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 A、B、C )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上层建筑

E、社会结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 C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A、B、C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

E、社会分工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D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C )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C、D )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直接由( A、E )

A、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C、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的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E、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 C、E )

A、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B、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源

E、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11、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B、D、E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参考书是和平演变 .不选)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B、C、D )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1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A、C、D、E )

A、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是调节社会各种利益的机关

C、是统治阶段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是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的组织

E、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1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说法正确的有(A、B、C、D、E )

A、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

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B、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科学的指导

C、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D、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E、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15、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 )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16、参考书无此题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17、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有(A、B、C、D、E)

A、劳动创造了人脑

B、劳动创造了人手

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E、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18、社会形态更替有规律,但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ABD )。

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

D、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E、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否定了社会形态的统一性。

1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A、D、E)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0、历史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D )

A、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

B、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C、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殊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

D、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E、伟大历史人物可以选择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

二、辨析题:

1、国家的产生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错误。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国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为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总之,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国家的产生

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的观点抹杀了国家产生的阶级根源。

2、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

错误。

因为,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中心展开的。所以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3、社会改革和革命没有根本差别,因为它也是解放生产力。

错误。

因为:社会改革与革命有根本差别,但是从解放生产力来说有很多相同。

(1)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而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从实质来说,它们有不同的。

(2)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革与更新。“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从它们的作用来说,有相同之处。

所以说社会改革和革命没有根本差别是错误的。

4、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确。

(1)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观点

(2)人不仅仅与动物有本质区别,而且,人与人也有本质区别;(3)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4)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在经济关系中;(5)人的本质是变化的、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可以随心所欲。

错误。

因为,(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2)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3)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有直接的影响;(4)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着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三、综合分析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错误决策指导下,我们曾于195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 以上参加了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俱。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后来,自 1979 年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逐步推开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 1983 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达 93%,

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而且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关系。集体统一管理、使用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还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所以,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同于农业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经济,它没有否定合作化以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而是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既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这种制度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见效之快,是人们没有预想到的。许多地方一年就见效,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

请回答:怎样理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存在,但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它们的矛盾关系有不同的情况。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解放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变化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人民公社,只能助长“一平二调”、瞎指挥,严重挫伤广大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造成无数的损失浪费,带来的是经济的停滞、倒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终究难以维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而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几经风雨而不动摇。这表明人们所选择的各种生产关系及其具体体制,归根到底必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合。

2、试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极为复杂。(1)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2)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的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第一,尽管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但是仍然存在着非对抗性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3、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答案】

(1)科学技术象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既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2)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大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当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做到:第一,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第二,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三,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两者不矛盾。因为,从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来看,历史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时,社会发展又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人们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一,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自然历史过程”这个整体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恰恰是通过历史主体、即通过人的自觉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的。

第二,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是制约人们行动的客观力量。历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历史规律。因此,历史规律的形成必然有主体因素的参与,而且历史规律也必然通过人的活动而发挥作用。历史规律只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大致趋势,它的实现取决于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

历史“合力”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这样的关系: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5、在古希腊的神话里,有一个英雄名叫安泰,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力大无比,谁也战胜不了他。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 据说,安泰对他的生身母亲—大地,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每当他和敌人搏斗遇到困难时,就往母亲身上一靠,于是就获得了新的力量。但是安泰的致命弱点也在这里,他最害怕别人使他离开地面。后来,果然有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敌手,利用他的这个弱点,不让他和地面接触,就在空中把他扼死了。斯大林曾用这个故事作比喻,安泰和他的大地母亲的关系,好像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任何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因此,离开了群众,他就一事无成,就

会失败。

请回答:

(1)怎样理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2)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参考答案】

(1)这则故事说的是安泰与大地的血肉依存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也是这种依存关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大地,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样的基本观点出发,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8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战胜许多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2)党的群众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特征。是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决定了党的根本性质和作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就无往而不胜;反之,就会失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