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数学难题

巧解数学难题
巧解数学难题

巧解数学难题

一、教学设计思想

实验教材程序部分与老教材相比有着较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体现在设计理念上。由过去的重技术、重软件本身转为重应用能力、重人文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上。课程重点也从计算机技术教育转向了信息素养培养,强调技术过程与日常生活一体化,重视技术思想与文化思想相融合的挖掘。

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程序设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程序设计就是从遇到的问题出发,去分析问题,去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选择并设计相应的算法,最后通过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实现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学习程序设计,首先要知道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还要学会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的方法,最后去体验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习程序的开始.。开好这一步,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基础》(选修)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篇贯穿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根据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规划设计实现,最后评价并修改完善。《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全书的开篇和概述,它承接了必修模块第四章的内容,让学生再次经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此节遵循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循序渐进的开放式课堂教学。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原有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它要求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其一般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选择一个恰当的案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里教师完全可以抛开教材,选择一个教师自认为是最恰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选择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差异,又要考虑哪些案例(或话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程序设计,适合教学内容,能够唤起学生兴趣并体验出编程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领略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对程序设计已经产生了一些兴趣。所以,这里如何根据算法来编写程序,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单纯讲解程序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只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去编写程序,才能够对程序真正有所理解。所以需要先从问题出发,围绕自然语言的算法分析进而把它翻译成计算机语言。虽然他们没有学过计算机语言结构,但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和英语能力的学生来说,for循环语句并

不难以理解,只要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执行过程,并且通过确定循环次数事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体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知识目标::

1)掌握For循环语句和If选择语句两种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是从问题出发,亲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让学生体会到每一步骤的含义,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法来描述算法的操作过程。从而进一步掌握程序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循环语句、选择语句的基本格式。

教学难点:(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以及算法的设计。

(2)正确的输入代码及调试程序。

(3)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基本概念。

六、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讲解、探究、演示,任务驱动等多种方法,讲清概念,注重实例分析,重点突出新知识点,注重分析,强调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的引出,使得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态度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在问题中培养了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七、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八、教学策略设计:

程序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既陌生又新鲜问题。因此,怎样让学生轻松上手,提高其学习兴趣成为本节课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始的时候,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头开好了,也就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程序设计时,没有必要墨守成规地第一节课就向学生介绍什么叫“程序”?什么叫“程序设计?”、

“程序”有什么作用?“程序设计”有哪些结构?有哪些语言?Visual Basic是什么?其如何启动?其窗口界面如何?工程文件如何创建等,这些在教师做示范时略带而过即可。

教材中从一个工厂生产方案选择开始,通过“用手工求解的优劣”的讨论,引出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考虑到部分同学可能对工厂的情况较为陌生,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这里就没有去引用,而是选取了一个学生可以独立分析的问题,学生虽然可以找到其数学表达式,但却无法通过初等数学方法来解决。教师抛出问题后并不急于答案,而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然后引领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最后进行总结和交流,了解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实际上,只要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完全可以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功”。经过一番讨论后,似乎山穷水尽了,这时教师再柳暗花明,利用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它。经过这样的一个历程比直接介绍一些枯涩的语言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通过自己遇到到生活中烦琐的难题在陷入困境时,利用计算机可以来帮助,而且要快捷得多。所以,案例的选择是关键,教师应细致研究生活,精挑细选,在选取时要注意切合“展示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主题。选取的原则就是就是要激发起学生兴趣、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学内容。千万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上手、甚至手工求解比用计算机求解更容易的问题。整个教学流程图如下。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仅靠一个例题往往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为此,可以增加一个与之相似的练习题,供学生改写程序使用。学生只要掌握了FOR 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了其执行过程,就能够去解决问题。

九、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并讲述题目。我国数学家张丘建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鸡翁一值钱5,

鸡母一值钱3,鸡雏三值钱1,百鸡百钱,问鸡翁、鸡母、鸡雏各几何?”。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人们又把它称作为“百元买百鸡问题”,曾经难倒过无数数学高手,但听说你们班的数学成绩特棒,这里我想检验一下是不是真的?下面同学们就开始通过心算,也可以通过列方程等方法计算来解得答案。

2.探究:

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的同学在一起探究、讨论,学生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条件,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求知的关系并试着写求解方程,当然也可以采用心算的方法。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写出求解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探究和实践,让学生先采用自然语言或数学语言来描述算法,可以会更接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使学生题更容易理解算法,为下一步的计算机语言学习做好铺垫。)

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10分钟),有的同学已经算出来了,下面,我们就以刚才分组为单位,各组分别派代表说出答案。

二个组的同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也可能会得到相同的答案,但却没有一个组能把答案做全,甚至二个组在一起的答案也不是全面的。通过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一一现象,从而引出问题的复杂性。

探究、分析(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的关系);

设100元可以买公鸡couknum 只,母鸡hennum 只,那么小鸡应该为hennum)-couknum 100(-只,那么,我们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

???=-++=-++100hennum)-couknum 100(1/3hennum *3couknum *5

100hennum)-couknum 100(hennum couknum 对于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说,从上列方程中显然很难求解。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人工计算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同学们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对!今天我们就来就计算机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展示: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老师启动课前编好的Visual Basic 工程,只需要单击按钮一次,程序即可在不到1秒内显示出求得的所有解,而且正确便捷,展示效果如图所示:

“百元买百鸡问题”程序运行界面

程序运行求解结果一

程序运行求解结果二

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啊,这就是程序:迅速、便捷、准确。

这时学生可能会认为程序设计一定很复杂,后台一定很庞大。所以,在知道了程序设计的作用和特点之后,让同学们知道“程序设计”并不难就是下一个教学任务的重点。

那么程序程序解决问题的奥妙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适时打开这样一段程序代码,目的就是让同学知道程序设计并不复杂,其实就几行字符而矣,如图所示:

程序代码核心语句

面对这样一段代码,学生也可能会感到茫然。为了消除这种情绪,教师并不急于解说程序,而是从学生熟悉的数学方法入手,从自然语言入手。

计算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实际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同样也需要一个经过一个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的步骤。

对于100元全买公鸡正好可以买20只,所以公鸡的数量应该是从0到20的问题并不难以理解;由此类推,母鸡的变化范围是0到33,在此范围内逐个搜索同时满足条件时,方程x ,y 就可以得出答案,数学方程式为:5X+3Y+(1/3)(100-X-Y )=100。

而用计算机解题是不能输入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的。必须首先把它翻译成计算机语言,即程序设计语言。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范围的搜索正是通过计算机的语言循环语句for 实现的,即由for 和next 组成的配对语句。如图所示:

???????=变量

终值初值变量Next ***** To For 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范围内,则对方程进行求解。

(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程序的语句的意义,而不会陷入到复杂的结构分析中去。使得学生觉得程序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深奥,并且能够保持信心学下去。实际上整个程序代码也仅仅就是这么几条语句,学生可能还不懂什么叫“循环”?什么叫“循环嵌套”?,但先别管它。)

对照料FOR 循环格式,得到如下语句:

?????????=cook

Next ***** *

**** 20 To 0 cock For “For cock = 0 to 20”,即设定鸡翁数为0到20,这条语句是整个程序循环的开始,与后面的语句“ Next Cock ”构成第一层循环,且这二句语句中间的所有语句都为其循环结构的循环体。循环变量Cock 的初始值为0,循环体每循环一次其值增加1,直到Cock 的值大于20则退出循环。同理,鸡母数也不可能超过33,于是我们又得到第二层循环:

???????=Hen Next ***** *

****

33 To 0 Hen For

在这个循环体里,使用了一个分支结构,分支结构语句如下:

?????

??????>

Then If End 语句模块条件

即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设定的条件来选择相应的程序语句执行。通过If 语句,判断鸡翁、鸡母和鸡雏数分别为某一个值时,才能满足其价格正好为100钱,即:

If Cock*5+Hen*3+1/3(100-Cock-Hen) =100 then

如果满足,则执行输出语句,即用消息模式来显示变量 :

msgbox 变量

这里的变量正是我们求得的解,如果把变量值设为qj ,不难得出下列关系式:

qj = "第" & ResultCount & "组: " & "鸡翁" & CockNum & "只," & "鸡母" & HenNum & "只," & "鸡雏" & (100 - CockNum - HenNum) & "只"

当然循环体的计数器是不可少的,定义变量的类型也必须事先进行声明。整个程序运行方框图如下:

(1)、执行For 语句:直接进入循环,执行循环体。

(2)、执行 If 语句: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满足,回到上面执行循环体,否则跳出循环,执行For 下一语句,流程图如图所示。

老师:程序编好以后,可以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并运行程序查看结果这是过程叫调试程序.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建立工程、添加控件).

学生上机输入上述代码并调试程序,教师个别辅导.

检测评价:

老师:前面我们体验了一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人工求解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探讨一个人工求解与计算机求解的异同。

接着,为进一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探究,可以做一些小小改动,再以小组为单位,抛出问题:中国古代数学有“鸡兔同笼”问题,一笼中鸡兔27只,共有78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要求分组讨论,对于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可能很快解决问题,这里的分组解决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十、自我评析:

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根据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规划设计与实践。作为程序设计教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亲身感觉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从自然语言向计算机语言过渡以及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知道到程序设计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及时的实践使得他们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培养了相应的能力,那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纵观整个程序语句,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搞懂了数学问题就不难理解。至于变量、程序结构、函数、过程等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实例来分别说明。对于初识程序的学生而言,正确无误地输入程序代码既是基本功的要求,也是锻炼动手能力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复习的形式演示建立工程文件的一般方法,建立好窗体和控件后,由学生根据前面算法的分析和老师的VB语言格式自己套用并输入程序代码,体验编程过程,运行程序,看看计算机完成了什么?当学生出现运行错误时,教师应给予指导或邀请完成任务的同学予以协助。

本节课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从问题入手,通过情景创设和学生的讨论探究,引领学生自然进入学习主题。先用学生自认

为很熟悉的数学难题暂时难倒他们,再用程序计算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自然语言过渡到数学算法,最后由数学算法过渡到程序解决,整个历程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避免了晦涩难懂的程序解说。通过归纳总结,将能力的培养落到具体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中获得喜悦!

参考文献:1、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师教学用书广东教育出版社

2、《新手学Visual Basic30例》人民邮电出版社

高三数学传统文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因此,我们特别编写了此课时,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考点一立体几何中的数学传统文化题 [典例1]“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1,图2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可能是() A.a,b B.a,c C.c,b D.b,d [解析]A[当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时,“牟合方盖”相对的两个曲面正对前方,主视图为一个圆,俯视图为一个正方形,且两条对角线为实线,故选A.] “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利用立体几何模型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代表之一.本题取材于“牟合方盖”,通过加工改造,添加解释和提供直观图的方式降低了理解题意的难度.解题从识“图”到想“图”再到构“图”,考生要经历分析、判断的逻辑过程.另外,我国古代数学中的其他著名几何体,如“阳马”“鳖臑”和“堑堵”等的三视图问题都有可能在高考中考查.

[跟踪训练1] 《九章算术》商功章有题:一圆柱形谷仓,高1丈3尺31 3寸,容纳米2 000斛(1丈= 10尺,1尺=10寸,斛为容积单位,1斛≈1.62立方尺,π≈3),则圆柱底面圆周长约为( ) A .1丈3尺 B .5丈4尺 C .9丈2尺 D .48丈6尺 解析:B [设圆柱底面圆半径为r 尺,高为h 尺,依题意,圆柱体积为V =πr 2h =2 000×1.62≈3×r 2×13.33,所以r 2≈81,即r ≈9,所以圆柱底面圆周长为2πr ≈54,54尺=5丈4尺,则圆柱底面圆周长约为5丈4尺,故选B.] 考点二 数列中的数学传统文化题 [典例2]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 A .192里 B .96里 C .48里 D .24里 [解析] B [设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比为q =1 2,依题意有a 1????1-1 261- 1 2= 378,解 得a 1=192,则a 2=192×1 2 = 96,即第二天走了96里,故选B.] 与等差数列一样,我国古代数学涉及等比数列问题也有很多,因此,涉及等比数列的数学文化题也频繁出现在各级各类考试试卷中.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古代实际问题转化为现代数学问题,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跟踪训练2] 《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中一个问题大意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即太阳照射物体影子的长度增加和减少大小相同).若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五寸(注: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夏至之后的那个节气(小暑)晷长为( ) A .五寸 B .二尺五寸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中国古代是一个在世界上数学领先的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可以看出无论在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各方而都十分发达。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初等数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一)属于算术方面的材料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这些运算只是一些结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数的,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己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在运算过程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孙子算经"用十六字来表明它,"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和其他古代国家一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公元前一世纪)上面写有九九的乘法口诀。 现有的史料指出,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约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九章算术"的分数四则运算和现在我们所用的几乎完全一样。 古代学习算术也从量的衡量开始认识分数,"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和"夏候阳算经"(公元六、七世纪)在论分数之前都开始讲度量衡,"夏侯阳算经"卷上在叙述度量衡后又记着:"十乘加一等,百乘加二等,千乘加三等,万乘加四等;十除退一等,百除退二等,千除退三等,万除退四等。"这种以十的方幂来表示位率无疑地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小数的记法,元朝(公元十三世纪)是用低一格来表示,如13.56作1356 。 在算术中还应该提出由公元三世纪"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发展到宋朝秦九韶(公元1247年)的大衍求一术,这就是中国剩余定理,相同的方法欧洲在十九世纪才进行研究。宋朝杨辉所著的书中(公元1274年)有一个1—300以内的因数表,例如297用"三因加一损一"来代表,就是说297=3×11×9,(11=10十1叫加一,9=10—1叫损一)。杨辉还用"连身加"这名词来说明201—300以内的质数。 (二)属于代数方面的材料 从"九章算术"卷八说明方程以后,在数值代数的领域内中国一直保持了光辉的成就。"九章算术"方程章首先解释正负术是确切不移的,正象我们现在学习初等代数时从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学起一样,负数的出现便丰富了数的内容。 我们古代的方程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已有多元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及不定方程几种。 一元二次方程是借用几何图形而得到证明。 不定方程的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这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其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其中包括圆周率、割圆术、十进位制计数法、算经十书、勾股定理、杨辉三角和剁积术、珠算等。我想就着这几项谈谈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 一:圆周率。古今中外,许多人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与计算。为了计算出圆周率的越来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数学家为这个神秘的数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心血。十九世纪前,圆周率的计算进展相当缓慢。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认为圆周率是常数。? 我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他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出π≈根号10。? 汉朝时,张衡得出π的平方除以16等于5/8,即π等于10的开方。虽然这个值不太准确,但它简单易理解,所以也在亚洲风行了一阵。?王蕃发现了另一个圆周率值,这就是3.156,但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求出来的? 南北朝时代着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早了1000年。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着作中,欧洲不知道是祖冲之先知道密率的,将密率错误的称之为安托尼斯率。 二、割圆术。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长的方法。?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即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但用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很大。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东汉的张衡不满足于这个结果,他从研究圆与它的外切正方形的关系着手得到圆周率。这个数值比“周三径一”要好些,但刘徽认为其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必然要大于实际的圆周长,也不精确。刘徽以极限思想为指导,提出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既大胆创新,又严密论证,从而为圆周率的计算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 三、十进位制计数法。十进位制记数法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已经形成,完成于奴隶社会初期的商代,到商代已发展为完整的十进制系统,并且有了“十”、“百”、“千”、“万”等专用的大数名称。1899年从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象形文字,是大约3000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其中载有许多数字记录,最大的数目字是3万。如有一片甲骨上刻着“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八日辛亥那天的战争中,消灭了敌方2656人)。这段文字说明我国在公元前1600年,已经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这种记数法中,没有形成零的概念和零号,但由于引入了几个表示数位的特殊的数字如十、百、千、万等.能确切地表示出任何自然数,因而也是相当成功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历代稍有变革,但基本框架则一直延用至今。 四、《算经十书》。《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着名的数学着作,他们曾经是隋唐时代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十部书的名称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辑古算经》、《缀术》。其中阐明“盖天说”的《周髀算经》,被人们认为是流传下来的中国最古老的既谈天体又谈数学的天文历着作。其中提到大禹治水时所应用的数学知识,成为现存文献中提到最早使用勾股定理的例

数学趣味常识之我国古代珠算、筹算的历史

2019数学趣味常识之我国古代珠算、筹算的 历史 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推荐数学趣味常识,希望大家认真品阅。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主,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其中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筹算和珠算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值得称道的。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曾经被马克思(1818—1883)称为“最妙的发明之一”①。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我国的记数法就遵循十进制。殷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都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十万以内的自然数的。例如二千六百五十六写作(甲骨文),六百五十九写作(钟鼎文)。这种记数法含有明显的位值制意义,实际上,只要把“千”、“百”、“十”和“又”的字样取消,便和位值制记数法基本一样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时期,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大量比较复杂的数字计算问题。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我们认为筹算是完成千春秋战国时期,理由是: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商业和天文历法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在这些领域中,出现了大量比以前复

杂得多的计算问题。由于井田制的废除,各种形状的私田相继出现,并相应实行按亩收税的制度,这就需要计算复杂形状的土地面积和产量:商业贸易的增加和货币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大量比例换算的问题,适应当时农业需要的厉法,要计算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为了解决这些复杂的计算问题,才创造出计算工具算筹和计算方法筹算。第二,现有的文献和文物也证明筹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例如“算”和“筹”二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如《仪礼》、《孙子》、《老子》、《法经》、《管子》、《荀子》等)中,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到现在仍没有见到这两个字。一二三以外的筹算数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货币(刀、布)上。《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干春秋战国时期。这并不否认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就有简单的算筹记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 关于算筹形状和大小,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根据记载,算筹是直径一分(合○·二三厘米)、长六寸(合一三·八六厘米)的圆形竹棍,以二百七十一根为一“握”。南北朝时期公元六世纪《数术记遗》和《隋书·律历志》记载的算筹,长度缩短,并且把圆的改成方的或扁的。这种改变是容易理解的:长度缩短是为了缩小布算所占的面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计算;圆的改戌方的或扁的是为了避免圆形算筹容易滚动而造成错误。根据文献的记载,算筹除竹筹外,还有木筹、

中国数学发展史

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 中国数学发展史概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地处亚洲东部,濒太平洋西岸。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前2033-前1562),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其后又有奴隶制国家商(前562年—1066年,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和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共历约二百五十七年,传十一世、十二王]。随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春秋后期,中国文明进入封建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在以后的时间里,中国封建文明在秦帝国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不断完善地持续发展,经历了统一强盛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帝国、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战乱频仍与分裂的三国时期(公元208年-公元280年)、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与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统治的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与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18年)。到了公元581年,由隋再次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一统的隋朝(公元581—618年),接着经历了强大富庶文化繁荣的大唐王朝(公元618年—907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与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蒙古族建立的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的疆域最大的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王朝于17世纪中为少数民族女真族(满族)建立的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所代替。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现代民主国家。 中国文明与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文明一样,都是古老的农耕文明,但与其他文明截然不同,它其持续发展两千余年之久,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文明十分注重社会事务的管理,强调实际与经验,关心人和自然的和谐与人伦社会的秩序,儒家思想作为调解社会矛盾、维系这一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一、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算筹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

2019年全国3卷 理科数学真题(解析版)

19年全国3卷 理数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2 {1,0,1,2}{1}A 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2.若(1i)2i z +=,则z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3.《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 ) A .0.5 B .0.6 C .0.7 D .0.8 4.(1+2x 2 )(1+x )4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 ) A .12 B .16 C .20 D .24 5.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4项为和为15,且a 5=3a 3+4a 1,则a 3=( ) A . 16 B . 8 C .4 D . 2 6.已知曲线e ln x y a x x =+在点(1,a e )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b ,则( ) A .e 1a b ==-, B .a=e ,b =1 C .1e 1a b -==, D .1e a -=,1b =- 7.函数3 222x x x y -=+在[]6,6-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8.如图,点N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ECD 为正三角形,平面ECD ⊥平面ABCD ,M 是线段ED 的中点,则( ) A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相交直线 B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相交直线 C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异面直线 D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异面直线 9.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ε为0.01,则输出s 的值等于( )

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才逐渐兴盛起来。同时数学也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而数学的历史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的发展。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人是这一方面的创造者,因此人本身的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是否爱数学,是否愿为数学贡献毕生的精力。正是这主导着数学。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和所有的自然科学史一样,数学史也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数学史和数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和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明数学史具有多学科交叉与综合性强的性质。 数学出现于包含著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等困难问题内。一开始,出现于贸易、土地测量及之后的天文学;今日,所有的科学都存在着值得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且数学本身亦存在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源于数学的历史。 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从历史时代的一开始,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做测量等相关计算,为了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方面的研究。数学从古至今便一直不断地延展,且与科学有丰富的相互作用,并使两者都得到好处。数学在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发现,并且直至今日都还不断地发现中。 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文化

第一讲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基本单元是数字,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规则是数学的基础。其实在虚拟世界和想象中也有空间和数量关系,同样也要符合数学规则。文学则是以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形式,以语言文字的手段,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学的基本单元是文字,文字之间的关系和词法、语法规则便是文字的基础。其实,我借用一个打油诗来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我来自北京周口, 你来自云南元谋, 牵起你毛茸茸的小手, 爱情让我们学会了直立行走。 由此可见,数学与文学是永远分不开的。到底是谁帮了谁,我们是很难说清楚的。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数学在中国古代文明中也占有一定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二者到底有何联系呢?从中国古代对数学不重视到今天数学成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多少次想对文学说:“对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孤单的我还是没有改变,美丽的梦何时才能出现,亲爱的,好想再见你一面。”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相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结绳记事”的。也就是说,一件事情为了不忘记,就在一根绳子上挽一个疙瘩。大的事情就挽一个大疙瘩,小的事情就挽一个小疙瘩。一个疙瘩一件事。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现了:一个疙瘩一件事,事情多了就不好记忆了。特别是加疙瘩易、减疙瘩难。还有,时间长了就忘了。特别不方便。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后来,黄帝的大臣----仓颉(jie)发现鸟兽在泥湿地上的爪印,使他有了创造象形文字的启示。可是,爪印也需要计数呀,于是仓颉就发明了数字。这就是“仓颉造字”的传说。中国字很有意思,1代表个体,而3就表示多个个体的总和了!所以后来,老子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比如“木”字,一个“木”字是指一棵树,而两个“木”就成“林”,也就是双木成林的意思,而三个“木”字就成了“森”,就代表树木众多的意思。再比如“人”字,一个字表示有别于猿或类人猿,手脚有分工,又会说话,又能制造工具的高级动物。而两个“人”字,就成了“从”字,是指二人同行,三个“人”字,就变成了“众”,指很多人的意思。 除了这中数量上的关系以外,有的字还与位置有关系。比如:“”(ji),意思就是带

中国古代数学几何问题拾趣

中国古代数学几何问题拾趣 1 序言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有很多有研究价值的几何问题,如:“存在正方形”、“勾股测量”、“割圆术”、“出入相补原理”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几何学的发展并不落后于西方,在某些方面我国甚至领先于西方.某些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几何学家的关注,这些问题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开辟了几何学的许多新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要属我国古代的测量几何学.虽然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研究这些问题仍然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很多数学家在从事中国古代测量几何学的研究,他们整理了大量有趣的古代测量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了系统分析,取得了许多新的理论成果,为测量几何学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2 背景介绍 2.1 理论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数学史学家在整理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历史资料时,发现了我国古代在几何学方面的许多辉煌成果,这些辉煌成果令数学史学家很吃惊.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测量几何学的研究,可谓是独具特色.他们通过整理、研究、分析、总结这些成果,给世人呈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在几何学方面的成就,也使世人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几何问题的研究为世界几何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这些典型的几何问题非常适合作为现代教学材料,现代中学教材中有很多题目都是由这些著作中的题目改编而来的.这是因为这些题目对开发当代学生的智力非常实用,研究它们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观点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认可. 2.2 历史背景 测量问题历史悠久,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已经有很多相关问题的记载,这些问题都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比如:种田、挖井、开山等.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发展了测量学,他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不仅总结了其中有关测量学方面的优秀成果,还专门写了论述测量问题的《重差》一卷,附在《九章算术》之末,后来《重差》一卷改为单行本,就是有名的数学著作《海岛算经》 []1()9068-P .在本书中共列有九个测量的问题,其中有二次测望,三次测望,四次测望的问题[]2()498479-P . 3 所选测量问题的总体介绍 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建筑工程,如万里长城、大运河等这些巨大的工程在施工时都要用到各种测量计算方法.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开国时期,周

高中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二《九章算术》》42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1 立体几何---鳖臑 广东二师附中 数学科组 罗剑锋 2018年6月14日 2015年湖北高考数学之后,广大考生感言: 阳马、鳖臑,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学教师考后反思:阳马、鳖臑,不说爱你又没道理; 试题评价专家说:湖北高考数学试题注重数学本质,突出数学素养,彰显数学文化. 阳马、鳖臑是什么呢? 1 试题再现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1,在阳马ABCDP中,侧棱PD底面ABCD,且PDCD,过棱PC的中点E,作EFPB交PB于点F,连接,,,.DEDFBDBE (I)证明:PB平面DEF.试判断四面体DBEF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说明

理由; (II)若面DEF与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π3,求DCBC 的值. 阳马和鳖臑是我国古代对一些特殊锥体的称谓,取一长方体,按下图斜割一分为二,得两个一模一样的三棱柱,称为堑堵. 再沿堑堵的一顶点与相对的棱剖开,得四棱锥和三棱锥各一个.以矩形为底,另有一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为阳马.余下的三棱锥是由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四面体,称为鳖臑. 2 2 试题赏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的“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的“第六节 垂点P为ABC所在直关系”的例题如图4所示,在 中,90B,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问:四面体PABC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哪个角是直角?) 如图5,鳖臑几何体PABC中,PA平面ABC,ACCB,AMPB于M,ANPC于N.证明: PBMN. 3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一板凳鏊子问题 板凳鏊子三十三, 一百条腿都朝天, 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 板凳和鏊子(烙饼用的,有三条腿;板凳,四条腿)一共三十三个。问几个板凳几个鏊子?二隔墙分银 隔墙听得客分银, 不知人数不知银。 七两分之多四两, 九两分之少半两。 问多少银子多少人?(古时16两1斤) 三一百馒头一百僧 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 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 =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这是《直指算法统宗》里的解法,原话是:”置僧一百为实,以三一并得四为法除之,得大僧二十五个。”所谓“实”便是”“被除数”,“法”便是“除数”。列式就是: 100÷(3+1)=25,100-25=7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四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不知数, 三十六头笼中露。 数清脚共五十双, 各有多少鸡和兔? 一队强盗一队狗, 二队拼作一队走, 数头一共三百六, 数腿一共八百九, 问有多少强盗多少狗? 1. 鸡兔同笼,共17个头,42条腿。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2. 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1。5元。问:一角的硬币有几枚,5角的硬币有几枚? 3. 用大小卡车往城市运送2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问:大小卡车各用几辆一次能运完?(注意有多解) 4. 每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问: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5. 学校买回4个篮球和5个排球,一共用了185元,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8元。问:篮球的单价是多少? 6. 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35千米,雨天每天走28千米,11天一共走350千米。求这期间晴天共有多少天? 7. 小强集邮,他用一元钱买了4分和8分的邮票共20张。问:小强买了4分邮票几张? 8. 一堆2分和5分的硬币共299分,其中2分硬币的个数是5分硬币个数的4倍。问:5分硬币有几枚?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 摘要:中国古代数学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代四大文明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关键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包括圆周率、割圆术、十进位制计数法、算经十书、勾股定理、(测高、远、深的方法)测量太阳高度、祖冲之~祖暅父子、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秦九韶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杨辉三角和剁积术以及珠算 圆周率 古今中外,许多人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与计算。为了计算出圆周率的越来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数学家为这个神秘的数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心血。十九世纪前,圆周率的计算进展相当缓慢。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约公元前2世纪)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认为圆周率是常数。 我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他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出π≈根号10(约为3.16)。 汉朝时,张衡得出π的平方除以16等于5/8,即π等于10的开方(约为3.162)。虽然这个值不太准确,但它简单易理解,所以也在亚洲风行了一阵。王蕃(229-267)发现了另一个圆周率值,这就是3.156,但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求出来的 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早了1000年。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著作中,欧洲不知道是祖冲之先知道密率的,将密率错误的称之为安托尼斯率。 割圆术 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长的方法。 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即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但用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很大。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东汉的张衡不满足于这个结果,他从研究圆与它的外切正方形的关系着手得到圆周率。这个数值比“周三径一”要好些,但刘徽认为其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必然要大于实际的圆周长,也不精确。刘徽以极限思想为指导,提出用“割圆术”来求圆周率,既大胆创新,又严密论证,从而为圆周率的计算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 十进位制计数法 十进位制记数法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已经形成,完成于奴隶社会初期的商代,到商代已发展为完整的十进制系统,并且有了“十”、“百”、“千”、“万”等专用的大数名称。1899年从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象形文字,是大约3000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其中载有许多数字记录,最大的数目字是3万。如有一片甲骨上刻着“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八日辛亥那天的战争中,消灭了敌方2656人)。这段文字说

浅析中国数学发展史

浅析中国数学发展史 摘要:数学发展史就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人们的思想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数学中的很多思想也是人类不断发展的体现。本文围绕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论述。介绍了从古至今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国数学思想的特点及中国数学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外数学文化的交流影响,总结了从数学发展史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历史 一、中国古代数学 数学在中国历史久矣。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些是记录数字的文字,包括从一至十,以及百、千、万,最大的数字为三万;司马迁的史记提到大禹治水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而且知道“勾三股四弦五”;据说《易经》还包含组合数学与二进制思想。2002年在湖南发掘的秦代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大约2200多年的九九乘法表,与现代小学生使用的乘法口诀“小九九”十分相似。 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它在春秋时期已经很普遍;使用算筹进行计算称为筹算。中国古代数学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筹算基础之上,这与西方及阿拉伯数学是明显不同的。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这些运算只是一些结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数的,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己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在运算过程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孙子算经"用十六字来表明它,"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和其他古代国家一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公元前一世纪)上面写有九九的乘法口诀。 现有的史料指出,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约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九章算术"的分数四则运算和现在我们所用的几乎完全一样。 中国数学发展繁荣时期大约在西汉末期至隋朝中叶。这是中国数学理论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高峰的标志就是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诞生。至少有1800年的《九章算术》,其作者是谁?由谁编纂?至今无从考证。史学家们只知道,它是中国秦汉时期一二百年的数学知识结晶,到公元1世纪时开始流传使用。中国数学的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在

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21: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 一、选择题 1. (乐山市)《九章算术》第七卷“盈不足”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为:“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人数、物价分别是( ) ()A 1,11 ()B 7,53 ()C 7,61 ()D 6,50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解答】解:设人数x 人,物价y 钱. ? ??=+=-y x y x 4738 解得:???==53 7 y x ,故选B. 2.(重庆市)《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题: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其意思为:今有甲乙二人,不如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其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数为50;而甲把其 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为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 设甲的钱数为x ,乙的钱数为y ,则可建立方程组为( ) A . B . C . D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解答】解:设甲的钱数为x ,乙的钱数为y , 依题意,得:. 故选:A .

3. (山东省德州市)《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足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 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现设绳长x尺,木长y尺,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A. {y?x=4.5 y?1 2 x=1 B. { x?y=4.5 y?1 2 x=1 C. { x?y=4.5 1 2 x?y=1 D. { y?x=4.5 1 2 x?y=1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数学文化 【解答】解:设绳长x尺,长木为y尺, 依题意得, 故选:B. 4. (湖北省襄阳市)《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卷七“盈不足”中有题译文如下:今有人合伙买羊,每人出5钱,会差45钱;每人出7钱,会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人,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5x﹣45=7x﹣3 B.5x+45=7x+3 C.=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解答】解:设合伙人数为x人, 依题意,得:5x+45=7x+3. 故选:B. 5. (湖北省宜昌市)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和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都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b,c,记p=,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S=.如图,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若a=5,b=6,c=7,则△ABC的面积为()

古代数学趣题

古代数学趣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国古代数学 1. 及时梨果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着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此题的题意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9个,果4文买7个。问买梨、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解:梨每个价:11÷9= 9 11(文) 果每个价:4÷7=7 4(文) 果的个数:(911×1000-999)÷(911-74)=343(个) 梨的个数:1000-343=657(个) 梨的总价: 9 11×657=803(文) 果的总价:74×343=196(文) 2.两鼠穿墙 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中有一道两鼠穿墙问题: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今意是:有厚墙5尺,两只老鼠从墙的两边相对分别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一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问几天后两鼠相遇,各穿几尺 解:第一天,1+1=2尺 还有3尺 第二天,2+0.5=2.5尺 还有0.5尺 第三天,解:设还需X 天。 (4+0.25)X=0.5 X= 17 2

17 2天=2小时49分 在第三日凌晨2时49分相逢,相逢时大老鼠穿 3.47尺,小老鼠穿 1.53尺。 3.隔壁分银 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试问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银?(注:旧制1斤=16两,半斤=8两) 此题是民间算题,用方程解比较方便。 解:设客人为x 人。 4x +4=8x -8 x =3 4×3+4=16(两) 答:客人3人,银16两。 4.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 斗。 [(2x -1)×2-1]×2-1=0 x = 8 7 5.今有物不知其数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题目的意思就是:有一些物品,不知道有多少个,只知道将它们三个三个地数,会剩下2个;五个五个地数,会剩下3个;七个七个地数,也会剩下2个。这些物品的数量至少是多少个?

高中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二《九章算术》》43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数学学科 教案 章节 选修3-1第3章第2节 课时数 3 主备人 张瑶 课题 九章算术 第几课时 1 讲课时间 45分钟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类比归纳 教具 电脑、展板、投影仪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九章算术的学习,了解九章算术是人类数学的重要

起源之一,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对本课采用探究性学习,尝试探索规律发现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历史。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四个地方用较大的篇幅谈到数学文化,对学生学习数学文化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但同学们对此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教者想精心选取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高考题作为切入点,通过从文化的视野来解读一道数学问题,来唤起同学们对数学文化的重视,认识到学习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对数学文化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1. 对《九章算术》背景的介绍; 2. 对“盈不足”“均输”“勾股”“商功”四章的介绍与讲解。教学难点 在挖掘题目背后的数学文化内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内含学法指导内容)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一首古诗引入九章算术,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九章算术》? 2.《九章算术》有哪些内容? 3.《九章算术》九章的主要含义分别是指什么? 情景引入 引例: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变式:若干人共买一物,若每人出a1钱,则多出b1钱;若每人出a2(a2<a1)钱,则又不足b2钱,求人数与物价与人均钱数。 归纳盈不足法: 人数=

中国数学发展的简单历史知识1

xx数学发展的简单历史知识 中国古代是一个世界上数学先进的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可以看出无论在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各方面都十分发达。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初等数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一)属于算术方面的材料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这些运算只是一些结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 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数的,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己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在运算过程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孙子算经”用十六字来表明它,“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和其他古代国家一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公元前一世纪)上面写有九九的乘法口诀。 现有的史料指出,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约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九章算术”的分数四则运算和现在我们所用的几乎完全一样。 古代学习算术也从量的衡量开始认识分数,“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和“夏候阳算经”(公元六、七世纪)在论分数之前都开始讲度量衡,“夏侯阳算经”卷上在叙述度量衡后又记着:“十乘加一等,百乘加二等,千乘加三等,万乘加四等;十除退一等,百除退二等,千除退三等,万除退四等。”这种以十的方幂来表示位率无疑地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小数的记法,元朝(公元十三世纪)是用低一格来表示,如13.56作1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