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

钱塘潮
钱塘潮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观潮时间表

季节农历春夏秋冬

日夜日夜日夜日夜

十五卅11:45 23:40 11:30 23:20 11:35 23:25 11:10 23:05 初一十六12:15 0:10 11:50 23:45 12:05 0:00 11:45 23:35 初二十七12:45 0:45 12:25 0:10 12:45 0:35 12:15 0:05 初三十八13:25 1:15 13:15 1:05 13:23 1:15 13:05 1:00 初四十九14:05 1:50 13:45 1:40 14:00 1:50 13:40 1:30 初五二十14:40 2:25 14:25 2:15 14:35 2:20 14:15 2:10 初六二十一15:20 3:05 15:05 2:55 15:15 3:00 15:00 2:55 由于受气象等因素影响,请提前40分钟候潮。

钱江涌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

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潮来潮去原无定

——最佳观潮地点为什么会变

杭州以西湖景色优美闻名于世。在杭州当了三年刺史的白居易,离任十二年后,还认为“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固然是因为能在“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还由于能在“郡亭枕上看潮头”,所以,他念念不忘“何日更重游”。也许有人要问:观潮不是在海宁市盐官镇吗?白居易怎么能在杭州观潮呢?其实,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看潮是在杭州,至于盐官看潮,是明末以后的事。

如今,每年阴历八月十八日,都有数十万人到海宁沿江看潮。有时能大饱眼福,兴高采烈;有时却大失所望,扫兴而归。这固然因各年涌潮大小不同,但也因观潮地点的变迁。

观潮地点之所以会变,主要是由于河道变迁的结果。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钱塘江在富阳便进入大海。河口既不成喇叭形,也就没有涌潮。在以后的几千年里,太湖平原逐渐形成,随之出现了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这个喇叭口,从而形成了产生涌潮的地形条件,涌潮也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壮观起来。

现存钱塘江观潮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代顾凯之的《观潮赋》;唐代,杭州观潮成风,出现了大量的观潮诗词歌赋,观潮地点在今南星桥以西至六和塔一带,而以樟亭观潮最盛;南宋偏安临安(今杭州市)时,由于高宗赵构“直把杭州当汴州”,一味追逐享乐,迷上了杭州的潮景,杭州观潮风气达到顶峰,使阴历八月十八日成为盛大的节日。

晋唐至北宋中期,钱塘江河口的海潮和江流从龛山和赭山之间进出,因两山对峙如门,称为“南大门”,又称“鳖子门”或“海门”。整个河口和杭州湾呈一顺直的喇叭状。涌潮自海门直冲杭州,所以,杭州市郊以及沿江凤凰诸山皆为观

潮胜地。白居易在凤凰山右侧刺史衙门里的虚白亭(即郡亭)鸟瞰江面,涌潮自然尽收眼底。可以想见,他倚着枕头斜靠在凉榻上,透过江上茫茫薄雾,只见海门初生的涌潮一线横江,伴着隐隐雷声,长驱直入,转眼间便“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涛翻三月雪,浪喷四时花,泄练驰千万,惊雷走万车”,潮头沿岸扫过,浪花直喷近岸屋顶,倾泻如骤雨;继而潮头直冲峙立江中的浮山,洄洑激射,翻腾不已。面对此景,怎不令人心潮澎湃,叹为观止!难怪他要发出“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的感慨。

江道走南大门时,海宁盐官城南门至江边为一片大沙滩,宽达三四十里。自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前后开始,江道发生“三门变迁”,这片沙滩逐渐坍失。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海决,江道逼至盐官城下,首次由“北大门”进出。在盐官南门城楼上,便可看到“海潮薄岸,怒涛数十丈,若雪山驾鳌,雷奔电激”的潮景。杭州的涌潮,则由于河口变弯曲,流路增加十多公里,沿程潮能损耗增大而开始衰退,并不时出现涌潮“失期”现象。在此期间,江道曾在三门之间来回摆动,盐官和杭州的潮景也随之变化。直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江流稳定走北大门后,盐官的潮景才最终胜过杭州。

盐官潮景胜过杭州的另一原因是原在杭州的交叉潮也下移到盐官。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从60年代开始大规模治江围涂,到70年代初,海宁八堡以上江道已缩窄一半,盐官的交叉潮又下移到八堡;随着治江围涂的发展,八堡以上江道又进一步缩窄到原宽度的1/2—1/5,从1987年开始,交叉潮更下移到新仓一带江面。

随着河口口门下移,涌潮也向下推移。这是造成观潮地点变迁的第一个因素。造成观潮最佳地点变迁的另一个因素是河口江道局部冲淤变化。

钱塘江上、中游,山青水秀,山水挟带进入河口的泥沙不多。河口河床主要是由潮流带入河口的粉沙土构成。这种泥沙缺乏粘性,既容易落淤,也容易冲刷。由于天文、气象条件变化,外海进入河口的潮汐大小和流域下泄的山水多少也随之变化,因而山水和潮水的相对势力随之而变,造成河口河床上下冲淤频繁,南北涨坍不定。加上涌潮在传播过程中,又受当时的风向和风力影响,涌潮本身变化多端,观潮的最佳地点也就迁徙不定。60年代,有时以南岸萧山头蓬的涌潮

为佳。现在,头蓬已深处新垦区内,距江边达8公里之遥。80年代初,最佳观潮地点在萧山十七工段和赭山湾九号坝等地。难怪元代马致远会发出“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的感慨。

在潮势较盛的年份,观潮的位置的选择并不显得很重要。通常观潮的地点,如海宁盐官、八堡等地,虽然不一定是当时最佳的地点,但可观赏到令人满意的涌潮。在江道淤塞较重、潮势不旺的时候,就得慎重选择观潮地点,否则就会有兴而来,败兴而归。

何意滔天苦作威

——钱塘江潮灾一瞥

钱塘江涌潮这一天下奇观,已广为人知,然而,涌潮也确实给沿江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以文祷神,文中有“安波则为利,洚流则为害”。不过,涌潮的危害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早在三国时,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便有绍兴府“大风海溢”的记载,海宁“平地水八尺”。

唐大历十年(公元775年)七月大风,杭州“海水翻潮,飘荡州廓五千余家,船千余只,全家陷溺者百余户,死者四百余人”;咸通元年(公元860年),钱塘县(今杭州市的一部分)潮水冲激江岸,“奔驶入城,势莫能御”。

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狂风大作,江海横溢,钱塘江北岸杭州至平湖,“城郭多颓,庐舍漂流,人畜溺死”。海盐平地水丈余,“溺死男女万余人”。

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倾刻间

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

朱淑贞的这首《海上记事》,便是当时这一惨象的写照。

风暴潮始终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祸害。每当台风来临,又值大潮汛,便会出现强烈的风暴潮。冲击两岸堤防,一旦海塘溃决,便会洪流遍野,扫荡田禾、庐舍,甚至人畜溺死。有幸脱逃而保住性命者,也难免流离失所。潮水即便退却,已是田土皆咸,数年不能耕种,荒田残垣,哀鸿遍地,惨不忍睹。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的近千年间,潮灾的损失已无法统计。坍江是钱塘江河口的又一灾害。由于河口大多为粉沙土,缺乏粘性,容易被冲蚀,在潮流和山洪的作用下,往往引起岸滩崩塌,大面积坍江。历史上,一坍数十里的记载也有多次。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八月,盐官“海失故道,潮汐冲平野三十余里”,城南几十里的沙滩全部冲失,江流直逼城下,“蜀山沦入海中”;元代元祐元年(1314年)九月,盐官海溢,又“陷地三十余里”。萧山南沙和绍兴一带,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民国初年,共坍失田地38万亩。当地有“火烧一半,坍江全完”之说。

此坍彼涨,往往是一岸坍塌,另一岸又涨出新的沙滩,而沙滩上的盐民则跟着搬家,时而北岸,时而南岸,处于“十年九搬家”的状况。比之“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变迁又不知快了多少。因此,萧、绍一带近江人家,有钱不造房,长住茅草棚。

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员峤立鳌移。

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这是宋代齐唐的《观潮》诗,反映了当时人们认为涌潮乃上苍、神灵所为,对其无可奈何的情绪。在抗拒涌潮危害的斗争中,人们开始在两岸修筑海塘,然而,却仍然出现潮水破堤毁塘的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这种状况才初步得到控制。

1974年8月,13号台风恰巧与天文异常大潮相遭遇,形成强大的风暴潮在浙江登陆,杭州以下潮位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有的地方甚至超过历史最高纪录1米多。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然而,由于主塘的稳固,涌潮危害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60年代以来,钱塘江两岸未发生过主塘溃决的现象。沿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然而,要彻底驯服涌潮,让它造福于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钱塘潮会消亡吗?

观潮以后,几乎每一个人都问,钱塘潮会消亡吗?

涌潮是一种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果条件改变了,当然会消亡,这和其他事物没有什么不同。

涌潮的消亡,可能是自然环境改变所导致的,也可能是人类活动,也就是大型工程所造成的。

我国历史上,古代长江口的广陵涛非常著名,盛于汉代到六朝,消失于公元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大概在二千年二百年前,西汉大文学家枚乘写了一篇叫《七发》的歌赋,建议吴王"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对广陵涛作了生动的描述。二千年前,长江口也是喇叭形的河口,一直到扬州附近,才见收缩,扬州以下,骤然开阔,散布沙洲,海潮上溯,奔腾澎湃,形成涌潮。由于从长江上游输运下来的泥沙比较多,每年有五亿吨,二千年来,长江口外形有很大变化,至今,只有长江口北支还时有涌潮出现。广陵涛的消失,是河口自然环境本身所造成的。

大型工程也可以通过改变河口环境,来削弱涌潮。法国有一条塞纳河,就是穿过巴黎,浸透了艺术的那条河。这条河在法国北部入海,七、八十年前,也是一个观潮胜地,后来,修建导堤,经过治理,航道刷深,涌潮也因此削弱。这是大型工程所造成的。

钱塘江上游输运到下游的泥沙很少,估计钱塘潮不至于自然消亡;钱塘江下游规模较大,能够削弱涌潮的工程也必须很大,一时间,怕难以建成。问题是在河道治理总体规划时,必须对钱塘潮有一个态度,是保留,还是削减。

涌潮有两重性,当他不至于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构成危害时,是一个天下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的景观。涌潮汹涌磅礴,蔚为壮观,激越时,如万马奔腾,涛声震闻十里之外。历来是我国人民奋发精神的象征;涌潮也是一大危害。涌潮掏刷河床,严重威胁海塘安全。海塘一旦出事,影响到杭嘉湖、萧绍甬平原,关系到一千万亩土地、每年两千亿元产值基本设施的安全,关系到一千万人的身家性命。

公元775年到1949年的一千一百年间,钱塘江发生较大洪潮灾230次,平

均每5.1年一次。咸水几度影响到嘉兴、湖洲、吴江一带。土地一旦经咸水浸泡,非得四、五年方能恢复。因为有涌潮,也因为水浅,深泓多变,诺大的钱塘江,只能航行三、五百吨的船,每年杭州水运量每年只有十七、八万吨,最高时,也只二十余万吨。

涌潮应该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当然,大概不只是促进旅游业发展,不在于一年几天的观潮,不仅仅限于一些诗词歌赋。我想,涌潮在陶冶我们民族的性格。试想,没了钱塘潮,江南一片温柔宁静,就象文学界没了钱塘江南北两岸的王国维、茅盾、鲁迅领一代新风的人物,只剩下了温柔婉约派一样。其实,没有带领潮波前进的涌潮,波浪不兴,也就不会有精致的浪花。

二十世纪,人们的能力有了飞跃,同时产生了一种自以为无所不能的骄傲情绪,提出征服自然、创造第二自然、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人定胜天等等口号。岂不知,我们的认识还很有限,有时,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估计得并不周全。当我们有了枪,仇恨激发我们消灭老虎,谁叫你为非作歹,统统打死才解恨。如今,除了动物园里那几个没有野性的展品以外,老虎几乎死光了。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涌潮?是促使他消亡?是把他关在笼子里当宠物欣赏?失去野性的老虎似乎不是老虎,没有气势的涌潮又是什么呢?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有那么一段话:

"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对环境所产生的后果。因为无知和大意,可能给我们生活和幸福所依赖的地球造成巨大的、无可挽回的危害" 。

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我们在思索。当然,作家、社会学家,大家也都在思索。

吞山挟海势雄豪——钱塘江涌潮的功过

“秋满湖天八月中,潮头万丈驾西风。云驱蛟蜃雷霆斗,水激鲲鹏渤澥空”。钱塘江涌潮以雄伟的气势,多变的画面,迷人的景象引来了千千万万的观赏者。

涌潮的观赏不仅在于形,又在于声,也在于势。历代诗人、文学家对涌潮的

形、声、势比喻甚多。“漫漫平沙起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涌潮初见时,“若素练横江”,把天边露头的涌潮喻作白虹、银练、素练之类;“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雪涛千里如山摧”,把涌潮喻作霜雪;“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把涌潮喻作飞奔之马;“涌若蛟龙斗,奔如雪雹惊”,把涌潮喻作蛟龙;“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把涌潮喻作银河;还有喻作瀑布、山岳之类。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则是从涌潮的响声上作文章,还有把涌潮的声音喻作“雷霆、惊雷”的,但很多诗词都是同时从形和声上进行比喻,声形对应,“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声形对应比喻,读来使人如耳闻目睹。

“罗刹江头八月潮,吞山挟海势雄豪”,“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充分显示了涌潮的气氛;“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素车白马龙雄武”,把涌潮的形成说成是伍子胥、文种的余怒未消、冤魂未散,驱水为涛;龙王兴风作浪,江神、河伯所为,或是娇孽作祟,等等,这也是一种比喻。

不同的比喻构成一幅幅形象各异的画面。古人笔下对涌潮还有许多描述,不胜枚举。钱塘江涌潮正是以自己的形、声、势供人鉴赏,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回味。如今,钱塘江观潮已成为浙江的重要旅游项目。

钱塘江涌潮蕴藏着丰富的潮能资源。河口澉浦的多年平均潮差为5.57米,最大潮差8.93米,是我国沿海潮差最大的地方。60年代曾提出在乍浦、澉浦或在杭州湾、乍浦与黄湾间兴建潮汐电站的方案。据估计,乍浦兴建潮汐电站,装机可达538万千瓦,年发电量164亿度。如果该方案付诸实施,将使华东用电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

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就全世界而言,潮汐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1967年,法国建成的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44亿度的朗斯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1984年,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海湾建成的一座潮汐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我国自己设计、自行安装的江厦潮汐电站,于1985年底建成,装机5台,3200千瓦。钱塘江河口的潮汐能源一旦开发,除发电外,还鼗改善河口的航运条件,解决淡水资源开发等一系列问题。

潮汐电站的建设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要在于技术上的许多问题未能解决,且基建投资远比一般水电站大,尤其是钱塘江河口又有涌潮,技术上更难,加上资金短缺,经济上是否合理,也有待进一步论证。因此,大规模建设潮汐电站的计划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

钱塘江河口是喇叭形,涨潮时,大量外海泥沙随潮流进入河口,一部分在河口落淤,从而淤积成为绵延的沙滩。这也是沿海地区的一项资源,尤其是在地少人多的浙江省,土地价格飞涨的今天,海涂开发的意义可想而知。

新中国建立以来,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不包括上海)两岸,已围涂110万亩。如果没有强劲的潮流,就不可能带来这样丰富的泥沙,海涂的淤涨也不可能如此迅速。

千余年来,钱塘江两岸经常发生潮水泛滥,咸水入侵,农田受淹的潮灾,有时,潮水冲进两岸城镇,房屋倒塌,居民流离失所,人为鱼鳖,街市行舟。据统计,近千年来(至新中国建立前)的重大潮灾达210次,其经济损失已难用数字统计。这是涌潮最大的祸害。

钱塘江涌潮把大量泥沙带进河口,除落淤在两侧形成边滩可以开发外,沉积在江心的则形成沙洲。在山水和潮流的作用下,边滩和沙洲冲淤频繁,河漕变动无常,严重妨碍航运。因此,新中国建立前,虽也曾有千吨货轮进出河口的浓度但出海船舶中却仅有20—60吨级的30多艘。

新中国建立后,经长期整治,钱塘江航运条件大有改善。1977年以来,开辟了杭州至宁波、舟山、海门、温州、福州、泉州等货运航线,货运船舶的吨位提高到300—500吨,但也得乘潮出入。80年代初,杭州湾的出海吞吐量还不到10万吨,1987年翻了一番,但也只有20万吨。

由于河口的淤积,主槽的不稳定,使杭州港的开发受到极大限制,影响杭州作为一个贸易港口的发展,而沿江城镇的发展无不受到限制。这自然又与涌潮紧密相关。

涌潮是一种罕见的自然景观,但涌潮又有很大的危害。为此,有人曾提出在河口建坝的方案。一旦通过并付诸实施,钱塘江涌潮这一自然景观将消声匿迹,涌潮这一旅游资源将彻底破坏,人们再也无法欣赏到这一天下奇观。

钱塘江涌潮历史悠久,千秋功过,谁人曾与评说!如今,我们应该根据所掌

握的资料,利用当今发达的科学技术,很好地权衡一下涌潮的利弊、得失与功过,找到一种既能保留这一窠见的自然影观,又能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制的两全其美的对策。

浙江省将举债修筑钱塘江干堤

中新社杭州十一月八日电:继大规模修筑千里海塘之后,浙江省又将举国债加固钱塘江干堤,从而使钱塘江流域有望在三至五年内基本解决城市防洪问题。

记者今天从浙江省水利厅了解到:加固钱塘江干堤工程已列入今年新增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基本建设项目。

本次干堤加固的总长度达六百六十七公里,总投资三十二亿元人民币,涉及范围上起浙江常山、江山、永康、东阳等县、市,下至浙江省省会杭州市,还包括钱塘江的主要支流曹娥江、浦阳江的重要堤防。

钱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全长五百多公里,流经杭州等十一个市、县,哺育着浙江千余万人民和一半的土地。

据介绍,此项工程计划对有关城市防洪和保护重要基础设施的堤防,按抵御五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标准设计加固。

在此之前的两年中,浙江省已投入约三十亿元人民币,在北起杭州湾、南至温州鳌江口建成七百多公里的高标准海塘。

几个观潮的好去处

观潮要选好位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是著名的钱塘江天文大潮的最佳观潮期。现推荐几个观潮的好去处:

长山闸海盐县澉浦镇的长山闸长85米,高12.6米。闸旁山上建有观海亭,站在亭中可以看到涌潮初起,继而潮头立起压过沙滩逆江而上的奇异景观。

大缺口当大潮来临时,因受江心淤沙的影响,涌潮呈东、南两股交叉而来,在大缺口一带交汇相撞,激起座座冰山雪峰,声声如雷,场面惊心动魄。

八堡龙头角海宁市盐官南龙头角是突出海堤的一块巨大礁石,它使此处形成一个小海湾。涌潮到此,惊涛拍岸,怒浪翻滚,有"怒潮"之称。

老盐仓盐官西八公里处的老盐仓在60年代建起一座长650米,高9米的拦江大坝。当潮水与大坝相撞对,会沿着斜坡冲上大坝,又返身扑向江边18层海堤,水珠如暴雨般倾盆而下,气势极为壮观。

观潮公园"十万军声半夜潮",海宁潮白天汹涌澎湃,夜潮更是惊险雄壮。观夜潮一般在盐官观潮公园,午夜时分,万籁俱寂,忽闻有奔马声从东方传来,越来越响,江面也突起黑色蛟龙,把满江的月色打成碎银,刚才还是平静如镜的江面顿时成了翻江倒海的波涛世界。

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九月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观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

观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 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 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 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 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 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 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

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h áo]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 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生字区。 罩屹鼎沸贯崩恢 基础区。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地人人天地 人鼎风浪头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 “天下奇观”是指: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什么

呢? 1 答: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江不是天下奇观么?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阅读区。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好像。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 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第1课《观潮》 类文阅读 含答案

类文阅读-1 观潮 钱塘江观潮 杨洋 今年的国庆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我第一次去钱塘江观潮。 那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驱车来到海宁盐官观潮公园,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我拼命地挤到栏杆处,放眼望去,只见钱塘江一望无际,风平浪静,什么异样都没有。我正纳闷,这有什么好看的…… 突然,人群一阵(骚搔)动,有人大喊:“潮水来啦,潮水来啦!”我赶忙朝着周边人看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现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雨声。那线条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为瓢(泼沷)暴雨声,且越来越响,犹如闷雷似的滚来。等到潮水临近,江水猛涨,万顷波涛,(顷倾)刻间一线白练变成了一道水墙,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霎时,潮峰从我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驶去。 江边有一些年轻人随着它一路狂奔,似乎在跟它比赛谁跑得快,惹得众人都在旁边加油助威。潮水过后的钱塘江,留下了一些小波浪在你追我赶,阳光(洒酒)在上面,波光(粼粼麟麟),煞是好看。这是我第一次观潮,听爸爸说,这次看到的只是一线潮,它还有回头潮等奇妙的景观。 拍照留念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江边,耳边还一直回荡着巨大的潮声,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观潮。 (选自《小学生分类作文示范大全》)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人山人海”的意思是,作者通过“人山人海”一词间接地表现了。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4.仔细阅读短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1.骚泼顷洒粼粼 2.人群如山似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钱塘江大潮的奇特 3.B 4.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的,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描写出来的。 5.读了这篇短文,我感受到了潮来时的声势浩大,潮水汹涌和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观潮同步练习(附答案)

观潮(答案)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ī)。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zhào)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ì)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dǐnɡ)沸(fèi),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ɡuàn)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 上依旧风号[háo]浪吼(hǒu)。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h uī)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生字区。 罩屹鼎沸贯崩恢 基础区。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崩)地(裂) 人(山)人(海) (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齐)头(并)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B)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答:钱塘江大潮果然雄伟壮观,波涛汹涌。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钱塘江不是天下奇观么?

四年级观潮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观潮练习题及答案 1 观潮课后练习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着一层蒙蒙的。镇海 tian xia qi guan ren san ren hai hao hao dang dang ruo yin ruo xian feng hao liang houman tian juan di … … … … … … … … … :…名…姓… 封… … … … … … … … … … … … :…级…班… … 密… … … … … … … … … …:…校…学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东望,等着,盼着。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顿时,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地涌来,江面上。过了好久,钱塘江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一.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薄雾余波风号浪吼二. 写近义词。 霎时- 昂首- 颤动- 依旧- 屹立- 好像─ 大概─ 笼罩─ 翻滚─ 出现─ 沸腾─ 三. 写反义词。 沸腾-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宽阔- 平静- 四。多音字 号闷称笼薄蒙五、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cháo ming cheng yan guan zhen lǒng zhào meng meng de báo wù fei tengyī jiù huī fù áng shǒu dōng wàng h?ng guàn ren sheng ding fei 本试卷共8页,第1页 shui tian xiang jie feng ping liang jing heng wo 六、连一连: yidingjiuzhaofeiguanhuibeng 罩屹鼎沸贯旧崩恢七、词语填空:天地 人人若若天下一一风浪人声平静水天山地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附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消遣.(qiǎn) 教诲.(huì) 荒诞.不经(dàn) B. 贮.藏(zhù) 沉吟.(yín) 跬.步千里(guǐ) C. 猝.然(cù) 胆怯.(qiè) 不速.之客(sù) D. 呜咽.(yàn) 分歧.(qí) 蓊.蓊郁郁(wěng) 【答案】C 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篇幅狭隘奏鸣曲 B. 簇新摇篮挖墙角 C. 烟霭伺侯杀手锏 D. 辨论斑驳踢踏舞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挖墙脚;C伺候;D辩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量子通信成功演示启示国人:在创新方面,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也不可妄自尊大。 B. 要细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责任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 ..问责。 C. 讲好浙江故事,展示好浙江的人文之美,是建设好文化浙江不可或缺 ....的重要内容。 D. 在全运会男子200米决赛中,谢震业打破全国纪录,继百米大战后一再 ..获得金牌。【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一再:一次又一次地。不合语境,应该改为“再次”。A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多用于贬义。符合语境。B予以:释义为给以。符合语境。C不可或缺,意思是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符合语境。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四年级上册钱塘江和钱塘潮

钱塘江和钱塘潮 【钱塘江】 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中游称富春江,流经杭州始称钱塘江。钱塘江是一条很有个性的河道。并不很长,但是,在660多公里中,变化多端。这种变化可以概括成“小变大、清变浊、静变动”。 大概所有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涓涓溪流,钱塘江也是如此,在安徽江西两省交界的绵绵大山中,有一座海拔1350米的山峰,四周山峦起伏,峡谷陡峭,有许多瀑布急流,千里钱塘江水的主源头就在这里敲响第一个音符,它就是从安徽省休宁县怀玉山脉的六峰六股尖流下的滴滴清泉。这里溪流纵横,很难分出哪一条是钱塘江的正源。 钱塘江干流被分为几段,屯溪以上,属于源头部分,从屯溪到浙江的梅城,叫新安江,这一段江域中,座落着风景如画的新安江水库,杭州、南京、上海的电力动脉新安江水电站,岛屿星罗棋布的千岛湖。从梅城到浙江的一座小镇闻家堰之间,钱塘江的这一段叫做富春江。进入富春江,江面越来越开阔,最宽的地方达到800米左右,连成一字形的拖轮船队和排滩流放的木筏,相继往来江上,如果伫立船头,远眺两岸,只见远山幽蓝,近山翠绿,水光山色,像一首诗中描述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和蓝。从高处鸟瞰,杭州的西湖就在“之”字形江道的一点上,和滔滔钱塘水交相辉映,恰似天工刻意安排。经过杭州,钱塘江跋涉了600多公里以后,在喇叭形的杭州湾流入东海,完成它从一滴水到一片海的生长历程。大概很少有河流,在六百公里内有如此大的变化。长江从源头奔腾六百公里,只走了它奔向大海的十分之一路程。 有一首描写钱塘江最美的河段棗富春江的乐曲,很多人都熟悉,就是《春江花月夜》,富春江水就像这支婉转轻柔的乐曲一样,恬静而安祥,与澎湃的钱江大潮相比,完全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很难相信,如此娴静的富春江水,向东流淌200公里以后到达河口处,却会呈现出另一种姿态,江水急流,大潮汹涌,浪花翻腾,一泄千里,那正是我们已经期待了很久的钱江大潮。静与动诞生于同一母体之中,自然的景观就是这样千变万化,神奇莫测。 钱塘江水无法保持洁身自好,跟污染关系并不大,使钱塘江水变混的,也是成就了它一世盛名的东西,那就是潮汐。钱塘江水涨潮时,方向是从入海口向上回溯,

1.《观潮》拓展阅读:重识钱江潮

重识钱江潮 张抗抗 去年秋天在杭州,有个名叫周舟的海宁人,撺掇我去盐官看潮。我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已过了半月,钱塘江的潮水还有什么看头呢?他说你错了错了,实际上,天下的人都搞错了。一年365天,哪里只有一天大潮好看呢?月亮一天绕地球一圈,走过太平洋再走大西洋,一吸一吐,潮水一天涨落两次;月有阴晴圆缺,月初和月中的吸力最强,头尾持续各五天,每个月杭州湾至少有十天大潮,生命不息,观潮不止呵。 我说八月十八观潮日,恨不得全中国人都晓得,到底是谁弄错了呢? 周舟说:苏东坡是始作俑者。他写了那句诗:“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想必当年他碰巧是那一天去的,从此误导后人,都以为海宁大潮只此一日壮观。我曾去法院起诉苏东坡损害钱江潮的声誉,法院不受理。普通人想当然,说什么这一天月球离地球最近。忘记了海宁还有个地理位置上的特殊规律呢。再加上广东人凑热闹,借了这个日子想“发一发”。你看,错都错到一道去了。我只好逢人就拨乱反正,口水都快变潮水了。 想想每逢“发一发”那日,盐官镇上人山人海,比钱江潮还要壮观。我携八旬老父同行,只能在这种被游客冷落的日子趁虚而入。 盐官镇是海宁县城,位于杭州湾喇叭口北岸,人们只知其为著名的观潮胜地,不知海宁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更是名人辈出、

文化底蕴丰厚的古城。城内有一座“陈阁老故居”,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说(陈家世代旺族,清朝出过三位宰相,五位尚书)。乾隆七下江南,民间传说因其身世同陈家有关。气势宏伟的“海王庙”以及正在修复中的“安国寺”,都值得参拜。等到把镇上的古迹一一看过,时近中午,潮水也就快到了。 “今天的潮水几点来呢?”周舟一路问过去,好像在打听火车到站的时刻。有人大声回答说,比昨天早半个钟点,快了快了。于是中午时分的盐官镇,骤然有了一种紧张气氛。镇上的游客和行人的步子明显地匆促起来,往江堤上奔去。镇上每日都有潮水到达时间预报,比火车准时。观潮的人就好比等火车,盼啊盼啊,眼见车头终于进站了,从你身边轰隆隆驶过;若是晚一步赶到,火车就开走了。所以观潮如看日出,一刻不能迟到的。 大潮出现的时候,远远一条闪亮的白线,在江的下游缓缓向上游平移,像是一根测量地平线的银尺。猜想钱塘江水原本顺流而下奔涌入海,一江清泉进了东海,搅出些咸味,心生悔意,像是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呆得烦闷厌气,夜夜思念自己的出生地,每日总要挤进杭州湾口的喇叭筒里,回头来探访母亲。江河本是大海之母,东海原是西湖之母,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因果。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海水与江水的混血儿,却生出些叛逆的性情,偏要一日两次折返西行。因是逆流而上,江道渐窄,水和水就一滴滴纠缠、一层层叠加,如同在安徽黄山重新发源一次,满怀再生倒走的狂热。银线渐近,传来隆隆的吼声,豪情万丈;望得见潮头上你追我赶的浪花,溅起白

《海宁观潮》阅读答案

海宁观潮 农历八月十七的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妈妈风尘仆仆地来到海宁盐官镇观看钱塘大潮。 中午12时,我们来到了长长的大堤上。看那江面,水天一色,苍苍茫茫。再向江口望去,那里的江道像一个大喇叭,头大身子小。此时的江面风平浪静。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大潮的到来。12点11分,忽然传来一阵阵唰唰的声音,好像在下雨,我感到十分惊奇,又非常疑惑,连忙向喇叭口看去,只见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银白色的线,那白线慢慢地、慢慢地变大、变粗,过了一二分钟就把江水拦腰截断了,像一条玉龙锁住了江面。 忽然,那条玉龙被斩成了好几段,不断往前推进,一会儿又汇合在一起,潮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喇叭口。我拿起望远镜,对着潮头看:那大潮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饿虎饿狼,咆哮而至。大潮掀起的浪涛足有几米高,像一堵小墙,轰轰隆隆,汹涌澎湃,气势壮观极了! 潮水的速度真惊人,转眼之间,离我站的大堤只有几十米了。此刻,那玉龙扭动着身子呈S型向前挺进,轰轰轰,它口吐着白色的泡沫,势不可挡,忽然,一声霹雳,玉龙像发了疯似的腾云驾雾,翻滚狂吼,向我们扑来。刹那间,那浪峰冲到我眼前,其势像要吞没整条大堤。接着,它又很快地向西面飞奔而去,波澜壮阔直指杭州。不一会儿,白色的巨龙已经消逝在灰色的天幕中了。 啊!多么雄伟!我呆呆地望着江面,在心中惊呼。 潮水过后,水流湍急。我完全被海宁潮的气势所惊呆,难怪古往今来有那么多诗人为它赞叹不绝! 阅读题: 1.钱塘大潮究竟是什么样的?请你在熟读本文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幅壮观的图画。 2.读句子,回答问题,再仿写一个句子。 那大潮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饿虎饿狼,咆哮而至。 (1)这句话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仿写句子: 3.文中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 4.你读了此文后对钱塘大潮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试着思考一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应怎么定位? 5.本文写出了钱塘大潮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特点,试着想一下你周围的江河、湖海有什么特点,然后紧紧围绕这一特点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1.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2.(1)把大潮比喻为千军万马。 (2)略 3.从侧面渲染了钱塘大潮的壮观。 4.与自然应和睦共处,人类不能再盲目征服自然了。 《海宁观潮》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2019-2020】《钱塘潮》阅读答案word版本 (2页)

【2019-2020】《钱塘潮》阅读答案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钱塘潮》阅读答案 钱塘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 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 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 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 最低。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 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 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 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 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 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1、“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 __。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 3、文中相继列举“100公里”、“30公里”、“3公里”这些数字,是为了具 体而清楚地说明钱塘江口地理形势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这一句中,用“南北”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 5、“叠”字可以解释为:①轮流;②配合;③一次又一次;④一层加一层。文中“叠加”的“叠”,其解释应选第____项。 6、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观潮同步练习(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观潮同步练习(附答案)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ī).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zhào)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ì)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dǐnɡ)沸(fèi),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 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ɡuàn)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大 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háo]浪吼(hǒu).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huī)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生字区. 罩屹鼎沸贯崩恢 基础区.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小学阅读理解——钱塘潮

小学阅读理解——钱塘潮 一年一度的钱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向浙江海宁;去( )那千军万马般的波涛( )向海岸,去( )那金鼓雷霆似的潮声,这实在是人生之乐。 然而,真正能欣赏到这种奇象壮观的人并不太多,因为钱塘不像明媚的漓江,一年四季向游人敞开迷人的胸怀,也不像美丽的西子湖,无论阴晴雨雷都不乏动人之姿;再说偷闲前去,也未必恰巧遇上最奇特而令人惊叹的涨潮伟观,因此,对无缘识得涨潮面目的游客,不妨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观潮听潮的兴味。 钱塘江历来为人神往。如骆宾王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称誉。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江媲(p)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

口的佳句。 钱塘潮的动人之处,首先在已的______,_______。唐诗人李廊喻为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明诗人许承钦笔下是惊涛直上海门西,欲卷青冥裂金稽(jī)。清人施愚山在《钱塘观潮》中形容得更妙: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可见江潮有如春雷齐鸣,万浪攒动,潮水卷起浪花,浪花追着浪头,漫天铺地,汹涌澎湃,横扫一切,大有_______________,包涵日月之势。 1.文章第1节有四处括号,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奔一看一涌一听B.奔一听一涌一看C.拥一看一扑一听D.拥一听一扑一看 2.选择文中加点词语的正确释义。 A.偷闲( ) ①趁着闲暇②偷偷前往③难得的空闲 B.无缘( ) ①无缘由②无缘故③无机缘 C.媲美( ) ①相比②并相比美③比较谁美 D.攒动( ) ①拥挤着②簇拥一起③晃动 3.下面分别是文中画处的词语,将它们合理地填入文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词语:①声势浩大②气魄雄伟③震惊天地④气吞山河 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4.用画出第2节使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部分(只画反映出拟人手法的部分)。

【优质】语文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观钱塘潮》第二课时精编习题

《观钱塘潮》第二课时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ú bō mēn léi chàn dòng fèi téng ()()()() shān bēng dì liè hào hào dàng dàng ()() 二、写近义词 霎时——()昂首——()颤动——()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过了一会儿,只见()。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只见()。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 四、照样子写词语 漫天卷地:天和地是反义词 天崩地裂:崩和裂是近义词 五、阅读天地 观日落

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 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静的湖水,现在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斜靠着西山,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 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弱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在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 1.查查字典,解释括号里的字 (霎)时间: 无影无(踪): 2.用波浪线画出第三段中的比喻句,并读一读。 3.作者按顺序描写了日落的景色。由于作者抓住日落时太阳的,先写太阳像,再写太阳

2017年11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消遣.(qiǎn) 教诲.(huì) 荒诞.不经(dàn) B.贮.藏(zhù) 沉吟.(yín) 跬.步千里(guǐ) C.猝.然(cù) 胆怯.(qiè) 不速.之客(sù) D.呜咽.(yàn) 分歧.(qí) 蓊.蓊郁郁(wěng)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篇幅狭隘奏鸣曲 B.簇新摇篮挖墙角 C.烟霭伺侯杀手锏 D.辨论斑驳踢踏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量子通信成功演示启示国人:在创新方面,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也不可妄自尊大。 B.要细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责任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 ..问责。 C.讲好浙江故事,展示好浙江的人文之美,是建设好文化浙江不可或缺 ....的重要内容。 D.在全运会男子200米决赛中,谢震业打破全国纪录,继百米大战后一再 ..获得金牌。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将为打造金砖国家下一个“金色十年”贡献新倡议,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B.通过特色民俗活动,使大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C.“艾滋病防治宣传校园行”旨在提升公民防艾抗艾意识,改进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D.《战狼Ⅱ》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而且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对阅读的信仰就是对思想的信仰。。,。,而不是一个用清晰的思想来观察世界的人。 ①正是由于阅读,才使人的感触从目之所及达到了思之能及 ②阅读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思想的格局 ③才让人可能超越时空的局限 ④不阅读,就是躺在书海之中,也只是一个用混浊的眼睛观察世界的人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孩子们的脸,像朝阳下初开的百合花,显得如此的鲜嫩、光洁。(比喻) B.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借代) C.池塘里,只剩下些残叶,荷花们蜷缩在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拟人) D.杨梅有多么奇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排比) 7.下列诗句内容与浙江风景名胜无关的一项是 A.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B.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钱塘观潮》阅读练习及答案

钱塘观潮 ①“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②钱塘潮最佳的观潮点,是在江北岸的海宁。农历每月初一至初六、十五至二十为观潮的佳日。今年十二月初三,家人相约去海宁观潮,预约了一位的哥陆师傅开车前往。陆师傅在海宁开车多年了,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观潮的常识:钱塘江从入海口溯江而上沿岸百里都可观潮,但大潮是“一次过”的“行为艺术”,不能“回放”,不同地点大潮形态各异,各美其美。乘他的车,可以带我们“一日观四潮”,尽饱眼福。 ③第一个观潮点是一个叫“斜桥”的地方。这一带的古海塘建于清雍正、乾隆年间,近年重修,用巨石堆砌,整齐坚固,从纵面看形似鱼鳞,被称为“鱼鳞石塘”“捍海长城”,足以抵御狂风海涛的吹打侵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 ④登上江堤,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遥望江面,隐隐约约显出一条白练,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白练迅速西移,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转眼间,潮头已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这就是著名的“一线潮”。不待细看,潮头已呼啸而过,向上游奔去。,记得《水浒传》里花和尚鲁智深第一次听到钱塘潮;竟然从禅床上一跃而起,操起禅杖冲将出来,怕是又有叛军来犯,当僧人跟他解释这是钱塘江里潮水涌来,他直愣愣地呆住了… ⑤上车,沿着杭金公路西行片刻;下车,再次走上海塘。举目远望,只见东边远处江面又渐渐出现一条白练,传来隐隐雷声。啊,我们的车子开得快,已经赶到了潮头的前面。两次看到了同一个钱塘潮,犹如老友重逢,旧梦重温,此情此景,如梦如幻!不过这一次涌潮的形状却与上次不同,“一线”形的潮水弯曲和倾斜,状如过江蛟龙。(甲)北岸边的“龙头”走得快,昂首呼啸,喷珠溅玉,激起高高的浪花,龙身和龙尾走得慢,摇头摆尾,缓缓而行。此地的涌潮被称为“龙头潮”。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周密在《观潮》中写吴儿弄潮的场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逆而上。”想想看,数百名披散着头发、身刺着花纹的弄潮高手排成数行,簇拥着十面彩旗逆潮而上。一面是排山倒海、铺天盖地而来的大潮,一面是逆潮鼓拥的弄潮儿;大潮的雷鸣,弄潮儿的呐喊,观众的鼓噪,这种勇敢者的搏击是一幅何等壮阔的画面! ⑥看完“龙头潮”,的哥陆师傅招呼我们再上车,一路西行,再次赶到“龙头潮”前面,与今日的钱塘潮“第三次相会”。忽然想起观潮亭题有“猛进如潮”的匾额,这是孙中山观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观潮同步练习(附答案)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ī)。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z hào)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ì)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dǐnɡ)沸(fai),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 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ɡuàn)江面。再近 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háo]浪吼(hǒu)。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huī)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生字区。 罩屹鼎沸贯崩恢 基础区。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仰止钱塘潮

仰止钱塘潮 (1)一年一度的钱塘潮,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钱塘潮,我渴望以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钱塘江潮惊天动地的非凡场面。 (2)今天(注:今天:指1994年8月18日),钱塘水一如既往地流淌着,两岸却挤瞒了人山人海的观潮者。有人翘首引颈探望江水,看看有没有动静;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 语;有人扶老携幼,想挤占观潮最佳位置。 (3)“来啊!海潮要过来了!”突然有人大声喊道。人海涌动,人头攒动,大家不约而同,踮起脚跟,伸长了脖颈,一同向东眺望。 (4)遥远的东方,只见白光微微泛起,天空中乱云漂浮。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之后,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极轻微、极琐细的声响,如同小蚊子的嗡嗡叫声,又像风吹铜丝般地细细振响。人们屏声息气,侧耳倾听。一为富有观潮经验的老人有把握地悄悄说:“没 错,这正是海潮到来之前的预兆。” (5)人海顿时活跃起来,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降临了。人群骚动,跑的,跳的,喊的, 叫的,纷纷向江边拥挤。 (6)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人们不寒而栗。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响铺天盖地抢到你的面前。任人们狂呼乱叫,也无法听到,潮声如雷贯耳,耳鼓庶几被摧裂。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住海潮,只见潮头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惊湍飞掠,白沫四溅,大者如瓜,小者如珠, 满江喯射,如雪峰崩塌、玉山倾倒一般。 (7)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潮头过后,依然是一浪接一浪,前浪涌,后浪追,浪推云,云裹浪,云浪交织,好象水与天在空中撞击,其声势之大,令飞鸟惊愕;其动响之巨,让鱼鳖破胆。整个江面上,如同万头雄狮齐声怒吼,如同千匹骐骥奔驰在广袤雪原。我没有打过仗,在战场上,万马齐奔的场面,不过如此吧?我虽然到过锡林格勒大草原,但没有欣赏过群马飞驰在辽阔绿毯的壮观镜头,我想,钱塘潮丝毫不会逊色于千万匹骏马奔驰在 草原上。 (8)我为钱塘潮的气势陶醉了:我喜欢这种惊天动地的巨响,我欣赏这种压倒一切排天挞地的壮观,真想一跃而入海潮之中,成为海潮的一分子,推波助澜,使海潮更汹涌,更壮观。我也在海潮的涌动冲击下,洗却我的脆弱,试炼我的胆量,增长我的勇气,使我在社 用心爱心专心 1

中考语文经典美文阅读及答案:仰止钱塘潮

中考语文经典美文阅读及答案:仰止钱塘潮 (1)一年一度的钱塘潮,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钱塘潮,我 渴望以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钱塘江潮惊天动地的非凡场面。 (2)今天(注:今天:指1994年8月18日),钱塘水一如既往 地流淌着,两岸却挤瞒了人山人海的观潮者。有人翘首引颈探望江水,看看有没有动静;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扶老携幼,想挤占 观潮位置。 (3)“来啊!海潮要过来了!”突然有人大声喊道。人海涌动, 人头攒动,大家不约而同,踮起脚跟,伸长了脖颈,一同向东眺望。 (4)遥远的东方,只见白光微微泛起,天空中乱云漂浮。人群逐 步安静下来之后,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极轻微、极琐细的 声响,如同小蚊子的嗡嗡叫声,又像风吹铜丝般地细细振响。人们屏 声息气,侧耳倾听。一为富有观潮经验的老人有把握地悄悄说:“没错,这正是海潮到来之前的预兆。” (5)人海顿时活跃起来,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降临了。人群骚动,跑的,跳的,喊的,叫的,纷纷向江边拥挤。 (6)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 人们不寒而栗。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 响铺天盖地抢到你的面前。任人们狂呼乱叫,也无法听到,潮声如雷 贯耳,耳鼓庶几被摧裂。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住海潮,只见潮头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惊湍 飞掠,白沫四溅,大者如瓜,小者如珠,满江喯射,如雪峰崩塌、玉 山倾倒一般。 (7)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潮头过后,依然是一浪接一浪,前浪涌,后浪追,浪推云,云裹浪,云浪交织,好象水与天在空 中撞击,其声势之大,令飞鸟惊愕;其动响之巨,让鱼鳖破胆。整个

《钱塘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钱塘潮》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阅读题:

1、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 3、文中相继列举100公里、30公里、3公里这些数字,是为了具体而清楚地说明钱塘江口地理形势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这一句中,用南北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 5、叠字可以解释为:①轮流;②配合;③一次又一次;④一层加一层。文中叠加的叠,其解释应选第____项。 6、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 A、江面束狭,沙坎阻拦 B、水量丰富,海潮顶托 C、江面束狭,海潮顶托 D、水量丰富,沙坎阻拦

观潮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观潮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钱塘江观潮 杨洋 今年的国庆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我第一次去钱塘江观潮。 那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驱车来到海宁盐官观潮公园,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我拼命地挤到栏杆处,放眼望去,只见钱塘江一望无际,风平浪静,什么异样都没有。我正纳闷,这有什么好看的…… 突然,人群一阵(骚搔)动,有人大喊:“潮水来啦,潮水来啦!”我赶忙朝着周边人看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现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雨声。那线条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为瓢(泼沷)暴雨声,且越来越响,犹如闷雷似的滚来。等到潮水临近,江水猛涨,万顷波涛,(顷倾)刻间一线白练变成了一道水墙,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霎时,潮峰从我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驶去。 江边有一些年轻人随着它一路狂奔,似乎在跟它比赛谁跑得快,惹得众人都在旁边加油助威。潮水过后的钱塘江,留下了一些小波浪在你追我赶,阳光(洒酒)在上面,波光(粼粼麟麟),煞是好看。这是我第一次观潮,听爸爸说,这次看到的只是一线潮,它还有回头潮等奇妙的景观。 拍照留念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江边,耳边还一直回荡着巨大的潮声,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观潮。 (选自《小学生分类作文示范大全》)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人山人海”的意思是,作者通过“人山人海”一词间接地表现了。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4.仔细阅读短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1.骚泼顷洒粼粼 2.人群如山似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钱塘江大潮的奇特 3.B 4.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的,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描写出来的。 5.读了这篇短文,我感受到了潮来时的声势浩大,潮水汹涌和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 钱塘江观潮 邸延生 到杭州一个星期后,我去了一趟萧山——去到钱塘江岸看大潮。 每年这个季节,特意赶来这里观看钱塘江大潮的人很多。多少年来,钱塘江潮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一直吸引着许多敢于冒险和勇于亲临险境来看大潮的人——潮水作为地球上出现的一种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是靠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引力和月球的吸力在大海中产生的潮汐所引起的,很有周期性。所以,人们观潮也就有了一个预期的时间安排,我就是按照这个发生潮汛的时间表赶来的。 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大的潮汐已经过去,小的潮汐正在从江口涌来。即便这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pài bài)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过来。潮浪所到之处,涛声如惊雷在汹涌的水面上滚动,浪花飞溅,大有叱咤(zhàchà)风云、雷霆万钧之能势! 啊,钱塘潮!过去有多少游人墨客曾被你的巨大威力所震慑(nièshè),又有多少游人墨客曾为你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我不是诗人,我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形容、来描绘你磅(bànɡpánɡ)礴的气势,但我确实为你的来势汹汹所震撼,更被你的巨大威力所叹服!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力量吗?海啸或是地震?抑或是龙卷风或者是火山爆发?我想,凡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人类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控制的。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说的,是赞美

《钱塘潮》阅读答案

《钱塘潮》阅读答案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1、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 3、文中相继列举100公里、30公里、3公里这些数字,是为了具体而清楚地说明钱塘江口地理形势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这一句中,用南北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 5、叠字可以解释为:①轮流;②配合;③一次又一次;④一层加一层。文中叠加的叠,其解释应选第____项。 6、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 A、江面束狭,沙坎阻拦 B、水量丰富,海潮顶托 C、江面束狭,海潮顶托 D、水量丰富,沙坎阻拦 7、这段文字中,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说明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说明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气象水文条件。 8、这段文字主要写( ) A、壮观的钱塘潮汹涌奔腾的景象 B、壮观的钱塘潮给人的深刻印象 C、壮观的钱塘潮与气象天文的关系 D、壮观的钱塘潮形成的原因 1、列数字 2、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3、钱塘江河口向西大幅度收缩,江面突然束狭 4、江水是由西向东流的沙坝门槛 5、④ 6、B 7、钱塘江口的入海处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形成钱塘江的奇观 8、D 《钱塘潮》阅读答案及翻译,由语文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