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前言

本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的主要基础课程,它面对大学所有专业本科学生开设。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平台操作环境;掌握办公软件的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了解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数据库和多媒体的基本原理;进而理解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技术、概念和软件开发过程。

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理解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具备使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表达、交流和学习,为后续学习、工作提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

本实验指导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实验的目的、实验内容,并在方法上给出了指导,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另外希望同学们对书中的错误和遗漏多提宝贵意见。可以登录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d18866567.html,/netteach。

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能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使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表达、交流和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力的信息技术保证。

学生完成本实验课,能够熟练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掌握Word编辑和排版,掌握Excel 电子表格的使用,能够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和播放,并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查询,进行网页制作和数据库设计开发。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1)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作出思考和分析。

(2)仔细观察上机编程时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主要情况,作出必要说明和分析。

(3)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写出程序设计说明,给出源程序框图和清单。

(4)遵守机房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5)实验课程不迟到,如有事不能出席,所缺实验一般不补。

实验的验收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机操作,包括检查程序运行和即时提问。第二部分是提交书面的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 Windows2000的基本功能 (5)

实验二 Windows2000的深入 (7)

实验三 MS DOS的使用 (8)

实验四文档的基本操作及排版 (9)

实验五制作表格及图表...................................................................................... - 11 - 实验六公式编辑器及绘图工具的使用................................................................. - 13 - 实验七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 ........................................................................... - 14 - 实验八数据图表化与数据处理.......................................................................... - 16 - 实验九演示文稿的建立与编辑 ........................................................................... - 18 - 实验十局域网和Internet使用.......................................................................... - 19 - 实验十一网页制作............................................................................................. - 20 - 实验十二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 ........................................................................... - 21 - 实验十三程序设计............................................................................................. - 22 -

实验一 Windows2000的基本功能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一般使用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2000基本操作

(1)开机,观察登录界面,以管理员(administrator)身份登录系统(参考4.3.1)。

(2)打开我的电脑,进行最大化、最小化、复原、关闭和移动窗口的操作(参考4.3.6)。

(3)打开“附件→画图”工具,绘制一幅图画,通过其帮助学习绘制正方形和圆的画法,并将图片保存为pic01.bmp(参考4.8.2)。

(4)打开“附件→记事本”工具,输入本书“内容提要”中的文字(注意使用输入法切换快捷键,参考4.3.5),保存为doc01.txt(参考4.8.1)。

(5)打开“附件→计算器”工具,利用其“科学型”方式,将十进制数5998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并计算11010011+10111001、11010011-10111001、11010011∧10111001、11010011∨10111001和11010011⊕10111001(提示:∧为And,∨为OR,⊕为XOR,参考计算器的帮助)。

(6)任意打开多个窗口,分别利用鼠标和键盘(ALT+TAB)进行窗口切换,设置多窗口排列方式为层叠、横向平铺和纵向平铺,观察其不同(参考4.3.6)。

(7)执行“开始→帮助”命令,查看关于“休眠”的内容(参考4.3.4)。

2.资源管理器的一般操作(参考4.4.2)

(1)尝试用三种不同方法打开资源管理器:①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图标②鼠标右键单击“开始”菜单③执行“开始 运行”命令,对话框中输入Explorer。

(2)观察资源管理器界面,展开和关闭任意文件夹,观察右边窗口的变化。

(3)通过资源管理器,打开画图工具(路径c:\WINNT\system32\mspaint.exe)。

(4)搜索notepad.exe文件(记事本);搜索C:盘中所有扩展名为exe的可执行文件;搜索C:盘中所有包含文字“china”的文本文件(扩展名为TXT);搜索所有大小超过10000KB 的文件。

(5)打开C:\Winnt文件夹,将文件按照大图标、小图标、列表、缩略图和详细资料排列。

(6)将文件按名称、按类型、按大小、按日期,顺序或倒序排列。

3.文件/文件夹的操作(参考4.4.2)

(1)快速格式化D:盘(注意:如果D:盘有数据,请谨慎操作)。

(2)在D:盘根目录下创建新文件夹abc,创建子文件夹123、456和789。在abc中创建文本文件sample.txt。

(3)复制C:\WINNT\system32\notepad.exe文件到abc中;复制c:\Winnt文件夹中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文件到123中。

(4)剪切123中的部分文件到456中。

(5)删除123中的文件,删除789文件夹;还原回收站中部分文件,并清空回收站(参考4.4.4)。

(6)将123更名为efg,将abc中sample.txt更名为abc.txt。

(7)将abc中的notepad.exe文件属性改为隐藏和只读;设置文件夹选项,使资源管理器“不显示隐藏文件和文件夹”或“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观察其变化。

(8)在桌面创建C:\WINNT\system32\notepad.exe程序文件的快捷方式(参考4.4.3)。

(9)用快捷键完成上述部分操作(参考4.5)。

4.Windows的注销和关机(参考4.3.1)

(1)注销Administrator账号,并重新登录。

(2)正确关闭计算机。

实验二 Windows2000的深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控制面板部分工具的使用

2.掌握显示属性的设置

3.掌握管理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控制面板的使用

(1)打开控制面板,观察其中的工具图标。

(2)打开“键盘”工具,在“输入法区域设置”选项卡中,添加“中文(简体)-双拼”输入法(参考4.7.2)。

(3)打开“鼠标”工具,修改鼠标键配置为“左手习惯”,修改双击速度,测试效果并改回原有设置。修改鼠标指针方案为“三维青铜色(系统方案)”,确定并观察效果。

(4)打开“任务计划”文件夹,增加新的任务计划,在每天的某时刻打开“画图”工具。

(5)通过控制面板或双击任务栏的“时间”图标,打开“日期/时间”对话框,调整系统当前的日期和时分秒。

(6)添加本地打印机,制造商“惠普”,打印机为“HP LaserJet 6L”(参考4.7.2)。

(7)删除已安装的某应用程序;添加或删除Windows组件“附件和工具”中的“游戏”组件(参考4.7.2)。

2.设置Windows显示属性(参考4.6)

(1)设置桌面背景为图片“Zapotec”,方式为“平铺”。

(2)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字幕显示”,文字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设置其背景色、速度、位置和文字格式。

(3)设置外观方案为“淡绿色”;设置视觉效果为“使用大图标”。

(4)设置颜色为“256色”,屏幕区域为“1024*768像素”。

3.管理工具的使用(参考4.7.3)

(1)打开“事件查看器”工具,分别查看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中的。

(2)打开“计算机管理”工具,查看系统磁盘分区情况,分析C:分区的碎片情况,并进行碎片整理。

(3)创建新用户“china”,密码为“china”,将该用户加入“Administrators”组。注销当前用户,用“china”重新登录。

实验三 MS DOS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DOS方式

2.掌握常见DOS命令

二.实验内容

1.执行“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打开MS DOS命令提示符窗口。

2.在D:\ 下创建如下目录结构及其文件(参考5.1.7,命令DIR、CD、MD,建立新文件命令:Edit WindowsCe.txt)。

3.执行DOS命令,完成以下操作(参考5.1.7)。

(1)将IBM目录中的子目录OS2删除(参考命令:RD)。

(2)将Apple目录中的文件Palm.txt删除(参考命令:del)。

(3)将Apple目录中的文件Unix.txt更名为Solaris.txt(参考命令:REN)。

(4)在Legend目录中建立一个新的子目录Document(参考命令:MD)。

(5)将Apple目录中文件Novell.txt的属性设置为隐藏和只读(参考命令:Attrib)。

(6)将Apple目录中的文件Linux.txt和GreatWall目录中的文件WindowsCe.txt顺序合并拷贝到Legend目录中, 文件名为Readme.txt(参考命令:Copy)。

实验四文档的基本操作及排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基本操作

2.掌握Word文字编辑和文档排版

二.实验内容

1.文档编辑与保存

(1)在Word中输入下列文字,保存文档为lx1.doc,并关闭文档(参考6.3)。

(2)打开lx1.doc,为文档增加标题文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将正文第2段在结尾复制两遍,形成两个新段落;将正文第3段在结尾复制两遍,形成两个新段落(参考6.5.2)。

(4)在正文末尾插入当前系统日期及Wingdings字体的符号“ ”(参考6.4)。

2.格式排版

(1)标题文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设置为“标题3”样式、居中;将其中文字“计算机的”设置为红色、字符间距加宽6磅、文字提升6磅、加着重号;将其中文字“应用领域”设置为二号(参考6.6.1)。为标题加15%的底纹及2.25磅的阴影边框(注意:应用范围为段落,参考6.6.2)。

(2)设置正文各段,段前间距0.5行,段后间距2.5磅,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间距(参考6.6.2)。

(3)正文第1段设置为宋体、小四;文字“海量的存储”添加1.5磅单线框;文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开辟了使用计算机的新领域”加宽6磅、文字提升6磅、加着重号。将正文第一段前两个字设置为首字下沉,下沉行数2行,距正文0厘米(参考6.6.2)。

(4)文档末尾文字“2004年5月1日星期六 ”,位置居右。

(5)利用格式刷,将正文第2段中所有文字“计算”的格式设置为红色、加粗(参考6.6.1)。

(6)将第2段、第3段加上红色、五号的菱形项目符号,项目符号缩进0.5厘米、文字位置缩进0.3厘米(参考6.6.3);将第3、4、5段分成三栏,有分隔线(参考6.7.1)。

(7)将所有文字“计算机”替换为“微型计算机”(参考6.5.2)。

(8)新建样式名为“计算机”,格式为黑体、五号、倾斜、下划线,将该样式应用于正文最后一段(参考6.8)。

3.文档页面设置

(1)文档插入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为右侧(参考6.7.1)。

(2)设置纸型为A4,页面上下边距均为2厘米,左右边距均为2.5厘米,装订线为0.5

厘米(参考6.7.2)。

(3)设置文档页眉文字“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居中、字体楷体GB2312、字号小五(参考6.7.3)。

三.样张

微型计算机的

......

应用领域

能够部分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电子微型计算机的

应用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国际互......

联网的出现

.....,开辟了使用微型计算机

..........

的新领域

....。

◆数值计算也称科学计算。主要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在这类计算中,计算的系数、常数和条件比较多,具有计算量大、计算过程繁杂和计算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数值计算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尤其在尖端科学领域里极其重要。

◆数据处理也称事务处理,泛指非科技工程方面的所有任何形式的数据资料的计算、管理和处理。它与数值计算不同,它不涉及大量复杂的数学问题,只是要求处理的数据量极大,时间性很强。目前,微型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已非常普遍。

数值计算也称科学计算。主要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在这类计算中,计算的系数、常数和条件比较多,具有计算量大、计算过程繁杂和计算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数值计算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尤其在尖端科学领域里极其重要。

数值计算也称科学计算。主要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在这类计算中,计算的

系数、常数和条件比较多,

具有计算量大、计算过程繁

杂和计算精度要求高等特

点。数值计算在现代科学研

究中,尤其在尖端科学领域

里极其重要。

数据处理也称事务

处理,泛指非科技工程方面

的所有任何形式的数据资

料的计算、管理和处理。它

与数值计算不同,它不涉及

大量复杂的数学问题,只是

要求处理的数据量极大,时

间性很强。目前,微型计算

机数据处理应用已非常普

遍。

数据处理也称事务处理,泛指非科技工程方面的所有任何形式的数据资料的计算、管理和处理。它与数值计算不同,它不涉及大量复杂的数学问题,只是要求处理的数据量极大,时间性很强。目前,微型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已非常普遍。

2004年5月1日星期六

实验五制作表格及图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表格的制作和排版

2.掌握Word中公式的使用

3.掌握根据表格生成图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创建和编辑表格

(1

(2)在第E列的右边插入一列,列标题为“总分”;在表格最后增加一行,行标题为“平均分”(参考6.9.3)。

(3)删除“姚天”和“杨阳”所在行(参考6.9.3)。

(4)利用公式计算学生总分(参考6.9.4,函数Sum(left) );计算各科平均分,保留两位小数(参考6.9.4,函数A verage(B2:B5) )。

(5)在“总分”列右侧插入一列,列标题为“说明”,合并该列的其他单元格(参考6.9.3)。

2.表格格式

(1)为表格增加标题文字“学生成绩表”,居中、隶书、三号字、加粗。

(2)表格的对齐方式为居中;第1行背景色“灰色-10%”,高度0.9厘米,文字中部居中;后续各行行高为0.7厘米(参考6.9.3)。

(3)第1行标题文字为黑体、小四号字、红色;姓名文字加粗、居中;所有成绩数据居右(参考6.9.4)。

(4)表格外边框设为2.25磅单实线,第1行下边框和第A列右边框为1.5磅双实线,第6行上边框为1.5磅单实线(参考6.9.3)。

(5)为表格左上角单元格增加斜线,并调整科目和姓名的位置(参考6.9.3)。

(6)调整各列的宽度,第A列的宽度为2.5厘米,平均分布各科目成绩列的宽度(参考6.9.3)。

3.选中表格内四位同学的各科成绩(A1:E5),在表格下方生成直方图(参考6.10.8)。

三.样张

学生成绩表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大学英语平均分

公式编辑器及绘图工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公式编辑器使用

2.掌握图形绘制、编辑和艺术字操作 3.掌握图片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公式编辑器编辑以下公式,保存为lx3.doc (参考6.10.6)。

2

2

2)(21)(σ

μπσ

--

=

x e x f ∑==n

k k

k L W WPL

1

2.插入剪贴画“办公室→计算机”,调整其高度为30%,宽度为20%,环绕方式为浮于文字上方,亮度60%,对比度60%(参考6.10.1,6.10.2)。 3.插入艺术字“信息技术基础”,逆时针旋转45度角,艺术字形状为“”(参考6.10.5)。 4.利用绘图工具,绘制以下图形。

(1)绘制笑脸;绘制禁止符,添加文字“禁止通行”(参考6.10. 1);绘制横排文本框,输入文字(参考6.10.3)。

(2)设笑脸背景色为红色,边框线为虚线、2.25磅粗、黑色;设禁止符阴影为“阴影样式1”;设文本框三维效果为“三维样式1”(参考6.10.1)。

(3)将笑脸叠放到顶层,旋转笑脸;将上述三个图形组合在一起(参考6.10.3)。 (4)插入任意文件夹中的一个图片文件,并调整它的格式(参考6.10.1)。 5.绘制流程图(参考:自选图形中的流程图)。

实验七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2000创建工作表的方法

2.掌握工作表操作、窗口的拆分

3.掌握公式和函数计算

4.掌握工作表排版

二.实验内容

1.工作表创建

(1)在工作表Sheet1中输入以下数据。将工作簿保存为E1.XLS。

(2)在“姓名”列左边插入“学号”列,使用拖拽填充的方法输入学号。在“性别”列右边插入“捐款”列,输入数据(参考7.3.2)。

2.工作表操作(参考7.3.3)

(1)将Sheet1更名为“学生成绩表”,复制该工作表,新工作表更名为“学生工作表备份”。在Sheet3前插入新工作表Sheet4和Sheet5,删除Sheet4,隐藏Sheet3。

(2)在Sheet1中选中第2行,拆分工作表窗口,观察后撤销拆分(参考7.3.6)。

3.学生成绩计算(参考7.4)

(1)计算总分、最高分、平均分(参考7.4.5,函数sum、max、average)。

(2)计算总评,其中“总分>=270”的为优秀(参考7.4.5,函数if)。

(3)H13单元格输入文字“优秀率”,计算优秀率(参考7.4.5,函数CountIf、CountA)。

4.工作表格式化

(1)第1行前插入空行,输入文字“计算机1班成绩表”,设为蓝色、粗楷体、16磅大小、下划双线,区域“A1:I1”合并及居中(参考7.5.1)。

(2)第2行前插入空行,输入文字“制表日期:2004-5-1”,设为隶书、倾斜,区域“A2:I2”合并居中,并将文字居右(参考7.5.1)。

(3)将标题行设置为粗体、居中、垂直居中(参考7.5.1)。

(4)表格外框为最粗单实线,内框为最细单实线,“最高分”行上框线与标题行下框线为双线(参考7.5.1)。

(5)标题行、最高分、平均分单元格的图案设为“灰色-25%”(参考7.5.1)。

(6)优秀率单元格图案设为“灰色-25%”,文字方向30°;优秀率的格式为百分比、垂直居中、水平居中;平均分保留2位小数;捐款为货币格式“¥”(参考7.5.1)。

(7)设置所有“总分≥270”的总分为“天蓝”色图案,文字加粗、倾斜;设置“总分<180”的总分为红色、加粗、倾斜(参考7.5.1)。

(8)标题行行高20磅,其他各行为“最适合的行高”;各列宽度设置为“最适合的列

宽”,“总评”列宽为7.8磅(参考7.5.2)。

5.选定马红军、李梅的各科成绩、总分、总评成绩及其对应标题行单元格(B3,B7:B8,E3:G3,E7:G8),复制并转置粘贴在工作表Sheet2中,清除其格式(参考7.3.1,选择性粘贴中的转置)。

6.在Sheet2的E1:E6区域填充“星期日→星期六”序列;在F1:F6区域填充步长为3的等比序列;G1单元格输入字符“300222”;G2单元格输入字符“2-1”;G3单元格输入字符“2/3”;G4单元格输入分数“2/3”;G5单元格输入系统当前日期;G6单元格输入系统当前时间(参考7.2.2)。

7.在Sheet2的B8单元格中,计算“学生成绩表”工作表中各科的总平均成绩(参考7.4.3,外部引用)。

8.设置纸张大小为A4,横向打印;上下页边距为3,水平居中;页眉文字为“学生成绩报表”,隶书、加粗、16磅,页脚为页号“第1页”(参考7.3.8)。

9.对“学生工作表备份”工作表,使用自动套用格式的“三维效果1”格式(参考7.5.2)。

三、样张

1.学生成绩表样张

2.Sheet2样张

实验八数据图表化与数据处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图表的创建、编辑和格式化

2.掌握数据表的管理

二.实验内容

1.打开E1.XLS文件,插入Sheet6、Sheet7工作表,将“学生成绩表”数据表复制到Sheet5、Sheet6、Sheet7中。

2.图表制作

(1)在Sheet5中,对前五名学生的三门课程成绩,创建“三维簇状柱形图”图表,标题为“学生成绩表”(参考7.7.2)。

(2)将该图表移动、放大到B11:H25区域,图表类型改为“柱形圆柱图”。删除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数据系列,再添加“计算机基础”的数据系列(参考7.7.3)。

(3)设定计算机基础系列显示数据值,数据标志大小为16号、上标效果;计算机基础系列颜色改为绿色,并移到大学英语系列之前(参考7.7.4)。

(4)设定图表文字大小为12磅;标题文字字体为隶书、加粗、14磅、单下划线。添加分类轴标题“姓名”,加粗;添加数值轴标题“分数”,粗体、12号、45度方向(参考7.7.4)。

(5)设定图表边框为黑色粗实线,圆角,阴影;背景墙颜色为单色填充效果;图例位置靠右,文字大小为9磅(参考7.7.4)。

(6)将数值轴的主要刻度改为10,字体大小为8磅(参考7.7.4)。

(7)取王大伟、李梅的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成绩,创建“三维簇状柱形图”图表,图例靠上,位置在“图表1”中(参考7.7.2)。

3.数据处理

(1)将Sheet6中数据表,筛选总分小于240及大于270的女生记录(参考7.6.3)。

(2)将Sheet7中数据表按性别排序,性别相同的按总分降序排列(参考7.6.2)。

(3)将Sheet7中数据表,按性别分类汇总,在“性别”列统计人数;再次按性别分类汇总,统计各科成绩及总分的平均分。利用分级显示按钮分级显示汇总结果(参考7.6.4)。

(4)建立如下图所示数据透视表(参考数据透视表向导)。

实验九演示文稿的建立与编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

2.掌握演示文稿格式化

3.掌握幻灯片动画和超级链接的制作

4.掌握演示文稿的放映

5.通过本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动手能力等。

二.实验内容

(1)演示文稿主题自己任意选择,内容不限(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例如:

①个人介绍(简介,成长(童年、少年、大学……),学习,生活,工作,理想,爱好,朋友,随感,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知识、经验小集锦等)。

②课程、学院、班级演示文稿。

③各种专业知识、专题的演示文稿等。

确定主题后,对演示文稿内容进行全面策划(目录、布局、颜色搭配等),搜集、准备素材。

(2)符合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规则,注意文稿主题、合理组织目录结构。

(3)页数:≥20页。其中主要页面≥8页,内容较为全面、充实。

(4)风格统一,统一中又有变化,页面布局、颜色搭配合理等。

(5)文字(字体)、图片(.jpg,.gif,.png文件)等的合理使用,文字滚动效果的实现,灵活使用动画效果。

(6)灵活使用链接、按钮等相关技术。

(7)灵活使用幻灯片切换方式

(8)灵活使用演示文稿样式、模板等。

三、设计型实验的具体要求

本实验为设计型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搜集素材等,并设计完成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

实验课内上机时间2学时,课外上机时间6学时。

实验十局域网和Internet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环境的配置

2.掌握局域网中共享文件夹和打印机

3.掌握WWW、电子邮件和FTP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了解网络环境的配置

(1)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拨号连接”中的本地连接,观察网卡类型和该连接使用的组件,并设置连接后在任务栏显示图标(参考9.7.5)。

(2)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观察本机IP地址设置,考察其含义(参考9.7.5)。

(3)用Ipconfig命令,查看网卡物理地址、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查看主机信息,包括主机名、DNS服务器、结点类型等(参考10.7.3)。

2.设置共享文件夹和打印机

(1)在C:盘新建文件夹aaa,在aaa中新建文件abc.txt。

(2)共享文件夹aaa,权限为允许所有人访问、修改和删除文件(参考9.7.5)。

(3)打开网上邻居,在“邻近的计算机”中,打开本计算机,查看共享文件夹aaa的内容。

(4)通过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打开本计算机的共享文件夹aaa,进行文件复制和移动操作。

(5)共享本计算机的“打印机和传真”中已有的打印机(参考9.7.5)。

3.浏览器(IE或NetScape)的使用

(1)设置浏览器的启动首页为https://www.360docs.net/doc/6d18866567.html,(参考10.4)。

(2)访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d18866567.html,,查看相关信息(参考10.4)。

(3)使用搜索引擎https://www.360docs.net/doc/6d18866567.html,,查找“奥运会、北京、场馆”的网页或网站,保存其中的部分图片和文字(参考10.4.5)。

(4)使用其它搜索引擎,查找关于“音乐,mp3”的网页或网站,下载找到的音乐节目(参考10.4.5)。

4.电子邮件的使用(参考10.4.6)

(1)如果读者没有Email信箱,请在https://www.360docs.net/doc/6d18866567.html,或其他网站申请。

(2)通过浏览器给教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将邮件抄送给自己。

邮件标题包括学号、姓名等;内容可以是任何关于课程学习的问题、建议;在附件中附上一张图片。

(3)查看本信箱收到的邮件。

(4)使用Outlook Express,根据信箱服务器提供的POP3(如https://www.360docs.net/doc/6d18866567.html,)和SMTP地址配置信箱账号。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保存邮件正文、附件。

5.FTP服务的使用(参考10.5)

(1)使用浏览器访问由教师提供或自己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FTP服务器。

(2)上传和下载其中的文件。

实验十一网页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FrontePage2000制作主页的方法

2.了解Html语言的结构

二.实验内容

1.制作index.htm(首页),其形状如下图所示(参考11.2)。

(1)主页内容自选,其中必须包括图片、表单,要求设定合适的背景颜色、文字颜色等。

(2)标题文字,可以左右移动。

2.制作love.htm(爱好)、study.htm(学习)等其他相关内容的网页,要求图文并茂。

3.在index.htm中制作超级链接,转到其他网页;在页面底端添加链接到Email地址(如 naj@https://www.360docs.net/doc/6d18866567.html,)的超级链接(参考11.2.4)。

4.在其他网页中制作返回index.htm的超级链接(参考11.2.4)。

5.查看index.htm的html代码,直接修改html代码,更改页面格式(参考11.1)。

6.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测试超级链接,并修改网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判断题 1?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X ) 2.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X ) 3. 美国Intel 公司推出的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是Intel 8086。(X) 4. 以In tel 4004为核心的电子计算机就是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微机。(V) 5. 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经典计算机中的存储容量问题。(X ) 6. 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主要由两个方面来决定:一是计算机部件的运算速度,二是部件排列的紧密程度。(V) 7.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计算机自动地从内存中取指令、分析指令再执行该指令,接着取下一条指令,周而复始地工作。(V)8. 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思想的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其名称为ENIAC。(X ) 9. 未来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V) 10.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V) 11. 软件逐步硬件化是计算机的发展趋势。(V) 12. 当代计算机基本属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V) 13. 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V) 14. 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 (V) 15.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一组私有的信息通路。(X ) 16. 第一台PC机是由IBM公司推出的。(V) 17. 按照目前计算机市场的分布情况来分,计算机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等。(V) 18. 一体微机计算机属于嵌入式系统的范畴。(X ) 19. 生物计算机具有体积小、功效高、能自我修复、能耗低、没有信号干扰的特点。(V) 20. 光子计算机具有无需导线,一小部分能量就能驱动、信息储存量大的特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集

第1章习题 一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 进制转换问题 (1)分别将76,24.82 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2)分别将111111B,1011011.111B转换成八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3)将2D2H 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进制数。 (4)将36Q转换成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2 码制转换问题,假设计算机字长为一个字节 (1)分别求出24,-24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2)已知某个带符号的二进制数的补码为11111111,求该数以十进制表示的真值。 3 ASCII码值问题 (1)已知字母’a’的ASCII码是97,分别求字母’B’,’d’,’F’的ASCII码。 (2)根据ASCII码值的大小,将字母’2’,’b’,f’,’D’依次排列大小。 4 汉字码转换问题 (1)“保”字在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汉字中位于第17区第3位,计算其国标码和机内码。(2)某汉字的区位码是3824D,计算其国标码和机内码。 5 汉字字库问题 (1)分别用16×16,32×32点阵来表示汉字的字形,求存储一个汉字需要的字节数。(2)存储100个32×32点阵的汉字字模信息需要多少字节?需要多少KB字节? 二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的特点。 2.试述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的原因。 3.简述计算机几个发展阶段划分和主要特点。 4.什么是汉字的输入码、内码和字形码?列举至少2种常用的输入法。 5.简述计算机编码中原码、补码、反码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 6.从规模的角度,简述计算机的分类。 7.简述二进制数加减运算规则。 三论述题 1.叙述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并各举实例说明。 2.基于对计算机的认识,谈谈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技术实验报告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

实验一视频制作 一、实验步骤 1、制作倒计时片头 新建项目“信息实验1”,打开premiere软件。新建一个序列,在视频轨道添加五个数字的字幕,将每个数字时间设置为1秒,从5到1倒序排放。 新建字幕,设计背景。新添时钟式擦除的效果,设置时间为5秒。设计结果截图如下。

2、插入图片或视频作为容 将两图片导入Premiere软件,从项目面板中拉出两图片,使用对齐功能紧贴在倒计时之后,必要时波纹删除。以下两为两图片的截图。

3、制作学号字幕 新建一个字幕,设置为滚动播放,选择开始于屏幕外,结束于屏幕外。新添文本框,输入“B130112BB”、“B130112AA”的文字。效果如下图。 实验二 TS码流离线分析 一、实验步骤 1、运行MTSA.EXE,选择码流来源:加载磁盘中的码流文件,点击“Browse”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里面选择码流文件。点击“OK”按钮后进入程序界面,程序界面分成四个子窗口。 2、设定文件馈送属性,系统菜单——〉TS Feed ——〉Configure/Tune,弹出对话框,将Lock Bitrate和Loop Infinitely两个复选框选中,点ok退出。

3、SI信息查看 选择SI Tables窗口页,即可看到当前码流包含的各种SI表。 4、PID分配使用情况 选择PID GRID窗口页,即可看到当前码流使用的PID情况。实验示意图如下。 5、查看带宽使用情况: 选择Bandwidth窗口页,即可看到当前码流数据带宽使用情况。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

1、 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和利用信息等相关的技术的总称。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5、什么是射频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 6、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则被称为“云”。 7、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8、什么是信息系统?其核心是什么? 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传统的MIS系统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9、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特点分别是什么?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将用户检索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从其工作原理来分主要有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两种基本类型。 (1)全文搜索引擎 全文检索通过计算机索引程序扫描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并对每一个词建立索引,指明该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和位置,当用户查询时,检索程序就根据事先建立的索引进行查找,并将查找的结果反馈给用户的检索方式。这种引擎的特点是“搜全率”比较高,如Google、百度等。它们从互联网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起数据库,并能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匹配的记录,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返回结果。 (2)目录搜索引擎 目录搜索引擎是以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搜集信息,由编辑员查看信息之后,人工形成信息摘要,并将信息置于事先确定的分类框架中。信息大多面向网站,提供目录浏览服务和直接检索服务。这种引擎的特点是找的“准确率”比较高,缺点是需要人工介入、维护量大、信息量少、信息更新不及时。 10、什么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安全技术有哪些?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 主要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验证技术等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就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任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软硬件部件的组合。它是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能有效地监控内部网和Internet 之间的活动,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技术全面考虑网络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程序的安全、用户的安全、数据的安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题2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是 A)ENIAC B)APPLE C)UNIV AC-ID)IBM-7000 (2)CAM表示为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模拟 (3)与十进制数1023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 A)3FDH B)3FFHC)2FDH D)3FFH (4)十进制整数100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1100100 B)1101000C)1100010 D)1110100 (5)16个二进制位可表示整数的范围是 A)0~65535B)-32768~32767 C)-32768~32768 D)-32768~32767或0~65535 (6)存储4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 A)255KB B)75KB C)37.5KB D)28.125KB (7)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9 B)D C)aD)y (8)某汉字的机内码是B0A1H,它的国际码是 A)3121HB)3021H C)2131H D)2130H (9)下面列出的4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 A)RAM B)ROM C)FROM D)CD-ROM (10)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部件,通常称为 A)运算器B)控制器C)显示器D)存储器 (11)下列4种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UPSB)服务器C)绘图仪D)光笔 (12)二进制数111110101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1F5B B)D7SDC)2FH3 D)2AFH (13)十六进制数CDH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A)204 B)205 C)206 D)203 (14)下列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小的一个是 A)八进制数247 B)十进制数169C)十六进制数A6 D)二进制数10101000 (1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NUL B)B C)g D)p (16)ASCII码分为哪两种? A)高位码和低位码B)专用码和通用码C)7位码和8位码D)以上都不是 (17)7位ASCII码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编码值? A)126B)124C)127 D)128 (18)一条指令必须包括 A)操作码和地址码B)信息和数据C)时间和信息D)以上都不是 (19)下列不属于微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是 A)字长B)内存容量C)软件数量D)主频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本1

(封面) 上海建桥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报告本 20 11 年3月15 日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目录

上海建桥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类型: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系别:艺术系专业:视觉传达班级:三班学号:10B05060324 姓名:顾雯茵 同组人姓名: 指导老师: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2011年 3 月15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1年3月15日 报告退发( 订正、重做):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字体、段落格式、首字下沉、中文版式、分栏的设置; 2.掌握查找与替换、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3.掌握表格插入和设置; 4.掌握图片、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编辑及混排设置; 5.掌握公式、水印、页眉和页脚的插入及编辑方法; 6.掌握页面设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1)中文WindowXP操作系统 (2)中文Word2003应用软件 (3)中文实验配套材料配套 四、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具体描述) 实验(1) 打开配套文件Word-Lx1.doc,按下列要求操作,并将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 (1) 插入标题,内容见样张,其中大字:华文琥珀,72磅,空心,阴影;小字:华文云 彩,60,金色底纹,双行合一。 (2) 正文为小四号,第一段添加蓝色小3号项目符号;其余各行,首行缩进2字符;如 样张分栏,第1栏宽4厘米,间距0.75厘米;文末段落首2字下沉,并设置灰-20% 底纹。 (3) 按样张,对文中相应段落添加绿色、3磅边框线。 (4) 把文中的半角逗号、句号,均改为全角。 (5) 按样张,利用制表位在文末输入相关文字(注意对齐方式,间距自定)。 实验(2) 打开配套文件Word-Lx3.doc,按下列要求操作,并将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 (1) 按样张,将文本标题“网上阅读,日趋流行”转化为艺术字,艺术字式样为艺术字 库中第四行第一列;艺术字字体为楷体、36磅、加粗;艺术字高2.8厘米、宽7.5厘米,形状采用“波形2”;艺术字衬底为加上填充色为“雨后初晴”斜上过渡效果的“流程图:资料带”。 (2) 按样张,将正文各段首行缩进2字符,将第二段(网页成本极为便宜…最大区别还 在于能够“反馈”。)设置成1.7倍行距。 (3) 将正文中所有的“图书馆”都替换为楷体、红色、四号、粗斜、蓝色双下划线。 (4) 按样张,为第一段中的文字“印刷出版物”制作合并字符效果,字体:隶书,字号: 12。 (5) 取消第三段原有的分栏,并将第二、三段按样张分为三栏,其栏宽分别为8字符米、 10字符、14字符。 (6) 将第四、五段加上三维边框,框线的粗细为3磅,颜色为深红,并加上如样张所示 的编号。 (7) 按样张,在文末插入大小为30%的配套图片Examine.wmf。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一

计算机基础作业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习题1 一、思考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的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节,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晶体管计算机的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为外存储器。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 采用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目前计算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次浮点运算。 4.计算机主要用于哪些领域? 答:计算机主要应用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信息和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7.信息技术都包含那些? 答: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三个层次。 二、选择题 1.最早的计算机是用来进行(A)的。 A )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信息处理 2.构成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B) A )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的特点(D) A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快B)计算机的准确度高C)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巨大D)计算机的体积很小 4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哪项应用(A) A )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辅助设计D)人工智能 5.以下关于信息的特征不正确的是(B) A )共享性B)不可存储C)可处理性D)可传递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Window 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 的启动、关闭与键盘的使用。 2、掌握Windows 基本操作(程序的运行方式和“开始”菜单的操作;掌握对话框主要组成部分及常见控件的操作;掌握“快速启动栏”及“任务栏”的基本操作)。 3、掌握Windows 资源管理器的使用(资源管理器的启动;掌握磁盘的管理;掌握对象的选择、复制、移动、删除、改名、恢复等操作;掌握回收站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查找指定文件的基本方法;掌握剪贴板使用方法)。 4、掌握汉字输入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指导与习题》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三、实验习题 1、Windows xp的“开始”菜单由哪些项目组成? 2、如何改变任务栏的位置和大小?如何隐藏任务栏?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3、如何复制、移动、删除和重命名对象?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4、如何建立新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5、如何在磁盘上搜索指定的文件?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四、实验总结和体会

实验报告二 Word 部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 的启动和退出;掌握工具栏按扭的使用。 2、掌握Word 基本操作(文档的创建和存盘;字符串的查找与替换;文本的剪切、复制和粘贴;特殊符号的插入方法)。 3、掌握Word字符排版操作(页面参数的设置;字符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分栏排版技术;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奇偶页页眉和页脚的设置;首字下沉的设置)。 4、掌握Word表格制作方法(表格基本编辑;表格的格式设置)。 5、掌握Word图文混排操作(简单图形的绘制和组合方法;插入图片及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图片的链接操作;文本框的设置及调整方法;数学公式的编排;艺术字体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 《实验指导与习题》实验五至实验八 三、实验习题 1、启动Word有几种方法?退出Word有几种方法?创建Word文档有几种方法? 2、在“查找/替换”对话框中,如何设置替换字符的格式? 3、文本的拖拽可完成移动或复制,如何操作?请写出操作步骤。除此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可完成复制或移动? 4、字体和段落的设置各包括哪些内容? 5、选定字体和选定段落的操作方法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只需要在段内单击? 6、当段首字符已作首字下沉操作,在分栏操作中,选中该字后会有什么问题,为什么? 7、创建表格有哪些方法?如何选中或删除整个表格?如何在表格中画斜线?如何设置表格内、外框线的粗细和线型?请写出操作步骤。 8、如何设置不同的奇偶页页眉? 9、图片嵌入或链接到文件有什么不同?请分别写出操作方法。 四、实验总结和体会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自我归纳

一、 第一章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 ,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量 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维纳 揭示信息的特质 信息的主要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度量性 信息论发展阶段: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 随机事件所含的信息量为自信息量-log2P (x ),自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越大,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大,它发生后提供的信息量越小 信息熵 信息科学体系的三个层次:信息哲学层,基础理论层,技术应用层 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卫星,微波,光纤 图灵机:带子,命令,控制器 维纳首先提出采用二进制编码形式,确保计算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及高速性 Bit 是最小信息单位,byte (字节)最常用,也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1byte=8bit 任意一个图形字符都次用两个字节表示 与* 或+ 抑或输入相同为1,不同为0 第五章 数据库组成:数据库,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功能:描述管理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用户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可实现数据共享,可减少数据冗余,可实施标准化,可实施标准化,可保证数据安全,可保证数据完整性 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E-R 图 关系模型的性质 22111 ()log log (12)n n i i i i i i H X p x p x p x p x === =--∑∑ ()()()()

(1)关系中每个属性值是不可分解的。也就是表中元组分量必须是原子的。 (2)关系中每个元组代表一个实体,因此不允许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元组。 (3)元组的顺序无关紧要,可以任意交换,不会改变关系的意义。 (4)关系中各列的属性值取自同一个域,故一列中的各个分量具有相同性质。 (5)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不改变关系的实际意义,但不能重复。 关系模型的三种基本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关系完整性:实体,参照,用户定义 数据库系统设计:需求分析、概念数据库设计、逻辑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创建与维护 第六章 算法的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输入,输出 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程序流程图,伪代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列举,归纳,递归,分治,回溯 算法的评价: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复杂性 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问题描述,算法设计,代码编制,调试运行,编写程序文档 二、 第二章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现代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采用电子管计算机的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5;采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CPU内部结构: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 CPU一条指令执行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译码)——执行指令 用二进制位的位数bit来表示CPU字长 计算机总线: 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信息,是双向的(输入和输出) 地址总线: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是单向的;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的最大寻址能力 控制总线:发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号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存储单元的总数是2的方幂 1KiB(Kilobyte)=1024B , 2^10字节,“千字节” 1MiB(Megabyte)=1024KiB,2^20字节,“兆字节” 1GiB(Gigabyte)=1024MiB,2^30字节,“吉字节” 1TiB(Terabyte)=1024GiB,2^40字节,“太字节” 1PiB(Petabyte)=1024TiB,2^50字节,“拍字节” 1EiB(Exabyte) =1024PiB,2^60字节,“艾字节”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基础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 2016年 5月 24 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1: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2: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3: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数据表示 实验概述 本实验的目的是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实验中,你需要解开一系列编程“难题”——使用有限类型和数量的运算操作实现一组给定功能的函数,在此过程中你将加深对数据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了解。 实验语言:c; 实验环境: linux 实验内容 需要完成中下列函数功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位操作、补码运算和浮点数操作。 实验设计 源码如下: /* * lsbZero - set 0 to the least significant bit of x * Example: lsbZero(0x) = 0x * Legal ops: ! ~ & ^ | + << >> * Max ops: 5 * Rating: 1 */ int lsbZero(int x) { * Examples: mult3div2(11) = 16 * mult3div2(-9) = -13 * mult3div2(24) = -2(overflow) * Legal ops: ! ~ & ^ |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

一、判断题,共 13题, 总分:13 分。请直接点击选择 True or False. 1. 在分布式并行计算中,可以采用共享和分布内存不同的计算模式 ( T ) True False 2. 并行计算是跟上摩尔定律的重要手段 ( T ) True False 3. 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并行性都是集群系统的基本属性 ( T ) True False 4. 高性能计算其实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并不需要 ( F ) True 5. 高性能计算主要是由存储容量决定的 ( F ) True False 6. 多核处理机就是多处理机 ( F ) True False 8. 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虚拟化,故一般不需要实时处理 False 9. 只要是能想得出的问题, 一定能用计算机解决 ( F ) True False 10. 存储有限是 Turing 机模型的基本特点 ( F ) True False 11. 任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可以转换成图灵机实现 ( T ) True False 12. P 问题是可计算问题, NP 问题也是可计算问题 ( T ) True False 7. 网格计算系统具有高度的异构性 ( T True False (F ) True

13.已知阿科曼函数(Ackermann function )是一种递归函数,但该函数却是不可以计算的问题(F ) True False 二、单选题,共16题, 总分:16 分。请四个中选择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1.所谓的高性能计算机主要是指计算机的(C )。 A.体积 B. 规模 C.运算速度 D .价格 2.衡量高性能计算机的主要指标是TFlop/s ,它是指(C )。 A.每秒千万次浮点运算 B.每秒千万次指令 C.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 D .每秒百万指令 3.集群计算机是运用(C )将一组高性能工作站或PC连接起来的大型计算机系统。 A.高速通道 B. 宽带以太网 C.光缆局域网 D. 高速电缆 4.云计算的云是指(D )。 A.虚拟环境 B. 局域网 C.广域网 D.因特网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比特(bit,binarydigit)即二进位,只有0和1两种取值,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用大写字母B 表示。换算关系:1B=8b,八个比特(八位二进制数字)构成一字节。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出一个比特。中央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以存储一组比特。 在内存储器中使用2的幂次作单位:1GB=1024MB=10242KB=10243B;在数据通信和计 高,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及成都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成的,进一步改善了防伪性能。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7.计算机应用模式的演变: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机划代标准,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共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巨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巨型计算机的CPU个数是大型计算机的成百上千倍。

计算机逻辑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通称I/O设备)。它们通过总线相连。CPU、内存储器、总线等构成计算机的“主机”;I/O 设备和外存储器通常称为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或“外设”。 8.CPU的根本任务是执行指令。包括:寄存器组(暂时存放计算结果)、运算器(ALU,进 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不同品牌的CPU大多数指令系统各不相同。 CPU性能指标:字长(能够同时进行运算的二进制位数即寄存器的宽度,32位或64位等)、主频(内部数据传输和操作速度快慢)、总线速度、高速缓存cache容量和结构、指令系统、逻辑结构、内核个数。 9.PC主机机箱组件 10.扫描仪:手持式、平板式、胶片专用、滚筒式。其中家用办公用途通常为平板式。 数码相机工作原理:先将影像聚焦在成像芯片CCD或CMOS上,在经过A/D转换变成数字图像并经过一定的数据压缩和图像处理。 常见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 1.程序是软件的主体,软件指设计比较成熟、功能比较完善、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程序。 软件和程序本质上是相同的。 软件按功能和作用划分可分为系统软件(如BIOS)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按开发方式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比特(bit, binary digit)即二进位,只有0和1两种取值,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用大写字母B 表示。换算关系:1B=8b,八个比特(八位二进制数字)构成一字节。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出一个比特。中央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以存储一组比特。 在内存储器中使用2的幂次作单位:1GB=1024MB=10242KB=10243B;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常使用10的幂次作单位。 2.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照每一位的权值依次展开即可。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除以逆序取余法,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乘以顺序取整法。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高位加零补足;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低位加零补足。 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每个数字均用等值的二进制数代换即可。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与上述过程相似,每三位代换即可。 3.一个数字或西文字符占据1个比特即8位二进制,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 255(28-1)]。 n个二进位表示的带符号证书的取值范围是[-2n-1+1, +2n-1-1]。带符号整数的8位二进制中必须留最高为作为符号位,0表示“+”,1表示“-”。 原码和补码:原码即数值在计算机中的二进位表示形式,补码的正数表示与原码相同,但负数表示保持最高符号位1不变,其余部分全部取反后加1即可。 定点数和浮点数:定点数指计算机存储中小数点固定的数字(整数和纯小数),浮点数指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字(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实数)。一般地,计算机中实数也叫做“浮点数”,而整数叫做“定点数”。 4.ASCII码:96个可打印字符和32个控制字符,每个字符用7位二进制数编码,同时最 高位保持为0,故每位ASCII码占据1个字节空间。 5.比特的逻辑加(∨):除了1∨1=1,其余与算术加法相同。 比特的逻辑乘(∧):均与算术乘法相同。 6.划分计算机发展阶段的标准是核心元件的类别。计算机核心集成电路经历了电子管、晶 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阶段。晶体管的尺寸越小,集成度就越高,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及成都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成的,进一步改善了防伪性能。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7.计算机应用模式的演变: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机划代标准,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共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巨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巨型计算机的CPU个数是大型计算机的成百上千倍。

大学计算机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练习题 含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部分 1.二进制数11000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77 B)D7 C)7 D)30 2.十进制数45用二进制数表示是 A) 1100001 B) 1101001 C) 0011001 D) 101101 3.下列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小的一个是 A)八进制数247 B)十进制数169 4.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X B)B C)g D)p 5.存储4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 A)255KB B)75KB C)D) 6.某汉字的机内码是B0A1H,它的国际码是 A)3121H B)3021H C)2131H D)2130H 7.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二进制主要优点是 A)容易实现 B)方便记忆 C)书写简单 D)符合使用的习惯 8.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 A)4 bits B)8 bits C)26 bits D)32 bits 9.一个汉字的内码长度为 2 个字节,其每个字节的最高二进制位的依次分别是A) 0,0 B)0,1 C)1,0 D)1,1 10.在标准 ASCII 码表中,已知英文字母 K 的十进制码值是 75,英文字母 k 的十 进制码值是 A)107 B)101 C)105 D)103 11.五笔字型码输入法属于 12.A)音码输入法 B)形码输入法 13.C)数字码输入法 D)联想输入法 14.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是 A)按二进制位编址B)按字节编址 C)按字长编址D)根据微处理器型号不同而编址不同 15.1GB等于 A) 1000×1000字节 B) 1000×1000×1000字节 C) 3×1024字节 D) 1024×1024×1024字节 16.地址是内存储器各存储单元的编号,现有一个32KB的存储器,用16进制表示它 的地址码,则地址码应从0000H~ H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第一单元测验 1 请根据下列逻辑门电路,判断Q输出端的逻辑值是(B)。 A、0 B、1 C、00 D、11 2 有一二进制信源符号,0和1发生的概率分别P(0)与P(1),当(C)概率发生时,信源的熵达到最大值。 A、P(0)>P(1) B、P(0)

下面几个不同进制的数中,最大的数是(C)。 A、二进制数100 B、十进制数100 C、十六进制数100 D、二进制数111 5 同时掷一对均匀的骰子,点数“2和6同时出现”这一事件的自信息量约为( D )比特。A、 B、 C、 D、 6 (A)是现代社会主要依赖的三种资源。 A、信息、物质、能量 B、空气、石油、粮食 C、意识、物质、能量 D、信息、物质、知识 7 关于ASCII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ASCII码的含义是国际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B、ASCII码使用指定的7位或8位二进制数组合来表示128或256种可能的字符。

C、最新扩展的ASCII编码方案包含了汉字的编码。 D、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象形文字符也可以采用ASCII码表示。 8 袋内有红球1个、白球7个,随意从袋中摸出一球,摸到红球事件的信息量为(D)比特。 A、1 B、7/8 C、1/8 D、3 9 《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的下场。这个故事说明信息具有( C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价值性 10 若开关闭合与灯泡亮的状态若用条件真表示,则下图中灯泡亮的条件可表示为(C)。 A、A与B B、A或B C、A非B D、A异或B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一、简答题 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 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 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calculator) 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 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 年集 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 电子管运 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 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计算机1972 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 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 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 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 办化自动化 2. 计算机辅助系统 3. 虚拟现实 4. 人工智能 5. 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 监视资源 2) 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 分配资源 4) 回收资源 2. 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 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 种类型。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 等。 5.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 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一个专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6. 1.机器语言: 是最初级的计算机语言,它依赖于硬件,是由1,0 组成的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指令集合.不易被人识别,但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2. 高级语言:是一类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且独立于计算机的硬件,对具体的算法进行描述所以又成为" 算法语言",它的特点是独立性,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好。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和利用信息等相关的技术的总称。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2、什么是射频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 3、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则被称为“云”。 4、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5、什么是信息系统?其核心是什么? 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传统的MIS系统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6、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特点分别是什么?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将用户检索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从其工作原理来分主要有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两种基本类型。 (1)全文搜索引擎 全文检索通过计算机索引程序扫描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并对每一个词建立索引,指明该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和位置,当用户查询时,检索程序就根据事先建立的索引进行查找,并将查找的结果反馈给用户的检索方式。这种引擎的特点是“搜全率”比较高,如Google、百度等。它们从互联网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起数据库,并能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匹配的记录,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返回结果。 (2)目录搜索引擎 目录搜索引擎是以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搜集信息,由编辑员查看信息之后,人工形成信息摘要,并将信息置于事先确定的分类框架中。信息大多面向网站,提供目录浏览服务和直接检索服务。这种引擎的特点是找的“准确率”比较高,缺点是需要人工介入、维护量大、信息量少、信息更新不及时。 7、什么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安全技术有哪些?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 主要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验证技术等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就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任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软硬件部件的组合。它是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能有效地监控内部网和Internet 之间的活动,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技术全面考虑网络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程序的安全、用户的安全、数据的安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基本完整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1、信息的定义、特点 自然界和一切人类活动所传达出来的信号和消息,是事物表现的这一种普遍形式。本质上说,信息是事物自身(显示其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的现象 客观性: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传递性:信息的获取依赖于传递。 时效性:信息从产生、出发、接收到进入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共享性:同一内容的信息可同时被多个用户使用。 2、信息技术的概念、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 2.信息传递技术 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 4.信息施用技术 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制是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四种。 4、进制的转换——十进制与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分两种情况进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具体规则如下:整数部分:除2取余,直到商为0;先取的余数在低位,后取的余数在高位。 小数部分:乘2取整,直到值为0或达到精度要求。先取的整数在高位,后取的整数在低位。 位权法:把二进制数按权展开求和 十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与转换成二进制数相似 5、ASCII码 ASCII码由7位二进制组成。ASCII码在计算机内存储时占一个字节,最高位为0 包括英文大小写字母、阿拉伯数字、控制字符以及各种符号等。共有128个编码,每个编码对应7个二进制位,也称7位ASCII码,用一个字节表示 6、 部分组成。 7、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机、内存储器 8、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 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9、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构成、功能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协议和软件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至少有两个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且它们之间有相互共享某种资源的需求。 (通信设备) 两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必须用某种通信手段将其连接。(传输介质) 网络中的各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要能相互通信,必须制定相互可确认的规范标准或协议。(网络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