能悬浮于图1丙所示液体中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cm3。【答案】(1)先变大后不变;如上图所示;正比;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4;

(4)400。

3.(2019阜新,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

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

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

(1)图乙中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_____(用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2)图乙中_____(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金属体的体积V=____(用已知量ρ水、g和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5_____ F6(选填“>、=、<”),图⑥中盐水密度:ρ=____(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盐水

【答案】(1)①②③④F1-F5 (2)①④⑤(3)>

4.(2019广安,28)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体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体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拉力F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的边长;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重力。

解:(1)由图象可知正方体的边长:

L=vt=0.1m/s×(110s﹣100s)=1m;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m×(1m)3=104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代入数据得:

解得:G=105N。

答:(1)正方形边长L=1m;(2)F浮=104N;(3)G=105N。

5.(2019自贡,29)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乙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

解:(1)物块A体积为V=(0.1m)3=0.001m3,

则V排=V﹣V露=V﹣V=V=×0.001m3=4×10﹣4m3,

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4×10﹣4m3=4N;

(2)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

F浮=G,ρ水gV排=ρ物gV,

ρ物=ρ水=×1×103kg/m3=0.4×103kg/m3;

(3)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弹簧的弹力:

F=F浮﹣G=ρ水gV﹣ρ物gV=1×103kg/m3×10N/kg×10﹣3m3﹣0.4×103kg/m3×10N/kg×10﹣3m3=6N;

答:(1)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4N;

(2)物块A的密度为0.4×103kg/m3;

(3)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为6N。

6.(2019江西,12)“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

B. 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

C.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D.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B

7.(2019自贡,9)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

【答案】C。

8.(2019巴中,17)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人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答案】C 。

9.(2019广州,1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 甲所受浮力更大

B. 乙所受浮力更大

C.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 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答案】C

10.(2019兰州,14)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 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N

B.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

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N

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 【答案】B

11.(2019乐山,33)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270g 的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某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 N ,液体的密度为 kg/m 3(g =10N/kg ,33=2.710kg/m ρ?铝)。

【答案】1.2;

1.2×103

12.(2019德阳,1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圆柱体M的底面积为________(ρ水=1.0×103kg/m3,取g=10N/kg)

【答案】2.4×10-3 m2

13.(2019德阳,12)一个空心小铁球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铁棒AB的上方,绕在铁棒上的线圈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空心小铁球仍漂浮在水面上,此时A端为电磁铁的________极,当滑片P向左滑动,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 S(南)(2). 增大

14.(2019凉山州,6)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关系的图象是()

【答案】A。

15.(2019江西,11)以下四位物理学家中,没有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物理定律的是

A. 欧姆

B. 焦耳

C. 牛顿

D. 阿基米德

【答案】D

16.(2019东营,24)3月12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正式投产首航,其智能化水平以及挖掘系统、输送系统的高功率配置均为世界之最。(g取10N/kg,ρ水取1.0×103kg/m3)主要参数如下表。

(1)满载时,求“天鲲号”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满载时,求“天鲲号”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若船底需要安装探测仪器,其面积为40cm2,求探测仪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3)“天鲲号”去某水域执行任务,其工作量相当于将1.36×104t的淤泥输送至15m高的台田上。假设“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泥泵的机械效率为30%,求完成此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解:(1)“天鲲号”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排=m排g=1.7×104×103kg×10N/kg=1.7×108N;

(2)“天鲲号”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6.5m=6.5×104Pa,

由p=得,探测仪器受到水的压力为:

F=pS=6.5×104Pa×40×10﹣4m2=260N;

(3)淤泥的质量为:m=1.36×104t=1.36×104×103kg=1.36×107kg,

淤泥所受的重力为:G=mg=1.36×107kg×10N/kg=1.36×108N,

“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泥泵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Gh=1.36×108N×15m=2.04×109J,

“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泥泵做的总功为:

W===6.8×109J,

“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泥泵需用时间为:

t===400s;

答:(1)“天鲲号”受到水的浮力是1.7×108N;

(2)“天鲲号”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6.5×104Pa ,面积为40cm 2探测仪器受到水的压力是260N ; (3)完成此任务需要的时间是400s 。

17.(2019淄博,24)2019年4月23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055大型驱逐舰接受检阅,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大型驱逐舰的发展规模和强大实力。驱逐舰长174m ,宽23m ,吃水深度8m ,满载排水量12300t ,最大航速32节(1节=0.5m/s ,海水密度为1.03×l03 kg/m 3,g 取10N/kg )。求: (1)驱逐舰行驶到某海域时,舰底受到的海水压强为7.21×104Pa ,此时舰底所处的深度;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3)驱逐舰满载时,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若所受海水阻力是其总重的0.1倍,它的动力功率。

解:(1)根据p=ρgh 可得此时舰底所处的深度:433

7.2110Pa

=7m 1.0310kg/m 10N/kg

p

h g ρ=???=海水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排=m 排g =12300×103kg ×10N/kg=1.23×108N ;

(3)驱逐舰满载时,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则速度v =3节=32×0.5m/s=16m/s , 因为驱逐舰处于漂浮状态,则驱逐舰的总重力:G=F 浮=1.23×108N ;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驱逐舰受到的动力:F=f =0.1G =0.1×1.23×108N=1.23×107N ; 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它的动力功率:P=Fv =1.23×107N ×16m/s=1.968×108W 。

18.(2019昆明,24)一人用桶从井里取水,己知桶的容积是6L ,空桶的质量是1.5kg ,忽略绳子的重力。(ρ水=1.0×103kg/m 3,g=10N/kg )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用绳子把桶放到井里,进入一些水后,桶仍然漂浮在水中,此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3×10-3m 3,桶受到的浮力; (3)将一满桶水从桶底刚好离开水面开始匀速提高5m ,绳子的拉力做的功; (4)提水的效率。 解:(1) 由m

V

ρ=

可得,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 3×6×10-3m 3=6kg ;

(2).桶受到的浮力;

F 浮=ρ液gV 排=1.0×103kg/m 3×10N/kg ×3×10-3m 3=30N ;

(3).绳子的拉力做的功:

W=G 总h =(m 桶+m )gh =(1.5kg+6kg )×10N/kg ×5m=375J ;

(4).提水的效率:

6kg 10N/kg 5m =100%=80%

375J m gh W W W η??=?=水有

19.(2019重庆A 卷,20)图甲储水容器底有质量0.5 kg ,底面积100 cm 2的长方体浮桶,桶上端通过轻质弹簧与

紧贴力敏电阻的轻质绝缘片A 相连,距容器底0.4 m 处的侧壁有排水双控阀门。控制电路如图乙所示,其电源电压

U =12 V ,R =10Ω,当电流表示数为0.6 A ,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力敏电阻R 与它所受压

力F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求:

(1)浮桶的重力是多少牛?

(2)未加水时,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N ,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安? (3)当容器内的水深达到多少来时,双控阀门才打开排水? 解:(1)由于浮桶的质量是0.5 kg ,所以浮桶的重力是:

G=mg=0.5kg ×10N/kg=5N ;

(2)由表格数据结合电路图知道,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N 时,力敏电阻的阻值为110Ω,所以,电路的总电阻是:

R 总=R 0 +R =10Ω+110Ω=120Ω,电流表的示数是:12V

=0.1A 120U I R =

总; (3)当电流表示数为0.6A ,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是:12V

=

0.6A

U R I '=

'总 =20Ω,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是:R ′=R 总′-R 0 =20Ω-10Ω=10Ω;由表格数据知道,此时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15N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弹簧给浮桶向下的压力也是15N ,浮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压力,这三个力平衡,故此时浮桶受到的浮力是:F 浮=G +F =5N+15N=20N ,所以,浮桶排开水的体积是:

3320N =110kg /m 10N/kg F V g ρ=??浮排水 =2×10-3 m 3 =2000cm 3,则浮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122000cm =100cm

V h S =排 =20cm=0.2m ,当电流表示数为0.6A ,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所以,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是:h =h 1 +h 2 =0.2m+0.4m=0.6m 。

20.(2019重庆B 卷,21)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 2高为10cm 的柱形容器,M 置于电子称上,逐渐倒人某液体至3cm 深,再将系有细绳的圆柱体缓慢向下浸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圆往体不吸收液体,整个过程电子秤示数

m 随液体的深度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圆柱体A 的质量为216g ,密度为0.9g/cm 3底面积为40cm 2 ,求:

(1)容器的重力; (2)液体的密度;

(3)在圆柱体浸人液体的过程中,当电子称示数不再变化时液体对容浸人液体前增加了多少? 解:(1)由图乙知道,容器M 的质量是:m =100g=0.1kg ,故容器的重力是:

G=mg =0.1kg ×10N/kg=1N ;

(2)由图乙知道,当液体深度h =3cm 时,电子秤示数为400g ,即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00g ,此时液体质量是:

m 液=m 总-m 液=400g-100g=300g ,

液体体积是:V 液 =Sh =100cm 2 ×3cm=300cm 3; 所以,液体密度是:3

300g

300cm

m V ρ=

= =1g/cm 3 =1×103 kg/m 3; (3)当A 下降到容器底时,液面高度是:

3

22

A 300cm =100cm 40cm V h S S '=--液容 =5cm ;

相比A 浸入前,液面上升的高度是:△h=h ′-h =5cm-3cm=2cm ; 此时:V 排=S A h ′=40cm 2 ×5cm=200cm 3 =2×10-4 m 3 ;

A 受到的浮力是:F 浮 =ρ液 gV 排 =1×103 kg/m 3 ×10N/kg ×2×10-4 m 3 =2N ,

G A =m A g =0.216kg ×10N/kg=2.16N ,

因为,F 浮<G A ,所以A 最终会沉入容器底部。

故液体对容器底相比A 浸入液体前增加的压强:△p=ρ液 gh =1×103 kg/m 3×10N/kg ×0.02m=200pa 。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有4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A是一浮于水面的正方体木块;B是用线吊着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铁块;C是悬浮在水中的空心钢球;D是圆台形石蜡块,它沉于容器底面并与容器底无缝隙紧密结合,试比较分析A、B、C、D所受浮力的情况. 例 2 有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的体积露在水面上,若将它放入另一种液体 中时,有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求液体的密度.

例3 如图,现有一正方体的物体悬浮于密度为的液体中,其边长为L,上表面距液 面的深度为h,那么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即为.请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下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外?(). A.物体的体积B.物体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D.物体所在的深度 E.物体的形状F.物体排汗液体的体积G.物体的重力 2.如图所示是同一长方体放在液体中的情况.长方体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大,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3.选择正确答案(). A.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大 B.潜水员在水面下50米比在水面下10米受到的浮力大 C.将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D.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4.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B.物体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5.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且,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由于铁的密度大,所以铁球受的浮力最大 B.由于铝片面积大,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也大,因此铝片受到的浮力最大 C.由于木块要上浮,所以木块受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所受浮力一样大 6.如图所示,若A物压在B物上,A物露出水面体积为,若将物A用细绳挂在B下,B 物露出水面体积,则() A.B. C.D.无法比较大小 7.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5∶6 B.15∶8 C.6∶5 D.3∶5 9.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待冰全部熔化后将发现杯中水面() A.升高___________N,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_N;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则铁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10.把一块圆柱体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把金属块的3/5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和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某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相等,那么两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_____,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11.将重是2.5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在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恰好A、B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且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乙,求B物体的物重是多少____________N.

初三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 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 G (N) G=mg m:质量 g:kg 或者 10N/kg 密度ρ (kg/m3)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 F 合(N)方向相同:F 合=F1+F2 方向相反:F 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G 视 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 F 浮 (N) F 浮=G 排=m 排g=ρ液 gV 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 物+G 轮)/2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 物+G 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 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 W 有 =G 物 h 总功 W 总 W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 功率 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 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p (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 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 Q(J) Q=mq m:质量 q:热值

最新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

R U I = 1 2 2 12 12 122 1R R Q Q W W P P R1R I I =====t Q I =1 热传递 Q = c m △t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炉子的效率:热机效率 η=Q 有效/ Q 总= cm(t-t 0)/ qm ′(燃烧m ′的燃料给水m 加热) 2、电流定义式 3、欧姆定律: 4、电功(电能): W = U I t W = P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t 两套单位(w --Kw.h,p --kw, t --h ;w--J,p --w,t --s) 5、焦耳定律:Q= I 2 Rt (电流热效应)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如果电能只有部份转化为内能, 则:Q <W 如电风扇、电动机。 电热器的效率:η=W 有效/ W 总,其中W 有效= Q 吸= c m △t ;W 总 = Pt= UI t 6、电功率公式: P =W /t P = I U 7、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 1+R 2 串联分压原理:2 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2 1 2121212121R R Q Q W W P P R R U U = ==== 8、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 1+1/R 2 分流原理:12 21R R I I =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9、已知灯泡“220V ,40W ”,U 额=220V ,P 额=40W 求电阻: 求额定电流: 实际电压为110V 时,求实际功率: 10、已知灯泡L 1“220V ,40W ”,L 2“220V ,100W ”R 1=1210Ω,R 2=484Ω L 1、L 2串联时,I 相同,R 1>R 2,则U 1>U 2,P 1>P 2,更亮L 1更亮; L 1、L 2并联时,U 相同,R 1>R 2,则I 1<I 2,P 1<P 2,更亮L 1更亮;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 放 = Vq ;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U ——电压 V P =R U 2 P =I 2R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Wh t ——通电时间 s h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初中物理中考常用公式_总结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t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 F F 浮= G 排=m 排F 浮=ρ水gV 排 F 浮=G

p=S F p=ρgh 帕斯卡原理:∵p1=p2 ∴2 2 1 1 S F S F = 或 2 1 2 1 S S F F = F1L1=F2L2 或写成:1 2 1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P =t W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 热量计算公式: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 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 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 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中考物理公式完整版精编

中考物理公式完整版精 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v s t =t s v =S F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V m = ρ F 浮= G – F ??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 F 浮=G ? p =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杠杆的平衡条件: F 1L 1=F 2L 2: 或写成1 2 21L L F F 滑轮组: F = n 1G 总 s =nh ?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 =F s ? 功率公式: P =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W W = η ?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 △t >0) Q 放= mq ? 电流定义式: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W = U I ?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 t 提示:电流等于1s 内通 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 P = W /t ? ? P =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 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1 2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 2 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 2 21R R P P = 常数:①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________m/s=_________km/s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又为进一步学习机械效率打好了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内容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学习意识比较淡漠,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很被动、计算能力比较差。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探究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2、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

中考物理公式大全(打印版)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运动学与力学公式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热学公式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电学公式 L1L2L1 L2

【注】掌握公式的原始公式、变形公式、各物理量的单位、公式的适用范围及物理量的选取。初三物理复习资料——单位换算 主要掌握单位词头之间的关系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常数 15℃空气中的声速:V =340m/s 人耳区分回声:≥0.1s 真空中光速:C =3×108 m/s 重力加速度(比值):g =9.8N/kg≈10N/kg 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3×105 Pa=10.3 m 水柱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 = 水的凝固点 = 冰水混合物温度 = 0℃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 100℃ 水的比热容 C 水 = 4.2×103 J/kg ·℃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 2V 我国家庭用电电压 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对人体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长度 1m=10dm 1dm=10cm 1cm=10mm 面积 1m 2=102dm 2 1dm 2=102cm 2 1cm 2=102mm 2 体积 1m 3=103dm 3 1dm 3=103cm 3 1cm 3=103mm 3 1L=1dm 3 1ml=1cm 3 1L=103mL 时间 1h=60min,1min=60s,1h=3600s 速度 1m/s=3.6km/h 质量 1t=103 kg 1kg=103g 1g=103mg 密度 1g/m 3 =1.0×103 kg/m 3 电功W(J) 1kw?h=3.6×106J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知识讲解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大小【高清课堂:《浮力》三、浮力的方向】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⑤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次数 物体所受 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 力计的读数/N 浮力/N 小桶和排开的水所 受的总重力/N 小桶所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1 2 3 … (3)结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相等。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m g gV ρ===浮排排液排 要点诠释: 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 体中,此时 。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

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 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力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点拨】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答案】C 【解析】∵m V ρ= , ∴m V ρ = , ∵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的质量相同,ρρρ>>铝铁木, ∴V V V <<铝铁木, 由图知,三物体浸没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F gV ρ=浮水排, ∴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最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三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武冈市校级模拟)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增大 B .浮力不变 C .浮力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中考物理公式完整

v s t= t s v=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求时间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大像变大。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V m = ρ F浮=G –F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S F F 浮=G p =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杠杆的平衡条件: F 1L 1=F 2L 2: 滑轮组: F = n 1 G 总 s =nh 机械功公式: W =F s

功率公式: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W W = η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 △t >0) Q 放= mq 欧姆定律: R U I =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t P = I U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阻大压大):2 1 21R R U U = ,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 1 2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 2 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 2 21R R P P = 常用公式: R= 额 额P U 2 = 实 实P U 2 串联:总电阻R=R1+R2+R3+…… 并联:总电阻 1 1113 21+++=R R R R 两个电阻的总电阻R= 2 121R R R R +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人教版)精编版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符号国际单位符号单位换算 质量m 千克kg 1t=103kg 1kg=103g=106mg 体积v 立方米m3 1 m3=103dm3=106cm3=109mm31L=1dm3 1ml=1cm3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1m/s=3.6km/h 路程s 米m 1k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 密度ρ千克/米3 kg/m31g/cm3 =103kg/m3 力 F 牛顿(牛)N 重力G 牛顿(牛)N 压强P 帕斯卡(帕)Pa 1Mpa=106pa 1kpa=103pa 面积s 平方米m2 1m2=100dm2=104cm2=106mm2 功W 焦耳(焦)J 1kw?h=3.6×106J 功率P 瓦特(瓦)w 1Mw=106w 1kw=103w 电流I 安培(安) A 1A=103mA=106μA 电压U 伏特(伏)V 1Mv=106v 1kv=103v 电阻R 欧姆(欧)Ω1MΩ=106Ω1kΩ=103Ω 电功W 焦耳(焦)J 电功率P 瓦特(瓦)w 1Mw=106w 1kw=103w 热量Q 焦耳(焦)J 比热容 c 焦/(千克?摄氏度)J/(kg?℃) 时间t 秒s 1h=60min=3600s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S ---- 路程-----m km t ----时间-----s h v --- 速度----- m/s km/h 2、重力:G=mg m ----质量----kg- g ----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 G -----重力-----N 3、密度:ρ=m/V m ----质量----kg g v-----体积m3cm3 ρ---密度----kg/m3g/cm3 4、压强:p=F/S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2 p ---- 压强----pa或N/m2 5、液体压强:p=ρgh ρ-----液体密度-----kg/m3 g ----- -9.8N/kg 或10N/kg h----- 深度-----m P----液体压强------pa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能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体积、密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大小【《浮力》三、浮力的方向】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⑤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结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相等。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m g gV ρ===浮排排液排 要点诠释: 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 体中,此时 。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 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力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点拨】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答案】C 【解析】∵m V ρ= , ∴m V ρ = , ∵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的质量相同,ρρρ>>铝铁木, ∴V V V <<铝铁木, 由图知,三物体浸没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详解)

这是我在补习班蹭到的~临近中考了,希望能帮上同学们的忙。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I=IR+IV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讲义

【知识点讲解】 1、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2)公式: 浮 F表示浮力,单位为; 液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 排 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①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②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 公式变形:求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排 V ;求液体密度:= 液 ρ 。 (3)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课后作业】 考点一、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N;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华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 时;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华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考点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 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2、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 .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 .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 .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4、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相等 B .铝球的比铁球大 C .铝球的比铁球小 D .浮力都等于重力 5、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球,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 A. A 球 B. B 球 C. C 球 D. B 球和C 球 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3 105? kg/3 m 和3 1010?kg/3 m ,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 A .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1 B .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1:2 C .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8:9 D .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11:12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大全

1 / 8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 ρ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压强公式: P=F/S 该公式:固体为主,液体也适用 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1、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2、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规律:1、同一深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2、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3、不用液体同一深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1dm 2=10-2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

二、 知识点归纳 阿基米德原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数学表达式:F 浮 =ρ液 g V 排 ( F 浮=G 排 )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探究浮力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基本结论: (1) 在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 (2) 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3) 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液体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 (1) 用漂浮或悬浮条件求浮力: F 浮=G 物 (2)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 浮=F 向上-F 向下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求浮力:F 浮=G 物-F (4)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F 浮=ρ 液 g V 排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三、典型例题精炼 一、选择题 1.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2.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3.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5∶6 B.15∶8 C.6∶5 D.3∶5 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2,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浸没在酒精中,则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 A.6∶5 B.5∶6 C.5∶4 D.2∶3 5.浮在水面上的一正方体木块,若木块的水上部分是a,水下部分是b,则木块的密度为() 6.下面有关浮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g的乘积 B.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正在上浮的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下沉 二、填空题 1.体积是100 的石块浸没在煤油中,它排开煤油的体积是_ _ ,它排开的煤油重_0.784_N,它受到的浮力是_ _N. 2.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B、C放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们所受 浮力的大小_ _ __ ,它们排开水的体积__ __ _ .(填 “>”、”=“或“<”). 3.将重是2.5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 在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恰好A、B两物体全部浸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搞清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单位、然后记公式)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次声:低于20Hz 1、速度:V=S/t 1m / s = 3.6 Km / h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2、重力:G=m g g=10N/kg 或者g=9.8N/kg 3、密度:ρ=m/V 1 g / c m3 = 103 Kg / m3 (水的密度)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S是受力面积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h是深度 1标准大气压= 76 cmHg柱= 1.01×105 Pa = 10.3 m水柱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①F浮=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G ③F浮= G排=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⑷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G(ρ液<ρ物)下沉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G物)/ n FS=Gh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G=G动+ G物S=n h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12、功率:P=W/t=FV P = W / t = FV1KW = 103 W,1MW = 103KW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苏科版中考物理公式完整版

t s v = 2012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 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 G —重力(N) m ——质量 (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密度公式: V m = ρ 变形公式:m=ρV V =m/ρ 5、浮力公式: ① F 浮=G – F (称重法)

S F ② F 浮=G 排=m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ρ水gV 排 V 排=V 浸 V 露=V 物---V 浸 ③ F 浮=G (平衡法) ④ F 浮= F 下-F 上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 6、固体压强公式: p = 7、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8、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F 1——动力(N )L 1——动力臂 (m ) F 2——阻力(N ) L 2——阻力臂 (m ) 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2、画力的作用线。3、作做垂线段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